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微生态制剂丁酸梭菌的研究与应用进展_易中华

合集下载

丁酸梭菌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丁酸梭菌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丁酸梭菌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吴媛媛【摘要】丁酸梭菌是土壤、动物胃肠道中一种常驻的厌氧革兰氏阳性菌,其在恶劣环境中易形成芽孢,能耐高温、高压、强酸和多种抗生素.其具有调控胃肠道菌群平衡、稳定胃肠道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和促进机体生长等作用.文章就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丁酸梭菌;益生菌;生物学功能;应用【作者】吴媛媛【作者单位】四川省水产学校,成都611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1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1.1 调节胃肠道微生态平衡丁酸梭菌能分泌维生素和生长因子等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增殖,同时产生抗菌肽和有机酸等抑制有害菌群生长,优化胃肠道菌群结构,且有机酸是肠壁细胞的能量来源,对肠道上皮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曹广添等将丁酸梭菌分别与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等联合培养,与单独培养比,有益菌丰度均增加,而病原菌数量均降低[1]。

Kuroiwa 等报道,丁酸梭菌能产生生物活性分子,促进双歧杆菌、乳酸菌、粪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群增殖[2]。

朱晓慧等将丁酸菌发酵提取物分别与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链球菌共培养后,3种活菌丰度均提高[3]。

肖英平等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增加盲肠中产短链脂肪酸菌群的丰度[4]。

同时,丁酸梭菌还可分泌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等,其降解的中间产物被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群利用,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维持肠道健康。

Zhang等发现,丁酸梭菌可优化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肠道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并提升小肠中益生菌群丰度[5]。

Taka⁃hashi 等认为,丁酸梭菌产生的丁酸、乙酸可预防和治疗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小鼠,在体内外体均能抑制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生长,证实丁酸梭菌可降低肉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和缓解相关症状[6-7]。

此外,丁酸梭菌可通过调控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和ZO-1 等蛋白表达,从而改善肠黏膜通透性,缓解疾病相关症状,维持肠道健康;具有定植占位效应,能在肠黏膜表面形成伪膜,占据肠道上皮细胞黏附位点,抑制肠道内有害菌和腐败菌的定植和入侵,丁酸梭菌提取物脂磷壁酸能抑制大肠杆菌在肠上皮细胞的附着[8-10]。

丁酸梭菌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丁酸梭菌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用抗 生 素 会对 畜 禽 造成 严 重 的危 害 :第 一 ,动 物 菌类 取代 抗 生 素逐 渐 成 为 禽 畜养 殖 的主 流 。丁
体 内产 生 耐 药 性 细 菌 ,抑 制 细胞 免疫 和 体 液 免 酸 梭菌及 其代 谢 产 物 能够 提 高 饲 料 利用 率 和 改
疫 .严重 损 害 动 物机 体 免疫 细 胞 功 能 ,降低 动 物 善 畜禽 生 产 性 能 ,增 强 畜 禽免 疫 力 和抗 病 力 ,在
关键 词 :丁酸梭 菌 ;生产性 能 ;无抗
Progr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 in Poultry
Huan Xiurong Liu Xiaohui Xie Qingzhu
Abstract:W ith the improvem ent of people 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n— CeITIS for food safety and the demand of forage authorities to no antibiotic addition to feed, the substitution of antibiotics for humans and animals that are not harmful to residual probiotics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livestock breeding.Clostridium butyricum and its metabolites can improve the feed utiliza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livestock anti pouhry, enhance the immun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and have broad market pros— pects in the current widespread promotion of no—antibiotic breeding environment.

饲用微生态制剂研究应用进展

饲用微生态制剂研究应用进展
接用 于生产 动物饲 料 添加剂 的微生 物菌种 l 5个 :地衣芽
高和对健康 重视程度 的不 断加强 , 发现抗 生素 饲料 添 人们
加 剂在带来 巨大经 济效 益 的 同 时 , 也造 成 了很 大 的危 害 , 如抗 生素 的残 留及 引起 的毒 性 、 原 菌 产 生耐 药性 、 坏 病 破 动 物体 内微 生态平衡及 降低 动物 的免疫功 能等 , 些都 对 这 养殖业 、 饲料 工业 和动 物带 来 严重 威 胁 , 同时 也通 过 食 物
ma .T e a i ti h aa c fmi rb a fg sr i tsia r c.T e c n e t , n t n, p l ai n sau n e 1 h y c n man an t e b ln e o co il a t n e t lt t h o c p s f ci a p i t tts a d d - o o n a u o c o
安徽农学通报 , n u A n SiB l2 1 ,7 0 ) A h i g . e u .0 1 1( 3 . 1
13 4
饲 用 微 生 态 制 剂 研 究 应 用 进 展
尹 小 良
( 兴 市越 城 区东 湖 镇农 业 综 合 服 务 中心 , 江绍 兴 绍 浙 32 0 ) 10 1
链危及 到人类 的健 康 。因此 , 多 国家尤 其 是 欧洲 、t 许 E . 本
等发达 国家纷 纷 采 取 官 方 强 制措 施 , 饲 用抗 生 素 的种 对 类 , 用方法 , 量和配伍 等方 面严 加 限制或 禁止 , 使 剂 欧盟 决 定 全面禁 止在饲 料 中使用 抗生素 作为促 生长剂 … 。 饲用微 生态制 剂 , 能维 持调 整 动物 体 内微 生 态 平衡 , 或 直接对病 原菌起 干扰 、 排除 、 拮抗 作用 , 而提 高动物 抗 从 病 能力和生 产水平 。由于 其具 有 无抗 药 性 、 残 留 , 克 无 可 服 长期大量 使用抗 生素造成 的一些 不 良后 果 , 是抗 生素 潜

饲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饲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U ies y T n s a 0 3 0 , hn ) nv r t a gh n 6 0 0 C i i, a
Ab ta t Mi r e o o ia a e tw s p i t n in fr i fe sfo p l t n i n to l a mp o e t e rii g e vr n n n s r c : co— c l gc l g n a ad at t o t r e r m ol i , t o n y c n i rv h a s n i me ta d e o uo n o
已成为是 否起 到绿 色环 保作用 的关 键 。
1 微 生 态 制 剂 概 述
微 生 态 制 剂 ( ire o g a g n) 称 益 生 素 、 菌 制 m co cl i l e t又 oca 活 剂 等 【, 3 它是 在微 生态 平衡 理论 、 生态 失调理 论 、 生态 营 _ 微 微 养 理论 和 微生 态 防治理 论 指导 下 , 工分离 正 常菌 群 , 通 人 并 过 特殊 工艺制 成 的活菌 制剂 [c 4a ]饲用 微生 态制 剂是作 为饲料
Re e r h o r s n TheApp i a i n o i a i r -e o o i a a e s a c Pr g e so lc to fAn m lSM c o c l g c g nt l
W ANG n — i Do g me .GE a — a Z NG Xi o n 2 HA0 B o h a a — u
抗力 下降 , 发生各 种 细菌性 及病 毒性疾 病 , 量使 用抗 生 易 超 素, 还会 造成 动物 的生产 能力 下 降。 饲用 抗生 素残 留对人 类 健 康构成 威胁 .如 动物病 原耐 药菌 的基 因传 给人类 而 引发 的人 类病 原性 细菌 的耐药 性增 加 、肠 道 耐药 菌株增 加 以及

丁酸梭菌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丁酸梭菌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丁酸梭菌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林思雨;魏建宏;马洪福;潘洪彬;黄英
【期刊名称】《饲料研究》
【年(卷),期】2024(47)8
【摘要】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是一种可产丁酸和乳酸的专性厌氧型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

丁酸梭菌作为一种益生菌,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具有安全、耐高温、耐胃酸、耐胆盐等特性。

日粮中添加适量的丁酸梭菌具有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增强动物机体免疫能力和抗氧化功能、改善畜禽产品品质、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以及促进肠道健康等功能。

与抗生素相比,丁酸梭菌可有效减少药物残留,具有绿色环保、无耐药性的优点,是理想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品。

