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及效果研究
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的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的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的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引言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骨伤科是指骨骼系统的疾病和损伤的科室。
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
一、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中的应用中医外治法是指通过外用药物、针灸、推拿等方式治疗疾病。
在骨伤科中,中医外治法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骨折的治疗骨折是骨骼断裂或折断的损伤,中医外治法可以通过外用药物促进骨折愈合。
中药可以通过局部涂抹或包扎在骨折部位,通过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刺激骨折愈合的过程。
2. 关节损伤的治疗关节损伤是指关节受到外力或疾病影响而发生的损伤,包括扭伤、韧带损伤等。
中医外治法可以应用草药、针灸等方法来缓解疼痛、消肿,促进损伤部位的恢复。
3. 腰肌劳损的治疗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因受到长时间过度使用或不适当的姿势等原因而发生损伤。
中医外治法可以通过推拿、针灸等方式来舒缓疼痛、恢复腰部功能。
4. 骨质疏松的防治骨质疏松是指骨骼中骨密度丧失,易于发生骨折的疾病。
中医外治法可以应用草药、按摩等方法来促进骨密度的增加,减少骨折的风险。
5. 脊柱疾病的治疗脊柱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中医外治法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来缓解疼痛、改善脊柱的功能。
二、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中的作用机制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中医外治法可以通过草药、推拿、按摩等方式来刺激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供应,加快骨伤愈合的过程。
2. 促进细胞活化和增殖中医外治法中的草药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这些成分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胞,促进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加速骨伤的愈合。
3. 消肿止痛中医外治法可以通过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和推拿、针灸等手法,来减轻疼痛和消肿,减轻病人的不适感。
4. 调节免疫功能中医外治法中的草药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骨伤的修复。
中医技术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
中医技术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骨折是指骨骼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断裂性位移的情况。
这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损伤,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能。
近年来,中医技术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详细探讨骨折康复中中医技术的应用及其益处。
中医技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骨折康复。
中医认为,骨折是由于人体气血阻滞、经络损伤等内外因素引起的。
因此,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中医技术能够促进骨折康复和功能恢复。
中医技术在骨折康复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针灸疗法。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经络来调整气血流动的方法。
在骨折康复中,针灸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疼痛和肿胀,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大量研究表明,针灸能够显著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另一个中医技术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是中药疗法。
中药是由多种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组成的药物,具有调理气血、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组织修复等功效。
在骨折康复中,中药可以通过口服或外用的方式应用。
口服中药可以调理全身气血,增加骨折部位的营养供应;外用中药可以直接作用于骨折部位,缓解局部炎症和肿胀,促进愈合。
中药疗法在骨折康复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此外,中医的推拿医疗技术也在骨折康复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刺激穴位,调节气血、阻拦经络的治疗方法。
在骨折康复中,推拿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氧气供应,促进骨折愈合。
同时,推拿还可以缓解局部疼痛和僵硬感,促进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许多研究证实,推拿疗法不仅可以加速骨折愈合,还能够改善骨折后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中医技术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针灸、中药和推拿等中医技术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虽然中医技术在骨折康复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来探索其机理和优化治疗方案。
加速骨折愈合,中药功不可没!
加速骨折愈合,中药功不可没!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可致机体肿胀、疼痛、畸形等,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骨折愈合是是骨折断端再连接的自然修复过程,西医认为,目前尚无任何一种能够促进骨骼愈合的药物,发生骨折后,患者只能静静等待骨折自然愈合,但骨折愈合速度有快有慢,愈合速度慢的患者则需要延长固定时间。
但祖国医学并不这么认为,我国自古代便开始对骨折展开研究,迄今已有数千年,不仅在治疗骨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是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展现了中医中药的特色,本文对此展开剖析,进一步证实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优势。
一、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1.改善血液循环,加快血肿吸收速度从中医角度讲,骨折应属于“血瘀证”的范畴,骨折发生后,患者气血有损,受此影响,血液离经妄行,恶血会留滞于体内,形成血瘀,进一步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瘀阻。
中医认为,骨折愈合需要经历“瘀去、新生、骨合”三个过程,而中医有“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骨不连接”的说法,简单来说,促进骨折愈合,首要任务为活血化瘀,促进骨折部位脉冲下降,改善微循环,促进瘀血消散,加快代谢产物的清除速度。
总之,骨折后促进局部血肿吸收是骨折后的必然结果,而应用重要能够增强多核白细胞活性,加快血肿吸收速度。
1.促进骨基质钙盐沉积钙盐沉积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是一个极为关键且突出的步骤,只有经过基质的钙化过程才能够完成骨组织修复,而中医中药经证实具有促进骨折部位骨基质钙盐沉积的作用。
1.提升骨痂质量,增强生物力学性能新骨组织机械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基质钙化程度的影响,而骨内无机盐含量的升高能够提升内在强度,充分说明骨钙状况与骨力学形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中医中药能够补充无机盐,提高骨痂质量以及生物力学性能。
