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
语文散文答题技巧及阅读方法
![语文散文答题技巧及阅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22550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9.png)
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及答题方法一、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三、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初中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
![初中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9b9276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c.png)
初中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
嘿,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要和你们分享一下我在初中散文阅读理解上的那些小秘籍。
还记得有一次语文考试,考的是一篇抒情散文。
我拿到试卷,心里那叫一个紧张呀,就像揣了只小兔子,砰砰直跳。
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别怕,咱慢慢来!”首先,我认真地把文章读了一遍。
这一遍,我可没带啥任务,就是像平常看故事书一样,大致了解下讲了啥。
然后,我开始读题目啦。
这时候可就得仔细喽!比如说,有一道题问:“文中某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我就赶紧回到文章里,找到那句话,前后多读几遍。
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写这句话,到底想表达啥呢?”
还有哦,如果题目问:“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那我就得像侦探一样,从文章开头一点点找线索。
我会特别注意那些描写心情的词,像“喜悦”“悲伤”“愤怒”啥的。
我同桌这时候凑过来,小声问我:“这题你咋想的?”我摇摇头,“别说话,我正琢磨呢!”
接着说哈,做完题之后,我还会再检查一遍。
看看有没有漏答的,或者答得不太对的地方。
总之呀,做初中散文阅读理解,就得胆大心细,多读多思考。
同学们,相信你们掌握了这些小技巧,也能在考试中轻松应对,取得好成绩!
怎么样,我的这些小秘籍对你们有帮助不?。
现代文散文阅读开头、结尾、简述题答题技巧
![现代文散文阅读开头、结尾、简述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e4a681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d.png)
现代文散文阅读开头、结尾、简述题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考试命题往往在4个方面设置题目:一是理解文章的主旨;二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重要句子的含义;三是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四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现代文阅读主要是考查重要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因此,四道主观题其实就是以考查词语句子为基础来考查其在文章的结构、表达、思想感情等方面的作用。
1.审清题干。
现代文阅读题干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
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为关键的。
因此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
审题要抓住题目中的每一个信息,明确两点:一是命题者要我们答什么,二是命题者要我们怎么答。
还要分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考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引导考生明确解答重点或限制答案范围,具有导向性,不可掉以轻心。
2.将题目回归原文,寻找答题区域。
把在题干中出现的原文中的语句放回原文,看它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以此来确定答题区域。
题干中若有“从全文看…”这样的字眼,这就要求从全文着眼总结答案;有的有“阅读某段,回答…”这样的字眼,答案一般是可以在这一段里总结了。
如果没有这些明确的字眼,总结答案时应该从全文角度把握。
3.落实重点词句的含义。
首先搞清这个词、这句话表面意义是什么,再看一下用什么方法表达,接着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来表达,如果这三个问题解决了,含义就基本上把握了。
4.规范作答,检验答案。
应当工整规范地尽量用原文词句作答,整合原文中有用的信息,做到整体把握、锁定局部、认真筛选、巧妙概括;答案要尽量全面、要点化。
答题时首先要考虑好角度,突出要点,层次分明。
有明确字数限制的更要准确精练。
现代文阅读的开头的特点与考查1、先言他物型:用此衬托或铺垫(《黄山绝壁松》)或对比。
例:冯骥才的《黄山绝壁松》开头三段: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
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e795b65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1.png)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1. 哎呀呀,读散文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文章的“灵魂”呀!就像你抓娃娃一样,得瞄准那个关键的点呢!比如读《春》,那字里行间对春天的喜爱不就是它的“灵魂”么!
2. 嘿,可别小看了那些细节描写哟,那可都是文章的宝贝呀!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对各种景物的描写,不就是像给你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么!
3. 注意啦!在答题的时候千万要把自己当成作者呀,去感受他的心情。
好比读《背影》,你就得体会朱自清看着父亲背影时的那种感动呀,然后答题不就容易多啦!
4. 哇塞,修辞手法可是很重要的呀!就像给文章化了个美美的妆。
像《济南的冬天》里把雪比作花,多生动形象呀,这可一定要留意哟!
5. 嘿哟,文章的结构就像是搭积木,得一层一层弄清楚呀!《紫藤萝瀑布》的结构不就很清晰嘛,顺着它去答题,准能找到答案呢!
6. 记住喽,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呀!可别答非所问,那不就像跑错赛道啦!比如问你某个词的含义,你可别答成作用啦!