文章主要对丁酸梭菌的特性、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综述,总结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丁酸梭菌在家禽饲料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156-160)
【作者】林思雨;魏建宏;马洪福;潘洪彬;黄英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易门县畜牧水产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7
【相关文献】
1.丁酸梭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丁酸梭菌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3.丁酸梭菌的特性及其在仔猪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4.丁酸梭菌在家禽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5.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家禽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丁酸梭菌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丁酸梭菌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丁酸梭菌;饲料添加剂;发酵工艺;应用前景
丁酸梭菌是一类厌氧异养生存的杆状芽孢杆 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展现为(0.6~1.2)×(3~7) μm
菌科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因其主要在奶酪、 大小的中间凸起的煎蛋状的灰白色菌体,多以单个
天然酸奶、动物粪便及土壤中被发现,故又名酪酸 或成对形成短链的形式存在。因其具有周生的鞭
大量研究表明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丁酸梭菌既能够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乳酸菌芽孢菌和双歧杆菌等有益生菌复配使用甚至是与某些抗生素联合应用来避免抗生素的滥用给动物及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在提高饲料的转化率粪便的除氮降氨率畜禽的生长速率和自身抵抗力畜禽养殖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养殖与饲料 2018 年第 3 期
[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3):32-33. [12] 姚海儒,王春景.复合酶在仔猪小麦型日粮中的应用[J].黑龙江
畜牧兽医,2008(7):41. [13] 刘强,冯学琴.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动物营
养学报,1999,11(2):6-11. [14] RONALDO M,STEVENON H,DAE R,et al.Multi-enzymes can
maximize swine diet nutrients [J].Feed International,2008(1): 24-26. [15] 高玉红,臧素敏,刘艳琴,等.复合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消化 吸收能力的影响研究[J].饲料研究,2000(3):8-10. [16] 郭建来,魏红芳.酸性蛋白酶对仔猪生产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率 的影响[J].饲料博览,2007(5):10-12. [17] 王晓亮,周樱,张庆丽.酶制剂在猪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工业, 2013(6):23-25.

丁酸梭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控中的应用进展

丁酸梭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控中的应用进展

DOI :10.15906/11-2975/s.202015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2466);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19N0005);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KF2015017、CXZX2017235、CXZX2017487)*通讯作者[摘要]近年来,在探索抗生素养殖替代品的研究中,益生菌在动物生态养殖方面的开发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猪、鸡等重要经济动物的养殖临床试验中,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能够起到调控动物肠道菌群、抗氧化、提高免疫力、促进动物个体增重等作用,并且该菌能够与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其他益生菌发挥较好的协同促进作用。

本文就丁酸梭菌作为饲料生态添加剂在目前动物养殖领域的应用做一综述,借鉴枯草芽孢杆菌等益生菌的开发经验,展望其研发趋势与市场开发前景,为该类益生菌未来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丁酸梭菌;益生菌;抗氧化;畜牧兽医[中图分类号]S8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14(2020)15-0012-06丁酸梭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控中的应用进展黄潇航1,2,张龙1,3,胡奇林3,黄志坚1,2,殷光文1,2*,江和基1,2*(1.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省动物药物工程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丁酸梭菌,俗称为丁酸菌、酪酸梭菌。

其在医学应用上,对由于抗生素滥用等致病因素引起的肠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对过敏性支气管炎炎症、糖尿病等临床疾病也具有一定疗效。

丁酸梭菌作为动物肠道内分布普遍的一种重要菌类,多能在动物粪便中通过细菌分离得到,在动物饲料营养添加的试验性研究中,该菌也是动物肠道生态菌群结构健康与否的重要指示细菌之一。

本文就该菌的抗氧化、肠道菌群调节、促生产、抗菌消炎等功能及其在畜牧兽医领域的生产应用进行综述。

丁酸梭菌的功效及研究进展

丁酸梭菌的功效及研究进展

丁酸梭菌的功效及研究进展丁酸梭菌的功效及研究进展1 丁酸梭菌的来源、形态和生理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又名酪酸菌,它是梭状芽孢菌属中的一个种,是1933年由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首先发现并报告的,因此又叫宫入菌。

1935年,Kingi miyairi博士从人的粪便和土壤中分离出丁酸梭菌,随后发现其厌氧培养的过滤物中含有较少的脂肪酸,具有极强的整肠作用,它可抑制肠道中的致病菌,促进肠道中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生长。

丁酸梭菌是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其直径为(0.6~1.2)×(3.0~7.0)μm,两端钝圆,中间部分轻度膨胀,细菌呈直杆状或稍有弯曲,单个或成对,短链,偶见有丝状菌体,周身鞭毛,能运动。

孢子卵圆,偏心或次端生。

革兰氏染色初培养的菌为阳性,菌稍长可变为阴性。

在琼脂平板上形成白色或奶油色的不规则圆形菌落,稍突,直径为1~3mm。

不水解明胶,不消化血清蛋白,能够发酵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等碳水化合物产酸,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产生淀粉酶,水解淀粉但不水解纤维素。

水解淀粉和糖类的最终代谢产物为丁酸、醋酸和乳酸,还发现有少量的丙酸、甲酸,硝酸盐还原实验均为阴性。

丁酸梭菌DNA的G+C含量的摩尔分数为27%~28%。

2 丁酸梭菌的功效2.1 调整肠道菌落平衡,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增殖肠道菌群失衡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丁酸梭菌能促进有益的双歧杆菌、乳酸菌、拟杆菌的增殖和有效的抑制引起疾病的葡萄球菌、念珠菌、克雷伯菌、弯曲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沙门菌以及腐败菌的繁殖,从而减少了胺类、吲哚类和硫化氢等有。

害物质..实验表明,己知健康人的粪便菌群以厌氧菌为主,并知双歧杆菌在人和动物体为最高和最常见的正常菌群之一。

张达荣等证实,肠易激综合症患者中菌群失调,表现为与粪便菌群中主要比例的总厌氧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量减少,而占肠道菌群比例中较少的具有潜在致病性梭菌却显著增多,经丁酸梭菌治疗后,粪便菌群中的双歧杆菌、无芽孢厌氧菌、大肠菌、肠球菌和乳酸菌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占肠道比例多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显著上升,而具有潜在致病性的梭菌明显下降,并且临床症状相应明显改善。

丁酸梭菌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丁酸梭菌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丁酸梭菌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张晓阳;卢忆;马艳莉;李里特
【期刊名称】《中国食物与营养》
【年(卷),期】2012(018)012
【摘要】丁酸梭菌是一种益生菌,具有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免疫力、抗癌、产生营养物质等功能。

丁酸梭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目前已应用于食品、医药、农牧、化工等诸多领域。

但是国内对丁酸梭菌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滞后,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相比其它益生菌重视度不足。

本文介绍了丁酸梭菌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征,综述了其生物学功能及在食品、医药、工业、动物等领域的应用,指出了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丁酸梭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31-35)
【作者】张晓阳;卢忆;马艳莉;李里特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
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4.1
【相关文献】
1.丁酸梭菌对肠道健康调节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 [J], 孙健;乔立东;雷莉辉;关文怡
2.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徐亚飞;曾新福;乐
敏;李慧;刘金松
3.丁酸梭菌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J], 郇秀荣;刘晓辉;解庆柱;
4.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徐亚飞; 曾新福; 乐敏; 李慧; 刘金松
5.丁酸梭菌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王德刚;李嘉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养猪SWINE PRODUCTION2020第1期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祖立闯1,李娇1,李峰2,沈志强1,2(1.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600;2.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滨州256600)中图分类号:S81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957(2020)01-0017-04摘要丁酸梭菌是一种以丁酸、乳酸和乙酸为主要代谢产物的专性厌氧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具有耐高温、耐酸和耐多种抗生素等生物学特性,优点为安全、无残留、绿色环保、稳定性好等,且有改善动物肠道环境,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是一种具有广泛开发潜力和开发前景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