1.提高微量元素含量微量元素在骨折愈合过程重发挥重要作用,比较活跃的元素有锌、锰、铜等,锌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相关酶发挥作用的功效,还与骨组织钙化具有一定关系。
另外,锌能够充当调节离子的角色,发挥促进新骨品格增长的作用;锰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胶原纤维形成,且它的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取代的,以羟氨酸和赖氨酸羟化反应以及骨痂中粘多糖的合成为例,过程中均需要且必须要有锰的参与。
中医药如何治疗骨折
中医药如何治疗骨折骨折是指骨骼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是常见的骨科创伤。
中医药在骨折的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促进骨组织修复等方面的治疗,可以加速骨折愈合,减轻疼痛,恢复功能。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治疗骨折的优点与方法。
一、中医药治疗骨折的优点1、综合调理:中医药治疗骨折注重整体调理,不仅仅是治疗骨折本身,还涉及到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等方面。
这种综合调理可以促进全身的健康和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2、个体化治疗:中医药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理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不同患者的骨折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中医药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药方调配和治疗方案制定。
3、促进骨组织修复:中医药可以通过药物、针灸等方式,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缩短康复时间。
4、自然疗法:中医药治疗骨折注重自然疗法,避免过度依赖外部干预和创伤性手术。
中医药方法温和、安全,对患者的身体没有额外的伤害。
5、经验丰富:中医药在骨折治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几千年来,中医药医师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疗效,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骨折,中医药可能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二、中医药治疗骨折的方法1、药物治疗1.1、活血化瘀类药物:骨折时,常伴有血液淤积和瘀血等情况。
中医药常用的活血化瘀类药物有桃红四物汤、三七、益母草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加速骨折愈合。
1.2、骨生类药物:中医药中认为,骨折愈合需要充足的营养和滋养。
骨生类药物可以促进骨组织的生长和修复,常用的有阿胶、鹿角胶等。
1.3、涌伤类药物:涌伤类药物主要是为了减轻疼痛和消肿。
常用的有川芎、红花、桑枝等,可以活血化瘀,缓解疼痛和肿胀。
1.4、温经活络类药物:温经活络类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经活络,加速骨折的愈合。
常用的有当归、巴戟天、红花等。
1.5、合理药方组合:中医药治疗骨折时常采用多种药物组合使用,以达到综合治疗的效果。
中医骨伤科学调理脏腑提高骨折愈合率
中医骨伤科学调理脏腑提高骨折愈合率在中医骨伤科学的领域中,调理脏腑以提高骨折愈合率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理念和实践方法。
骨折对于患者来说,不仅是身体上的创伤,更是对生活和工作的重大影响。
而中医通过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从调理脏腑入手,为骨折的愈合开辟了新的途径。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骨折虽然是局部的损伤,但会对整个身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产生影响。
反过来,脏腑的功能状态也会直接关系到骨折的愈合进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骨折愈合的生理过程。
骨折发生后,会经历血肿机化期、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等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气血滋养、良好的代谢环境以及稳定的内分泌调节。
而这些都与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以肾为例,肾主骨生髓。
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以滋养而坚固。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肾精的充盛与否直接影响着骨质的生长和修复。
如果肾精亏虚,就会导致骨折愈合缓慢,甚至出现骨不连等问题。
因此,中医在治疗骨折时,常常会采用补肾的方法来促进骨折愈合。
比如,使用熟地、山茱萸、杜仲等补肾填精的中药。
再来说说肝。
肝主筋,藏血。
筋附于骨,骨折后的肢体活动受限,会影响到肝的疏泄功能。
同时,骨折后的出血也会导致肝血不足。
肝血充足,筋才能得到充分的滋养,保持其柔韧性和弹性,有利于骨折部位的固定和恢复。
中医会使用当归、白芍等养肝血、柔肝舒筋的药物来调理。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骨折后的患者往往需要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容易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
如果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就无法为骨折愈合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
因此,调理脾胃也是促进骨折愈合的关键。
常用的中药如白术、茯苓、山药等,可以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保证气血的充足供应。
除了运用中药调理脏腑,中医还有许多其他特色疗法。
比如针灸,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脏腑经络的气血运行,促进骨折愈合。
按摩推拿则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骨折的恢复。
中医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中医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中医药在骨科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一、中医药治疗骨折的研究骨折是骨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病症。
传统的骨折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科手术,但是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恢复缓慢等问题。
中医药治疗骨折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首先,中医药在骨折的康复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针灸、推拿、中药疗法等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的愈合。
此外,中药中的一些草药也被发现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如干地黄、川黄连等。
其次,中医药还在骨折的固定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中药中的一些药物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提高骨折固定的稳定性。
例如,当归、川芎等中药在骨折固定期可以通过补充体内的气血,增强骨骼组织的自愈能力。
二、中医药治疗关节炎的研究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中医药在关节炎的治疗中也有着显著的效果。
中医药治疗关节炎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中药的内服或外用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舒筋活络,达到缓解疼痛、减轻炎症的目的。
中医认为,关节炎是由于阴阳失衡、气血不通导致的,因此,中药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减轻疼痛。
针灸治疗则是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体内的气血,舒缓关节炎症状。
