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合集下载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知识点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知识点

第一章社会保障理论概述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社会保障通过分散个人的风险,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经济有序进行;许多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内容;在中国还有针对特殊人群的社会优抚制度;概念要素依法建立,立法先行突出以人为本具有经济福利性属于社会化行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促进发展功能、互助功能、其他功能社会保障的特点公平性:起点、过程、结果社会化福利性法制规范性特征多样性特征刚性发展特征风险分散机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通过再分配保证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其他原则社会保障体系概述含义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是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系统;社会保障体系有无漏洞通常是衡量社会保障制度完备与否的基本依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完整性协调性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根据业务内容: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根据是否与受保障对象的社会生产活动或收入关联根据政府介入程度及法律规范的强制性层次性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福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妇女儿童福利、其他福利军人保障补充保障慈善事业、社区服务、企业年金、商业保险、家庭保障第二章社会保障主要理论思想德国新历史学派劳资问题是一个伦理问题国家至上法律至上社会保障思想:倡导国家保险,缓和劳资矛盾代表人物:古斯塔夫·冯·施穆勒G. Schmoller主要观点:强调精神和伦理在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实行强有力的国家干预;资本主义经济组织形式变化可以避免其经济发展重点弊端;提倡社会改良,主张实施社会立法,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历史价值被政府接受,是德国率先实施的依据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主要观点:充分就业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是引起失业的根本原因;要想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就必须依靠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通过国家干预,扩大公共福利支出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刺激需求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强调精神和伦理在社会经济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历史价值:被美国政府接受;需求管理成为很多国家制订政府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有效需求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政策主张有效需求管理政策刺激消费,引导需求政策社保思想:有限再分配和有限保障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总需求,主要是从生产的角度考虑的,最终是为了维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是维持社会再生产的连续性,实施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措施,只是为了刺激需求和保护生产,以实现充分就业,其政策并非出于对民众福利的真正关心;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充分强调个人责任,国家承担有限责任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社会保障仅是“有限”保障;福利经济学旧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代表人物:庇古旧福利经济学、卡尔多新福利经济学主要观点:旧福利经济学:福利是一个人获得的效用或感受到的满足通过国家干预,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形式来实现福利最大化新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最优理论——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历史价值:将社会福利与国民收入联系在一起,是福利国家产生的理论依据旧福利经济学基本观点经济福利边际效用价值论①国民收入大小;②国民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思想:政府干预,实施社保,收入均等新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最优”与“补偿原理”“社会福利函数”论“相对福利论”论社保思想:补偿变革损失,实现合理分配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第三章社会保障理论分析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含义: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社会保障水平有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之分社会保障绝对水平是指每个独立个体所获得的社会保障给付量;微观:社会保障支出占工资总额的比重;中观: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宏观: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特点;粘性或者刚性特点、动态性特点、适度性特点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不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社会救助;低于基本生活标准社会保险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超度”客观原因:人口老龄化、失业率增高、医疗费用膨胀;主管原因:政策原因、认识误区社会保障支出的“适度”平等与公平公平的相对性不同的主义有不同的公平原则、不同时期或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公平原则、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公平原则、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公平原则、不同的个人对公平的理解也有分歧社会保障中的平等参保资格上是否平等、在保险缴费、支付、水平上是否平等、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门槛是否人人相同、在社会保障模式层次上,促进收入平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保障中的效率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内部而言的效率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有效供给外部而言的效率外部效率衡量指标: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在职职工总收入中社会福利收入占工薪收入的比重,福利分配与工薪就业的关联度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体现于社会保障原则之中社会保障一般公平原则:1生存保障原则;2正向分配原则;3社会保障制度与国情相适应原则;4普遍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体现于社会保障原则之中社会保障各子项目公平原则:1社会救助原则——选择性原则、人道主义原则、受助权利原则、最低生活原则2社会保险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统筹互济原则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体现于社会保障原则之中社会保障各子项目公平原则:3社会福利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4社会优抚原则——励军荣军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体现于社会保障原则之中不同主义的不同公平原则:1关于国家介入社会保障的程度;2关于社会保障收支问题;3关于“劫富济贫”和福利收入均等化问题4关于社会保险的资格条件问题第四章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社会保障基金征税方式与征费方式费改税的积极作用提高征收率和降低成本、提高社会保障统筹级次、有助于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基金安全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费改税的障碍面临着制度障碍和相应成本制度缺失成本与制度摩擦成本、配套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与我国现行的“统账结合”的制度构架相冲突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现收现付型、完全积累型、部分积累型现收现付式:不同人群的代际收入再分配,内涵:利用目前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为现在的保险受益人支付保险金,完全靠当前的收入满足当前的支出,以支定收,略有节余;优点:以支定收,只需考虑短期资金平衡,不必承担长期风险;缺点:当人口年龄结构和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或者经济发生动荡时,会增加现有人口和劳动力的负担完全积累式:个人生命周期内的收入平滑;内涵:未来用于支付保障待遇的基金为投保人在整个缴费期间的缴费额及其储备基金的投资收益,也就是通过一定的积累来满足个人未来的保障需求;特点:费率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可以由有关管理当局通过投资活动予以保值、增值;优点:能够预防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使基金的筹集与经济条件相联系,权利与义务关系紧密;缺点:通货膨胀导致基金贬值风险的客观存在又使资金的保值与增值压力倍增;每个劳动者分别设立账户且历经多年导致管理难度比较大;部分积累式:现收现付与部分积累的结合;内涵:将现收现付式和完全积累式实行有机结合,将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现收现付,另一完全积累;特点: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付平衡有机结合作为指导的基金管理方式;实践: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的就是部分积累模式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原则收支平衡,确保制度正常运行:现实生活中,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一般都采取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方式;合理负担,维持适度待遇水平:在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进行合理的社会保障费用;综合平衡,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根据一定期间内社会保障项目支付的需要确定合理的支付准备金规模,剩余部分用于投资运营,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原则安全性原则:最基本原则,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收益原则:社保基金通过投资运营获得尽可能高的投资回报率流动性原则:衡量标准是资产变为现金的能力属地化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类型:决策机构主要是由政府机关充当执行机构主要由政府职能部门或社会组织担任监督机构由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担任社会保障管理方式集权制管理:在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把各个社会保障项目全部统一在一个管理体系中,集中对社会保障各项基金的筹集、待遇给付以及运营监管等实施统一的管理;分权制管理: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由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各自建立起一套执行机构、资金运营机构和监督机构,并且各机构间相互独立,资金不能相互融通;统分结合的管理:将相关性较强的社会保障项目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而将特殊性较强的项目单列出来,由专门的部门进行分散管理第五章养老保险制度人口老龄化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结构模式,而不是指单一群体或个人年龄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衡量标准: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养老养老金替代率即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的比率;通常作为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重要评价标准;替代目标和公式缴费工资替代率缴费工资替代率=基本养老金/指数化缴费工资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社平工资替代率=基本养老金/地方社会平均工资个人退休前工资替代率个人工资替代率=基本养老金/退休前工资金替代率根据社会保险的原则,养老金标准的上限应该考虑退休人员已经形成的生活水平,下限应当高于贫困线,即养老保险金必须高于社会救济的标准;国际劳工大会的文件规定:缴费和就业30年并有一个符合养老条件的配偶,正常的养老保险工资替代率不得低于40%--50%;国外的养老金替代率一般在40%--70%之间,如美国的养老金替代率为40%,法国为50%,日本最高为68%;养老保险金的缴费模式待遇确定型,缴费确定型待遇确定型DB计划,defined