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尿液常规报告单
一文教你看懂尿常规检查报告
![一文教你看懂尿常规检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74fdd4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f.png)
尿常规检查经济方便,能快速出结果,其结果可以为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肾外脏器疾病、代谢疾病、血液疾病等的诊疗提供重要线索。
尿常规报告单的项目有很多,你是否看到尿常规化验单上“+”“-”“阴性”“阳性”等标注时常常一头雾水?那么,尿常规中的各项指标代表着什么呢?|科学之友|51作者单位|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医学检验科颜色正常人的尿液颜色为淡黄色,但会随着饮水量、活动、饮食的改变而略有不同。
尿色过浅或过深,呈棕色、棕黑色、红色、乳白色等颜色的尿液都要引起注意。
许多疾病,如肿瘤、肝病、较重的泌尿系统感染、乳糜尿等都会引起尿色的变化。
尿白细胞当尿白细胞检查有“+”符号时,是不是代表尿路感染了呢?其实并非如此。
当尿白细胞有异常时,我们需要看看镜检下尿白细胞是否超过5/HPF,高于此值需要重新留取标本送检。
尿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
尿潜血、尿红细胞尿潜血和尿红细胞两个指标通常需要结合来看。
在正常情况下,尿潜血为阴性,红细胞为0~3/HP。
当红细胞镜检超过3/HP 时才称为血尿。
血尿可见于感染、肾小球肾炎、结核、结石、肿瘤、囊肿、过敏性紫癜、凝血异常、胡桃夹综合征、经期等。
一文教你看懂尿常规检查报告文|李英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高蛋白饮食、发热、精神激动、剧烈运动、标本中细菌繁殖、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等情况可出现生理性蛋白尿或假阳性,但大多不会超过一个“+”。
有些时候我们发现第一次检查尿微量白蛋白阳性、蛋白尿“±”或“+”的健康人,几次复查后尿常规又变成阴性。
因此,为了确定是否真的存在蛋白尿需复查几次。
如持续阳性或尿蛋白较多,则应警惕疾病所致,主要见于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建议前往肾病风湿免疫科进行进一步检查。
尿葡萄糖此项指标正常情况下为阴性。
“+”越多,说明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越高,最常见于糖尿病患者,但不是仅有糖尿病会导致尿葡萄糖阳性。
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肾小管间质损害、激素异常、颅脑损伤,或在使用一些药物的情况下,比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链霉素等都可能使尿液中出现葡萄糖。
尿液检测报告单怎么看
![尿液检测报告单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13a0530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f.png)
尿液检测报告单怎么看目录1. 检测项目及结果解读1.1 尿蛋白1.2 尿胆红素1.3 尿酮体1.4 尿糖2. 检测指标异常原因分析2.1 肾脏问题引起的异常2.2 肝脏问题引起的异常2.3 代谢问题引起的异常3. 建议及注意事项3.1 饮食调理3.2 生活习惯调整3.3 医学治疗建议检测项目及结果解读尿蛋白尿蛋白是尿液中的一种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尿中蛋白质含量很低。
若检测结果显示尿蛋白量异常偏高,可能表明肾脏问题或其他身体疾病。
尿胆红素尿液中出现胆红素可能是肝脏问题的表现,尤其是对于胆红素阳性的检测结果,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尿酮体尿酮体是代谢产物,高浓度的尿酮体可能表明糖尿病或饥饿状态。
需要结合其他检测结果和症状综合判断,找出引发原因。
尿糖尿中糖的检测结果反映了血糖水平,异常的尿糖含量可能提示糖尿病或其他代谢问题。
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测指标异常原因分析肾脏问题引起的异常肾脏问题可能引起尿蛋白异常高,需要注意休息,饮食清淡,同时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治疗肾脏疾病。
肝脏问题引起的异常尿胆红素阳性可能是肝脏问题的表现,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肝功能检查,及时治疗肝脏疾病。
代谢问题引起的异常尿酮体和尿糖异常可能是代谢问题导致的,建议合理控制饮食,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管理体重,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进食。
建议及注意事项饮食调理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
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医学治疗建议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身体健康。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d299be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a.png)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是医学实验室对尿液样本进行检查后所出具的报告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尿常规检验项目及其正常值范围和解读:
1. 外观:正常尿液应为清澈透明的,若外观为浑浊、混浊等可能表示有脓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等。
2. 色:正常尿液的颜色通常为浅黄色或无色,若尿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例如发黄、深黄、红色等,可能表示存在血尿、黄疸等问题。
3. pH值:正常尿液的pH值通常在5-8范围内,影响尿液酸碱度的因素包括饮食、药物、肾功能等。
4. 尿比重:正常尿比重范围为1.003-1.035,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脱水、尿毒症等问题。
5. 蛋白质:正常尿液中通常不含或仅含微量蛋白质,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可能表示肾功能异常、尿路感染等。
6. 葡萄糖:正常尿液中一般不含葡萄糖,若检测结果阳性可能表示糖尿病、肾小球损伤等。
7. 酮体: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含酮体,若检测结果阳性可能表示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等。
8. 亚硝酸盐:正常尿液中一般不应含亚硝酸盐,若检测结果阳性可能表示尿路感染等。
9. 潜血:正常尿液中一般不应含红细胞,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可能表示尿路感染、肾结石等。
10. 白细胞计数: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白细胞计数较低,若检测
结果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尿路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尿常规检验仅是初步筛查尿液中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尿常规检验结果异常,需要进一步进行病因诊断和治疗。
