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基于审计实验教学模式设想
殖后 , 国家教 育 部《 关于 进 一步 加 强 高等
计课 “ 难懂 、 学 、 难 易忘 ” 呢? 剖析 其 主要 的 原 因是 :目前 的 审计 教学 方 式普 遍 采 用 的仍 然 是传 统 的 “ 堂灌 ” 的教 学模 满 式 。在 这 种模 式 下 , 以教 9 为主 导 , i f ; 以教 材 为 中心 , 种 “ 理 论 、 实践 ” 这 重 轻 的教 学 方法, 最终 导 致课 堂 传输 的信 息 量 过 少 , 严 重抑 制 了学 生 的思 维 能 力 ,更谈 不 上 培 养学 生分 析 问题 、解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
【 关键词 】 审计; 实验教学; 设想
审计 教育 事 业 的产 品是 审计 人 才 。
培养 什 么样 的人 才 ,应 服 从于 社 会 主义 经济 建设 的需 要 。 2 0 从 0 4年 震惊 全 国的
审计 专 业教 学 中 ,教 师如 何将 抽 象 的 审
计 基 本 理论 与 实务 操作 通 过仿 真 的 实践 性环 节 来实 现理 论 到 实务 的过 渡 是 关键
践性 教 学环 节 , 强化 对 学生 创新 能 力 、 实
践 能力 以及 对 知识 的灵 活应 用 能 力 的培 养 ,对高 校 审计 专业 人 才 的培 养具 有 至
“ 审计 风 暴 ” , 们 深 刻认 识 到 “ 中 人 经济 越 环 节 。 发展 , 计 越 重 要 ” 同 时也 看 到 了审 计 审 , 事 业 的发 展 和 社 会 对 审 计 人 才 的 需要 ,
素质 教 育的要 求 , 又不 失是 高校 审 计专 业人 才培 养 的 一个 新途 径 。 文章 通过 分 析 审计模 拟 实验 教 学 的必要 性 与现 状 , 出 了一 个 提 既 易于学 习又便 于操 作 的审计 模 拟 实验教 学模 式 和 实验 教 学环 节 的设 计构 想 。
高校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
发 展 ,企 业 面临 的经 营环 境 日益 复 杂 养 的现 象 ,且 高 校 审计 人 才培 养方 向 的 内容 ,直 译 内容 占 了较 大 比重 ,有
多变 ,风险因索不断加大 ,企业需要 单 一化 ,我 国高 校 审计 教 育滞 后 于经 些语言表达不符合汉语 习惯 ,也不符
增 强 自身 的核心 竞 争力 ,增 强防 范抵 济 发展 的要求 ,未 能较 好 的完 成 审计 合我们的思维习惯 ,这是 导致 审计难 御 风 险 的能 力 。 因此 ,企 业对 风 险管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衔接 。 理 的重 视 程度 也 越来 越 高 。财 政 部 、
基 础 上 ,对 高校 审 计人 才 培 养存 在 的 盛 的市 场 需求 ,给 我 国高校 审 计教 育 特许 会 计 师 ) 方 向实验 班 、
问 题进 行 了较 为 深 入 的总 结 ,并 提 出 带来 发 展 契机 的同 时 ,也对 高 校 审计 名会 计 师事 务所 共 建 大学 生 校外 实 践 相 应 的改 革创 新 模式 ,通 过灵 活 多样 教学提 出了更高的挑战 。在 旺盛市场 教育基地等途径逐步推进在校生应刚能 的教学 组 织 、课 堂 案 例导 入 、增 加 审 需求的背后 ,是高校应用型审计人才 力 的提升 ,取 得 的效 果亦 十分 明 计 实践 环 节 等方 式 加 强和 完 善应 用 型 供 给 的不 足 ,是 高 校培 养 高层 次 审计 审 计人 才 的培 养 。
审计 课程 ,弥补 了对 内部 审计 教 学 的
必行。然而 ,作为向社会输送审计人 多学 科 背 景 ,在 熟练 运 用审 计 技术 的 缺失 。从专业课程的设置来看 ,虽然
才 的财 经 类高 校 多数 仍 采用 传 统 的审 提升 ,还应 精通 会 计 、战略 与 风险 管 教 学 改革 后 开设 了内部 控 制 与风 险管
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引言审计学作为一门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是其首要任务。
本文旨在提出一项全面且科学的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当前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并促进审计学专业的持续发展。
二、目标与任务审计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系统的知识传授和专业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成为合格审计人员的基础。
为实现这一目标,培养方案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 建立全面系统的审计学知识体系,包括基础理论、法律法规、国际标准等。
2. 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如审计方法、数据分析、风险评估等。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沟通协作能力、团队精神和领导才能。
4.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如诚实、公正、谦虚等。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审计学导论(2)会计学原理(3)经济学基础(4)法律基础等2. 专业课程(1)审计法规与规范(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3)审计实务(4)金融会计与财务分析等3. 实践环节(1)实习实训(2)实际项目参与(3)案例分析(4)行业调研等四、教学方法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培养方案中,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传授相关知识和理论;2. 实践操作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3. 案例分析教学,加深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4. 团队合作教学,强化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五、评价机制为了确保培养出优秀的审计专业人才,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学习成绩评价:包括平时作业、考试等学术表现的评估。
2. 实践能力评价:对学生参与实习、实训和项目等实践活动的能力评估。
3. 个人素质评价: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4. 职业道德评价:评估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操守等。
六、实施与推广该培养方案应在教学机构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实施。
审计专业人才方案
审计专业人才方案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大企业对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其中一个关键的岗位就是审计人员,他们负责评估和监督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具备专业审计技能和知识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善的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企业对审计人员的需求。
