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彝族年

合集下载

赫章简介

赫章简介

第一节社会环境分析一、地理位置赫章县隶属贵州省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江北源六冲河和南源三岔河上游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渡的乌蒙山区倾斜地带,地处东经104°10′28"~105°01'23",北纬26°46′12″~27°28'18″。

东邻毕节、纳雍,西连威宁,南接六盘水,北界云南省镇雄、彝良。

县城距省会贵阳300公里,距地区行署所在地96公里。

总面积3250平方公里,总人口79.87万(2013年),政府驻地城关镇。

二、建置沿革赫章县新石器时期属"赤水"部落;夏时,县境为梁州之南荒服地;商周为鬼方;春秋为牂牁国西北徼外;战国时属夜郎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属汉阳县。

汉初汉阳县被废,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复置,隶犍为郡。

汉永初二年(108),将犍为南部改置犍为属国,治朱提,汉阳属之。

蜀汉时改犍为属国为朱提郡,领汉阳等5县。

晋至南齐,隶南宁州朱提郡。

梁太清二年(548),地方豪族爨瓒占据宁州,所属郡县俱废,汉阳县行政建制解体。

唐代置羁縻小州,今县境属宝州。

天宝十年(751),附南诏。

宋属乌撒部。

元至元十年(1273),乌撒部附元,十三年(1276),置乌撒路,十五年(1278),设乌撒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1284),改为乌撒军民宣抚司,二十四年(1287),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隶云南行省,今县境属乌撒辖地。

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改隶四川行省。

明代,今县境一直为乌撒所辖。

洪武十四年(1381),乌撒附明,置乌撒土知府,隶云南布政司;十五年(1382)置乌撒卫指挥司,隶云南都司;十六年(1383)改隶四川布政司。

永乐十二年(1414),改隶贵州都司。

清康熙四年(1665),裁乌撒卫,置安宁府;五年改称威宁府,今赫章属之。

雍正八年(1730),降威宁府为州,今县境属之,至清末。

民国二年(1913),威宁改州为县;七年(1918),威宁县得胜坡分县移治赫章,改称赫章分县;三十一年(1942),隶属贵州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欢乐彝族年

欢乐彝族年

欢乐彝族年作者:程林盛来源:《百科知识》2017年第22期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民族,源于古书中的“西南夷”,自称“尼”。

古汉语“尼”发音为“夷”,在民族识别中改“夷”为“彝”,意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民族兴旺发达。

彝族年,彝语读“库史”,“库”为年、岁之义,“史”为新之义,合称新年;也有释“史”为转、轮回、循环之义,为转年、过年之义。

彝族年同春节一样,人们辞旧迎新、共同庆祝。

彝族年的传说关于彝族年的起源,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民间有一些传说。

传说在彝族地区有三条食人巨兽,它们分居三个方位,并不时地换地方,有三年一换的,有一年一换的,有一天一换的。

因其吸食人和动物,人们害怕却没有办法。

一天,一个叫支格阿鲁的英雄来到村寨,听说巨兽之事后,决心为民除害,于是带上一只神鹰,手执铜绳,在田垄边呼唤出巨兽,巨兽出来后张口要吃掉支格阿鲁。

支格阿鲁放出神鹰,使其啄穿巨兽的嘴巴,并用铜绳将巨兽的嘴巴绑住,然后边打边问“你还吃人吗”。

巨兽疼得哇哇大叫,发誓不再吃人和动物了。

从此,支格阿鲁定下规矩,要求巨兽离开人间到天上去生活,并告知它今后不得欺负人类,同时让人们在每年秋收后给其留出一些肝肺之类的吃食。

彝族年庆活动由此而来。

民间还有另外一个与彝族年相关的传说。

远古时候,有个叫俄不科散的孝子,为解除母亲终年闷闷不乐的神情,他召集全寨男女年轻人举行唱歌跳舞、摔跤、赛马、打猎、射击等活动来使母亲心情转好。

可是这一切努力都白费,他的母亲仍然闷闷不乐、不见好转。

俄不科散费尽心力想了一个办法——过年。

他在秋天收获完毕后,宰鸡、杀猪,用酒、肉敬奉祖先,并召集村里的年轻人唱歌跳舞。

众村民聚在火塘边谈天说地、喝酒吃肉,尽情开怀。

他的母亲看到这一幕时露出了笑脸,俄不科散也十分高兴。

之后,村里的人们为了弘扬俄不科散的这份孝心,在每年的秋收后都要举行盛大活动表示庆祝,并延续下来成为族人的年节。

年前准备活动由于彝族分布散且广,导致彝族年的具体时间延续较长,所以民间还有彝族年“过一月”的说法;但基本在农历十月,也是彝族地区秋收之后的欢庆之日。

关于彝族年的知识

关于彝族年的知识

关于彝族年的知识
彝族年是彝族民族的传统年节,也被称为彝历年、彝族农历年。

彝族是中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

彝族年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庆祝,持续一周左右。

彝族年的庆祝活动丰富多样,包括祭祖、腊八饭、打鼓、舞龙等传统仪式。

在彝族年期间,人们会穿上传统的彝族服装,进行各种民俗活动,展示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彝族年的节日食品也具有独特的特色,如酸肉、酸菜、酸汤、起司蒸饭等。