最好咨询医生以获取准确的解读。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01770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0.png)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尿常规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手段,能够反映人体内部的代谢状态、肾功能情况、泌尿系统疾病等。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通常包含了多个项目的检测结果,如尿液外观、尿色、尿比重、pH值、蛋白质含量、糖含量、尿酮体等等。
以下是对常见项目的解读以及相关参考内容。
1. 尿液外观:尿液的外观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尿液是否澄清,有无混浊物。
正常尿液的外观应该是清澈透明的,无色或淡黄色。
如果尿液外观混浊,可能表示存在脓尿、红细胞、结晶或细菌感染等情况。
2. 尿色:尿色的变化可以提供一些关于身体健康状况的线索。
通常,浅黄色到琥珀色的尿液为正常,这是由于尿液中的尿色素所致。
不过,如果尿液变得深黄色甚至出现茶色,可能提示存在脱水、血液或胆红素等问题。
3. 尿比重:尿比重是衡量尿液浓缩程度的指标,能够反映出肾小球滤过功能。
正常人的尿比重一般在1.015-1.025之间,高于1.030可能表示尿液浓缩能力增强,低于1.010可能表示尿液浓缩功能减弱。
4. pH值:尿液的pH值可以反映酸碱平衡状态。
正常尿液的pH值一般在5-7之间,过高的pH值可能表示尿液过酸,可能与呼吸性酸中毒、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过低的pH值可能表示尿液过碱,可能与呼吸性碱中毒、摄入大量碱性食物等因素有关。
5. 蛋白质含量: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很低,每24小时排泄的蛋白质量不超过150毫克。
如果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毫克,可能提示存在肾小球疾病、尿路感染、肾小管损伤等情况。
6. 糖含量: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糖。
如果尿液中出现糖,可能表示存在糖尿病或其他代谢障碍。
7. 尿酮体: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酮体。
但在饥饿、酒精中毒或糖酮症等情况下,尿液中可以出现酮体。
如果尿液中酮体检测结果阳性,可能表示存在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情况。
此外,尿常规检验还可以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亚硝酸盐、脱氢酶等,这些都可以提供关于泌尿系统的信息。
尿常规化验单解读
![尿常规化验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995397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4.png)
尿常规化验单解读尿常规化验单是了解人体肾脏功能、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全身健康状况的重要检查之一。
下面将详细解读尿常规化验单上的各项指标。
1.尿液颜色正常尿液颜色为淡黄色至黄色,主要与尿液中尿色素的含量有关。
如果尿液颜色出现异常,如红色、茶色、酱油色等,可能提示存在泌尿系统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等。
2.尿液透明度正常尿液应为清亮透明,如果尿液出现浑浊,可能提示存在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3.尿比重尿比重是指尿液与纯水的比值,可以反映肾脏的浓缩功能。
正常值为1.015-1.025。
如果尿比重低于正常值,可能提示肾脏浓缩功能减退,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等疾病。
如果尿比重高于正常值,可能提示肾脏浓缩功能增强,常见于急性肾炎等疾病。
4.尿蛋白正常尿液中仅含少量蛋白,定量试验为阴性。
如果尿蛋白出现阳性,可能提示存在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疾病。
5.尿糖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葡萄糖,定性试验为阴性。
如果尿糖出现阳性,可能提示存在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6.尿酮体正常情况下尿液中酮体含量极少,定性试验为阴性。
如果尿酮体出现阳性,可能提示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
7.尿潜血正常尿液中不存在红细胞,如果尿潜血出现阳性,可能提示存在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8.红细胞计数正常尿液中红细胞含量极少,定量试验为3万/ul以下。
如果红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可能提示存在尿路结石、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9.白细胞计数正常尿液中白细胞含量极少,定量试验为5000/ul以下。
如果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可能提示存在尿路感染等疾病。
10.管型计数正常尿液中管型数量极少,定量试验为0-偶见/ul。
如果管型计数高于正常值,可能提示存在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疾病。
11.其他指标尿常规化验单中还有其他一些指标,如胆红素、尿胆原等,可以反映肝脏功能和胆道疾病。
此外,还有pH值、硝酸盐等指标可以反映尿液的酸碱度和感染情况等。
这些指标出现异常也可能提示存在某些疾病,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尿液检查报告怎么看
![尿液检查报告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8f4a22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f.png)
尿液检查报告怎么看目录1. 检查项目1. 尿比重2. 尿PH值3. 尿蛋白4. 尿糖2. 正常值范围1. 尿比重2. 尿PH值3. 尿蛋白4. 尿糖3. 解读方法1. 尿比重的意义2. 尿PH值的意义3. 尿蛋白的意义4. 尿糖的意义检查项目尿比重尿比重是指尿液的密度,反映了尿液中溶质的浓度。
正常尿比重在1.005-1.030之间。
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可能反映出身体某些疾病或问题,比如脱水、肾功能异常等。
尿PH值尿PH值是指尿液的酸碱度,正常范围在4.6-8.0之间。
PH值的偏高或偏低可能与饮食、疾病、药物等因素有关,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
尿蛋白尿蛋白检测主要用于筛查肾脏疾病或膀胱疾病。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有微量蛋白,如果检测出较高含量的蛋白可能暗示着肾功能异常或其他疾病。
尿糖尿糖检测常用于筛查糖尿病或血糖控制情况。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含有糖,如果检测出糖可能说明血糖控制不良或患有糖尿病等疾病。
正常值范围尿比重正常尿比重范围是1.005-1.030。
尿PH值尿PH值的正常范围是4.6-8.0。
尿蛋白正常尿液中蛋白的含量应该很低或几乎不存在。
尿糖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检测出糖。
解读方法尿比重的意义尿比重是反映肾脏浓缩功能的指标,高尿比重可能意味着脱水或者肾功能异常,低尿比重可能与多尿、肾小球功能异常等问题相关。
尿PH值的意义尿PH值反映尿液的酸碱度,PH值偏高可能与碱中毒、泌尿系感染等问题有关,PH值偏低可能与酸中毒、蛋白质饮食等有关。
尿蛋白的意义尿蛋白增加可能反映肾功能异常、肾小球损伤、泌尿系感染等问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情况综合判断。