benefit指按预先确定的为保障一定的生活水平所需要的替代率与支付养老金标准,支付雇员退休时的待遇;“以支定收”例如:养老金水平=该职工退休前若干年的平均工资系数工作年限优点:收益额明确,退休后有收益有保障;缺点:有通货膨胀及待遇刚性增长等风险;缴费确定型DC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是经过预测,确定一个缴费标准,按照这个缴费标准投保费率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并存入劳动者的个人账户;“以收定支”养老金水平取决于缴费年限的长短、资金积累的规模及其投资收益的多少优点:简便灵活、雇员选择权;缺点:保值增值难度大养老保险三支柱方案、五支柱方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含义: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企业年金目前定位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补充;基本模式;建立了以受托人为中心的信托模式;企业年金由企业发起设立年金计划,并成立年金理事会,确定受托模式后,由受托人代表委托人选择投资管理人、托管人和账户管理人;通过四个资格管理人之间的相互监督,最大程度的保证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第六章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医疗服务价格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都较小,收入弹性较大供方信息垄断医疗服务需求易受心理作用影响医疗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特点医疗服务具有异质性特点医疗服务市场的失灵医疗保险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风险选择risk selection、撇脂cream-skimming、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与医疗服务市场相连:第三方补偿机制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国家卫生服务模式:特点:普享的福利制度:本国全体公民资金流向:公民纳税——二次分配——医疗服务提供方——为居民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医疗服务,不存在“第三方付费”:政府举办医疗机构,较强的计划性,市场机制基本不起调节作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概念: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用以支付被保险人医疗费用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特点:国家立法强制居民参保和筹集医疗保险基金,强调权利与义务先对应,第三方支付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专款专用,与就业和收入相关联,保障范围扩大,被保险人自付一定费用商业医疗保险模式概念:以商业医疗保险作为本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制度,辅之以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障的一种医疗保障模式;是把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按市场法则自由经营的医疗保险模式特点:自愿的契约关系,特殊商品,市场调节,政府责任是制订与监管医疗保险的法律法规,第三方支付,强调精算公平储蓄医疗保障模式概念:将医疗费用损失风险自留的一种形式,通过个人账户的积累,以解决家庭成员患病所需的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障制度特点:法律强制性储蓄的方式,要求每个有收入的国民在年轻时就要为其终生医疗需求储蓄资金;不能分散风险;强调基金积累,突出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和责任;个人储蓄账户只能用于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医疗消费;患者根据自己经济支付能力自主选择医疗服务项目,享受的医疗服务水平越高,个人自付的费用就越高复杂性:多种制度,主导制度分类依据·:兼顾资金筹集方式、对医疗机构的支付方式、医疗费用的分担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医疗保险费用分担方式起付线方式起付线方式又被称为扣除法,是指被保险人只有在支付一定数额的医疗服务费用后,保险机构才负责支付部分或全部的医疗费用;共同付费方式共同付费方式又称按比例分担,即被保险人和保险机构按一定比例共同支付医疗费用,这一比例又称共同负担率或共同付给率;最高保险限额方式该方法是先规定一个医疗费用封顶线,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只偿付低于封顶线以下的医疗费用,超出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由被保险人或由被保险人与其单位共同负担;混合式混合支付法是将上述多种支付方式综合起来应用的偿付方式;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付费方式按服务项目支付Fee for Service第三方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协议,按医生和医院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数量向医疗服务机构支付医疗费用的形式;按住院床日费用支付Per Diem日均住院费用付费,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医院实际提供的住院天数,按每一住院日的费用偿付标准向医院支付医疗费用的方式;单病种支付Per Case医院对单纯性疾病按照疾病分类确定支付额度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根据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标准,将住院患者的疾病分为若干组,每组分为几级,对某组某级疾病的诊疗全过程一次性向医疗机构偿付费用;按人头付费Capitation根据医疗结构服务人数,按照每人定额定期由第三方向医疗服务方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为被保险人购买医疗服务的制度;总额预付制度Global Budget协商确定一定时期内提供一揽子医疗服务项目所需的资金总额医保两定点、三目录两定点:定点医院、定点药店处方外配药品购买;三目录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目录;起付线社会统筹基金开始分担的医疗费用的金额起点, 为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共付制社会统筹基金分担医疗费用时,要求个人分担一定比例;封顶线社会统筹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第七章失业保险制度失业失业的概念:在某个年龄以上,在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而又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努力寻找工作的状态失业三要素:年龄、工作能力、正在努力寻找工作的状态失业的基本类型摩擦性失业:由于劳动力信息不完全、市场组织不完善所导致的人们在不同地区、职业或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停地转换工作而引起的难以避免的摩擦所造成的失业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和流动选择机制引起历时较短,自愿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兴衰转移而导致的劳动力供求的内部结构失衡而出现的失业现象职位空缺和失业者并存原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变化;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持续时间较长周期性失业:有效需求不足事业,由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引起的劳动力供大于求所造成的失业难以预料,后果严重,难以治理季节性失业: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由于季节性变动而导致的劳动者就业岗位的丧失所形成的失业现象,可以预料,容易解决失业陷阱在失业保险制度作用下,当失业者失业期间享受的失业保险金收入和其他补助与找到工作的净收入相比具有很高的替代率时,失业者宁愿选择失业而不愿再就业;/缩小了失业者和就业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支付期限较长,客观上促使长期失业者形成;/等额发放不利于失业者再就业如何应对失业陷阱降低失业保险金的替代率、短失业保险金发放时间、随给付期限累退发放失业保险金、对失业者提前就业给予奖励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失业保险的目标越来越明确、失业保险向失业预防和就业援助相结合转变失业保险条例经济体制转型与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创建的客观必然性以三个法规为线索的失业保险制度发展脉络初创: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86年发展: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1993年完善: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从三大法规的变化看失业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资助企业创造就业机会,抑制企业解雇员工,稳定就业均等金额给付不论失业前收入水平多高,都规定给付同一绝对金额的津贴均等比例给付按失业前一段时间平均收入水平的同一比率给付津贴递减给付失业津贴占原工资的比例与失业前的工资水平成反比根据失业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给付金额或降低给付比率均等金额线付与均等比例给付相结合失业津贴分为两部分:固定部分、与原工资相联系的部分给付期限最高限额为连续领取8~39周,通常为26周给付期限与失业者的年龄条件、缴费时间以及失业率有关失业保险给付期限计算方法连续计算,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最长期限连续计算累计计算,在一定时间内累计,超出不再享受第八章其他保险工伤保险实施原则无责任补偿原则也称无过失补偿原则;劳动者意外遭遇工伤事故,不论事故责任人是谁,不论雇主、雇员哪方过失,甚至没有过失,劳动者均应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待遇给付与责任追究分开本人犯罪或故意行为除外;个人不缴费原则工伤保险的保费由企业承担,个人不缴费待遇标准从优原则工伤保险待遇比其他社会保险项目优厚只要符合工伤标准,待遇给付即可获得,不考察年龄、缴费期等其他因素补偿、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从经济补偿转向事故预防、医疗康复及职业康复相结合,这是现代工伤保险的标志也是发展趋势职业病工伤是职业性伤害的简称,内容包括工作意外事故和职业病所致的伤残及死亡;工伤包含伤、残、亡三种情况,均为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引起的后果;“伤”指致使身体器官或生理功能受损;“残”指经治疗修养无法复原,以致器官丧失或功能障碍,引起永久性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亡”指死亡;职业病的范围是由国家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即工伤保险范畴内的职业病是国家认定的法定职业病我国工伤认定在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前,首先必须对受伤者进行伤残鉴定,以确定其伤残等级,然后按照伤残等级支付保险待遇工伤保险条例对保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规范工伤保险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制度指导思想:从原来纯粹的生活保障,逐步转向工伤保险、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大环节的一体化保障,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统一的、普遍适用的、社会化的工伤保险制度制度的主要内容: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工伤范围及职业病认定因工伤残等级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给付第九章社会救助制度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贫困与贫困度量贫困的界定贫困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既属于社会学范畴,又属于经济学范畴,甚至还涉及心理学领域贫困的度量恩格尔系数市场菜篮子法生活形态调查法我国现行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9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保障对象界定;条例规定,低保对象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保障标准确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保障资金来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第四阶段:深化阶段1999年至今恩格尔系数社会救助制度的含义由政府主导或在政府的推动下,通过再分配的形式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制度社会救助是一种政府行为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是遭受生活困境的社会弱势群体,即依靠自身能力难以摆脱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社会救助是一种补救性质的制度,其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避免社会成员陷入生存危机;社会救助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国家责任。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功能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功能

