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编码器原理结构图

合集下载

亨士乐HENGSTLER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亨士乐HENGSTLER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亨士乐HENGSTLER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亨士乐HENGSTLER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一、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常用的角位移传感器,其结构通常是在一个圆盘上开有若干条狭缝,然后在它的一边放上发光器件,另一边放上光敏器件,当光电盘旋转时,就可以在光敏器件上得到与旋转角度相对应的脉冲信号。

性编码器是在码盘周围的每一位置上刻有表示该位置的wei一代码,其结构和增量编码器相似。

二、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图解一、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简介光电编码器,又称为手轮脉冲发生器,简称手轮,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为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各种数控设备,是目前应用多的一种传感器。

二、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分类光电编码器有国标和非国标两种分类标准。

按原料的不同可分为天然橡胶型、塑料型、胶木型和铸铁卸,按样式的不同可分为圆轮缘型、内波纹型、平面面、表盘型等等,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光学型、磁型、感应型和电容型,按刻度方法和信号输出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增量型、型和混合型。

三、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光电编码器主要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构成,在伺服系统中,光栅盘与电动机同轴致使电动机的旋转带动光栅盘的旋转,再经光电检测装置输出若干个脉冲信号,根据该信号的每秒脉冲数便可计算当前电动机的转速。

光电编码器的码盘输出两个相位差相差90度的光码,根据双通道输出光码的状态的改变便可判断出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四、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是光电编码器的一种,其主要工作原理也是光电转换,但其输出的是A、B、Z三组方波脉冲,其中A、B两脉冲相位差相差90度以判断电动机的旋转方向,Z脉冲为每转一个脉冲以便于基准点的定位。

五、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式编码器式编码器的主要工作原理为光电转换,但其输出的是数字量,在式编码器的码盘上存在有若干同心码道,每条码道由透光和不透光的扇形区间交叉构成,码道数就是其所在码盘的二进制数码位数,码盘的两侧分别是光源和光敏元件,码盘位置的不同会导致光敏元件受光情况不同进而输出二进制数不同,因此可通过输出二进制数来判断码盘位置。

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应用电路

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应用电路

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应用电路交直流侍服器补缀1.光电编码器原理光电编码器,是一种议决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器多少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

这是如今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构成。

光栅盘是在肯定直径的圆板上中分地开通多少个长方形孔。

由于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经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多少脉冲信号,其原理表示图如图1所示;议决谋划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就能反响当前电动机的转速。

别的,为鉴定旋转方向,码盘还可提供相位相差90旱牧铰仿龀逍藕拧根据检测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到式和电容式。

根据其刻度要领及信号输出式样,可分为增量式、尽对式以及稠浊式三种。

1.1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Z相;A、B两组脉冲相位差90海佣煞奖愕嘏卸铣鲂较颍鳽相为每转一个脉冲,用于基准点定位。

它的长处是原理布局大概,机器匀称寿命可在几万小时以上,抗滋扰本领强,可靠性高,得当于长隔断传输。

其缺点是无法输出轴转动的尽对位置信息。

1.2尽对式编码器尽对编码器是直接输出数字量的传感器,在它的圆形码盘上沿径向有多少同心码道,每条道上由透光和不透光的扇形区相间构成,相邻码道的扇区数量是双倍干系,码盘上的码道数便是它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在码盘的一侧是光源,另一侧对应每一码道有一光敏元件;当码盘处于差异位置时,各光敏元件根据受光照与否转换出相应的电平信号,形成二进制数。