人们还会制作彝族传统糍粑、赛滇年糕等面食,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美好的期望。

彝族认为彝族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人们在彝族年重视家庭团聚、祭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彝族年的庆祝活动是一次了解和体验彝族文化的绝佳机会,也是增进彝族人民感情和凝聚力的重要场合。

贵州赫章阿西里西彝族民歌浅析

贵州赫章阿西里西彝族民歌浅析

贵州赫章阿西里西彝族民歌浅析作者:沙柳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8期【摘要】赫章县珠市乡阿西里西村的彝族民歌是彝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歌曲种类繁多,风格迥异。

它是彝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彝族;民歌;种类彝族自称“诺苏纳撒尼”“阿西”等,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

他们主要在以聚居的方式,并以“寨”为中心的民族聚落中生活。

阿西里西村位于贵州省赫章县珠市乡小韭菜坪旅游风景区境内,由于地域偏远,现代文明影响较小,形成了独特的阿西里西文化。

“阿西里西”为彝语,大意是“我们都是好朋友,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大家一起来跳舞”,表达彝族人民热情好客并对生活与大自然充满热爱。

彝族民歌充分体现了彝族人民对自然、生活、生命的赞美与热爱,它的产生、发展与历史文化、生存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集民族性、娱乐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艺术载体。

阿西里西村的彝族民歌,都是源自于平凡生活,并在民间广为传唱,其特点是:触景生情、想象独特、曲调朴实;体裁广泛、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演唱方式多样等,民歌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彝族民歌分为山歌、酒礼歌、叙事歌、情歌、孝歌、儿童歌曲六种,每一种民歌都各具特色,情绪丰富,体现生活的各方面。

1.山歌。

彝语叫qugu。

歌曲内容上的一大特色是充分体现了彝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还有不少反映彝族男女真挚爱情的山歌,音调奔放,曲调丰富多彩,高亢嘹亮,速度自由宽广,旋律起伏跌宕,以高腔演唱为显著特色。

例如:《采韭菜歌》《说起回家就回家》《牧歌》等。

2.情歌。

彝语叫qungu。

旧时,儿女婚姻由父母一手操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彝族情歌可分为短篇情歌和长篇情歌,长篇情歌以群体的对唱为主,多数为对唱,是一群男人和一群女人的对唱,每段结束时有固定程式的腔调,短篇情歌是一男一女对唱,情歌曲调委婉而细腻,平稳而深情。

例如:《祖摩阿几之歌》《明月的三月》等。

3.酒礼歌。

彝族年的介绍

彝族年的介绍

彝族年的介绍彝族年的介绍导读:彝语称为“库什”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人亲友团聚相互走访的节日。

各地区过彝族年没有固定、统一的时间,多数在秋末初冬的十一月中旬左右举行。

今天店铺就和大家说说彝族的彝族年。

1、彝族年来历的传说彝族年的起源没有史料记载,只有各种神奇的传说。

在诸多的民间传说中,传说最广的是:在远古的时候,有个叫俄布科散的人,他很尊重、孝敬老人,但他的母亲不知什么原因,终年闷闷不乐,很难看到笑脸,也很难听见好的言语。

俄布科散为了解除母亲的不乐,集中寨子里的青壮男女们唱歌、逗趣、摔跤、赛马、打猎、捕鱼、射击、披鸡毛、装衣跳舞、爬杆、打磨儿秋,想用各种娱乐活动来使母亲的心情愉快起来。

但是,这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俄布科散的母亲仍然愁眉苦脸,难见欢颜。

俄布科散朝思暮想,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过年。

秋收完毕后,俄布科散宰鸡、杀羊、杀猪,开始过年,用烟、酒、肉食敬奉祖灵,村寨里的男子们串门、唱欢歌辞,亲友间相互拜年,家人们团聚于锅庄旁,尽情吃喝,开怀谈笑,终于使心情抑郁的母亲露出了笑脸。

见到母亲的笑容,俄布科散高兴万分。

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此后每年秋收完毕后,就举行一次过年活动,表达辞旧迎新的欢乐,儿孙们对祖宗的尊重和孝敬,彝族年就这样流传和发展至今。

2、准备年货彝族过年需要诸多种年货,如猪、绵羊、鸡、烟、酒、面粉(养麦粉、燕麦粉等)、柴禾、篾席、蕨草、白草等等。

彝族过年以宰杀肥猪为荣,每年过年后便要开始准备第二年的过年猪。

过年猪越大、越肥越感到荣耀,某家过年时不杀猪,这家便算没有过年。

因此彝族过年以杀猪为头等大事,家境贫穷或由于其它原因未杀过年猪的人家用绵羊过年,绵羊也没有的人家用鸡过年。

过年以大肥猪、阉绵羊、阉鸡为佳,不分颜色,一般不用牛、山羊、公鸡过年。

如有宰杀山羊的,都要提前到过年前或推迟到过年后;过年的三天中不能宰杀山羊,更不能用山羊肉来敬奉祖灵,只能用鸡、猪、绵羊肉来敬奉祖灵。

彝族年是什么时候

彝族年是什么时候

彝族年是什么时候彝族年是什么时候彝族年是彝族人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彝族年是祖先至上的节日,那么你知道彝族年是什么时候吗?你知道彝族年是哪一天?下面我们来看看彝族年是什么时候吧!彝族年是什么时候调查了解,彝族年的时间并不固定。

