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氧化还原反应讲解

合集下载

一些非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的方法

一些非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的方法
第 1 卷 第
1 9 9
5

Jo
吉 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r u
o
e
.
1
.
N
,
o
.
5

9月
n
a
o
f Ji i
n
T
e a e
h
e r s
C
o
e
g
e P S
1 99 7
一 些 非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设 计 成 原 电 池 的 方 法
茸 国臣
(

( 吉林 卫

,
吉林 师 范 学院 吉林 市 )
,
按 所 给 反 应 中 各 有 关 元 素 的 氧 化 态 在 反 应 前 后 有 无 变 化 两 种情 况来 处 理 1 ] [ 态 在 反 应 前 后 不 发生 变 化 的 反 应 如 A
, ,
, .
,
,
本 文 只 讨论 氧 化
,

:
g
+
+
I
法 是 根 据 产 物 和 反 应 物 先 确 定 电池 的 一个 极 然 后 再 由 已 知 的 化 学 反 应 减 去 已 确 定 电极 的 反
.

,
Agl (
s
)
,
若将 此 反 应 设计 成 原 电 池 其 具 体做
应 其 差 使是 另 一 电 极 的 反 应 由此 可 确 定 电 池 的 另 一 极 由 上 述 反 应 式 可 知 反 应 前 后 元 素 氧化 态 未 发 生 变 化 由 于 反 应 物 中有 负 离子
, ,
I一
,
而 产物

非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中反应物用量相关问题研究——非氧化还原篇一、非竞争型例1、请按要求写出离子方程式(1)Ca(HCO3)2 + NaOH溶液NaOH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HSO4 + Ba(OH)2溶液Ba(OH)2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a(OH)2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变式1、请按要求写出离子方程式Ca(HCO3)2 + Ca(OH)2溶液Ca(OH)2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H)2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式2、请写出过量的Ca(OH)2与Mg(HCO3) 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例2、KAl(SO4)2与Ba(OH)2溶液反应,请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1)让Al3+恰好完全沉淀(2)让SO42-恰好完全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过渡:NH4Al(SO4)2与Ba(OH)2溶液反应,请写出让Al3+恰好完全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二、竞争型例3、(1)将少量盐酸逐滴滴入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溶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少量盐酸逐滴滴入CH 3COONa 和NaHCO 3的混合溶液,写出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变式:NH 4HCO 3溶液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请写出离子方程式[已知K b (NH 3.H 2O)=1.8*10-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练习:1、将少量盐酸逐滴滴入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溶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NaAlO 2,Na 2CO 3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 ,写出离子方程 (已知Al(OH)3酸式电离Ka= 6.3×10-13 , H 2CO 3 的Ka 2=5.6×10-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常温下,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1) 向Na 2CO 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氯水,写出离子方程式;(2) Na 2CO 3溶液中滴入氯水(1:1),写出离子方程式;(3) 向Na 2CO 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氯水,写出离子方程式.。

【高中化学】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高中化学知识点解析

【高中化学】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高中化学知识点解析

【高中化学】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高中化学知识点解析高中化学知识分析,希望对你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知识点总结(1)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指特定反应中的反应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是指还原剂和氧化剂的化学变化。

(2)通常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若某物质得电子能力强,则该物质氧化性较强。

较难得电子的氧化剂则氧化性较弱。

如氟原子比碘原子易得电子,所以氟的氧化性比碘强。

还原性是指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难易。

易失电子的还原剂,有较强的还原性,较难失电子的还原剂,则还原性较弱。

如钾比铜易失电子,所以钾的还原性强,铜的还原性弱。

值得注意的是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决定于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失电子的多少。

(3)氧化剂还原反应的产物称为还原产物。

还原剂氧化反应的产物称为氧化产物。

两者都是指反应后的产物。

(4)为了便于初学者理解和记忆,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小结如下:氧化剂氧化并产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还原剂:电子损失-高(价态增加)-氧(氧化反应);氧化剂:得(得到电子)——低(化合价降低)——还(发生还原反应)。

通用测试点和方法1.必要性科学研究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研究对象的合理分类。

如果分类的依据不同,就会得到各种各样的分类结果。

在初中化学中,化学反应根据反应中原子复合的形式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当用a、B、C和D表示原子或原子团时,可以写出以下通式:a+b→ab(化合反应)Ab→ a+B(分解反应)a+bc→ac+b(置换反应)AB+CD→ AD+CB(复分解反应)显然,这种分类方法建立在原子分子论的基础上,由于原子结合形式的多样性,4种基本类型不能包括全部化学反应。