文章就丁酸梭菌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丁酸梭菌更好地推广应用于养猪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丁酸梭菌;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物学功能;养猪生产过去抗生素的应用对养猪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抗生素过度滥用导致的猪群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耐药性菌株产生、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等诸多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无抗养殖”、“绿色饲料”已成为养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丁酸梭菌是一种以丁酸、乳酸和乙酸为主要代谢产物的专性厌氧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动物和人的肠道中,最早于1933年由日本的千叶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首先发现并进行研究,是一种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微生态制剂,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1-4]。

早在2003年欧盟就批准丁酸梭菌可以作为肉鸡和断奶仔猪的饲料添加剂,我国对丁酸梭菌的研究与开发才刚刚起步,但发展较快,于2013年将其纳入《中国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的《附录二》中。

当前,将丁酸梭菌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在养殖生产中推广应用对于减少我国当前饲料中抗生素大量滥用、减少药物残留、降低动物细菌的耐药性和保障动物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神奇的微生态制剂饲料添加剂——丁酸梭菌,规模化发酵生产工艺的优化

神奇的微生态制剂饲料添加剂——丁酸梭菌,规模化发酵生产工艺的优化

摘要 / Abstract[目的]研究丁酸梭菌的营养条件并优化发酵工艺,为与丁酸梭菌培养发酵相关的实验室研究及规模化生产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8 种常见廉价碳氮源对丁酸梭菌增菌的影响,对高密度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

[结果]丁酸梭菌MY-Z 发酵最佳营养组分为:葡萄糖30.0g/L、酵母粉5.0g/L、鱼粉30.0g/L 或肽粉30.0g/L、K2HPO4 1.05g/L、MgSO4·7H2O 1.21g/L、NaCl 0.3g/L、CaCO3 1.5g/L、MnSO4·H2O 0.012 g/L、促生长因子 0.2 g/L;最佳发酵工艺为:37 ℃恒温培养30~36 h,发酵过程中恒定pH 为6.5,并在发酵10 h 左右进行总量为5%的连续变量补料。

丁酸梭菌MY-Z 在此发酵工艺下,发酵32 h 左右,芽孢数可达2.28×109CFU/mL。

[结论]通过优化发酵工艺可有效提高发酵液菌数,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对丁酸梭菌的产业化推广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丁酸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又名丁酸菌、宫入菌、酪酸菌,在自然界中多分布在肠道、酒窖、奶酪中。

1933 年,由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首次发现。

丁酸梭菌属于严格厌氧的革兰氏阳性内生芽孢杆菌,细胞直径(0.6~1.2)μm×(3.0~7.0)μm;在梭菌增菌培养基(RCM)平板上和高层琼脂柱内菌落呈奶白色,边缘不整齐;显微视野中菌体呈杆状或梭状,多数单个,少数呈短链,部分菌株在对数生长初期菌体会呈现长丝状。

近几年来,丁酸梭菌作为微生态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与养殖等领域。

2009 年7月,原农业部批准了丁酸梭菌为新饲料添加剂。

丁酸梭菌作为微生态制剂饲料添加剂,具有较强的抗生素耐受性,对氨苄西林、强力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均不敏感,相对于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常规菌剂,与抗生素联用时受限度较小。

丁酸梭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丁酸梭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丁酸梭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刘文渊
【期刊名称】《兽药市场指南》
【年(卷),期】2014()4
【摘要】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的各种危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世界卫生组织宣称:人类将面临无有效抗生素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

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已经成为中国人养殖的习惯,然而长期使用抗生素又会对畜禽造成严重的危害:第一,动物体内产生耐药性细菌,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严重损害动物机体免疫细胞功能,降低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甚至造成免疫失败;
【总页数】2页(P13-14)
【关键词】饲料添加剂;养殖业;丁酸梭菌;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动物机体免疫;抗生素;动物免疫力
【作者】刘文渊
【作者单位】山西省文水县畜牧兽医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7
【相关文献】
1.丁酸梭菌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综述 [J], 许志成;吴春梅;吴婷婷;董柏华;
2.丁酸梭菌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 [J], 刘砚涵; 宫晓玮; 夏兆飞
3.丁酸梭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控中的应用进展 [J], 黄潇航;张龙;
胡奇林;黄志坚;殷光文;江和基
4.仔猪腹泻用丁酸梭菌与中草药复合饲料添加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J], 吴丽媛;张守明
5.液态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丁酸梭菌在肉鸡上的应用效果评价 [J], 刘珂飞;孟铁健;任凯;高应瑞;王调调;刘淑惠;陈金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饲用酪酸菌制剂的研发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饲用酪酸菌制剂的研发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饲用酪酸菌制剂的研发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作者:易中华敖清根来源:《湖南饲料》 2013年第5期易中华1 敖清根2(1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330045;2 新干县畜牧局274700)酪酸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又名丁酸梭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是存在于人和畜禽肠道中一种厌氧有益菌。

酪酸菌作为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是1933 年由日本千《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首先发现并报告的。

酪酸菌对于由于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肠炎、便秘等有良好疗效.,且经多年临床应用无任何毒副作用。

酪酸菌具有耐热耐酸及耐受多种抗生素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微生态制剂(黄俊等,2004)。

近年来,国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开发,但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的并不多见。

本文对酪酸菌的生物学特性、酪酸菌制剂的培养与发酵生产工艺、饲用酪酸菌制剂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机理、饲用酪酸菌制剂的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1 酪酸菌的来源、分类及生物学特性酪酸菌在自然界中存在于奶酪、天然酸奶、人与动物粪便、土壤中,细菌学分类归属于梭菌属,为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

菌体中常有圆形或椭圆形芽胞, 使菌体中部膨大呈梭形。

该菌在37益、pH=7 时为生长发育的最适条件, 它能利用多种糖类, 如葡萄糖、乳糖、麦芽糖、蔗糖和果糖等, 并能利用淀粉,主要代谢产物为丁酸、乙酸。

酪酸菌制剂中活菌是以芽孢形式存在的,对各种恶劣环境及存贮、加工运输过程中的高温、高湿、酸性、机械磨擦和挤压等因素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耐热、耐酸,pH值为1.0-5.0时仍能存活,能耐受胃液、胆汁酸、消化液。

因此,酪酸菌能够抵抗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高热及其胃肠道酸性环境,与目前广泛应用的非芽孢类活菌制剂相比更具市场竞争力。

酪酸菌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可与某些抗生素同时使用,不干扰其它细菌感染的治疗。

酪酸菌作为微生态制剂在临床上可与某些抗生素联合应用,避免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给动物及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在目前饲料中普遍添加抗生素的情况下仍能发挥效能,明显有别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非芽孢类微生态制剂。

丁酸梭菌的固态培养及益生效果研究的开题报告

丁酸梭菌的固态培养及益生效果研究的开题报告

丁酸梭菌的固态培养及益生效果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是一种常见的厌氧菌,主要分布在土壤、动物肠道及水体中。

作为一种益生菌,丁酸梭菌在人类消化道中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促进食物消化、维持肠道内稳定微生态环境、增强免疫力等。

此外,丁酸梭菌还可应用于食品工业、农业、生物制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对丁酸梭菌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目前,对于丁酸梭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液态培养方面,固态培养及其对宿主的益生效果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有必要开展本研究,以期深入了解丁酸梭菌在固态培养情况下的生长特性和对宿主的益生效果,为进一步应用丁酸梭菌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重点研究丁酸梭菌在固态培养情况下的生长特性和对宿主的益生效果。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适宜的丁酸梭菌固态培养方法。