彝族年一般在农历十月或十一月,由巫师占卜而定。

如果当年五谷丰收,则可沿用上一年时间过年。

否则另择吉日。

抑或是按照十月太阳历来算。

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先民创制的一种特殊的历法。

按照这种历法,每年十个月,每月三十六天,共三百六十天,另外有五至六天过年日。

这种历法无大小月之分,每月都为三十六天,便于人们记忆。

十月太阳历选择冬季傍晚观测北斗星(彝语称“沙聂”)的尾巴(斗柄)指下为大寒为农历腊月,夏季傍晚观测北斗星(彝语称“沙聂”)的尾巴(斗柄)指上为大暑农历六月。

以大寒和大暑为元日,准确地反映了季节变化的规律。

这冬夏两个节日即彝族年和彝族火把节分别订于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和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根据计算其寒暑往返一次的时间为365.33日。

结构整齐、科学简明,使用方便是太阳历的特点。

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现在彝族地区流行的火把节和彝族年两个节日最初就是根据太阳历制定的。

当星回标志北斗星的斗柄指上为大暑时为火把节。

而当星回标志北斗星的斗柄指下为大寒时为彝族年。

彝族年,凉山彝语叫“库史”即“过年”。

“年”彝语把它叫做“库”,其义为:转、回、回转、回归、循环。

彝族时空观念中一般把最北的端点为起始点,太阳冬天日落点南移到最南端后,不再南移,在此停留几天后又往北移。

此端点称之为“布古”,意为“太阳转回点”。

然后到夏季时太阳落点又移到最北的端点,就不再北移而回归南移,此端点称之为“布久”,意为“太阳回归点”。

此后日渐南移,到最南的端点。

从最北的端点到最南的端点一个往返周期就是一年。

这一时间就在冬至—夏至—冬至的前后。

彝族年就一般在冬至“布久”的这个时候过。

关于具体什么时间过彝族年的问题,凉山彝族地区一般在“布久”时过。

彝族过年时间及过年习俗(你知道彝族过年风俗吗)

彝族过年时间及过年习俗(你知道彝族过年风俗吗)

彝族过年时间及过年习俗(你知道彝族过年风俗吗)
彝族年: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端庄的传统节日,彝语称“库施”。

国内各地过年时间不一,一般在每一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中下旬选吉日过春节。

不管你准备了多少头猪,有一头必须是阉猪,要不然是不能拿来祭祖灵,这种事情是不允许的。

彝族还得背猪肉去丈母娘家拜年,我们彝族是分家族家支的,结婚前三年要给居住一起辈分近的家族都背,有的二十几户人家,一头猪根本不够分的。

背了三年之后就只给叔叔或自己的弟弟哥哥背了,还得跟自己姨们背,妹妹也得给姐姐背,因为我们那边都说长姐如母。

前三人多不给姨们姐姐背,但三年后也会背,因为象的征意义是尊重和思念。

彝族年的风俗有:1、杀过年猪:彝族人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过年猪,喝自酿酒,一般不兴杀其他的牲畜。

2、烧肉敬祖灵:用年猪各部位有代表性的肉切成块,在火塘里烧烤,然后盛入木盘中,放上盐,插上竹签,中间放上一杯酒,由主人家的男人在内屋的灵台前和屋檐下念经敬奉祖先。


彝族年是彝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秋收的农历十一月二十
四日左右进行。

节期以自然村寨为单位,由毕摩(彝族民间继承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或看星象人卜算吉日,除猪、龙、牛、鸡、蛇日不宜过年外,其余狗、鼠、猴、虎、马、羊日均可过年。

彝族年,彝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年,彝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年,彝族的传统节日对于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彝族年是彝族的一个重要节日,从古至今,彝族的人民对于过年十分重视,其内容很丰富,十分热闹,充满了浓厚的色彩,更是一个民族特色的体现。

彝族年是几时呢?那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从彝族文化的角度去看看吧!彝族年来历彝族年,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彝语叫“枯识”。