自19世纪末发现电子到20世纪初形成原子结构理论,人们逐渐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于是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又提出将化学反应划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两大类,这样分类可以囊括所有的化学反应,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分类方法,也更加深入地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图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应用:在化学方程式中标出各物质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只要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即可说明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口诀:升失氧氧还原剂,降得还还氧化剂(化合价上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在反应中做还原剂;化合价下降,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在反应中做氧化剂)。

3.化学反应的分类我们把化学反应按是否发生电子转移分成两大类: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下面我们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①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该过程一定伴随着电子得失,故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我们熟悉的Fe + CuSO4 == FeSO4 + Cu,铁失2个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同时,铜离子得两个电子生成铜单质。

②复分解反应与置换反应性质完全相反地,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并不存在电子转移,故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HCl + NaOH == NaCl + H2O.③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而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既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如:C + O2 =点燃= CO2;2H2O2 =(MnO2)= 2H2O + O2↑;又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如:CaO + H2O == Ca(OH)2;2NaHCO3=△= Na2CO3 + H2O + CO2↑.④当然,我们可以将上述关系用Venn图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关系图4.有关氧化还原的判断①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I.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II.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特殊地,金属的最低价态为0价,没有负价,故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III.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I. 常见的氧化剂及其对应的还原产物i. 活泼非金属单质• X2 → X-(X表示F、Cl、Br、I等卤素)•O2→O2- / OH- / H2Oii. 具有处于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MnO2→ M n2+•H2SO4→ SO2 / S•HNO3→ NO / NO2•KMnO4(酸性条件) → M n2+•FeCl3→ F e2+ / Feiii.其他•H2O2→ H2OII. 常见的还原剂及其对应的氧化产物i. 活泼的金属单质•Na → Na+•Al → A l3+ii.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H2→ H2O•C → CO / CO2iii.具有处于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CO → CO2•SO2→ SO3 / SO42-•H2S → S / SO2•HI → I2•Na2SO3→ SO42-•FeCl2→ Fe3+III.特殊情况i.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种物质,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也可能是同一种物质,如歧化反应和部分归中反应。

化合反应中的6类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和4类非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共计22条归纳

化合反应中的6类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和4类非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共计22条归纳

