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真谛 阅读答案

生命的真谛 阅读答案
生命的真谛 阅读答案

生命的真谛阅读答案

生命的真谛

①很多人都在追寻生命的真谛:是腰缠万贯?是德高望重?还是名垂千古?

②在我理解,生命的真谛是一份洒脱的自然,远离名利的困扰……古时起,就有许多人在追求这样一种境界,没有官场的勾心斗角,没有生活的层层重压,在这样一个远离名与利的世界里,人们自由自在的生活着。东晋的陶渊明,放弃了能给予他名与利的官场,毅然“归园田”,这在世俗人眼中,似乎是一个愚笨的决定,但这种远离名利困扰、洒脱的生活带给他的快乐,却是那样的无穷无尽。他——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

③一直认为生命的真谛是一种谦虚,淡然,远离名利的困扰……居里夫人发明了放射性元素镭,对于治疗癌症有重大意义。许多人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决定出天价来收购这一项专利,从而获取更大的利益。居里夫人在人们的追捧和重金诱惑面前始终保持着原有的谦虚和淡然。她拒绝了所有的“收购者”,并宣布:这项专利属于全世界所有的患者,自己不会收取任何酬劳!这是一个伟大的决定,使她的人格得到升华!她——获得了人生的真谛!

④逐渐懂得生命的真谛是尽职尽责,无私奉献,远离名利的困扰……今年春天来临的时候,日本地震海啸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带走了人们本应幸福快乐的日子,带给人们无限的恐惧和不安。在核危难的黑暗中,是那些临危不惧的人挺身而出,为人们驱散核危险。他们之中的有些人倒下了,有的人甚至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如果不经历核危难,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福岛50勇士。他们既不为名也不为利,尽职尽责直到倒下,这种坚强从何处来?来自他们对工作的认真,来自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他们——使我理解的人生真谛得到升华!

⑤在人生的海洋中航行,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摆脱名利,重新发觉自己的人生,你会获得更多宝贵的财富,体味到人生的真谛!

1.阅读文章,概括生命的真谛是什么。

2.下面哪则事例可以替换第②段中“陶渊明”的事例?为什么?

【事例一】

唐代的柳宗元,被贬永州。他寄情山水,沉醉于清幽秀美的自然环境中,借以摆脱官场的纷扰,排遣心中的失意之情。

【事例二】

魏晋名士嵇康,对尔虞我诈的官场深恶痛疾,拒不做官。他追求摆脱约束、回归自然的人生境界,宁愿选择在洛阳城外做一名快乐的打铁匠。

4.文章第③④段的顺序不能调换,请说明理由。

答案:

1.示例:

生命的真谛是远离名利的困扰,是一份洒脱的自然,是一种谦虚,淡然,是尽职尽责,无私奉献。

2.示例:

因为嵇康拒绝官场,做打铁匠,追求自由生活的快乐,有力地证明了“生命的真谛是一份洒脱的自然,远离名利的困扰”。

3.示例:

第③段对生命真谛的理解侧重于对物质利益的淡然,第④段侧重于不惜生命的奉献。这两段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地论证了“我”对生命真谛的理解。

三年级语文:《春天的雨点》说课稿(参考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三年级语文:《春天的雨点》说 课稿(参考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三年级语文:《春天的雨点》说课稿(参考 文本) 一、教材分析 《春天的雨点》是义务教材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写人记叙文。文章记叙了乌汉娜老师为上课走神的学生达丽玛补课并护送她回家的事,赞扬了乌汉娜老师关心爱护这位学生的祟高的职业道德。全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两条思路写。一为达丽玛“走神”——“知错后悔”——“发誓”——“专心”。二为乌汉娜老师“发现”、“补课”——“放心”——“护送”。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文章对乌汉娜老师这个主要人物,主要是通过外在行为、语言、神态的描述,她的思想认识、心理活动没有提及。 再从整个单元来看,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是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

惯为要义,阅读能力的核心是培养语感能力。语感能力的形成从根本上说,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自己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习得的。所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更好的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春天的雨点》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浓浓师生情的课文。“情”是课文的灵魂,如何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感悟这种师生情呢?我想,通过创设情境,领悟课文情感是一种方法。我对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做了如下的设想。 二、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读写“补课、竭力”等词语,理解“竭力、发誓”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 3 、能根据课后作业第3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4、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按课后习题要求一自学课文,做读书记号,学习部

