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22陈涉世家》教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陈涉世家》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陈涉世家》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陈涉世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陈涉世家》的背景、内容和作者;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3. 能够感受到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领袖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1. 理解《陈涉世家》的主旨;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教学难点:1. 文言文阅读的难度;2. 如何理解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领袖的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回顾《田家乐》和《田园乐》等课文,引入本课的主题。

二、讲解文化背景(10分钟)向学生讲解《陈涉世家》的历史背景、作者和主旨。

三、文言文语言特点(10分钟)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何理解古代文字的表达方式。

四、把握文本细节(15分钟)通过详细解读原文,帮助学生找到并理解文章中的重难点,体会到陈胜等起义领袖的英雄气概。

五、阅读策略训练(20分钟)针对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困难,教学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策略性训练和指导,比如如何挖掘意象、如何顺利解读句子等。

六、课文朗读(10分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声音要求朗读本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从而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技巧。

七、总结(5分钟)通过课本教学,让学生明确了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领袖的重要作用和英雄气概,加强了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提高了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评估:1. 学生通过填空、选词、简答等形式回答陈涉世家的相关问题,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检查。

2. 听学生朗读和分析文本的表述精准度,判断是否掌握了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3.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等形式进行文言文阅读的思维训练和技能检验。

教学资源:1. 陈涉世家原文、翻译、注释;2. PPT、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前准备:1. 准备好教学资源;2. 检查教学设备;3. 撰写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1. 可以增加文化背景讲解的时间,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陈涉世家》的背景、内容和主旨。

2. 可以增加文言文阅读时的细节分析和思维训练,让学生更充分地锻炼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22陈涉世家》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22陈涉世家》教案

22. 陈涉世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梳理故事情节。

2.感知艺术特点,把握人物形象。

3.了解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第1 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一部史学著作被评价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史学书、影响中国历史的经典书籍、构建中华文明阶梯的重要典籍、展示五千年中华文明独特风采的杰作、影响历史进程的一百本书之一,它也是梁启超、章太炎、钱穆等开列的最低限度必读书。

以史为鉴,知千秋盛衰兴替;前事不忘,明万代是非得失。

让我们一起走进《史记》。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1.了解作者及作品司马迁10 岁诵古文,20 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他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继承他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

他博览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

他发愤著书,公元前91 年完成《史记》。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 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 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 篇,年表12 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 篇。

在史学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写作背景公元前209 年,一群以陈涉、吴广为首的贫苦老百姓被征派到大泽乡去驻守。

当时天下大雨,耽搁了他们前往的时间,按秦朝的律例,误了时间要斩首,陈涉、吴广于是鼓动大家揭竿而起,陈涉封自己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天下百姓一呼百应,纷纷惩罚当地郡县长官,以响应陈涉的起义军。

目标导学二:诵读课文,培养语感1.听读。

阳夏.(ji ǎ)嗟.乎(ji ē)適.(zh é) 戍当行.(h áng) .罾(z ēng) .篝火(g ōu)忿恚.(hu ì) .笞(ch ī) .徇(x ùn)酂.(cu ó) .柘(zh è) .谯(qi áo)社稷.(j ì)陈胜.王(wàng)2.自由读。

第22课《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2课《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2 陈涉世家◎文化自信:感受经典著作《史记》的历史、文学价值。

◎语言运用: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词语古今意义的差别。

◎思维能力: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并有自己的看法;把握陈胜、吴广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理解陈胜、吴广在反对秦王暴政斗争中的作用。

(重点)◎审美创造:分析文章在材料组织、写作手法等方面的特点,欣赏作者的写作艺术。

(难点)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正是反抗暴秦压迫的陈胜、吴广。

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经过怎样?让我们随着西汉司马迁的讲述,把目光投向那刀光剑影、风云变幻的历史深处吧!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元封三年(前108)继承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

他发愤著书,于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

◎作品简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贵族)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年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8篇。

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背景链接2.目标任务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朗读指导。

从字音、节奏等方面来进行。

读准字音:罾.(zēnɡ)笞.(chī)蕲.(qí)铚.(zhì)酂.(cuó)柘.(zhè)谯.(qiáo)乘.(shènɡ)阳夏.(jiǎ)辍.耕(chuò)嗟.乎(jiē)鸿鹄.(hú)闾.左(lǘ)適.戍(zhé)当行.(hánɡ)数.谏(shuò)将.兵(jiànɡ)卜.者(bǔ)烹.食(pēnɡ)间.令(jiàn)篝.火(ɡōu)忿恚.(huì)社稷.(jì)陈胜王.(wànɡ)度.已失期(duó)宁.有种乎(nìnɡ)把握节奏:注意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陈涉世家教案【优秀7篇】

