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规划背景 (1)

1.2规划目的 (2)

1.3规划理念 (2)

1.4规划依据 (3)

1.5规划范围 (4)

1.6规划期限 (4)

1.7规划定位 (5)

第二章生态市建设的现实基础 (6)

2.1基本概况 (6)

2.1.1自然环境概况 (6)

2.1.2自然资源概况 (7)

2.1.2.1水资源 (7)

2.1.2.2土地资源 (7)

2.1.2.3森林资源 (7)

2.1.2.4港口资源 (8)

2.1.2.5海洋资源 (8)

2.1.2.6生物资源 (8)

2.1.2.7旅游资源 (9)

2.1.3社会经济概况 (9)

2.1.3.1经济发展现状 (9)

2.1.3.2科教文化 (10)

2.1.3.3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 (11)

2.1.4生态环境状况 (11)

2.1.4.1环境质量现状 (11)

2.1.4.2外部区域污染影响 (12)

2.2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12)

2.2.1经济发展基础良好 (13)

2.2.2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3)

2.2.3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 (14)

2.2.4自然区位条件优越 (14)

2.2.5工作基础较为扎实 (15)

2.3生态市建设的制约因素 (15)

2.3.1经济增长以量的扩张为主,循环经济体系尚未根本建立 (15)

2.3.2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16)

2.3.3局部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 (16)

2.3.4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综合治理能力相对薄弱 (16)

2.3.5科技教育基础薄弱,高素质人才仍然紧缺 (17)

2.3.6生态意识比较淡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17)

第三章生态市建设的总体思路 (18)

3.1指导思想 (18)

3.2基本原则 (18)

3.2.1注重协调,持续发展原则 (18)

3.2.2科技支撑,体制创新原则 (18)

3.2.3统筹规划,法制保障原则 (19)

3.2.4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 (19)

3.2.5以人为本,民为主体原则 (19)

3.2.6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原则 (19)

3.3总体目标 (20)

3.4建设步骤 (20)

3.4.1启动期(2003-2007年) (20)

3.4.2发展期(2008-2012年) (22)

3.4.3深化期(2013-2020年) (23)

第四章生态市建设的指标体系 (25)

4.1指标体系 (25)

4.2指标可达性分析 (26)

4.2.1达标指标分析 (26)

4.2.2未达标指标可达性分析 (27)

第五章生态市建设的功能分区 (32)

5.1区划原则 (32)

5.2生态功能分区 (33)

5.2.1西部、南部山地生态管护区 (35)

5.2.1.1区域特征概况 (35)

5.2.1.2保护和建设方向 (36)

5.2.1.3重点保护区域 (36)

5.2.2北部平原、南部丘陵农林生态控制区 (37)

5.2.2.1区域特征概况 (37)

5.2.2.2保护和建设方向 (37)

5.2.3城镇及城郊发展生态重建区 (38)

5.2.3.1区域特征概况 (38)

5.2.3.2保护和建设方向 (39)

5.2.4近海海岸带生态区 (39)

5.2.4.1区域特征概况 (39)

5.2.4.2保护和建设方向 (40)

5.2.4.3重点保护海域 (41)

5.3生态功能区与城市化、产业化的关系 (42)

5.3.1发挥区间优势,优化中心城各区间功能 (42)

5.3.2系统整合工业园区,推进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 (42)

5.3.3合理确定海洋环境功能分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43)

第六章生态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44)

6.1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 (44)

6.1.1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44)

6.1.1.1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45)

6.1.1.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45)

6.1.1.3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46)

6.1.1.4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47)

6.1.1.5完善农业安全生产和认证体系 (48)

6.1.1.6加强农业科技服务 (48)

6.1.2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49)

6.1.2.1优化工业结构 (49)

6.1.2.2严格产业准入 (50)

6.1.2.3调整工业布局 (51)

6.1.2.4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53)

6.1.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57)

6.1.3.1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 (58)

6.1.3.2完善提升商贸流通业 (59)

6.1.3.3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60)

6.1.3.4全面发展科教文化信息服务业 (61)

6.2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63)

6.2.1构建生态环境安全格局 (63)

6.2.1.1一条贯穿南北的生态大通道 (63)

6.2.1.2五条沟通海陆的绿色生态走廊 (63)

6.2.1.3各组团间的多组生态隔离带 (64)

6.2.1.4环三江片防护带及沿江绿带 (64)

6.2.2加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65)

6.2.2.1全面推进水环境整治 (65)

6.2.2.2继续强化大气环境整治 (67)

6.2.2.3深入开展城镇环境整治 (68)

6.2.2.4着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70)

6.2.3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71)

6.2.3.1修复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环境质量 (71)

6.2.3.2严格管理开山采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72)

6.2.3.3注重抓好生态林建设,完善林业生态体系 (73)

6.2.3.4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生物生存空间 (74)

6.2.3.5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75)

6.3建设优美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 (76)

6.3.1推进生态住区建设 (76)

6.3.1.1合理规划布局 (76)

6.3.1.2形成适宜规模 (77)

6.3.1.3建设生态住宅 (77)

6.3.2优化生态交通网络 (78)

6.3.2.1保障步行交通 (78)

6.3.2.2自行车合理运行 (78)

6.3.2.3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