一、培养目标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财务和会计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审计技能和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应能够胜任以下工作:1.进行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审计,评估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2.分析和评估企业的风险,提供风险管理建议;3.参与企业的财务规划和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建议;4.开展调查和查证工作,揭示企业不合规行为;5.协助企业建立和改进内部控制体系。
二、培养内容和方法1. 基础知识教育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坚实的基础知识教育开始。
学生需要学习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公司法律、税法等基础课程,以建立广泛的专业知识基础。
这些课程可以通过传统教室教学、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专业技能培养除了基础知识,学生还需要掌握一系列审计专业技能。
例如,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的方法、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等。
这些技能可以通过模拟案例分析、实地实践和实习经验的积累来培养。
3. 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作为审计人员,与企业内外部的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和项目合作等方式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实践教育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转化为实际能力。
因此,学生需要参与实际的审计项目,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公司法律•税法•经济学原理2. 专业课程•审计理论与方法•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审计程序与技术•审计证据与分析•企业调查与查证3. 实践课程•案例分析•实地实践•实习项目四、教师团队建设为了保证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需要建设一个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市场需求视角的审计人才培养创新
市场需求视角的审计人才培养创新摘要:本文从市场需求视角探讨了现实社会对高端审计人才的需求,分析了审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对策。
关键词:市场需求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f23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221-011 审计人才市场需求的新变化社会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在维护所有者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中所起到的作用逐步突显的同时,特别是审计领域的拓展,审计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经由“查错防弊”型转向“复合型”。
同时,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已经开始呈现出层次性,向高端、向宽口径发展。
无论是对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师的需求,还是对于国际审计人才的需求都显著增加。
国家需要大批能够以全局的高度、前瞻性的思维却思考问题的高端审计人才充实审计队伍,满足中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需要。
2 审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2.1 审计队伍人员不足现我国共有八万个左右审计机构,20多万审计人员(兼职)。
全国审计机构每年完成审计项目上百万个左右,通过查处违纪违规、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提高经济效益上千亿元,为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仅从内部审计看,全国内部审计机构3.4万个,配备内审人员10万多人,而我国企事业单位就有100多万家。
内部审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大量的会计、审计人员充实到这只队伍中来。
2.2 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体现市场需求刘世林在“论我国审计人才需求和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一文中以全国10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看[2]:其一,我国高校审计专门人才培养结构单一,缺乏包括对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所有审计主体人才的培养功能;尤为缺乏像诸如:金融保险审计、行政事业审计、财政税务审计等宽审计门类人才的培养功能。
其二,从课程设置来看,其课程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会计知识和技能占主导地位。
创新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 ) 乏 系统 的审计专 业能力考核 六 缺
依然 依附于会计专业; 四是 审计 组织体系 标准, 不能对审计专业学生 的专业胜任 能 应 该做 到以市场为 导 向,实用 教学为 手 包括 国家 审计、 社会审计和 内部 审计三部 力进行合理考核 。
分, 三者虽然紧密联系 , 但存在本质区别 。
善。
3 、审计方 法和技术手段将得到 大幅
服务功能的 内部审计 。 业开始重视 内部 需求 。世界经 济发展必然导致 经济全球 度 改进。目前 , 国大部分企业 的内部 审 企 我 审计工 作 ,纷纷 建立和完 善 内部 审计机 化 。 统 计 , 据 目前 世界 5 0强 跨 国 公 司 中, 计 机 构 主 要 采用 传 统 的 手 工 方 式 进 行 审 0 构 , 实加 强内部审计力量 因而形成 了 在华投资的就有 40家。 充 审 7 资本 的国际化流 计 , 计 方 法 和 技术 手 段 比较 落 后 随 着 社会对 内部审计人才的巨大 需求 。 面对市 动 使 得 跨 国 公 司的 财 务报 表 更 显 复 杂 , 加 审 计 力 量 的 加 强 和 审 计 人 员 专 业 水 平 的
会计 的圈子: 二是部分 高职 院校 没有 开设 息系统和审计 软件教学 。 学生利用计算机 师行业协 会 , 发挥协会在 信 息共 享 、 验 经
独立 的审计专业, 只是在会 计专业 中开设 进行辅助 审计 的能力严重不足 , 以培养 交流中的积极作用 , 难 并及时 向学生介 绍内 了审计课程; 三是部分 高职 院校 虽然 在形 出合格的审计人才 。 式上 设置了独立的审计专业 , 是实质上 但 部审计的新知识 、 新动态。 2彻底 更新教 学模 式。 计专 业教师 、 审 段, 打破“ 满堂灌 ” 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 该 构意义 的帮助者 ,充 分发挥 学 生的主 动