尿糖的意义尿糖增加可能说明血糖控制不良或患有糖尿病,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确诊并进行治疗。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03d8b6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1.png)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尿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而对于病人来说,了解自己的尿常规检验报告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本文将对尿常规检验报告进行解读,帮助病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检验结果,以及意义和可能的健康问题。
1. 尿液颜色:正常尿液呈浅黄色或淡黄色。
深黄、浑浊、暗红或深褐色可能表示蛋白尿、胆红素尿、白细胞、红细胞和结晶等异常情况。
2. 尿比重:正常尿比重在1.010-1.025之间。
高于1.025可能表示脱水或糖尿病,低于1.010可能表示肾功能异常或肾小管功能障碍。
3. 尿酸碱度(PH值):正常范围在4.6-8.0之间。
PH值异常可能表示尿路感染、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
4. 尿蛋白:正常成年人尿中含有少量蛋白质。
高蛋白尿可能表示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肾小球炎或感染。
5. 尿糖:尿中糖含量正常应为阴性。
出现阳性可能表示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
6. 尿胆红素:正常尿液中不应存在胆红素。
出现阳性可能表示肝功能异常或溶血性贫血。
7. 尿胆原:正常尿中不应含有胆原。
胆原尿可能源于溶血性贫血。
8. 尿潜血:正常尿中不应含有潜血。
出现阳性可能表示泌尿系统肿瘤、输尿管结石等情况。
9. 尿酮体:正常尿中不应含有酮体。
出现酮尿可能表示饥饿、糖尿病或高脂血症。
10. 尿亚硝酸盐:正常尿中通常不含亚硝酸盐,出现阳性可能表示尿路感染。
通过以上对尿常规检验报告的解读,可以帮助病人更好地了解自身尿液检查结果,并向医生询问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也提醒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饮水和生活习惯,以维护健康的泌尿系统。
教你看懂尿常规化验单
![教你看懂尿常规化验单](https://img.taocdn.com/s3/m/02028ab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7.png)
教你看懂尿常规化验单尿常规检查不仅能反映泌尿系统的问题,更可以看出全身各系统的代谢情况。
读懂尿常规检查报告,对自身健康的管理很有帮助。
尽管不同医院的尿常规报告单不一定相同,却大同小异。
尿常规化验单怎么看?总的来说,检验单上的项目如果出现“+”号,在医学上称为阳性反应,意味着存在异常,需要进一步判断病因;“-”号则为阴性结果,代表正常。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颜色:通常正常尿液应为淡黄色,水喝多的时候更清亮,水喝少的时候会深一些。
但如果出现红色、茶色、乳白色等,就必须高度重视了,有许多疾病可引起尿液颜色异常,如肿瘤、肝病、较重的泌尿系感染、乳糜尿等。
当然,很多脑梗塞患者、血栓患者服用一些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也有可能引起尿液颜色异常。
建议:红色尿液可能提示有泌尿系感染。
脊髓损伤患者出现红色尿液,建议康复科及时复诊。
2、酸碱浓度:正常尿液应该是弱酸性的,但也可能与饮食情况有关,爱吃肉的偏低,爱吃素的偏高。
总的来说,在4.6-8.0区间内可以认为是正常。
而出现异常的过酸或过碱,意味着代谢出现了问题,可能是泌尿系感染、痛风或者药物影响。
3、透明度:正常尿液多数是清晰透明的,不透明的话就有问题,通常会伴有颜色的改变。
建议:脊髓损伤患者尿液中如有絮状物、浑浊伴颜色改变,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感染,请康复科及时复诊。
4、亚硝酸盐:尿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多少与进食食物的种类有关,出现“+”意味着尿路感染,多数是与大肠埃希菌相关。
建议:结合血常规、尿常规其他指标综合分析5、尿蛋白:有一些是生理性的蛋白尿,正常结果应为阴性或微量。
若出现“+”多数意味着肾脏或者全身疾病引起的异常。
蛋白尿增多可引起尿液泡沫增多。
建议:尽快去肾内科就诊,并做24小时蛋白定量检查;脊髓损伤患者出现尿蛋白,请康复科及时复诊,了解有无肾积水。
6、胆红素:胆红素多会使得尿液里泡沫增多,且不易消失。
而此项出现“+”通常与黄疸关系紧密,可能存在急慢性肝炎、胆石症、胆道肿物、肝硬化、肝癌等隐患。
尿液体检报告单怎么看
![尿液体检报告单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2e95194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f.png)
尿液体检报告单怎么看引言尿液体检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通过分析尿液中的化学物质和细胞,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尿液体检报告单是医生给出的检查结果,其中包含了各种指标的值和参考范围。
本文将逐步解读尿液体检报告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这些指标。
第一步:查看尿液样本在尿液体检报告单中,首先要查看的是尿液样本的信息。
这包括采样时间、采样方式以及尿液的外观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尿液样本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二步:了解尿液颜色和透明度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是判断尿液状况的重要指标。
尿液颜色的变化可能与饮食、药物或身体状况有关。
一般来说,淡黄色是正常的尿液颜色,如果颜色过深或出现其他异常颜色,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透明度方面,正常尿液应该是透明的,如果出现浑浊或沉淀物,可能表示存在炎症、感染或结石等情况。
第三步:检查尿液pH值尿液的pH值是指尿液的酸碱程度,正常尿液的pH值应在4.6-8.0之间。
如果pH值偏离正常范围,可能与饮食、药物或疾病有关。
例如,酸性尿液可能与饮食中过多的肉类和谷物有关,而碱性尿液可能与某些药物或尿路感染有关。
第四步:分析尿比重和尿液比色法尿比重是指尿液相对于等量纯水的比重,反映尿液的稀浓程度。
正常尿比重通常在1.003-1.030之间。
如果尿比重过高,可能提示脱水或肾功能异常;如果尿比重过低,可能表示肾功能减退或多尿症等。
尿液比色法是通过比较尿液颜色与比色板上的颜色来判断尿液浓度的方法。
这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方法,通常与尿比重一同使用,以更全面地评估尿液稀浓程度。
第五步:检测尿液中的化学物质尿液体检报告单中通常包含多种化学物质的指标,如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等。
通过分析这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和参考范围,可以判断身体是否存在代谢异常、肾功能异常、糖尿病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尿液中化学物质的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食、药物和疾病等,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第六步:观察尿液中的沉淀物和颗粒尿液中的沉淀物和颗粒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沉淀物的形态和数量来判断。
尿液检查报告怎么看
![尿液检查报告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484de24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c.png)
尿液检查报告怎么看
尿液检查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外观:描述尿液的颜色、浑浊度和透明度。
尿液一般应为淡黄色至琥珀色,透明度应清澈。
2. pH值:描述尿液的酸碱度,一般约在5-8之间。
