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规划背景 (1)
1.2规划目的 (2)
1.3规划理念 (2)
1.4规划依据 (3)
1.5规划范围 (4)
1.6规划期限 (4)
1.7规划定位 (5)
第二章生态市建设的现实基础 (6)
2.1基本概况 (6)
2.1.1自然环境概况 (6)
2.1.2自然资源概况 (7)
2.1.2.1水资源 (7)
2.1.2.2土地资源 (7)
2.1.2.3森林资源 (7)
2.1.2.4港口资源 (8)
2.1.2.5海洋资源 (8)
2.1.2.6生物资源 (8)
2.1.2.7旅游资源 (9)
2.1.3社会经济概况 (9)
2.1.3.1经济发展现状 (9)
2.1.3.2科教文化 (10)
2.1.3.3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 (11)
2.1.4生态环境状况 (11)
2.1.4.1环境质量现状 (11)
2.1.4.2外部区域污染影响 (12)
2.2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12)
2.2.1经济发展基础良好 (13)
2.2.2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3)
2.2.3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 (14)
2.2.4自然区位条件优越 (14)
2.2.5工作基础较为扎实 (15)
2.3生态市建设的制约因素 (15)
2.3.1经济增长以量的扩张为主,循环经济体系尚未根本建立 (15)
2.3.2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16)
2.3.3局部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 (16)
2.3.4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综合治理能力相对薄弱 (16)
2.3.5科技教育基础薄弱,高素质人才仍然紧缺 (17)
2.3.6生态意识比较淡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17)
第三章生态市建设的总体思路 (18)
3.1指导思想 (18)
3.2基本原则 (18)
3.2.1注重协调,持续发展原则 (18)
3.2.2科技支撑,体制创新原则 (18)
3.2.3统筹规划,法制保障原则 (19)
3.2.4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 (19)
3.2.5以人为本,民为主体原则 (19)
3.2.6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原则 (19)
3.3总体目标 (20)
3.4建设步骤 (20)
3.4.1启动期(2003-2007年) (20)
3.4.2发展期(2008-2012年) (22)
3.4.3深化期(2013-2020年) (23)
第四章生态市建设的指标体系 (25)
4.1指标体系 (25)
4.2指标可达性分析 (26)
4.2.1达标指标分析 (26)
4.2.2未达标指标可达性分析 (27)
第五章生态市建设的功能分区 (32)
5.1区划原则 (32)
5.2生态功能分区 (33)
5.2.1西部、南部山地生态管护区 (35)
5.2.1.1区域特征概况 (35)
5.2.1.2保护和建设方向 (36)
5.2.1.3重点保护区域 (36)
5.2.2北部平原、南部丘陵农林生态控制区 (37)
5.2.2.1区域特征概况 (37)
5.2.2.2保护和建设方向 (37)
5.2.3城镇及城郊发展生态重建区 (38)
5.2.3.1区域特征概况 (38)
5.2.3.2保护和建设方向 (39)
5.2.4近海海岸带生态区 (39)
5.2.4.1区域特征概况 (39)
5.2.4.2保护和建设方向 (40)
5.2.4.3重点保护海域 (41)
5.3生态功能区与城市化、产业化的关系 (42)
5.3.1发挥区间优势,优化中心城各区间功能 (42)
5.3.2系统整合工业园区,推进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 (42)
5.3.3合理确定海洋环境功能分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43)
第六章生态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44)
6.1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 (44)
6.1.1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44)
6.1.1.1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45)
6.1.1.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45)
6.1.1.3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46)
6.1.1.4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47)
6.1.1.5完善农业安全生产和认证体系 (48)
6.1.1.6加强农业科技服务 (48)
6.1.2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49)
6.1.2.1优化工业结构 (49)
6.1.2.2严格产业准入 (50)
6.1.2.3调整工业布局 (51)
6.1.2.4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53)
6.1.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57)
6.1.3.1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 (58)
6.1.3.2完善提升商贸流通业 (59)
6.1.3.3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60)
6.1.3.4全面发展科教文化信息服务业 (61)
6.2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63)
6.2.1构建生态环境安全格局 (63)
6.2.1.1一条贯穿南北的生态大通道 (63)
6.2.1.2五条沟通海陆的绿色生态走廊 (63)
6.2.1.3各组团间的多组生态隔离带 (64)
6.2.1.4环三江片防护带及沿江绿带 (64)
6.2.2加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65)
6.2.2.1全面推进水环境整治 (65)
6.2.2.2继续强化大气环境整治 (67)
6.2.2.3深入开展城镇环境整治 (68)
6.2.2.4着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70)