针灸疗法在关节炎的治疗中已有广泛的应用,被证实可以显著减轻疼痛、改善运动功能。
三、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减少、骨骼易碎等症状。
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主要通过中药的内服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加骨密度。
中药中的一些药材,如淮山、何首乌等具有补肾益髓、壮骨健身的作用,可以减缓骨质疏松的进展。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法来调节体内的气血,促进骨代谢,改善骨密度。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中医药对骨折康复的防治作用
中医药对骨折康复的防治作用骨折是指骨骼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破碎,是一种常见的骨骼损伤。
骨折康复的过程既需要外科手术的支持,也需要综合性医疗护理的配合。
中医药自古以来在骨折康复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对于骨折康复起到重要的防治作用。
一、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药理论认为,骨骼是身体的基础,而骨折则是骨骼病的一种。
中医药理论强调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主张通过调整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来治疗疾病。
在骨折康复中,中医药理论指出骨折病理过程中出现的瘀血、气滞等问题是阻碍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而中药可以调理气血、活化气机,促进骨折的康复。
二、中医药治疗骨折康复的方法1. 中药外治法中药外治法是指将适当的中药药物制成药膏、药浆等形式,直接应用于患处。
常见的中药外治法包括研磨敷贴、熏洗疗法等。
研磨敷贴是将适量的中药粉末研磨成细粉,加入一定量的酱油、醋等制成糊状,敷于患处,具有散瘀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熏洗疗法是将中药药材研磨成粉末后,与温水混合,熏洗患处,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康复。
2. 中药内服法中药内服法是指通过口服中药剂量形式来治疗骨折。
中药内服法在骨折康复中主要是通过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活化气机,促进骨骼的修复和康复。
常用的中药有熟地黄、桑寄生、川芎等,这些中药具有滋阴补血、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作用,能够加速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三、中医药辅助康复治疗中医药在骨折康复中还可以辅助其他康复治疗的方法,如针灸、推拿等。
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调节,可以缓解疼痛,促进骨折康复。
推拿作为中医药理念的延伸,通过推拿患者局部的肌肉、韧带,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的压力,增加骨折的康复效果。
四、中医药在骨折康复中的效果中医药在骨折康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外治法能够明显缓解骨折疼痛,促进瘀血的吸收,加速骨折的愈合;中药内服法能够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活化气机,提高骨骼的修复能力;针灸和推拿等辅助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骨折的康复。
中医骨伤科学扶正祛邪促进骨折愈合
中医骨伤科学扶正祛邪促进骨折愈合在中医骨伤科学的领域中,扶正祛邪这一理念对于促进骨折愈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骨折,这一常见的伤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而中医运用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扶正祛邪来加速骨折的愈合过程,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祛邪,则是祛除邪气,消除致病因素。
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正气不足可能导致身体恢复缓慢,而邪气滞留则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影响骨折的正常愈合。
骨折发生后,患者的身体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
局部的损伤会导致气血瘀滞,经络阻塞,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
此时,祛邪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常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方法,如使用桃仁、红花、赤芍等中药,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和肿胀。
同时,还可能会运用针灸、推拿等外治法,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在骨折的中期,随着肿胀的消退,筋骨开始生长连接。
这时,扶正的作用逐渐凸显。
通过补充营养、调理气血,为骨折的愈合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例如,服用一些具有益气养血、滋补肝肾作用的中药,如黄芪、当归、熟地、杜仲等,可以增强身体的正气,促进骨折部位的组织修复和再生。
而在骨折的后期,骨折基本愈合,但肢体的功能可能尚未完全恢复。
此时,既要继续扶正,巩固疗效,又要加强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和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那么,中医是如何实现扶正祛邪促进骨折愈合的呢?一方面,中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药的复方制剂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能够综合调理身体的内环境。
比如,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可以改善骨折局部的微循环,增加血液供应,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而滋补类的中药则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组织修复。
另一方面,中医的饮食调理也不容忽视。
在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给予相应的饮食建议。
中医药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中医药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本文将从骨折、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三个方面,介绍中医药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中医药在骨折治疗中的研究进展骨折是骨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传统的骨折治疗主要依赖外科手术和康复治疗。
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中医药在骨折治疗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药外敷促进骨折愈合:一些中药制剂外敷于骨折部位,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并缓解疼痛。
例如,研究发现黄连、红花等中药外敷可以显著加快骨折的愈合速度。
2.中草药促进骨折愈合:除了中药外敷外,一些中草药的内服也被发现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过程。
例如,研究发现桑寄生提取物可以刺激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3.中医理论指导骨折治疗: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也为骨折治疗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例如,中医认为骨折后的血瘀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因此采用一些活血化瘀的方法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