3. 蛋白质:表示尿液中是否存在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有或只有微量蛋白质。
4. 葡萄糖:表示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有或只有微量葡萄糖。
5. 白细胞:表示尿液中是否存在白细胞。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有少量白细胞。
6. 红细胞:表示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有少量红细胞,但过多红细胞可能指示尿路感染或其他疾病。
7. 亚硝酸盐:一般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有亚硝酸盐。
8. 沉渣或颗粒:描述尿液中是否存在异常颗粒或沉淀物。
9. 钙结晶:描述尿液中是否存在钙结晶,对于了解尿路结石的形成有帮助。
通过对以上项目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尿液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进一步辅助诊断疾病。
如果您拿到尿液检查报告,建议您咨询相应的医生或医学实验室,以便对报告结果进行解读和咨询。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cd8ca7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9.png)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尿常规检验报告单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检查报告,通过检验尿液的成分和性质,可以对人体的肾脏、泌尿系统、代谢状况等进行初步的评估。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份典型的尿常规检验报告单,以便更好地理解结果的含义和健康状况。
一、报告单基本信息在解读尿常规检验报告单时,首先需要了解报告单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验日期等,这些信息在解读时需要与患者的临床情况结合,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外观与透明度尿常规检验报告的第一项通常是关于尿液的外观和透明度的描述。
通常会描述尿液的颜色、透明度等情况。
“黄色,透明”表示尿液呈现黄色,并且透明度良好。
颜色和透明度会受到饮食、水分摄入、药物使用等因素的影响,但一般来说,浑浊或异常颜色的尿液可能提示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
三、比重尿液比重是指单位体积尿液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正常尿液比重在1.010~1.025之间。
比重偏高可能提示脱水、肾功能不全等问题,而比重偏低则可能提示肾脏浓缩功能减退等情况。
四、酸碱度(PH值)尿液的PH值是指尿液的酸碱性程度,正常范围在4.5~8之间。
PH值异常可能提示代谢性疾病、肾脏疾病等情况,酸碱度的改变也会影响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溶解度和沉淀,因此对于酸碱度的检测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蛋白质尿液中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应该很少或者不存在,如果尿液检测出蛋白质,则可能提示肾脏受损、感染、炎症等问题。
蛋白质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肾脏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六、糖类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应该不含有糖类,如果尿液中检测出糖类,则可能提示患者患有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
糖类的检测对于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非常重要。
七、潜血尿液中潜血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患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统出血、肾脏疾病等问题。
潜血阳性可能提示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情况。
八、白细胞尿液中白细胞的检测可以提示感染、炎症、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
如果检测出白细胞,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
尿常规检查单解读
![尿常规检查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ead10d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9.png)
尿常规检查单解读尿常规检查单是临床检查中常见且重要的项目,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肾脏、泌尿系统和其他器官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对尿常规检查单的详细解读:一、基本指标解读1、尿液颜色与透明度●颜色:正常尿液颜色为淡黄色或无色透明。
深色可能暗示脱水,而异常的颜色可能与某些药物、食物或疾病有关。
●透明度:正常尿液应清澈透明。
浑浊可能是由于蛋白质、细菌、红细胞或其他物质存在,可能提示感染或结晶形成。
2、尿液pH值●正常范围:4.6-8.0(也有说法认为正常范围在5.0-7.0或5.0-9.0),平均值约为6.0。
●解读:尿液的酸碱度。
pH值过低表示尿液偏酸,可能与饮食、代谢问题或呼吸性酸中毒有关;pH值过高表示尿液偏碱,可能与特殊细菌感染或饮食有关。
3、尿液比重●正常范围:1.003-1.030(也有说法认为正常范围在1.002-1.03或1.010-1.030)。
●解读:反映尿液的稀浓程度。
比重过低可能与饮水较多、尿液稀释有关;比重过高可能与饮水较少、尿液浓缩或肾功能问题有关。
4、尿蛋白●正常情况:阴性。
●解读: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应该很少。
蛋白尿可能是肾功能问题、炎症或其他肾脏疾病的迹象。
尿中有蛋白时需追踪观察明确原因。
另外,发热、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妊娠期也可能偶然出现尿蛋白。
5、尿糖●正常情况:阴性或小于2.8mmol/L(定量试验)。
●解读:正常尿液中通常不含糖。
糖尿病患者可能在尿液中检测到糖。
注意,维生素C和阿司匹林能影响尿糖结果,故查尿糖前24小时要停服维生素C和阿司匹林。
6、白细胞●正常范围:男性每高倍视野低于5个,女性每高倍视野低于10个(也有说法认为男性低于3个/μL,女性低于5个/μL)。
●解读:白细胞计数高可能是尿路感染的迹象。
7、红细胞●正常范围:每高倍视野小于3个(也有说法认为男性0个/高倍视野,女性0-2个/高倍视野)。
●解读:红细胞升高说明有血尿,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急慢性肾炎、肾结核、肾脏肿瘤等引起。
教你如何看懂尿常规化验单
![教你如何看懂尿常规化验单](https://img.taocdn.com/s3/m/cb8f122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b.png)
教你如何看懂尿常规化验单尿常规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基础检验之一,是一种无创性检测方式,可以初步反映泌尿系统病变,也可以间接反映全身代谢及循环等系统的功能状态。
但面对尿常规化验单上的各项数据,很多患者都难以看懂。
因此,如何看懂尿常规化验单十分重要。
一、了解尿常规1.什么是尿常规尿液是由人体肾脏所生成,然后通过尿路排出体外的一种液体,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可以起到调节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的作用。