6.2.3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71)
6.2.3.1修复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环境质量 (71)
6.2.3.2严格管理开山采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72)
6.2.3.3注重抓好生态林建设,完善林业生态体系 (73)
6.2.3.4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生物生存空间 (74)
6.2.3.5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75)
6.3建设优美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 (76)
6.3.1推进生态住区建设 (76)
6.3.1.1合理规划布局 (76)
6.3.1.2形成适宜规模 (77)
6.3.1.3建设生态住宅 (77)
6.3.2优化生态交通网络 (78)
6.3.2.1保障步行交通 (78)
6.3.2.2自行车合理运行 (78)
6.3.2.3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79)
6.3.2.4合理有序发展小汽车 (79)
6.3.3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79)
6.3.3.1文化娱乐设施 (79)
6.3.3.2医疗卫生设施 (80)
6.3.3.3商业金融设施 (80)
6.3.3.4水电基础设施 (81)
6.3.4推进城乡生态建设 (81)
6.3.4.1完善公共绿地系统 (81)
6.3.4.2美化城镇生态景观 (82)
6.3.4.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83)
6.4建设文明先进的生态文化体系 (85)
6.4.1积极培育生态理念 (85)
6.4.1.1加强全民生态教育 (86)
6.4.1.2普及生态保护知识 (87)
6.4.1.3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88)
6.4.2大力倡导绿色消费 (88)
6.4.2.1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89)
6.4.2.2规范绿色消费行为 (89)
6.4.2.3加强绿色消费保障 (90)
6.4.3着力创建基层生态文化 (90)
6.4.3.1企业生态文化建设 (90)
6.4.3.2社区生态文化建设 (91)
6.4.3.3乡村生态文化建设 (92)
6.4.3.4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92)
6.4.4保护利用历史文化名城 (93)
6.4.4.1建设独具特色的藏书文化 (93)
6.4.4.2弘扬根基深厚的儒商文化 (93)
6.4.4.3发展潜力广大的海洋文化 (94)
6.4.4.4传承优秀灿烂的古建文化 (94)
6.5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体系 (95)
6.5.1建立社会发展支撑体系 (95)
6.5.1.1加强人口综合管理 (95)
6.5.1.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96)
6.5.1.3发展公共卫生事业 (96)
6.5.2建立自然资源支撑体系 (97)
6.5.2.1优化配置水资源,创建节水型城市 (97)
6.5.2.2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99)
6.5.2.3加紧调整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100)
6.5.3建立生态安全预警机制 (101)
6.5.3.1建立生态安全评估机制 (101)
6.5.3.2建立生态安全监测系统 (102)
6.5.3.3建立生态安全应急处理系统 (102)
第七章生态市建设的重点工程 (104)
7.1重点工程建设 (104)
7.2规划方案绩效分析 (110)
7.2.1规划方案投资分析 (110)
7.2.2规划方案绩效分析 (111)
7.2.2.1经济效益分析 (111)
7.2.2.2生态效益分析 (111)
7.2.2.3社会效益分析 (112)
第八章生态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114)
8.1切实加强生态市建设的领导 (114)
8.1.1加强领导,周密协调 (114)
8.1.2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114)
8.2健全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115)
8.2.1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115)
8.2.2制定完善法律和规章 (115)
8.2.3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116)
8.3加快管理体制创新 (116)
8.3.1转变政府职能 (116)
8.3.2探索绿色GDP考核体系 (116)
8.3.3统筹运用政府专项资金 (117)
8.4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117)
8.4.1加大财政投入 (117)
8.4.2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 (117)
8.4.3推进生态建设市场化、产业化进程 (118)
8.5积极推进环境科技创新 (118)
8.5.1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 (118)
8.5.2建立生态环境信息网络 (118)
8.5.3推进环境科技创新 (119)
8.6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119)
8.6.1提供良好的合作软环境 (119)
8.6.2开展全方位的对外交流合作 (120)
第一章总论
1.1规划背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纪,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全球性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本战略,谋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逐渐成为全球的共同行动。
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明确了方向。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各级政府的必然选择。