7. 还有呀,自己的理解也很重要呢!不要死记硬背那些套路,要真正去感受文章。
读《阿长与<山海经>》,你自己怎么想的就大胆说出来呀!
8. 最后啊,多练习才能更厉害呀!就像练功一样,越练越熟。
加油哇,大家肯定都能把散文阅读答得棒棒的!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了这些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大家在面对散文阅读题时就不会那么头疼啦,而且还能享受到阅读散文的乐趣呢!。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整理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b7a058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3.png)
让知识带有温度。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整理(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仅供参考,喜爱可以(保藏)共享一下哟!散文阅读答题方法1.明确全文主旨。
通过“题目、开头、结尾”三位一体找(文章)的主旨。
另外还要留意散文阅读的题目、文中谈论抒情性语句和有主旨倾向的重要(句子)。
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2.留意讨论关键语句。
“关键语句”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简单,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2)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3)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4)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义的语句。
(5)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3.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
散文阅读主观试题的答案一般与题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就在题干的四周,准时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就等于答对了该题的一半。
因此,落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好题干所在的位置,有利于顺藤摸瓜,精确地确定该题的大致作答范围,为做出试题的答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4.缩小范围,认真取舍,做出答案。
依据对应句中相关的重要信息,提炼概括答案。
可采纳自组语言表述法(问作用好处的题)、摘取语句组合法、合并同类法、取主去次法、去偏取正法、抽象法、抓中心句法(指出缘由、概括特性要点的题)等。
在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时,许多人能依据题干要求,找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筛选出来。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任何一篇语文散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
要理清思路,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
2.捕获“线索”,能理清思路。
散文答题模板初中
![散文答题模板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3bf07c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4.png)
散文答题模板初中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散文,是一种流畅、优美、富有感情的文学体裁,可以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观点。
在中学生的写作中,散文作文通常是考试中常见的一个题型,要求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去描绘一个主题,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在散文答题中,通常会给定一个主题或者话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写作。
以下是一份散文答题的模板,供中学生参考:一、开头部分:1.引出话题:通过一句引人入胜的话语引出本文主题。
2.交代背景:简单交代一下本文提到的主题或话题。
3.表明立场:简要表明自己对于该主题的看法。
二、中间部分:1.核心内容:展开讨论,逐段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加入相关事例或者引用名人名言。
2.论证观点:从不同角度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引证专家观点或者学术研究。
3.提出建议:对于解决问题或者改善状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结尾部分:1.总结全文:简要总结全文内容,重申自己的观点。
2.深化主题:通过对于主题的进一步思考,提出一些深入的见解或者感悟。
3.留下余味:给读者留下一点思考的余地,让读者有所感悟或者启示。
散文答题的写作是一门需要多练习的技能,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愿同学们在散文答题中,表达自己的心声,展示自己的风采,收获更多的成长和进步。
【散文答题模板初中】第二篇示例:散文是一种以故事性、抒情性和议论性为主要特点的文学体裁,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形式中。
散文写作通常注重情感表达、思想深度和语言表达,是一种对生活、思想和情感的真实抒发。
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和学习散文,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还能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思维深度。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份关于【散文答题模板初中】的文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开篇引言(100字)二、议论性散文题材(300字)在初中的散文写作中,议论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题材类型。
议论性散文要求作者对一个问题或观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和论证,通过逻辑严密和言之有物的论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初中语文文学性作品阅读(记叙文、散文)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文学性作品阅读(记叙文、散文)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50ac2a555270722192ef7c7.png)
初中语文文学性作品阅读(记叙、散文)答题技巧题型一:概括主要内容(一)短语型简洁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或主要情节,限定字数方法:“谁干了什么”或“谁怎么样了”或“什么怎么样了”。
答题时要注意所给例子,有没有规定字数,这种类型的题目,在回答时往往省略主语。
例 1.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
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
(3分)站在村口远远望去→(1)→(2)→默默地坐在堂屋里→(3)→站在老屋门口答案:(1)默默走近老屋(2)抬脚跨进门槛(3)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例2.“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答案:(1)花期早(2)开得多(盛)(3)花朵美(4)花味香(5)叶子绿(6)生长快(4分,意思对即可,至少答出四点)例答案:不理解(反感、嫌烦等)赞赏(推崇、赞美、赞同、认同等)(二)句子型简要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或主要情节,无字数限定方法:“谁,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情况下)干了什么。
”或“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情况下)谁干什么。
