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肛周脓肿的分型与辨证施护
肛周脓肿诊疗及护理常规
![肛周脓肿诊疗及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b711f972f60ddccda38a0d0.png)
肛周脓肿诊疗常规肛周脓肿就是指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发生得化脓性疾病,又称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发病多以青年居多,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中医称之为肛痈,藏毒等。
1.诊断依据一般病情急,病史短,多在一周以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肛门旁红肿疼痛:部分患者脓肿部位高,肛周症状不突出,表现为肛门坠胀、灼热、便秘、伴有全身发热、恶寒。
检查:肛周或直肠周围间隙有炎症肿块,浅表者可扪及波动感.血常规检查WBC总数以及中性可增高。
2.治疗原则肛周脓肿得治疗方法很多,但以手术为主要手段,其她治疗方法多为手术前后得辅助治疗。
除了极个别得情况外,肛周脓肿一经确诊均应该尽早手术,以防止脓肿向其她间隙扩展,加重病情.必要时可以不待检查结果,先行急诊手术。
肛周脓肿一次根治术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一整套完整得术式。
因此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应考虑根治术式.根治术得实质就是在切开引流时同期处理内口,其关键就是正确地寻找内口。
3。
手术治疗3.1。
手术指征3。
1.1。
脓肿已成熟3。
1。
2。
脓肿溃破后内口未做处理,或者引流不畅。
3.1.3.无其她严重肠道疾病,如直肠癌等。
3。
1。
4.无其她手术禁忌症.3.1。
5.患者愿意承担可能得手术风险。
3。
2.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透、血压、肝功、乙肝两对半、肾功、血糖等。
3.3。
术前准备3。
3。
1.术前谈话:术前必须向病员或者家属讲明病情、手术疗效以及可能发生得问题。
病员或者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
3.3.2。
肠道准备:生理盐水或者软皂水500ml术前灌肠一次.3.3。
3.术区准备:备皮,清洁局部。
3。
4.手术方式选择3.4.1.切开引流术:适用于单一间隙得低位脓肿。
3.4。
2.多切口引流术:适用于多间隙得低位脓肿。
3。
4.3。
切开内口挂线引流术:适用于高位脓肿。
3.4。
4。
单纯切开引流术:适用于非瘘管性脓肿、内口不明显得肛周脓肿、患者体弱不能承受上述手术者。
3。
5。
术后处理3。
5。
1.辨证论治3.5.1.1。
中医治疗【肛周脓肿】奇方分享【肛周脓肿】...
![中医治疗【肛周脓肿】奇方分享【肛周脓肿】...](https://img.taocdn.com/s3/m/9b24f2d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8.png)
中医治疗【肛周脓肿】奇方分享【肛周脓肿】...
中医治疗【肛周脓肿】奇方分享
【肛周脓肿】属中医学“肛痈”范畴,发病初期以肛门部剧烈疼痛为主,坐立时加重,脓肿破溃后疼痛减轻,易形成肛瘘,导致肛门周围反复流脓、流液、疼痛等。
中医认为:“【肛周脓肿】的发生大多数认为是湿热下注热毒蕴结,导致一个热毒蕴结于肛门局部,导致脓肿的发生。
中医外治法治疗【肛周脓肿】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方经多例临床验证,如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方剂组成】
生大黄、薄荷、防风、荆芥、苦参、地骨皮、苍术、蛇床子、艾叶、黄柏、乳香、没药、白芷、延胡索。
【用法用量】
煎水坐浴,早晚各一次。
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https://img.taocdn.com/s3/m/36861809cc17552707220880.png)
舌红、苔黄、脉弦滑。
中医辨病辨证分析:患者因""入院,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肛痈"的范畴,证属"热毒炽盛证"。
患者过食辛辣肥甘、醇酒炙博之品,损伤脾胃,湿热内生,下注肛门,蕴久化热,热胜肉腐,发为痈疽,故见肿痛剧烈,痛如鸡啄,按之应指,或穿刺有脓;邪正相争,则见恶寒、发热;邪热炽盛,津液耗伤,故见口干、便秘;小便黄。
舌红、苔黄、脉弦滑皆为邪热内盛之象,本病病位在肛周,属实证,积极治疗,预后尚可。
中医鉴别诊断:1.臀痈:两者皆可见肿块,红肿疼痛,但臀痈多发生于肛门周围之臀部皮下,脓肿浅在而病变范围广泛,皮肤增厚变硬,溃后流脓,破溃后不形成肛瘘,且直肠指检无发现肿物。
直肠指检可资鉴别。
2.坐板疮:两者皆可见肿快,红肿疼痛,但坐板疮多发于尾骨及肛周皮下,局部红肿热痛,根浅,脓出即愈,或此愈彼起,且破溃后不形成肛瘘。
直肠指检可资鉴别。
3.骶骨前畸胎瘤:有时与直肠后脓肿相似,多为先天性,指诊直肠后肿块光滑,无明显压痛,有囊性感,X线检查可见骶骨前肿物将直肠推向前方,可有散在钙化阴影。
中医诊断:肛痈
热毒炽盛证
西医诊断:肛周脓肿
3、中医治则:以清热解毒透脓为法,方以透脓散加减,具体拟方如下:
黄芪 20克白芷10g 川芎10克当归10克
皂角10克牛蒡子15g 金银花15g
3剂,日1剂,水煎服,三碗水煮一碗。
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39448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5.png)
06
详细描述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缓解 疼痛和紧张情绪,提高舒适度。
饮食护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清淡易消化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稀粥 、蒸蛋、蔬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增加水分摄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先将药材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 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滤取药液。 再次加水,小火煎煮20分钟,滤 取药液。合并两次药液,分早晚
两次服用。
注意事项