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003年9月,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然而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和严峻的挑战,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必须把握机
遇,扬长避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宁波经济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
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扩大)提出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水清、地绿、天蓝、宁静的良好环境,建设生态型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战略目标。
市人大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市政府制定了《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生态市建设的目标任务。
市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六大联动”战略,提出了实施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要求。
1.2规划目的
编制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清宁波生态市建设面临的形势和艰巨任务;立足现实基础,着眼未来发展,构建生态市建设的总体框架,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结合宁波实际,有针对性研究制定生态市建设的保障措施,使生态市建设有组织、有领导、有重点、有秩序地深入开展。
1.3规划理念
本规划贯彻“健康、安全、活力、发展”这个基本理念,遵循客观生态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运用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原理,以我市主要生态问题为切入点,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建设为重点,把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制定区域长远发展目标,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建设优美生态人居环境,培育区域生态文化体系,拓展生态支持系统支撑能力,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水平,建立区域联动互补的管理体系,把我市建设成为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环境安全、具有生态活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浓郁江南水乡特色、适宜于创
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生态市。
生态系统健康健康是生态市的必要条件和基本特征。
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意味着为人类提供服务的生态系统健康和完整,也包括城市人群的健康和社会健康,具有合理的生态结构,和谐的生态秩序,良好的生命支持系统,完善的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环境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使人们在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在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安全阈限内得到发展。
具有生态活力活力是生态市旺盛生命力的象征,体现在社会、经济和自然各个方面,表现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效率。
通过生态支撑体系建设,城市发展与生态支持系统的互动调控及生态系统培育,提高城市生态系统活力水平。
保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协调与和谐,在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得以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本规划融合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观和整体效益观,对城市发展战略进行宏观把握和科学指导。
1.4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
《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指标(试行)》(国家环保总局,2003)《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
《宁波市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
《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
《宁波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1.5规划范围
宁波市行政管辖区域,总面积19123平方公里(陆域9365平方公里、海域9758平方公里)。
1.6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2003年;
近期(启动期):2003-2007年;
中期(发展期):2008-2012年;
远期(深化期):2013-2020年
1.7规划定位
本规划是宁波生态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各地区、行业、部门必须在遵循生态市建设规划前提下,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区域开发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随着生态市建设的推进,市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规划》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
第二章生态市建设的现实基础
2.1基本概况
2.1.1自然环境概况