”例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在德克士,乡下父子错过了“买一送一”优惠活动的时间,在我和顾客的帮助下如愿以偿买到优惠汉堡的故事。
例5.第②段中“我心里有些后悔”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分)答案:(1)一开始并未重视,随意栽在院子一角,毫不关心。
(1分)(2)经常忽略具有超强生命力却显得不起眼的平凡的花和平凡的花香。
(2分)例7.父亲的哪些行为让“我”觉得“他是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答案:(3分,至少写出三点)父亲不回北京、安身于小城,做普通的工作;不仅爱好广泛,而且都能耗费精力将其一一做到极致;过着一种“不求上进”的生活,甘做普通老百姓;与大多数人的忙碌奔波完全不同,与功利化过重的现实社会“脱节”。
题型二:赏析句子(一)抓修辞手法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拟人答题格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了什么怎么样(的情态)。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方法总结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822a24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3.png)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方法总结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明确概念(二)、理解特点: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三)、散文的分类(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五)、散文的线索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六)、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七)、散文的语言 (1)质朴、自然(2) 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散文的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关于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1.找“要素”。
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可以说,对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准。
2.理顺序。
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初中散文常规题答题技巧
![初中散文常规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7e4c973ec3a87c24128c4e5.png)
(2)字词含义 解词+内容+情感 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 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词语前后 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 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格式:“X X”一词原指‥‥,这里指‥‥, 起到了‥‥的作用。
二、重点句段作用
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 思路:这段写出了‥‥,突出了‥‥,(内容), 为下文‥‥作铺垫。 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 文章开头:引出下文,为‥‥作铺垫。营造了‥‥氛 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为‥‥作铺垫。 文章结尾:总结全文,突出中心。戛然而止,给读者 留下想象空间, 回味无穷。画龙点睛,升华主旨。 照应开头,总结全文,使文章完整,浑然一体。
(3)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 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 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 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 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 的作用。 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散文(记叙文)常规题做题方法
一、品味语言
(1)赏析句子 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 排比、反问、设问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白描、细节描写)、抒情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表现手法:、悬念、照应、伏笔、渲染、象征、 欲扬先抑、对比、以小见大、铺垫、虚实结合。 格式:运用了‥‥(手法),写出了‥‥(内 容),表达了‥‥(情感或思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ad45f5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6.png)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阅读散文是一种欣赏美文、感悟生活、开阔思维的方式。
以下是一些阅读散文的答题技巧及套路:
1. 关注文章的主题:散文通常以某个主题为中心,例如自然、人物、社会等。
在阅读时要注意捕捉到文章的主题,并在答题时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2. 分析文章的结构:散文结构多样,可以采用叙述、描写、议论等手法。
在阅读时要仔细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回答相关问题。
3.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散文往往表达作者对事物的观点和态度。
在阅读时要仔细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立场和主张。
在答题时可以引用作者的言论和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述。
4. 注意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散文常常运用丰富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来营造艺术效果。
在阅读时要留意作者使用的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并理解它们的作用。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分析这些手法对文章的影响。
5. 多角度思考和发散思维:散文可以引发人们对生活、社会、人性等问题的思考。
在阅读时要积极思考文章所探讨的问题,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这样可以丰富答案的内容和深度。
6. 查找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散文常常融入丰富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如历史事件、文学典故等。
在阅读时,如遇到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加深理解。
在答题时可以适当引用这些背景知识和内涵,增加答案的深度和广度。
总的来说,阅读散文需要细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观点和修辞手法等方面,同时还可以运用背景知识和多角度思考等技巧来解答问题。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4f37b9d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2.png)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1.知识模式(储备)(1)、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
