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月乐环治疗功血临床效果分析

曼月乐环治疗功血临床效果分析
曼月乐环治疗功血临床效果分析

曼月乐环治疗功血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23T13:51:11.7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5期作者:任广欣丛广霞于丽敏庞艳梅姜春梅

[导读] 研究曼月乐环在治疗功血方面的临床应用,观察其治疗效果是否良好

任广欣丛广霞于丽敏庞艳梅姜春梅

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曼月乐环在治疗功血方面的临床应用,观察其治疗效果是否良好。方法:将医院妇产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做为实验组,患者自愿接受曼月乐环的治疗,另一组作为对照组,患者暂不接受任何治疗或者接受其他种类的治疗,跟踪观察患者的康复水平,并且做出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康复水平更加高,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复发率降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患者的月经量明显减少、体内的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痛经现象减少等等。结论:曼月乐环在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方面有很大的功效。关键词:曼月乐环;治疗功血;临床效果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irena in treatment of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observe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 Methods: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rom the maternity hospital,a group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patients voluntarily Mirena,another group as the control group,patients do not accept any treatment or accept other types,tracking observation of rehabilitation level of patients,and make comparisons. Results:the recovery level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recurrence rate of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decreased. The following aspects we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menstrual volume of the patient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the hemoglobin level of the body increased,dysmenorrhea was reduced. Conclusion:Mirena in the treatment of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has a great effect on.

Keywords:analysis of Mirena,treatment of bleeding,clinical effect

前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是指由于卵巢功能的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机体内外任何因素影响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任何部位的调节功能,均可导致月经失调。一般分为无排卵型和排卵型两大类。无排卵型多见,占功血的80%-90%,常发生在青春期及绝经期。有排卵型功血常发生在生育年龄,出血有周期性,有排卵但黄体功能不足,或萎缩过程延长,血量过多或者经前经后淋漓出血,常发生在产后或流产后,与内分泌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有关[1-3]。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12月--2016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所选患者均未绝经,就诊时主诉为子宫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B超和宫腔镜检查,并进行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排除子宫内膜癌等器质性病变,诊刮病理证实为DUB的患者40例,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33岁。

1.2方法

在手术前要进行检查,明确患者是否有阴道炎、宫颈病变等症状,这些症状是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禁忌之证,如果患者存在这些种类的症状,则必须向患者说明放置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所有患者都在月经第5~8天放置曼月乐环,而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放置,但维持其生命体征良好,分别在放置2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以及12个月等时间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复查。标检测指标为:两组患者中每月发生阴道淋漓出血情况的天数、经量情况及血红蛋白情况进行观察。此外,月经期间,还要叮嘱患者对每月使用卫生巾的数量进行记录(卫生巾使用同一品牌),以卫生巾使用减少数量大于1/4为改善,小于1/4为无效,体内的血红蛋白的含量在100g/L以上的为明显改善,而小于70g/L的为无效。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计数资料采用(%)来表示,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的标准差小于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放置曼月乐环后的2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阴道淋漓出血天数的平均天数是15天,平均经量为92ml,血红蛋白含量为17.2g/dl;实验组患者的引导淋漓出血天数的平均天数是18天,平均经量为96ml,血红蛋白含量为15.5g/dl。在放置曼月乐环后的4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阴道淋漓出血天数的平均天数是12天,平均经量为85ml,血红蛋白含量为20.1g/dl;实验组患者的引导淋漓出血天数的平均天数是17天,平均经量为94.3ml,血红蛋白含量为15.7g/dl。在放置曼月乐环后的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阴道淋漓出血天数的平均天数是10天,平均经量为78ml,血红蛋白含量为24.7g/dl;实验组患者的引导淋漓出血天数的平均天数是17.6天,平均经量为94.5ml,血红蛋白含量为15.4g/dl。在放置曼月乐环后的8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阴道淋漓出血天数的平均天数是8天,平均经量为74ml,血红蛋白含量为27.3g/dl;实验组患者的引导淋漓出血天数的平均天数是18天,平均经量为92ml,血红蛋白含量为15.7g/dl。在放置曼月乐环后的12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阴道淋漓出血天数的平均天数是6天,平均经量为67ml,血红蛋白含量为30.6g/dl;实验组患者的引导淋漓出血天数的平均天数是18天,平均经量为96ml,血红蛋白含量为15.8g/dl。