这种编码器的特点是不要计数器,在转轴的恣意位置都可读出一个稳固的与位置相对应的数字码。

显然,码道越多,区分率就越高,对付一个具有N位二进制区分率的编码器,其码盘务必有N条码道。

如今国内已有16位的尽对编码器产品。

尽对式编码器是利用天然二进制或循环二进制〔葛莱码〕方法举行光电转换的。

尽对式编码器与增量式编码器差异之处在于圆盘上透光、不透光的线条图形,尽对编码器可有多少编码,根据读出码盘上的编码,检测尽对位置。

光电编码器的原理与应用

光电编码器的原理与应用

个转角 的数字信息 , 于计算机处 理 , 当进 给数大 于 便 但 转时, 须作特别处理 , 而且必须用减 速齿轮将 两个 以

上 的编码器连接起来 , 组成 多级检测装 置 , 使其 结构复
杂、 成本 高 。
时 , 线被 全部 遮住 , 电变换 器输 出 电压为最 小 ; 光 光 当 主码盘上 的 透 明 区正 好 与鉴 向盘 上 的透 明窄 缝 对 齐 时, 光线全部通过 , 电变 换器输 出电压 为最 大。主码 光 盘 每转过一个刻 线 周期 , 电变 换器 将输 出一 个 近似 光
中 图分 类 号 :P 1 .2 T 22 1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4— 4 (0 0 0 0 2 0 10 0 加 2 1 )2— 0 5— 4
0 引 言
光 电编码器是 一种 旋 转式 位置 传感 器 , 在现 代伺 服系统 中广泛应用 于 角位 移或 角速 率 的测 量 , 的转 它
心 的透光狭缝 。透光 狭 缝在 码 盘 圆周上 等分 , 数量 从
几百 条到几 千条 不等 。这样 , 整个 码 盘 圆周上 就被 等
分成 n个透光 的槽 。增量式 光电码盘也可 用不锈 钢薄
板制成 , 然后在 圆 增 量式 编码器 的 工作原 理 . 增量式 编码器 的工作原理如 图 2所示 。它 由主码 盘 、 向盘 、 学系统 和光 电变换器组成 。在 图形 的主 鉴 光
码 盘 ( 电盘 ) 光 周边上 刻有 节距 相等 的辐 射状 窄缝 , 形
成 均匀分布 的透明 区和不 透明 区。鉴 向盘与 主码 盘平 行, 并刻有 a b两 组透 明检测 窄缝 , 、 它们彼 此错 开 14 /
节距 , 以使 A、 B两个 光 电变换 器 的输 出信号 在相 位上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电路[指南]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电路[指南]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电路1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光电编码器(Optical Encoder)俗称“单键飞梭”,其外观好像一个电位器,因其外部有一个可以左右旋转同时又可按下的旋钮,很多设备(如显示器、示波器等)用它作为人机交互接口。

下面以美国Greyhill公司生产的光电编码器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光电编码器的内部电路如图1所示,其内部有1个发光二极管和2个光敏三极管。

当左右旋转旋钮时,中间的遮光板会随旋钮一起转动,光敏三极管就会被遮光板有次序地遮挡,A、B相就会输出图2所示的波形;当按下旋钮时,2、3两脚接通,其用法同一般按键。

当顺时针旋转时,光电编码器的A相相位会比B相超前半个周期;反之,A相会比B相滞后半个周期。

通过检测A、B两相的相位就可以判断旋钮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通过记录A或B相变化的次数,就可以得出旋钮旋转的次数,通过检测2、3脚是否接通就可以判断旋钮是否按下。

其具体的鉴相规则如下:1.A为上升沿,B=0时,旋钮右旋;2.B为上升沿,A=l时,旋钮右旋;3.A为下降沿,B=1时,旋钮右旋;4.B为下降沿,A=O时,旋钮右旋;5.B为上升沿,A=0时,旋钮左旋;6.A为上升沿,B=1时,旋钮左旋;7.B为下降沿,A=l时,旋钮左旋;8.A为下降沿,B=0时,旋钮左旋。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很简单地判断旋钮的旋转方向。

在判断时添加适当的延时程序,以消除抖动干扰。

2 WinCE提供的驱动模型WinCE操作系统支持两种类型的驱动程序。

一种为本地驱动程序,是把设备驱动程序作为独立的任务实现的,直接在顶层任务中实现硬件操作,因此都有明确和专一的目的。

本地设备驱动程序适合于那些集成到Windows CE平台的设备,诸如键盘、触摸屏、音频等设备。

另一种是具有定制接口的流接口驱动程序。

它是一般类型的设备驱动程序。

流接口驱动程序的形式为用户一级的动态链接库(DLL)文件,用来实现一组固定的函数称为“流接口函数”,这些流接口函数使得应用程序可以通过文件系统访问这些驱动程序。

编码器四倍频细分电路(含波形图)

编码器四倍频细分电路(含波形图)

四倍频细分电路(含波形图)时间:2010-06-12 05:00:19 来源:作者:1.光电编码器原理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

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

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地开通若干个长方形孔。

由于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经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若干脉冲信号,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计算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就能反映当前电动机的转速。

此外,为判断旋转方向,码盘还可提供相位相差90旱牧铰仿龀逍藕拧根据检测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应式和电容式。

根据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可分为增量式、绝对式以及混合式三种。

1.1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Z相;A、B两组脉冲相位差90海佣煞奖愕嘏卸铣鲂较颍鳽相为每转一个脉冲,用于基准点定位。

它的优点是原理构造简单,机械平均寿命可在几万小时以上,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适合于长距离传输。

其缺点是无法输出轴转动的绝对位置信息。

1.2绝对式编码器绝对编码器是直接输出数字量的传感器,在它的圆形码盘上沿径向有若干同心码道,每条道上由透光和不透光的扇形区相间组成,相邻码道的扇区数目是双倍关系,码盘上的码道数就是它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在码盘的一侧是光源,另一侧对应每一码道有一光敏元件;当码盘处于不同位置时,各光敏元件根据受光照与否转换出相应的电平信号,形成二进制数。

