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烤出人间烟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一串》:烤出人间烟火

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火了。在B站刚结束第一轮首播,播放量已超三千万豆瓣评分高达8.9分,火爆的原因很简单,它拍出了真正的人间烟火。那些街边摊、操劳的老板和深夜的食客共构了真实的生活《人生一串》导演团队工作照,图/受访者提供

“夜幕降临,人们开始渴望美好而放松的一餐,从炕头小酒,到酒店大餐,这个庞大的选择体系里,很多人钟情于街头巷尾,市井里弄。大家其实很懂生活,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这话,简直就是为烧烤量身定制。”

《人生一串》第一集开场,70后总导演陈英杰用他说书人的京腔说出了这段旁白。

《人生一串》是最近?@段时间最火爆的纪录片,节目组走访了全国32个省市、近500家街头烧烤摊,最终将镜头对准了其中的三十家。在B站刚结束第一轮首播,播放量已超三千万,豆瓣评分高达8.9分。网友纷纷感叹,《人生一串》拍出了中国人最熟悉的深夜食堂。

“我们一开始以为B站上喜欢动漫的小孩居多,没想到他们对烧烤纪录片也这么感兴趣。”总导演陈英

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张岳明是《人生一串》的分集导演之一,《人生一串》刚播出不久,一些在外国生活的、许久未曾联系的老同学陆续发微信问他,“这个节目是你做的吗?”张岳明这才意识到,节目是真的火了。

“烟火气”是人们看完《人生一串》之后一致的感受。“烟火气本身就暗含生活最自然最热闹的状态,同时烟火气又是烧烤摊上的物理特征,这三个字恰好把我们想表达的东西都涵盖了。”《人生一串》总制片人王海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美食是经得起考验的节目类型

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前一天,《人生一串》第六集刚在B站上线,这是最后一集。前一天晚上,陈英杰和张岳明刚刚结束了一周的闭关剪辑工作,走出机房,他们回家睡了一个安稳觉。

制片人王海龙是旗帜传媒的总经理,2016年,他计划为公司开发一档独立的美食节目。“美食的方向是一开始就定下了,这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节目类型。”但是具体做什么,以什么样的形式去呈现,他都还没想明白。

至于节目的总导演,他想到了陈英杰。陈英杰在央视工作,从事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已有多年,不过,

《人生一串》是他第一次拍美食类纪录片。王海龙相信陈英杰,有他的理由,“他生活中就喜欢吃,经常在街边撸串,此外,他自己又一直在从事纪录片的创作工作。”王海龙说。

2016年1月份,王海龙把陈英杰约在了北京簋街的一家烧烤摊,当时他拿了四页纸,上面写着四个拍摄想法,都是美食纪录片,题材不同。那次聊完之后,基本确定了烧烤主题。“现在路边烧烤摊越来越少了,可能再过些年,它就消失了。又没有人专门为它拍过纪录片。”王海龙回忆。

确定了烧烤这一主题后,主创团队开始了前期的文案工作。这部分工作由王海龙、陈英杰和张岳明三人负责,耗时三个多月,基本完成之后,陈英杰开始组建导演团队,有纪录片的拍摄经验,并且能够适应《人生一串》所需要的去模式化的灵活表达,是陈英杰对分集导演的基本要求。

张岳明的情况有些特殊,《人生一串》是他第一部导演作品。“实际上我们用他有一些冒险,但是这个项目他是一开始就参与进来的,烧烤里面的种种门道,烧烤摊在全国的分布情况、每个地方对烧烤的不同讲究,以及我们最终要呈现一个什么样的片子,他都很清楚。”陈英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骨头那集,要

有战斗感,有撕扯,这集的导演就是比较硬朗的一个哥们。牙的抗议那集,强调的其实就是讲究,这集的导演生活中就是一个讲究人儿。”他补充说。

在选择播出平台时,《人生一串》的制作团队想到了B站,给对方看了前三集的粗剪,一周之后,收到对方答复,觉得气质相投,合作达成,B站成为《人生一串》独家互联网首播平台,并担任联合出品方,分担一部分成本。寻找市井烟火气

2017年1月份,分集导演开始为各自负责的主题寻找最适合的拍摄对象。对于烧烤摊的选择,陈英杰最开始就定下了自己的标准。

比如,必须是街摊,不要那些现代化的连锁店。“那些看起来比较高级的店,没有我们要的那种市井烟火气。”陈英杰说。

“店的年头得长,积累了一定的食客,年头长也意味着它很多指标是过硬的,经过了时间检验的。我对于味道还是挺在意的,这是首要因素;其次老板个人得有意思,有追求,对吃是有他自己的执念的。”分集导演之一金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样的老板符合总导演陈英杰在开会时反复提及到的“平民英雄”,而《人生一串》要呈现的就是烧烤江湖那些平民英雄和普通食客所呈现出的人间烟火。

前期的案头工作集中在网上,张岳明说,当地人的论坛和贴吧是他找线索的主要渠道。他在网上看到一则报道,讲述了扬州中学旁边的一家烧烤摊送走了150个博士,他好奇这是怎样的一个烧烤摊,通过写那则报道的记者,找到了那家烧烤摊。

“有的时候,具体的选题是老天给的,你得去碰,碰对了,就行,碰不对,拍出来就没意思。”陈英杰说。和烧烤摊一样,最地道的食材往往在网上是找不到的,需要去亲自寻找。陈英杰把目光锁定在了中国的三四线城市,舍弃了诸如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在北京,其实所谓的正宗已经脱离了原来的那个味道。我们首先是一个美食节目,希望去食物的发源地,寻找最地道的美食。”“网上会给你一个方向,一个线索,你需要像侦探一样把根给刨出来,也得有点运气。”比如,其中一集描述的烤豆皮的发现就全靠运气。

最开始,他在网络上查找锦州的豆皮,发现几乎所有的文章里都会提到一个地名,叫虹螺县。沿着这个线索,陈英杰带着妻儿,开车去了趟虹螺县,同行的还有这一集的导演张岳明。他们先来到了虹螺县的大市场,没有找到卖豆皮的摊铺。打听之后得知镇上药店门口有几家豆皮比较地道。随后,他们来到镇上,找到了那里最地道的一家。老板是位老人家,当陈英

杰提出想去他家里看看豆皮的制作过程后,老人把自家地址告诉陈英杰,让他自己过去。陈英杰找到了老人家的地址,敲了十几分钟门,无人应答。“后来我们就站在前面的一处高地往里面看,看到有人在走动,那不能放弃,得继续敲门。”陈英杰回忆,后来门是敲开了,不过那家豆皮制作已经全部采用了机械化,而陈英杰要寻找的是一家手工豆皮作坊。那家的女主人告诉他,有一个特偏僻的村子,叫砖瓦窑,只有那里还有人做手工豆皮。

车子摇摇晃晃,驶入砖瓦窑。进村后陈英杰发现,好多家都做豆皮,他和张岳明走进了其中一家,那家环境有些脏乱,他们并不满意。车当时停在外面,他的小孩睡着了,他的妻子就留在车里照看孩子。“跟您打听一下,你这村子,谁家豆皮做得好啊?”正好看到有位老人经过,他的妻子随口问了句。“我做得最好。”老人微笑着对她说。最终,这位老人的儿子成为了《人生一串》的拍摄对象。

“他做豆皮的时候,眼睛要看得特别准,需要极强的光线,年复一年,他的脸被晒得特别黑,但是他那种心无杂念的状态,特别打动人。”陈英杰回忆。“老张很黑,他做的豆腐很白,他的生活却是没黑没白。”张岳明后来把这句话写进了解说词里。调侃之余,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