通过改变不同的培养基成分、添加不同的生长因子和调节不同的环境因素等方式,优化固态培养条件,建立适宜的丁酸梭菌固态培养方法。

(2)考察固态培养对丁酸梭菌生长特性的影响。

通过比较液态培养和固态培养下丁酸梭菌的菌落数、生长态势及代谢产物的变化等,探究固态培养对丁酸梭菌生长特性的影响。

(3)评估丁酸梭菌固态培养对小鼠益生效果的影响。

将丁酸梭菌固态培养物与普通饲料进行混合,让小鼠饮食,并考察其对小鼠的益生效果,如改善肠道微生态、增强免疫力等。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固态培养技术、微生物计数法、代谢产物分析方法、小鼠模型等实验方法。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适宜的丁酸梭菌固态培养方法,为该菌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2)揭示固态培养对丁酸梭菌生长特性的影响规律,为该菌在固态环境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3)评估丁酸梭菌固态培养对小鼠益生效果的影响,为物种的宏观应用提供科学支持。

四、研究价值:本研究的主要价值包括:(1)深入了解丁酸梭菌在固态培养情况下的生长特性,为该菌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丁酸梭菌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综述

丁酸梭菌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综述

a n d p r o mo t e d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wi t h ma n y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s u c h a s h e a t r e s i s t a n c e ,a c i d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 v a r i o u s a n t i b i o t i c s r e s i s t a n c e .Cl o s t r i d i u m b u t y r i c u m p r e p a r a t i o n a d d e d i n l i v e s t o c k a n d p o u l -
菌, 呈 直 杆状 或 稍 有 弯 曲 , 单个或成对 , 短链 , 偶 见有丝状 菌 体 , 菌 体 灰 白 色 。直 径 为 ( 0 . 6—
1 。 2 )×( 3—7 ) m, 两端钝圆 , 中 间部 分 轻 度 膨
丁酸梭菌对头孢立新 、 氨苄西林 、 羟氨苄西 林、 强力霉素 、 链霉素 、 多黏菌素 E 、 交沙霉素 、 红
Li v e s t o c k a n d P o u l t r y Br e e d i n g I n d u s t r y
Xu Zh i c h e n g Wu Ch u n me i Wu T i n g t i n g Do n g Ba i h u a Abs t r ac t : Cl o s t r i d i u m b u t y r i c u m i s a ne w t y pe o f mi c r o— e c o l o g i c a l p r e pa r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e d

丁酸梭菌新微生物饲料添加剂1

丁酸梭菌新微生物饲料添加剂1

丁酸梭菌——新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丁酸梭菌是从健康人和动物肠道中分离出的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因其能够产生芽孢的益生功能被广泛的研究。

丁酸梭菌作为新一代芽孢益生菌制剂,较非芽胞益生菌制剂具有耐热、耐酸和耐多种抗生素等生物学特性,能在动物肠道很好定植,对宿主产生各种健康作用。

如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稳定胃肠道功能、产生益生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及促进动物生长等,具有更好的应用发展前景。

丁酸梭君轻轻的告诉你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又名宫入菌、酪酸梭菌,细菌学分类属于梭菌属(Clostridium),是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培养后期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丁酸梭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也广泛的存在于土壤、奶酪和天然酸奶中。

菌体呈直杆状或稍有弯曲,单个或成对,灰白色,细菌直径为(0.5-1.7)×(2.4-7.6)μm,两端钝圆,周身鞭毛,具运动性;芽孢偏心或次端生(内生),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孢外壁和附属丝。

在琼脂平板上形成白色或奶油色的不规则圆形菌落,稍突,表面湿润光滑,不透明,略有酸臭味。

丁酸梭菌具有抵抗外界相对恶劣环境的理化性质。

经80℃、30 min 和90℃、10 min 热处理不会失活,最适生长温度为36℃,最高和最低起始生长温度为44℃和16℃;pH 1.0 时仍能存活,其最适起始生长pH 为7.2,最高和最低起始生长pH 为10.6 和4.6 ;最适起始氧化还原电位为-21 mV[3]。