这种编码器的特点是不要计数器,在转轴的任意位置都可读出一个固定的与位置相对应的数字码。

显然,码道越多,分辨率就越高,对于一个具有N位二进制分辨率的编码器,其码盘必须有N条码道。

目前国内已有16位的绝对编码器产品。

绝对式编码器是利用自然二进制或循环二进制(葛莱码)方式进行光电转换的。

绝对式编码器与增量式编码器不同之处在于圆盘上透光、不透光的线条图形,绝对编码器可有若干编码,根据读出码盘上的编码,检测绝对位置。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电路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电路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电路1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光电编码器(Optical Encoder)俗称“单键飞梭”,其外观好像一个电位器,因其外部有一个可以左右旋转同时又可按下的旋钮,很多设备(如显示器、示波器等)用它作为人机交互接口。

下面以美国Greyhill公司生产的光电编码器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光电编码器的内部电路如图1所示,其内部有1个发光二极管和2个光敏三极管。

当左右旋转旋钮时,中间的遮光板会随旋钮一起转动,光敏三极管就会被遮光板有次序地遮挡,A、B相就会输出图2所示的波形;当按下旋钮时,2、3两脚接通,其用法同一般按键。

当顺时针旋转时,光电编码器的A相相位会比B相超前半个周期;反之,A相会比B相滞后半个周期。

通过检测A、B两相的相位就可以判断旋钮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通过记录A或B相变化的次数,就可以得出旋钮旋转的次数,通过检测2、3脚是否接通就可以判断旋钮是否按下。

其具体的鉴相规则如下:1.A为上升沿,B=0时,旋钮右旋;2.B为上升沿,A=l时,旋钮右旋;3.A为下降沿,B=1时,旋钮右旋;4.B为下降沿,A=O时,旋钮右旋;5.B为上升沿,A=0时,旋钮左旋;6.A为上升沿,B=1时,旋钮左旋;7.B为下降沿,A=l时,旋钮左旋;8.A为下降沿,B=0时,旋钮左旋。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很简单地判断旋钮的旋转方向。

在判断时添加适当的延时程序,以消除抖动干扰。

2 WinCE提供的驱动模型WinCE操作系统支持两种类型的驱动程序。

一种为本地驱动程序,是把设备驱动程序作为独立的任务实现的,直接在顶层任务中实现硬件操作,因此都有明确和专一的目的。

本地设备驱动程序适合于那些集成到Windows CE平台的设备,诸如键盘、触摸屏、音频等设备。

另一种是具有定制接口的流接口驱动程序。

它是一般类型的设备驱动程序。

流接口驱动程序的形式为用户一级的动态链接库(DLL)文件,用来实现一组固定的函数称为“流接口函数”,这些流接口函数使得应用程序可以通过文件系统访问这些驱动程序。

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应用电路

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应用电路

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应用电路1•光电编码器原理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

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

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地开通若干个长方形孔。

由于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经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若干脉冲信号,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计算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就能反映当前电动机的转速。

此外,为判断旋转方向,码盘还可提供相位相差90度的脉冲信号。

图1光电第码器原理示意图根据检测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应式和电容式。

根据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可分为增量式、绝对式以及混合式三种。

1. 1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Z相;A、B两组脉冲相位差90度的脉冲信号,Z相为每转一个脉冲,用于基准点定位。

它的优点是原理构造简单,机械平均寿命可在几万小时以上,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适合于长距离传输。

其缺点是无法输出轴转动的绝对位置信息。

1. 2绝对式编码器绝对编码器是直接输出数字量的传感器,在它的圆形码盘上沿径向有若干同心码道,每条道上由透光和不透光的扇形区相间组成,相邻码道的扇区数目是双倍关系,码盘上的码道数就是它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 在码盘的一侧是光源,另一侧对应每一码道有一光敏元件;当码盘处于不同位置时,各光敏元件根据受光照与否转换出相应的电平信号,形成二进制数。