总结起来,中医药在骨折治疗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外敷、中草药内服和中医理论的应用上,这些研究为骨折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中医药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研究进展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特点是骨骼密度降低和骨质疏松,容易导致骨折。
传统的骨质疏松治疗主要采用钙补充和药物干预,中医药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中医药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药治疗骨质疏松:一些中药被发现对骨质疏松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例如,研究发现天麻具有促进骨细胞增殖和骨形态发生的作用,可以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的潜在药物。
2.中医理论指导骨质疏松治疗:中医理论认为骨质疏松主要与肾虚有关,因此采用一些补肾的方法可以改善骨质疏松的症状。
例如,研究发现柴胡汤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水平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状况。
中医药治疗骨折术后肿痛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骨折术后肿痛研究进展骨折是指骨头、骨干或骨脚间的骨断裂。
骨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创伤,一旦发生,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而骨折手术后肿痛是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一定的困扰。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对于术后肿痛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中医药治疗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对中医药治疗骨折术后肿痛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中医药理论对骨折术后肿痛治疗的指导作用中医药治疗骨折术后肿痛首先是基于中医药对于骨折术后肿痛病因病机的认识和理解。
在中医理论中,骨折术后肿痛是由于气血瘀滞,瘀血阻塞,经络受阻,导致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根据中医理论,治疗骨折术后肿痛应当调理气血、活络经络、消肿止痛。
在中医药治疗过程中,往往会采取一系列的治疗手法,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以达到调理气血、活络经络、消肿止痛的效果。
1.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药治疗骨折术后肿痛的常用方法。
通过选择穴位,调理气血,活血通络,来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运用推敲、灵活的刺激手法,可以有效改善组织血液循环,加速损伤恢复,从而减轻患者的肿痛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肺俞、心俞、肝俞等。
2. 推拿治疗推拿是中医药治疗骨折术后肿痛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刺激受损组织,促进血液循环,消散淤块,加速损伤恢复,起到治疗肿痛的作用。
推拿还可以通过刺激神经系统,减轻患者疼痛感,起到舒缓肿痛的作用。
3. 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是一种中医药治疗骨折术后肿痛的传统方法。
通过选用清热、活血、行气的中药配方,制成外用药膏或者药物熏蒸,直接作用于受伤处,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中药熏洗不仅可以局部发挥药效,还可以改善局部循环,加速受损部位的康复。
在临床上,中医药治疗骨折术后肿痛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骨折术后肿痛的效果非常显著,不仅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还可以快速促进骨折愈合。
与传统的西医治疗相比,中医药治疗在术后康复期间,患者通常能够更快地恢复正常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骨伤科学活血化瘀加速骨折愈合
中医骨伤科学活血化瘀加速骨折愈合在中医骨伤科学领域,活血化瘀这一理念和治法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加速骨折愈合发挥着关键作用。
骨折,这一常见的伤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
而中医运用活血化瘀的方法,为骨折愈合开辟了一条独特而有效的途径。
首先,我们要明白骨折愈合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理修复过程。
当骨折发生时,局部组织会受到损伤,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
随后,一系列的细胞和生化反应开始启动,以促进骨折的修复和愈合。
在这个过程中,血瘀是一个常见的病理状态。
骨折导致的局部出血和组织损伤会引起血液瘀滞,气血运行不畅。
而血瘀会进一步影响骨折部位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延缓愈合进程。
活血化瘀的治法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提出的。
通过使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如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
良好的血液供应对于骨折愈合至关重要。
它能够为骨折端带来充足的氧气、营养物质和各种细胞因子,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动提供有利条件。
成骨细胞负责形成新的骨组织,破骨细胞则参与骨组织的重塑和吸收,两者的平衡协调对于骨折愈合的质量和速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活血化瘀还能够减轻骨折部位的炎症反应。
骨折后的炎症反应虽然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但过度或持续的炎症会对组织修复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活血化瘀,可以调节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为骨折愈合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此外,活血化瘀有助于消除骨折部位的肿胀。
肿胀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还会压迫周围的血管和神经,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通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液的回流,肿胀得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同时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常常采用多种方法来实现活血化瘀的目的。
除了内服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外,还会运用外用药物,如敷贴、熏洗等。
这些外治法能够直接作用于骨折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疗效。
中医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骨科疾病是指影响人体骨骼结构和功能的各种疾病,包括骨折、骨质疏松、关节炎等。
在传统中医学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骨骼修复和恢复功能。
本文将介绍中医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疗效与机制。
一、中医药治疗骨科疾病的原理和方法中医药治疗骨科疾病的原理是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以及脏腑功能的平衡来改善骨骼系统的健康状况。
其中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以及中草药外敷等方法。
1. 中药治疗:中药常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如骨折、关节炎等。
中药可以按照病情选择不同的方剂,并经过中医师的合理调配。
药物可以通过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药治疗骨科疾病的传统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改变局部气血的运行,达到疏通经络、补益脏腑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针灸疗法能够促进骨骼修复、缓解疼痛等。