3.讨论

3.1曼月乐环的介绍

曼月乐环又叫曼月乐节育器,它的主体为小的T型塑料支架(长32mm),纵臂载有长19mm,内含总量为52mg左炔诺孕酮(LNG)的储库(占重量的50豫),外表面被覆聚二甲基硅氧烷膜,是调节LNG微量释放的关键部位。它是现有的唯一的局部药物避孕

曼月乐使用说明

说明书如下:【曼月乐药品名称】商品名:曼月乐通用名: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成份】曼月乐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曼月乐药物分类】其它避孕药和用品【曼月乐性状】曼月乐为白色至类白色筒状物,架在T状体上,外罩不透明的套管。T状体的一端上有一小环,小环上系有取出尾丝,另一端为两臂。曼月乐应无异物。【曼月乐药理作用】左炔诺孕酮是一种孕激素,在妇科学上有多种用

途:如用作口服避孕药与激素替代治疗中的孕激素成分,或单独用于避孕的仅含有孕激素的避孕药及皮下埋植剂。左炔诺孕酮也可通过宫内释放系统在宫腔内给药。这样,由于激素直接释放进入靶器官,就可以使用很低的日剂量。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宫腔内主要发挥局部孕激素作用。子宫内膜的高左炔诺孕酮浓度抑制了雌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的合成,使子宫内膜对血循环中的雌二醇失去敏感性,从而

发挥强力的内膜增生拮抗作用。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期间,可以观察到内膜的形态学变化和微弱的局部异物反应。宫颈粘液变为粘稠阻止了精子通过宫颈管。子宫和输卵管的局部内环境抑制了精子的活动与功能,防止了受精。在某些妇女中,排卵亦受到抑制。对其避孕效果的研究主要是将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与各种含铜宫内节育器进行比较。迄今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使用达13000妇女1

年,总的妊娠率为0.16/100妇女年。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不影响以后的生育力。约有80%希望妊娠的妇女在取出系统后12个月内受孕。月经类型是左炔诺孕酮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的结果,而并不反映卵巢的周期。出血类型不同的妇女在卵泡发育、排卵或雌二醇和孕酮产生方面并无明显的不同。在对抗子宫内膜增生的过程中,使用的最初几个月可能出现点滴出血的初始性增加。然后,在左炔诺孕酮

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 CYP2C9 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CYP2C9 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霍梅1, 刘春1, 杨超2, 李体远3, 龚亮4 摘要: [ 目的] 研究深圳地区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细胞色素P4502C9 ( CYP2C9) 基因CYP2C9*1、CYP2C9*2、CYP2C9*3 多态性的特点。[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 RFLP) 检测151 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CYP2C9 基因CYP2C9*1、CYP2C9*2、CYP2C9*3 的多态性。[ 结果] 151 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中未检测出CYP2C9*2 等位基因, CYP2C9*1、CYP2C9*3 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92.7%和7.3%,CYP2C9*1*1、CYP2C9*1*3、CYP2C9*3*3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5.4% (129) 、14.6% (22) 、0 (0) 。[ 结论] 深圳地区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病人中存在CYP2C9*3 突变基因, 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时应检测患者CYP2C9 的基因型。 关键词: 华法林; 抗凝; 基因; 多态性; 细胞色素P4502C9 STUDY ON THE GENETIC POL YMORPHISM OF CYTOCHROME P450 ( CYP2C9) IN PA- TIENTS WITH W 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HUO Mei, LIU Chun, YANG Chao,et al.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Ji’na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20,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on the feature of CYP2C9*1, CYP2C9*2, CYP2C9*3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cy-tochrome P450 ( CYP2C9) in patients with w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in Shenzhen area. [ Methods] The CYP2C9*1,CYP2C9*2, CYP2C9*3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cytochrome P450 (CYP2C9) were analyzed in 151 patients with w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 RFLP). [Results] Therewere no CYP2C9*2 allele in 151 patients with w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The allele frequencies of CYP2C9*1, CYP2C9*3were 92.7% and 7.3% respectively. The genotype frequencies of CYP2C9*1*1, CYP2C9*1*3, CYP2C9*3*3 were 85.4%(129) , 14.6% (22) , 0 (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CYP2C9*3 mutant is present in patients with w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in Shenzhen area. CYP2C9 genotype should be analyzed when using w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Key words: Warfarin; Anticoagulation; Gene; Polymorphism; Cytochrome P4502C9 华法林( warfarin) 是香豆素的衍生物, 它通过抑制维生 素K (Vit K) 环氧化还原酶活性, 阻止Vit K 循环利用, 并使 Vit 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无法激活, 从而发挥抗 凝作用 [1] , 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口服抗凝药, 存在S- 华法 林( 左旋华法林) 和R- 华法林( 右旋华法林) , S- 华法林是消 旋华法林片剂的主要成分, 人类对华法林的药物代谢也主要针