在体内丁酸梭菌能耐受胃液、胆汁酸和消化液的作用,在室温下具良好的储存性与稳定性;丁酸梭菌只对新生霉素、万古霉素和四环素等少数抗生素敏感,对其他多种抗生素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感到很雀跃有木有!!!辣么,丁酸梭菌用啥子用了?1 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丁酸梭菌具有防止病原菌及腐败菌在肠道内的异常增殖和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增殖、发育的双重作用,从而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减少肠毒素的产生。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研究进展张吉鹍㊀孙国平(湖北博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ꎬ湖北黄石㊀435000)基金项目:黄石市重大技术研发项目(编号:2017A013)ꎻ中央农业技术项目推广应用项目资助作者简介:张吉鹍(1964-)ꎬ男ꎬ江西武宁人ꎬ博士ꎬ研究员ꎬ主要从事动物营养繁殖研究ꎬE-mail:346884018@qq.com㊀㊀摘㊀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㊁抑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ꎮ关键词:丁酸梭菌素ꎻ抑菌ꎻ丁酸1㊀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1.1㊀调节肠道菌群平衡ꎬ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殖ꎬ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物肠道菌群失衡会引发各种肠道疾病ꎬ丁酸梭菌作为一种厌氧的内生芽孢杆菌ꎬ比需氧菌更能够适应宿主肠道内环境ꎬ从而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宿主肠道内包括嗜酸乳杆菌㊁拟杆菌㊁双歧杆菌㊁粪杆菌㊁粪链球菌以及乳酸菌等在内的益生菌的增殖[1-4]ꎬ并能有效地抑制宿主肠道内包括葡萄球菌㊁伤寒沙门氏菌㊁腐败菌㊁痢疾杆菌㊁大肠杆菌㊁绿脓杆菌㊁弯曲杆菌㊁产气荚膜梭菌㊁霍乱弧菌㊁念珠菌以及克雷伯菌的生长ꎬ同时还能够减少吲哚类㊁硫化氢以及胺类等有害物质的产生[5-6]ꎮ在宿主肠道内起着整肠㊁治疗肠道炎症㊁调节菌群平衡㊁促进动物生长的多重作用[7-8]ꎮ曹广添等[9]将丁酸梭菌分别与大肠杆菌㊁沙门氏菌㊁产气荚膜梭菌㊁乳酸杆菌㊁双歧杆菌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后进行培养ꎬ并与各菌种单独培养进行比较ꎮ发现ꎬ经36~48h培养后ꎬ联合培养组大肠杆菌㊁沙门氏菌㊁产气荚膜梭菌菌数均显著低于单独培养组(P<0.05)ꎻ当菌数比例为(1~100):1至100:1时ꎬ丁酸梭菌对沙门氏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ꎻ当丁酸梭菌与其它菌的比例为100:1时ꎬ丁酸梭菌对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抑制作用最强ꎻ当丁酸梭菌与其它菌的比例为10:1时ꎬ丁酸梭菌对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最好ꎮ联合培养8h后ꎬ菌数比例为10:1时ꎬ丁酸梭菌对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最明显ꎮ赵熙等[10]的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丁酸梭菌制剂可以显著地增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㊁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数量ꎬ而且还能有效地调控肠道微生物生态环境ꎮ由此可见ꎬ丁酸梭菌一方面通过促进益生菌增值ꎬ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来校正宿主肠道菌群的失衡ꎬ从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ꎬ降低腹泻率ꎬ减少肠应激综合征与胃肠炎等疾病的发生ꎮ正常健康动物粪便所含的菌群ꎬ以双歧杆菌等厌氧菌为主ꎮ当动物患病ꎬ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时ꎬ粪便菌群中占比较高的双歧杆菌㊁乳酸菌等益生菌的含量减少ꎬ而占比较少的潜在致病性菌梭菌却显著增加ꎮ当患病动物经服用丁酸梭菌治愈后ꎬ其所排出的粪便中ꎬ所含的菌种(如双歧杆菌㊁乳酸菌㊁无芽孢厌氧菌㊁肠球菌㊁大肠菌等菌类)及其含量与健康动物相似ꎬ主要表现在宿主肠道菌群中占比较高的双歧杆菌㊁乳酸菌等益生菌的比例显著增加ꎬ而潜在致病菌性梭菌的比例显著下降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1]ꎮ郑有秀等[12]报道ꎬ在(25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ꎬ添加250mg kg-1丁酸梭菌ꎬ即可有效抑制断奶仔猪盲肠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等有害菌的增殖(P<0.05)ꎬ增加乳酸菌与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ꎬ综合考虑包括仔猪腹泻率在内的仔猪生长性能㊁肠道结构㊁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等各项指标的改善ꎬ建议在25~55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丁酸梭菌的添加水平以250~500mg kg-1为宜[11]ꎬ但要缓解仔猪的氧化应激ꎬ丁酸梭菌的添加水平必须到达500mg kg-1[12]ꎮKuroiwa等[13]发现ꎬ丁酸梭菌能与双歧杆菌㊁乳酸菌和粪杆菌等肠道有益菌共生ꎬ其培养滤液中含有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因子ꎬ能够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ꎻ当将丁酸梭菌与致病菌混合培养时ꎬ会对弗氏志贺菌㊁霍乱弧菌与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ꎬ产生抑制作用ꎻ当将丁酸梭菌与产胺和氨的腐败梭菌共同培养时ꎬ可抑制产胺和氨腐败梭菌的生长繁殖ꎬ从而减少肠道内有害的胺与氨的产生ꎬ进而减少宿主的中毒或器官的病理性变化ꎮ张达荣等[14]采用丁酸梭菌治疗肠易激综合症动物的菌群失调ꎬ发现经治疗的动物:一方面ꎬ其肠道内菌群与健康动物无显著差异ꎬ其中尤以双歧杆菌与乳酸菌的比例增加明显ꎬ而潜在致病性梭菌的比例则显著下降(P<0.05)ꎻ另一方面ꎬ其粪便菌群中的大肠菌㊁无芽孢厌氧杆菌㊁双歧杆菌㊁乳酸菌和肠球菌等菌的含量均达到健康动物的标准ꎬ其中以双歧杆菌与乳酸菌的比例增加最为明显ꎬ而具有潜在致病性的梭菌的比例则显著下降(P<0.05)ꎬ临床症状相应改善ꎮ1.2㊀增强免疫功能ꎬ预防肿瘤发生丁酸梭菌具有提高机体的免疫力㊁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的作用ꎮ给动物饲喂丁酸梭菌ꎬ动物体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和IgM的含量增加ꎮ丁酸梭菌的细胞壁组分及其产生的胞外多糖(半乳糖:葡萄糖=13.5:86.5)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ꎮ用热灭活丁酸梭菌制成的疫苗能够激活NK细胞与巨噬细胞ꎮ用ELISA法测定摄食丁酸梭菌死菌体(109CFU g-1)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的含量ꎬ试验组为6μg mL-1ꎬ要显著高于未摄食菌体的对照组(0.5μg mL-1)(P<0.05)ꎮ给鸡饲喂添加有丁酸梭菌制剂的饲料后ꎬ观察其血清中ND-HI抗体效价的变化ꎮ1周后ꎬ供试鸡的ND-HI滴度迅速上升ꎮ丁酸梭菌还具有抗肿瘤活力ꎮ分别给移植肉瘤180前㊁后小鼠的腹膜注射丁酸梭菌液剂ꎬ发现丁酸梭菌产生的胞外可溶性多聚糖ꎬ能够抑制肉瘤的生长ꎮ用热杀死丁酸梭菌后制成的菌体疫苗ꎬ对BDF鼠的B16-F10黑素瘤具有抗转移作用[15]ꎮ1.3㊀在肠道产生益生产物1.3.1㊀酶丁酸梭菌在动物肠道内既能产生多种帮助动物消化的胞内酶ꎬ又能分泌大量帮助动物消化的胞外酶ꎮ这些酶种中主要的有蛋白酶㊁半纤维素酶㊁纤维素酶㊁淀粉酶㊁脂酶㊁糖苷酶等ꎬ对宿主所采食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ꎮ例如ꎬα-淀粉酶能够水解α-1ꎬ4糖苷键ꎬ从而可以将多糖水解成D-葡萄糖㊁麦芽糖㊁糊精和寡糖ꎮβ-淀粉酶能够作用于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ꎬ每次从淀粉大分子上水解下一个麦芽糖分子[16]ꎮ在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的共同作用下ꎬ把宿主肠道中的多聚糖转化为低聚糖ꎬ为肠道益生菌的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ꎬ从而促进其增殖ꎮ特别是日本学者Nakajima[17-18]发现的丁酸-拜仁梭菌组菌产生的裂解酶与果胶甲基化酶ꎬ用于内切和外切果胶ꎬ将肠道中的果胶酶解为可被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利用㊁并促进其增殖的中间产物 寡聚半乳糖㊁4ꎬ5-不饱和半乳糖醛酸ꎬ最终酶解为可被机体吸收利用的主要由乙酸和少量丁酸与甲酸组成的挥发性短链脂肪酸(SCFA)ꎮ这样动物每天摄入体内的大量纤维和果胶物质ꎬ由于有这些酶系的作用ꎬ均能被机体很好地吸收利用ꎮ姜芳芳等[19-21]采用Folin酚法测定酶活ꎬ就丁酸梭菌C.L24的产蛋白酶条件进行了优化ꎬ确定了其培养液的最佳碳源是可溶性淀粉ꎬ最佳氮源为酵母膏ꎬ最佳培养液起始pH为7ꎬ最佳培养温度37ħꎬ最佳接种量为2%ꎬ最佳培养时间为48hꎮ在此条件下ꎬ菌株C.L24产蛋白酶的活力最高可达68.46U mL-1ꎬ比其初始酶活49.54U mL-1提高了38.2%ꎮ1.3.2㊀维生素丁酸梭菌在肠道内能够合成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㊁抗神经炎素)㊁维生素B2(核黄素)㊁维生素B3(又名烟酸㊁维生素PP)㊁维生素B5(又名泛酸㊁遍多酸)㊁维生素B6(吡哆醇)与维生素B9(叶酸)等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等维生素类物质ꎬ同时还能促进维生素E的吸收ꎬ增强动物机体的抗病力ꎬ对机体具有保健作用ꎮ用对维生素K缺乏高度敏感的家禽进行的试验表明ꎬ丁酸梭菌能够在肠道内产生动物必需的维生素K[4-6]ꎮ需要指出的是ꎬ丁酸梭菌较其它菌种能够合成更多的B族维生素ꎬ尤其是合成的烟酸是其它菌种的3~6倍[4]ꎮ这些维生素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与动物生产性能ꎮ1.3.3㊀以丁酸为主的短链脂肪酸丁酸梭菌在肠道内能够产生丁酸等短链脂肪酸[20-21]ꎬ而以丁酸为主ꎮ据报道ꎬ大肠不同部位的肠黏膜细胞均以丁酸作为优先利用的主要能量来源ꎬ其次是谷氨酰胺与葡萄糖[22]ꎮ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不仅可以促进有益菌的生长ꎬ抑制致病菌的增殖ꎬ而且还可以作为肠道绒毛生长的直接能量来源或肠道损伤修复与上皮组织细胞再生的重要营养物质ꎬ促进肠绒毛的发育[23]ꎮ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等是评价小肠消化吸收功能的重要指标ꎮ刘婷婷等[3]发现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以提高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及回肠的绒毛长度ꎬ降低其隐窝深度ꎬ表明丁酸梭菌能够改变肠道结构ꎬ从而提高肠道的营养吸收效率ꎮ2㊀丁酸梭菌的抑菌作用2.1㊀单个菌种的抑菌作用丁酸梭菌对一些常见有害菌具有抑制作用ꎮ唐宝英等[24]研究证明ꎬ丁酸梭菌在体外对猪大肠杆菌㊁鸡大肠杆菌与鸡白痢沙门菌有较强的颉颃作用ꎮ同时丁酸梭菌还能够抑制霍乱弧菌的生长[25]ꎮAkahashi等[26]将丁酸梭菌Miyairi588与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共同培养ꎬ发现丁酸梭菌不仅可以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ꎬ减少类志贺氏毒素(Stx)的产生ꎬ并且可以抑制大肠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ꎻ在小鼠模型中ꎬ观察到丁酸梭菌可有效降低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致的病死率ꎬ减少粪便中类志贺氏毒素Stx1和Stx2的含量ꎮ王腾浩等[27]的研究表明:青霉素类㊁头孢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丁酸梭菌ZJU-F1的抑菌作用较强ꎬ在饲料生产中不宜配伍ꎻ丁酸梭菌ZJU-F1对多肽类㊁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受性较强ꎬ在动物生产中可以配伍ꎮ2.2㊀复合菌种的抑菌作用鼠李糖乳杆菌属于乳杆菌ꎬ不仅具有较强的耐酸与耐胆碱力[28]ꎬ而且还具有抑制有害菌[29]与抗氧化活性的作用ꎬ并且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ꎮ目前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均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ꎮ张玲等[30]的研究表明ꎬ将丁酸梭菌与来自于肠道中的沙门氏菌㊁金黄色葡萄球菌㊁产气荚膜梭菌与大肠杆菌等4种致病菌混合培养ꎬ可将这些致病菌的菌落数降低3~5个数量级ꎬ表现出明显的抑菌作用ꎬ但当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组成复合菌ꎬ再与这4种致病菌混合培养ꎬ这些致病菌的菌落数仅降低3~4个数量级ꎮ表明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在抑菌方面ꎬ不存在正的组合效应ꎬ也就是无协同作用ꎮ2.3㊀日粮中预防性地添加丁酸梭菌目前丁酸梭菌在生产上的使用主要是预防性地添加到动物日粮中ꎬ但预防性添加的丁酸梭菌对健康机体在急性应激致损时的应用效果鲜见报道ꎬ预防性添加能否帮助健康宿主缓解急性应激损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ꎮ吴杰等[31]研究了丁酸梭菌对健康大鼠生长性能及脂多糖(Li ̄popolysaccharidesꎬLPS)致急性应激大鼠肠道结构㊁肠道二糖酶活性及肠道炎症的影响ꎮ发现日粮中添加0.05%丁酸梭菌对健康大鼠的生长无负面影响ꎬ给大鼠饲喂预防性剂量的丁酸梭菌可抑制LPS急性应激下LPS对肠道蔗糖酶活性的降低ꎬ缓解LPS对肠道黏膜结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破坏ꎬ提高宿主肠道免疫功能ꎬ降低肠道炎症ꎮ3㊀丁酸梭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丁酸梭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ꎬ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ꎬ其机理较复杂ꎬ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机理就是丁酸梭菌所产生的丁酸梭菌素这种蛋白质类抗菌物质ꎬ对梭状芽孢杆菌等致病菌的杀灭作用ꎮ丁酸梭菌素最先由威尔士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学院的Clarke等[32]从丁酸梭菌NCIB7423菌株中分离到ꎬ命名为丁酸梭菌素7423ꎬ而且是在对数期生长的丁酸梭菌NCIB7423分泌的丁酸梭菌素最多ꎮKonisky[33]指出ꎬ丁酸梭菌素是一种疏水的细菌素ꎬ经丁酸梭菌处理的细胞ꎬ其DNA㊁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受到抑制ꎬ且其F1F0-ATPase活性也受到抑制ꎬ导致ATP浓度降低ꎬ细胞内的K+外流ꎮ巴斯德梭状芽孢杆菌经过量的丁酸梭菌素处理后ꎬ其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ꎬ细胞内的代谢产物和一些离子流出胞外ꎮ如用丁酸梭菌素处理已吸收铷离子(86Rb+)的梭状芽孢杆菌ꎬ则86Rb+迅速地从细胞内流出ꎮ在非致死量低浓度丁酸梭菌素作用下ꎬ巴斯德梭状芽孢杆菌的K+外流但不影响膜电势的变化ꎻ在致死或超致死浓度的丁酸梭菌素作用下ꎬ巴斯德梭状芽孢杆菌的膜电势被消除ꎬK+的主动吸收也被破坏[34]ꎮ关于丁酸梭菌素的分子结构㊁作用机制及其抗菌谱等ꎬ目前还了解得不是很清楚ꎮKuroiwa等[35]的研究表明ꎬ丁酸梭菌之所以能够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长ꎬ是因为:①丁酸梭菌在肠道中产生的淀粉酶ꎬ将淀粉水解成低聚糖ꎬ供乳酸菌与双歧杆菌利用ꎬ从而增加了乳酸菌与双歧杆菌的数量ꎻ②丁酸梭菌不能分解蛋白质ꎬ因此也就不会产生氨㊁硫化氢与吲哚等有害物质ꎬ也就不会引起宿主中毒或器官的病理性变化ꎻ③丁酸梭菌增殖快ꎬ能够产生大量有机酸(丁酸㊁醋酸与乳酸等)ꎬ降低肠道pHꎬ使有害致病菌生长受限ꎮ参考文献[1]赵熙ꎬ冉陆ꎬ杨宝兰ꎬ等.丁酸梭菌活菌制剂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ꎬ1999ꎬ(6):14-15ꎬ20.[2]朱晓慧ꎬ唐宝英ꎬ刘佳.酪酸菌对肠道有益菌的增殖作用和共生关系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ꎬ2004ꎬ16(4):193-194.[3]刘婷婷ꎬ张帅ꎬ邓斐月ꎬ等.谷氨酰胺与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㊁免疫功能㊁小肠形态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ꎬ2011ꎬ23(6):998-1005. [4]HowieJWꎬBakerF.Rumenandcaecalmicroorganismsassymbionts[J].ProceedingsoftheRoyalSocietyofLondonꎬ1952ꎬ139(895):193-196.[5]曹广添ꎬ刘婷婷ꎬ周琳ꎬ等.丁酸梭菌对致病菌和有益菌的体外作用效果研究[J].中国饲料ꎬ2012ꎬ(4):16-19.[6]张玲ꎬ周琳ꎬ杨彩梅ꎬ等.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体外混合培养对肠道致病菌的影响[J].中国饲料ꎬ2012ꎬ(21):9-12.[7]梁明振ꎬ李莉ꎬ刘浩.丁酸梭状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ꎬ2013ꎬ49(23):64-67.[8]陆俭ꎬ张雪平ꎬ孟筱琦.酪酸菌和婴儿型双歧杆菌对霍乱弧菌的拮抗试验[J].微生物学通报ꎬ2000ꎬ27(5):338-341.[9]曹广添ꎬ刘婷婷ꎬ周琳ꎬ等.丁酸梭菌对致病菌和有益菌的体外作用效果研究[J].中国饲料ꎬ2012ꎬ(4):16-19.[10]赵熙ꎬ冉陆ꎬ杨宝兰ꎬ等.丁酸梭菌活菌制剂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ꎬ1999ꎬ11(6):332-333ꎬ335.[11]郑有秀ꎬ王超ꎬ姚静宜ꎬ等.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㊁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ꎬ2018ꎬ44(2):190-198.[12]郑有秀ꎬ王超ꎬ邹晓庭ꎬ等.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㊁肠道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ꎬ2018ꎬ30(7):2683-2689.[13]KuroiwaTꎬWanagaMꎬKobariKꎬetal.PreventiveeffectofClostridiumbutyrigumM588againsttheprolf ̄erationofClostrldiumdifficileduringantimicrobialther ̄apy[J].JpnAssocꎬ1990ꎬ64(11):1425-1432. [14]张达荣ꎬ董晓旭ꎬ包幼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服用酪酸菌制剂前后肠道菌群状况[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ꎬ1999ꎬ11(3):164-166.[15]YangCMꎬCaoGTꎬFerketPRꎬetal.Effectsofpro ̄bioticꎬClostridiumbutyricumꎬongrowthperformanceꎬimmunefunctionꎬandcecalmicroflorainbroilerchick ̄ens[J].PoultSciꎬ2012ꎬ91(9):2121-2129.[16]WhelanWJꎬNasrH.TheamylaseofClostridiumbutyr ̄icum[J].BiochemJournalꎬ1951ꎬ48(4):416-422. [17]NakajimaNꎬMatsuuraY.Purificationandcharacter ̄izationofkonjacglucomannandegradingenzymefromanaerobichumanintestinalbacteriumꎬClostridiumbu ̄tyricum-Clostridiumbeijerinckiigroup[J].BiosciBio ̄technolBiochemꎬ1997ꎬ61(10):1739-1742.[18]NakajimaNꎬIshiharaKꎬTanabeMꎬetal.DegradationofpecticsubstancesbytwopectatelyasesfromahumanintestinalbacteriumꎬClostridiumbutyricum-beijerinckiigroup[J].JournalBiosciBioengꎬ1999ꎬ88(3):331-333.[19]姜芳芳ꎬ李圣杰ꎬ丁轲ꎬ等.丁酸梭菌C.L24蛋白酶产酶条件的优化[J].家畜生态学报ꎬ2016ꎬ(1):63-67. [20]KelsicED.Counteractionofantibioticproductionanddegradationstabilizesmicrobialcommunities[J].Na ̄tureꎬ2015(521):516-519.[21]CostelloeK.Theapplicationofecologicaltheoryto ̄wardanunderstandingofthehumanmicrobiome[J].Scienceꎬ2012(336):1255-1262.[22]ChapmanMAꎬGrahnFMꎬBoyleAMꎬetal.Butyrateoxidationisimpairedinthecolonicmucosaofsufferersofquiescentulcerativecolitis[J].Gutꎬ1994ꎬ35(1):73-76.[23]GaoQXꎬWuTXꎬWangJB.InhibitionofbacterialadhesiontoHT-29cellsbylipoteichoicacidextractedfromClostridiumbutyricum.AfricanJournalofBiotech ̄nolꎬ2011ꎬ10(39):7633-7639.[24]唐宝英ꎬ朱晓慧ꎬ刘佳.新一代微生态制剂 酪酸菌的研究和开发前景[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ꎬ2000ꎬ(5):53.[25]陆俭ꎬ张雪平ꎬ孟筱琦.酪酸梭菌和婴儿型双歧杆菌对霍乱弧菌的颉颃试验[J].微生物学通报ꎬ2000ꎬ(5):338-341.[26]TakahashiMꎬTaguchiHꎬYamaguchiHꎬetal.TheeffectofprobiotictreatmentwithClostridiumbutyricumonenterohemorrhagicEscherichiacoliO157:H7infec ̄tioninmice[J].FemsImmunologyandMedicalMicro ̄biologyꎬ2004ꎬ41(3):219-226.[27]王腾浩ꎬ宗鑫ꎬ宋德广ꎬ等.产抑菌蛋白的丁酸梭菌的筛选和鉴定及体外益生功能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ꎬ2015ꎬ51(13):75-81.[28]王玉华ꎬ高晶ꎬ冯印ꎬ等.鼠李糖乳杆菌耐酸及胆盐能力研究[J].食品科学ꎬ2008ꎬ20(12):449-451. [29]吴光伟ꎬ韩建春.鼠李糖乳杆菌(ATTC53103)产细菌素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ꎬ2009ꎬ40(8):81-85.[30]张玲ꎬ周琳ꎬ杨彩梅ꎬ等.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体外混合培养对肠道致病菌的影响[J].中国饲料ꎬ2013ꎬ(21):9-12.[31]吴杰ꎬ邓波ꎬ李孝辉ꎬ等.丁酸梭菌抑制脂多糖致急性应激大鼠肠道损伤的效果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ꎬ2018ꎬ30(4):1530-1537.[32]ClarkeDJꎬRobsonRMꎬMorrisJG.Purificationoftwoclostridiumbacteriocinsbyproceduresappropriatetohydrophobicproteins[J].AntimicrobAgentsChemoth ̄erꎬ1975ꎬ7(3):256-264.[33]KoniskyJ.Colicinsandotherbacteriocinswithestab ̄lishedmodesofaction[J].AnnualReviewofMicrobiol ̄ogyꎬ1982ꎬ36(1):125-144.[34]ClarkeDJꎬMorleyCDꎬKellDBꎬetal.Onthemodeofactionofthebacteriocinbutyricin7423.Effectsonmembranepotentialandpotassium-ionaccumulationinClostridiumpasteurianum[J].EurJBiochemꎬ1982ꎬ127(1):105-116.[35]KuroiwaTꎬWanagaMꎬKobariKꎬetal.PreventiveeffectofClostridiumbutyrigumM588againsttheprolf ̄erationofClostrldiumdifficileduringantimicrobialther ̄apy[J].JpnAssocꎬ1990ꎬ64(11):1425-14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用微生态制剂丁酸梭菌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易中华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收稿日期:2011 - 06 - 21丁酸梭菌又名酪酸菌,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奶酪、天然酸奶、人与动物粪便及土壤中。