而尿常规则是通过收集被检者的尿液样本,对其中的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评估患者的泌尿系统健康情况的一种检验方式。
根据患者的检验数据和结果的不同,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出被检者的肾脏功能、尿路感染、糖尿病、肝胆疾病以及血液等方面的信息,是目前医学诊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尿液样本的采集为了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采集尿液样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标本必须新鲜:为了避免因酸碱度的变化而影响到尿液中的部分成分,例如红、白细胞的破坏或是皱缩变形等,必须保证尿液样本的新鲜。
通常需要1小时内送检,2小时内完成检查。
(2)避免混入其他液体:女性在采集尿液样本时应当避开经期,且提前清洗外阴,以防白带和血液等混入尿液,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而男性在采集尿液样本时应当注意,避免混入前列腺液。
(3)采集尿液:通常按照排尿的先后顺序,可以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以及后段。
由于前段和后段的尿液容易被污染,影响检验结果。
因此,在进行尿常规检验时通常需要采集被检者的中段尿。
中段尿就是在排尿时,先排掉一段,让前段的尿液将尿道冲洗干净后,留取中间一段,后段尿液也不得排入,防止尿液样本被污染。
通常采集的尿液应当不少于10毫升,至少应当达到尿杯一半的量。
二、如何看懂尿常规化验单1.尿常规化验单的组成尿常规的检验报告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尿液颜色和浊度,颜色深浅因人而异,尤其与饮食、药物使用等有关。
如果尿液颜色非常深,说明可能存在脱水、药物副作用;如果尿液是红色,比较清晰的则可能是药物因素造成的,是浑浊的,则可能是泌尿系统疾病引起。
尿液报告单怎么看
![尿液报告单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4d6d64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3.png)
尿液报告单怎么看
尿液报告单是医生根据尿液检查结果撰写的一份检查报告,用于评估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尿液报告单通常包括尿液外观、化学性质和微生物学检查等内容。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如何读取尿液报告单。
1. 外观:尿液外观栏目主要描述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
正常尿液应为淡黄色至琥珀色,透明度较高,无异味。
若尿液颜色过深或深红色,可能是尿液中含有血液,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如果尿液浑浊,可能是尿中存在较多的细菌或浓度较高。
2.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栏目主要检测尿液中的pH、比重、蛋
白质、糖、酮体、亚硝酸盐等。
正常尿液的pH值在5-7之间,比重在1.005-1.030之间。
蛋白质、糖、酮体和亚硝酸盐在正
常尿液中应该不存在或仅存在于微量。
异常结果可能提示尿液异常,需要进一步评估。
3. 微生物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栏目主要检测尿液中的细菌、白细胞等。
正常尿液中通常不含有细菌或仅含有少量的白细胞。
如果尿液中检测到细菌或白细胞增多,可能是尿路感染的迹象。
除了以上主要检查项目,尿液报告单还可能包括草酸盐结晶、红细胞、白细胞骨架等其他检查结果。
这些结果通常由医生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如果有异常结果或疑似异常结果,建议及时向医生进行咨询和进一步检查。
总之,尿液报告单是评估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通过仔细阅读尿液报告单,了解其中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并结合自身的病史和临床状况,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或防护措施。
尿常规报告解读
![尿常规报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66a8fa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c.png)
尿常规报告解读在临床医学中,尿常规是一项常见并且重要的检查手段。
尿液中包含了大量有关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通过对尿常规报告的解读,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肾脏功能、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情况。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读尿常规报告的各项指标,并对常见的异常情况进行解释。
一、外观和透明度:正常尿液的外观应该是清澈的,无浑浊、沉淀或夹杂物。
如果尿液呈现不同于正常的外观,可能提示存在蛋白质、细菌、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情况。
二、颜色:正常尿液的颜色应该是淡黄色或琥珀色,如呈现深黄、红色、绿色等异常颜色,可能与饮食、药物、血红蛋白、胆红素等有关。
三、尿液比重:尿液比重是指尿液相对于水的比重,正常范围在1.015-1.025之间。
异常的尿液比重可能与多尿症、少尿症、肾脏功能不全等情况有关。
四、酸碱度(pH值):正常尿液的pH值在4.6-8.0之间,异常的酸碱度可能与饮食、药物、泌尿系统感染等有关。
五、葡萄糖: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含有葡萄糖。
如果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可能提示存在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情况。
六、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有微量的蛋白质。
检测出大量蛋白质可能提示存在肾脏疾病、高血压肾病、尿路感染等情况。
七、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尿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等细胞成分是对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指标,异常的数量可能提示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肾小球疾病等情况。
八、细菌和真菌:尿液中检测到细菌或真菌可能提示存在泌尿系统感染。
九、亚硝酸盐和酮体:尿液中出现亚硝酸盐和酮体可能提示存在尿路感染或糖尿病等情况。
以上是对尿常规报告各项指标的解读,希望能够对大家了解尿常规检查起到一定的帮助。
我们也要注意到,尿常规报告只是一个初步的筛查工具,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
建议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尿液报告单怎么看
![尿液报告单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42f07c8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5.png)
尿液报告单怎么看
尿液报告单是由实验室对尿液样本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
正常的尿液报告单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1. 尿液外观:指尿液的颜色、透明度和气味等方面的描述。
正常情况下,尿液应为黄色或淡黄色,透明度良好,无异味。
2. 尿液特性:包括尿量、比重和pH值等。
尿量指每天排出的
尿液量,正常成人一天排尿量约为800-2000毫升。
比重反映
尿液的浓稠程度,正常范围为1.003-1.030。
pH值是尿液的酸
