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三章 薄膜的生长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膜的形成——3.1凝结过程
金银铜等与脱附表面的活化能接近的液化热值大,平均吸 附时间接近于无穷大,从吸附角度看,可以将它们称为表 面物质。 Ar-玻璃脱附活化能值小,平均吸附时间极小,从吸附角度 看,可以将它们称为气体。
薄膜的形成——3.1凝结过程
二、表面扩散过程
吸附原子的表面扩散是凝结的必要条件 原子扩散——形成原子对——凝结 表面扩散势垒 脱附活化能
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是根据吸附作用来区分的,不但难以 截然分开,还可以相互转化。
薄膜的形成——3.1凝结过程
平均吸附时间 a :吸附分子一次能在表面停留的时间
Ed a o exp kT
式中, o 是表面原子的振动周期 o
1
与Ed有关

,大约为10-14~10-12s.
第三章
薄膜的生长
不同制备方法,其薄膜的形成机制不同,但存在共性 问题。
本章以真空蒸发制备薄膜为例,讨论薄膜形成问题。
★ 凝结过程 ★ 核形成与生长 ★ 薄膜形成过程与生长模式
★溅射薄膜的生长
★薄膜的外延生长 ★薄膜的附着力与内应力
★薄膜形成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射向基板及薄膜表面的原子、
分子与表面碰撞,其中一部 分被反射,另一部分在表面 停留。停留的原子、分子在 自身所带能量及基板温度所 对应的能量作用下,发生表 面扩散及表面迁移,一部分 再蒸发,脱离表面,一部分 落入势能谷底,被表面吸附, 即发生凝结过程。凝结伴随 着晶核形成与生长过程,岛 形成、合并与生长过程,最 后形成连续的膜层。
薄膜的形成——3.1凝结过程
薄膜制备时,要 达到完全凝结的 工艺设计原则:
• 提高淀积速率 • 降低基片温度 • 选用吸附能大 的基片
薄膜的形成——3.1凝结过程
凝结过程的表征 凝结系数
c
单位时间内,完全凝结的气相原子数与入射到基片 表面上的总原子数之比。 粘附系数
s
当基体表面已经存在凝结原子时, 单位时间内,再 凝结的气相原子数与入射到基片表面上的总原子数之比。
形核初期形成的孤立核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长大,这一
过程除了涉及吸纳单个的气相原子和表面吸附原子之外,还涉 及核心之间的相互吞并和联合的过程。
三种核心相互吞并的机制:
一、奥斯瓦尔多(Ostwaid)吞并过程:设想在形核过程中已经形成 了各种不同大小的许多核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较大的核心依 靠消耗吸收较小的核心获得长大,其驱动力来自岛状结构的薄 膜试图降低自身表面自由能的趋势。
薄膜的形成——3.1凝结过程
凝结过程的表征 热适应系数

表征入射气相原子(或分子)与基体表面碰撞时相互 交换能量的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热适应系数。
Ti T Ti Ts
式中 Ti 、T 和 Ts 分别表示入射气相原子、再蒸发原子 和基体温度。
1
Ts=Tτ完全适应 Ts<Tτ<Ti不完全适应 Ti=T τ完全不适应
入射原子到达基片表面后,发生 与基片原子进行能量交换被吸附; 吸附后粒子仍具有较大解吸能,在基板短暂停留后 再蒸发(二次蒸发); 不与基片原子进行能量交换,被基片表面反射。
薄膜的形成——3.1凝结过程
真空蒸发过程中,吸附过程的能量关系 Hp物理吸附热 也是物理吸附脱附表 面的活化能 Hc化学吸附热
三、凝结
凝结过程是指吸附原子在基体表面形成原子对及其后续过程。 表面扩散激活能 脱附活化能 吸附原子面密度 平均吸附时间
Ed n1 J a J o exp kT 一个吸附原子在
