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履虫
草履虫
中文学名: 拉丁学名: 界: 门: 纲: 草履虫 paramoecium 原生生物界 原生动物门 纤毛纲 目: 科: 属: 种: 膜口目 草履虫科 草履虫属 草履虫
百科名片
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 圆筒形的原生动物, 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 180—280 微米。 它和变形虫的寿命最短, 以小时来计算, 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 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简介
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 体内有一对成型的细胞核, 即营养核 (又称大核)和生殖核(又称遗传核、小核) ,进行有性生殖时,小核 分裂,大核消失,小核渐渐生长形成新的大核和小核,故称其为真核生物。其身体表面包着 一层表膜,除了维持草履虫的体型外,还负责内外气体交换,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 碳。膜上密密地长着近万根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 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 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 无口沟的一侧会以边为顶点进行圆周旋转, 更大的碎屑被纤 毛排出,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 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分无性、接合、内合、自配、质配等等。 生物圈里有许多单细胞生物,他们在我们周围,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关系非常密切,草 履虫是其中之一。草履虫由于主要以细菌为食,所以可以净化污水。
细胞器及功能
草履虫细胞器的功能分工如下: 胞口(口沟) :取食 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小核:内含遗传物质,生殖作用 大核:控制营养物质的进出 食物泡:食物泡是草履虫进行胞吞作用产生的,进 入细胞后将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食物泡 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伸缩泡及收集管:收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并 排到体外 胞肛: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 纤毛:辅助运动,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 前进 食物排泄通道 口沟(食物进入)——食物泡(消化)——胞肛(排遗)
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 最低等的原生动物。 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 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
生物 1 -1-

草履虫
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 60 个食物泡, 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 30 个细菌,所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 43200 个细菌,它对 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种类
草履虫的分类:草履虫属于纤毛纲,膜口目, 草履虫科。世界上已经报导过的草履虫有 22 种。 我国常见种至少有下述几种。 1.大草履虫又叫尾草履虫,长 180—280 微 米,后端圆锥形,锥顶角度约 45 至 60 度。两个伸 缩泡均有收集管。有小核一个,致密型,椭圆形。 生活在有机质较多的死水或缓流中。 2.双小核草履虫长 80-170 微米,形似尾草履虫,但后部较前部更宽,后端锥形,顶 角近 90 度。有伸缩泡两个,收集管较短。有两个小核,很小,泡型。生活环境和尾草履虫 相同。 3.多小核草履虫长 180—310 微米,形似尾草履虫,有时有三个伸缩泡。小核泡型,有 3—12 个。生活环境和尾草履虫相同。 4.绿草履虫体长 80—150 微米。细胞质内有绿藻共生,在见光处培养后通体呈绿色。 小核一个,致密型。生活在清水池塘。 5.放毒型草履虫 (killerparamecia) 草履虫中有一些品系可以产生一种毒素 (草履虫素) , 这种毒素可杀死其他品系的草履虫, 而对自身却无害。 于是将能产生毒素的品系称为放毒型 草履虫;将可被杀死的品系称为敏感型草履虫,该品系不能产生草履虫素。放毒型草履虫所 以 能产 生毒素 ,是 由 两方 面因 素决定 的,一 是在 它的 细胞质 中含有 一种 称为 卡巴粒 (Kappaparti-cle) 的特殊颗粒, 卡巴粒的直径约 0.2 微米, 长约 1~5 微米, 含有 DNA、 RNA、 蛋白质、糖类等,现已公认是一种内共生体。它可进行自我复制和发生突变,每个细胞中的 卡巴粒数目可从几个到几百个, 草履虫素就是由卡巴粒控制产生的。 另一个因素是在它的细 胞核中含有显性基因 K,当核基因 K 和卡巴粒共存于一个细胞内,该草履虫就能产生毒素, 可见放毒是由卡巴粒和显性基因 K 共同决定的。卡巴粒必须在 K 基因作用下才能复制,只 有核基因 K 而无卡巴粒的草履虫是不能产生毒素的,因为核基因 K 不能在原先无卡巴粒的 情况下重新产生卡巴粒。只有卡巴粒而无核基因 K 的草履虫开始时虽然也能放毒,但由于 细胞不断分裂而卡巴粒不能复制,卡巴粒也就越来越少,最后(大约经历 5~8 代)就变成 无卡巴粒的敏感型。放毒型与敏感型草履虫的基因型如下: 放毒型 敏感型 K/K+卡巴粒 K/K K/k+卡巴粒 K/k k/k+卡巴粒 k/k
草履虫 消化食物 过程
养殖与纯化
养殖 草履虫是鱼幼苗生长必需的一种饵料。但其不易被发现,也很难捕捉,因此为补充其不 足,应当人工饲养。其方法是: 取干稻草切成小段,直接浸泡于水中或煮后浸泡,用稻草浸出液作培养液。然后将浸过 的稻草与水放进玻璃容器内,水占 2/3 以上,臵于光照充足的地方。再到腐殖质丰富的地方 去取种源,那里的水质应比捞红虫的坑塘水质清。舀回一桶水,取部分水体装入无色透明的 小瓶内,对阳光细心观察,可见有白色小点悬浮于水中。如果看不见小白点,应用力搅动桶 水, 再取中央部位的水装入小瓶, 对准光线看有无小白点。 如见有小白点悬浮水中飘忽不定,
生物 1
-2-

草履虫
可将此水倒入培养液中。将温度控制在 22℃~28℃之间,1 个星期后便可发现有草履虫的幼 体了。喂其煮熟的牛肉汁,大约 0.5 小时后分裂。 纯化 取普通多孔水浴锅一只,在锅内安装一只暖棒(恒温加热器,温度范围 16~32℃) ,加 水、通电、调温至 25℃;同时安放 50ml、1000ml 烧杯各一只,内盛自来水 2/3 左右。将野 外采集的草履虫液在水浴锅中放臵一周左右, 取上层含有草履虫的澄清液数滴移入 50mL 小 烧杯内培养。一周后,小烧杯内水面与杯壁相接处,就会有较多的草履虫,用细滴管沿杯壁 取数滴移入 1000ml 烧杯中培养。经过 1~5 次转移培养,就能获得较纯的草履虫,即使有 少量其他原生动物,也会被迅速繁殖起来的草履虫种群所抑制。若大量需用草履虫,可在塑 料桶内安装暖棒调温至 25℃, 从上述培养液中取数滴于桶中培养, 周后即能繁殖出大量草 2 履虫。 草履虫观察的注意事项 在显微镜下观察,最好在载玻片上放适量的棉花纤维,这样可以避免草履虫乱动。
生活环境
喜欢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沟、洼地等。大多数草履虫是全动性营养,但绿草履 虫是例外,体内含共生绿藻,这种绿藻可利用动物体排泄的含氮废物作为无机盐的来源,通 过植物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存 (属于植物性营养。 草履虫可以在缺氧或厌氧环境中生活, 其耐污性极强。
草履虫细胞分裂图(单细胞生物分裂为个体分裂)
关于草履虫的一些图片
生物 1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