碱度,正常范围为5-7,越接近7表示尿液越偏碱。
3. 尿蛋白:表示尿液中是否有蛋白质的检测结果。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很低,如果报告单上显示有蛋白质存在,可能是肾脏功能异常的表现。
4. 尿糖:表示尿液中是否存在糖的检测结果。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含有糖,如果报告单上显示有糖存在,可能是糖尿病的表现。
5. 尿酮体:表示尿液中是否存在酮体的检测结果。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含有酮体,如报告单上显示有酮体存在,可能是糖尿病、高脂血症或长时间的禁食等引起的。
6. 尿红细胞:表示尿液中红细胞的检测结果。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很少,如果报告单上显示有红细胞存在,可能是尿路感染、肾脏疾病或结石等引起的。
此外,尿液报告单还可能包含其他相关检测项目,如尿液白细胞、尿液细菌、尿液颗粒管型等,根据具体报告单的不同,结果与正常范围的对比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定位和诊断。
但需要注意的是,尿液报告单仅是初步的检查结果,诊断还需要医生对病情综合分析和综合判断。
如果您对自己的尿液报告单有疑问或不明白,请咨询医生进行详细解读。
怎样看尿液常规报告单
![怎样看尿液常规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e3b4555ebe23482fb4da4c75.png)
怎样看尿液常规报告单解放军总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马骏龙主任医师丛玉隆尿液常规分析是我们经常做的一项检查。
大多数医院都用尿液分析仪检测,检测项目目前有10项、11项或12项,并且报告的格式不统一,既有“+”(阳性)、“-”(阴性),又有数字,检验项目的单位也不一样。
到底该怎么阅读尿检报告呢?尿常规项目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肾病类、糖尿病类、泌尿感染类以及其他疾病类。
肾病类项目: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蛋白质(PRO)和颜色(COL)。
正常参考值分别为:4.6~8.0、1.005~1.030,阳性、阴性,淡黄色至深黄色。
这些指标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
糖尿病类项目:酸碱度(pH)、蛋白、比重、糖(GLU)和酮体(KET)。
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相关并发症和机体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损害,如是否出现酮血症等。
正常情况下,尿糖和酮体为阴性。
泌尿感染类项目: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亚硝酸盐(NIT)、颜色和浊度(TUR)。
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颜色或浊度也发生改变,亚硝酸盐有时也会为阳性。
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隐血或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
其他疾病类项目:主要是酸碱度、比重、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颜色及其他指标。
胆红素和尿胆原两项指标反映肝脏代谢血红素的能力和数量。
正常情况下,尿胆红素为阴性,尿胆原为弱阳性。
以上指标增高时,往往提示黄疸,尿液颜色呈黄绿色。
尿液常规分析化验单上一些项目后面出现“+”或“+++”……或数字,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阳性结果;相反,“-”就称阴性结果。
在阅读报告时,要客观地分析报告,因为有许多干扰因素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饮食因素、尿液中的一些干扰物等。
当尿常规检查出现异常时,请不要太紧张和太忧虑;同样,当出现和临床表现不一致的检验结果时,也不要盲目乐观。
一定要配合临床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分析,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
正常人的尿常规报告单
![正常人的尿常规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d68b9b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5.png)
正常人的尿常规报告单尿常规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可以对身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初步的评估。
下面是一个正常人的尿常规报告单的示例,让我们一步一步来解读它。
1.外观:尿液呈黄色,透明度正常。
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可以反映人体的水分摄入情况和代谢废物的排泄情况。
正常的尿液呈黄色,透明度良好。
2.pH值:尿液pH值为6.0。
pH值可以反映尿液的酸碱度,正常尿液的pH值通常在5.0-8.0之间。
这个数值显示了尿液呈微酸性。
3.比重:尿液比重为1.020。
尿液比重是一个反映尿液浓稠度的指标,正常尿液比重通常在1.005-1.030之间。
这个数值显示尿液的浓稠度正常。
4.蛋白质:尿液中无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蛋白质。
如果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可能是肾脏功能异常或其他疾病的表现。
5.糖:尿液中无糖。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糖。
如果尿液中检测到糖,可能是糖尿病或其他代谢异常的表现。
6.亚硝酸盐:尿液中无亚硝酸盐。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的存在可能暗示着尿路感染。
7.白细胞:尿液中无白细胞。
正常尿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应该很少,如果尿液中检测到白细胞,可能是尿路感染或其他炎症的表现。
8.亚硝酸盐:尿液中无亚硝酸盐。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的存在可能暗示着尿路感染。
9.血红蛋白:尿液中无血红蛋白。
正常尿液中不应该含有血红蛋白。
如果尿液中检测到血红蛋白,可能是肾脏疾病或其他疾病的表现。
10.酮体:尿液中无酮体。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酮体。
如果尿液中检测到酮体,可能是糖尿病或其他代谢异常的表现。
根据以上的结果,这份尿常规报告显示这个正常人的身体状况良好。
然而,尿常规只是一项初步的检查,如果出现异常结果,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具体的病因。
如果您有任何疑虑或症状,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总结起来,尿常规报告单可以为医生提供一些关于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线索。
通过分析尿液的外观、pH值、比重和各种指标的正常范围来评估患者的尿液是否正常。
怎样看尿常规化验单
![怎样看尿常规化验单](https://img.taocdn.com/s3/m/787f4a7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4.png)
怎样看尿常规化验单?发布时间:2021-04-08T03:38:27.261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2期作者:程钦友[导读] 医学检验的“三大常规”项目之一即尿常规。
该项检验可作为机体代谢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不仅可将机体肾脏功能的情况反映出来,还能够使人机体的血糖水平被间接反映出来。