陈涉世家教案【优秀7篇】

陈涉世家教案【优秀7篇】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陈涉世家教案【优秀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陈涉世家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解题,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分析课文第1段。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充分说明了它通民反的理。

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是推动历史前进,促使变革封建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这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

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2.解题。

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可作如下补充。

①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史官),掌管秘籍、史料、职司记载等。

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础。

38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

42岁时开始写作《史记》。

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是上,获罪下狱,被处官刑。

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

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不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记”(记历代帝王政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二“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优秀6篇)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优秀6篇)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优秀6篇)陈涉世家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文言字词的释义能力目标: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情感目标: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教学重点:1、讲清大泽乡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了解人物对话的语气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对多义词不同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文中有关迷信活动的正确认识。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大家学过中国古代历史,能说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于哪个朝代,起义的领袖是谁吗?学生发言,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检查预习1 《史记》是一部什么书?《史记》是汉代司马迁编写的一部史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3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史记》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 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强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推行强硬政策,对农民实行残酷剥削,大大加重了税赋和劳役的征发,这些急政暴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农民起义一触即发。

公元前2XX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微宿县境)率戍卒900人揭竿而起,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

陈胜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虽只有半年,但严重地动摇了秦王朝的封建统治。

3 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并说出其含义。

阳夏(jiǎ) 嗟乎(jiē) 适(zhé)戍当行(háng)陈胜王(wàng) 罾(zēng) 篝火(gōu) 忿恚(huì)笞(chī) 徇(xùn) (zhì) 酂(zàn) 柘(zhè)谯(qiáo) 砀(dàng) 社稷(jì)三、教师朗读课文后指导学生理清叙事线索提问:围绕着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明确: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

《陈涉世家》教案(3篇)

《陈涉世家》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的基本情况。

- 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 掌握陈涉及吴广等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活动方式。

- 学习文言文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陈涉等历史人物的勇气和智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陈涉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 司马迁的史传文学特点。

2. 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等语法现象。

- 分析陈涉及吴广等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活动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史记》的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简要介绍司马迁及其著作《史记》。

2. 预习与自学-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 讲解陈涉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 分析陈涉及吴广等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活动方式。

- 讲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等语法现象。

4. 讨论与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 学生上台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 撰写一篇关于陈涉起义的读后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合作等方面的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陈涉世家》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22课《陈涉世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22课《陈涉世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借助课下注释,读懂文章内容,反复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语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梳理本文叙事脉络,学习本文通过人物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树立远大志向和理想。

二、教学重点梳理本文叙事脉络,明确大泽乡农民起义的前因后果。

三、教学难点以情节为基础,以人物语言为突破点,分析陈涉形象。

四、教学过程(一)文本导入《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本文写的就是陈胜、吴广发动的大泽乡起义。

从学生熟悉的大泽乡起义谈起,课文就容易理解了。

(二)作家作品简介1.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也是著名思想家。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

后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2.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三)介绍文言文的学习方法1. 读;2.译(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3.理解感悟(把握内容、挖掘内涵);4.掌握古汉语知识与古文化常识。

(四)整体感知1.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掌握字音和节奏。

2. 明确下列汉字的读音:阳夏(jiǎ )、辍耕(chuò )、鸿鹄(hú )、闾左(lǚ )、适戍(zhé shù )、当行(háng)、度已(duó )、数谏(shuò jiàn)、罾(zēng )、间令(jiàn )、篝火(gōu )、忿恚(huì)、果笞(chī )、宁有(nìng )、攻蕲(qí )、铚、酂(zhé zàn )、柘、谯(zhè qiáo )、千骑(jì )、社稷(jì )、怅chàng。

陈涉世家的教案(3篇)

陈涉世家的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史记·陈涉世家》教学目标:1. 了解陈涉、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理解并掌握《陈涉世家》中陈涉、吴广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4.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1. 陈涉、吴广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 陈涉、吴广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1. 《陈涉世家》中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