化合反应中的6类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和4类非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共计22条归纳1、单一价态的金属单质与氧气的反应:Na2O 、Na2O2、MgO 、Al2O3〔1〕钠单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4Na+O2=2Na2O〔2〕钠单质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2Na+O2加热Na2O2〔3〕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2Mg+O2点燃2MgO〔4〕铝粉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氧化铝:4Al+3O2点燃2Al2O32、单一价态的金属与氯气反应:NaCl 、MgCl2、AlCl3〔1〕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氯化钠:2Na+Cl2点燃2NaCl〔2〕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氯化镁:Mg+Cl2点燃MgCl2〔3〕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氯化铝:2Al+3Cl2点燃2AlCl33、单一价态的金属与硫的反应:Na2S、Al2S3〔1〕钠与硫蒸气反应产生硫化钠:2Na+S加热Na2S〔2〕铝与硫蒸气反应产生三硫化二铝:2Al+3S加热Al2S34、变价金属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4Fe+3O2+2xH2O= 2Fe2O3 ·xH2O〔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3〕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2Cu+O2+H2O+CO2=Cu2(OH)2CO3〔4〕铜丝在氧气中加热:2Cu+O2加热2CuO5、变价金属单质与氯气的反应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1〕细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2〕铜丝在氯气中加热:Cu+Cl2加热CuCl26、变价金属单质与硫的反应生成较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1〕铁与硫反应:Fe+S点燃FeS〔2〕铜与硫反应:2Cu+S加热Cu2S二、非金属单质的氧化反应7、单一价态的非金属单质的氧化反应:H2S 、HI 、HBr 、HCl 、H2O、HF〔1〕氢气和氟气黑暗处就爆炸产生氟化氢:H2 +F2 =2HF〔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水:2H2 + O2点燃2H2O〔3〕氢气和氯气光照爆炸或点燃反应产生氯化氢:H2+Cl2光照2HCl ;H2+Cl2点燃2HCl 〔4〕氢气和溴蒸气在500℃反应产生溴化氢:H2 +Br2加热2HBr〔5〕氢气和碘蒸气在连续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碘化氢〔可逆反应〕:H2 +I2加热2HI 〔6〕氢气和硫蒸气在连续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硫化氢〔可逆反应〕:H2 +S 加热H2S 8、变价非金属单质的氧化反应〔1〕碳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2C+O2(不充分) 点燃2CO〔2〕碳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C+O2(充分) 点燃CO2〔3〕氮气与氧气高温或放电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N2+O2高温或放电2NO〔4〕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4P+5O2点燃2P2O5〔5〕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S+O2点燃SO2三、低价非金属化合物的氧化反应9、低价非金属氧化物的氧化反应〔1〕一氧化碳连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2CO+O2点燃2CO2〔2〕一氧化氮在空气中自动氧化成二氧化氮:2NO+O2=2NO2〔3〕一氧化氮和氧气按4:3的体积比溶于水产生硝酸:4NO+3O2+2H2O = 4HNO3〔4〕二氧化氮和氧气按4:1的体积比溶于水产生硝酸:4NO2+O2+2H2O = 4HNO3〔5〕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可逆反应〕:2SO2+O2催化剂加热2SO310、低价态的氯化物与氯气反应生成:PCl5〔1〕三氯化磷连续与氯气反应产生五氯化磷:PCl3+Cl2加热PCl511、低价含氧酸与氧气反应生成高价含氧酸:H2SO4〔1〕亚硫酸能够被氧化成硫酸:2H2SO3+O2=2H2SO4四、低价金属化合物的氧化反应12、较低价态的氧化物的氧化反应〔1〕氧化钠与氧气反应生成:2Na2O+O2加热2Na2O213、较低价态的氯化物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1〕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2FeCl2+Cl2=2FeCl314、低价碱氧化生成高价碱:Fe(OH)3〔1〕氢氧化亚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赶忙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O2+2H2O=4Fe(OH)315、低价含氧酸盐氧气生成高价态的含氧酸盐:Na2S2O3、Na2SO4〔1〕亚硫酸钠和单质硫反应产生硫代硫酸钠:Na2SO3+S=Na2S2O3〔2〕亚硫酸钠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钠:2Na2SO3+O2=2Na2SO4五、变价非金属的化合物的还原反应16、碱金属的过氧化物的还原反应:Na2O2+2Na 加热2Na2O17、二氧化碳与碳发生的的还原反应:CO2+C 加热2CO六、变价金属的化合物的还原反应18、铁盐与铁发生的还原反应〔1〕铁和硫酸铁溶液反应产生硫酸亚铁:Fe2(SO4)3+Fe=3FeSO4〔2〕铁和硝酸铁溶液反应产生硝酸亚铁:2Fe(NO3)3+Fe=3Fe(NO3)2〔3〕铁还原氯化铁溶液得到氯化亚铁:2FeCl3+Fe=3FeCl2七、酸酐与水的的化合反应19、酸性氧化物与水化合反应生成含氧酸〔前提:该含氧酸必须溶于水〕:H2CO3、H2SO3、H2SO4〔1〕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CO2+H2O=H2CO3〔2〕二氧化硫溶于水产生亚硫酸:SO2+H2O=H2SO3〔3〕三氧化硫溶于水放热产生硫酸:SO3+H2O=H2SO4〔4〕醋酸酐溶于水生成醋酸:(CH3CO)2O+H2O→2CH3COOH八、碱性氧化物与水的化合反应20、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碱〔前提:该碱可溶于水〕:KOH NaOH Ca(OH)2Ba(OH)2〔1〕氧化钠溶于水产生氢氧化钠:Na2O+H2O=2NaOH〔2〕生石灰溶于水产生熟石灰:CaO+H2O=Ca(OH)2〔3〕氧化钾溶于水产生氢氧化钾:K2O+H2O=2KOH〔4〕氧化钡溶于水产生氢氧化钡:BaO+H2O=Ba(OH)2九、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化合反应21.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CaCO3、CaSO3、CaSiO3〔1〕生石灰遇到二氧化碳变质产生碳酸钙:CO2+CaO=CaCO3〔2〕生石灰吸取二氧化硫产生亚硫酸钙:SO2+CaO=CaSO3〔3〕生石灰遇二氧化硅高温条件下反应产生硅酸钙:SiO2+CaO高温CaSiO3十、多元酸的正盐与酸根相同的酸发生的化合反应22、多元酸的正盐与酸根相同的酸发生的化合反应生成酸式盐:NaHCO3、NH4HSO3、Ca(HCO3)2、Ca(HSO3)2〔1〕碳酸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氢钠:Na2CO3+H2O+CO2=2NaHCO3〔2〕亚硫酸铵和亚硫酸反应产生亚硫酸氢铵:(NH4)2SO3+H2O+SO2=2NH4HSO3〔3〕碳酸和碳酸钙反应产生碳酸氢钙:CaCO3+H2O+CO2=Ca(HCO3)2〔4〕亚硫酸钙和亚硫酸反应产生亚硫酸氢钙:CaSO3+H2O+SO2=Ca(HSO3)2总之:发生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不能超出生成物中所含的元素种类。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与非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改变或者有电子得失的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化合价改变或者没有电子得失的反应。

