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提纲训练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提纲训练题目

一、立着与靠着

(广东六校联合体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诗句,该诗于1918年1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1号,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对个性的思考。

请根据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立着”是“站着”“自立”“独立”的意思,“靠着”,是“依赖”“依靠”的意思。“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指的是要独立,不要依赖。立意可以有多个角度:君子善假于物,适时适度依靠(外力或外物),善于“靠着”,“不靠方能立”,男儿当自立,说说“靠着的一代”(“啃老族”“官二代”“富二代”),论述“立着”和“靠着”的关系,阐述如何正确对待“立着”和“靠着”。

例文

立着,而不靠着

□曾瑞群

有这样一群人,在美国,被戏称为“归巢小鸟”,在中国,名为“啃老族”;有这样一群人,在学校,品学兼优,颇得老师青睐,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面对现在社会上子女成年却不能独立,还要依靠父母的现象,我想说,作为孩子,我们应该立着,而不是靠着。

立着而不靠着,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别人的高枝炫耀自己;绝不像山峰上的松柏,借山的高度来彰显自己;也绝不像飞扬的风筝,借风的力量洋洋得意。立着却不靠着,是以同样的身份与你站在一起,根交织在地下,叶缠绕于云里,相望相立,却从不依靠。

立着也靠着的人,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小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属于自己发展的空间和方向,对父母的过分依靠,只会束缚自己发展的脚步,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甚至最终成为社会的垃圾而被淘汰。当父母的肩膀老弱到再也承受不住日渐成长的你的依靠时,你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流和荒原?

在如今弘扬独立精神的年代,我们应该走出父母的怀抱,走出前人的树阴,秀出真我风采,做一个立着而不靠着的人。行业的领袖人物李泽楷,拒绝了父亲李嘉诚的帮助,坚持白手起家,仅十年时间,便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成为被人们冠以“小超人”美名的香港第二大富商。他是一个立着而不靠着的人。小巴菲特,拒绝了父亲“股神”巴菲特的帮助,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执着和自身的努力,历经十年的默默坚持,终于在1987年发行了第一张专辑。此后,他更因为《与狼共舞》等好莱坞影片谱写音乐而声名大噪。他的的确确是一个立着而不靠着的人。立,意味着顶天立地,像大树一样笔直,像苍鹰一样直冲云霄。靠着的人,就像藤蔓一样永远也领悟不到参天大树的风采。

做一个立着而不靠着的人,先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羊跪乳,鸦反哺,学会对鬓角渐染微霜的父母关心,分担他们的辛苦;学会自己整理衣物,收拾房间;学会自己料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这一点一滴的小事可能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收获,帮你成为一个立着而不靠着的人。

立着,而不靠着!

点评

文章开头提出问题,阐述中心论点:“我们应该立着,而不是靠着。”接着分析问题,为什么要立着,却不靠着。先化用舒婷的《致橡树》,形象解说题目“立着,而不靠着”;然后从反面进行论证,如果立着却靠着,其后果是不仅影响自己的发展,甚至可能被社会淘汰。接着联系现实,从正面加以分析,只有“立着,而不靠着”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然后。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怎样才能做到“立着,而不靠着”。最后,总结强调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呼应题目。本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二、接受与改变

美国的尼布尔博士说:“祈求上苍赐予我平静的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给我勇气,改变不能接受的事;并赐予我分辨此两者的智慧。”

21.请以“接受与改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二)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关系型命题作文。所谓关系型作文命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成而成的一种命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的必须兼顾题目构成的各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构成关系型题目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

此类题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词与词、短语与短语间的特定关系。

1、关系型命题作文立意的三大法宝

关系型命题作文,常见的关系大致有:对立统一关系(如“大与小”“平凡与伟大”);是非取舍关系(如“偏见与关爱”);并列共存关系(如“成人与成才”“学与问”“言与行”)。

那么,“接受与改变”的关系怎么理解呢?也要从不同层面去梳理。

从人生角度,有的人是“接受”,有的人是“改变”,没有对与错,好与坏,可归属“并列共存关系”。

从命运的角度,有时“接受”了,反而不好;有时“改变”了,反而要好。。反之亦然。这就是“是非取舍关系”。

从社会角度讲,,例如,有些我们只能“接受”,是出于无奈,有些我们必须“改变”,是因为我们有能力去做。可见,“接受与改变”又是一对“对立统一关系”。

所以对于这个关系型作文命题,我们可以采用“均衡立意法”:接受不可改变的,改变不能接受的;可以采用“取舍立意法”:与其接受,不如改变;还可以采用“主次立意法”:接受是为了更好的改变……

为了打开思路,我们可以采用“三么追问法”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既可以写“接受与改变”是什么,也可以写为什么要“接受与改变”,还可以写怎么样去“接受与改变”,或什么情况下接受,什么情况下改变,要智慧选择,平静对待。.比如“接受是一种无奈,改变是一种能耐”“生于改变,死于接受”“接受诚可贵,改变价更高”“平凡可以接受,平庸必须改变”。

三、“预约精彩”

作文题目:

有人说,精彩是可以预约的,只要准备充分,就能展开美丽的图景;有人说,精彩是无法预约的,只要大胆向前,随时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

请以“预约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