这种编码器的特点是不要计数器,在转轴的任意位置都可读出一个固定的与位置相对应的数字码。

显然,码道越多,分辨率就越高,对于一个具有N位二进制分辨率的编码器,其码盘必须有N条码道。

目前国内已有16位的绝对编码器产品。

绝对式编码器是利用自然二进制或循环二进制(葛莱码)方式进行光电转换的。

绝对式编码器与增量式编码器不同之处在于圆盘上透光、不透光的线条图形,绝对编码器可有若干编码,根据读出码盘上的编码,检测绝对位置。

智能传感技术-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

智能传感技术-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
5-光敏元件 6-码盘 7-电源及信号线连接座
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
3.增量式编码器
360°
分辨力 =
N
1
分辨率 =
N
N为盘片条纹数
增量式编码器的辨向技术
THANKS
2
为码道数
分辨力和分辨率
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
2.绝对式编码器
十进
制数
自然
二进制码
格雷码
十进
制数
自然
二进制码
格雷码
0
0000
0000
8
1000
1100
1
0001
0001
9
1001
1101
2
0010
0011
10
1010
1111
3
0011
0010
11
1011
1110
4
0100
0110
12
1100
1010
5
0101
0111
13
1101
1011
6
0110
0101
14
1110
1001
7
0111
0100
15
1111
1000
编码的改进
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
2.绝对式编码器
绝对式光电编码器
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
3.增量式编码器
增量式光电码盘结构示意图
a)外形 b)内部结构
1—转轴 2-发光二极管 3-光栏板 4-零标志位光槽
数字式传感器
光电编码器工
作原理
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
1.光电编码器的类型
角编码器的类型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电路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电路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电路1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光电编码器(Optical Encoder)俗称“单键飞梭”,其外观好像一个电位器,因其外部有一个可以左右旋转同时又可按下的旋钮,很多设备(如显示器、示波器等)用它作为人机交互接口。

下面以美国Greyhill公司生产的光电编码器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光电编码器的内部电路如图1所示,其内部有1个发光二极管和2个光敏三极管。

当左右旋转旋钮时,中间的遮光板会随旋钮一起转动,光敏三极管就会被遮光板有次序地遮挡,A、B相就会输出图2所示的波形;当按下旋钮时,2、3两脚接通,其用法同一般按键。

当顺时针旋转时,光电编码器的A相相位会比B相超前半个周期;反之,A相会比B相滞后半个周期。

通过检测A、B两相的相位就可以判断旋钮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通过记录A或B相变化的次数,就可以得出旋钮旋转的次数,通过检测2、3脚是否接通就可以判断旋钮是否按下。

其具体的鉴相规则如下:1.A为上升沿,B=0时,旋钮右旋;2.B为上升沿,A=l时,旋钮右旋;3.A为下降沿,B=1时,旋钮右旋;4.B为下降沿,A=O时,旋钮右旋;5.B为上升沿,A=0时,旋钮左旋;6.A为上升沿,B=1时,旋钮左旋;7.B为下降沿,A=l时,旋钮左旋;8.A为下降沿,B=0时,旋钮左旋。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很简单地判断旋钮的旋转方向。

在判断时添加适当的延时程序,以消除抖动干扰。

2 WinCE提供的驱动模型WinCE操作系统支持两种类型的驱动程序。

一种为本地驱动程序,是把设备驱动程序作为独立的任务实现的,直接在顶层任务中实现硬件操作,因此都有明确和专一的目的。

本地设备驱动程序适合于那些集成到Windows CE平台的设备,诸如键盘、触摸屏、音频等设备。

另一种是具有定制接口的流接口驱动程序。

它是一般类型的设备驱动程序。

流接口驱动程序的形式为用户一级的动态链接库(DLL)文件,用来实现一组固定的函数称为“流接口函数”,这些流接口函数使得应用程序可以通过文件系统访问这些驱动程序。

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介绍

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介绍

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一、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

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

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地开通若干个长方形孔。

由于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经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若干脉冲信号,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计算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就能反映当前电动机的转速。

此外,为判断旋转方向,码盘还可提供相位相差90°的两路脉冲信号。

根据检测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应式和电容式。

根据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可分为增量式、绝对式以及混合式三种。

(一)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Z相;A、B两组脉冲相位差90o,从而可方便地判断出旋转方向,而Z相为每转一个脉冲,用于基准点定位。

它的优点是原理构造简单,机械平均寿命可在几万小时以上,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适合于长距离传输。

其缺点是无法输出轴转动的绝对位置信息。

(二)绝对式编码器绝对编码器是直接输出数字量的传感器,在它的圆形码盘上沿径向有若干同心码道,每条道上由透光和不透光的扇形区相间组成,相邻码道的扇区数目是双倍关系,码盘上的码道数就是它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在码盘的一侧是光源,另一侧对应每一码道有一光敏元件;当码盘处于不同位置时,各光敏元件根据受光照与否转换出相应的电平信号,形成二进制数。

