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山东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大纲内部详解
——山东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研组编写
目录
一、媒介与社会 (2)
(一)理解传播媒介 (4)
(二)媒介的社会功能 (12)
(三)媒介的社会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社会中的媒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媒介的形态与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媒介形态的厉史沿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互联网及其传播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媒介内容生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媒介伦理与法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媒介伦理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媒介法规与政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二〇一五年MJC新闻与传播大纲深度解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当下媒介热点专题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媒介与社会
【前瞻阅读——论述题性质的能力提升】
媒介与社会关系在发展中的交互促进
“社会不仅通过传播而存在,而且我们可以正当地说社会存在于传播之中。

”这是社会学家杜威在其《民主与教育》一书中对传播与社会关系的描述。

媒介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形成社会关系的基础要素,是社会一体化和社会整合的重要力量。

“交流的媒介对于文化的精神中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决定着社会关系的形成、变革和发展。

同时,社会关系的整合和发展也对媒体提出更高期待,对其发展给予强大的推动力。

信息传播手段的每一次改革,都是一场新媒体对旧媒体的补足性延伸,都会引起信息和情感传递的要素、层面的逐级增加,为社会关系的整合升级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和更为有效的手段。

一、媒介的发展是社会关系变革的基本驱动力
首先,媒介是搭建社会关系的桥梁。

建立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交往双方共有的传播符号系统(代码)作为沟通交往的基础和规则。

因此,传播带来的共识和规则是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社会关系的建立需要以传播媒介为桥梁。

其次,媒介是社会关系变革的动力,媒介和社会的发展程度是相互适应的。

媒介的发展与变化,会促使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由低级往高级演进。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出现催生了网络社会关系,实现了社会的网络化与网络的社会化同步并行。

再次,每一次媒介的革命都会引入一种新的尺度,带来社会关系的革命,使社会关系发生深刻变化而进入一个更高的社会阶段。

从语言的出现,到文字的出现,到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再到电子媒体的出现,四次媒介革命带来了影响力深刻的社会关系变化。

二、社会关系需求是媒介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关系的变革和创新是媒介发展的根本动力。

每一种新媒体的诞生,都是
因为现有的媒体不能满足人的某种传播需求而产生的。

社会关系对媒体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关系的不断整合升级,产生了强大的媒体发展需求,从而呼唤新媒体的产生。

媒介是人类肢体的延伸,尽管新媒体的产生还需要技术的发明来支持,但是这种需求才是根本动力。

(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也日益复杂,信息分众越来越多,从而对媒体的多样化提出了要求,这是媒体种类不断丰富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新媒体是旧媒体传播形式上的变革与传播内容上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信息生产力发展的解放。

(三)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对媒体功能的不断扩展提出要求。

美国的媒体哲学家保罗·利文森在其《人类的回应》中提出一个三段论的媒体演进理论:最初人类享受着一个虽然在时空上有限但是平衡的传播环境(视觉、听觉和记忆是其极限);后来新媒体(文字、印刷和电子媒体等)的出现突破了时空上的限制,但作为突破的代价牺牲了平衡和人类的其他要素(如文字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内容与真实世界的隔阂和失真等);更新的媒介在保持和继续过去的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努力重新获得曾经丢失的人类传播世界中的自然性要素。

(四)媒体和传播方式的工具性特征。

社会关系的变化与发展要求媒体为之提供多样性的服务,这样就推动了媒介传播在生产、生活中的无孔不入。

由上可见,媒介和社会关系都是为满足人的发展需求提供必要条件,信息传播的发展是社会发社会关系的变革则能促使媒体持续发展。

所以,媒介伴展和社会关系变革的重要工具与动力之一,随技术、文化的发展和人类关系的需要而发展,自由度和需求满足弹性不断上升;社会关系也因媒介发展而不断重构、重组,日益细致,多面分化,呈立体状态。

媒介属于生产力范畴,是社会关系维持和发展的条件和动力,新媒体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在变革着社会关系,而变革社会关系又会促进和创造新的媒介需求。

【大纲解析笔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理解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也可称为传播渠道、信道、传播工具等,是传播内容的载体。

传播媒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

一方面,作为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如何决定着社会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效率;另一方面,作为组织机构的传播媒介的制度、所有制关系、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如何,决定着社会传播的内容和倾向性。