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段)——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段)——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
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2)、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主体材料可更好地表现主旨;穿插性材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深化主旨。
2、思维模式(1)、位置定位。
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不同。
材料所在段落的范围。
这些都是答作用题首先要思考的。
(2)、把握句段、材料的基本内容,以此作答,这是前提。
(3)、抓住句段及材料在上下文中的关联作用。
即使题干上没有要求说“具体”作用,在答题中也切不可笼统回答“承上启下”。
(4)、根据不同文本的内容安排,有时还要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这类手法的作用还有“对比”“衬托”等。
3、答题模式结构上:常见的表现手法1.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过渡到……(物人,景情,事理),由……转而写到……2.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本,为……进行了铺垫,呼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3.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卒章显志,表达了……4.线索: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x次出现,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感情推向高潮内容上:是为了写什么或为了说明什么(主要内容或主题),抒发了……情感,表现手法、用得比较生动的词句及其表达效果(2)、关于引文(引述、穿插性材料)在原文中的作用的答题模式。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d0980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4.png)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一、引言散文是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自由的方式随笔抒发思想感情,展现作者对生活、人情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感悟。
阅读散文,不仅可以享受语言的韵味,还可以获取丰富的人生智慧和人文知识。
然而,许多读者在阅读散文时,难以把握其要点和深层含义,更别谈答题了。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为您介绍散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二、初步阅读1. 通读全文在阅读一篇散文时,首先要进行初步阅读,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和基本含义。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对文章的整体认知,为后续的深度理解和答题打下基础。
2. 标注关键词在初步阅读时,可以使用标注笔在文中标记关键词、难点句和重点段落。
这有助于在后续的深度阅读中,更快地定位到需要重点关注和理解的部分。
三、深入阅读1. 理解作者意图在深入阅读时,要重点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
通过考虑作者选择这个主题的动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和主题要点。
特别要留意作者通过语言、结构和写作手法所展现的情感和态度,这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情感色彩和审美价值。
2. 分析文本结构深入阅读时,要分析文本的结构,包括开头、落款和中间部分的逻辑结构。
通过剖析文章的结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线索和逻辑,从而更好地回答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
四、解题技巧1. 理清题干在回答问题前,首先要认真理解题干。
应当逐字逐句地读题,确保对题目的要求和内容有充分理解。
2. 善用排除法在答题过程中,要善用排除法。
对选项逐一进行推敲和比较,尤其要注意排除那些明显不符合文中内容的选项,以减少答案的范围,提高答对题的概率。
3. 多角度理解在回答问题时,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
通过多角度的理解和审视,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总结散文阅读理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文字分析能力。
在阅读和答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细节,善于分析,多角度思考,灵活运用解题技巧。
散文答题方法与技巧
![散文答题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7f4ad7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a.png)
散文答题方法与技巧散文是一种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文学形式,它常常涉及个人经历、观点和观察。
倘若你对散文不太了解或者想要提高自己的答题水平,下面是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你在散文题目中表达得更加准确和生动。
1. 阅读理解在回答散文题目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并理解散文本身。
了解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中的观点和论证,这对于准确回答问题至关重要。
2. 思维导图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有助于整理散文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把散文中的核心观点和主题用关键词或短语的形式写在纸上,并尝试绘制它们之间的关联。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3. 提炼观点在回答散文题目时,要学会提炼和概括作者的观点。
找出作者在散文中表达的中心思想,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简洁而准确的归纳。
避免在答案中直接引用大段的原文,应该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展现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4. 寻找细节证据为了支撑你的观点和答案,要在散文中寻找具体的细节证据。
这些证据可以是作者提供的事实、数据、例子或引用,它们可以加强你的回答,并使之更有说服力。
记得在回答中引用这些细节时,要注明具体的来源。
5. 发散思维散文常常涉及到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主题和问题,因此在回答散文题目时,可以尝试发散思维、联想到相关的经验、观察或其他文学作品。
这样可以丰富你的回答,并展示你对于题目的深入思考。
以上是一些散文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记得在答题时保持简洁明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并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持。
祝你在散文答题中取得好成绩!。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a524f13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3.png)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1.概述1.1 简介在散文阅读中,常见的题型包括主旨题、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词语理解题、作者态度题和修辞手法题等。
1.2 阅读技巧针对不同题型,有一些应对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回答问题。
2.主旨题2.1 题目特点主旨题要求读者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