这种编码器的特点是不要计数器,在转轴的任意位置都可读出一个固定的与位置相对应的数字码。

显然,码道越多,分辨率就越高,对于一个具有 N位二进制分辨率的编码器,其码盘必须有N条码道。

目前国内已有16位的绝对编码器产品。

绝对式编码器是利用自然二进制或循环二进制(葛莱码)方式进行光电转换的。

绝对式编码器与增量式编码器不同之处在于圆盘上透光、不透光的线条图形,绝对编码器可有若干编码,根据读出码盘上的编码,检测绝对位置。

光栅传感器与光电编码器

光栅传感器与光电编码器

大、小数

cosθ
辩向电路
方向信号
合并


计算结果

(细分值)
A/D 转换、 采样/保持电路
细分程序 (计算)
光栅信号微机软件细分原理图
经过大小数合并处理后,再由微机进 行数值计算和码制转换等处理,即可得到 测量值。
采用微机软件细分方法,不但可以得 到高细分数,而且可以通过编程改变细分 数、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非常 适用于智能检测与控制等系统。
横向莫尔条纹重要特性: ①莫尔条纹运动与光栅运动具有对应关系 ②莫尔条纹具有位移放大作用 ③莫尔条纹具有平均光栅误差作用
辨向原理和细分电路
一、辨向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被测物体的移动往 往不是单向的,既有正向运动,也可能有反向 运动。单个光电元件接收一固定的莫尔条纹信 号,只能判别明暗的变化而不能辨别莫尔条纹 的移动方向,因而就不能判别光栅的运动方向, 以致不能正确测量位移。如果能够在物体正向 移动时,并将得到的脉冲数累加,而物体反向 移动时就从已累加的脉冲数中减去反向移动所 得的脉冲数,这样就能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 完成这样一个辨向任务的电路就是辨向电路。
11
1011 1110
4
0100 0110
12
1100 1010
5
0101 0111
13
1101 1011
6
0110 0101
14
1110 1001
7
0111 0100
15
1111 1000
循环码是一种无权码,这给译码造成一 定困难。通常先将它转换成二进制码然后 再译码。 可以找到循环码和二进制码之间 的转换关系为:
Ci Ri Ci1

光电编码器原理结构图

光电编码器原理结构图

光电编码器原理结构图增量式光电旋转编码器所谓编码器即是将某种物理量转换为数字格式的装置。

运动控制系统中的编码器的作用是将位置和角度等参数转换为数字量。

可采用电接触、磁效应、电容效应和光电转换等机理,形成各种类型的编码器。

运动控制系统中最常见的编码器是光电编码器。

光电编码器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分为旋转光电编码器和直线光电编码器,分别用于测量旋转角度和直线尺寸。

光电编码器的关键部件是光电编码装置,在旋转光电编码器中是圆形的码盘(codewheel或codedisk),而在直线光电编码器中则是直尺形的码尺(codestrip)。

码盘和码尺根据用途和成本的需要,可由金属、玻璃和聚合物等材料制作,其原理都是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代表运动位置的数字化的光学信号。

图12.1可用于说明透射式旋转光电编码器的原理。

在与被测轴同心的码盘上刻制了按一定编码规则形成的遮光和透光部分的组合。

在码环的一边是发光二极管或白炽灯光源,另一边则是接收光线的光电器件。

码盘随着被测轴的转动使得透过码盘的光束产生间断,通过光电器件的接收和电子线路的处理,产生特定电信号的输出,再经过数字处理可计算出位置和速度信息。

上面所说的是透射式光电编码器的原理。

显然利用光反射原理也可制作光电编码器。

增量编码器的码盘如图12.2所示。

在现代高分辨率码盘上,透光和遮光部分都是很细的窄缝和线条,因此也被称为圆光栅。

相邻的窄缝之间的夹角称为栅距角,透光窄缝和遮光部分大约各占栅距角的1/2。

码盘的分辨率以每转计数(CPR-counts per revolution)表示,亦即码盘旋转一周在光电检测部分可产生的脉冲数。

例如某码盘的CPR为2048,则可以分辨的角度为10,311.8”。

在码盘上,往往还另外安排一个(或一组)特殊的窄缝,用于产生定位(index)或零位(zero)信号。

测量装置或运动控制系统可利用这个信号产生回零或复位操作。

从原理分析,光电器件输出的电信号应该是三角波。

《光电编码器》课件

《光电编码器》课件

应用案例二
工业自动化:用于控制机械臂、机器人等设备的运动 医疗设备:用于控制医疗设备的精确定位和运动 航空航天:用于控制航天器的姿态和运动 汽车电子:用于控制汽车电子设备的运动和定位
应用案例三
工业自动化:用于 控制机械臂、机器 人等设备的运动
医疗设备:用于 医疗设备的精确 定位和运动控制
航空航天:用于 航天器的姿态控 制和导航系统
光电编码器的市 场分析
市场需求
光电编码器广泛 应用于工业自动 化、机器人、医 疗设备等领域
随着工业4.0和 智能制造的发展, 光电编码器的市 场需求不断增长
光电编码器在精 度、稳定性、可 靠性等方面具有 优势,受到市场 青睐
光电编码器市场 竞争激烈,需要 不断创新和优化 产品性能,提高 市场竞争力