汤剂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服用时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以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中药外敷的护理
外敷药物
遵医嘱将中药研成粉末,用适量 的蜂蜜或醋调制成糊状,外敷于
日常生活调护指导
1 2
保持局部清洁
指导患者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勤换内裤,避免感 染。
注意保暖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影响局部血液适时起身活动,以减轻肛门局 部压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和 排便时的疼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药食同源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等功效的药食同源食材,如绿豆、菊花、山楂 等。
症状护理
总结词
保持局部清洁
详细描述
每日清洗肛门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避免 感染和刺激。
患处。
敷药时间
每次敷药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天 1-2次。
注意事项
敷药前先清洗患处,保持干燥;敷 药后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有不适, 立即停止外敷并就医。
肛痈肛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
![肛痈肛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911337f90f76c660371a0d.png)
肛痈(肛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痛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
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患者伴有排尿困难。
(2)可伴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3)肛周超声检查可测及脓腔。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5)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肛管直肠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形成,疼痛,坠胀,呈持续性加重;2、成脓期:疼痛剧烈,肿块增大,红肿发热,中心波动感,坠胀不适,伴发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黄赤;3、溃破期:肿块缩小,形成硬结,逐渐软化或脓肿破溃,形成瘘管,经久不愈。
(三)疾病分类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
2、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
(四)证候诊断1、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
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
舌红,苔薄黄,脉数。
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
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
舌红,苔黄,脉弦滑。
(五)鉴别诊断1、肛周毛囊炎、疖肿:病灶仅在皮肤或皮下,发病与肛门括约肌和肛提肌的关系。
2、骶骨前畸胎瘤继发感染:有时与直肠后部脓肿相似。
肛门指诊直肠后有肿块,光滑、无明显压痛,有囊性感。
X 线检查可见骶骨与直肠之间组织增厚和肿物,或见骶前肿物将直肠推向前方,肿物内有散在钙化阴影,骨质,牙齿。
中医护理:肛周脓肿的分型与辨证施护知识讲解
![中医护理:肛周脓肿的分型与辨证施护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36b2f60ed630b1c59eeb5c8.png)
中医护理:肛周脓肿的分型与辨证施护精品文档以肛门肿痛、隆起、坚硬如石、大便排出困难,有里急后重、舌紫痕,此型应活血化痕消肿止痛,以三黄膏外敷,三黄栓纳人肛内一枚每日一次,重点做好情志护理,因情志不畅,气滞则血癖病情加重。
此外使病室温湿度适宜,协助患者料理生活。
2、湿热下注型以肛门坠胀疼痛、红肿较重、食欲不振,渴不多饮,大便燥结或澹泻,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给予清淡无刺激性的饮食,如绿豆粥、青菜等。
便秘者多吃水果,塘泻者少吃粗纤维素蔬菜,肛门坠胀者肛内纳人三黄栓一枚,清热通便。
3、肛门热毒型局部以红肿热痛,坐卧不安,受压或咳嗽时症状加剧,溃破后液黄浊,稠而带臭味,常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口渴冷饮,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此期以清热解毒,凉血祛窟,软坚散结为主,发热盛者给针刺合谷、曲池、大椎等穴位,局部外徽三黄膏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每日换药一次,用硝硼散30g每日热水坐浴2次,疼痛盛者给元胡止痛片,便秘者口服清宁胶囊每晚2粒,嘱患者多饮水。
4、饮食调护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因此我们便用“培土生金”方法,加强病人的饮食调节。
肛周腔肿的发生与湿热有密切关系,所以油腻生湿热的食物应有所节制,同时要戒除烟酒及嗜茶习惯,忌食难以消化的甘厚腥和辛辣刺激之品,应多食清淡、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的食物如冬瓜、丝瓜、绿豆、萝卜等。
5、情志护理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完整统一的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故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神内伤,身必败亡”之说,肛周脓肿患者,尤其女病人怕羞,不方便等因素而不诊治,延误病情,因此我们对此类患者更应做好情志护理,可给患者讲述病情的转归以及此病的发病机理,解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心情舒畅,配合医护,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肛周脓肿的护理是很重要的。