在农历10月,公历11月内举行。

彝族聚居的村寨,从农历10月16日开始择吉日过彝历年到30日完。

由于各地择吉日的差异,公历时间有的在上旬,有的在中旬,有的在下旬。

各村寨过3天彝历年。

所以有着彝族年过一个月的诠释。

彝族年带有庆祝当年、祭祀祖先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之意思。

为什么在农历十月过年?相传有两种原因,一是彝族历史上有十个月为一年的历算。

按这历法计算,十月份为年终岁首,正当过年,故习惯上又称“过十月年”。

二是因这个时候,彝族地区庄稼收割完了,五谷丰登了,农事空闲,正宜过年。

彝族年传说很早以前,山上住着一户三弟兄的彝族人家。

他们年年辛勤种植,却年年被天王派来的神兵天将拱翻土地,破坏庄稼。

有一年他们逮住一个天将,大哥主张杀,二哥主张打,老三则主张问清楚了再打再杀。

老三问天将,天将说他是奉天王的旨意,被迫干坏事的,并且知道了天王妄图垄断大地,将要开决天河的事。

弟兄三人问天将怎么办,天将说:“老大在山脚下修一座锡房,老二在山坡上修一座铁房,老三在山顶上修一座泡木房,就可以避难了”。

弟兄三人按天将说的各人造好房子住了进去,结果十三天后,浩浩荡荡的洪水铺天盖地而来,住在锡房子的老大和住在铁房子里的老二,都沉没在水底淹死了,只有老三住的泡木房子浮在水面,水退后停留在一个山头。

老三的泡木房子引来很多逃难的飞禽走兽,老三热情地接待了这些死里逃生的客人。

后来老三想娶天王的女儿为妻,那些寄居在家的飞禽走兽,就商量着成全他的婚事。

有一天,天王拨开云头,巡视人间,发现山头还剩下一座房子,房顶上还有一只乌鸦正鸹鸹高叫。

浅析贵州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浅析贵州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浅析贵州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作者:张欣越王伟来源:《音乐生活》2024年第01期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据统计这里分布着56个民族,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缩小版”。

这些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音乐,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特点,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各不相同,又有相似之处。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魅力,每个民族的音乐也别具一格,营造不同的音乐美,音乐都是相通的,人们总能通过聆听音乐,感受到其精神层面的意义是什么。

贵州多民族的这个特点对于我们了解民族音乐文化有重要的资源。

一、彝族的民族文化彝族是我国历史最久远的少数民族之一,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

彝族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其中包括文字、礼仪、诗歌、舞蹈、音乐等。

彝族的文字主要有彝文和汉文两种,其中彝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今仍在使用。

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其中贵州毕节和六盘水这两个地方的彝族分布最为广泛。

许多地域都有彝族村寨存在,还有一些地方由于彝族人口多,致使当地汉族人都被彝化了,原本应该说本民族语言的汉族人,在彝族人多汉族人少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会说彝族语言,还会唱彝族歌曲。

比如,你走进贵州毕节,周围的彝族同胞实在是太强大了,他们都会说彝语,还会唱彝族歌曲,甚至一些汉族同胞在彝族同胞的影响和感召下学会了彝语,还能歌善舞,比一些没有接触过彝族文化、彝族语言的彝族同胞还了解彝族歌曲、彝族的节日,说起来头头是道[1]。

彝族最隆重的节日有火把节、彝族年、庆年日等。

彝族还是一个酷爱诗歌的民族,所以很多歌曲的创作来源于诗歌、诗经等。

其中彝族的铃铛舞和竹竿舞,被当地人一直传承至今,可以说历史悠久、声名远扬,影响相当大。

彝族的音乐文化无疑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最独特、最富表现力的文化元素之一,它的多样性和深远性使得彝族的文化得以世代相传,并深深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和价值观。

彝族民歌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彝族传统音乐形式。

它通常以彝族的母语演唱,从日常生活琐事到古老的传统故事,从甜蜜的情歌到悲伤的挽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异,既有深情款款的抒情诗篇,也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叙述,充满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涵盖了各种不同的主题和情感。

贵州彝族过年的风俗

贵州彝族过年的风俗

贵州彝族过年的风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贵州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传承着独特的文化传统,过年时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彝族过年的风俗,充满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富有传统韵味,让人流连忘返。

彝族过年的时间通常是在农历新年,他们称之为“瓦刺节”。

在这一天,彝族人都会穿上盛装,整装待发,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迎新年的仪式中,彝族人会点燃篝火,扔烟花,跳起独具特色的舞蹈,给整个村庄增添了一种喜庆热闹的氛围。

在彝族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是“猪头肉”,象征着家庭的团聚和丰收。

彝族人还会准备一些特色的年货,如酥花、糯米酒等,丰富了年夜饭的菜品。

除了年夜饭,彝族过年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那就是给长辈们磕头行礼。

在彝族社会中,尊重长辈是一种传统美德,因此在过年这一天,小辈们会给长辈们磕头行礼,以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在彝族过年期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那就是祭祀祖先。

彝族人认为祖先是家庭的精神支柱,因此在过年之际,他们会在祖坟前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健康、幸福。

彝族过年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统,那就是打“猪年旗”。

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村中的年轻人会齐聚一堂,挥舞着自制的“猪年旗”,欢呼雀跃,展示自己的勇武和英雄气概。

贵州彝族过年的风俗独具特色,充满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

在这个传统节日里,彝族人民传承着和谐、团结、亲情的价值观念,共享着天伦之乐,展示着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民族风采。

愿彝族过年的风俗习俗代代相传,永远保留下来。

【字数:454】第二篇示例:贵州彝族过年的风俗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其中彝族是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之一。