2. 理解陈涉、吴广等人物在起义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史记·陈涉世家》原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陈涉、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陈涉、吴广起义的了解。

二、阅读课文1. 学生自读《陈涉世家》,圈点勾画生字词、重点句子。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重点句子。

三、讨论分析1. 讨论陈涉、吴广起义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秦朝暴政对农民的压迫。

2. 分析陈涉、吴广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如陈涉的果断、吴广的机智等。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陈涉、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陈涉、吴广起义的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陈涉、吴广起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二、分析人物1. 分析陈涉、吴广等人物在起义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如陈涉从起义前的犹豫不决到起义后的果断决策。

2. 讨论陈涉、吴广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对起义成功的影响。

三、拓展延伸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分析陈涉、吴广起义对后世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陈涉、吴广起义的评价。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陈涉、吴广起义的历史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2《陈涉世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2《陈涉世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2《陈涉世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一、核心目标1.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理解《陈涉世家》的基本内容,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及用法,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

2.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对文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的分析等,了解人物形象。

3.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欣赏文中主要人物,感受古仁人志士身上的拳拳爱国之情。

4.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激发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兴趣,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助读系统中的阅读提示、注释、练习提示、评点等,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过程及意义。

难点:深入分析陈胜、吴广的性格特点及其对起义成功的影响;评价起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点拨法、诵读法、自主合作交流法、探究法、精讲巧练法。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欣赏篇目。

本单元是初中学段最后一个古诗文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古仁人志士的智慧与责任担当"。

本单元围绕治国理政和军事谋略选编了一组经典文言文文章,同时围绕家国生活和军旅体验选编了五首古诗词曲。

本设计仅就《陈涉世家》为重点联系四篇文言文进行整体教学设计。

让学生明确众多栩栩如生、个性突出的人物,如曹刿、邹忌、陈胜、吴广、诸葛亮、鲁庄公、齐威王等,无一不是我国古代历史星空中灿烂耀眼的明星。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情境再现(展示)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官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

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

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九年级统编版《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九年级统编版《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九年级统编版《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汇,如“適戍”“忿恚”“篝火”等,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现象。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准确、通顺地翻译全文。

学习本文通过典型细节描写和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体会文章的气势。

引导学生分析陈涉、吴广的人物形象,理解他们起义的原因和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陈涉、吴广反抗暴秦的英勇无畏精神,培养学生的反抗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背诵重点段落。

分析陈涉、吴广的人物形象,理解起义的原因和谋划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一些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

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手法和在历史背景下的思想内涵。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问题引导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有关秦末农民起义的影视片段,展示农民在暴秦统治下的悲惨生活,如繁重的徭役、残酷的刑法等画面。

播放完毕后,提问学生:“在这样的压迫下,人民是如何反抗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陈涉世家》,看看陈涉、吴广是怎样揭竿而起,点燃反秦烈火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介绍司马迁和《史记》。

讲解司马迁的生平经历,尤其是他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完成《史记》的伟大事迹,强调《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2.讲述秦末的社会背景,包括秦朝的暴政(繁重的赋税、徭役,严酷的法律等)、农民生活的困苦,以及当时的社会矛盾,为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做铺垫。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例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句,要读出陈涉的远大志向和豪迈之情。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文意,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3.请几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如“適戍渔阳”中“適”的读音、“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节奏划分等。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陈涉世家》教学简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陈涉世家》教学简案

22 陈涉世家【教学目标】1.了解《史记》与司马迁。

2.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3.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新课导入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筑长城、修驰道,以及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

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

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司马迁对这次农民起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司马迁的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作者)二、自主学习走近作者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

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文学常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篇。