华法林的临床应用

华法林 【临床应用】 适用于需长期持续抗凝的患者。 1.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与发展,如防治深静脉血栓、血栓性静脉炎,降低肺栓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外科大手术(包括骨科手术)、风湿性心脏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等的静脉血栓发生率。 2.心肌梗死的辅助用药,如心房颤动伴肺栓塞的治疗、冠状动脉闭塞的辅助治疗。 【药理】 1.药效学本药为间接作用的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通过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胞内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从而发挥抗凝作用。肝脏微粒体内的羧基化酶能将上述凝血因子的谷氨酸转变为γ-羧基谷氨酸,后者再与钙离子结合,才能发挥其凝血活性。本药的作用是抑制羧基化酶,对已经合成的上述因子并无直接对抗作用,必须等待这些因子在体内相对耗竭后,才能发挥抗凝效应,所以本药起效缓慢,仅在体内有效,停药后药效持续时间较长(直到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逐渐恢复到一定浓度后,抗凝作用才消失)。此外,本药尚能诱导肝脏产生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前体物质,并使之释放入血,该物质抗原性与有关凝血因子相同,但并无凝血功能,反而具有抗凝血作用,并能降低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因此,在本药作用下,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蛋白S和蛋白C合成减少,而“假凝血因子”亦即“维生素K拮抗药诱导蛋白质”增多,达到抗凝效应。 本药的药动学参数较稳定,优于其他口服抗凝药(如茴茚二酮、苯丙羟香豆素和双香豆素等)。只有当患者对本药不耐受时,才选用其他口服抗凝药。在非风湿性心房颤动患者预防脑卒中时,本药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在治疗或预防妊娠患者血栓或栓塞形成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肝素疗效则优于本药(因肝素易通过胎盘)。 2.药动学本药由胃肠道迅速吸收(个体间差异很小),进食对吸收无影响,生物利用度为1 00%。口服后12-24小时起效,抗凝血的最大效应时间为72-96小时,抗血栓形成最大效应时间为6日。单次给药的持续时间为2-5日,多次给药则为4-5日。蛋白结合率为99.4%,分布容积为0.11-0.2L/kg。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有醇类(活性最小)、羟基类(无活性)。S-华法林表现出的抗凝血活性约为R-对映异构体的2-5倍。母药消除半衰期为20-60小时,R-华法林对映异构体的半衰期为20-89小时,S-华法林对映异构体的半衰期为18-43小时。急性病毒性肝炎不会影响本药的半衰期。本药可以无活性的形式通过乳汁排泄,对所喂养婴

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研究

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29T15:32:35.1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3期作者:全海燕 [导读]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采用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的临床疗效。 (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新医院 421001)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采用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诊治的7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8例)与研究组(38例),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进行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痛经评分(0.23±0.03)分、月经量(19.81±1.43)ml、子宫内膜厚度(5.32±0.76)mm、子宫体积(124.32±3.78)cm3、血清CA125(28.86±2.18)U/L,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min(9.07±0.82)cm/s、Vmax (20.57±1.94)cm/s、RI(0.80±0.13),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应用于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子宫血流动力学情况。 关键词:子宫;曼月乐;节育环;子宫腺肌症;血流动力学 子宫腺肌症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临床症状有痛经、子宫增大、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等,加上该病的特点为难根治、易复发,给患者的健康及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2]。本文旨在研究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对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38例,对照组中年龄24-50岁,平均(28.76±5.12)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1.83±0.47)y,产次1-4次,平均(2.54±0.46)次;研究组中年龄25-48岁,平均(28.74±5.13)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84±0.48)y,产次1-5次,平均(2.56±0.45)次;两组基线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全部患者治疗前均先进行相关妇科检查,以确认子宫的大小与位置,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48,规格:10mg*1片)治疗,口服用药,每日1次,每次25mg,持续用药3个月;研究组实施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于月经周期开始7日内在子宫腔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术前嘱咐患者需将膀胱排净,选择膀胱截石位,对宫颈、阴道及外阴部进行常规消毒,用探针对宫腔进行深度测量,暴露宫颈,将曼月乐环尾丝放开,明确横臂在水平位置上,将尾丝拉动,收拢双臂,然后固定尾丝,拉动滑块,再次确认水平位置,设置定位块位置时需参考宫腔的深度,将放置器缓慢推入,直到定位块距离宫颈1.5-2.0cm处,放置妥当后在宫颈处留1.5-2.0cm尾丝,以便后期取出。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情况,包括月经量、子宫体积、痛经评分、血清CA125及子宫内膜厚度5个指标;同时记录两组子宫血流动力学情况,包括Vmin、RI及Vmax3项。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包处理,计量单位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例数(n)表示计数,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情况对比(x±s)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临床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该组各项子宫血流动力学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