彝族过年是彝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过年的风俗习俗与汉族等其他民族有很大的差异,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

以下将为您介绍一下贵州彝族过年的风俗。

一、彝族过年的日期彝族过年是按照农历来计算的,通常在每年的正月初一举行,这也是彝族人民在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彝族年(彝历年)

彝族年(彝历年)

【库斯】
意为新年,主要内容是祭祖,早晨鸡叫以后,全村就要宰杀年猪,年猪要从同村同寨年长或德高望重的人家开始,依次序宰杀。用年猪的胆、胰、尿包占卜主人家的吉凶,以猪胆饱满、色泽好,胰平展,无缺陷,尿包丰满为吉祥,预示来年人畜兴旺,家人安康,粮食丰收。同时分“舍富”、“舍民”两餐进餐,“舍富”主要是祭奠祖先,取猪肾、肝、舌、胰与荞粑一同煮熟,敬奉先祖。“舍民”是全家人集体餐。吃完“舍民”后,男子们要将猪肉切成条块,妇女们则要灌制好香肠,并当天要将鲜肉和香肠挂在火塘上烤烤,同时以展示主人家的年猪肥,人吉祥,并且显示出主人的富裕。
【朵博】
意为月首(即一个月的头一天),早晨鸡叫主人就要起床做心肺三鲜汤,既将心肺捣烂,放在锅里将油熬出来后,放入水加豆芽、干(鲜)笋等,做成三鲜汤。早晨起床全家人就要享受这顿三鲜汤的美味。上午由妇女们组织全村孩子祭果树,既“社日”仪式。每个儿童要带猪前蹄一只及意节粑(细玉米粑)等,选一棵长势丰茂的果树,由一孩子上树伴树神,众孩子在一妇女的带领下祈求树神要多结果子,让孩子们,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等,然后将孩子们带来的肉食切成小片放在树丫上或树皮之中。社日结束后是拜年,彝族年的拜年场面壮观热闹,一般数十人一组,从整个寨子挨家挨户拜年,拜年时主人家端上泡水酒,让大家喝,同时,拜年队伍还要为主人唱贺新年歌,年轻人跳舞、摔跤、跳锅庄等。大家不分彼此,不分亲疏,一起快乐到通宵达旦。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库斯”一般选定在农历10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

彝族年为3天。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
【觉罗基】
时全家团聚,或杀猪、杀鸡,庆贺当年人丁兴旺,来年吉祥安康等事宜。

贵州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

贵州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

M 36西部文化丨X贵州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谢 程 岳金蓉 尹锋超(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西安 712046)【摘 要】本文通过对贵州毕节市入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的调查,了解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提出毕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建议:数字化记录与大力宣传相结合;高校教育传承与建立多梯度人才培养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与发挥资本作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毕节市;保护传承;对策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川滇黔三省交界、乌蒙山腹地,总面积2.69万平方公里。

辖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8个县(区、自治县)和百里杜鹃管理区、金海湖新区2个正县级管委会,263个乡(镇、街道),3657个村(社区),居住着汉、彝、苗、回等46个民族,他们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其中涉及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毕节市相关文化部门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普查、立档到申报、保护等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毕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一、毕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1、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毕节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了璀璨的民族民间文化,在其众多的民族民间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地位。

毕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主要有:(1)传统舞蹈:纳雍苗族芦笙舞(滚山珠)、赫章彝族铃铛舞、威宁彝族酒礼(威宁)、四桐鼓舞 (威宁)、素朴金钱棍(黔西)、苗族斗鸡舞(黔西)、苗族蹉步芦笙舞(七星关)、赫章苗族大迁徙舞(赫章)等;(2)传统音乐:薅秧歌(金沙)、苗族三眼箫音乐艺术(织金)、彝族《莫蒿苗》(赫章)、苗族飞歌(纳雍)、普宜乐都莫轰(七星关)等;(3)传统戏剧:威宁彝族撮泰吉、金沙傩戏(庆坛)、穿青人傩戏(织金)、文琴戏(黔西)、花灯戏(黔西、金沙)、阳戏(黔西)、纳雍傩戏(纳雍)等;(4)传统技艺: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擀毡制作工艺 (威宁)、荞酥传统制作技艺(威宁)、豆制品制作技艺(大方)、砂陶制作工艺(织金)、烟火(金沙)、鸟笼制作技艺(黔西)、清池贡茶制作技艺(金沙)、酱香型白酒酿造技艺(金沙)、苗族蜡染(纳雍、织金)等;(5)杂技与竞技:苗族射弩(织金)、长坝狮灯(金沙)等;(6)传统医药:火龙丹(金沙)、黔西王氏食疳医药(黔西)等;(7)民俗:纳雍苗族服饰、赫章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吃新节(金沙)、苗族服饰(金沙、纳雍)、“划筷奠祖”苗俗(纳雍)、彝族年(赫章)、彝族咪谷(毕节市)、化屋苗族文化空间(黔西)、大屯三官寨彝族祭祀(七星关)、彝族毕摩习俗(赫章)、彝族苗族跳花节(赫章)、苗族跳花节(大方、金沙)、彝族火把节(大方)、彝族丧葬习俗(金沙)、彝族服饰(赫章)、彝族婚嫁习俗(赫章)等。