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卷

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卷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7九上·崇仁月考)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灵柩jiù妖娆廓guò然无累重蹈覆撤 B . 襁qiǎng褓棱驾媚mèi上欺下断章取义 C . 亵xiē渎陨落怒不可遏è脑羞成怒 D . 扶掖yè繁衍恪kè尽职守一抔黄土 2. (2分)《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 . 先秦 B . 西周 C . 春秋 D . 战国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 (5分) (2017八上·巢湖月考) 诗文默写填空。 1、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高度评价,请你默写《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誉为“独绝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1)《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高度评价,请你默写《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誉为“独绝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4. (12分)最近,初二一班开展了一次以“人与自然”的主题班会活动。 (1)你是这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 (2)在这次主题班会的活动中,有位同学向大家出了这样一道题:自然万物总能给我们人类以无穷的启示,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式,写出你对自然的感悟。 例句:水滴石穿,那是在启示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你的回答是: (3)在这次活中,你也为同学们出了一道题: 根据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季节,从春到冬排列顺序________。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②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③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路蹄轻。 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在活动中,同学们认识到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老师请同学们写一条保护自然的宣传标语,选出精美的粘贴在班级里。你的标语是: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5. (13分) (2017九上·宝应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阅读答案

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阅读答案 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 周国平 ①现代技术正在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发展,不断创造出令人瞠目 的奇迹。人们奔走相告:数字化生存来了,克隆来了……接下来还会有什么东西来了?尽管难以预料,但一切都是可能的,现代技术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它办不到的。面对这个无所不能的怪兽,人们兴奋而又不安,欢呼声和谴责声此起彼伏。 ②按照通常的看法,技术无非是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改变事物 的手段,手段本身无所谓好坏,它之造福还是为祸,取决于人出于什么目的来发明和运用它。乐观论者相信,人有能力用道德约束自己的目的,控制技术的后果,使之造福人类,悲观论者则对人的道德能力不抱信心。仿佛全部问题在于人性的善恶,由此而导致技术服务于善的目的还是恶的目的。然而,有一位哲学家,他越出了这一通常的思路,在五十年代初便从现代技术的早期演进中看到了真正的危险所在,向技术的本质发出了追问。 ③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不仅仅是手段,更是一种人与世界之 关系的构造方式。在技术的视野里,一切事物都只是材料,都缩减为某种可以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技术从来就是这样的东西。不过,在过去的时代,技术的方式只占据非常次要的地位,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是一种非技术的、自然的关系。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大地是化育万物的母亲,他们怀着感激的心情接受土地的赠礼,守护存在的秘密。

现代的特点在于技术几乎成了唯一的方式,实现了“对整个地球的无条件统治”,在现代技术的统治下,自然万物都失去了自身的丰富性和本源性,仅仅成了能量的提供者。 ④现代技术的真正危险并不在于诸如原子弹爆炸之类可见的后果,而在于它的本质中业已包含着的这种对待事物的方式,它剥夺了一切事物的真实存在和自身价值,使之只剩下功能化的虚假存在。这种方式必定在人身上实行报复,在技术过程中,人的个性差别和价值也不复存在,一切人都变成了执行某种功能的技术人员。事情不止于此,人甚至还成了有朝一日可以按计划制造的“人力物质”。不管幸运还是不幸,海德格尔活着时赶上了人工授精之类的发明,化学家们已经预言人工合成生命的时代即将来临,总之,人和自然事物两方面都丧失了自身的本质。 ⑤技术本质在现代的统治是全面的,它占领了一切存在领域,也包括文化领域。在过去的时代,学者都是博学通才,有着自己的个性和广泛兴趣,现在这样的学者消失了,被分工严密的专家即技术人员所取代。在文学史专家的眼里,历史上的一切伟大文学作品都只是有待从语法、词源学、比较语言史、文体学、诗学等角度去解释的对象。艺术作品也不复是它们本身所是的作品,而成了收藏、展览、销售、评论、研究等各种活动的对象,海德格尔问道:“然而,在这种种活动中,我们遇到作品本身了吗?”海德格尔还注意到了当时已经出现的信息理论和电脑技术,并且尖锐地指出,把语言对象化为信息工具的结果将是语言机器对人的控制。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尔雅考试满分答案(2017年12月)