丁酸梭菌作为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是由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1933)首先发现并报告的,又叫宫入菌。

丁酸梭菌具有耐热、耐酸及耐受多种抗生素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微生态制剂(黄俊等,2004)。

在畜禽饲料中添加饲用丁酸梭菌制剂,对于减少当前饲料中抗生素产品的滥用、减少药物在肉品中的残留、降低动物细菌的耐药性和保障动物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对丁酸梭菌的生物学特性与生物学功效、丁酸梭菌制剂的培养与发酵生产工艺、饲用丁酸梭菌制剂的实际应用效果、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等几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1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特性1.1 分类及形态学特性丁酸梭菌是一种厌氧的革兰阳性芽孢杆菌,呈直杆状或稍有弯曲,单个或成对,短链,偶见有丝状菌体,菌体灰白色,呈煎蛋样,中间隆起。

细菌直径为(0.6~1.2)×(3~7) μm,两端钝圆,中间部分轻度膨胀,周身鞭毛,具有运动性。

孢子卵圆,偏心或次端生。

革兰染色初培养的菌为阳性,后期培养可变为革兰阴性。

1.2 培养和生化特性丁酸梭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初期试管上部呈轻微浑浊,产生大量的气体,后期沉淀较多。

平板划线培养31 ℃,24 h,可见直径 1.2~3 mm 菌落,正面圆形,边缘整齐,侧面低凸,表面湿润光滑,乳黄色,不透明,略有酸臭味。

最适生长温度25~37 ℃,最适pH 4~9.8。

丁酸梭菌细胞壁含DL-二氨基庚二酸,葡萄糖是唯一的细胞壁糖。

在琼脂平板上形成白色或奶油色的不规则圆形菌落,稍突,直径为1~3 mm。

丁酸梭菌不水解明胶,不消化血清蛋白,能够发酵葡萄糖、蔗糖、果糖和乳糖等糖类产酸,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产生淀粉酶,水解淀粉但不水解纤维素。

水解淀粉和糖类的最终代谢产物为丁酸、乙酸和乳酸,还发现有少量的丙酸和甲酸,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阴性。

丁酸梭菌DNA 的G+C 含量的摩尔分数为27 %~28 %。

从粪便中分离的丁酸梭菌-拜氏梭菌杂交菌株还含有果胶酸裂解酶,其能降解肠道内的果胶酸为中间产物寡聚半乳糖(OA)和4, 5-不饱和半乳糖醛酸(DA),OA 最终分解成挥发性的短链脂肪酸 -乙酸、少量丁酸和甲酸,DA 则完全分解摘 要 丁酸梭菌作为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具有耐热、耐酸及耐受多种抗生素等特点。

在畜禽饲料中添加饲用丁酸梭菌制剂,对于减少当前饲料中抗生素产品的滥用、减少药物在肉品中的残留、降低动物细菌的耐药性和保障动物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综述丁酸梭菌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学功效、丁酸梭菌制剂的培养与发酵生产工艺、饲用丁酸梭菌制剂的实际应用效果、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关键词 丁酸梭菌 生物学特性 培养条件 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 S 816.7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2 - 2813(2012)02 - 0014 - 04为乙酸和甲酸。