这样的迁移中与 其他吸附原子碰 1 1 ED fD exp 撞就可以形成原 吸附原子扩散迁移频率 D o kT 子对 吸附原子在平均吸附时间内迁移(距离)次数 吸附位置 滞留时间即 a o Ed ED N f D a exp 平均表面扩 D o kT 散时间
捕获区内的吸附原子凝结,非捕获区吸附原子可以蒸发, 也可以成核。
薄膜的形成——3.1凝结过程
讨论: 当 S 1 时,每个吸附原子的捕获面积内只有一个原 子,故不能形成原子对,也不能产生凝结。 当 1 S 2 时,发生部分凝结。平均每个吸附原子 的捕获面积内有一个或两个吸附原子,可形成原子对或三 原子团。在滞留时间内,一部分吸附原子有可能重新蒸发 掉。 当 S 2 时,每个吸附原子的捕获面积内至少有两个 吸附原子。可形成原子对或更大的原子团,从而达到完全 凝结。
400℃下不同时间MoS2衬底上Au核心相互吞并过程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a) t=0, (b) t=0.06s, (c) t=0.18s, (d) t=0.50s, (e) t=1.06s, (f) t=6.18s
薄膜的形成——3.3薄膜形成过程和生长模式
薄膜形成与生长的三种模式 岛状生长模式(Volmer-Weber模式) 层状生长模式(Frank-Vander Merwe模式) 层岛混合模式(Stranski-Krastanov模式) 大多数薄膜形成与生长过程都属于第一种模式,即在基
通常我们眼睛看到、手接触到的物体,都是在温度变 化缓慢、几乎处于热平衡状态下制造的。因此,内部缺
陷很少,形状也多是块状的。
但是在真空中制造薄膜时,真空蒸镀需要进行数百摄 氏度以上的加热蒸发。溅射镀膜时,从靶材表面飞出的 原子、分子所带的能量比蒸发原子还要高些。
这些气化的原子、分子一旦到达基板表面,在极短的 时间内就会凝结为固体。即薄膜沉积伴随着从气相到固 相的急冷过程,从结构上看,薄膜中必然会保留大量的 缺陷。
低温时,临界形核自由能下降,形成的核心数目增加,这将有利 于形成晶粒细小而连续的薄膜组织。
薄膜的形成——3.2核形成与生长
因此,要想得 到粗大甚至是单晶 结构的薄膜,一个 必要的条件是需要 适当地提高沉积的 温度,并降低沉积 速率。低温、高速 的沉积往往导致多 晶态甚至是非晶态 的薄膜组织。
薄膜的形成——3.2核形成与生长
1
0
薄膜的形成——3.1凝结过程
薄膜的形成——3.2核形成与生长
核形成与生长的物理过程描述
薄膜的形成——3.2核形成与生长
核形成与生长大概有四个过程: 1.从蒸发源发出的气相原子入射到基体表面,其中一部分因能 量较大而发射回去,另一部分则吸附在基体表面,在吸附的气 相原子中有一小部分因能量稍大而再蒸发出去。 2.吸附原子在基体表面扩散迁移,相互碰撞成原子对或小原子 团,并凝结在基体表面。 3.这种原子团和气体吸附原子碰撞结合,这个过程反复进行, 一旦原子团的原子数超过某一个临界值,原子团进一步与气体 吸附原子结合,向着长大方向发展,形成稳定的原子团.含有临 界值原子数的原子团称为临界核,稳定原子团称为稳定核.
薄膜的形成——3.1凝结过程
★ 凝结过程
薄膜形成分为:凝结过程、核形成与生长过程、岛形成与结合
生长过程。凝结过程是从蒸发源中被蒸发的气相原子、离子或分子 入射到基体表面后,从气相到吸附相,再到凝结相的一个相变过程。
一、吸附过程
基本概念
表面悬挂键:不饱和的化学键。
吸附:入射到基片表面的气相原子被悬挂键吸引,束缚在 表面的现象。
D exp D o 脱附活化能和表面扩散激活 kT 能的大小对凝结过程有较大 o o 是表面原子沿表面水平方向振动周期, 式中, o
x D a
1
2
a a0 a0 expEd ED / kT D
薄膜的形成——3.1凝结过程
薄膜的形成——3.2核形成与生长
二、熔接过程:在极短的时间内,两个相邻的核心之间形成了直接接 触,并很快完成了相互吞并过程。表面自由能的降低趋势仍是整个
过程的驱动力。原子的表面扩散较体内扩散机制对熔结过程的贡献
大; 三、原子团迁移或者岛的迁移:在衬底上的原子团还具有相当的活动
能力,这些岛的迁移是形成连续薄膜的第三种机理。原子团迁移是
4.稳定核再捕获气体吸附原子,或者与入射气相原子结合使它 进一步长大成为小岛.