3. 中草药外敷:中草药外敷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适用于一些外伤性骨科疾病,如骨折、扭伤等。
通过将中草药煮熬成糊状物质敷于患处,能够起到消肿散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二、中医在不同骨科疾病中的应用1. 骨折:骨折是骨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
中医药治疗骨折通常结合外治法和内服法。
外治法以中草药外敷为主,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缓解疼痛。
内服法侧重于药物的运用,常用的中药有桂枝、红花等,可以促进骨骼的愈合。
2.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减少,容易发生骨折。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常采用中药内服,如阿胶、当归等,这些中草药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能够改善骨骼的健康状况。
3. 关节炎: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关节炎的常用方法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中药可以通过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来缓解炎症,针灸则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改善关节的功能。
三、中医在骨科疾病中的疗效与机制中医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临床验证,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中医骨伤科学骨折愈合的中医药促进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骨折愈合的中医药促进方法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伤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促进骨折愈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中医药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通过多种方法来加速骨折的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一、中药内服中药内服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中医会采用相应的方剂进行调理。
在骨折早期,通常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淤血等症状。
此时,应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桃红四物汤、复元活血汤等。
这些方剂中的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等药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减轻肿胀和疼痛。
骨折中期,肿胀逐渐消退,骨痂开始形成。
此时治疗应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接骨紫金丹等。
其中的续断、骨碎补、自然铜等药物有助于促进骨痂生长,连接断骨。
骨折后期,骨折基本愈合,但肢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此时应以补肝肾、强筋骨、养气血为治疗原则。
常用的方剂有六味地黄丸、八珍汤等。
通过滋补肝肾、调养气血,能够增强筋骨的力量,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二、中药外用中药外用也是中医骨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
敷贴法是将中药制成膏剂或散剂,敷贴在骨折部位。
例如,如意金黄散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骨折早期的红肿热痛。
熏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利用蒸汽熏蒸或药液浸泡骨折部位。
常用的熏洗方剂有海桐皮汤、舒筋活血汤等。
这种方法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关节活动。
中药外擦剂则是将中药制成药酒或药水,直接涂抹在患处。
如红花油、正骨水等,能够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
三、针灸疗法针灸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例如,针刺足三里、血海等穴位,能够促进气血生成和运行,为骨折愈合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艾灸则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在骨折部位或相关穴位进行艾灸,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中医中药促骨折愈合中的全程应用
中医中药促骨折愈合中的全程应用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是一种常见的外伤。
在中医理论中,骨折被视为局部气血瘀阻,筋骨失去濡养,需要通过中药的调理和物理治疗来帮助愈合。
中医中药在骨折愈合的全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骨折的中医中药认识中医认为,骨折主要是由于外伤、劳损或外邪侵袭等原因导致,使得局部气血瘀阻,筋骨失去濡养。
因此,中医治疗骨折主要着眼于调理气血、舒经活络、接骨续筋等方面。
中药方面,主要使用具有活血化瘀、舒经活络、祛风除湿等功效的药物,如当归、川芎、红花、赤芍、桃仁、乳香、没药等。
二、中医中药在骨折愈合全程中的应用1、早期:在骨折早期,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通过内服和外敷中药,如三七片、云南白药等,来达到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还可以采用中药熏洗、针灸等方法来进一步缓解症状。
2、中期:随着骨折的逐渐稳定,中医治疗开始注重接骨续筋、舒经活络。
在这个阶段,中药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为主,如使用骨碎补、续断等中药,以达到补钙、促进骨痂形成的目的。
还可以采用中药热敷、按摩等方法来帮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3、后期:骨折愈合后,中医治疗重点在于强筋健骨、补益肝肾等方面,以帮助病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这个阶段,中药治疗以调理气血、补益肝肾为主,如使用黄芪、枸杞等中药,以达到补气养血、滋补肝肾的目的。
还可以采用中药针灸等方法来进一步促进功能的恢复。
三、结论中医中药在骨折愈合的全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中药的内服和外敷,可以帮助病人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接骨续筋等方面。
中医的物理治疗方法如中药熏洗、针灸等也能有效地缓解病人的症状,促进骨折愈合。
在骨折的各个阶段,中医中药的治疗都能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
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创伤之一,其愈合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恰当的治疗方法。
中药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独特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备受。
本文将探讨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参考。
中医药治疗骨折术后肿痛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骨折术后肿痛研究进展【摘要】中医药在治疗骨折术后肿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促进组织修复等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肿胀。
传统中药和现代中医药在治疗骨折术后肿痛方面均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尤其针灸和草药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多角度探索中医药治疗骨折术后肿痛的机制和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水平。