我们应严格掌握病人的辨证施治原则,辨证分型施护,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护理,减轻病人的痛苦,及早防治尽快解除病患。
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https://img.taocdn.com/s3/m/c03219340912a21614792965.png)
肛痈肛痈,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管直肠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形成的脓肿。
本病多因过食肥甘、辛辣、醇酒等物,湿热内生,下注大肠,蕴阻肛门,或肛门破损染毒,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
也有因肺、脾、肾亏损,湿热乘虚下注而成。
中医分型及术前治疗:1热毒蕴结证:肿痛突起,持续加剧,皮肤焮红,触痛明显,质硬,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2.火毒炽盛证:肛周肿痛剧烈,持续数日,痛如鸡啄,难以入寐;伴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方药:透脓散加减3.阴虚邪恋证:肛周肿痛,皮色暗红,成脓时间长,溃后脓出稀薄,疮口难敛;伴午后潮热,心烦口干,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去湿解毒。
方药: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加减。
术后处理1、术后伤口疼痛及创面水肿:我科常规予患者耳穴压籽治疗,取交感、神门及耳尖等穴镇痛安神。
或针刺:承山、足三里;气滞血瘀可用艾灸止痛。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湿热内生,下注魄门;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证属湿热下注,治拟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止痛,方选苦参汤加减。
方药如下。
苦参15g 黄柏10g 白芷10g 金银花30g 野菊花30g 石菖蒲10g 五倍子15g 明矾10g 冰片0.5g 制乳没(各)10g 制川草乌(各)10g疼痛明显者重用制乳香、没药,酌加赤芍、红花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水肿明显者重用苦参、黄柏,酌加苍术,增加燥湿的功效。
2、术后尿储溜:针刺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
3、大便不调:患者既往有便秘或者缓泻病史,或因术后疼痛而恐惧排便导致大便偏干,应予相应对症处理。
便秘患者可先予开塞露 40ml灌肠,再予消炎冲剂 1包冲服 2/日,或予中药煎剂麻仁丸、五仁丸等口服;缓泻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其他诊断后,予中药煎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四神丸加减。
肛周脓肿的护理
![肛周脓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9a94081680203d8ce2f2452.png)
肛周脓肿的护理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简称,它是指肛门周围软组织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而形成脓肿的结果。
此病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急骤,肛门部坠痛剧烈难忍,如不及时治疗形成的脓肿易向周围软组织间隙扩散形成新的脓肿,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本文就肛周脓肿的护理谈以下自己的体会。
1、病因病机1、1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厚味、醇等以致湿浊不化,湿热疫毒流注于肛门结成肿块。
1、2机体感受外邪、邪气不散、风热之邪盛,谷气流滋于下部,引起肛门淤积成块。
1、3正益邪实因肺、脾、肾亏损,湿热乘虚而下注,因中气虚陷,湿热下注,负至奔走,劳碌不停机病后劳累,以上因素皆伤元气则强聚湿聚则生热,湿热下注大肠而成脓肿。
2、分型与辩证施护2、1肛门热毒型局部以红肿热痛,坐卧不安,受压或咳嗽时症状加剧,破溃后液黄浊,稠而带臭味。
常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口渴、冷饮、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此期以清热解毒。
凉淡祛热、软坚散治为主。
发热,虚汗,给予针刺合谷、曲池,等穴位,局部外敷药膏,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每日换药一次,用硝硼散30克每日热水洗浴2次。
疼痛甚者,给予元胡止痛片,便秘者口服清宁胶囊每晚2粒,嘱患者多饮水。
2、2清热下注型以肛门坠胀疼痛,红肿较重,一、食欲不振,口渴不多饭,大便燥结或腹泻,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给予清淡、为刺激性的饮食,如绿豆粥、青菜等,便秘者多吃水果、菠菜等,少吃粗纤维素蔬菜,肛门追涨者,肛门纳入三黄栓一枚,清热通便。
2、3气滞血瘀型以肛门肿痛,隆起,坚硬如石,大便排出困难,有里急后重、舌紫,此型应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以药膏外敷,三黄粒纳入肛门一枚,每日一次,重点做好情志护理。
因情志护理不畅,气滞则血瘀病情加重。
此外,辨病室温湿度适宜,协助患者料理生活。
3、情志护理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完整统一的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故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云”,“精神内伤,身必败之”之说,肛周脓肿患者,尤其女病人怕羞,不方便等因素而不诊治,延误病情。
中医肛肠科学如何诊断和治疗肛周脓肿
![中医肛肠科学如何诊断和治疗肛周脓肿](https://img.taocdn.com/s3/m/9dbb4a7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7.png)