1、传播的涵义与类型
(1)含义
传播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源自拉丁语Communis(community)。

传播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性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所谓传播,即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郭庆光)
(2)传播的基本特点(郭庆光)
第一,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共享意味着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第二,社会促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对这一热点的具体阐释——施拉姆说,“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

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能是横向的。

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须有共同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

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行为、过程、系统从三个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个重要属性。

(3)社会传播的关键概念
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人类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且受到精神和心里的运动规律的制约,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结果的变量更多更复杂。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功能是否政策等。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

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即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4)传播的类型——五种基本类型
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

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后还依然对个人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

组织传播——组织是一个比自然群体结构秩序更严密的社会集合体。

其特点: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其结构和分工的设置都为实现这一目标,因此组织本身
就是一个执行特定功能的系统。

现代组织的典型形态—企业的基本目标是从事生产,而生产是一种综合的活动.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机结合,系统性显而易见。

大众传播——伴随着近现代印刷、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

特点体现在:
(1)(主体活动)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
(2)(对象)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
(3)(手段)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
(4)(内容)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或内部传播;
(5)(机制)也有反馈机制(如读者来信或视听众热线电话等),但是迟延的,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

这些特点使大众传播拥有广泛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

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播既是社会互动系统,也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系统
2、传播的过程与要素
(1)传播的要素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以下要素:
传播者:信源,传播行为的引发者。

受传者:信宿,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可以通过反馈来影响传播者。

传播内容: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传播媒介: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的统称。

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反馈。

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时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

(2)传播的过程模式
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归结起来大致有两类:一种是传统的线性模式,即以传播者的起点,经过媒介,以受传者为终点的单向、直线传播过程;另一种是新型控制论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在传播过程中建立“反馈系统”,即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变为通过各种途径接收受传者的反应。

这两种模式归纳起来都离不开以下五个组成部分: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的,产生了什么效果。

①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五W”模式。

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出发点。

影响形成大众传播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香农——韦弗模式/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
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

直线模式的缺陷: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

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②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

2、模式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3、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特点: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

缺陷:1、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现实情况不符。

2、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

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

这个模式也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

传播过程的特点:(山东大学MJC2013年334第一题)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

各环节或要素本身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深度阅读——论述题性质的能力提升】
新媒体条件下的传播过程及模式的变化随着互联网以及数字技术的应用,新媒介不断出现,传统意义上的媒介的信息传播过程随之发生改变,新的传播传播模式正在形成。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即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

传统媒体是编辑决定报道主题,记者采访,然后包装成新闻,以一张报纸或一档节目的形式传播给受众。

与之相反,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媒体方式,任何人都可以经济而便捷地以众多形式向他人传播信息。

在web2。

0的技术条件下,大众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比如博客的应用,从“克林顿与莱温斯基”事件、伊拉克战争事件、美国“9。

11”事件到东南亚海啸事件,国际报道目击者通过各类博客发布信息已不是新鲜事,伦敦连环爆炸后日志者发布的信息之多、速度之快使传统的媒体深深感受到来自新兴媒体的冲击与挑战。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草根与精英对传播的话语权之争已经开始,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感受来自于草根阶层对信息的掌握与传播,传统意义上的抢新闻已不仅仅是在传统媒体之间展开,现在又加入了普通大众由于他们广泛分布于社会哥哥角落,所以对于精英达不到的地方,或者于需要时间才能进行传播的信息上,普通大众通过互联网能够及时进行传播,在新闻源的争抢上,传统媒体已经丢失了一部分阵地。

但是,大众的新闻发布多限于对事件的简单描述,而传统媒体中的精英能够从大众的信息传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然后对新闻事件进行加工、归纳、整理、二次报道,满足人们对于事件更为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基于Web2。

0的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个人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在信息的传授过程中,个人原来的信息弱势地位得到改善,传受双方的关系走向平衡。

3、传播没见的界定与分类
(1)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
传播媒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

传播媒介有别于传播符号。

符号是指表达或负载特定信息或意义的代码(如语言、文字、图像等),而
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