关于创新内部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p o o e n i n v t n w y f r tln s t i i g mo e o n e a u i n h o g e al d a ay i f b t e e o me tte d o rp s s a n o ai a o ae t r n n d f i tr l a d t g t r u h a d ti n lss o oh d v l p n r n f o a n i e
Tho g s o nno a i n e na dii l nt a ni g M o u ht n I v tng I t r lAu tng Ta e s Tr i n de
JANG h - in I Su l g a
( a gh mmec Ch n s aCo re& T u s l g , a gh , n n 4 0 4 o r m Col e Ch n sa Hu a , 0 ) i e 1 0
s u t r ,t ee h s b e r mai v l t n o tr a u i n .A a n tt e u g n e d o o i t o u l e ne a u i r , t cu e h r a e n a d a t e ou i fi e n la dt g g is h r e tn e fs cey fr q ai d i tr la d t s r c o n i i f u o hg e o ain lc l g s c u d o l u ia e q a i e n e a u i n r f s in l y t e w y o sa l h n e t l f ih r v c t a o l e o l ny c h v t u l d it r l a dt g p oe so as b h a f e tb i i g a n w sye o o e i f n i s
创新型审计人才的高校培养模式研究
创新型审计人才的高校培养模式研究【摘要】高校作为创新型审计人才的主要输送渠道,其培养创新型审计人才数量和质量的供给结构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目前,高校培养的创新型审计人才在数量、知识水平、能力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文章以安徽省高校为例,探讨安徽省高校在创新型审计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培养思路。
【关键词】创新型;审计人才;高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的形式、规模、交易内容显得日趋复杂,审计工作在维系经济发展秩序中的监督作用愈显重要,社会对创新型审计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我国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审计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及时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其培养创新型审计人才存在的问题,转变创新型审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创新型审计人才的供给上关注创新型审计人才的培养数量、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为社会输送一专多能、具有创新能力的审计人才。
一、创新型审计人才创新是一种能力和精神,是一个人素质的内在体现。
创新型人才可以凭借其创新能力,在其所在领域打开局面,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创新型审计人才也是如此。
成为创新型人才需要一些与生俱来的能力和品质,但是后天的培养环境和方法对于开发人的潜能也是非常关键的。
创新型审计人才的培养应当注重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两个方面。
(一)创新型审计人才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结构来看,包括所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首先,创新型审计人才在熟悉审计业务的基础上,应了解和掌握计算机、法律、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相关知识。
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服务业、行政事业单位等行业之间的具体行为标准和记账差异使得仅仅熟练掌握审计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审计工作的需要。
应用相关软件并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达到传统审计方法和技术难以取得的效果;掌握相关法律、准则、规章制度和行业规范政策等有利于在开展不同的审计业务时区别对待,做到依法审计,维护审计工作的权威性;熟悉经济管理知识有助于深刻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和任务,在相关审计工作中发现问题和漏洞;工程技术要求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科学理论和技术解决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审计全覆盖下对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的构想
审计全覆盖下对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的构想自2018年以来,全国审计机关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审计“全覆盖”实践,旨在全面覆盖全部公共资源领域,提高国家财务管理和公共资源使用效益。
这项重要的工作要求审计人员拥有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和审计技能,为了保障审计“全覆盖”的顺利实施和提升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需要逐步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一、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定义复合型审计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审计过程中还需要兼顾对国家财政政策法规、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了解能力,广泛学习科技、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和管理技能等多方面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
二、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培养目标1. 提高审计人员审计专业素质,深化业务实战经验,增加实际工作的熟练度。
2. 加强国家财政法规政策和国家建设、发展、改革等方面的知识学习,让审计人员成为财务审计、行政审计和性能审计领域的综合专家。
3. 培养审计人员具有创新思维、协作能力和管理素质,注重团队协作与应变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培养措施1. 提高专业素质审计人员需要充分利用财政科技职业平台、财税案例、课件、模拟演练、策划论文等工具加强专业学习,促进工作实现从经验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转变,为国家审计更好地服务。