姓名: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人体的味蕾存在于()上。(1.0分) 1.0分 ?A、 舌头 ? ?B、 扁桃体 ? ?C、 上颚 ? ?D、 以上都对 ? 我的答案:D 2 转基因生物从()开始。(1.0分) 1.0分 ?A、 1978年 ? ?B、 1980年 ? ?C、 1982年 ? ?D、

1984年 ? 我的答案:C 3 关于人类脑死亡的界定,下列不属于标准之一的是()。(1.0分) 1.0分 ?A、 大脑无自发和诱发的动作 ? ?B、 没有自主呼吸 ? ?C、 脑电波信号微弱 ? ?D、 头部和四肢腱反射消失 ? 我的答案:C 4 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有()。(1.0分) 1.0分 ?A、 无保护的性行为 ? ?B、 接受污染的血液 ? ?C、 母婴传播 ? ?D、 以上都对 ?

我的答案:D 5 下列关于人类味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分) 1.0分 ?A、 味觉和嗅觉可以联合起来 ? ?B、 舌尖对甜味比较敏感 ? ?C、 舌尖和边缘对咸味比较敏感 ? ?D、 舌头两侧对苦味很敏感 ? 我的答案:D 6 下列物质中属于多糖的是()。(1.0分) 1.0分 ?A、 淀粉 ? ?B、 糖原 ? ?C、 纤维素 ? ?D、 以上都对 ? 我的答案:D

7 下列关于人类体制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0分) 1.0分 ?A、 扩大的颌部和牙齿 ? ?B、 两性异型程度减小 ? ?C、 幼体成熟提前 ? ?D、 不利于发热、散热的皮肤 ? 我的答案:B 8 人体的大脑中大概有()神经细胞。(1.0分) 1.0分 ?A、 21亿个 ? ?B、 150亿个 ? ?C、 1400亿个 ? ?D、 8000亿个 ? 我的答案:C 9

生命的掌声阅读题答案

生命的掌声阅读题答案 导读: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在我上高中一年级时候,班里有位叫英子的女孩,文静漂亮,但她总爱( )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总是早早就来到教室里;下课后,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患小儿麻痹症而残疾了,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一天,上演讲课时,老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轮到英子演讲的时候,全班40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他就一直点英子的名字。 英子( )了一会儿,慢慢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红了。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一个小故事。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英子很有礼貌地向老师深鞠一躬,又向同学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不再那么忧郁了,她和同学们一起玩游戏、说笑。后来,英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数学

和物理。高二那年,她代表我们学校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还获了奖。 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三年后,英子被北京的一所大学破格录取。后来,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 )我。我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这才明白英子变得开朗活泼的原因。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用心去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其实,人都是需要掌声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 )掌声。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阅读题: 1.根据语境,依次填入文中空格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蜷缩迟疑小瞧肯定 B、躲藏迟疑歧视赞扬 C、蜷缩犹豫歧视喝彩 D、蜷缩犹豫鄙视喝彩 2. 用横线画出揭示全文中心的句子。 3.沉静漂亮的英子为什么总是在上课前,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4. 骤然间响起一阵掌声和班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这两次掌声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掌声: 第二次掌声: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1~2单元达标测试卷 亲情春天的脚步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基础达标我会做 一、字词积累。(26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____”。(6分) 懂.得(dǒn dǒng)漆.黑(xīqī)跌.倒(diēshī) 沉醉.(zuìzhuì) 建筑.(gǒng zhù) 仿佛.(fófú) 2.请用“√”标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6分) (1)这件事我们要先调.(diào tiáo)查,然后才能进行调.(diào tiáo) 解。 (2)妈妈用抹.(māmǒ)布把芳芳在桌子上涂抹.(māmǒ)的东西擦 干净了。 (3)那个蒙.(ménɡměnɡ)古族人是我的启蒙.(ménɡměnɡ)老师。3.看拼音,写词语。(8分)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6分)