按《史记》体例,“世家”是王侯传记,司马迁把陈涉列入“世家”,说明他对陈涉的肯定态度。

课文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一部分。

陈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

《陈涉世家》是写陈涉的一篇传记,比较完整地叙述了陈涉起义的全过程。

字音字形阳夏.(jiǎ)辍.(chuò)鸿鹄.(hú)嗟.乎(jiē)闾.左(lǘ)適.戍(zhé)度.(duó)扶苏以数.谏故(shuò)将.兵(jiàng)罾.(zēng)祠.(cí)陈胜王.(wàng)多为.用者(wéi)忿恚..尉(fèn huì)宁.有种乎(nìng)收而攻蕲.(qí)铚.(zhì)酂.(cuó)柘.(zhè)谯.(qiáo)社稷.(jì)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1)发闾左適.戍渔阳同“谪”(2)卜者知其指.意同“旨”(3)为天下唱.同“倡”,倡导、发起(4)固以.怪之矣同“已”(5)将军身被.坚执锐同“披”2.古今异义(1)今亡.亦死古义:逃跑今义:死亡(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间:古义:私下今义:空隙次:古义:军队驻扎今义:次序(3)会.天大雨古义:适逢,恰巧遇到今义:集会(4)楚人怜.之古义:哀怜,怜悯今义:怜惜,可怜(5)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今义:常常(6)比.至陈古义:等到今义:比较(7)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七今义:表示整整的约数,十六或十七(8)号令召三老﹑豪杰..事..与皆来会计豪杰:古义:当地有势力有地位的人今义:才能出众的人会计:古义:集会议事今义:管理财务的人员(9)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古义:如果今义:诚信,诚意,忠诚(10)夜篝火..古义:用竹笼罩着火今义: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3.一词多义(1)之①辍耕之.垄上去、往②怅恨久之.结构助词,无实义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④二世杀之.代词,他,指扶苏(2)以①扶苏以.数谏故介词,因为②或以.为死动词,认为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介词,把④固以.怪之矣副词,同“已”,已经⑤以.激怒其众连词,来,以便⑥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助词,表示时间或方位(3)令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指使②令.辱之动词,使、让③召令.徒属曰动词,号令④陈守令.皆不在名词,县令(4)为①若为.佣耕动词,做②或以为.死判断动词,是③为.天下唱介词,给、替④士卒多为.用者介词,被(5)然①吴广以为然.形容词,正确的,对的②然.足下卜之鬼乎连词,可是,然而(6)数①数.日数词,几②扶苏以数.谏故副词,屡次,多次(7)道①道.不通名词,道路②伐无道.名词,道义(8)书①乃丹书.帛曰动词,写②得鱼腹中书.名词,帛书(9)会①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集会4.词类活用(1)固以怪.之矣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2)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3)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铠甲,武器(4)狐鸣..呼曰名词、动词作状语,模仿狐狸嗥叫的声音(5)忿恚..尉使动用法,使……恼怒(6)尉果笞.广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7)皆刑.其长吏名词用作动词,惩处5.重点实词与虚词(1)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立为国君(2)得.鱼腹中书得到,获得(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起义(4)并.杀两尉一齐三、文本探究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教案设计

《陈涉世家》教案【学习目标】:1.巩固《史记》及有关常识。

2.认识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3.学习本文成功地塑造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形象的写法。

4.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国家多作贡献。

【学习重点】:1.懂得文中实词“为、当、行、次……”的意思,虚词“之、以、固”等的用法。

2.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3.领会课文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学习难点】1.学习本文巧用详略谋篇布局的艺术特点。

2.把握本文运用侧面烘托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巩固《史记》有关常识,疏通并作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在八年级上学期曾学过一篇文言文《周亚夫军细柳课件》,该篇出自于《史记》。

对治军严谨、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亚夫同志的形象,以及“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这样掷地有声的话语,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陈涉世家》也是《史记》中的名篇,文章详实记叙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同时也为我们再现了个性非凡、志向远大、才能卓越,有勇有谋的农民领袖形象,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预习检测(一)文学常识部分1.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人。

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圣上,获罪下狱,被处宫刑。

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

2.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

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读准字音闾(lǚ)左谪戍(zhé shù)谯(qiáo)阳夏(jiǎ)辍耕(chuó)鸿鹄(hú)闾左(lǚ)当行(háng)度已(duò)数谏(shuó)罾(zēng)间令(jiàn)篝火(gōu)忿恚(huì)果笞(chī)宁有(nìng)攻蕲(qí)千骑(jì)社稷(jì)陈胜王(wàng)三、自学互助1.视频朗读《陈涉世家》;2.学生自主朗读;3.思考辨析句子的朗读停顿;(1)发/闾左/谪戍渔阳(2)扶苏/以数谏故(3)上/使外将兵(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7)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蘄以东四、展示点拨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完成课文通译。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22.陈涉世家》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22.陈涉世家》教案

22 《陈涉世家》教案【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并有自己的看法。

2.把握陈胜、吴广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理解陈胜、吴广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3.分析文章在材料组织、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欣赏作者的写作艺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陈胜、吴广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司马迁,《史记》及其本文写作背景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及《史记》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虚词,把握其意义和用法。

