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包块的鉴别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3 口腔颌面部包块鉴别诊断
学时:内容概述学习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包块|鉴别诊断
一、检查要点
1.包块发生部位:[链接:02010002]。
2.包块存在时间: 是出生时即发现有包块?还是长大后才发现包块?包块生长几天~月?半年~1年?还是几年~十几年?生长快?或生长缓慢?
还是以前缓慢近期加快等情况。
3.包块性质
触摸:柔软?中等硬? 坚硬? 有无波动感?能否压缩变小?体积是否随体位不同而变化?有无持续性剧烈痛? 压痛或叩痛?有无乒乓球样弹性感?与皮肤是否粘连?与基底及周围组织是否粘连? 表面光滑、粗糙或呈结节状?园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 局部皮肤与口腔粘膜颜色、温度是否有变化?
4.全身情况
有无邻近或全身淋巴结肿大?有无全身其它并发症和恶病质表现?是否
近期迅速消瘦?
5.必要时进行X线片检查、涎腺造影、胸部透视(拍片),同位素扫描,超声波检查,红外线热象检查,穿刺检查,切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等。
二、鉴别诊断
三、淋巴结肿大
1.炎症性淋巴结肿大:有炎症病史,可找到病灶,常见者有牙源性、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扁桃体炎等病灶。淋巴结肿大、压痛、质硬、能活动。
2.结核性淋巴结肿大;不痛,局部皮肤不红不发热、多呈串珠状,大小不等,有粘连,质中等硬。血沉快,结核菌素试验对诊断有参考意义。
3.肿瘤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可查到原发肿瘤病灶。淋巴结质硬、多有粘连,活检有助诊断。
四、咬肌肥大
1. 先天性咬肌肥大:出生时即发现,随年龄增长肥大更明显。无自觉症状。
2. 功能性咬肌肥大:多有长期单侧咀嚼习惯,功能侧咬肌增生肥大。下颌角部亦可伴有增生肥大,不痛。
五、先天性半侧颜面肥大
出生时即发现,中线为界半侧颜面组织肥大,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除畸形外常无特殊自觉症状。
六、涎腺肿大
1. 慢性化脓性涎腺炎:特点是患侧涎腺体肿大,轻度痛,病史长,口内涎腺导管口有脓性分泌物,涎腺造影可协助诊断。
2. 慢性非化脓性涎腺肿大:特点是涎腺导管口无脓性分泌物、病史长、酸胀痛,质软。
3. 涎腺淋巴上皮病变:单侧或双侧多个腺体包括腮腺、颌下腺,泪腺都肿大,口干、眼于、病史长,局部酸胀,轻度痛,导管分泌减少,涎腺造影X 线片示腺泡弥漫性破坏,切取活体组织(唇腺)病理检查可帮助诊断。
七、寄生虫性肿块
1. 猪囊虫病:特点是多发生在舌、颊、口底粘膜下、肌肉或皮下等部位,包块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中等硬、不痛。有吃“米猪肉”史,嗜酸性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可升高。
2. 裂头蚴病:特点是面颊部软组织反复发作游走性肿块、似炎症,似肿瘤非肿瘤。有贴青蛙肉止牙痛史,嗜酸性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可升高。
3. 棘球蚴病:特点是颌面部软组织有囊性包块,触诊波动感,不痛,表面光滑。边界清,生长慢。在牧区有牛、羊、狗接触史。嗜酸性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可升高。
4. 美丽筒线虫病:特点是在口腔粘膜下呈游窜性小结节突起,在舌、口底、龈、腭、颊粘膜下来回游窜,不痛,痒感。有吃蟑螂爬过的饭菜史或吃甲虫、蝗虫史。嗜酸性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可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