例如:2AgNO3△2Ag+2NO2↑+O2↑,是氧化还原反应。

2Mg+O2点燃2MgO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反应。

CaO+H2O===Ca(OH)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反应。

NH4HCO3△NH3↑+CO2↑+H2O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分解反应。

CaCO3高温CaO+CO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分解反应。

BaCl2+H2SO4===BaSO4↓+2HCl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复分解反应。

Zn+CuSO4===ZnSO4+Cu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置换反应。

结论: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的反应物。

即:能使对方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还原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的反应物。

即:能使对方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常见的氧化剂:Cl2、O2、Fe2O3、NO2、浓H2SO4、HNO3、HClO、FeCl3、KMnO4常见的还原剂:Zn、C、H2、CO、SO2、H2S、HI、Fe(OH)2、FeCl2、Na2SO3、KI3、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性:反应物得到电子的性质。

即:使对方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性质。

还原性:反应物失去电子的性质。

即:使对方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性质。

规律:一般来说元素处在最高价的反应物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在最低价的反应物只有还原性,元素处在中间价的反应物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4、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反应物失去电子的反应。

还原反应:反应物得到电子的反应。

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拆开为一个氧化反应和一个还原反应,这是电极反应书写的依据。

反之,一个氧化反应和一个还原反应可以合并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一个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四大基本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四大基本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四大基本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发生升降的反应。

如:Fe+CuSO4=Cu+FeSO42.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化合价发生升降的反应。

HCl+NaOH=NaCl+H2O3.四大基本反应(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特点:多变一。

如:C+O2=(点燃)=CO2、2Fe+3Cl2=2FeCl3(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那是不是所有的化合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呢?答案是否定的。

如:CaO+H2O=Ca(OH)2、CaCO3+CO2+H2O=Ca(HCO3)2(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总结: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

特点:一变多。

如:H2CO3=CO2+H2O、CaCO3=(高温)=CaO+CO2(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那是不是所有的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呢?当然不是。

如:2H2O2=2H2O+O2、2KMnO4=加热=K2MnO4+MnO2+O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总结: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另外一种单质+另外一种化合物。

如:Fe+CuSO4=Cu+FeSO4、Zn+H2SO4=ZnSO4+H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总结: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4)复发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两种化合物。

如:HNO 3+NaOH=NaNO 3+H 2O 、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总结: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 那是不是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呢?当然不是。

如:C (金刚石)=C (石墨)、3O 2=2O 3(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总结: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换,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5. 图形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1)(2)非氧化还原反应 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非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共计22条归纳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非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共计22条归纳