2.理解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明确起义的原因和经过及其历史的必然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暴秦无道,生灵涂炭,民怨沸腾,怒气冲天。

秦二世元年,陈涉起事,天下哗变,暴秦速灭,正应了“多行不义必自毙”!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秦朝末年的大泽乡,感受一下那时、那地的凄风苦雨,一睹陈胜、吴广等英雄豪杰的风采吧。

教师板书课题: 22*陈涉世家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一)文本知识1.作者介绍教师:同学们,你们了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吗?预设: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司马迁早年游历四方,积累丰富素材,后因李陵之祸而遭受宫刑,仍发愤著书,完成史学巨著《史记》。

其作品叙事生动、人物刻画鲜活,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2.作品介绍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著名典籍之一——《史记》吗?预设:《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

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创了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我国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22课《陈涉世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2课《陈涉世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陈涉世家》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历史必然性。

3.通过对话分析人物的形象,学习本文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1.解释重点词语。

2.学习本文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3.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历史必然性。

难点:通过对话分析人物的形象,学习本文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封建统治中,曾涌现出无数的志士仁人、英雄豪杰。

他们为反抗封建统治,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留下了许多豪言壮语。

距今两千二百多年前,农民起义领袖陈涉的质问之声石破天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开了反抗秦王朝暴政的序幕,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光照千古的一页!二、检查课前预习1.【作者作品】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

从小受父亲司马谈的影响,10岁诵读古文经书,20岁开始游历大江南北,访问了许多遗老,考察了历史遗迹,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的遗事、轶闻以及地方风俗和经济生活。

司马谈逝世后他继承父职做了太史令,这是他写作《史记》的起点和重要条件。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触怒了武帝,被捕入狱,受腐刑。

但他忍辱含垢,发愤著书,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在五十三岁时终于完成《史记》这一部巨著。

《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背景链接。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

他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实行严酷的刑罚;同时还大量征发农民修长城,造阿房宫,建骊山墓。

沉重的徭役、繁重的赋税、残酷的刑罚使农民苦不堪言。

秦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到公元前209年,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境内),率戍卒900人揭竿而起,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

陈胜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虽只有半年,但严重地动摇了秦王朝的封建统治。

初中九年级语文《陈涉世家》优质教学教案(通用14篇)

初中九年级语文《陈涉世家》优质教学教案(通用14篇)

初中九年级语文《陈涉世家》优质教学教案(通用14篇)初中九年级语文《陈涉世家》优质教学篇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熟悉课文,疏通文意。

4、理解使动、意动、为动用法。

过程与方法1、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2、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1、懂得文中实词“为、当、行、次……”的意思,虚词“之、以、固”等的用法。

2、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万分省略等到语言现象。

3、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1、学习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手法,体会细致形象的描写。

2、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3、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司马迁的《陈涉世家》。

陈胜起义是我国历第一次农民起义。

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了这个历史事件,对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以及起义大军的征战历程作了真实而生动、具体而完整的记述。

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会对陈胜起义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有个具体的了解、认识。

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珍贵的历史巨著(《史记》是我国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还是宝贵的文学巨著,也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典范材料。

认真学习本文,我们会从中得到不少收获。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正音。

阳夏(jiǎ)嗟(jiē)呼適(zhé)戍度(duó)已失期以数(shuò)谏故当行(háng)陈胜王(wàng)罾(zēng)篝(gōu)火忿恚(hùi)社稷(jì)被(pī)坚执锐四、朗读课文。

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句读恰当。

学生个人朗读与集体齐读交错进行。

22课《陈涉世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22课《陈涉世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教学流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陈涉世家》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遇到困难或不满,想要改变现状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陈涉世家起义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写300字,用时10分钟)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本节课使用PPT、视频和在线工具等教学媒体和资源。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陈涉世家起义的历史背景、起因、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2)视频:播放有关陈涉世家起义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起义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小组讨论和资源共享,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信息交流。
5. 学生已经学习过关于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深入理解提供了背景支持。
核心素养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起因、过程和影响,感受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学习《陈涉世家》,使学生了解史记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2.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13.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4.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农民起义的尊重和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15.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 第六单元《22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教案(1)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 第六单元《22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教案(1)