竞争策略:价 格战、技术战、
品牌战等
发展趋势:智 能化、小型化、
高精度等
市场规模和增长率
光电编码器市场 规模:全球市场 规模约100亿美 元
增长率:预计未 来五年内,光电 编码器市场将以 5%的复合增长 率增长
应用领域:主要 应用于工业自动 化、机器人、医 疗设备等领域
竞争格局:市场 竞争激烈,主要 厂商包括SICK、 Balluff、 Omron等
市场拓展:扩大 光电编码器的应 用领域,如工业 自动化、机器人、 医疗设备等
合作共赢:加强 与上下游企业的 合作,共同推动 光电编码器的发 展
环保节能:注重 光电编码器的环 保性能,降低能 耗,提高能源利 用率
光电编码器的案 例分析
应用案例一
案例名称:智能机器人 应用领域:工业自动化 应用原理:光电编码器用于机器人关节角度测量 应用效果:提高机器人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编码器产品介绍

编码器产品介绍

增时,分辨率高,信号传输距离 长,可靠性高
增量式编码器和绝对式编码器图
增量式码盘
绝对式码盘
光电式编码器和电磁式编码器
• 磁电编码器

以结实著称,可以工作在恶劣的条件之下,工作原
理主要是通过霍尔效应,和磁阻原理,分辨率相对光电编
码器较低
特点
• 轴径: 6,8,10,12 • 供电电压:5V,10-30V DC • 输出信号:1 脉冲 10---40960个

TTL HTL

A,-A,B-B,Z-Z

2 电流 -20。。+20 mA

0…..+20 mA

4….+20 mA
• 最高转速:10000RPM • 负载: 200N • 温度:-20…+85 • 防护等级:IP65
光电编码器的分辨率:是编码器转动一周所产生输出信号 的基本周期数,即脉冲数/转(PPR)
精度:是在数选定的分辨率范围内,确定任一脉冲相对 另一脉冲的位置的能力。也就是一个脉冲相对另一个的误 差值,常用角分,角秒来表示。
绝对编码器和增量式的区别
绝对值编码器在把电源切断后在接通能够记住原 来测到的位置,而增量式在把电源切断后在接通 后便失去了关于运动的数据。
编码器产品介绍
内密控编码器NEMICON
一 编码器的特点和用途
编码器是通过把机械角度物理量的变化转化为电 信号的一种装置,在传感器部分中属于角度位移 传感器
根据编码器的这一特性,编码器主要用于测量转 动物体的角位移量,角加速度,角速度,通过编 把这些物理量转变成电信号输入给控制系统或仪 表,控制系统或仪表根据这些量来控制驱动装置。
主要行业
• 1 电力机车 • 2 风力发电 • 3 冶金 • 4 重型设备 • 5 矿山机械 • 6 起重机 • 只要在恶劣场合需要定位测速的都可以推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编码器原理结构图增量式光电旋转编码器所谓编码器即是将某种物理量转换为数字格式的装置。

运动控制系统中的编码器的作用是将位置和角度等参数转换为数字量。

可采用电接触、磁效应、电容效应和光电转换等机理,形成各种类型的编码器。

运动控制系统中最常见的编码器是光电编码器。

光电编码器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分为旋转光电编码器和直线光电编码器,分别用于测量旋转角度和直线尺寸。

光电编码器的关键部件是光电编码装置,在旋转光电编码器中是圆形的码盘(codewheel或c odedisk),而在直线光电编码器中则是直尺形的码尺(codestrip)。

码盘和码尺根据用途和成本的需要,可由金属、玻璃和聚合物等材料制作,其原理都是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代表运动位置的数字化的光学信号。