2. 增强国家政策法规知识在培养过程中,应安排严格把关的国家法规法律、国家经济建设、财政管理、社会事务等方面的课程,拓宽审计人员的基础知识和视野,从而使其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国家政策法规和国家建设、发展、改革等的要求。
3. 提高创新思维和协作能力加强团队建设,努力营造鼓励学习、创新和协作的氛围,通过学习、交流,提高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获得卓越的绩效和良好的口碑,使个人和机关增强核心竞争力。
4. 推进管理素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的管理素质是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岗位导向、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下审计课程教学设计与评价
岗位导向、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下审计课程教学设计与评价作者:张宝娟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第1期张宝娟近年来,高职会计专业审计课程一直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线,进行业务循环审计教学,多理论而少实践,不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本文是在“岗位导向、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重新设计了高职会计专业审计课程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办法。
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审计课程的教学是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线,分为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两部分,审计实务部分以业务循环审计为教学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投资与筹资审计和货币资金审计,课程内容多理论而少实践,这对高职学生学习有很大难度。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系从高职教育和会计专业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试验和创新,创建了“岗位导向、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毕业生就业岗位,开发“岗位导向”学习领域课程,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能力递进”的课程教学安排,依靠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依次培养学生的岗位单项能力、岗位综合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因此本文根据“岗位导向、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多年审计教学实践,进行审计教学内容的设计与考核评价改革。
一、会计职业岗位设置与高职会计专业岗位化课程开发(一)企业会计职业岗位设置笔者通过到斗山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和斗山机床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调研,了解到中小型企业会计岗位设置情况:①小型企业会计职业岗位通常分为出纳岗位、总分类账会计岗位、明细分类账会计岗位、会计主管岗位。
②中型企业会计职业岗位通常包括出纳岗位、存货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纳税申报岗位、会计主管岗位、会计电算化岗位。
③大型企业会计职业岗位通常包括出纳岗位、材料存货核算岗位、职工薪酬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往来核算岗位、利税管理岗位、资金管理岗位、会计电算化岗位、稽核岗位、总账报表岗位、档案管理岗位、会计部经理岗位、财务部经理岗位、总会计师岗位。
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审计教学方式创新
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审计教学方式创新【摘要】审计学是一门历史悠久、体系庞大,结构复杂、内容严谨的学科,具有专业性强、理论性强、应用性强、综合性强、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知识更新快等特点。
作为培养复合型会计审计人才的高校在相应课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审计学课程难学难教、师资队伍不合理、教材选择不恰当、实践教学效果差等问题。
因此,结合审计学的学科特性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审计教学方式是审计学科课程建设的必然。
【关键词】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案例教学一、审计学的学科分析1.审计学具有较强理论性与综合性无论是审计的起源与发展、审计组织与人员,还是审计的性质与特点、审计程序与方法、审计的职责与权限等各个方面,这些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和演变的,体现出逻辑性强、变化快、与时俱进等特征。
因此,通过审计理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基本的审计原理,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而且要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介绍审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其思路和视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求未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
同时,通过审计理论教学,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审计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与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一般融合了财务会计、税法、经济法、统计学、计算机、企业管理、营销战略、应用文写作、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理论与方法,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所以在审计教学当中,不能仅就审计而教审计,把教学内容局限在一门学科的狭窄范围之内,而必须旁征博引、融会贯通。
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其已学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本科生来讲,审计学中的一些概念如重要性、合理保证、认定等单从字面上看都有一些生僻,再加上其定义或含义多数是从英文的复合句中翻译过来的,其语言表达和逻辑关系很拗口。
审计学内容多是说理性的,难以引起学生兴趣传统的审计学教材内容枯燥,多是说理性的,整篇都在介绍审计准则条文、审计程序等,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近年来,我国加快实施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进程,审计制度改革取得长足的进步。
