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密度与社会生活》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5密度与社会生活》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应用密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密度知识的拓展,既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渗透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具有综合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

这是本节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因为水的反常膨胀现象生活中不常见,学生易受热胀冷缩的习惯思维影响,将理论和实际脱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能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知识对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学会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感受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学生学法:根据教材内容,针对密度和温度的关系这一知识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探究法。对应用密度知识来鉴别物质采用让学生合作学习法

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和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主要采用导学法和直观法。

为突出重点,在密度和温度的教学上,我设计了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和一系列的实验。在鉴别物质的教学上,我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为突破水的反常膨胀这一难点,我自己设计补充了一个演示实验。

四、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1、提前布置做教材21页想想做做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冷藏室和火炉附近。过一会儿,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2、每2人准备一个纸风车

教师:做好冰熔化体积缩小和水的反常膨胀实验装置

采用情境教学,通过图片来激趣和引入,同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目的是让学生举出身边的密度应用实例

为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应用,我搜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请看图片

实验探究:(一)密度与温度

第一部分“密度与温度”的教学主要以问题引入,以实验探究为主,再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1、首先请学生汇报:回家做气球实验的情况

然后演示:气体的热胀冷缩(这是我另外补充的一个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一现象有直观的认识)

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气体密度如何随体积变化而变化?

接下来学生动手完成让纸风车在酒精灯火焰上转动的实验。

请学生解释风的形成原因。

提出问题:从古到今,人们对风有哪些应用?学生一般都能回答出来,我再展示图片(帆船和风力发电)。

再联系我们身边的实际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咱们株洲和风力发电的联系吗?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惊讶-----咱们株洲乃至湖南这地理位置怎么会和风力发电有联系呢?当看到我展示的图片后,一方面学生会兴致高涨,同时也让他们感到咱们株洲这座工业城市很了不起,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同时不失时机的鼓励学生为将家乡建设得更美好而努力学习。

2、我们知道,一般地,物体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刚才看到的气体最明显,固体和液体则没有气体那么明显。但也有例外,冰和水就是特例。

演示实验:冰熔化体积缩小和水的反常膨胀

教师演示时请学生计算1kg冰化成水后的体积变化情况

装置如右图所示:先将装置中的烧瓶装满水,塞紧装有温度计和玻璃管的胶塞,使玻璃管中保持适当高度的水柱,再将烧瓶置于盛有冰盐混合物的大烧杯中,等温度下降

到0℃以下时取出。

首先在0℃以下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到烧瓶内有漂亮的冰棱现象,然后随着温度的升高(若室温较高可不用加热,否则可用温水加热)

可以观察到随着冰的熔化体积缩小,液柱下降。

冰熔化完后水从0℃升高到4℃时仍可看到液柱继续下降,到4℃达到最低。表明水在0℃-4℃时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

解决问题:

a.图11.5-4

b.为什么自来水管冬季容易冻裂?(从两方面分析)

(二)、鉴别物质

问题引入:如何鉴别一只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测密度。追问:怎样测?测量结果精确吗?

讨论后回答: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由于量筒测的体积不精确导致结果不精确.(理论与实际还是有差距

(投影)例题: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 。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

学生很容易想到算出密度再和铅的密度进行比较的方法,那么还有吗别的方法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另外两种解法。

一方面巩固和熟练公式的使用,同时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当然,要确定铅球到底是什么材料制成的,还要应用其他知识和多种方法做进一步鉴定.

(三)、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一段。

了解历史已进入新技术革命的时代,在新材料的开发过程中,材料的密度仍是科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为科技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课堂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1、5题

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2、3、4题

(五)小结:由学生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1、本节内容主要是应用密度知识,但要涉及到计算,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

运算能力还较差(特别是单位换算和指数运算),所以在课堂上会花费较多的时间

在计算上,使这一堂课的教学时间很紧。我认为在教材处理上如果将有关密度公

式的计算在本节课之前先解决,则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关于本节课的实验

本节教材中没有安排演示实验,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物理规律,学习物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自己设计补充了两个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的可见度问题:由于温度计示数和水柱学生直接观察较困难,条件允许的话可用实物展台或摄像头来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