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理概论第一章1试题及图表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实践的基本观点及其内涵;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打下理论基础。

二、逻辑结构

三、内容要点(其中带﹡的为重点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和时空观。

4.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5.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不是“半截子”唯物主义。﹡6.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联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从而要求人们确立与培养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永恒发展原理:事物是永恒发展的,从而要求人们确立与培育永恒发展的观念,在工作和生活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11.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

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是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2.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质量规定性,度的原理与适度原则,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3.度的原理与适度原则。

﹡14.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人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15.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自我否定、发展环节、联系环节、“扬弃”。

﹡16.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7.规律及其客观性。

18.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和联系。

﹡19.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

四、文献导读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写于1844年,其主要成就是“真正批判的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从其基本内容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异化劳动理论的分析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二是对黑格尔哲学及全部哲学的批判(未能展开)。

2. 马克思:《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写于1845年,文章中明确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相应确立了科学的自然观、社会观、认识真理观、人观和哲学观,因而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哲学大纲共由十一段话组成。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节选),1872年第二版跋。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编哲学。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选自《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这是列宁在1915年写作的关于辩证法的一些重要问题的文章,文章结合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及逻辑展示更深刻地阐发了辩证法的对立统一思想,并进一步批判了主观主义和诡辩论。

9.列宁:《辩证法的要素》。

选自《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这是列宁在1914年写的关于辩证法的要素的文章,主要有辩证法的客观性、联系与发展、对立面与统一、量变与质变、肯定与否定等重要思想。

10.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

选自《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这是列宁在1908年写作的旨在批判俄国以波格丹诺夫为代表的打着经验批判主义的幌子实质是经验唯心主义的文章;文章以时代精神为基础,以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系统阐发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的第一章揭示了经验批判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感觉本质问题上的根本对立,文章第三章科学阐发了哲学物质范畴的内蕴和经验的内涵以及空间和时间的科学含义,文章第五章分析了现代物理学的唯心主义实质,文章第六章阐发了哲学上的党派性的思想。

11.毛泽东:《矛盾论》。

选自《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这是毛泽东同志写于1937年8月的,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的一篇文章,曾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抓住唯物辩证法的矛盾问题这个核心,简明扼要地阐发了对立统一规律,有力批判了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篇经典著作。

12.毛泽东:《实践论》。

选自《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这是毛泽东同志写于1937年7月的旨在批判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倡导“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的真理的一篇文章。毛泽东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做过讲演。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理论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阐发了认识和实践(即知与行)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篇经典著作。

13.毛泽东:《论持久战》。

选自《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这是毛泽东同志写于1938年5月的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一篇重要文章。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有理有据地系统批判了抗日战争中的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错误思想,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进一步论证了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