中医药在骨折术后肿痛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药、骨折术后肿痛、治疗方法、研究进展、针灸、草药、临床应用、效果、价值、展望、总结、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情况,特别是在年轻人中较为常见。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骨折手术治疗已成为主流,手术治疗虽然能够有效复位骨折部位,但术后肿痛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术后肿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同时也增加了骨折愈合的风险。
传统的止痛药物往往存在耐受性问题和副作用,因此人们开始寻求对术后肿痛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治疗骨折术后肿痛方面,中医药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调理气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面有显著效果,对于术后肿痛的缓解和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探讨中医药在治疗骨折术后肿痛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中医药在治疗骨折术后肿痛方面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总结传统中药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以及现代中医药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中医药在缓解骨折术后肿痛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和建议。
通过针对针灸和草药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探索最佳的治疗方式,为提高骨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提供可靠的依据。
最终目的是为推动中医药在骨折术后肿痛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效果和体验。
中医骨伤科学辨证施治加速骨折愈合
中医骨伤科学辨证施治加速骨折愈合在日常生活中,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
而中医骨伤科学的辨证施治在加速骨折愈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
中医认为,骨折不仅仅是局部骨骼的损伤,更是人体整体气血、经络、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
因此,在治疗骨折时,不能仅仅着眼于骨折局部,而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辨证施治。
骨折早期,一般指伤后 1 2 周。
此时,受伤部位气血瘀滞,经络阻塞,肿痛明显。
治疗应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桃仁四物汤、复元活血汤等。
桃仁四物汤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熟地、当归养血和血,白芍柔肝止痛,川芎活血行气。
这些药物相互配合,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和疼痛。
在骨折中期,即伤后 3 6 周,瘀肿虽消但未尽,骨尚未连接。
此时治疗重点转为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常用的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接骨紫金丹等。
这些方剂中的药物能够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
到了骨折后期,通常是伤后 7 周以后,此时骨折基本愈合,但筋骨尚未坚强,肢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治疗则以补肝肾、强筋骨、养气血、舒经络为主。
比如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八珍汤等方剂进行调理。
除了中药内服,中医还有许多外治法来加速骨折愈合。
例如,中药敷贴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早期可以用如意金黄散等药物敷在患处,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中期可用接骨续筋膏,促进骨痂生长;后期则可用海桐皮汤熏洗,以舒筋活络。
针灸也是中医骨伤科常用的治疗手段。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经络通畅。
比如,在骨折早期,可以针刺血海、膈俞等穴位以活血化瘀;中期针刺肾俞、足三里等穴位以促进骨痂生长;后期针刺阳陵泉、绝骨等穴位来恢复肢体功能。
在饮食方面,中医也有相应的调理建议。
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蔬菜、水果、米粥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之物,以防加重瘀肿。
骨折中期,可适当增加营养,如食用猪蹄、排骨等富含胶原蛋白和钙质的食物,以促进骨痂生长。
骨折后期,则要注重补肝肾、强筋骨,可多吃核桃、黑芝麻、枸杞等食物。
中药对骨折愈合的调节作用研究
中药对骨折愈合的调节作用研究近年来,中药对骨折愈合的调节作用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骨折是指骨骼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需要通过骨折愈合的过程恢复。
而中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方式,被许多人所认可和使用。
本文将探讨中药对骨折愈合的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中的机制。
一、中药在骨折愈合中的应用中药在骨折愈合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古代。
中医理论认为,骨折属于“损伤”范畴,可采用中药来刺激自愈能力。
传统中药在骨折愈合中的应用包括内服和外用两种方式。
内服中药通过调节整体气血运行,增强骨骼再生的能力。
而外用中药则通过直接作用于骨折部位,加速愈合过程。
二、中药对骨折愈合的调节机制1. 促进骨细胞增殖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增殖。
例如,当归中的川芎酮和白芍中的芍药苷能够刺激骨母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骨骼的再生。
2. 抗炎作用骨折后常伴有炎症反应,而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炎作用。
例如,黄芩中的黄芩素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创伤局部的快速康复。
3. 促进血液循环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骨折部位的营养供应和废物的清除。
例如,红花中的花色素具有抗血栓形成和增强微循环的作用,有助于骨折部位的修复。
4. 提高骨密度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可以促进骨密度的增加。
例如,熟地中的熟地黄甙能够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骨基质的沉积,提高骨密度,从而加快骨折愈合的速度。
三、已有研究进展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对中药对骨折愈合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探索。
一些研究通过实验动物模型进行,例如采用小鼠或大鼠模型,观察中药对骨折愈合的生物学效应。
同时,也有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来验证中药的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
这些研究发现,中药在骨折愈合中具有明显的正效应。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用川芎酮和芍药苷处理小鼠骨折模型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并且骨密度也明显提高。
另外,一项实验发现,使用黄芩素处理大鼠骨折模型后,炎症反应得到明显抑制,骨折愈合也显著加快。
中药促进骨折愈合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形 态 发 生 蛋 白 ( MP 、 管 内皮 细 胞 生 长 因 子 ( GF 、 化 B )血 VE ) 转 生 长 因 子一l T -I , 性 成 纤 维 细 胞 生 长 因 子 ( F F 、 B ( GF ̄ ) 碱 b G ) 胰