2.2 解题方法- 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核心内容。
- 其次,注意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段落,可以找到关键信息。
- 最后,结合文章的语气、观点以及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等,进行推测和判断。
3.细节理解题细节理解题要求读者根据文中具体的细节信息做出判断。
3.2 解题方法- 首先,仔细阅读题目和相关段落,找出需要关注的细节。
- 其次,将题目和段落进行对照,找到相应的细节信息。
- 最后,根据细节信息,选择正确的答案。
4.推理判断题4.1 题目特点推理判断题要求读者通过推理和归纳,从文中暗示的信息中做出判断。
4.2 解题方法- 首先,综合考虑文中提供的信息和推理过程,进行推理判断。
- 其次,注意文章中的转折、因果关系和隐含意义等线索信息。
- 最后,根据推理的逻辑和文章的整体意思,选择正确答案。
5.词语理解题词语理解题要求读者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5.2 解题方法- 首先,仔细阅读上下文,了解词语所处的语境。
- 其次,根据语境、词性和词义等特征,推测词语的意思。
- 最后,选择与上下文语境相符的词义作为答案。
6.作者态度题6.1 题目特点作者态度题要求读者根据作者的观点、语气和修辞手法等判断作者的态度。
6.2 解题方法- 首先,分析文章中作者表达观点和态度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等线索。
- 其次,注意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色彩等,推断作者的态度。
- 最后,根据推断的作者态度,选择正确答案。
7.修辞手法题修辞手法题要求读者根据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使用修辞手法的目的和效果。
7.2 解题方法- 首先,分析文章中出现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
初中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
![初中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d664d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8.png)
初中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初中生在做散文阅读题的过程中,要怎样快速的抓住要点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中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初中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一、散文定义形散而神不散,文章文笔随意但词词句句都与主题中心有关。
短小优美,生动有趣。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除诗歌、戏剧、小说、辞赋以外的所有散体文章,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
应试中出现的散文是指以记叙和抒情为主的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而又十分注意文情并茂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是作者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这里,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散文分类1、记叙性散文: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
这类散文要求有真实感。
2、抒情性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
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表达方式以抒情为主。
3、议论性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她的说理往往借助市里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书法来进行。
文学色彩很浓,不同于议论文。
表达方式以抒情、议论为主。
三、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作用:①可以将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可感知的形象,用A来象征B,(通过写A……或A的……的特点),突出具体表现了B的……的特征。
②可以使文章更加含蓄些,运用眼前植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利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某一事物为陪衬来突出需要描写事物作用,通过对……的……描写,衬托(反衬)出……的……特征3、先抑后扬(针对文章整体而言):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然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小说)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小说)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d737f7f8bd63186bdebbc74.png)
此外,还要注意结合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来体会其含义。
《合欢树》中第⑧段中作者说“悲伤也成享受”,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母亲的早逝是令人悲伤的(1分);想起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往事,又是让人感到温馨的(1分);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作者明白了生存的意义(1分),并鼓舞作者在逆境中更坚强(1分),因此这种悲伤也是享受。(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上坡》中: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猛地”是“忽然”“突然”的意思,在这里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他”希望有人来帮忙,却又不希望这人是他的解答技巧:审清题目意思;确定答题区域;筛选关联信息;分析归纳整合(注意赋分);概括要点全面;语言表达规范。
1.《消失的麦客》:简要概括本文写了麦客哪几件事?(3分)
①麦客帮我们割麦是个好手②麦客帮母亲提水烧火③麦客把工钱放在被子上默默地走了④麦客再也没有回来拿钱。(答出一点给1分,三点即给满分)
C、写法上:欲扬先抑、对比、衬托、象征、设悬念…… d、修辞上
三:理解句子含义
(一)理解文章重要句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充分结合背景和语境,注意整体把握,寻找解题的隐含信息。
2.要结合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分析句子的深层含意。
3.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等。
4.注意句中重点词语,明确这些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一词多义等。
表现出橄榄树为家乡渲染出了一种静谧恬美的氛围(1分);橄榄树也给家乡孩童带来了快乐的享受(1分);在文章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
《拥你入睡》:仔细品读文章最后一段,体会其作用。(4分)
与第③段“一小时后叫我,我还得复习呢”一句相呼应,使文章完整而紧凑(1分),点明中心(1分),表现作者希望与儿子相处时间能够长一点,表达了作者浓浓的爱子之情(1分),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1分)。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最全)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b7a7c05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64.png)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最全)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一: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2)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标题的作用方法总结:情节上:点明中心事件(关键人、物);成为全文的线索,文章的情节(主要情节)都围绕此展开;人物上: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主题上:揭示(暗示)主旨。