中国养老保险缴费: 中国养老保险缴费:
费基: 缴费工资 费基: 费率: 2005年以前11% 企业3%,个人8%) 年以前11 3%,个人8%); 费率: 2005年以前11%(企业3%,个人8%);2006 年以后8% 年以后8% 封顶线: 封顶线: 税收待遇: 税收待遇: 在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前列支 缴费公式:个人缴费工资× 税前列支) 缴费公式:个人缴费工资×8%(税前列支) 运营: 计入个人账户, 运营: 计入个人账户,个人所有
3.社会保障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市场经济 的竞争总是鼓励强者,向效率倾斜。社会公平的目 标主要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以改变社会不同阶 层,不同成员的收入分配状况以及同一阶层、同一 成员不同时期的收入状况,实现公平。这主要包括 两方面: A.对劳动者个人不同时期的收入再分配。现收现 付制下,是通过代际转移的方式实现再分配。在储 蓄积累制下,是通过各个人生命周期实现再分配。 B.对同代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对不同群 体采取不同的收入再分配方法。高收入者承担更多 缴费义务,而低收入者收益更多。
2.社会保障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A.劳动供给方面,养老、医疗、工伤、失 业保险等,对于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对于 满足市场对劳动者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有积 极影响。同时社会保障对劳动供给也有抑 制作用。例如,保险金如果采用现收现付 制,缴纳的保险费的时间和总量不与退休 金挂钩,导致人们提早退休。保障水平过 高诱使自愿失业。也就是西方的“福利 病”、“养懒汉”。
3.项目 (1)老年社会保险:也称年金制度。按 照法律规定,劳动者进入老年,解除其劳 动义务,由社会给予工资补偿的制度。老 年保险是社会保险最重要的项目,覆盖面 最广、享受时间最长。 (2)疾病社会保险:劳动者患病后,由国 家和社会给予假期或收入补偿、提供医疗 服务的制度。工资补偿为工资的一定比例, 以保证基本生活需求。医疗服务免费或按 比例报销医疗费。收入补偿+医疗费补贴