中医肛肠科学如何诊断和治疗肛周脓肿肛周脓肿,这一肛肠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不少痛苦和困扰。
在中医肛肠科学领域,对于肛周脓肿有着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首先,咱们来聊聊中医是怎么诊断肛周脓肿的。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这一套方法在肛周脓肿的诊断中也同样适用。
望诊方面,中医医生会观察患者肛周的局部情况。
看看有没有红肿、隆起,皮肤的色泽有没有变化,是否有破溃流脓等。
如果脓肿比较严重,可能还会看到肛周的皮肤出现了橘皮样的改变。
闻诊呢,虽说肛周脓肿一般没有特殊的气味,但如果脓肿破溃,有了感染,可能会闻到一些异味。
问诊就比较关键啦。
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比如疼痛的性质、发作的时间和频率,是否伴有发热、寒战,大便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便秘或者腹泻等。
还会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比如有没有肛肠疾病的家族史,近期的饮食起居是否规律等。
切诊这里,主要是指触诊。
医生会用手指轻轻地触摸肛周,感受脓肿的大小、位置、硬度,有没有波动感。
如果有波动感,通常说明脓肿已经成熟。
除了这些传统的诊断方法,中医还会结合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进行判断。
比如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
如果患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往往提示体内有湿热之邪,这与肛周脓肿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诊断清楚了,接下来就是治疗。
中医治疗肛周脓肿的方法多种多样,且各有特色。
中药内服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会开具相应的方剂。
如果是热毒炽盛型,可能会用仙方活命饮加减,以清热解毒、消肿排脓;要是湿热下注型,可能会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来清热利湿、解毒排脓。
中药外用也有很好的效果。
在脓肿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可以用金黄膏、玉露膏等外敷,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一旦脓肿成熟,切开排脓后,可以用红油膏、生肌玉红膏等纱条引流、去腐生肌,促进伤口的愈合。
中医还有一种特色疗法叫坐浴。
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煎汤,让患者坐在里面浸泡肛门局部。
这不仅可以清洁创面,还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
中医肛肠科学如何诊断和治疗肛周脓肿
![中医肛肠科学如何诊断和治疗肛周脓肿](https://img.taocdn.com/s3/m/8fe0de7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9.png)
中医肛肠科学如何诊断和治疗肛周脓肿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在中医肛肠科学中,对于肛周脓肿有着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肛周脓肿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望诊时,医生会观察患者肛周的局部情况,包括红肿的范围、程度,是否有破溃、流脓等。
闻诊则是通过嗅患者的分泌物气味,来判断病情的性质。
问诊方面,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如疼痛的性质、发作时间、是否伴有发热、大小便情况等,还会了解患者的饮食、起居习惯以及既往病史。
切诊包括切脉和触摸肛周局部。
通过脉象可以了解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而触摸则能感知肿块的大小、质地、温度以及波动感等。
在中医理论中,肛周脓肿多由湿热下注、热毒蕴结所致。
患者常因饮食不节,如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甘甜之品,或饮酒过度,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
湿热下注肛门,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久则化热成毒,形成脓肿。
此外,外感风热、燥火之邪,或久坐湿地等也可能引发肛周脓肿。
中医治疗肛周脓肿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内治法、外治法以及手术治疗。
内治法主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
对于热毒炽盛型的患者,常表现为肛周红肿热痛剧烈,伴有高热、口渴、便秘等症状。
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常用方剂如仙方活命饮加减。
若患者属于阴虚毒恋型,症状多为肛周肿痛、皮色暗红,伴有午后低热、心烦口干等。
治疗则以滋阴清热、解毒透脓为主,方剂可选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加减。
外治法在肛周脓肿的治疗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初期,若脓肿尚未成脓,可采用中药外敷,如金黄散、玉露散等,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成脓后,则可行穿刺抽脓或切开排脓。
排脓后,可用中药坐浴,如苦参汤等,以清洁局部,促进伤口愈合。
此外,还可选用生肌玉红膏、红油膏等中药外用,以生肌收口。
中医的手术治疗也有其特色。
对于低位脓肿,常采用一次性切开根治术,在切开排脓的同时处理内口,防止形成肛瘘。
对于高位脓肿,多采用挂线疗法,通过橡皮筋的缓慢切割作用,避免一次性切断肛管直肠环而导致肛门失禁。
肛周脓肿诊疗及护理常规
![肛周脓肿诊疗及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e771aec5f111f18582d05abe.png)
肛周脓肿诊疗常规肛周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发生的化脓性疾病,又称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发病多以青年居多,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中医称之为肛痈,藏毒等。