贵州彝族过年的风俗

贵州彝族过年的风俗

贵州彝族过年的风俗
贵州彝族的过年风俗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他们称过年为“库史”,“库”是年或岁之意,“史”即是“新”,意为过新年。

过年一般在农历十月底进行,这是彝族民间传统节日中最受重视的一个节日。

在过年前一个月,彝族人民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了。

他们会选定一头白色或黑色的公阉猪作为过年猪,并祈求菩萨保佑其健康成长。

同时,他们会计算好天数,开始酿酒,以备过年时饮用。

此外,他们还会准备足够的柴火,包括干细柴和干竹杆,以备过年烧菜时使用。

在年货的准备方面,大米、挂面、荞面、燕麦面、鸡蛋、酒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过年期间,彝族人民有许多独特的习俗。

例如,他们会用新鲜的竹篾编织好用来盛装猪肉、内脏、豆腐等的新菠箕,以及用来剖猪的长竹笆。

在打扫卫生方面,他们会将屋脊屋檐、屋里屋外、园坝、家具、床上用品、厨房用具等都清理得干干净净,以示辞旧迎新。

此外,彝族人民还有一些特殊的过年仪式。

例如,孩子们会手持棍棒为武器,向一座搭建在村口的象征性的魔宫进攻,似为同邪魔进行撕战,最后孩子们要捣毁魔宫。

这一举动寓意着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驱除邪恶,迎来好运。

贵州彝族的过年风俗充满了祈福、驱邪和庆祝的元素,体现了
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丰富了彝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传承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彝族节日“彝族年”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彝族节日“彝族年”的价值

2019.6.下MOTHERLAND论坛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批判继承之后的具有社会正功能的中华传统文化,彝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彝族年”作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彝族的优秀传统节日,其本质是彝族的根和魂,彝族因“彝族年”而更加富有文化魅力,“彝族年”的价值性更有涵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彝族文化彝族节日文化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彝族节日“彝族年”的价值文/曲模打铁中华大地,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五十六个民族繁衍生息。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明一直延续,文化一直兴盛,从古至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休,代代相传。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批判继承之后的具有社会正功能的中华传统文化。

“优秀”是文化主体对文化饱含现实意义的评价,具有价值评判性。

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继承发展中,每个民族也都会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民族文化之彝族文化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彝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彝族分布于中国的川、滇、黔、桂等省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因地域差异,各地方言不一。

彝族文化丰富多彩,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方面:(一)节日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通过“节日”这一文化空间,各民族展演着自己的丰富文化。

彝族的传统节日非常丰富,各地彝族聚居区的情况各不相同,其中比较广泛和重大的节日分别是夏季的火把节和冬季的“彝族年”或“彝历新年”。

火把节是火的崇拜与希冀丰收的结合,彝族年是先祖纪念和庆祝生活的结合。

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很综合且重要的一部分。

(二)生活文化彝民族的生活文化及其丰富,从“衣”来说,彝族服饰款式多样、材质不同、风格多样,各具特色;从“食”来说,彝家坨坨肉、酸菜汤、荞麦馍、火烧洋芋等美味可口,饮食文化简朴本真;从“住”来说,彝族传统建筑土掌房和瓦板屋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简单环保。

写一篇关于彝族年的作文

写一篇关于彝族年的作文

写一篇关于彝族年的作文
彝族年,嗨起来!
哎呀,这雨下得真是时候,彝族年就是要有点湿润润的感觉!
街上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伞,就像开了一朵朵花。

人们穿得花枝招展,脸上都笑开了花。

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玉米和辣椒,看着就让人眼馋。

小孩子们
围在火炉边,听老人讲那些古老的故事,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向往。

晚上了,篝火一点,整个村子都亮堂堂的。

大家手拉手跳舞,
唱得嗓子都哑了,跳得腿都酸了,但脸上都是满足的微笑。

对了,别忘了那些摔跤的小伙子们!他们光着膀子,在山林里
举行摔跤比赛。

每摔一跤,旁边的观众就喊得更大声,简直比过年
还热闹。

哎呀,说到吃的,彝族年的饭菜可真是香啊!猪肉、羊肉、鸡肉,应有尽有。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满嘴流油,聊得哈哈大笑。

彝族年嘛,就是要这么嗨!不管男女老少,都得尽情享受这份欢乐。

这就是咱们的彝族年,独特、热闹、欢乐!。

六年级写彝族年作文

六年级写彝族年作文

六年级写彝族年作文“阿表妹,阿表哥,彝族年到喽,快来玩哦!”每到彝族年的时候,整个彝族村寨就像被点燃的火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彝族年就像一场超级大派对。