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功能社会保障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在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实际效能和作用。

这种效能和作用表现在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

1.社会保障的经济功能(1)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保障制度是应因现代生产方式下风险事故频发、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的现实而建立的。

社会保障给予遭受风险事故的家庭以经济的补偿和物质的帮助,使家庭恢复和增强人的生产和再生产,尤其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功能,从而使社会生产能够周而复始地延续下去。

(2)促进资金市场发展社会保障计划之所以能在保障对象发生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是因为其通过征缴税费和财政拨款积累起了庞大的基金,尤其是社会保障中的社会保险项目,为了满足经济性风险事故发生后的支付需求,需要在事故发生前就积攒起各种各样的基金。

在这些基金中,不用即时支付的基金就形成了国家的建设资金而能够对金融市场的繁荣起积极作用。

智利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在促进资金市场的发展方面为世人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2.社会保障的社会功能(1)体现社会公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行的是竞争原则和效率原则。

为了既保持市场经济的活力,又照顾到社会弱者的利益,即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需要有一个社会的机制,来保障社会公平的实现。

社会保障就是保障社会公平的社会机制。

社会保障通过公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一方面以累进的方式向高收入阶层征收社会保障基金,另一方面以累进的方式向社会弱势人群提供资助,由此克服完全市场竞争造成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和缩小贫富差距。

(2)保持社会稳定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有动力机制与稳定机制,市场机制即是现代各国经济发展的首选动力机制,而社会保障则充当着首选的稳定机制。

社会保障作为国家实施的重要社会政策,是调节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冲突的重要手段,所以有社会的“减压器”、“安全阀”之称。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特点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特点
44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生存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的原则
适度性原则
45
一、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一)公平原则
一是保障对象的公平。 二是保障待遇的公平。
三是保障过程的公平性。
46
(二)效率原则
1. 社会保障的社会效率
社会保障为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保障降低了劳动者个人风险,提高劳动积极性,从而 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诸如生育津贴、子女津贴,可促 使生育率提高,增加劳动力供给;医疗保险、再就业培训 可提高劳动力素质。 社会保障消除劳动者对因工作变动带来福利损失的担心, 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社会保障基金积累时间长,资金规模大,通过资本市场为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 内容特点及其功能
1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原则 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
2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等保障形式。这几种形式在 保障的对象、目标;资金的来源、筹
集;以及给付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
几种保障形式各司其职共同实现社会 保障的功能。
10
三、内容
• 老年社会保险(养老保险) • 疾病社会保险(医疗保险) • 失业保险 • 工伤社会保险(因工受伤+职业病) • 生育社会保险 • 残障社会保险 • 死亡社会保险(丧事费用+对遗属的抚恤金)
11
四、功能
• 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
• 保证社会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
• 稳定社会的“减震器”
一种看法是公平与效率相互补充,认为平等
能够促进效率。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功能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功能
实现全民覆盖
逐步将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到全体公民,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服务。
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
针对不同群体和需求,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差 异化需求。
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效率
优化管理体制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高效、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 体制,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提高管理效率。
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儿童福利、残疾 人福利、老年人福利等,旨在保障特定群 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社会救助制度
住房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制度是对低收入家庭和贫困人口 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包括城乡低保、农 村五保、灾害救助等。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旨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 的住房问题,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 公租房等。
法制性
法制性是指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应依法进行,各项保障措施和程序都需要有明确 的法律依据。
法制性的保障需要政府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社 会保障制度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互济性
互济性是指社会保障制度应通过集中资金的方式,实现风险 共担和互济互助的功能。
互济性的实现需要政府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基金,通过集中 管理和调剂使用,实现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互济互助,提 高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特点及功能
目录
•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 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01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社会保险制度
01
养老保险制度
为劳动者提供退休后的养老金,保 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失业保险制度
为因失业而失去收入的劳动者提供 一定的经济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制度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制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手段则是在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人保障。