作为一种代码或手段,符号反映了人对事物认识的过程和信息表达的逻辑特点,因此往往具有抽象性、有序性、思维性和意识性的特点。

作为一种物质实体,媒介反映了物质和能源的本身特点和存在形貌,如石碑坚硬,纸张薄软,大喇叭粗犷,电视机精致……它们都有形体、有重量、有尺寸,可移动、可保存、可毁坏。

信息与符号、符号与媒介之间关系,犹如毛与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传播媒介不同于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如口头传播形式、文字传播形式、图像传播形式和综合传播形式等。

在政治传播中,过去人们常采用文艺形式、音乐形式、忆苦思甜形式、参观访问形式等。

在文字传播形式中,人们可以运用书籍、报纸、杂志、传单、小册子等媒介进行信息传播。

一种传播形式可以动用不同的媒介,而一种媒介也可以服务于不同的形式,如电视就可以显示这一功能。

但传播形式表明的只是传播活动的状态、方式和结构,而传播媒介显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物体。

传播媒介还有异于传播渠道。

英语“Channel”(渠道)一词,原意是指航道、水道、途径、通路、门径、渠道等。

在传播学中,它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

不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

例如,人际传播渠道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决定了只能使用人体器官媒介(如发射媒介——嘴,接收媒介——耳)和空气媒介。

但是,信息一旦通过广播、电视传播,就又是大众传播渠道了。

人际传播媒介可以随意进入各种传播渠道,并与其间的特定媒介配合使用,而不会改变其渠道形态,但大众传播媒介则完全不同。

可见,传播媒介并不等于传播渠道。

(2)传播媒介的分类
美国传播学家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
1。

示现的媒介系统。

即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如口语和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是由人体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传收二方都不需使用机器。

2。

再现的媒介系统。

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

传方需使用机器。

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

3。

机器媒介系统。

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等。

传收二方都需使用机器。

三类媒介按先后顺序依次出现。

从不依靠任何机器手段的“示现媒介”到部分依靠机器的“再现媒介”,再到完全依靠机器的“机器媒介”,是一个人类传播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也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依据生产力与科技水平定位的传播媒介分类:
口语与姿势等非语言传播媒介。

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进程,口语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没有电话等口语媒介的情况下,只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

文字传播媒介。

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手抄传播效率低、成本高,文字信息的生产规模小,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本上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

印刷传播媒介。

印刷术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

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电子传播媒介。

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不仅是空间和速度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二)媒介的社会功能
1948年,著名学者拉斯威尔发表《传播在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一文,将传播的社会化职能概括为三个方面:监视环境、协调社会、传承社会遗产。

其后,美国学者赖特又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继承了拉斯维尔的“三功能说”,将大众传播的社会职能概括为“四功能说”:即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施拉姆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

把诸位学者对大众传播功能的认知和汇总,可得出一下结论:
1、守望与预警的功能
施拉姆称之为雷达功能,意指通过各种新闻和信息,人们了解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或威胁,以作为决策或付之行动的依据。

原始社会各部落分派值勤的“守望人”帮助人守望地平线,一旦发现异常状况,立刻鸣鼓警示族人武装起来。

在当今社会,媒体扮演的角色就如“鸣鼓的守望人”。

它的任务是多元的,不是被动消极地告诉你敌之既来,更应进一步正确地反映现实环境,用正确而公平的手法揭示宇宙真相,以达到“守望”的功能。

自然和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类必须及时了解和把握环境变化。

大众媒介可以实现环境监测。

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警戒外来威胁;满足社会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

大众媒介持续、公开地向社会发布大量有关自然及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向大众传递有关周遭环境的信息流通、交通运输、文化消息、经济行情,以及各种即将到来或已经发生的灾害、威胁等信息,以便调节自己的行为来适应这些变化。

新闻与信息的大量流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功能。

媒介的预警功能还包括维持社会法律和道德的作用,由于媒介对各种违反社会法律和道德的行为不断地加以揭露和谴责,就形成了一种社会的力量,从而巩固了社会发展的规范。

例如网络、电视、报纸媒介对“醉驾入刑”的传播深入人心,有助于抑制醉驾,促进社会有序、健康的运转。

【视野拓展——论述题可用的传媒大家言论】
普利策解读媒介的守望与预警功能:“倘若一个国家是一套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

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