渴望愿望希望 (1)成为一名海军一直是我心底的(),因此我的风筝是一顶 水兵帽。 (2)达丽玛多像一只()飞出笼子的小鸟。 (3)我真()爸爸早点回来。 飘扬飘舞飘洒 (4)补课完毕,她才看到窗外正()着细细的雨丝。 (5)五星红旗在空中迎风()。 (6)几片黄叶在秋风中自由自在地()。 二、句子训练。(6分) 1.乌罕娜老师的伞被一个外地的兽医借走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见老师出来了,达丽玛的笑脸像绽开的花朵。(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一下子搂住冬冬,激动地说:“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仿写句子,前面写人物动作,后面写人物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训练我能行 三、语言感悟。(10分) 1.我能把有关春天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8分) 春回()()春意()()()()春色 春光()() 鸟()花() 莺()燕()

求知好学篇:《学贵有恒》

《小帆课堂:中考课外文言文真题大揭秘(上)》 1.求知好学篇:《学贵有恒》 2.执政为民篇:《张释之执法》 3.执政为民篇:《张允济断案》 4.人物传记篇:《包拯》 5.人物传记篇:《欧阳修传》 6.事理探究篇:《恶圆》 7.山水游记篇:《钴鉧潭西小丘记》 8.传统美德篇:《朱晖守信》 课程特色 ?中考真题 ?“读、译、解”综合学习 ?每讲一首英文歌曲 ?【附赠】课后作业 预告:《小帆课堂:中考课外文言文真题大揭秘(下)》 1.求知好学篇:《与诸弟书》 2.执政为民篇:《郑板桥开仓济民》《拷打羊皮》 3.事理探究篇:《食喻》 4.事理探究篇:《义犬》《治国犹栽树》 5.人物传记篇:《寇准》 6.人物传记篇:《司马朗传》 7.山水游记篇:《龙井题名记》 8.传统美德篇:《祁奚请老》 真题再现 学贵有恒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nú)马徐行弗间(jiàn),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曰:“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①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注释】①壅(yōng):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 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yà)之者,芒芒②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gǎo)矣。 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 【注释】②芒芒:疲倦。

六年级课外阅读及答案

六年级课外阅读及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一)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 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 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收)集资料,认真地思 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 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 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 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 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 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 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 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 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 (坚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 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 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淘汰——交口称赞—— 3、就短文的题目,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 问题: 回答: 4、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以前学的哪篇爱国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和 启发

春天的雨点阅读答案

春天的雨点阅读答案 禾苗是需要雨露滋润的,孩子是需要老师的关爱和教诲才能成长的。本文讲的就是一个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故事。阅读本文时,要认真地体会反映人物情感和文章中心的句子。 达丽玛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正望着老师乌汉娜,但是她的心正和春风一起,游荡到大草原上去了。达丽玛,这个问题你来回答。乌汉娜从四十二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这双走了神的眼睛。达丽玛站起来,无法回答,脸羞得红红的。放学后,你到办公室来,我给你补这堂课。达丽玛坐下来,竭力忍住,才没让眼泪掉下来。 孩子们活蹦乱跳地背着书包放学了,达丽玛低着头走进了办公室。乌汉娜让达丽玛坐在自己身边,像是对着四十二位学生,又开始讲课了。达丽玛望着老师(严厉严肃)的面容,认真的表情,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补课完毕,她才看见窗外(飘洒飘扬)着细细的春雨。 老师,下雨了达丽玛惊奇地问。你没看见闪电吗没听见雷声吗乌汉娜问。达丽玛摇摇头。你什么都没听见乌汉娜又问。老师,我只听见您给我讲课了。是呀,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闪电、雷声乌汉娜忘记了一切疲劳,压抑住心头的激动:哦,达丽玛&&你会学好,我放心了&& 二十一岁的乌汉娜解开蒙古袍衣襟,把十岁的达丽玛搂在身旁,在绵绵春雨中,送孩子回到家,然后扭身走了。达丽玛摸着自己干干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深沉)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细雨朦胧中远去&&春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着蓬勃的(生气生机)。春天的雨点儿,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 思考练习 1.划去文章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用仿佛写一句话。 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文章分成三段,在段尾用‖表示,并概括出第一、二段的段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有一句话既点了题,又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原文中用__________画出来。 5.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乌汉娜老师关心爱护学生达丽玛的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C卷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溃退(kuì)绯红(fěi)仁慈(cí)惊心动魄(pò) B . 窒息(zhì)荧光(yíng)畸形(jī)殚精竭虑(dàn) C . 镌刻(xié)蒙昧(mèi)侏儒(rú)屏息敛声(liǎn) D . 锃亮(zènɡ)凛冽(lǐn)酷似(sì)藏污纳垢(ɡòu) 2. (2分)下面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缭亮铿锵娓娓动听鸦雀无声 B . 吹嘘炫耀趾高气昂不屑置辨 C . 和霭呵护温文尔雅风度翩翩 D . 馨香绚丽争妍斗艳万紫千红 3. (2分)下列句子中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司马迁历经磨难,走遍大江南北,写下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B . 《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 .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陈寿根据战国史书所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 D . 虎妞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塑造的一个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女汉子。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 . 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C .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D .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5.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如何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时代命题。 B . 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日关系。 C . 京沪高速铁路预计2010年投入运营,届时乘客从北京到上海只需五、六个小时。 D . 歌曲“吉祥三宝”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6分) 6. (3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轻放 安宁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晦暗的廊灯的忿恨。楼下的小卖部里,摆设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却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而那盏灯,也就这样沉默着,一日日听我们的跺脚声,砰砰砰地响了又响。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黯淡无光的走廊,便瞬间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叹世风日下,却始终自己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说,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而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

