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七擒孟获有感400字六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七擒孟获有感400字六篇
读《七擒孟获》有感一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是呀!要想别人服你,就要让他得心先服你。
因为蛮力不能解决一切,而智慧却是万能的。
不是吗?这一点小小的收获都来自于《七擒孟获》。
《七擒孟获》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刘备死后,蛮王孟获,大起蛮兵十万,犯境侵掠。
孔明为平定四方,决定亲自征伐蛮王。
孔明共擒孟获七次,为令他心服口服。
孔明第一次派赵云等人杀了金环三结,董荼那、阿会喃也被张嶷、张翼所擒。
孟获不服,孔明放虎归山。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孟获不是诈降,就是因手下自相残杀而战败。
第七次孟获决定用藤甲兵战孔明,那兵虽强,但既是用草本植物做得战袍,用火攻自然可破。
孔明得知后,用火攻战胜孟获,7战7败,使孟获输得心服口服,决定永不再战。
这个故事虽短,却令人记忆深刻。
区区一蛮王,为何惊动得孔明?只因孔明懂得只有不让后院着火,才能全心全意对付魏、吴两国。
孔明之所以能战胜顽强抵抗的孟获,不就是因为智慧远远比蛮力更重要吗?孟获虽会用计,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诸葛亮用计已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了,那孟获怎能不败?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智慧永远比蛮力更为重要.输赢并不重要,若想让别人服你,你就得让他的心先服你.这样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不是吗?《七擒孟获》中孔明并非有意杀孟获,他明白战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再战争。
这些收获让我受益匪浅,从中让我联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例如:《猫和老鼠》中那机灵的小老鼠,为何它能屡次从猫口逃生?也就是因为智慧的力量大于蛮力。
还有一次,我与外公下棋。
我与他大战8盘,但我屡战屡败,8盘竟输掉了7盘。
前7盘,我心中不服,直到第8盘我才心服口服。
心想:看来我真的是输了呀。
现在回想起来,外公的战争基调不就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吗?外公真可谓是“孔明二代”啊!
读《七擒孟获》有感二
今天,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中华上下五千年》。
我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坐在了椅子上面,津津有味地看起书来。
我看的第一篇小故事大家一定很熟悉,它叫《七擒孟获》,故事的主人公是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散居着许多的少数民族,蜀汉对他们的统治并不巩固。
刘备死后,这些少数民族首领纷纷反叛,诸葛亮决定亲自率兵南征。
孟获在当地少数民族很有威望,所以诸葛亮决定生擒孟获。
第一次,孟获被埋伏的蜀军生擒了,诸葛亮把他放了回去。
第二次又被自己人抓了起来,诸葛亮又把他放了。
就这样,捉了放,放了捉,前后捉了孟获七次。
最后孟获被诸葛亮的宽宏大量、足智多谋打动了,心甘情愿地投降了。
我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让孟获钦佩的五体投地,我一定要向他一样足智多谋!我还从书本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像诸葛亮那样,凡事都要冷静思考,再做出决定,不能向孟获那样蛮横不讲理,不然的话就会造成更大的错误。
读《七擒孟获》有感三
我喜欢《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诸葛亮和孟获。
南中蛮王孟获起兵反叛,诸葛亮率兵平叛。
第一次孟获是因为骄傲被诸葛亮生擒。
第二次他还是因为骄傲被生擒。
后来诸葛亮使用计策,一次又一次生擒孟获。
第七次诸葛亮捉住孟获后说:“再放孟获一次。
”孟获痛哭着说:“丞相七擒七纵,从古至今,也没有这样的事情。
要是我再不感恩戴德,那不就是无情无义的人了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诸葛亮七擒七纵的足智多谋,还有他做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从这个故事里我学到了做事情要用头脑,事前要想周全,要不然就会前功尽弃。
就像孟获的藤甲军那样被全部烧死。
我还学到了做事情要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做好。
就像俗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讲的道理那样。
我还学到了做事情不能骄傲,要不然一定会失败的。
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要虚心,多学多问,增长知识。
我非常喜欢《三国演义》这本书,它教我很多做事做人的道理。
读《七擒孟获》有感四
《弟子规》有云:“势服人,心不然。
理服人,方无言。
”是也。
诸葛亮辅佐刘禅时期,南王孟获起兵十万造反,诸葛亮亲自率兵前去征讨。
军队前进时,马谡来慰劳军队,对诸葛亮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但愿丞相这次南征真正的战略目标,在于使他们内心归顺。
”
诸葛亮派魏延、赵子龙,第一次生擒孟获。
诸葛亮设宴款待他,接着审问孟获:“如今你服不服?”