薄膜的形成——3.2核形成与生长
核形成理论 解决问题:核的形成条件和生长速率
成核理论不断发展,出现了若干种成核理论。归纳起来,基 本上是两种理论:
a. 热力学界面能理论(毛细管现象理论、微滴理论); b. 原子聚集理论(统计理论) 热力学界面能理论 认为薄膜形成过程是由气相到吸附相、再到固相的相变 过程,其中从吸附相到固相的转变是在基片表面上进行的。
物理吸附:由原子电偶极矩之间的范德华力引起的吸附。
化学吸附:由化学键结合力引起的吸附。
薄膜的形成——3.1凝结过程
薄膜的形成——3.1凝结过程
薄膜的形成——3.1凝结过程
表面自由能:由于固体表面化学键的中断,使它具有一 种过量的能量称为表面自由能。 吸附能:吸附现象使其表面的自由能减小,伴随吸附现 象的发生而释放一定的能量,称为吸附能。
薄膜的形成——3.1凝结过程
吸附原子的捕获面积 S D 每个吸附原子的捕获面积:
SD来自百度文库 N no
式中, no是吸附位置密度,N 是吸附原子在平均吸附时间内 的迁移次数。
所有吸附原子的总捕获面积:
n1 N n1 S n1 S D n1 N f D a no no no n1 Ed ED exp no kT
1 1 E D Ed 2 6
表面扩散激活能
薄膜的形成——3.1凝结过程
平均表面扩散时间 D 吸附原子在一个吸附位置上的停留时间称为平均表面 扩散时间,用 D 表示。 E
影响。表面扩散能越大,平 均表面扩散距离越短; 平均表面扩散距离 x (设ao 为相邻吸附位置间距) 脱附活化能越大,吸附原子 吸附原子在表面停留时间内进过扩散运动所移动的距离。 在表面上停留的时间越长, 2 则平均表面扩散距离越大, a 1 为表面扩散系数 0 D x D a 2 这对形成凝结过程十分有利。 D
由热激活驱动的;激活能与原子团半径r有关,r越小激活能越低,原 子团迁移越容易。
要明显区分上述各种原子团的合并机制在薄膜形成过程中的相对重
要性比较困难。但在上述机制作用下,原子团之间相互发生合并过 程,并逐渐形成了连续的薄膜结构。
薄膜的形成——3.2核形成与生长
薄膜的形成——3.2核形成与生长
薄膜的形成——3.2核形成与生长
临界核、稳定核与薄膜形成 a. 在一定条件下系统达到平衡,小原子团的数目不变。
在基片上不能形成稳定的薄膜。
b. 要形成稳定薄膜,必须在薄膜表面形成稳定核,即 稳定核一旦产生,一般来说就不再分解。 稳定核大小不一,所含原子数目各有不同;其中 必然有最小稳定核。 比最小稳定核再小一点,或者说再少一个原子, 原子团就变为不稳定,这种刚刚偏离稳定核的原子团
薄膜的形成——3.2核形成与生长
衬底温度和沉积速度对形核过程的影响 薄膜沉积速率R与衬底温度T是影响薄膜沉积过程和薄膜组织的 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随着薄膜沉积速率R的提高,薄膜临界核心半径与临界形核自由 能随之降低。因而,高的沉积速率将会导致高的成核速率和细密 的薄膜组织。 温度越高,则需要形成的临界核心的尺寸越大,形核的临界自由 能势垒也越高。高温时沉积的薄膜首先形成粗大的岛状组织。
成为临界核。
薄膜的形成——3.2核形成与生长
薄膜形成过程: 类液相 小于临界核尺 寸的原子团 (表面相) 大于临界核尺 寸的原子团 (固相)
气相
薄膜的形成——3.2核形成与生长
成核速率 成核速率是形成稳定核的速率或临界核长大的速率;定
义为单位时间内在基片表面单位面积上形成稳定核的数量。
临界核长大有两个途径:一是入射的气相原子直接与临 界核碰撞结合;另一个是吸附原子在基片表面上扩散迁移时 的碰撞结合。
Ea化学吸附活化能
Ed化学吸附的脱附活 化能(解吸能)
薄膜的形成——3.1凝结过程
吸附的几率和吸附时间 物理吸附系数:碰撞表面的气体分子被物理吸附的几率。 化学吸附系数:碰撞表面的气体分子被化学吸附的几率。 物理吸附分子中的一部分,越过位能曲线中峰,即A点, 就会被化学吸附,化学吸附需要激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