表达上:运用修辞,形象而又有诗意,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象征或比喻、透露情感主旨。
此外还有: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烘托、使形象生动等。
《复活》题目含义:一指蜥蜴复活;二指我被蜥蜴顽强的生命力打动,最终对生活充满希望。
《田野上的白发》题目作用:(1)“白发”是全文的叙事线索;(2)“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表明写作对象);(3)敲盆赶鼠、跪着插秧时的“白发”,突出母亲的辛劳(关联主要情节);(4)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对母亲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二:词语、句子、语段的作用1.词语的表达作用答题套路:生动表现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或性格。
例如:(1)结合语境说明文中加点词语“眉飞色舞”一词的妙处。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痛快淋漓地展现自己,投入感情忘我表演的情态,表现出“我”当时的喜悦和兴奋。
(2)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闪”字形象生动写出了太阳花一见阳光即刻开放、艳丽夺目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惊叹。
2句子语段的作用1.内容上抒情谈论句: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主题……写景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衬托、铺垫……2.结构上:在开头: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作铺垫、点题……(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在文中:总结上文、承上启下(过渡)在结尾:点题、照应、升华主题结尾段、句(内容上)总结全文内容,深化了文章中心,(结构上)呼应了开头,(效果)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留有余味。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d44be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d.png)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随着散文文本阅读越来越重视,对于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的掌握也日益重要。
要想掌握散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向和解题思路。
首先,正确的阅读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在阅读散文时,要先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和主题,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以及每个段落的核心内容。
这样有助于我们迅速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快速定位相关细节和重点内容。
同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手法,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其次,解题思路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阅读散文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解题:1. 确定问题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解题思路。
例如,针对细节问题和词汇理解问题,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文章的细节和语言表达,从中找到对应答案。
而对于主旨归纳问题和推理判断问题,我们需要更加注意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综合判断和推理。
2. 划分段落,分析段落结构。
对于较长的散文文章,可以通过划分段落,逐一分析每个段落的结构和内容来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和重要信息。
这有助于理清文章的脉络和逻辑,快速找到对应细节和信息。
3. 关注关键词和语言表达。
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关注关键词和语言表达,从中找到细节信息和作者写作的语言技巧。
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意和含义,也可以为解题提供重要的依据。
4. 做好判断和推理。
在遇到主旨归纳和推理判断等问题时,需要在掌握文章核心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推理,尽可能将文章中的信息和细节进行整合和分析,从而达到准确回答问题的目的。
总之,掌握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只有在正确的阅读方向和解题思路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散文答题套路(文档3篇)
![散文答题套路(文档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809e6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9.png)
散文答题套路(文档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散文答题套路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散文阅读题满分答题套路第一篇散文阅读题满分答题套路一、行文思路类【一】行文思路(或结构)1、常见题型①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文章思路。
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外,本文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思路来。
②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③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④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某某内容?2、解题思路: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一般从结构、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
3、答题格式: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附:记叙文(散文)的文章结构特点:①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等;③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层深入。
同时要适时的结合中心回答。
【二】行文表达作用1、常见题型:①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结构上起到了……作用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中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的内容,具体内容:初中生在做散文阅读题的过程中,要怎样快速的抓住要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一、散文定义形散而神不散,文章...初中生在做散文阅读题的过程中,要怎样快速的抓住要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一、散文定义形散而神不散,文章文笔随意但词词句句都与主题中心有关。
短小优美,生动有趣。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除诗歌、戏剧、小说、辞赋以外的所有散体文章,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