(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 616650)医学检验的“三大常规”项目之一即尿常规。
该项检验可作为机体代谢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不仅可将机体肾脏功能的情况反映出来,还能够使人机体的血糖水平被间接反映出来。
但是许多普通人在看到“+”、“-”以及“++”等数字符号时都并不了解代表什么意义。
因此今天咱们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些看懂尿常规化验单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都有哪些常见的尿常规检查项目?尿常规检查项目不同医院可能会有所差别,但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U-Ket(尿酮体)、U-BIL(尿胆红素)、U-WBC(尿白细胞)、UBG/URO(尿胆原)、NIT(尿亚硝酸盐)、SG(尿比重)、R-PRO(尿蛋白)、PH(尿酸碱度)、BLD(隐血)、GLU(尿糖)以及尿液颜色等。
通常在尿常规检查报告单中的指标会出现↑、↓、+、-、±等符号,其中↑就表示指标较正常范围高,↓就表示指标较正常范围低,+表示阳性,-表示阴性,±表示弱阳性,如果出现++、+++等符号,这说明阳性数量有所变化,且程度有所增强。
-为正常数值,不会出现--、---等数值。
二、尿常规化验单数据及其临床意义概述1、U-WBC<5个/HP为U-WBC指标的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的尿液中都可存在少量的白细胞,但该项数据在镜检下一般都小于5个。
当该项数据发生异常时,可检测出明显增多的白细胞,这表明检测者的泌尿道有尿道炎、膀胱炎、急性肾炎、尿道结核以及肾盂肾炎等化脓性病变。
2、U-Ket-为U-Ket指标的正常参考值。
机体脂肪在肝脏中氧化代谢的产物即酮体。
如何看尿液分析报告
![如何看尿液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83a660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c.png)
如何看尿液分析报告尿液分析报告是一项常见的检查,用于评估身体健康状况和检测潜在疾病。
通过仔细阅读和理解尿液分析报告,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下面是一个逐步解读尿液分析报告的指南:第一步:检查样本信息尿液分析报告的第一部分通常包含样本的相关信息,例如报告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和样本收集日期。
检查这些信息可以确保报告与自己的身体状况相关,并避免混淆。
第二步:观察尿液外观尿液分析报告还会提供尿液的外观描述。
通常,我们可以从报告中得知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
正常情况下,尿液应该是淡黄色或无色的,并且应该是透明的。
如果尿液出现深黄色、浑浊或含有颗粒物,可能意味着存在潜在的问题。
第三步:了解尿液的化学成分尿液分析报告的下一个部分通常涉及尿液的化学成分。
这些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亚硝酸盐和白细胞酯酶。
通过了解每个化学成分的正常范围和意义,我们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问题。
例如,高蛋白质水平可能表明肾脏功能异常,而高葡萄糖水平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指示。
第四步:检查尿液的微生物学指标尿液分析报告还包括了尿液中的微生物学指标。
这些指标通常是检测是否存在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微生物学指标包括细菌计数、染色阴性细菌和真菌计数。
通过了解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我们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或其他感染疾病。
第五步:分析尿液的沉渣尿液分析报告的最后一个部分涉及尿液的沉渣。
尿液沉渣包含了尿液中的固体成分,例如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结晶体。
通过观察这些成分的数量和类型,我们可以评估尿液中是否存在炎症、感染或结石等问题。
总结:通过逐步阅读和理解尿液分析报告,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尿液分析报告只是一个初步的检查,不能单独作为诊断的依据。
如果存在异常结果,最好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看尿液常规报告单解放军总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马骏龙主任医师丛玉隆尿液常规分析是我们经常做的一项检查。
大多数医院都用尿液分析仪检测,检测项目目前有10项、11项或12项,并且报告的格式不统一,既有“+”(阳性)、“-”(阴性),又有数字,检验项目的单位也不一样。
到底该怎么阅读尿检报告呢?尿常规项目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肾病类、糖尿病类、泌尿感染类以及其他疾病类。
肾病类项目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蛋白质(PRO)和颜色(COL)。
正常参考值分别为:4.6~8.0、1.005~1.030,阳性、阴性,淡黄色至深黄色。
这些指标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
糖尿病类项目酸碱度(pH)、蛋白、比重、糖(GLU)和酮体(KET)。
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相关并发症和机体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损害,如是否出现酮血症等。
正常情况下,尿糖和酮体为阴性。
泌尿感染类项目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亚硝酸盐(NIT)、颜色和浊度(TUR)。
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颜色或浊度也发生改变,亚硝酸盐有时也会为阳性。
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隐血或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
其他疾病类项目主要是酸碱度、比重、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颜色及其他指标。
胆红素和尿胆原两项指标反映肝脏代谢血红素的能力和数量。
正常情况下,尿胆红素为阴性,尿胆原为弱阳性。
以上指标增高时,往往提示黄疸,尿液颜色呈黄绿色。
尿液常规分析化验单上一些项目后面出现“+”或“+++”……或数字,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阳性结果;相反,“-”就称阴性结果。
在阅读报告时,要客观地分析报告,因为有许多干扰因素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饮食因素、尿液中的一些干扰物等。
当尿常规检查出现异常时,请不要太紧张和太忧虑;同样,当出现和临床表现不一致的检验结果时,也不要盲目乐观。
一定要配合临床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分析,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
怎样看懂尿常规检查报告单?尿液常规检查是健康体检的重要项目,它不仅可反映泌尿系统疾病,对糖尿病、黄疸肝炎、胆道梗阻等多种疾病的筛选也有重要意义。
1.尿蛋白(PR0)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
尿蛋白增多并持续出现多见于肾脏疾病。
但发热、剧烈运动、妊娠期也会偶然出现尿蛋白。
故尿中有蛋白时需追踪观察明确原因。
2.尿糖(GLU)尿糖阳性要结合临床分析,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肾糖阈降低所致的肾性糖尿,应结合血糖检测及相关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由于尿中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能影响尿糖结果,故查尿糖前24小时要停服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