华法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华法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华法林用药剂量的预测) 华法林是临床常用的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口服药物,但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其中,VKORC1和CYP2C9基因多态性是华法林个体剂量差异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解释约37%和6%的剂量差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07年8月修改华法林用药标签,提示基因型检测有助于调整华法林给药剂量。2009年美国FDA再次修改华法林用药标签,并根据患者VKORC1和CYP2C9基因型确定华法林起始剂量。国际华法林药物基因组联合会(IWPC)收集了5700例来自4大洲9个国家的21个研究机构使用华法林达到稳定临床疗效的患者信息,并建立数据库。通过对此数据库的筛选和验证,建立了IWPC模型,是目前涉及病例规模最大的模型,该模型可解释华法林个体剂量差异47%。实践证明,依据患者基因型并结合患者临床信息进行华法林个体化给药,可明显提高华法林抗凝达标率,降低抗凝并发症,减少患者再住院率。因此,建议在使用华法林前进行CYP2C9*3和VKORC1基因检测,依据患者基因型指导华法林给药剂量。 该项目收费为800元,每个患者只需检测1次即可。临床医生可按照相应流程提出检测申请,并采用EDTA抗凝真空采血管(紫色帽头)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无需空腹,无论是否用药,随时抽取血标本),药师将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基因检测报告,并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供临床参考。 医院在用的华法林规格:

检测申请流程: 一、进入“检测申请单分类”项下“按检验科室分类”中“药剂科——化学药物用药指导基因检测” 二、单击“药剂科——化学药物用药指导基因检测”,可显示华法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如患者需要进行华法林基因检测,单击华法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提交即完成检测申请

最新华法林的临床应用

华法林的临床应用

华法林的临床应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许俊堂胡大一 1.作用机制 华法林的化学结构为3-(a-苯基丙酮)-4-羟基香豆素。华法林(coumadin)通过抑制肝脏环氧化还原酶,使无活性的氧化型(环氧化物型)维生素K (VK)无法还原为有活性的还原型(氢醌型)VK,阻止VK的循环应用,干扰VK依赖性凝血因子II、VII、IX、X的羧化,使这些凝血因子无法活化,仅停留在前体阶段(有抗原,无活性),而达到抗凝的目的。 华法林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化抑制新的血栓形成,限制血栓的扩大和延展,抑制在血栓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血栓,抑制血栓脱落和栓塞的发生,有利于已经血栓的清除。 2.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 华法林口服生物利用度好,起效和作用时间可以预测,在健康个体,口服90min后血浓度达到高峰。消旋体的华法林半衰期36~42h,在血浆中主要与白蛋白结合。

胎儿血药浓度接近母体值,但人乳汁中未发现有华法林存在。 华法林几乎完全通过肝脏代谢清楚,代谢产物具有微弱的抗凝作用。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很少进入胆汁,只有极少量华法林以原形从尿排出,因此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必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华法林的剂量反应关系变异很大,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需要严密监测。 抗凝作用一般发生在给药后的24小时以内,但抗凝作用的峰值可能延长至72~96小时,因此华法令不宜单独用于急性抗栓的情况。 急性抗栓应首先使用肝素或者低分子肝素,两者交叉至少4日后才可停用肝素类(最好维持INR于治疗范围两日以上),以便停肝素后华法令能达到有效抗栓水平。 3.华法林的监测 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启动是损伤释放的组织因子(因子III)与因子VII结合成复合物,然后激活因子X,活化的因子X(因子Xa)激活凝血酶原(因子II)变成凝血酶(因子IIa)。华法林影响外源性凝血因子VII的活性,口服华法林后通过监测其对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影响(凝血酶原时间,PT)来调整剂量。临床使用标准化化了的PT,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调整华法林的用药剂量。INR=PTRISI,其中ISI为国际敏感指数,代表凝血活酶的促凝活性(敏感性);PTR为受试者PT与正常血浆PT的比值。