政府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审计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人才培养成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审计专业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在实践中创新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首先,要根据审计工作发展形势和需求,改革审计高职专业培养模式。
应探索解决审计学科实践教学难题的新模式,促进审计专业实践能力建设的发展。
具体来说,可以借助网络课程、VR技术等新技术,建立审计课程教学体系和审计实践模式,以增强实践能力。
另外,增加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习中更加深入学习审计技能,积极提升实践能力。
此外,在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中,还要注重对审计学科的理论知识的传播。
应深入研究审计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建立完善的审计课程设置,加强国内外审计学术研究的交流,加快审计理论的发展,在实践中提高审计知识,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此外,在高职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中,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引进国外审计案例,推行多媒体等学习方式,锻炼学生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习最新技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审计工作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改革审计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审计工作发展的必要要求。
高职审计专业人才培养,要加强实践教学和理论学科
建设,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审计学科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只有改变传统的审计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推动审计工作的发展。
审计学人才培养方案,指标点
审计学人才培养方案,指标点1.引言1.1 概述审计学人才培养方案是指为了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而设计的一套培养计划和机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审计作为保护利益相关方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培养一支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审计人才队伍成为摆在各个审计机构和教育机构面前的重要任务。
在现代审计学科中,审计学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各高校和培训机构关注的焦点。
审计学人才的培养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等多个因素。
首先,培养目标应该明确,既要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又要培养他们的审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其次,培养内容应该包括审计学科的基础理论、实践操作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讨论等,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通过实习、模拟审计和实践课程等形式,使学生能够真实接触和参与到实际的审计工作之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评估标准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表现和职业素养等因素,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与企业和审计机构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提供实践实训和专业认证等机会,以保证学生能够真实接触到企业的审计工作并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审计学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教育机构、企业和审计机构共同合作,共同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具备综合能力的优秀审计人才,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本篇长文的章节划分和内容安排。
本文按照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展开:1. 引言:在引言部分,将对审计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简要的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目的和重要性。
同时,也会给读者一个整体的预览,概括性地阐述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创新教育与审计人才培养
育首先要 培养 学生 的责任 理念 , 由公司 的责 并 任推及到 审计师 的责任 、 政府 的责任 , 至个人 乃 的社会责 任 , 审计 专业 的学 生成 为 弘扬社 会 使
正义 和社会 责任 的 中坚力 量 , 维护 审计 行业 的
良好社会声誉 。 2 .审计学科 的特色 目前 , 国内不少学 者认 为 , 审计 是会计 的分 支, 审计专业没有单独 存在 的必要 , 会计专业 可
adMe l g 1 7 ) n c i ,96 。因此 , kn 必须建立一个具有
战, 审计工 作不 仅要求 从 业人 员熟 练掌握 相关
财务 、 会计 、 管理 、 法律等学科 的知识和技 能 ( 即
复合 型知识结构 ) 而且还需 要系统掌握 审计 的 , 运行规律 , 准确把握有 关政策法规 , 能够创 造性
l‘ :
、
Jl口
受托责任 是一 切审计 工 作 的出发 点 , 审计 因受托责 任 的发 生而 发生 , 因受 托 责任 的发展 而发展①。上市公 司的受托责 任及其 治理是 审 计关注的永 恒主题 。因此 , 向学生 传递关 注公 司受托责任及其治理 的理念 成为审计学专 业教
育 中的基础工作 。 所谓受托 责任 , 指合 约 中 的一方 为 了实 是
的小组项 目( a r et) 学生 宣讲 (tdn t m po cs 、 e j su e t peett n ) 案 例讨 论 (ae) 网络 教 学 rsnai s 、 o css 和
( enen t等方 式 , t t e) h i r 这说 明欧美 的 审计 教育 不仅更加贴 向市 场需要 , 而且 更加 强调 与学 生 的互动和实时交流 。 2 5门审计与鉴证类课 程 中 ,7 8 15门课 为基 础审计学课 程 。表 1 是对该 1 5门基础审计学 7 教学大纲涵盖 的内容所作 的描述性统计 。
审计行业的人才招聘和培养解决人才缺口和技能需求