《陈涉世家》【教学目标】1.把握陈胜、吴广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他们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2.分析文章在材料组织、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欣赏作者的写作艺术。

【教学重点】1.把握陈胜、吴广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他们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2.分析文章在材料组织、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欣赏作者的写作艺术。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在材料组织、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欣赏作者的写作艺术。

【教学过程】一、导入八年级上册已学过《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绛候周勃世家》)。

《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分三类:本纪、世家、列传。

这是按传主的影响力划分的。

帝王的行事关系到全国的政局,对后代政治也有很大影响,是立国之本,故其传记称“本纪”。

《史记》中有十二篇“本纪”。

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的影响,故其传记称“世家”。

《史记》中有三十篇“世家”。

列传则是为人臣及各领域的代表人物立传,《史记》中有七十篇“列传”。

但这仅仅是一个大略的划分,对于某些历史人物,作者也有他的特殊考虑。

例如项羽并未统一天下称帝,却将他列入“本纪”;陈涉出身低微,起义后仅六个月后就被杀,却将他列入“世家”。

过渡:陈涉何以被列入“世家”?我们一起到《陈涉世家》中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史记》的构成,思考作者将“陈涉”列入“世家”的意义。

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一1.探究任务读史要细,只有关注历史叙事的内在逻辑和精彩细节,才能品出历史的“滋味”。

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这场起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2)起义的成功发动与陈胜、吴广的性格有怎样的关系?(3)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策略有什么高明之处?2.探究过程(1)小组成员自由朗读,圈画关键词句,总结取胜的原因。

(2)圈画关键语句,概括陈胜、吴广的性格特点;根据起义过程,讨论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策略的高明之处。

形成小组结论,一人负责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陈涉世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梳理故事情节。

2.感知艺术特点,把握人物形象。

3.了解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一部史学著作被评价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史学书、影响中国历史的经典书籍、构建中华文明阶梯的重要典籍、展示五千年中华文明独特风采的杰作、影响历史进程的一百本书之一,它也是梁启超、章太炎、钱穆等开列的最低限度必读书。

以史为鉴,知千秋盛衰兴替;前事不忘,明万代是非得失。

让我们一起走进《史记》。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1.了解作者及作品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他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继承他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

他博览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

他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年表12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

在史学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写作背景公元前209年,一群以陈涉、吴广为首的贫苦老百姓被征派到大泽乡去驻守。

当时天下大雨,耽搁了他们前往的时间,按秦朝的律例,误了时间要斩首,陈涉、吴广于是鼓动大家揭竿而起,陈涉封自己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天下百姓一呼百应,纷纷惩罚当地郡县长官,以响应陈涉的起义军。

目标导学二:诵读课文,培养语感1.听读。

阳夏.(jiǎ)嗟.乎(jiē)適.(zhé)戍当行.(háng) 罾.(zēng) 篝.火(gōu)忿恚.(huì) 笞.(chī) 徇.(xùn)酂.(cuó) 柘.(zhè) 谯.(qiáo)社稷.(jì) 陈胜王.(wàng)2.自由读。

注意重点句节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3.齐读。

目标导学三:分类积累,读懂文意1.自主学习。

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2.教师点拨。

【通假字】①发闾左適.戍渔阳(“適”同“谪”)②固以.怪之矣(“以”同“已”)③为天下唱.(“唱”同“倡”,首发)④将军身被.坚执锐(“被”同“披”)【古今异义】①会.天大雨(古义:适逢,恰巧遇到;今义:会议,集会)②今亡.亦死(古义:逃跑;今义:死亡)③等死..(古义:同样是死;今义:等待死亡)④楚人怜.之(古义:爱戴;今义:怜爱,可怜)⑤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今义:经常,常常)【词类活用】①天下苦.秦久矣(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②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作动词,指用网捕)③固以怪.之矣(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④忿恚..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⑤尉果笞.广(名词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⑥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作名词,指铁甲;锐:形容词作名词,指武器)【一词多义】①次: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②将:A.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B.项燕为楚将.(将领)③为:A.为.屯长(担任) B.为.天下唱(向)C.士卒多为.用者(被) D.为.坛而盟(修筑)④书:A.乃丹书.帛曰(写) B.得鱼腹中书.(字条)⑤数:A.扶苏以数.谏故(屡次,多次)B.卒数.万人(几)⑥乃: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B.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文言句式】①省略句A.吴广以为然(“以为然”是“以之为然”的省略)B.上使外将兵(“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C.令辱之(“令”后面省略代词“其”,指都尉)D.守丞死,乃入据陈(“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②判断句A.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者,……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表示判断)③倒装句祭以尉首(状语后置,中心词是“祭”,即“以尉首祭”)目标导学四:把握情节,理清脉络请简要复述《陈涉世家》的内容大意。