1.诊断依据一般病情急,病史短,多在一周以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肛门旁红肿疼痛:部分患者脓肿部位高,肛周症状不突出,表现为肛门坠胀、灼热、便秘、伴有全身发热、恶寒。
检查:肛周或直肠周围间隙有炎症肿块,浅表者可扪及波动感。
血常规检查WBC总数以及中性可增高.2.治疗原则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很多,但以手术为主要手段,其他治疗方法多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
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外,肛周脓肿一经确诊均应该尽早手术,以防止脓肿向其他间隙扩展,加重病情。
必要时可以不待检查结果,先行急诊手术.肛周脓肿一次根治术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术式。
因此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应考虑根治术式。
根治术的实质是在切开引流时同期处理内口,其关键是正确地寻找内口。
3.手术治疗3.1.手术指征3.1.1.脓肿已成熟3.1.2.脓肿溃破后内口未做处理,或者引流不畅.3.1.3.无其他严重肠道疾病,如直肠癌等。
3.1.4.无其他手术禁忌症。
3.1.5.患者愿意承担可能的手术风险.3.2.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透、血压、肝功、乙肝两对半、肾功、血糖等。
3.3.术前准备3.3.1.术前谈话:术前必须向病员或者家属讲明病情、手术疗效以及可能发生的问题。
病员或者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
3.3.2.肠道准备:生理盐水或者软皂水500ml术前灌肠一次。
3.3.3.术区准备:备皮,清洁局部。
3.4.手术方式选择3.4.1.切开引流术:适用于单一间隙的低位脓肿。
3.4.2.多切口引流术:适用于多间隙的低位脓肿.3.4.3.切开内口挂线引流术:适用于高位脓肿。
3.4.4.单纯切开引流术:适用于非瘘管性脓肿、内口不明显的肛周脓肿、患者体弱不能承受上述手术者。
3.5.术后处理3.5.1.辨证论治3.5.1.1.热度壅盛症状:肛旁肿痛,皮肤潮红,溃后或者术后脓液黄稠,带粪臭味,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全身不适,发热恶寒,坐卧不安.舌质红,苔黄,脉数。
肛痈病(肛周脓肿)中医护理常规
![肛痈病(肛周脓肿)中医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64b9e2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1.png)
肛痈病(肛周脓肿)中医护理常规肛痈病,是因过食肥甘、辛辣、醇酒等物,抑或肺、脾、肾亏虚,湿热下注所致的疾病。
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饮食、排便习惯及诱发因素。
(2)了解患者肛门症状及伴随症状、肛门指检结果。
(3)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4)中医证型:①火毒蕴结证。
证候: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漫赤。
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
舌质红,苔薄黄。
②热毒炽盛证。
证候: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
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
舌质红,苔黄。
③阴虚毒恋证。
证候: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
舌质红,少苔Q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Q(2)患者避免坐位,高热及病情较重者侧卧休息,保持肛门、会阴部清洁。
(3)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①观察患者局部皮肤红肿范围、温度、疼痛程度、有无波动感,观察体温变化及全身情况。
②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情况及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有无出血或渗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4)给药护理:中药应保后偏凉服;便后遵医嘱中药熏洗。
(5)饮食护理:①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忌饮酒和辛辣食物Q②手术后一周宜进清淡且营养丰富之品,以促进伤口愈合。
③急性期给予少渣、半流质饮食Q(6)情志护理:安慰患者,使患者调节情绪,安心静养。
(7)临证(症)施护:①患者疼痛时指导其中药熏洗坐浴,促使肿痛消退。
②患者发热时协助其取舒适体位,汗多时勤换衣裤、多饮水;高热不退时遵医嘱用药°③患者便秘时遵医嘱口服润肠通便药物,或行中药保留灌肠,或艾灸。
①排尿困难者,遵医嘱热敷下腹部,或艾灸,或留置导尿。
(8)中医特色治疗护理:①肛门肿痛:a.观察患者皮肤红,肿、热、痛的程度及范围。
b.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C.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肛门、神门、皮质下、直肠等穴。
肛周脓肿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肛周脓肿的中医药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93c95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5.png)
肛周脓肿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肛周脓肿又被称作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主要发生于肛门以及直肠周围,是一种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如不加以重视,严重可能会导致引发脓毒血症。
发作时,患者会感觉剧烈疼痛感,而这种疼痛感发作并无时间规律,对于患者的生活造成了负性影响,为社会以及家庭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担。