3.尿红细胞(RBC)每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尿液红细胞超过5个以上,称为镜下血尿;大量红细胞时,称“肉眼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感染、结石、肿瘤等,应加重视,并立即到泌尿专科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血尿的部位和原因。
4.尿白细胞(WBC)每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尿液白细胞超过5个以上,称白细胞尿,大量白细胞时,称脓尿,它表示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5.尿上皮细胞(SPC)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细胞临床意义不大;大量出现时,如能排除阴道分泌物污染,就要考虑泌尿系统炎症存在。
此时,如加做尿上皮细胞形态检查,可确定上皮细胞的来源。
6.尿管型(KLG)尿中出现管型,特别是颗粒管型、细胞管型都是肾脏实质性病变的标志。
7.尿潜血(ERY)正常情况尿潜血试验阴性。
尿潜血阳性同时有蛋白者,首先考虑肾脏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可进一步做肾功能检查;如尿蛋白阴性应到有关专科查明出血部位和性质。
一般认为,下尿道出血因红细胞未被破坏,潜血可不明显。
8.尿胆原(UBG)、尿胆红素(BIL)尿胆原和尿胆红素阳性,多提示有黄疸存在,有助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9.尿亚硝酸盐(NIT)尿亚硝酸盐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过筛试验。
新鲜尿时亚硝酸盐呈阴性,如标本放置时间过久或有细菌生长繁殖可呈假阳性。
尿常规检查是医生用来诊断某些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它还可以用于追踪观察病情的演变情况。
现将尿常规检查主要项目的生理病理情况介绍如下:葡萄糖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用定性方法不能测出。
如糖量增高,用定性方法可以测出时,则称糖尿。
糖尿按轻重可分为十~十4个等级。
出现糖尿原因有:①生理性:因短时间内食用大量糖类引起;②病理性:常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胰腺炎以及肾脏疾病。
酮体正常尿液为阴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为阳性,其他如妊娠剧吐、重症少食或废食者,均可因体内糖类缺乏。
大量分解脂肪而致尿酮阳性。
比重正常人尿比重为1. 003-1. 030。
病理性比重增高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高热、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时,因尿量少而比重高。
糖尿病时因尿内含有大量糖,尿量多而比重高,可达1. 040以上。
病理性比重降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者、尿崩症等。
PH值这是用来测量尿酸碱度用的。
正常尿液为弱酸性,PH值约为6. 0。
进肉类食物的尿液常呈酸性;进素食可呈或弱碱性;饭后多为碱性。
在酸中毒、发热或服用氯化钱等药物时,尿液可呈较强的酸性;服用碳酸氢钠类药物或碱中毒时,可呈碱性。
蛋白根据尿中蛋白的多少分为十~十4个等级。
生理性蛋白尿,可由于剧烈活动、严重受寒、吃大量肉类食物引起;病理性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孟肾炎、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红细胞正常人尿中没有红细胞。
尿内发现红细胞,除月经污染或导尿损伤尿道引起者外均属不正常。
尿内出现红细胞一般为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膀胧炎、肾结核、肾结石、肾盂肾炎等。
白细胞正常尿内可出现少数白细胞。
高倍镜下,每个视野一般不超过0-5个。
泌尿系统各种炎症及出血时,尿中均可出现白细胞。
管型管型是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聚而成的园柱形物体,分非细胞性和细胞性两种。
非细胞性管型包括透明、蜡样管型,均提示肾脏有严重病变。
细胞性管型包括白细胞管型和红细胞管型。
白细胞管型主要见于肾盂肾炎;红细胞管型见于慢性肾炎。
尿常规检查结果是否准确,与正确留取尿样有关。
因此,留尿时要注意:①留取新鲜尿液最好是晨尿;②放尿液的瓶子要清洁;③成年女性留尿时,应避开月经期;④留尿时还须冲洗外阴,以免白带污染。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尿胆原、胆红素、亚硝酸盐、隐血、酮体及尿糖定性。
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
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3、酸碱度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4、细胞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
①红细胞。
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
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
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
②白细胞。
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
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③小圆形上皮细胞。
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
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
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5、管型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
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6、蛋白质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
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
7、比重尿液的比重约在1.015~1.025之间,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
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8、尿糖定性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
尿糖阳性多见于肾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9、尿胆原正常参考值:弱阳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
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10、胆红素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
11、亚硝酸盐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12、酮体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
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
尿酮体阳性鉴于糖尿病酮体酸中毒及饥饿性酮症。
13、隐血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