3、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立法手段,设立保险基金,当劳动者在年老、患病、生育、伤残、死亡等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失业中断劳动而失去收入来源时,由社会给予物质帮助和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和不幸者组成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或义务,采取的也是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模式,目标是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以此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5、社会福利:是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项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

6、企业年金: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为提高员工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项福利制度。

7、失业: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未能找到或丧失就业岗位的社会现象。

8、失业保险: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建立的使劳动者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时在法定的期限内获取失业保险金给付的维持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9、医疗保险制度:是指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运用资金,保证人们公平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11、社区,就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

社会保障学_西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社会保障学_西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社会保障学_西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进入现代社会后,社会保障的目标日益融入了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平的理念。

参考答案:正确2.现代社会中社会保障完全取代了家庭保障。

参考答案:错误3.不同时期都有社会风险,随着生命周期的推进,我们所面临的风险也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正确4.社会保障属于()范畴。

参考答案:社会政策_公共政策5.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包括()。

参考答案:互助功能_调节功能_促进功能_稳定功能6.社会保障学的专业应用理论问题研究客观上表现为()。

参考答案:政策7.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项目是()。

参考答案:社会保险8.现代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

参考答案:国家9.下列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原则的是()。

参考答案:自愿性原则10.社会保障制度旨在满足人们()水平的生活需要。

参考答案:基本生活需要11.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的基本理论范畴包括()。

参考答案:政府与市场_公平与效率_权利与义务12.社会保障属于()范畴。

参考答案:公共政策_社会政策13.在经济领域,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表现为()。

参考答案:调节公平与效率_调节市场体系14.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应对风险的主要方式包括()。

参考答案:慈善救济_国家救济_互助保障_家庭保障15.我国对社会保障实行专门监督的机构是 ( ) 。

参考答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16.社会保障水平用 ( ) 来表示。

参考答案: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17.以下对早期社会保障发展的评价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保障立法较为健全_根本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权18.承担反映非官方意见的官民结合或民间成立的社会保障监督机构是( )。

参考答案:社会监督机构19.社会保障基金中规模最大、积累最多的是( )参考答案:养老保险基金20.下列社会保障项目属于民政部管理的有()。

参考答案:社会救济_社会福利21.政治因素是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首要因素。

试论述社会保障的功能P1116

试论述社会保障的功能P1116

1、试论述社会保障的功能P11-16答: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社会保障通常发挥着稳定、调节、促进、互助等多重功能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稳定功能社会保障能够通过帮助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从生存危机中解脱出来,满足社会成员对于安全与发展保障的需要,从而预防和消化社会成员因生存危机而可能出现对社会、政府的反叛心理和反叛行为,能够保证社会成员在特定事件的影响下仍然可以安居乐业,从而有效缓和乃至消除引起社会震荡与失控的潜在风险,进而维系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正常、健康的社会发展;(2)调节功能政治方面,社会保障是调解不同利益集团、群体或社会阶层利益的必要手段;经济领域,社会保障有效地调解者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其次它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最后他可以调解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领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因社会保障制度调节功能的发挥而得到了有效地缓解,社会因收入分配差距等导致的非公正性和非公平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调节。

(3)促进发展功能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社会保障除满足劳动者本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还通过建立生育、抚育子女和教育等津贴形式对劳动力再生产给予资助,并且与国家的人口政策结合,共同影响劳动力的再生产;(4)互助功能社会保障促使了社会成员间的互助互济、团结友爱,有利于社会体制、道德观念的维护和延续,可促进社会成员、社会各阶层为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工作;(5)其他功能除上述四大基本功能外,社会保障事实还有诸如预防风险、资本积累等功能。

2、试论述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P22-26答: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互济性原则等。

(1)公平原则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属于公共产品、公共资源在社会领域中的分配,因此,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创造并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社会保障政策实践的归宿。

(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一是社会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变化;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确定无一例外地需要相应的财力支撑。

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种公共政策,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并帮助他们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首先,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基本的经济保障。

它包括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金等福利,确保人们在遭受意外事故、失业或疾病等情况下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

这有助于缓解人们的经济压力,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提供医疗保险,人们可以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保障他们的健康和福祉。