我市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有舟山群岛作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分别与舟山和嘉兴隔海相望;南连天台山,紧靠三门湾,与台州地区的三门、天台县交界;西接绍兴市的上虞、嵊州和新昌三县。
我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及长江流域经济区的主要核心城市之一,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地势特点是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有低山、丘陵、半岛、平原等地貌类型。
西南部属浙东丘陵带,多为丘陵山地,富风化沃土,宜于耕作;东北部和中部属宁绍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湖泊众多,土地肥沃。
平原、山地面积各占全市陆域面积的46.6%和53.4%。
我市位于中纬度地带,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四季分明,呈冬夏季略长、春秋季稍短的特点。
全年气温适中,平均气温16.1℃-16.5℃,年均降水量1520.9毫米,相对湿度80%左右,属湿润丰水区域。
我市水系由甬江流域和象山港、三门湾地区组成。
主要河流有甬江和大嵩江、白溪、凫溪、颜公河等。
鄞州区境内拥有浙江省最大的淡水湖——东钱湖。
甬江由姚江、奉化江两大支流及其干流河段组成,流域面积4518平方公里,其中姚江全长107.4公里,流域面积1934平方公里;奉化江全长93.1公里,流域面积2223平方公里;甬江干流全长25.6公里,流域面积361平方公里;
2.1.2自然资源概况
2.1.2.1水资源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5.31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1323立方米,远低于全省平均2123立方米的水平。
水资源总量分布不均,西部大于东部,山区大于平原。
全市建有亭下、皎口、横山、四明湖和白溪等5座大型水库、21座中型水库及遍布全市的379座小型水库,合计水库、河网兴利库容12.68亿立方米,通过调节后可供水量约21亿立方米。
2003年用水总量约为18.08亿立方米,其中农林牧渔用水约占52.3%。
全市水资源平均开发利用率为23.5%,其中甬江流域开发程度相对较高,为33.5%,象山港三门湾为11.3%。
2.1.2.2土地资源
我市土地资源主要由山地丘陵、水网和滨海平原等构成。
全市土地总面积为969550.53公顷。
土地利用结构中,农用地面积最大,为679568.9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0.09%,其中耕地222025.59公顷(22.9%)、园地57151.65公顷(5.89%)、林地345465.47公顷(35.63%)、牧草地75.13公顷(0.01%)、其它农用地54851.13公顷(5.66%);其次是建设用地,为118956.2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2.27%,其中居民点工矿用地97627.01公顷(10.07%)、交通用地7843.59公顷(0.81%)、水利设施用地13485.62公顷(1.39%);未利用地171025.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7.64%。
2.1.2.3森林资源
全市森林覆盖率为48.9%,人均林业用地面积1.2亩。
全市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余姚南部、奉化西南部、宁海、象山等地较多,东北部平原区
森林资源占有量极少。
2.1.2.4港口资源
我市具有丰富的港口资源。
岸线绵长而曲折,港湾多而优良,航道宽而水深。
沿海可供开发成港口的岸线有100公里,其中可建造1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有30公里(大部分水深达20—50米),且常年不冻,基本不淤,自然条件极为优越,是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建设区。
2.1.2.5海洋资源
我市海洋资源较为丰富。
全市海域面积9758平方公里,滩涂面积940平方公里,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356个,海岸线长1488公里,其中西北部多沙岸,是种棉、晒盐的天然良田;东南部多岩岸、滩涂,是建港、海产养殖的优良基地,具备发展海洋经济和建造“海上宁波”的良好基础。
2.1.2.6生物资源
我市地处北亚热带南缘,植物种类丰富。
植被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草丛等5个植被类型组,13个植被型,38个群系。
其中针叶林是主要植被类型,广布于中低山、丘陵山地;阔叶林是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宁海、北仑、鄞州等地;竹林主要有大面积天然林和人工林组成,灌丛以壳斗科、胡桃科、杜鹃花科、金缕花科为主,草丛以芒草、白茅为主。
宁波野生动物属东洋界北缘,代表性动物有猕猴、灵猫、鹿、华南兔以及雉科、棕鸟科、卷尾科、黄丽科、画眉科、眼镜蛇科、龟鳖类等。
昆
虫有21目122科,两栖类7科18种,爬行类12科52种。
2.1.2.7旅游资源
我市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2处,其中包括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全国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保国寺、上林湖越窑遗址、它山堰古代水利工程、镇海口海防遗址、奉化蒋氏故居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二的天童寺,珍藏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阿育王寺,全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弥勒佛道场雪窦寺,有溪口、雪窦山国家级风景区和东钱湖省级风景区等。
2.1.3社会经济概况
我市历史悠久。
早在七千年前,宁波先民们就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
1949年5月宁波解放,成为浙江省直辖市及宁波专署驻地。
1984年4月,国务院批准我市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1986年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计划单列市。
1988年,被列为全国较大的城市。
全市辖有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和鄞州六个区、余姚、慈溪、奉化三个县级市,以及宁海、象山二县。
2003年全市户籍人口549.07万,其中市区人口206.91万人。
2.1.