一、金属单质的氧化反应1、单一价态的金属单质与氧气的反应:Na2O 、Na2O2、MgO 、Al2O3(1)钠单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4Na+O2=2Na2O(2)钠单质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2Na+O2加热Na2O2(3)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2Mg+O2点燃2MgO(4)铝粉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氧化铝:4Al+3O2点燃2Al2O32、单一价态的金属与氯气反应:NaCl 、MgCl2、AlCl3(1)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氯化钠:2Na+Cl2点燃2NaCl(2)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氯化镁:Mg+Cl2点燃MgCl2(3)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氯化铝:2Al+3Cl2点燃2AlCl33、单一价态的金属与硫的反应:Na2S、Al2S3(1)钠与硫蒸气反应产生硫化钠:2Na+S加热Na2S(2)铝与硫蒸气反应产生三硫化二铝:2Al+3S加热Al2S34、变价金属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4Fe+3O2+2xH2O= 2Fe2O3 ·xH2O(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3)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2Cu+O2+H2O+CO2=Cu2(OH)2CO3(4)铜丝在氧气中加热:2Cu+O2加热2CuO5、变价金属单质与氯气的反应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1)细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2)铜丝在氯气中加热:Cu+Cl2加热CuCl26、变价金属单质与硫的反应生成较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1)铁与硫反应:Fe+S点燃FeS(2)铜与硫反应:2Cu+S加热Cu2S二、非金属单质的氧化反应7、单一价态的非金属单质的氧化反应:H2S 、HI 、HBr 、HCl 、H2O、HF (1)氢气和氟气黑暗处就爆炸产生氟化氢:H2 +F2 =2HF(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水:2H2 + O2点燃2H2O(3)氢气和氯气光照爆炸或点燃反应产生氯化氢:H2+Cl2光照2HCl ;H2+Cl2点燃2HCl (4)氢气和溴蒸气在500℃反应产生溴化氢:H2 +Br2加热2HBr(5)氢气和碘蒸气在持续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碘化氢(可逆反应):H2 +I2加热2HI (6)氢气和硫蒸气在持续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硫化氢(可逆反应):H2 +S 加热H2S 8、变价非金属单质的氧化反应(1)碳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2C+O2(不充分) 点燃2CO(2)碳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C+O2(充分) 点燃CO2(3)氮气与氧气高温或放电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N2+O2高温或放电2NO(4)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4P+5O2点燃2P2O5(5)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S+O2点燃SO2三、低价非金属化合物的氧化反应9、低价非金属氧化物的氧化反应(1)一氧化碳继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2CO+O2点燃2CO2(2)一氧化氮在空气中自动氧化成二氧化氮:2NO+O2=2NO2(3)一氧化氮和氧气按4:3的体积比溶于水产生硝酸:4NO+3O2+2H2O = 4HNO3(4)二氧化氮和氧气按4:1的体积比溶于水产生硝酸:4NO2+O2+2H2O = 4HNO3(5)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可逆反应):2SO2+O2催化剂加热2SO310、低价态的氯化物与氯气反应生成:PCl5(1)三氯化磷继续与氯气反应产生五氯化磷:PCl3+Cl2加热PCl511、低价含氧酸与氧气反应生成高价含氧酸:H2SO4(1)亚硫酸可以被氧化成硫酸:2H2SO3+O2=2H2SO4四、低价金属化合物的氧化反应12、较低价态的氧化物的氧化反应(1)氧化钠与氧气反应生成:2Na2O+O2加热2Na2O213、较低价态的氯化物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1)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2FeCl2+Cl2=2FeCl314、低价碱氧化生成高价碱:Fe(OH)3(1)氢氧化亚铁在潮湿的空气中马上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O2+2H2O=4Fe(OH)315、低价含氧酸盐氧气生成高价态的含氧酸盐:Na2S2O3、Na2SO4(1)亚硫酸钠和单质硫反应产生硫代硫酸钠:Na2SO3+S=Na2S2O3(2)亚硫酸钠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钠:2Na2SO3+O2=2Na2SO4五、变价非金属的化合物的还原反应16、碱金属的过氧化物的还原反应:Na2O2+2Na 