《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Fundamentals of Nursing)
2012年9月
护理学基础研究室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护理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Nursing
2.课程号:25100617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学分:6.5
5.理论学时:72
6.实践学时:64
7.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
8.使用教材: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
(一)课程目标
护理学基础是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护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及主要课程之一,是所有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临床护理课程和日后从事临床工作的基础,也是为满足个体、社区、和社会基本需要所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科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阐述基础护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联系实际,应用于病情观察、病人健康指导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
2.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3.热爱护理事业,具有刻苦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护理学基础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两个环节。讲授要求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专业素质以及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结构与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理论学时实验学时
1绪论 1
2医院环境 2
3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 3 患者单位8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6 无菌技术、隔离技术8
5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6 生命体征测量/氧气
8
吸入
6患者的舒适与安全 6
7患者的清洁卫生 6 清洁卫生 4
8 休息与活动 3
9 冷热疗法 3 冷热疗法 4 10饮食与营养 3 胃插管术及应用 4 11排泄护理 6 导尿术、灌肠术8 12 给药护理9药物疗法、药物过敏
8
试验
13 静脉输液与输血9 静脉输液与输血术8
14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
3 急救技术 4
护理
15 临终护理 3
16 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3
合计72 64
四、教学模块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基本要求】
熟悉:
护理的概念及含义、熟悉护士素质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了解:
“护理学基础”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教学内容】
一、护理的概念及含义
二、护理学的发展史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
【学习分配】
1学时理论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章医院环境
【基本要求】
掌握
良好的医院环境必须具备的条件
医院物理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熟悉:
医院社会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了解:
环境的范围以及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
【教学内容】
一、医院物理环境及其调控
二、医院社会环境及其调控
【学习分配】
2学时理论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医院见习
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基本要求】
掌握:
分级护理内容、人体力学的运用原则
熟悉:
病人入院后的初步处理措施、人体力学、杠杆作用、摩擦力等基本概念
了解:
常用人体力学原理、病人出、入院的程序、各种运送病人法(实验课内容)【教学内容】
第一节患者入院的护理
一、入院程序
二、病人入病房后的初步处理
(一)一般病人的入院处理
(二)急诊病人的入院护理
(三)分级护理
第二节病人出院的护理
一、病人出院前的护理
二、出院当日护理
三、出院后的处理
第三节人体力学的应用
一、常用力学原理
(一)杠杆作用
(二)物体的平衡和稳定
(三)摩擦力
二、人体力学原则
三、人体力学应用举例
(一)指导病人保持舒适的卧位
(二)指导正确地移动和搬运病人
【学习分配】
11学时(3学时理论、8学时实验)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临床见习、实验室技能训练
第四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基本要求】
掌握:
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隔离的概念;隔离的原则。
熟悉:
医院感染的分类;
医院感染的形成条件;
隔离的种类及措施;
常用物理消毒灭菌的方法、原理、使用范围、注意事项;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作用原理、分类、使用原则、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清洁、消毒、灭菌的监测与效果评价
了解:
医院感染的管理与监测
【教学内容】
第一节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与分类
二、医院感染的形成
(一)感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三)易感宿主
三、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第二节隔离
一、基本概念
二、隔离原则
三、隔离措施
(一)标准预防
(二)基于传播途径的隔离
第三节清洁、消毒、灭菌
一、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二、医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学习分配】
14学时(6学时理论、8学时实验)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临床见习、实验室技能训练
第五章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