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的《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于近日发布在2013年52卷第1期《中华内科杂志》上。详细内容见下: 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长期抗凝治疗一直是临床中的重要问题。尽管新型抗凝药物研发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并已经或即将上市,但是华法林作为最古老的口服抗凝药物仍然是需要长期抗凝治疗患者的最常用药物,包括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心房颤动(房颤)血栓栓塞的预防、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换术和心腔内血栓形成等[1。华法林在上述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目前全球有数百万患者在使用华法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研究荟萃分析显示[2],华法林可使卒中的相对危险度降低64%,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26%。但是,华法林在中国的使用率非常低,在房颤患者中不超过10%[3]。导致华法林在临床中治疗率较低的原因包括:治疗窗窄、剂量变异性大、与其他药物及食物相互作用、需要实验室监测等。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临床医生往往高估了华法林的出血危险,而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特殊的药理特性使得华法林的使用具有很多特殊性。国内临床医生对于如何应用华法林存在很多顾虑和误区,例如,如何选择适应证、平衡获益和风险、剂量的选择与调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异常升高的处理、如何处理与抗血小板药联合使用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等实际问题。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与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制订了本共识,以推广和规范华法林的使用,降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一、华法林的药理作用机制 凝血因子Ⅱ、Ⅶ、Ⅸ、Ⅹ需经过γ-羧化后才能具有生物活性,而这一过程需要维生素K参与。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通过抑制维生素K及其2,3-环氧化物(维生素K环氧化物)的相互转化而发挥抗凝作用(图1)[1]。羧基化能够促进凝血因子结合到磷脂表面,进而加速血液凝固;而华法林抑制羧基化过程。此外,华法林还因可抑制抗凝蛋白调节素C和S的羧化作用而具促凝血作用。华法林的抗凝作用能被维生素K1拮抗。香豆素类药物还可以干扰在骨组织中合成的谷氨酸残基的羧化作用,孕期服用华法林可能导致胎儿骨质异常。 二 .华法林的药物动力学及药代学 华法林是两种不同活性的消旋异构体R和S型异构体的混合物(图1)。华法林经胃肠道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口服90分钟后血药浓度达峰值,半衰期36~42小时,在血液循环中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是白蛋白),在肝脏中两

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 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我院接治的7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双 盲的设计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应用曼月乐环治疗;对照组36例,应用 米非司酮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月经量、子宫体积等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治疗后的月经量为(28.41±9.63)ml,子宫体积为(110.13±2.25)cm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曼月乐环;子宫腺肌病 【中图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051-01 子宫腺肌症(AM)是一种高发于30~50岁女性的妇科疑难病,主要临床表 现为性交痛、痛经、子宫体积增大等,严重时可致贫血、剧烈痛经,甚至癌变。 常用的根治方法为切除子宫,但多数女性患者处于育龄期,有生育需求,故需采 取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将36例AM患者应用曼月乐环治疗,现 作如下报告。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我院接治的72例AM患者,按照随机、 平行、双盲的设计原则分为两组。 治疗组36例,年龄29~52岁,平均(39.87±5.06)岁。 对照组36例,年龄31~49岁,平均(40.13±4.52)岁。 两组的一般资料均可比(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于月经干净1w后置放曼月乐环: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对阴道、宫颈 等部位消毒,对宫颈深度进行测量,下拉曼月环尾丝,使套管中的双臂处于回收 状态,依据子宫深度和屈度经宫颈将曼月乐环送至宫腔中,停留30s,张开双臂,置于宫底,抽出推杆和套管,于子宫颈口处3cm处将尾丝剪断。术后应用抗生素,并保持阴部卫生。对组组口服米非司酮,25mg×6片/盒(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02),25mg/d,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月经量、子宫体积等观察指标的变化。 1.3 疗效评定 当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可正常工作和生活,月经量恢复正常或明显减少, 病灶和子宫缩小幅度超过50%时为显效;当症状明显缓解,月经量下降但下降幅 度不足20ml,病灶和子宫缩小幅度不足50%时为有效;当症状无好转,经量增多,病灶和子宫无缩小时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采用SPSS 19.0处理,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方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卡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75%,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χ2=5.2578,P<0.05)。见表1。