清除和吞噬血肿与局部 坏死组 织时 , 使 大量细胞 因子形 成 , 促 各种 细 胞 因 子 相 互 作 用 调 节 骨 细 胞 的 增 殖 分 化 与 骨 折 愈 合 。 ② 原 始 骨 痂 形 成 期 。骨 内 、 膜 的成 骨 细 胞 形 成 骨样 组 织 逐 渐 外 钙 化 , 内 化骨 形 成 外 骨痂 和 内 骨痂 。虽 然 骨 痂 是 骨 折 愈 合 所 膜 必 需 的 , 骨 折 愈合 的 快 慢 不 在 骨 痂 体 积 与 范 围 的 大 小 , 在 但 而
激 素( GH) 胶 原 生 长 的 一 种 主 要 调 节 剂 , 折 后 垂 体 嗜 酸 性 是 骨 细胞 处 于 高 机 能状 态 , 表 达 增 强 , 响 成 骨 细 胞 分 化 , 奋 GH 影 兴 A P活 性 , 进 骨 钙 素 合 成 , 而促 进 骨 折 愈 合 [ 。 L 促 从 8 ]
过 程 分 为 三期 , 即血 肿 机 化 期 、 始 骨 痂 期 与 骨 痂 改 造 期 。中 原
膜 间充 质 细胞 增 值 、 化 , 进 细 胞 外 基 质 合 成 , 进 成 骨 或 成 分 促 促
骨 细胞 增 生[ 。碱 性 磷 酸 酶 ( P 被 认 为 是 成 骨 细 胞 早 期 发 AL ) 育 阶段 的标 志物 , 活 性 可 反 映 成 骨 细 胞 功 能 的 强 弱 [ 。生 长 其 7 ]
1 现 代 医学 对 骨折 愈 合 的 主要 过 程 及 机 理 的 研 究进 展
中医骨伤科学骨折愈合的中药促进与外治法
中医骨伤科学骨折愈合的中药促进与外治法在中医骨伤科学中,促进骨折愈合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中药和外治法在这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多个阶段和多种细胞、分子的相互作用。
在骨折发生后,机体启动一系列的修复机制,包括血肿形成、纤维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和骨痂改建等阶段。
然而,这个过程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营养状况、骨折类型和治疗方法等。
如果骨折愈合过程出现延迟或不愈合,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生活不便。
中药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许多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等功效。
例如,丹参、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药能够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的血液供应,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营养和代谢环境。
乳香、没药、延胡索等消肿止痛药可以减轻骨折部位的肿胀和疼痛,缓解患者的痛苦,有助于早期的功能锻炼。
而续断、骨碎补、自然铜等接骨续筋药则能够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骨痂的形成和钙化。
除了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在骨折愈合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接骨紫金丹、续骨活血汤等方剂,通过合理的配伍,能够发挥多种中药的协同作用,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
这些复方不仅能够调节局部的生理环境,还能够整体调节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
在使用中药促进骨折愈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骨折后的不同阶段,患者的病情特点和证候表现也不同。
在骨折早期,以血瘀气滞为主,治疗应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在骨折中期,以气血不和、经络不通为主,治疗应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在骨折后期,以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主,治疗应以补养肝肾、益气养血为主。
只有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外治法也是中医骨伤科学治疗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外治法包括敷贴法、熏洗法、推拿按摩法等。
敷贴法是将中药制成药膏或药粉,敷贴在骨折部位或相关穴位上。
中医药在骨科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骨科疾病康复中的应用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康复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骨科疾病的康复治疗中,中医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骨科疾病康复中的应用,并分析其疗效及机制。
一、中医药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中医药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中医药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针灸、中药煎汤、外治法等。
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和经络系统,加速骨折部位的修复和康复。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促进骨折愈合中的骨小梁再生和骨组织的形成,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中药煎汤在骨折康复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药通过内服,可以调整患者的气血状况和内环境,促进骨骼的修复。
同时,中药还可以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外治法是中医药治疗骨折的另一种常用手段。
外治法包括石膏固定、草药外洗、熏洗法等。
这些治疗方式能够通过局部的刺激和温热,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康复过程。
总的来说,中医药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通过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能够加速骨折的愈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中医药在骨关节疾病康复中的应用骨关节疾病康复是骨科疾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在这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
中医药常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治疗。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内服、外治法、中药外敷等。
中药内服能够通过改善气血状况和调节免疫功能,减轻关节炎症状,促进关节的恢复。
外治法是中医药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药常采用外洗、外敷、外贴等方式,通过中药的活性物质渗透到皮肤,直接作用于患者的骨关节,起到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骨关节疼痛的作用。
中药外敷是骨关节疾病康复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将适量的中药煎汤或药物制剂,涂抹在患者的关节部位,通过吸收作用,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关节组织的新陈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和恢复关节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及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05T11:53:15.0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作者:靳长江[导读] 探究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及效果
靳长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人民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21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及效果。
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0例骨折患者,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后,均愈合良好,未发生相关并发症。