审计行业的人才招聘和培养解决人才缺口和技能需求审计行业的人才招聘和培养:解决人才缺口和技能需求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审计行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审计人员通过对财务记录的评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公司的财务合规性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审计行业面临着人才缺口和技能需求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如何解决审计行业的人才招聘和培养问题。
一、招聘策略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审计公司需要制定有效的招聘策略,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行业。
首先,公司可以与高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参与校园招聘活动和提供实习机会来吸引年轻的毕业生。
此外,公司还可以扩大招聘渠道,通过招聘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来吸引更多有才华的候选人。
二、培养计划招聘优秀人才只是解决人才缺口的第一步,合理的培养计划同样重要。
审计公司应该给新员工提供系统的培训,包括审计技术、法规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公司可以组织定期的内部培训课程,帮助员工更新知识和提升技能。
通过这些培训计划,员工能够不断发展和适应行业的变化。
三、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除了培养计划,审计公司还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
员工在积极、合作的环境中工作,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潜力。
因此,公司应该注重团队合作,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
此外,公司还可以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和完善的福利制度,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技能培养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审计行业也需要与时俱进,提升员工的技能。
公司应该重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培养员工的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能力。
此外,公司还可以鼓励员工参加专业认证考试,提高其专业素养和竞争力。
五、行业合作解决人才缺口和技能需求的问题需要行业内外的合作。
审计公司可以与其他行业机构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项目。
例如,可以与高校合作开设以审计为主题的课程或研讨会,提供学生与行业专业人士的交流机会。
此外,与其他行业机构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可以有效弥补人才缺口。
审计工作人才培养
审计工作人才培养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无论是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合规审计,还是外部的独立审计,都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来保障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审计工作人才的培养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审计工作人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首先,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基础。
他们必须精通财务会计、审计学、税法、经济法等相关领域的知识,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各种财务报表、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
其次,敏锐的分析能力不可或缺。
审计人员需要从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业务中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通过细致的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准确的结论。
此外,良好的沟通能力也十分关键。
审计工作往往需要与不同部门的人员进行交流和协作,能够清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倾听他人的想法和需求,对于顺利推进工作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审计工作人才呢?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是第一步。
在高等教育阶段,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实际工作的需求。
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
比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审计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接触到真实的业务场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增强对审计工作的感性认识。
在职培训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企业和审计机构应当为新入职的员工提供系统的入职培训,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
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课程,使他们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培训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包括内部培训、外部专家讲座、在线学习等。
此外,建立导师制度,让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指导新员工,能够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加速新员工的成长。
实践锻炼是培养审计人才的关键环节。
为员工提供丰富的项目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在安排工作任务时,可以根据员工的能力和经验逐步增加难度和复杂度,使他们在挑战中不断进步。
打造全面化的内部审计团队——人才培训和资源整合的实践探索
打造全面化的内部审计团队——人才培训和资源整合的实践探索2023年,内部审计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审核工作,而是更多地涉及风险管理、业务咨询和战略规划等多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新形势,组织需要打造一支全面化的内部审计团队。
本文将以人才培训和资源整合为主线,探讨如何打造这样一支团队。