在年前,大人们可忙乎了。

每家每户都要杀猪宰羊,那猪呀,羊呀,就像是要去参加一场盛大的美食比赛。

我看到大人们把猪抓住的时候,猪的叫声那叫一个响亮,仿佛在说:“我还没准备好呢!”这也是彝族年独特的前奏啦。

女人们更是忙得像旋转的小陀螺。

她们要做各种美味的食物,特别是那香喷喷的砣砣肉。

这砣砣肉啊,一块一块的,大小刚刚好,咬一口,肉香就在嘴巴里炸开了。

女人们还会做荞饼,金黄黄的荞饼就像一个个小太阳,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小孩子们呢,就像一群撒欢的小羊羔。

我们都穿上了漂亮的彝族服饰,那衣服上的花纹就像神秘的魔法符号,五颜六色的,可好看了。

男孩们戴着帅气的帽子,女孩们的银饰在阳光下闪闪烁烁,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就像一群移动的小铃铛。

到了过年那天,村子里到处都是笑声和歌声。

大家围坐在一起,中间是一大堆美味的食物,就像小山一样。

长辈们先动筷子,然后大家就开始大快朵颐。

我呢,眼睛都看花了,这个也想吃,那个也想吃,感觉嘴巴都不够用了。

吃饱喝足后,就是歌舞表演的时间啦。

小伙子们像勇敢的骏马,在空地上跳起了达体舞。

他们的脚步有力又轻快,仿佛脚下装了弹簧。

姑娘们则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她们的舞姿优美动人,长长的裙摆就像盛开的花朵。

我们小孩子也跟着凑热闹,虽然跳得没有大人好,但是我们的笑声比谁都响亮。

晚上的时候,星星都出来看我们过年啦。

我们在院子里点起了篝火,红红的火苗舔着黑夜,就像一条舞动的火蛇。

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又唱又跳。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火苗,充满了无限的活力。

彝族年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欢乐、美食和歌舞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彝族同胞欢聚在一起,感受着家的温暖,传承着古老的文化。

我真希望每年的彝族年都能这么热热闹闹的,永远都不要结束。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省级名录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省级名录

毕节市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0个名录54个点)国家级保护名录(7处)一、传统舞蹈(2)1、纳雍苗族芦笙舞(滚山珠)2、赫章彝族铃铛舞二、民俗(2)3、纳雍苗族服饰4、赫章彝族火把节三、传统技艺(1)5、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四、传统戏剧(2)6、威宁彝族撮泰吉7、金沙傩戏(庆坛)省级保护名录(43个名录47个点)一、传统音乐(5)1、薅秧歌(金沙)2、苗族三眼箫音乐艺术(织金)3、彝族《莫蒿苗》(赫章)4、苗族飞歌(纳雍)5、普宜乐都莫轰(七星关)二、传统舞蹈(6)1、威宁彝族酒礼(威宁)2、四桐鼓舞(威宁)3、素朴金钱棍(黔西)4、苗族斗鸡舞(黔西)5、苗族芦笙蹉步舞(七星关)6、赫章苗族大迁徙舞(赫章)三、传统戏剧(5)1、穿青人傩戏(织金)2、文琴戏(黔西)3、花灯戏(黔西、金沙)4、阳戏(黔西)5、纳雍傩戏(纳雍)四、杂技与竞技(2)1、苗族射弩(织金)2、长坝狮灯(金沙)五、传统技艺(9)1、赶毡制作工艺(威宁)2、荞酥传统制作技艺(威宁)3、豆制品制作技艺(大方)4、砂陶制作工艺(织金)5、烟火(金沙)6、鸟笼制作技艺(黔西)7、清池贡茶制作技艺(金沙)8、酱香型白酒酿造技艺(金沙)9、苗族蜡染(纳雍、织金)六、传统医药(2)1、火龙丹(金沙)2、黔西王氏食疳医药(黔西)七、民俗(14)1、仡佬族吃新节(金沙)2、苗族服饰(金沙、纳雍)3、“划筷奠祖”苗俗(纳雍)4、彝族年(赫章)5、彝族咪古(毕地)6、化屋苗族文化空间(黔西)7、大屯三官寨彝族祭祀(七星关)8、彝族毕摩习俗(赫章)9、彝族苗族跳花节(赫章)10、苗族跳花节(大方、金沙)11、彝族火把节(大方)12、彝族丧葬习俗(金沙)13、彝族服饰(赫章)14、彝族婚嫁习俗(赫章)。

写一篇关于彝族年的作文

写一篇关于彝族年的作文

写一篇关于彝族年的作文
彝族年快到了,那可真是个热闹非凡的日子啊!家家户户都忙得不亦乐乎,杀鸡宰羊、磨豆腐、酿米酒,整个村子都弥漫着美食的香味。

说到彝族年,那就得提提“打羊”和“斗牛”了。

你知道不,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小伙子们骑着马,拿着长鞭,在草地上赶着羊儿赛跑。

那场面,真是刺激得让人直喊“好”!还有斗牛,两头牛一上场,那气势,简直就像两座山在撞!
等到晚上,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那叫一个开心啊!火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笑容都灿烂得跟花儿似的。

歌声、笑声、欢呼声,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总之,彝族年就是个欢聚一堂、尽情享受的大日子。

你要是没来过,那可真得找个机会来体验一下!。

彝族新年调研报告

彝族新年调研报告

彝族新年调研报告彝族新年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彝族的新年是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