(要求:1.用现代白话复述;2.复述要突出事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之处。

)示例:秦二世元年秋,秦朝廷征发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根据秦朝法律,过期要斩首。

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将尉,发动起义。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他们率领军队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

第2课时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温故知新:请一名同学来复述文章主要情节。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说起义1.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苛重的兵役和残酷的刑法,“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一次征发就有900人,可见徭役之重;“失期,法皆斩”说明秦朝法律的苛酷,从而表明起义是被逼的。

2.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主要策略是什么?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明确:先提贤君公子扶苏可以利用,以宗法观念激起人民反抗秦二世的情绪,并争取人民的支持,分化统治者内部力量;再提深受楚国人民爱戴的名将项燕,以其名义发动起义,具有号召力。

两个策略,反映陈胜对时局的关注和精到的智识。

3.陈胜、吴广为谋划起义作了怎样的舆论准备?有何作用?明确:陈胜、吴广用“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制造陈胜要称王的舆论,主要作用是“威众”。

效果: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目标导学二:谈人物1.陈胜能从一个雇农蜕变成一位杰出的英雄必定有其过人之处,结合陈胜的语言谈谈你发现的陈胜的闪光点。

学生可能会通过文章发现这样一些人物的优秀之处:示例:(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少有大志,不甘贫贱,目光长远。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洞察时局,顺应民心,有政治远见,深思熟虑,不莽撞。

(3)“此教我先威众耳。

”——有计谋,懂得树立威信和从舆论上获得支持的重要性。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宣传才能,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鼓动戍卒突破畏惧心理参与起义。

敢于反抗封建制度,有志气、有抱负。

2.多媒体展示《陈涉世家》中另一文段,教师大致讲解文意。

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令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

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

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

陈王信用之。

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看了这段记述,大家对陈胜其人又多了哪些了解?提示: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目标导学三:品《史记》教师由陈胜的形象自然导入下一板块:《史记》记人“不虚美,不隐恶”,写陈胜,既写了他的雄才大略,又不为贤者避讳,实事求是地写他的缺点,也正是因为司马迁能够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才为我们展现了历史人物丰满真实的个性和风采。

这部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著作还有哪些独特之处呢?我们不妨进一步来品读。

1.这篇文章叙事可谓详略分明,略写陈胜少时情况而详述起义的发动过程和发展情况,你认为司马迁这样裁剪材料的用意是什么?学生思考后作答,教师给予点拨评价。

明确:这样的裁剪是为了突出中心事件和塑造人物形象。

作者首先简略地交代了主人公陈胜的身世和往事,选材突出陈胜少有大志,为下文写起义做好铺垫。

继而围绕着大泽乡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详写起义的原因、谋划情况、起义的经过及其取得的胜利,同时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表现成功塑造了陈胜、吴广这两位起义英雄智勇双全的形象。

2.《史记》中的人物传记按传主地位和影响划分为本纪、世家和列传三类。

“本纪”记述古代帝王的事迹,“世家”记述王侯的事迹,“列传”则是为人臣和各方面的代表人物立传。

陈涉出身低微,起义后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司马迁却将其事迹归在世家,后来班固撰写《汉书》时就将陈涉与项籍合为一传,归入列传。

司马迁为何要把他列入世家而不是列传?这样的划分是不是不合理呢?小组讨论,将你的见解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后发言,不同意见可展开小型的课堂辩论。

教师小结:司马迁记述陈涉事迹,并不因为他出身低微而贬低他,将他列入世家是因为在秦王朝的严酷统治下他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凡之功,这恰恰体现了司马迁不以贵贱成败论英雄的史学眼光。

三、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可取之处本文篇幅长,知识点多。

这一课的学习从文学常识到重点实、虚词,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再到文章的思想内涵都做了全面的梳理,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

不足之处1.忽视了文章重点语句及写法特征的分析,学生难以体会《史记》的艺术魅力。

2.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等扩展不够,错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契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