图12.1可用于说明透射式旋转光电编码器的原理。

在与被测轴同心的码盘上刻制了按一定编码规则形成的遮光和透光部分的组合。

在码环的一边是发光二极管或白炽灯光源,另一边则是接收光线的光电器件。

码盘随着被测轴的转动使得透过码盘的光束产生间断,通过光电器件的接收和电子线路的处理,产生特定电信号的输出,再经过数字处理可计算出位置和速度信息。

上面所说的是透射式光电编码器的原理。

显然利用光反射原理也可制作光电编码器。

增量编码器的码盘如图12.2所示。

在现代高分辨率码盘上,透光和遮光部分都是很细的窄缝和线条,因此也被称为圆光栅。

相邻的窄缝之间的夹角称为栅距角,透光窄缝和遮光部分大约各占栅距角的1/2。

码盘的分辨率以每转计数(CPR-counts per revolution)表示,亦即码盘旋转一周在光电检测部分可产生的脉冲数。

例如某码盘的CP R为2048,则可以分辨的角度为10,311.8”。

在码盘上,往往还另外安排一个(或一组)特殊的窄缝,用于产生定位(index)或零位(zero)信号。

测量装置或运动控制系统可利用这个信号产生回零或复位操作。

从原理分析,光电器件输出的电信号应该是三角波。

但是由于运动部分和静止部分之间的间隙所导致的光线衍射和光电器件的特性,使得到的波形近似于正弦波,而且其幅度与码盘的分辨率无关。

在图12.1的设计中安排了六组这样的挡板和光电器件组合,其中两组用于产生定位(index)脉冲信号I(有的文献中为Z)。

其他四组由于位置的安排,产生4个在相位上依次相差90°的准正弦波信号,分别称为A、B、A和B。

将相位相差180°的A和A送到一个比较器的两个输入端,则在比较器的输出端得到占空比为50%的方波信号A。

同理,由B和B也可得到方波信号B。

这样通过光电检测器件位置的特殊安排,得到了双通道的光电脉冲输出信号A和B(见图12.3)。

这两个信号有如下特点:(1)两者的占空比均为so%;图12.3双通道信号的形成(2)如果朝一个方向旋转时A信号在相位上领先于B信号90°的话,那么旋转方向反过来的时候,B信号在相位上领先于A信号90°。

这种双通道信号的特点为测量分辨率的提高和方向信号的获取提供了条件。

占空比为so%的方波信号A和B中有4个特殊的时刻,就是它们波形的前沿和后沿。

两个信号的前后信号在波形的一个周期中是按90°平均分布的。

将这些沿信号取出并加以利用,可得到4倍频的脉冲信号,这样就可把光电编码器的分辨率提高到4倍。

图12.4是一个由数字电路组成的处理电路,在这个电路中采用了施密特输入的反相器、异或门、或门和D触发器。

电路中各处波形如图所示,用虚线隔开分别表示正转和反转两种情况下的波形。

可以看到该电路产生4倍频计数信号和方向信号。

使用这些信号再加上定位脉冲的配合,电子线路就可以通过对脉冲的计数来确定运动系统的位置。

可以采用计数器使得其在转轴朝某一方向旋转时进行增数,而在朝相反方向旋转时进行减数,这样就可以在不掉电的前提下保持对绝对位置的记忆。

望远镜的轴角位置指示图3.17 一个八位编码器的(a)码盘和(b)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图近代工业已经为望远镜的轴角系统提供了一系列的轴角位置指示装置。

这些装置包括光电编码器,圆感应同步器以及光栅刻尺。

(1)光电编码器光电编码器是一种二进制光电位置指示器,其基本原理是由不同等分的明暗相间的条纹,通过光电元件取得角度位置的二进制数字信号,最后进行解码取得角度位置的绝对值或相对值。

绝对编码器的码形总是唯一的,这种码形给出了长度或角度的位置。

光电编码器由光源,码盘和光电接收器所组成。

码盘是编码器中的最重要的器件。

图3.17是一个八位编码器的码盘和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图。

这里的码盘是一种自然码盘。

绝对编码器的码形有多种形式。

一种叫做格瑞码的码盘特别适用于光学编码器(见图3.18(a))。

这种码盘每进一格仅改变一个数码,不易产生错码现象。

图3.19 增量编码器码盘脉冲信息细分的工作原理,图中z表示零位光电编码器的另一类是增量编码器。

增量编码器的码盘如图3.18(b)所示。

它的码盘是由明暗相间的条纹所构成。

一般来讲同样分辨精度的增量编码器要比绝对编码器便宜得多。

增量编码器还有一些提高分辨精度的方法。

通常增量光栅码盘有四个刻道,其中两个是明暗相间的条纹码,另外两个是电源亮度指示码。

这两个条纹码之间相互错开,这样这种码盘的编码器就不但可以给出码盘运动的角度和大小,而且可以给出码盘运动的方向。

同时当光栅码盘的方波脉冲信息输入到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增减计数器中时,这种两个条纹码的方波信息就可以分解为一倍、两倍或四倍的精细信号以提高编码器的分辨本领。

如果光栅码盘的质量好,这种精细的四倍的信号可以精确到每一个信号脉冲的二分之一。

为了获得更为精细的分辨本领一种用光栅读头的方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见图3.20)这时在旋转光栅的后面加上了一个小的子光栅。

当相干光照射在光栅盘上时,在子光栅面上的光强为(leki,1999):图3.20 增量编码器中子光栅码盘细分的工作原理图(leki,1999)式中t1是光栅的投射率。

如果第一个光栅的周期是p ,第二个光栅的周期也是p 。

用w作为在焦面上的空间频率,则在焦面上的光能量为:图3.21增量编码器中子光栅码盘细分的光强信号和位移的关系,A.U表示任意单位(leki,1999)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Taylor & Francis, Inc.。

当M=0时这一信号的光能量可以表示为一个级数形式。

如果只取前面的两项的话,则焦点的光能是的余弦函数。

这样通过电细分,我们还可能获得更为精细的分辨精度。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四组子光栅,同时用于上下两组条纹上以提高电细分的精度。