此外,社会保障制度还为儿童提供了教育资源和机会,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未来发展机会。

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减少贫困。

通过提供失业保险和社会救助等福利,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帮助那些失去工作或处于贫困状态的人们度过难关。

它帮助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为弱势群体提供支持,使他们有机会改善自己的生活。

此外,社会保障制度还可以促进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

通过提供稳定的退休金和养老金,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帮助老年人安度晚年,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这有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平衡。

总之,社会保障制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提供了经济保障、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和减少贫困,同时也促进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可以共同建设一个
更加公正和人道的社会。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功能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功能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功能作者:赵青娇赵宏耀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9期摘要:新中国成立5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保障范围由小到大,保障项目由少到多,保障水平由低到高不断发展。

但是,目前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存在许多的蔽端。

因此,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迫切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

其中:一、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遭受自然灾害、不幸事故和生活贫困者提供物质财富援助,它是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社会救助除了针对一些需要长期救助的对象外,大部分是短期的、应急性的,它是社会成员生活发生困难时,国家和社会有责任和义务向其提供物质帮助,社会救助强调国家和社会对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而不要求个人预先交纳有关费用。

比如:救灾、扶贫、临时救济等,一旦救助对象解除了贫困,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社会救助便不再进行。

像2006年8月份的一天,在我镇的一个屯有一农户家里发生了火灾,家里值钱的东西顷刻之间化为灰烬,在这个时候,该户有可能暂时无家可归,生活陷入困境。

当时镇的民政办为其提供一些生活用品,这个就是社会救助起作用。

二、社会保险居于社会保障的核心地位,指对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成员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遇到其他生活困难时,有权得到国家、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主要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比如我国在几年前有好多的企业单位存在,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而原来的职工大部分下岗了,现在国家照样发给每个下岗职工一定的工资,这些工资就是下岗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也就是社会保险中的失业保险。

三、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指国家和社会在居民住宅、公共卫生、环保、基础教育等领域,向全体公民普遍提供的帮助和服务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向公民提供的物质帮助,一般无需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履行相应义务或作出相应贡献为代价。

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障基本生活: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2. 维护社会稳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实行社会保障,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增进社会整体福利,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 从而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

3. 促进经济发展:首先,社会保障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平抑经济波动。

其次,社会保障基金的长期积累和投资运营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

第三,社会保障确保劳动者在丧失经济收入或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维持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保证劳动力再生产进程不致受阻或中断。

同时,国家还可以通过生育、抚育子女和教育津贴等形式对劳动力再生产给予资助,以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4。

保持社会公平: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国家保持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意外灾害、失业、疾病等因素导致的机会不均等,使社会成员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二是通过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风险共担,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分配结果的不公平。

5。

促进国民福利:现代社会保障不仅承担着“救贫"和“防贫"的责任,而且还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广泛的津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充分地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

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险体系是在传统计划体制和低收入水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其主要特点是: 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保险费用来源单一,个人保险意识淡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管理和立法工作滞后;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社会保障基金的营运办法落后,难以解决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等. 1。

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具体措施的实施
在确定完善思路后,制定并实施具体的措施,例如扩大 社保基金的来源、提高社保待遇水平等。
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的现状
对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水平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管理制度 、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等。
提高管理水平的思路
根据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水平,提出提高管理水平的思路和 方案,例如优化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机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 质等。
具体措施的实施
在确定提高思路后,制定并实施具体的措施,例如加强社保基金的 监管、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等。
探索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
对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进行分析和研究,例如制度设计不 合理、保障水平不足等。
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
针对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提出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和 研究,例如全民免费医疗、全民免费教育等。
改革措施的实施
在确定改革方向后,制定并实施具体的改革措施,例如优化社保基金管理、推进社保信息 化等。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现状
对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 制度覆盖范围、保障水平、资金来源等。
完善制度体系的思路
根据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现状,提出完善制度体系 的思路和方案,例如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优 化资金来源等。
02
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保障基本生活
确保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
通过提供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福利,确保老年 人、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能够获得基本生活保障,防止贫困 加剧。
提高生活水平
通过提供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措施,帮助低收入家庭提高生活 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公正

社会保障学(简答题)

社会保障学(简答题)

社会保障学(简答题)1.社会保障的目标是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满足生活保障需求,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社会保障的功能包括稳定功能、调节功能、补偿功能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

3.社会保障的特征包括保证性、普遍性、公平性、鼓励性、互济性和储存性。

4.社会保障的公平原则要求打破身份限制,公平对待每个国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5.社会保障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否则其功能难以充分发挥,社会问题将持续恶化,妨碍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6.社会保障思想渊源表现为慈善或恩赐思想、平等或公平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

7.新历史学派强调国家具有“文化和福利的目的”,主张国家通过立法实行一系列社会政策措施,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

8.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主张国家进行经济干预。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覆盖面不足,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非正式就业人员中。

2)保障水平偏低,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保障需求。

3)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存在着资金管理、信息共享等方面的问题。

4)制度协调性不足,各类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调。

5)缺乏可持续性,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较大,未来资金压力较大。

1.补充医疗保险是一种自愿性的辅助医疗保险,旨在为部分收入较高的行业或单位维持较高的医疗需求。

2.医疗保险具有普遍性、经济性、经常性和广泛性等特点,采用医疗给付的补偿形式。

3.医疗保险具有公益性、福利性、普遍性、强制性、共济互助和社会公平性等功能。

4.工伤保险是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以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和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制度。