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标准答案

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作者:————————————————————————————————日期: 2

写人记事阅读练习 (一)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 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 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 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 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 然用(温和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 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 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 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艰)苦 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 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淘汰 ..称赞—— ..——交口 3、就短文的题目,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 问题: 回答: 4、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以前学的哪篇爱国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六年级语文:春天的雨点(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六年级语文:春天的雨点(教学 实录)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六年级语文:春天的雨点(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 3、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运用读书记号阅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的词句。三、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 1、大家都已学过了《春晓》,我们再来一起背一下好吗? 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天、春雨的诗篇举不胜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二)、自学课文,并检查自学情况

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议议,记记。 师点拨重点:唇(chǘn),不能读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词句,酌情处理。 3、课文主要写了谁?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给课文分段 我们在第七册已经学过了好几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还记得吗? 请自选一种分段方法给课文分段 1,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2 按时间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3 按地点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中考文言文_张允济断案阅读答案

中考文言文·张允济断案阅读答案 张允济断案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 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①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 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 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 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 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 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②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 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 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

【注释】①牸(zì)牛:母牛。②庵:小草屋。 【试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牛孳产至十余头( ) (2)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 ) (3)将之诣妻家村中(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衫蒙其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老母如其言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D.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2)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 4.现代汉语中“路不拾遗”经常与连用,这两个成语形容。 【参考答案】 1.(1)孽:繁殖(生育)。 (2)左右:下属(身边的人)。

生命安全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2015生命安全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面哪一个不是中暑的前兆?()1.0 分 A、 头晕 B、 眼花 C、 耳鸣 D、 出血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下面关于野外活动组织者的做法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0 分 A、 充分考虑活动计划的安全性 B、 充分考虑活动计划的周密性 C、 参与者对自己安全负责 D、 应当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以螺旋形由下向上缠绕,每后一圈遮盖前一圈的1/3~1/2,用于掌部、踞部及尾部等的包扎”指的是下面哪一种包扎方法?()1.0 分 A、 螺旋形包扎法 B、 回返型包扎法 C、 “人”字包扎法 D、 “8”字包扎法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4下面哪一个是接绳结的特征?()1.0 分 A、 又称为方结 B、 易结不宜解 C、 易解不宜结 D、 容易解开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下面属于急救技术的一项是?() 1.0 分 A、 阑尾切除术 B、 引产术 C、 创伤修复术 D、 心肺复苏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下面关于户外出行时的着装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0 分A、 排汗速干的内衣 B、 插肩结构的内衣 C、 上衣V字领 D、 全棉的内衣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下面哪一个不是动脉出血的特征?()1.0 分 A、 色鲜红 B、 易止住 C、 压力高 D、 量大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8下面哪一个是救助突然摔倒的患者的第一步?()1.0 分 A、 确认现场是否安全 B、 拨打120 C、 确认其身份 D、 心肺复苏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9下面哪一项不是拨打119救援电话时应当说明的内容?()1.0 分