1.3 稳定性丁酸梭菌制剂中活菌是以芽孢形式存在的,对各种恶劣环境、存贮及加工运输过程中的高温、高湿、酸性、机械磨擦和挤压等因素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经80 ℃、30 min和90 ℃、l0 min热处理后全部存活;加热90 ℃20 min后,95 %存活;加热100 ℃ 5 min后30 %存活。

耐热,耐酸,pH为1~5时仍能存活,能耐受胃液、胆汁酸和消化液;pH 为4~9.8时适合其生长。

其固体活菌制剂在室温和干燥情况下保存超过3年,未见活菌显著减少。

因此,丁酸梭菌能够抵抗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高热及其胃肠道酸性环境,与目前广泛应用的非芽孢类活菌制剂相比更具市场竞争力。

1.4 药物敏感性丁酸梭菌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可与某些抗生素同时使用,不干扰其他细菌感染的治疗。

经多次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丁酸梭菌对头孢立新、氨苄西林、羟氨苄西林、强力霉素、链霉素、多黏菌素E、交沙霉素、红霉素、洁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磺胺甲硝唑、尤其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吡哌酸均不敏感,只对新生霉素、先锋霉素、万古霉素和四环素等少数几种抗生素敏感。

因此,丁酸梭菌作为微生态制剂在临床上可与某些抗生素联合应用,避免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给动物及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在目前饲料中普遍添加抗生素的情况下仍能发挥效能,明显有别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非芽孢类微生态制剂。

2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效2.1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增殖丁酸梭菌是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有益菌,它通过促进有益菌和抑制有害菌双重作用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改善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减少肠道疾病的产生(赵熙等,1999)。

因而丁酸梭菌可代替抗生素广泛用于鸡、猪和牛等动物,尤其对乳猪的拉稀有特别的疗效。

临床试验证明,本菌剂对腹泻、肠应激综合征和腹部症状的有效率可超过80 %,对便秘、便稀和胃肠炎的疗效也有60 % ~75 %,是良好的整肠微生态药物。

丁酸梭菌能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菌和拟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和发育,特别是它能产生促双歧杆菌发育的因子。

朱晓慧等(2000)将丁酸梭菌分别与双歧杆菌、乳酸菌和粪杆菌进行体外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双歧杆菌、乳酸菌和粪杆菌活菌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4 %、42.57 %和6.76 %。

丁酸梭菌能抑制肠道内葡萄球菌、念珠菌、克雷伯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痢疾志贺菌、伤寒沙门菌、霍乱沙门菌、霍乱弧菌及引起伪膜性肠炎的魏氏梭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张雪平等,2001;唐宝英等,2005;Imase等,2008),减少胺类、吲哚类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从而调整或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

2.2 增强免疫功能口服丁酸梭菌能增加动物体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刺激小肠黏膜免疫活性,使IgA增多,抑制微生物在呼吸道上皮附着,减缓病毒繁殖,防止病原体入侵机体,提高动物机体自身的免疫力。

给鸡饲喂含丁酸梭菌的饲料,摄食1周后,结果表明:其血清中新城疫血凝抑制(ND-HI)抗体效价迅速上升。

傅思武等(2000)用酪酸菌-婴儿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对小鼠进行试验,结果30 d后测定,发现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增加,说明该制剂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

用热灭活丁酸梭菌制成的疫苗有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

当机体摄食丁酸梭菌死菌体(10亿CFU/g)后,从小肠上皮无菌取出派伊尔氏淋巴集结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IgA含量,试验组 (6 μg/mL)明显高于未摄食菌体的对照组(0.5 μg/mL)。

2.3 在肠道产生益生产物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为乙酸和丁酸,而丁酸是肠道上皮组织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的主要营养物质。

因此,丁酸梭菌对肠道上皮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有很重要的意义。

此外,丁酸梭菌在肠道内能产生B族维生素、维生素K和维生素E等物质, 对机体具有保健作用;还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和糖苷酶等多种酶类,同时还产生降解植物饲料中果胶酶、纤维素酶和葡聚糖酶等非淀粉多糖酶,这有助于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并降解肠道内纤维和果胶等难消化的糖类,且最终产物又可被机体吸收利用。

2.4 其他功效大量数据说明,单用丁酸梭菌或与双歧杆菌和益生元等合用,对于因菌群失调而引起的急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和便秘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对于肠炎、肝硬化、放疗和化疗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也能起到辅助的治疗作用。

不少资料还说明,该菌还能促进维生素E的吸收,降解胆酸,提高抗氧能力。

3 丁酸梭菌微生态制剂的培养与发酵生产工艺3.1 丁酸梭菌的培养条件黄俊等(2004)通过对一株饲用酪酸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研究,确定酪酸菌优化后的培养基为葡萄糖1.5 %,酵母粉1.5 %,牛肉膏0.5 %,KH2PO4 0.2 %,MgSO4 0.1 %,半胱氨酸0.1 %,NaHCO3 0.1 %,pH约为7。

培养温度为35 ℃,接种量为5 %,培养时间为24 h。

菌液质量浓度可达8.2亿CFU/mL,芽孢率90 %。

孔青(2006)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的方法对丁酸梭菌的培养条件进行系统优化,确定种子培养基为葡萄糖2.44 %,酵母浸膏2.08 %,胰蛋白胨1 %,(NH4)2SO4 0.1 %,NaHCO3 0.1 %,MnSO4·H2O 0.02 %,MgSO4·7H2O 0.02 %, CaCl2 0.002 %和琼脂2 %(配固体培养基时用) ,初始pH为8.55,丁酸梭菌在此培养基中厌氧培养24 h后活菌数可达10.3亿CFU/mL;培养丁酸梭菌的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2 %,豆饼粉提取液3.98 %,玉米浆0.37 %,(NH4)2SO4 0.1 %,NaHCO3 0.124 %, MnSO4·H2O 0.02 %,MgSO4·7H2O 0.02 %, CaCl2 0.002 %,琼脂2 %(配固体培养基时用),初始pH为7.5,丁酸梭菌在此培养基中厌氧培养24 h后活菌数可达7.1亿CFU/mL。

陈秋红等(2009)对酪酸菌CB-7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化培养基组成为玉米淀粉1 %,牛肉蛋白胨1 %,酵母膏0.5 %,乙酸钠0.3 %,NaCL 0.5 %,CaCO3 0.3 %,MgSO4·7H2O 0.05 %。

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培养温度37 ℃,接种量7.5 %,培养36 h,菌体质量浓度可达8.5亿CFU/mL,芽孢率可达95.3 %。

3.2 丁酸梭菌微生态制剂的发酵生产工艺丁酸梭菌微生态制剂的发酵生产工艺最近几年才在国内进行研究,生产工艺基本流程如下:培养基原料→溶解→灭菌 保护剂菌种→活化→ 接种→发酵控制→ 发酵液 →干燥→加填充料→制粒→质检→成品若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则在干燥后质检包装即可使用。

4 饲用丁酸梭菌制剂的实际应用效果众多研究表明:丁酸梭菌既能单独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也能与乳酸菌、芽孢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复配使用,并且增强该类产品的功效。

李恕等(1998)将酪酸菌制剂用于水产类,结果鱼及特种水产类日增重率提高大约15 %~40 %,杂食性鱼类可提高超过22 %。

杨桂苹(1998)报道,以蛋白酶、脂肪酶、糖化菌、乳酸菌和丁酸梭菌作为有效成分,制成特效的鱼用饲料添加剂,促进鱼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养殖效率上升。

添加的3种菌能在肠道内共生,使各种脏器机能更好地发挥,肠内微环境得到改善。

当将0.5 %和2 %添加剂加入到饲料中作为试验组,饲喂8周后,饲料效率比无添加剂的对照组高8 %和7 %,增重率高12 %和11.5 %,并且摄食早,体表黏液分泌多,体色新鲜,肉质有适量脂肪,味感改善,疾病率和病死率下降,粪臭减少且呈粒状固体易清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