这种疾病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概率。
随着医疗行业发展,临床上对于该疾病通常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可以很快达到效果,但是缺点是存在创伤,预后时间较长,少部分体弱患者不能选择此项方法进行治疗。
研究表示,中医学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主要以口服加外治,近年来取得了许多优异成果。
绝大部分患者近年来,随着医疗行业发展,人们开始逐渐重视起自身健康水平。
接下来,本文将就该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进行深入剖析:肛周脓肿是什么疾病?肛周脓肿在中医方面属于肛痈的范畴,认为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体内存在许多的湿热邪气,聚积其中,导致气血产生阻碍,血行不畅,经过长久发展,从而导致外感引起热毒,最终阻滞于肛门内,使得体内热盛,最终致使成脓。
如若此时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长久以往,将会对脾胃产生损害,容易产生湿热之毒,湿邪与热邪一起侵犯下焦,阻碍气血,最终引发肛痈。
如若机体发生长期的精血和津液亏损,则将会影响到肺部、脾部、肾脏等产生虚损,影响水液代谢情况,湿邪与热邪共同在体内发生瘀滞,直至肛门,经络发生阻滞,最终可导致发生肛痈。
中医药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不同的时期进行对应治疗,该疾病在早期多为实证,对此应当以清热解毒、化瘀祛风、活血等为重点医治方向。
如若脓肿已经长成,应当及早进行切开,将脓毒引流出体外,避免邪毒长久聚积体内,使病情加重。
如若脓肿已经发生破溃,应当对其辨证,分辨寒热虚实,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如若辨证为虚实相交,病情较为复杂,对其应当选择清热药物,同时辅佐补益气血的药物双管齐下。
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有哪几种?中医药对于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内治与外用两种。
中医肛肠科如何防治肛周脓肿
![中医肛肠科如何防治肛周脓肿](https://img.taocdn.com/s3/m/06d2a44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e.png)
中医肛肠科如何防治肛周脓肿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属于中医“肛痈”的范畴。
在肛肠科中,肛周脓肿较为常见,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
中医在防治肛周脓肿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肛周脓肿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肛周脓肿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导致湿热内生,下注肛门,蕴结不散,化为热毒,从而引发肛痈。
2、外感风热外感风热之邪,或外感暑湿之邪,侵犯肛门,与气血相搏,化为热毒,发为肛痈。
3、正虚邪恋身体虚弱,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容易感受外邪,邪气留恋不去,郁久化热,热毒蕴结于肛门,发为肛痈。
4、肛门损伤肛门局部受到损伤,如肛裂、内痔嵌顿、肛门周围注射不当等,导致局部气血凝滞,感染毒邪,发为肛痈。
二、中医肛肠科对肛周脓肿的预防1、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饮酒。
2、保持肛门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干燥。
3、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
4、预防便秘和腹泻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预防便秘和腹泻。
便秘时,大便干结,容易损伤肛门;腹泻时,粪便刺激肛门,也容易引发感染。
5、增强体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外感邪气的侵袭。
三、中医肛肠科对肛周脓肿的治疗1、内治法表现为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等症状。
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
(2)火毒炽盛证表现为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等症状。
治宜清热解毒透脓,方用透脓散加减。
(3)阴虚毒恋证表现为肛门肿痛,皮色暗红,成脓时间长,溃后脓出稀薄,疮口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盗汗等症状。
治宜养阴清热,祛湿解毒,方用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加减。
2、外治法(1)初起可用金黄膏、玉露膏外敷,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中医辨证论治肛周脓肿
![中医辨证论治肛周脓肿](https://img.taocdn.com/s3/m/8bf53babf121dd36a32d82e3.png)
1 4 5 8・
当代 临床 医 刊
2 0 1 5年
便导下 ; 口水 黏 热或 口甜 者 , 加佩兰醒脾芳化 。
1 . 1 . 5变 通 法
可 用 平 胃散 合 二 陈 汤 ( 均 为《 局方》 ) 加 减。
1 . 2脾 胃虚 弱 1 . 2 . 1l 临床 表 现 厌 食 日益 加 剧 , 不思饮食甚而 拒食 , 恶 心 呕吐 , 形体 消瘦 , 面 色萎 黄 , 神疲 乏 力 , 气短懒言, 容 易 出 汗、 感冒, 四肢 不 温 , 大 便 秘 结 而 数 日一 行 。 舌 质 淡 , 苔 薄 少津 , 脉虚缓或濡细。 1 . 2 . 2病 因病 机 脾 气 虚而 不能 运 化 , 胃气 虚 而 不 能 纳 谷 , 气血生化无 源。 1 . 2 . 3治 法 健 脾 益 气 和 胃 。 1 . 2 . 4方 剂 异 功 散 ( 《 , ' b J L 药证 直诀》 ) 加减 。( 1 ) 药物: 党参 ( 或太子参 ) l O g , 炒 白术 l O g , 茯苓 l O g , 炙甘 草 3 g , 陈 皮 3~ 6 g , 砂 仁 3~5 g , 山楂 l O g 。( 2 ) 方义 : 党参、 白术 、 茯 苓、 甘 草健脾 益气 , 陈皮 理 气 和 胃 , 砂 仁醒脾 , 山 楂 消 导 增 食 。( 3 ) 加减 : 心悸气短者 , 加龙眼 肉, 枣仁养 血宁心 ; 头 晕 目眩 者 , 加枸杞子 、 女 贞子补 肝 ; 气短懒言 者 , 加 麦冬 、 五 味 子补气养阴 ; 呕吐恶心者加 姜半 夏、 竹 茹降逆 止呕 ; 纳 呆 不 食者 , 加鸡 内金 、 神 曲 开 胃。 气 血 不 足 疲 乏 甚 者 , 加 黄芪 、 当归 、 白 芍益 气 养 血 。气 阴 两 虚 口渴 者 , 加 乌梅 、 天 花 粉 生 津。