生命的掌声 阅读答案

生命的掌声 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那时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位叫英子的女孩儿,文静漂亮,但是总爱蜷缩在教师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的就来到了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的了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演讲课时,老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轮到英子讲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演讲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她就一直点英子的名字。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的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只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在掌声中,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一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声音也十分动听。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想起了掌声。英子很礼貌的向老师鞠了一躬,又向同学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那么忧郁了,她和同学们一块游戏、说笑,(甚至)有一次她还走进了学校的小舞厅,让同学们叫他跳舞。后来,英子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尤其是数学和物理,高二那年,她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还得了奖.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三年之后,英子被北京一所大学破格录取。后来,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马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我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这才明白了英子变得开朗活泼的原因。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其实,人都是需要掌声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1、根据语境,依次填入文中空格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蜷缩迟疑小瞧肯定 B、躲藏迟疑歧视赞扬 C、蜷缩犹豫歧视喝彩 D、蜷缩犹豫鄙视喝彩 2、用横线画出揭示全文中心的句子。 3、“沉静漂亮”的英子为什么总是在上课前,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4、“骤然间响起一阵掌声”和“班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这两次“掌声”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掌声:第二次掌声: 5、英子为什么会在掌声里“泪水流了下来”? 6、短文为什么以“生命的掌声”为题? 7、“三年时光,匆匆流过”,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 1、C 2、其实,人都是需要掌声的。……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3、她的腿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练习题1

练习1、 一、按要求填空。(3分) 学校有“金、杨、王、张、孙、胡、费、高、徐”几位老师,按音序表中的顺序排列,排在最前的应是______老师,排在最后的是______老师,排在第五位的是_____老师。 二、字词句部分。 1、补充词语。(12分) 心悦()服腾云()雾喜出()外身()其境深情厚()寸草春()()然而生不()而同雪中送()死而后()()学步气()吁吁 2、选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5分) ①、久别重逢,同学们显得格外亲热。() ②、卡车装不下,我们格外找了一辆大车。() 备选答案:①格子以外②额外、另外③超乎寻常④规格、格式 ③、这孩子大大的眼睛,看上去怪精神的。() ④、雷锋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少先队员。() ⑤、我们要领会这次会议的精神。() 备选答案:①宗旨、主要的意义②活跃、有生气。③人的思想④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3、根据句子的意思,用“望”字写七个词语,再分别填入句中括号里。(不能重复。)(7分) ①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②对未来,他充满了()。 ③家里虽穷,但他非常()读书。 ④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共同()。 ⑤我们要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决不辜负党对我们的() ⑥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没有()。 ⑦去北海公园过队日,是我们()已久的一项活动。 4、用“——”画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4分) ①足球排球棒球气球网球 ②武断勇敢坚强坚定机智 ③曲艺电影歌舞报纸戏剧 ④四川云南广州江苏西藏 5、按要求写句子。(4分) ①用一个比喻句写出老师育人的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草出土。(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各句不是病句的,请打“√”,是病句的请在原句上修改。(5分) ①万里长城、赵州桥、黄河都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 ) ②语文对我很感兴趣,所以上语文课我总是特别用心。( ) ③通过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 ④自然老师带我们到野外采集了许多植物和昆虫标本。( )

