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特点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年代中国文学艺术发展浅析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艺术在改革开放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景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化、行业化、消费主义及全球化深刻地改变着文学艺术和文化活动的存在方式、生产模式和接受心理。
90年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处在转型期,中国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从匮乏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并随随社会经济的逐渐富裕而加大了经济文化的需求,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四重社会转型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面貌,加速了文学艺术的更新过程。
在文学方面,文化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状态,文坛涌现出大批热血青年,“先锋小说”得到大众追捧与认可,其中一些经典作品有陈忠实的《白鹿原》、余华的《活着》、王安忆的《长恨歌》等新历史小说,90年代的先锋作品代又反叛性、先导性、流动性和悲剧性。
另外,都市文学的兴起,触及了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例如《城市战车》、《晚安、北京》等“都市系列”。
女性文学潮流也对90年代文学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美术方面,90年代的作品追求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具有现代意味的中国前卫艺术,其中抽象艺术占据了较重要的位置,另外还有新生代艺术、泼皮艺术、破普艺术、新表现绘画、女性艺术和一些难以归类的艺术层出不穷,美术作品体现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时代特征。
在音乐方面,“文革”的伤痕与改革开放的兴奋喜悦之情的交织,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心态,反映到歌曲的创作领域,成为抒情歌曲的复兴,这一时期,音乐既有发展也遇到过挫折,音乐的载体也越来越多样化,音乐种类也日趋多样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反映了这一时期思想等方面的情况。
无论是90年代的民歌还是流行歌曲,许多都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不仅在中国,甚至风靡亚洲,远销海外,至今仍为人们所传唱。
在电影方面,9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国际化过程,数字技术介入电影,市场经济影响着电影的发展趋势,旧世纪末尾,新世纪开始,电影人总结历史,寻找未来电影方向,在西方电影理论引进和学习下深刻反省对于民族电影的态度,一些导演在90年代后期开辟出中国特色电影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娱乐电影。
总之,90年代的中国文学艺术不断推进,文学艺术直接或间接地围绕中国现代化进程而展开,在取得丰硕成果下也饱受着批判,我们应当客观的对待特殊历史条件下文学艺术的发展,了解文学艺术的发展影响与重要地位,做文化艺术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