5.工伤保险制度中的公平性原则体系包括补偿不究过失原则、差别费率原则及完整补偿原则等。

6.国外工伤保险的类型包括社会工伤保险制度、雇主责任制的工伤保险制度和私人保险性的工伤保险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其功能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其功能

社会救助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38
36
小结: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三 者的关系
1.社会救助 目标:保障最低生活
手段:选择性的家庭经济调查 手段 2.社会保险 目标:保障基本生活 手段:投入—返还式的与就业关联手段 目标:提高生活质量 手段:普通性的按人头发放的手段
37
3.社会福利
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 之间的关系
社会救济:面向贫者 社会保险:面向工薪 劳动者 社会福利:面向全体 公民和企事业机关单 位职工
2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其功能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 保障形式。这几种形式在保障的对象、 目标、资金的来源、筹集、以及给付方 式等方面有所不同。几种保障形式各司 其能共同实现社会保障的功能。
3
网民对社会保障领域主要问题的关注度
社 会 保 障 体 系 按 照 “ 广 覆 盖 、 低 费 率 、 可 接 续 ” 的 目 标 尽 快 4建 立
34
三、社会福利的形式
1、货币形式(现金形式发放) 2、服务形式(老人儿童照顾,劳务培训,法律援助) 3、实物形式(廉租房、慰问品等)
35
§2.4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1.保障基本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2.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1)社会保障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平抑 经济波动。 (2)社会保障基金的长期积累与投资运营 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 (3)保证劳动力再生产,提高劳动力资源 的整体素质。 3.维护社会稳定; 4 .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的塑料袋
16
三:社会救济的内容
1、贫困救济 2、灾害救济 救灾工作的主要三种内容: ①紧急救济行为 ②灾害预防 ③灾害预警服务

社会保障专业社保基础知识-习题(含答案要点)(考试比看哦)

社会保障专业社保基础知识-习题(含答案要点)(考试比看哦)

社会保障专业社保基础知识-习题(含答案要点)(考试比看哦)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以下哪些基本功能?A.实现共同富裕B.维护稳定社会C.保持社会公平D.促进经济发展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法定性B.互助性C.盈利性D.特殊性3.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资金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方式保值和增殖?A.存银行B.买国债C.证券投资D.期货投资4.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哪些保险项目?A.养老保险B.失业保险C.生育保险D.医疗保险E.工伤保险F.企业补充保险G.财产保险5.现代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模式有哪几种?A.现收现付制B.完全积累制C.部分积累制D.社会统筹制6.按社会保障的给付原则分类,社会保障资金的给付一般可分为哪几种类型?A.一律定额型B.所得比例型C.就业关联型D.二阶层型7.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职工个人必须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有哪些?A.养老保险B.医疗保险C.失业保险D.工伤保险8.下列社会保险保障项目中,哪些保险项目依法必须建立个人帐户?A.基本养老保险B.失业保险C.基本医疗保险D.工伤保险9.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哪些A.受保人不需缴费B.社会保险待遇较高C.保险待遇与劳动贡献挂钩D.社会保险覆盖全体社会成员10.在我国,由国家财政支撑的保障项目包括哪几类?A.养老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优抚D.社会福利E.失业保险参考答案:1BCD,2AB,3ABC,4ABCDE,5ABC,6ABD,7ABC,8AC,9ABC,10BCD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哪一个?A.国家B.企业C.个人D.其他社会组织2.社会保障制度旨在满足人们什么水平的生活需要?A.小康生活需要B.基本生活需要C.富裕生活需要D.现代化生活需要3.实行特殊性保障原则的国家,其社会保障的对象面向哪一层面?A.全体社会成员B.部分社会成员C.全体劳动者D.部分劳动者4.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依据是什么?A.社会立法B.企业和个人的自觉性C.思想教育5.现阶段我国城镇职工按规定需要缴纳保险费用的社会保险有几种?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6.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形式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哪一个?A.美国B.英国C.德国D.日本A.单位缴费B.个人缴费C.财政补贴D.社会捐赠8.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保障是什么项目?A.社会救助B.社会福利C.社会保险D.社会优抚9.现阶段我国法定的社会保险有几种?A.二种B.三种C.四种D.五种10.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主要保障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A.年老、失业、下岗、工伤、生育B.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C.年老、失业、下岗、疾病、工伤11.我国建国早期所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哪种社会保障模式?A.储蓄保障型B.福利国家型C.传统保障型D.国家保障型12.以下哪个国家是储蓄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代表?A.美国B.英国C.德国D.新加坡13.最高颁布《社会保障法》的是哪一个国家?A.美国B.英国C.德国D.新加坡14.按照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的规定,职工个人的缴费工资基数如何确定?A.本人当月工资B.本单位职工当月平均工资C.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D.本单位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参考答案:1A,2B,3B,4A,5C,6C,7D,8C,9D,10B,11D,12D,13A,14C二、多项选择题三、是非选择题(简要说明理由)1.社会保障是社会的稳定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障基本生活: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2. 维护社会稳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实行社会保障,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增进社会整体福利,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从而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

