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专题五:民族解放运动
命题趋向:
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的一条主要线索,虽然在教材和高考中所占比例较小,但仍不能忽视。民族解放运动往往与殖民扩张结合在一起命题,复习时应关注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历史阶段中民族解放运动的特征及原因。
考纲要求:
1. 掌握殖民扩张的发展过程、阶段特征以及呈现这一特征的原因。
2.掌握民族解放运动各时期的主要特征、概况。
3.二战后亚洲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
考点阐释:
一、殖民扩张史
阶段 背景 主要史实 特征 影响
15—16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新航路开辟 西班牙葡萄牙的早期殖民活动(亚非美)
葡萄牙占据澳门 以暴力手段为基础;包括武力征服和野蛮掠夺殖民地;实行贸易垄断;经营奴隶贸易;以掠夺财富,积累资本为目的 促进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进行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条件。
17—18世纪 工场手工业发展
新航路开辟,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英法荷的殖民扩张活动(北美与印度)
荷兰侵占台湾
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兴起,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增强经济军事实力 英法美俄的扩张
两次鸦片战争 军事侵略与经济侵略相结合;以商品输出为主;以强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为目的 使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确立了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向帝国主义过渡,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加紧争夺殖民地 美日德英俄的殖民争夺活动
甲午战争与瓜分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瓜分殖民地狂潮; 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矛盾激化一战爆发。
一战后初期 协约国取胜,以“委任统治”形式重新瓜分世界 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英法美日确定战后统治秩序
山东问题发展与解决 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战败国殖民地,英法在非洲与中东,日本在太平洋地区获得德国殖民地 确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加剧战胜国与战败国以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20世纪30年代 经济大大危机打击,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加紧扩张;英法美奉行绥靖政策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
日本大举侵华 德意日借反共之名,行结盟之实,形成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以摆脱危机和冲破凡——华体系束缚为目的。 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之间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由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走向崩溃。
二战后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殖民体系走向崩溃,第三世界崛起。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抬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初级产品与农产品价格,通过价格剪刀差获取暴力 利用金融科技优势,控制国际市场;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掠夺 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条件,造成第三世界贫穷落后。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二、民族解放运动史
历史阶段 重大事件 阶段特征 原因
17—18世纪 北美独立战争
拉美独立运动 以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为目标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受宗教改革或启蒙运动影响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宗主国对殖民地进行野蛮殖民统治,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并严重阻碍当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矛盾激化。
19世纪初—中期 亚洲革命风暴
(太平天国运动) 由农民或封建王公领导
肩负反殖反封建的任务
利用宗教组织团结人民
规模大,参加阶级广泛
采取武装斗争形式 工业革命进一步增强西方国家经济军事实力;为扩大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加紧殖民扩张。外国殖民势力与封建势力开始勾结
19末—20世纪初 亚洲觉醒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两种不同性质的运动同时进行:旧式农民战争(义和团运动甲午农民战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领导者。建立革命团体和政党,提出斗争纲领 资本主义相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掀起争夺殖民地高潮,亚洲各国民族危机加深
一战后初期 略 略 战后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矛盾激化;一战期间及战后一些亚非国家的资本主义得到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力量随之增长;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 西班牙抗击德意武装干涉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中朝人民抗日战争 民族解放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相结合;由分散斗争走向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经济大危机打击,日德法西斯专政建立,积极对外侵略扩张,导致被侵略国家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二战后 (略) (略) (略)
三、注意的问题
1、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主要表现为1848年的欧洲革命(略)和德国、意大利的统一(重点)。
2、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侵略扩张的本性。资本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和侵略,在客观上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民族、民主运动更加蓬勃发展。
3、关注二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亚洲环太平洋地区经济发展的三次高潮及影响。
⑴ 第一次高潮是五六十年代由日本经济起飞掀起的巨浪。战后日本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采取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很快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高速发展。1968年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⑵ 第二次高潮是七十年代以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为主而掀起的巨浪。
⑶ 第三次高潮是八十年代以来,以中国、东盟国家和地区为主体掀起的经济增长巨浪。中国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得到了发展。东盟国家在八十年代后,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调整经济结构,以出口加工为主要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制造业,使得经济迅速发展。
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出口加工国和地区: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
第二,农矿原料出口国:泰国。
第三,经济综合发展国:印度、中国。
第四,石油输出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伊朗。
4、朝鲜半岛的统一与中国海峡两岸统一之比较。
共同点:都是同一民族内部的统一与团结;都属于不同社会制度的统一;都将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产生巨大影响;统一都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不同点:朝鲜统一属于两个国家之间的统一,中国则不同,因为台湾始终是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不是独立国家;朝鲜的分裂主要是由外国干涉所致,而中国海峡两岸的分离主要是内战所致;朝韩谈判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对等谈判,而中国的统一则是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进行平等协商,是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和平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