3.1经济发展现状
我市是浙江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粮、棉、油等经济作物和水产品的重要基地。
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786.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
总产值2630.3亿元,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3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9.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3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7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21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88.1亿美元,其中出口达120.7亿美元。
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85亿吨,国际集装箱吞吐量277.2万标箱,货物吞吐量为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第二大港口。
2003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12.23亿元,农业结构继续调整,效益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粮棉油面积继续调减,优质高效农产品面积增加;第二产业增加值1001.21亿元,已初步形成以石化、能源、钢铁、汽车、造纸、电子、服装、家电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所有制工业结构以股份制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为主,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量五分之四。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73.41亿元。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6.3:56.0:37.7,第二产业仍是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2.1.
3.2科教文化
积极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科技创新体系比较完善,科研力量逐步增长,科技成果日渐丰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003年全市共组织实施市级各类科技计划1431项,获得国家级项目115项。
专利授权数3414件,连续5年名列全省第一,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五位。
全市人才资源总量38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3万人。
2003年,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2701所(含技校),在校学生111万人。
九年制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
全市拥有12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7.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2%。
全市拥有市级广播电视台3座,县级广播电视台7座,广播、电视人
口综合覆盖率为99.98%。
2.1.
3.3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完善。
2003年末全市拥有专业卫生人员2.15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达1.53万张,每千人拥有总床位2.78床/千人。
居民期望寿命达到75.8岁。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实现了医疗卫生十分钟服务圈,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达到95%。
农村居民自来水受益率90%,卫生户厕普及率68%。
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就业保障机制。
2003年,新增就业岗位1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4.02%。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农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处于全国城市的领先地位。
2.1.4生态环境状况
2.1.4.1环境质量现状
2003年全市64个地表水水质监测点位中,Ⅰ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比例分别为1.6%,18.8%,18.8%,23.4%,17.2%和20.3%,其中达到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占37.5%,主要分布在甬江水系和宁海、象山境内入海溪流;平原河网水质达标率普遍较低。
全市大中型水库水质较好,基本上为Ⅱ类和Ⅲ类水。
1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差,水质全为超四类海水,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氮。
全市大气环境质量优良。
空气质量保持在Ⅰ—Ⅱ级优良水平,其中全
年有三分之一的天数保持在Ⅰ级,处于国内城市中等偏好水平。
酸雨污染严重,降水酸雨频率在61.5%—100%之间,降水年均pH值在4.32-5.29之间,酸雨污染严重,已被列为全国酸雨最严重的十个城市之一。
城市声环境质量良好,区域环境噪声为56分贝,道路交通噪声为70分贝左右。
2.1.4.2外部区域污染影响
我市地面水系相对独立,水环境质量基本上不受外部区域污染影响。
本市的空气、海域环境质量由于外界远距离污染迁移,在特定季节、区域不同程度上受到外部污染影响。
我市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在冬、春两季会受到北方地区沙尘暴影响,严重时,会出现Ⅲ级轻污染天气。
海洋环境污染受外界影响大。
长江沿岸流自北向南流经我市,外界海域(主要是长江流域、钱塘江流域)污染物在潮流携带下输入我市海域。
据研究,外部环境影响我市外海水质中COD、氮、磷浓度的污染分担率已达到95%以上,甬江口附近海域达到75—85%;象山港海域受外部海域影响的COD污染分担率由湾口90%迅速递减到港底10%以下,氮、磷污染分担率从由湾口90%迅速递减到港中部10%以下。
由此可见,象山港有机污染(COD、氮、磷)除湾口部分海域外,本区域内自身污染也占较大比重。
2.2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和机制优势,取得了经济社会建设的显著成就,城市经济实力得到迅速增强,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人民生活质量达到较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为宁波生态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1经济发展基础良好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86.85亿元,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指标名列全省前茅。
全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9.30亿元;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工业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了以临港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行业为主体的板块型工业结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各类市场更趋活跃,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的快速增长。
2003年我市综合实力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居第八位。
2.2.2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大改革力度,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教、文、卫、体事业发达。
“一号工程”深入人心,全社会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市高科技产业园区等一批高新技术园区相继建成。
2003年全市引进和开发各类高新技术产业项目269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600亿元。
通过引进、培养等途径,五年净增中高级人才3万余人,我市跨入了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的行列。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已经达到100%,全市提前三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得到跨越式发展。
2001年,我市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