肛周脓肿的分型与辨证施护
![肛周脓肿的分型与辨证施护](https://img.taocdn.com/s3/m/5e07c52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b.png)
肛周脓肿的分型与辨证施护发布时间:2021-04-14T06:48:35.365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期作者:肖丽[导读] 肛周脓肿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而且这种疾病在各种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均可发生,具有发病急、病发率高以及疼痛剧烈等特征。
肖丽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 610213肛周脓肿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而且这种疾病在各种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均可发生,具有发病急、病发率高以及疼痛剧烈等特征。
那么何为肛周脓肿呢?肛周脓肿发生后有哪些常见症状,又该如何依据疾病分型进行辩证护理呢?何为肛周脓肿?肛周脓肿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肛门直肠周围间隙的急、慢性化脓性感染病的总称。
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者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
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肛门痈疽范畴。
肛周脓肿是一种急重症,也是肛肠科常见疾病。
占肛肠疾病的8%~25%,其发病率为16.1/10万,目前肛周脓肿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考虑与环境、气候、饮食及生活习惯等有关,主要发病人群集中在20~40岁的中青年,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9:1。
肛周脓肿的临床症状表现有哪些?在肛周脓肿发生后,患者一般肛门会有局部隆起的情况出现,继而表现出红、肿、热、痛等典型症状,病发时患者肛周脓肿部分与正常组织之间存在清晰的界限,在按压时会有剧痛感,且存在波动感。
但大而深的脓肿,由于受到局部炎症反应以及毒素吸收的影响,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比较显著的全身症状,诸如头痛、高热以及白细胞计数增加等症状。
具体而言,在肛周脓肿发生后的表现有:从局部反应来看,患者会感到肛门周围小硬块或肿块出现,然后可明显感觉到疼痛加剧、红肿发热、局部有波动感、脓性分泌物、肛门坠胀不适、坐卧不宁、排尿不畅、大便秘结等直肠刺激性症状。
从全身反应来看,患者在病发后一般会有全身不适、体温升高、乏力、精神不佳、食欲减退以及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出现。
肛周脓肿的分型与辨证施护有哪些?《灵枢·痈疽篇》云:“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
肛周脓肿的中医护理方法
![肛周脓肿的中医护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833f8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9.png)
肛周脓肿的中医护理方法肛周脓肿是指在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形成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其特点是自行破裂或手术切开引流后形成肛门瘘。
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
常见的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尔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多种病菌混合感染,最近也发现与肛门线的损伤有关。
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门腺感染外包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
那么,中医如何辨证治疗肛周脓肿呢?一、中医治疗肛周脓肿简介肛周脓肿,属于中医肛痈的范畴,是发生于肛门直肠周围及间隙内的急慢性化脓性疾病,其发病迅速,易溃,不易敛。
一般溃后多成瘘。
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主要是外感湿热燥火湿邪,湿热瘀毒下注,或肛门破损染毒,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或过食辛辣,醇酒,肥甘等导致湿热内生,下注大肠,蕴结肛门,热毒结聚所致。
所以肛周脓肿用中药治疗,注重清热解毒利湿,分清虚实,根据情况选用内治法和外治法。
一般初期不管实证与虚证都可采用内治法和外敷药物治疗,一旦成脓,宜及早切开引流,采用手术治疗。
二、肛周脓肿的分期治疗1、肛周脓肿初期的患者以疼痛剧烈为主,此时西医除了抗感染、消炎外,一般无特殊处理,而中医可内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减轻患者的痛苦、加快脓液吸收,还可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坐浴,也可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2、肛周脓肿手术后可用清热解毒、益气养血的中药内服,再用去腐生肌作用的中药换药,可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3、高位肛周脓肿如果直接采用手术切开肛门括约肌,有可能导致肛门失禁,而中医的挂线疗法就起到很大作用,通过挂线的办法可减少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降低肛门失禁的风险。
