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专业代码:0305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学风和合作精神,积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熟练掌握现代宣传教育技术、科研手段和管理方法。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具有健康的体格和心理。
二、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学制年限二年半至三年。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1—2年,一般不超过5年。对少数学业优秀、科研工作突出的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缩短学习年限或提前攻博,具体操作程序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三、研究方向
A、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B、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
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
采取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和培养模式,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重视研究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参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研究生在切实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着力提高科研能力和从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实行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导师组的整体优势。
硕士生在入学后的三个月内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互选的硕士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和硕士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确定研究方向与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对该硕士生的专业研究方向、课程学习要求及考试方式、实践和参加学术活动环节等做出比较具体的规定或说明。一旦确定后,硕士生和导师均应严格遵守。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
课程分为学位课(必修课22学分)和非学位课(选修课12学分)两大类,至少应修满34学分。
必修课包括学位公共课(7学分)、学位基础课(9学分)、学位专业课(6学分);
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6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跨二级学科课程(2学分)、公共选修课(2学分)。具体安排见附表一。
六、课程考核与中期考核筛选
1、课程考核。课程考核的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学位课程考试成绩75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60分为合格。学位课程一律采取考试方式。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考查成绩按合格、不合格评定。
2、中期考核筛选。硕士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时,进行一次课程学习、科研能力、思想政治表现的全面考核,检查培养计划执行情况并审查研究生的思想品行和业务水平以及学位论文的准备情况。中期考核合格者,准予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科研工作;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终止研究生的培养。
七、实践环节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1、加强教育、教学实践,培养研究生从事高校教育、教学的能力。要求研究生参加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实习,时间为3周,完成9课时教学任务。
2、加强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要求研究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树立群众观点,增强实际工作能力。每学年不少于二周,或集中安排,或分散进行,也可安排在寒暑假回乡调研,并提交一份调研报告。
3、加强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积极参加校内相关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随同导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一次。在省级以上刊物至少公开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独撰,或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
八、学位论文
1、研究生完成全部课程,成绩优良,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2、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在第四学期确定论文选题并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需对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拟解决的问题、研究大纲、研究进度、资料来源等作出说明。开题报告经导师同意并经导师组审议通过后,研究生方能开始撰写论文。
3、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的格式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论文字
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研究生应在第五学期末完成论文初稿,第六学期的3月份最后定稿,4月中旬打印成册,并送导师和有关专家评阅。
4、学位论文的答辩。研究生必须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核成绩合格,完成实习任务,获得规定学分,并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成果指标后,方能参加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安排在第六学期中期,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表一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注:A、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方向
B、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方向
附表二任课教师
附表三学位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课程编号】030501B01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赖亦明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历史阶段,总结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发展的特殊规律,特别是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发展的规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研究,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教材及参考书目】《简明马克思主义史》庄福龄,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讲座》龚育之等,学习出版社2002年版;《马克思主义150年》中国社科院马列所,学习出版社2002年版。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课程编号】030501B02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汪荣有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阐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
【教材及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国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吴振坤,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课程编号】030501B03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吴仁平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精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经典作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
【教材及参考书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中的有关篇目。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专题研究
【课程编号】030501C01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