应试中出现的散文是指以记叙和抒情为主的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而又十分注意文情并茂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是作者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这里,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散文分类1、记叙性散文: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
这类散文要求有真实感。
2、抒情性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
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表达方式以抒情为主。
3、议论性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她的说理往往借助市里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书法来进行。
文学色彩很浓,不同于议论文。
表达方式以抒情、议论为主。
三、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作用:①可以将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可感知的形象,用A来象征B,(通过写A......或A的......的特点),突出具体表现了B的......的特征。
②可以使文章更加含蓄些,运用眼前植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利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某一事物为陪衬来突出需要描写事物作用,通过对......的......描写,衬托(反衬)出......的......特征3、先抑后扬(针对文章整体而言):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然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通过先贬低事物形象,突出强调事物的......特征4、托物言志(针对文章整体而言):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情感。
作用:通过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6、对比:故意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
作用: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鲜明、突出。
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
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
2.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3.衬托的表达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对比的表达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
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7、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是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手法结合运用,可以是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8、伏笔和铺垫作用:通过写......,为下文......的发生埋下了伏笔,使情节严丝合缝。
9、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11、照应。
作用:写......,与前文相照应,反复的抒发了......的情感,增加情感深度。
四、表达方式及其作用(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作用:令读者了解故事情节、人物等各方面。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
作用:渲染气氛,调动读者积极性,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直接抒情:再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在叙述描写字里行间渗透作者的感情。
作用:表达抒发作者情感,渲染气氛,服务于文章主旨,深化主题。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作用: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作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章的背景、环境,状物的细节等,从而细化文章或状物,助于更好地深刻了解。
初中散文阅读题训练(一)①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她最小的女儿一起生活。
一天,母亲对先生说,星期天喊你那些朋友回家来吃饭吧,我都来了大半个月了,没见他们来过呢。
妈,他们经常在外面聚呢。
我替先生解释,母亲摇头,态度坚决地让先生在周末把他们带回家来聚一聚。
②周末一整天,母亲都在厨房忙碌。
我将母亲做好的饭菜一一端出,那几个事业有成、几乎天天在饭店应酬的哥们,立刻被几盘小菜和面食小点吸引过去。
其中一个忍不住伸手捏起一个菜饺,喃喃说,小时候最爱吃母亲做的菜饺了。
母亲便把整盘菜饺端到他面前,说,喜欢就多吃,以后常来家里吃,我给你们做。
那个男人点着头,眼圈忽然就红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他已经很久没回过家乡了。
③一个周末的下午,有人敲门,是住在对面的女人,端着一盆洗干净的大樱桃。
女人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送给大娘尝尝。
我诧异不已,当初搬过来时,因为装修走线的问题,我们和她家闹了点儿矛盾。
现在她冷不丁送来刚刚上市的新鲜樱桃,我摸不着头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她的脸就那样红着,有点儿语无伦次:大娘做的点心,孩子可爱吃呢......④有一次,得知先生一个同事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母亲要我们送些钱过去。
因为是来往并不密切的同事,我们只想象征性地表示一下,母亲却坚决不答应,说,人这辈子,谁都可能会碰到难事,要舍得好人一生平安。
我们听了母亲的。
⑤母亲过来半年后,先生竟然意外升职了,在单位的推荐选票上,他的票数遥遥领先。
先生回来笑着说,这是妈的功劳呢,我这票是妈给拉来的。
我们才发现,最近我们的人际关系竟然空前好起来,那种好,明显地少了客套多了真诚。
⑥这几天天气出奇的煦暖,我很想带母亲到处走走。
可母亲因为天生晕车,坐次车如生场大病,于是一概拒绝出门。
那个周末,我灵机一动,妈,我骑车带你去。
母亲笑着同意了。
⑦小心地骑到路口,是红灯,我轻轻下车,还未站稳,一个警察从人流中穿过来,走到我面前说,不许带人你不知道吗?还在前面带。
说完,埋头便开罚单。
母亲愣了一下,攥着我的胳膊要下来,我赶忙扶稳她,跟那个年轻的警察说了声对不起,解释说,我母亲晕车,年纪大了,不能坐车,我想带她去动物园看看...... 警察愣了一下,这才看清我带的是一位老人,还不等他说什么,母亲责备我,你怎么不告诉我城里骑车不让带人呢?便急着要下来。
我正不知所措,那个警察伸手一把搀住了母亲,大娘,对不起,是我没有看清楚,城里只是不让骑车带孩子----您坐好。
他忽然抬起胳膊,向母亲庄重地敬了个礼。
然后转身,举旗,以我从未见过的飒爽英姿打起标准的手势:杂乱的人群霎时腾出一个空间,两边前行车辆魔法般定住。
年轻英俊的警察用还未脱去稚嫩的笑脸看着我,招手示意我通过。
我带着母亲,缓缓地行走在熙攘的人群中劈开的一条人行道上。
车辆静止,行人驻足,世界突然安静,空气里流动着一种久违的温情——我带着母亲在众人的目光里骄傲前行。
⑧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如此特殊,如此温情,如此厚重的礼遇。
⑨母亲是在跟我第三年查出肺癌的。
那天,母亲对我说,你爸他想我了。
妈,可是我舍不得。
梅,这次,你得舍得。
她笑起来,拍着我的手。
但是这一次,母亲,我舍不得。
我说不出来,心就那么疼啊,疼得碎掉了。
⑩母亲走的那天,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排到村尾,除了亲戚,还有我和先生的同学、朋友、同事,以及我们社区前后左右的邻居们......很多很多人,有些是我见过但不熟悉的,有些是我根本就不认识的,大家神情肃穆,流露出哀伤和不舍。
一位老奶奶跟我说,闺女啊,你娘前世积的什么德哟,我这辈子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啊!(本文有删改)下页更多初中散文阅读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