“不服!丞相靠山路狭窄,一举把我擒获,我回去一定要和你一决雌雄!”孟获斩钉截铁、理直气壮地回答。
于是诸葛亮放孟获于山中。
第二、三次,诸葛亮生擒孟获,孟获皆不服。
第四次,诸葛亮当作大发雷霆的样子,命手下人道:“给我拖出去斩了!”
孟获脸上毫无惧色:“若丞相今日放我回去,我定报四纵之雪恨也!”诸葛亮见他还是不服,又放了孟获。
第五次,被自家洞主杨锋擒获,但他依旧不心服口服,高高昂起头:“这是被自家洞主擒获的,非丞相之功也!”
直到了第七次,诸葛亮在盘蛇谷内用大火烧死了兀突骨与三万藤甲军,孟获以为诸葛亮必死无疑。
道盘蛇谷,火光四起,臭气熏天,方知中计,被诸葛亮满门擒获。
诸葛亮派使臣于孟获帐中:“我们丞相还想放你回去,特派我来告知你。
”
孟获滚下热泪:“七擒七纵,古今未之有也,我今日必服也!”
孟获和一家老小匍匐于诸葛亮脚下:“丞相,我今日必服也!”
诸葛亮问:“你真的服了吗?”
“丞相之大恩大德,世代皆不忘也。
”孟获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于是,诸葛亮封孟获永为南人洞主,直到诸葛亮道沪水时孟获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用武力压服别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诚意打动别人,让别人心服口服才是明智之举。
读《七擒孟获》有感五
我读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之后,我感受到了诸葛亮的机智。
其中最能表现出诸葛亮机智的一篇文章是《孔明出师七擒孟获》。
首先,他的机智表现在埋伏计上。
有一次,孟获见诸葛亮挥军南下,就亲自出来应战。
孔明在阵地后埋伏好人马,叫王平在战场上假装战败,引得孟获前来。
孟获不知是计,逞强好胜,一路追赶,正中诸葛亮的埋伏。
只听一声炮响,鼓声大震,魏延从山谷后面杀出来,切断报孟获的退路,生擒孟获。
这可真是埋伏用兵如神,机智擒拿孟获。
在这篇擒拿孟获的文章中,诸葛亮多次巧用计。
除了埋伏计以外,还有诱敌计、将计就计、明守暗攻计、解除猛兽计、识破诈降计、火烧藤甲计。
他一次比一次机智,一次比一次智慧。
最后让孟获心服口服,乖乖地投降了。
啊!诸葛亮真是一名聪明、智慧、用兵如神的将军啊!
读《七擒孟获》有感六
《三国演义》是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课外读物之一,在那么多精彩的故事中,我最喜欢、感受最深的就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刘备驾崩后,它的儿子刘禅即位当了皇帝。
这是位无能的新皇,当时势力雄厚的魏国曹丕就联络了孙权以及辽东鲜卑、南
蛮等少数民族的首领,大举伐蜀。
却败给了诸葛亮。
就在这次战争平定后不久,南蛮王孟获又举兵十万准备谋反,诸葛亮率领人马迎敌,运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孟获。
为了让孟获真心臣服,还七擒七纵,最后孟获输的是心服口服,并且十分敬佩诸葛亮,决定再也不背叛蜀国了。
读了这段故事后,我认为诸葛亮不但智慧超人,心胸也很宽阔,面对被擒住的敌人,他完全可以将孟获处死,可他不但没有这样做,还为他松绑、赐酒食,以礼相待,将蜀国占领的土地退还给他。
孟获虽然是个粗鲁之人,也被这种宽宏大量所感动了,以此可见,最强大的力量不是拳头啊!
想想在我的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事情。
钢笔被同学摔坏了,如果我们板着脸,恶声恶气的让他赔偿,他不但不会理睬,还会发生争吵。
最后,两人心里都不开心。
如果我们换个态度,笑眯眯的对他说没有关系的话,犯了错的同学自己也会不好意思主动过来认错的。
雨果曾说过:“世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的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宽容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修养。
“势服人,心不然。
礼服人,方无言。
”希望我自己能拥有这样美好的心灵。
读《七擒孟获》有感400字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