人才培训对于企业来说,内部审计团队是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
为了适应新环境,我们需要从人才培养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需要培养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这里包括领导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其次,针对内部审计人员,我们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针对财务会计、合规法律、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
通过市场化的培训机制,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团队的管理能力培训。
内部审计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合作,需要具备领导、组织和协调的能力。
通过管理能力培训,提高内部审计团队的管理水平与能力。
资源整合除了人才培养,资源整合也是打造全面化的内部审计团队非常重要的一点。
首先,我们需要优化内部审计流程,精简审核环节。
审计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核查工作,更多的是找到问题的所在,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通过内部审计流程的优化,大大缩短审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我们需要搭建一个内部审计系统。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我们需要收集并处理海量的数据,这个过程非常繁琐。
通过搭建内部审计系统,实现数据的智能采集、分析和报告,从而大大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最后,我们需要充分整合审计团队的资源。
这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整合。
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内部审计团队的优势互补,促进更好的协作。
总结打造全面化的内部审计团队需要我们从人才培养和资源整合两方面进行着手。
通过培养综合素质、提供专业培训和加强管理能力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通过优化内部审计流程、搭建内部审计系统和充分整合审计团队的资源,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提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社会审计及内部审计工作得到了空前发展。
面对社会对合格审计人员的迫切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只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立一种新型的、适合市场需求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审计人才。
本文通过对审计发展趋势和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创新审计人才培养模式途径。
关键词:审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已经成为第三产业发展最快、最具吸引力、最具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
因此,社会审计是我国审计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人们开始检讨和反思内部监督问题,逐步把目光从事后的会计核算转向了具有监督和服务功能的内部审计。
企业开始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纷纷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机构,充实加强内部审计力量。
因而形成了社会对内部审计人才的巨大需求。
面对市场的迫切需求和人才培养严重滞后的矛盾,高职高专院校利用自身优势,在工学合作的方式下探讨审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于满足企业需求、推进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研讨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必要性
20世纪末期,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审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审计及企业的内部审计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拥有内部审计机构已达6万多个,专(兼)职审计从业人员也已超过18万,为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基于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特点,本文重点讲述高职院校开设市场迫切需要的社会审计及企业内部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对审计人才的迫切需求
1、市场对复合型社会审计及企业内部审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审计职能在审计领域有了很大的拓展。
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经营成果的考核等渗透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审计抽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IT审计技术、分析性复核等现代审计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
因此,复合型审计人员,既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知识,能够准确分析和判断会计资料的合理性、合法性,又要具备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综合判定能力及较高的企业管理能力。
2、跨国公司对内审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
世界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全球化。
据统计,目前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在华投资的就有470家。
资本的国际化流动使得跨国公司的财务报表更显复杂,加之跨国公司内部管理的多元化和规范化,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对公司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进行稽核和审计的难度加大。
因此,跨国公司对专业内部审计人才的大量需求既给高职院校审计专业的毕业生带来了很多的就业机遇,也给高职院校培养专业内审人才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经济发展趋势对创建培养审计人才新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1、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从“监督”向“服务”转变。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职能主要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事后监督,审计人员的工作重点是查错防弊。