由于不同地区的彝族民俗习惯不同,新年庆祝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次调研主要以彝族新年在云南省文山州的庆祝活动为主。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彝族新年庆祝的具体形式和内容;2. 调查彝族新年庆祝活动对当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3. 分析彝族新年庆祝的意义和价值。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调查:深入当地村庄观察彝族新年庆祝活动;2. 问卷调查:随机抽取100名彝族村民进行问卷调查;3. 访谈法:与当地村民、彝族文化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彝族新年的看法。

四、调研结果1. 彝族新年庆祝形式多样,包括舞龙舞狮、放鞭炮、赛马、打糍粑等传统活动;2. 彝族新年庆祝活动对当地经济有一定推动作用,如人员流动增加,商贸活动兴旺;3. 彝族新年庆祝活动传承了彝族的文化传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4. 彝族新年庆祝活动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5. 彝族新年庆祝活动需要保护和传承,加强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播。

五、调研分析彝族新年庆祝活动丰富多样,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彝族新年庆祝活动通过舞蹈、音乐、传统游戏等形式,展示了彝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同时,彝族新年庆祝活动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商贸流通,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六、调研建议1. 增加对彝族新年庆祝活动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2. 加强彝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建立相关机构和项目,开展彝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3. 将彝族新年庆祝活动与旅游业相结合,推动彝族文化旅游的发展;4. 加强彝族文化的教育,提高彝族群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七、总结彝族新年庆祝活动是彝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地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彝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彝族新年庆祝活动与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共同促进彝族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彝族年都弄啥
1、请客人来家中欢聚后,又到各家各户串门喝酒、叙事,欢庆节日。
2、午饭完毕,牵牛出来,在牛角上挂上花,插上米糍粑,由男女青年牵到 水塘边饮水,让牛在倒影中看到节日的喜庆。
3、之后把糍粑让牛吃掉再放上山,青年男女们就开始对歌。对歌还是一种 相亲方式。 4、晚餐过后,村寨中人们集中到神树、神庙或神山前一起祭拜(祭拜对象 是“三皇五帝”,各种神灵)。
彝族年来历
自古以来,赫章县境内彝族尚 “十月初一”年节谓之“凹洪打 偷”,也就是“建亥元年朔旦纪 念日”的意思。彝族重于礼仪 道德,后世不忘先祖,夏时虽 改行建寅元年制,但仍过“十 月初一朔旦年”节,一是对先 祖颛顼的纪念,二是告诉人们 建寅历来自建亥历,在赫章彝 族集居的地方,十月年节犹如 春节般隆重,同样烤酒杀猪, 欢聚一堂,欢歌跳舞为乐。
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现代文明的 出现,“彝族年”这种古老而神秘、 浪漫而瑰丽的传统节日受到重大 冲击,许多彝族人民对自己这一 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缺乏认识,追 赶时髦,民族特殊文化得不到发 扬,加之各民族混居,相互吸收 和同化,使原有的独特节日品位 逐渐消失淡化。保护彝族年的独 特文化刻不容缓。
谢谢观赏
5、祭拜完毕,家家张灯结彩,然后点起熊熊篝火。篝火一般是三种类型: (1)老人们围坐的篝火一般烟雾小,火势稍低,他们把自家的好酒都带上,团 团围坐在火旁,由年纪最长者先把自己的酒向右边依次递出,这样,每个人都 把其他人带来的酒品尝了一轮又一轮,直至酒喝完为止。 (2)青年男女们则燃起火势最旺的篝火,围绕火唱歌跳舞。此时,如果他们在 白天对歌中有产生感情的男女,就会主动拉上对方的手尽情欢跳,其他的人则 把花儿向他们的身上狂抛,表示祝福。家长们都很通融,允许他们眉目传情。 (3)少儿们则先给长者拜年,礼毕后放鞭炮,在四周点起篝火,往返于篝火之 间奔跳、唱歌、玩游戏。整个晚上唢呐声、月琴声、笛子声、二胡声,悠秧婉 转在山间回荡,非常热闹。
赫章县位于贵州西北部乌江北 源的六冲河和南源的三岔河上 游,东邻毕节市、纳雍县;西 抵威宁县;南接六盘水市;北 与云南省镇雄县彝良县毗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境属黔西高原中山峡谷区, 处于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 开始过渡的倾斜地带,山高坡 陡、峰峦重叠、峡谷深切。平 均海拔1996米,属温暖带气候 区,为南温带—中温带之间所 特有的高原山区气候类型。
继承与发展
在彝族年活动中,彝族人民把尊敬 老人、团结友善的美德发扬传承, 对下一代道德教育起到了良好作用。 节日中,自然、淳朴、清脆的歌声、 优美动人的舞姿,没有丝毫的雕琢 与修饰,展示了彝族人原汁原味的 民间歌舞艺术。同时,节日中穿的 服装及饰物,更是历经心血,精美 绝伦。彝族年是彝族文化的继承, 通过各种活动,把彝族许多传统文 化展示出来,有利于民族民间文化 的继承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