结论中医药治疗能够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药;骨折;愈合机制中药治疗骨折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人们根据中医药理论体系和现代科技成果,采用各种不同实验手段和方法,从组织学、组织化学、生物力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不但优选出了很多有效能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剂型上也突破了内服外敷等传统疗法,显示出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优势[1]。
现抽选我院收治的50例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究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及效果。
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骨折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48.4±2.3)岁。
2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 2.1改善血液循环
骨折愈合完全依靠于正常及变化的血循环,活血化瘀中药能改善血液循环。
2.1.1能使早期软组织血容量增加。
2.1.2能促进骨折断端毛细血管的开放量。
2.1.3有明显的促进髓腔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作用。
2.1.4有促进断端新生微血管形成的作用。
2.1.5改善创伤造成的血液流变学向高凝状态转化。
总之,活血化瘀中药能通过以上机制,使断端产生良好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营养及消除代谢产物。
2.2促进血肿的吸收、机化
中医认为,骨折后“瘀不去则血不活,血不活则骨不能接”。
骨折后应防止产生较大血肿,使已出现的血肿应早期吸收,减少“软骨内化骨”,促进“膜内化骨”,使骨折比较快愈合。
实验研究表明,中药具有减少血肿坏死组织残留,促进血肿加快吸收、机化的作用,其机制与中药使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增强有关,促使断端吸收机化提前,加速了骨折愈合[2]。
2.3增加胶原的合成
胶原是构建骨组织的重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结晶聚合、沉积的主要场所。
理气活血、接骨续筋中药能促进骨折断端胶原蛋白的合成。
2.3.1提高局部血容量,保证合成胶原所必需的氨基酸供给。
2.3.2激活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成软软骨细胞的活性,促进对胶原的合成分泌。
2.3.3抑制创伤后肝糖原减少,提高肝糖原含量,使胶原合成的功能提高。
胶原合成提高,有利于钙盐沉积从而加速骨折愈合。
2.4促进骨痂钙盐沉积骨无机质约占骨基质成分的2/3,其中钙盐是其主要成分,益气活血、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等中药能促进钙、磷等无机离子在骨折断端沉积,钙盐在有机质内的沉积即骨组织的钙化过程,其钙化程度决定着骨痂的坚固性[3]。
2.4.1促进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合成与释放,增加骨折端钙、磷的沉积。
2.4.2通过促进再吸收作用,把骨折邻近部位的钙更多地动员出来,使钙离子更多的沉积在骨折部位。
2.4.3通过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加快血液循环,有利于离子交换与小梁骨的改建和再吸收,把更多的钙动员出来。
钙盐的加速沉积,增进了断端骨痂的强度,加快了骨折愈合周期。
2.5增加骨痂的细胞数量及活性骨生成细胞是骨折修复过程中骨组织形成、塑形的重要组织结构,活血化瘀中药能促进各类骨痂修复细胞数量及活性[4]。
2.5.1促进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纤维。
2.5.2使成骨细胞内 DNA合成加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并活跃成骨细胞的功能。
2.5.3促使保留在血管壁周围的一些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
2.5.4增加断端骨痂内的破骨细胞数量。
2.6提高骨痂质量
中药通过提高外骨痂、矿化骨痂、桥梁骨痂、连接骨痂的体积密度,从而增加骨痂强度,使骨痂抗弯曲强度、抗拉伸强度、载荷量、抗折力等力学性能明显增强。
2.7提高骨折处微量元素的含量骨基质胶原蛋白合成需要铁、锰、锌等微量元素,中药有提高断端局部微量元素含量的作用。
2.7.1通过促进微量元素在骨折部位的募集,使微量元素结合到急需补充的酶系统而起作用。
2.7.2通过加强骨折断端邻近骨组织中微量元素的动员,以提高断端微量元素含量,加速骨痂组织生长和钙化过程。
2.8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生长激素(GH)是由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产生,以脉冲式的方式分泌,有明显的种属的特异性。
它是胶原生长的一种主要调节剂,在骨生长和骨折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2.8.1正常情况下,在肝内GH可刺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生成,IGF-I和IGF-Ⅱ作用媒介物对成骨细胞都有很强的刺激作用[5]。
骨折后血清中GH浓度增高,同时垂体生长激素细胞(即嗜酸细胞)也处于高功能状态,以促进骨折愈合。
2.8.2 GH对软骨有直接作用,促进生长板细胞分化和生长,而骨的生长取决于生长板软骨内骨化,GH能引起新骨生长。
2.8.3 GH可以改善肠钙吸收,兴奋肾脏羟化酶活性,使25-(OH)-D3转化为1,25-(OH)2-D3,使1,25-(OH)2-D3浓度增高、活性加强,有利于骨基质中钙盐沉积。
3中医药治疗骨折愈合效果
中药促进骨折愈合是一项极为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多味中药复方,由于成分复杂、有效成分难以分离提取,给阐明其作用机制带来更大难度。
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阐明其机制,是探讨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理想方法,特别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与介入,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手段,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相信通过中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能使人工控制骨形成与修复过程的可能性成为现实,也能使中医药治疗骨折的理论得到创新。
本研究中,50例骨折患者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后,均愈合良好,未发生相关并发症。
4讨论
骨折愈合的机制非常复杂,它不同于其他组织器官的愈合,主要在于参与骨愈合的细胞较其他组织器官多,不同愈合阶段有不同的细胞参与,同时细胞外多种蛋白在此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6]。
关于骨折的治疗和探讨促进骨折愈合的方法,近几十年来有了惊人的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骨折的治疗虽然还不能逾越复位、固定、功能锻炼等原则,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传统的骨折愈合理论也不断地得到新的阐释,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可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解释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0例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及效果,可得出结论:中医药治疗能够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范利红.中医中药促骨折愈合中的全程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1496.
[2]毕锴,温建民,孙永生,桑志成,徐颖鹏,孙卫东,高国庆,胡海威,董颖.中医药对骨折愈合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1):137-140.
[3]李秀梅,任长胜.中药促进骨折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02-104.
[4]郭宏昌.中药治疗骨折的实验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121-3123.
[5]刘惠玲,李红专.中医药治疗骨折的机理研究及发展进程[J].饮食保健,2015,2(17).
[6]康金平.中医药治疗骨折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5):476-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