3. 促进经济发展:首先,社会保障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平抑经济波动。

其次,社会保障基金的长期积累和投资运营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

第三,社会保障确保劳动者在丧失经济收入或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维持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保证劳动力再生产进程不致受阻或中断。

同时,国家还可以通过生育、抚育子女和教育津贴等形式对劳动力再生产给予资助,以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4. 保持社会公平: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国家保持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意外灾害、失业、疾病等因素导致的机会不均等,使社会成员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二是通过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风险共担,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分配结果的不公平。

5. 促进国民福利:现代社会保障不仅承担着“救贫”和“防贫”的责任,而且还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广泛的津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充分地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

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险体系是在传统计划体制和低收入水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主要特点是: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保险费用来源单一,个人保险意识淡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管理和立法工作滞后;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社会保障基金的营运办法落后,难以解决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等。

1. 社会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与国家财力不足构成了尖锐的矛盾。

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依靠政府财政出钱,这必然使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受到国家财力的制约,造成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社会化程度低,覆盖面缺损的状况。

广大农民未能被纳入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范围。

另外,由于财力所限,各项保障事业计划的实施也受到很大影响。

2. 就业与保障高度重合的保障方式,不但本身已难以长期维持下去,而且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

一是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新增就业人口不断增加,无论从国家财政能力来看,还是从国有企事业单位对新增人员的容纳量来看,都无法长期地、完全地包揽社会就业问题。

虽然也采取过多种积极的就业政策,但这只是暂时缓解了就业压力,由此却造成了更深刻的社会与经济问题。

二是这种就业终生有靠,生老病死概由财政完全承担的保障方式,给国家财政和职工所在单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这方面开支还将继续增长,国家与企业的负担会日益加重。

三是为了保障就业,往往硬性向企事业单位安排就业人口,各单位冗员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是以保障就业为着眼点的社会保障模式逐步形成了职工“铁饭碗”观念,影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阻滞了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

3. 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方式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上看,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但在收人方式上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收入来源,在使用上也没有社会保障支出应占财政支出的规模界限,存在着非基金化、非规范化问题,这必然形成不同年份社会保障支出大起大落的现象,尤其是在灾年,财政收入减少,但社会保障支出需要相应增大,造成社会保障工作中的困难。

4. “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造成了许多弊端。

首先,由于政策法规是由各部门分别制定的,缺乏必要的协调,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政策上的空白和矛盾,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比较严重;其次,由于各部门对社会保障项目实施分类管理,各自制定政策标准,使得
地区、部门、单位之间负担不同,待遇的差异也比较大,调整起来难度很大,也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再次,由于分散管理和使用资金,使得资金使用上出现很不合理的现象,一方面资金紧张,无钱办事,另一方面,在有些部门的资金则闲置浪费,资金不足和资金使用效果不佳的现象并存。

最后,由于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本质上又是以中央集权和依靠行政手段实施管理为特征,有关政策法规、待遇标准等都由主管部门制定,企业只能执行照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因地制宜地办好社会保障事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进度不相适应。

这种不适应不仅使现行社会保障体制自身的运转出现了障碍,而且也给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造成了困难。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便随之陷入困境。

改革开放以后,企业负担的社会保险项目开支与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但不同企业之间负担差别相当大,况且,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决定了企业负担的社会保障项目支出的落实情况,也给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造成了严重的障碍。

例如,在目前的情况下,一方面,有很多企业已将原有的养老制度待遇削减,甚至长期不支付退休人员养老费,致使有些老人生活窘迫,另一方面,企业间离退休费用负担上的悬殊差异,也使企业间的竞争条件不平等,使深化企业改革难以推进。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社会风险日益增大,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另外,据估计,我国现有60 岁以上老龄人口约1 亿人,预计到本世纪初达到1.3 亿人,超过总人口的1/10 以上,将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

人口老龄化将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安定的重大问题。

因此,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对于深化改革,保持社会稳定,发展市场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1. 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政府首先要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模式,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逐步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发展目标。

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

二是科学规划,使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适应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城镇化加快的特点,完善现有的保障制度,有计划地把应该纳入而未纳入的人切实纳入进来,真正实现"应保尽保";探索新的制度建设,针对不同群体增加新的保障项目,如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

三是加强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监管。

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鼓励社会捐赠,扩大社保基金的筹集渠道,不断做大做强全国社保基金。

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

要进一步提升基金的统筹层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促进基金管理的公开、透明,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企业要切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逐年增加养老金积累,建立健全福利集体协商
机制。

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要积极行动起来,在社会救助、济贫帮困、慈善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家庭和个人要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发挥好赡养、自助、互助等功能,推动形成团结互助、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

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要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商业保险虽然是一种经济行为,与保障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差别,但在减少危险、补偿损失、保障生活、安定社会上与社会保障制度又有相通之处。

特别是商业保险投保水平可高可低,多投保多受益,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

因而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完善人寿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险种,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4. 此外,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加快出台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法等法律,制定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等法规。

同时要严格执法,依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规范企业用工、清理社会保险关系等方面的监察执
法,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一个完善社保体系的建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对于中国经济从投资型、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型,却是一条必经之路。

如果能够在危机之时夯实好社保体系的平台,等到中国经济走出困境之时,将迎来一个更健康的发展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