但随着企业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加强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运用,内部审计的职能将从传统的“查错防弊”逐步向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方面发展;审计工作的重点将从内部检查监督向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合理化建议方面转移。
审计领域将从单一的财务领域逐步向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延伸。
管理审计、效益审计、风险审计和内控评价等将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2、审计人员构成将从知识结构单一的财务人员向复合型、多元化、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发展。
随着审计职能的转变和审计领域的延伸,审计人员的构成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审计机构中不仅有精通财务、审计知识的专业人才,而且还要有精通企业经营管理和IT技术的专业人才,审计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将得到全面改善。
3、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将得到大幅度改进。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主要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审计,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
随着审计力量的加强和审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和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的能力将得到迅速加强。
4、内部审计机构管理将从分散管理逐步向行业自律方向转变。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在行政上由本单位负责人直接领导,业务上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指导与监督。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内部审计的管理将逐步由行政部门的分散管理向内部审计行业自律管理方向转变,实现内部审计机构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二、高职院校在培养审计专业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审计的特殊职能,现阶段市场对社会审计及内部审计专业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目前,我国财经类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审计专业,但在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严重不足。
具体表现如下:
(一)审计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不明确。
审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决定了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决定了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质量。
目前,高职院校审计人才的培养没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
主要表现:一是审计教学理念存在局限性。
审计课程需要教师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但是很多审计专业教师还是以会计论审计,没有跳出会计的圈子;二是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开设独立的审计专业,只是在会计专业中开设了审计课程;三是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在形式上设置了独立的审计专业,但是实质上依然依附于会计专业;四是审计组织体系包括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部分,三者虽然紧密联系,但存在本质区别。
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的审计专业没有对三者进行合理界定,培养目标不明确。
(二)审计课程设置不科学,缺乏专业性。
由于受到“审计就是审查会计”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方面,没有考虑审计的职能及“专业性”。
财务会计的内容安排较多,而管理审计、效益审计、责任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内部控制评价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安排较少。
同时,忽略了企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及人际关系的教学。
审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社会审计及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
(三)审计专业的实践、实训工作严重不足。
审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对审计经验和职业判断能力要求很高。
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然严重。
审计实训基地建设、审计案例教学和审计实践活动明显不足。
(四)审计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审计专业师资队伍,审计课程基本上由会计专业教师进行讲授。
因此,担任审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老师既没有经过系统的审计专业培训,也没有参与过具体的审计工作实践,缺乏审计理论知识和审计实践经验。
很多教师都是就理论讲理论,就练习讲练习,理论与案例之间联系性不强。
同时,很多教师讲解的审计案例很多是会计报表的内容,不能和审计的流程、经济环境、沟通能力等实际技能结合起来。
这样,学生学到的都是纯理论知识,没有体现以能力为主的教学理念。
(五)审计专业的教学手段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软件被企业广泛运用,审计软件也得到了大力推广。
但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及资金投入不足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缺乏会计信息系统和审计软件教学。
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的能力严重不足,难以培养出合格的审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