加热2Na2O17、二氧化碳与碳发生的的还原反应:CO2+C 加热2CO六、变价金属的化合物的还原反应18、铁盐与铁发生的还原反应(1)铁和硫酸铁溶液反应产生硫酸亚铁:Fe2(SO4)3+Fe=3FeSO4(2)铁和硝酸铁溶液反应产生硝酸亚铁:2Fe(NO3)3+Fe=3Fe(NO3)2(3)铁还原氯化铁溶液得到氯化亚铁:2FeCl3+Fe=3FeCl2七、酸酐与水的的化合反应19、酸性氧化物与水化合反应生成含氧酸(前提:该含氧酸必须溶于水):H2CO3、H2SO3、H2SO4(1)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CO2+H2O=H2CO3(2)二氧化硫溶于水产生亚硫酸:SO2+H2O=H2SO3(3)三氧化硫溶于水放热产生硫酸:SO3+H2O=H2SO4(4)醋酸酐溶于水生成醋酸:(CH3CO)2O+H2O→2CH3COOH八、碱性氧化物与水的化合反应20、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碱(前提:该碱可溶于水):KOH NaOH Ca(OH)2Ba(OH)2(1)氧化钠溶于水产生氢氧化钠:Na2O+H2O=2NaOH(2)生石灰溶于水产生熟石灰:CaO+H2O=Ca(OH)2(3)氧化钾溶于水产生氢氧化钾:K2O+H2O=2KOH(4)氧化钡溶于水产生氢氧化钡:BaO+H2O=Ba(OH)2九、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化合反应21.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CaCO3、CaSO3、CaSiO3(1)生石灰遇到二氧化碳变质产生碳酸钙:CO2+CaO=CaCO3(2)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产生亚硫酸钙:SO2+CaO=CaSO3(3)生石灰遇二氧化硅高温条件下反应产生硅酸钙:SiO2+CaO高温CaSiO3十、多元酸的正盐与酸根相同的酸发生的化合反应22、多元酸的正盐与酸根相同的酸发生的化合反应生成酸式盐:NaHCO3、NH4HSO3、Ca(HCO3)2、Ca(HSO3)2(1)碳酸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氢钠:Na2CO3+H2O+CO2=2NaHCO3(2)亚硫酸铵和亚硫酸反应产生亚硫酸氢铵:(NH4)2SO3+H2O+SO2=2NH4HSO3(3)碳酸和碳酸钙反应产生碳酸氢钙:CaCO3+H2O+CO2=Ca(HCO3)2(4)亚硫酸钙和亚硫酸反应产生亚硫酸氢钙:CaSO3+H2O+SO2=Ca(HSO3)2总之:发生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不能超出生成物中所含的元素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向Na2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氯水,写出离子方程式。
Cl2+H2O+2CO32- = 2HCO3-+Cl-+ClO(2)Na2CO3溶液中滴入氯水(1:1),写出离子方程式。
Cl2+H2O+CO32- = HCO3-+Cl-+HClO
(3)向Na2CO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氯水,写出离子方程式 。
〔已知 Ksp(AgCl)=1.8×1010 Ksp(AgBr)=5.0×10 -13 K (AgI)=8.3×10-17〕 sp
例4、已知常温下:KSP (AgCl) =1.8×10-10 KSP (Ag2CrO4) = 1.9×10-12 。 将0.001 mol· L-1 的 AgNO3 溶液滴入0.001 mol· L-1 的 KCl和0.001 mol· L-1 的K2CrO4 溶液中先产生_________ 沉淀。 AgCl
非氧化还原反应 先后顺序的判断
萧山二中 徐益宏
例1 NH4Al(SO4)2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 有什么现象,写出离子方程式。
Al3++3OH- = Al(OH)3
思考:常温下,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化学式 HClO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4.7×10-8
Ka1=4.3×10-7 Ka2=5.6×10-11
3 2 1
③ ④ ② ① ⑤
④ CO32- + CO2 + H2O = 2HCO3⑤ CaCO3+CO2 + H2O = Ca2++2HCO3n(CO2)/mol
1
2
3
4
5
2Cl2+H2O+CO32- = CO2 +2Cl-+2HClO
例2 、 (1)将盐酸逐滴滴人NaOH和Na2CO3的 混合溶液,写出反应初始阶段的离子 方程式。
H++OH- = H2O
(2)将盐酸逐滴滴人CH3COONa和 NaHCO3的混合溶液,写出反应初始阶 段的离子方程式。
H++HCO3- = H2O+CO2
练习: 将CO2逐渐通入含NaOH,NaAlO2,Ca(OH)2各1 mol 的混 合溶液中,请在坐标系中画出CO2的物质的量和沉淀的物 质的量的关系图,并写出各个阶段的离子方程式。
n(沉淀)/mol
① CO2+2OH- +Ca2+ = CaCO3 +H2O ② CO2+2OH- = CO32-+H2O ③ CO2+3H2O+2AlO2- = 2Al(OH)3 +CO32-
思考:
(1)向NaAlO2,Na2CO3的混合溶液 中通入少量CO2 ,写出离子方程式。
CO2+3H2O+2AlO2- = 2Al(OH)3 +CO32-
(2)NH4HCO3溶液与少量NaOH 溶液 反应,请写出离子方程式3、某溶液中含有Cl-、Br-、I-三种离子, 其浓度均为0.010 mol· L-1,向该溶液中逐 滴加入硝酸银溶液时,最先生成的沉淀和 最后生成的沉淀分别是______________ 和 AgI ______________ 。 Ag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