但是正如图3.21所示周期光栅的焦点能量并不是真正的余弦曲线,所以如果采用如图3.22所示的调制子光栅其焦点能量才是真正的余弦曲线,则细分后的分辨率精度就会更为准确。

另外应用调制平行光源的方法,使用两个面积不同的面光源也可以使焦点能量成为正确的余弦函数。

通过应用不同分辨率的增量光栅的组合,可以获得不同频率的正弦和余弦的值,这样就可制成精度非常高的绝对编码器。

一般这种高精度的编码器总有多个码道,它们是直流参考码以及三至十五位的正余弦码。

图3.22 增量编码器的两种调制子光栅的光栅具体尺寸(leki,1999) 现代光栅技术结合的本身的精度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光电编码器的精度。

一个16位的增量编码器,如在其码盘上加上16位的绝对码图案,通过使增量码两相邻条纹同时成像,则会给出码盘的精确位置,以至于获得24位以上的绝对编码器的精度,这是十分重要的技术进展。

(2)圆感应同步器另一种类似的轴角编码装置是圆感应同步器。

与光电编码器不同,圆感应同步器是一种模拟装置。

各个数值的变化是连续的,而不是跳动式的。

圆感应同步器的基本原理如图3.23所示,它由定子和动子所组成。

它的动子只有一个线圈,而在它的定子上,有个线圈构成个极。

它的每一个线圈之间的夹角是度。

当在动子中输入交流电压,并且动子轴线和定子的零点偏离一定角度时,则在定子上的各个线圈内就会产生不同量的电流。

如图3.24中所示,有:图3.23 圆感应同步器的基本原理图3.24 圆感应同步器定子上的各个线圈内的输出电压式中是一比例常数。

如果将定子上的线圈如图3.23中所示互相连结起来,则在定子上就会产生如下的电流:利用圆感应同步器这一特性,就可以用来测定微小角度的变化。

在使用圆感应同步器时为了测定角度的绝对位置,还要加上一个粗码盘。

比较光电编码器,圆感应同步器有如下几个好处:(a)线圈动定盘比较便宜,(b)对环境要求较低,可以用于温度变化和有振动的场合。

(3)编码器的应用和其它角度测定方法应用光电编码器在控制回路中要采用数模转换装置,而圆感应同步器可以直接用于同步驱动的控制。

不过它们两种都能实现轴角位置的绝对指示或者增量指示。

它们的位置精度高,误差的重复性能好,只是高位数的指示器价格较高。

光栅带尺加摩尔条纹的轴角指示方法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大口径的望远镜。

这种光栅带尺的精度约小于1微米,一般是均匀地粘贴在大型驱动轮的边缘,并通过摩尔条纹给出高达的分辨精度。

光栅带尺的缺点是不能保证全部条纹的一致性,这需要在计算机控制中使用列表法予以校正。

在望远镜中光栅带尺常用于位置的绝对定标。

望远镜绝对定位精度是为了准确导星、定位的需要,而增量定位则是为了精确导星的要求。

因此增量编码器要求有较高的分辨精度。

绝对编码器可以直接与望远镜传动轴连接,这时位置指示没有其它的误差因素。

但是有的时候由于编码器的位数较低或者望远镜传动轴需要通过光线,也可以将编码器装置在第一级齿轮付上。

这时编码器的分辨精度得到放大,但同时齿轮的误差也将影响角度绝对值显示的精度。

这一误差对绝对位置定标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近年来有不少望远镜采用了分辨精度高的增量放大指示装置,而使用别的重复性极好的装置,如高灵敏度的水平仪或者特别的光栅刻线来提供轴角位置的绝对零点,这样就不再需要昂贵的绝对编码器了。

在一些较新的望远镜中还有利用精密电磁开关来作为轴角绝对位置的编码,这种电磁开关的重复性精度约为1微米。

在这种设计中每隔10或者15度就安装一个精密电磁开关。

在每一个精密电磁开关之间,使用增量编码器,甚至可以使用磨擦面来带动一个低位的增量编码器。

这种设计要比较其它设计成本更低。

各种编码器都要进行正确的安装,才能发挥其分辩精度。

当编码器和轴连接时,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在编码器轴上施加任何力和力矩。

因此编码器的联轴器应该在轴向和径向上强度比较低,而在圆周方向上强度很高。

对于新型的六杆平台式的望远镜,有的还安装了一种叫光纤谐振陀螺仪的测角装置。

一种光纤谐振陀螺仪总共包括三个光纤回路。

从频宽很小的激光二极管向一根光纤的一端发出一束光,同时这一光纤的末端绕回到起始端并与起始端处的光纤通过一个光藕合器藕合,形成一个在两个方向上都有光线通过的回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