三、肛周脓肿的辩证治疗1、由实火蕴结而生毒火所致。
主要症候有肛肠附近突然出现红肿伴随疼痛,且有持续严重的趋势,触之疼痛尤为明显,触感很硬,并有并发症,主要有恶寒发热,便秘,小便有灼热感且短,舌红苔黄脉弦滑有力。
中医治疗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中医治疗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2738a0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d.png)
中医治疗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是什么?肛周脓肿是肛门周围组织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伴有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
中医认为,肛周脓肿多因湿热内蕴、气血瘀滞所致。
本文将介绍中医治疗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等,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提高治疗效果。
一、认识肛周脓肿肛周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称为肛痈。
它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属于细菌感染,是肛瘘的前身。
肛周脓肿的三大常见症状包括:疼痛:疼痛是肛周脓肿最常见的症状,为逐渐加重的持续性肿痛或跳痛,行走不便,端坐受限。
硬结肿块:初期肛旁突起一硬结肿块逐渐增大,时间长了有的可自行破溃。
发热:炎症局部红肿伴有发热,常为低热有时出现高热。
体温可在37~40℃之间。
此外,还可伴有全身倦怠不适、食欲不振、睡眠欠佳等症状。
肛周脓肿的发病原因与肛瘘相同,为感染所致。
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小儿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肛周脓肿发生后应认真对待,发生在肛门两侧的坐骨直肠窝和骨盆直肠窝及男性前侧的会阴筋膜下的脓肿最为凶险,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二、中药内服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肛周脓肿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会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1.清热解毒法针对湿热内蕴的肛周脓肿,中医采用清热解毒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金银花、连翘、黄芩等清热解毒药,这些药物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的作用。
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减用药,如伴有大便干结者,可加用大黄通便;伴有发热者,可加用石膏清热泻火。
2.活血化瘀法针对气血瘀滞的肛周脓肿,中医采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药,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减用药,如伴有疼痛者,可加用乳香、没药止痛;伴有炎症者,可加用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药。
3.益气养血法针对气血亏虚的肛周脓肿,中医采用益气养血法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肛门肿痛、隆起、坚硬如石、大便排出困难,有里急后重、舌紫痕,此型应活血化痕消肿止痛,以三黄膏外敷,三黄栓纳人肛内一枚每日一次,重点做好情志护理,因情志不畅,气滞则血癖病情加重。
此外使病室温湿度适宜,协助患者料理生活。
2、湿热下注型
以肛门坠胀疼痛、红肿较重、食欲不振,渴不多饮,大便燥结或澹泻,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给予清淡无刺激性的饮食,如绿豆粥、青菜等。
便秘者多吃水果,塘泻者少吃粗纤维素蔬菜,肛门坠胀者肛内纳人三黄栓一枚,清热通便。
3、肛门热毒型
局部以红肿热痛,坐卧不安,受压或咳嗽时症状加剧,溃破后液黄浊,稠而带臭味,常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口渴冷饮,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此期以清热解毒,凉血祛窟,软坚散结为主,发热盛者给针刺合谷、曲池、大椎等穴位,局部外徽三黄膏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每日换药一次,用硝硼散30g每日热水坐浴2次,疼痛盛者给元胡止痛片,便秘者口服清宁胶囊每晚2粒,嘱患者多饮水。
4、饮食调护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因此我们便用“培土生金”方法,加强病人的饮食调节。
肛周腔肿的发生与湿热有密切关系,所以油腻生湿热的食物应有所节制,同时要戒除烟酒及嗜茶习惯,忌食难以消化的甘厚腥和辛辣刺激之品,应多食清淡、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的食物如冬瓜、丝瓜、绿豆、萝卜等。
5、情志护理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完整统一的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故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神内伤,身必败亡”之说,肛周脓肿患者,尤其女病人怕羞,不方便等因素而不诊治,延误病情,因此我们对此类患者更应做好情志护理,可给患者讲述病情的转归以及此病的发病机理,解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心情舒畅,配合医护,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肛周脓肿的护理是很重要的。
我们应严格掌握病人的辨证施治原则,辨证分型施护,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护理,减轻病人的痛苦,及早防治尽快解除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