202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南卷】附答案

语文试题 第1页(共16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16页) 绝密★启用前| 202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南卷】附答案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道小题。 2.本学科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庇.护(pì) 亵渎 吹毛求疵. (cī) 莫忠一是 B .殷. 红(yān ) 狼藉 戛. 然而止(gá) 张皇失措 C .襁.褓(qi?ng ) 蹂躏 断壁残垣.(gěn ) 脍炙人口 D .滂. 沱(pāng ) 诀别 草菅. 人命(jiān ) 呕心沥血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你们把屈原又未免估计..得过高。他其实只会做几首谈情说爱....的山歌,时而说些喧宾夺主....的大话罢了,并没有什么大本领。只要你们不杀他,老百姓就不会闹乱子。何苦为了一个夸大的诗人,要烧毁这样一座庄严..的东皇太一庙?我实在有点儿不了解。 A .估计 B .谈情说爱 C .喧宾夺主 D .庄严 3.下列语句中,没有.. 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B .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C .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 , 。 , 。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他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 .③②⑥⑤①④ B .④②①⑤⑥③ C .②⑥⑤①④③ D .③①⑤②⑥④ 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嵩山。 B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三个季度。 C .端午有许多别称,如五月节、浴兰节、龙舟节、诗人节等。 D .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的美女王昭君。 6.综合运用(共6分) 某班级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将围绕“漫游语文世界,尽享书中精彩”的主题举行系列主题活动,现已设计出“活动一” 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2分) 活动一:举行“我的语文之旅”故事会 活动二:举行“我爱读书”征文比赛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上举行“课文感悟大家秀”的主题活动。下列三项都是初中课本中的课文,请你选择其中一 项,并结合该课文的内容,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空缺处再写一个句子。(2分) 备选内容:①《黄河颂》 ②《桃花源记》 ③《谈生命》 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都是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每一次课文的品味都是一场赏心悦目的旅行。在旅行中,你将追寻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苦难历程,瞻仰邓稼先的光辉形象,__________________,欣赏文化艺术的奇光异彩,感受探险英雄的壮志豪情,探索动物世界的无穷奥秘……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你尽情享受。 (3)班上举行“我的语文之旅”主题故事会,有同学从所学语文课本中搜集了一组故事。下列故事中,

生命的真谛阅读题答案

生命的真谛阅读题答案 ①很多人都在追寻生命的真谛:是腰缠万贯?是德高望重?还是名垂千古? ②在我理解,生命的真谛是一份洒脱的自然,远离名利的困扰……古时起,就有许多人在追求这样一种境界,没有官场的勾心斗角,没有生活的层层重压,在这样一个远离名与利的世界里,人们自由自在的生活着。东晋的陶渊明,放弃了能给予他名与利的官场,毅然“归园田”,这在世俗人眼中,似乎是一个愚笨的决定,但这种远离名利困扰、洒脱的生活带给他的快乐,却是那样的无穷无尽。他——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 ③一直认为生命的真谛是一种谦虚,淡然,远离名利的困扰……居里夫人发明了放射性元素镭,对于治疗癌症有重大意义。许多人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决定出天价来收购这一项专利,从而获取更大的利益。居里夫人在人们的追捧和重金诱惑面前始终保持着原有的谦虚和淡然。她拒绝了所有的“收购者”,并宣布:这项专利属于全世界所有的患者,自己不会收取任何酬劳!这是一个伟大的决定,使她的人格得到升华!她——获得了人生的真谛! ④逐渐懂得生命的真谛是尽职尽责,无私奉献,远离名利的困扰……今年春天来临的时候,日本地震海啸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带走了人们本应幸福快乐的日子,带给人们无限的恐惧和不安。在核危难的黑暗中,是那些临危不惧的人挺身而出,为人们驱散核危险。他们之中的有些人倒下了,有的人甚至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如果不经历核危难,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福岛50勇士。他们既不为名也不为利,尽职尽 责直到倒下,这种坚强从何处来?来自他们对工作的认真,来自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他们——使我理解的人生真谛得到升华! ⑤在人生的海洋中航行,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摆脱名利,重新发觉自己的人生,你会获得更多宝贵的财富,体味到人生的真谛! 22.阅读文章,概括生命的真谛是什么。2分 答: 23.下面哪则事例可以替换第②段中“陶渊明”的事例?为什么?3分 【事例一】 唐代的柳宗元,被贬永州。他寄情山水,沉醉于清幽秀美的自然环境中,借以摆脱 官场的纷扰,排遣心中的失意之情。 【事例二】 魏晋名士嵇康,对尔虞我诈的官场深恶痛疾,拒不做官。他追求摆脱约束、回归自然的人生境界,宁愿选择在洛阳城外做一名快乐的打铁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