华法林治疗的指南

2003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华法林治疗指南概要 1.华法林的药理学 1.1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的作用机制 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通过干扰维生素K与2、3环氧化维生素K之间的转化循环而产生抗凝效应。 华法林也可以干扰在骨中合成的γ-羧基谷氨酸蛋白的羧基化。孕期妇女接受华法林治疗可导致胎儿严重的骨骼发育异常,但尚无证据表明成人或儿童应用华法林会直接影响骨代谢。 1.2华法林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华法林是一种消旋混合物,通过消化道迅速吸收,具有很高的生物利用度。此外,遗传学因素、各种药物、饮食的影响,以及合并的各种疾病都会干扰华法林的药效。 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受到药代动力学因素的影响,药物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其吸收及代谢清除率。保泰松、磺吡酮、甲硝唑、甲氧苄啶-新诺明增强华法林的作用。胺碘酮可以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巴比妥类、利福平和卡马西平减弱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华法林的药效学也受到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的影响。对华法林天然耐药的患者其肝脏受体与华法林的亲和力减弱,为达到理想的抗凝效应,通常需要应用常规剂量的5-20倍。 长期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对于饮食中维生素K(主要来源于植物中的叶绿醌)的含量波动很敏感,许多食物中都含有叶绿醌。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大剂量青霉素通过抑制血小板功能,从而增加华法林相关出血的危险。红霉素和部分类固醇激素增强华法林的抗凝效应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磺胺类和几种广谱抗生素会通过清除患者体内菌群加剧维生素K的缺乏,从而增强华法林对饮食缺乏维生素K患者的抗凝效应。 1.3华法林的抗血栓作用 传统观点认为,华法林的抗血栓作用源于抗凝效应,华法林通过减少4种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而发挥其抗血栓效果。 2.口服抗凝治疗的监测、副作用及其处理 2.1监测抗凝强度 PT是用来监测口服抗凝治疗的最常用试验,通过向含有枸橼酸盐的血浆中加入钙和凝血活酶进行检测。PT可反映出3种维生素K依赖因子Ⅱ、Ⅶ、X的减少,且减少程度与凝血因子的半衰期相关。Ⅶ因子的半衰期大约6小时,因此,在华法林开始治疗的最初几天,PT值主要反映了Ⅶ因子的减少,随后由于X因子和Ⅱ因子的减少,致使PT延长。 仅用PT比率(患者的PT值与正常对照组的PT值之比)监测华法林治疗不够精确,因为凝血活酶对华法林的敏感性变化较大。INR标准的应用提高了口服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并使监测简便易行。 2.2临床应用华法林的剂量及监测 华法林应用被分成了初始剂量和维持剂量两个时相。治疗开始后,INR需要经常被监测直到出现稳定的剂量效应曲线,此后,INR监测的频数可以减低。 开始口服华法林治疗后,根据给予的药物剂量,抗凝效应往往出现在2~7天。如果要获得快速作用,应该在口服华法林的同时给予肝素至少4天。一般没有必要给予华法林的负荷剂量,理论上,开始治疗即给予5mg/d维持量即可在4~5天后使INR≥2.0。一旦INR在治疗范围内2天即可停用肝素。如果不是急于抗凝(如慢性房颤)治疗可在院外给予华

华法林的临床应用修订稿

华法林的临床应用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华法林 【临床应用】 适用于需长期持续抗凝的患者。 1.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与发展,如防治深静脉血栓、血栓性静脉炎,降低肺栓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外科大手术(包括骨科手术)、风湿性心脏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等的静脉血栓发生率。 2.心肌梗死的辅助用药,如心房颤动伴肺栓塞的治疗、冠状动脉闭塞的辅助治疗。 【药理】 1.药效学本药为间接作用的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通过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胞内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从而发挥抗凝作用。肝脏微粒体内的羧基化酶能将上述凝血因子的谷氨酸转变为γ-羧基谷氨酸,后者再与钙离子结合,才能发挥其凝血活性。本药的作用是抑制羧基化酶,对已经合成的上述因子并无直接对抗作用,必须等待这些因子在体内相对耗竭后,才能发挥抗凝效应,所以本药起效缓慢,仅在体内有效,停药后药效持续时间较长(直到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逐渐恢复到一定浓度后,抗凝作用才消失)。此外,本药尚能诱导肝脏产生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前体物质,并使之释放入血,该物质抗原性与有关凝血因子相同,但并无凝血功能,反而具有抗凝血作用,并能降低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因此,在本药作用下,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蛋白S和蛋白C合成减少,而“假凝血因子”亦即“维生素K拮抗药诱导蛋白质”增多,达到抗凝效应。

本药的药动学参数较稳定,优于其他口服抗凝药(如茴茚二酮、苯丙羟香豆素和双香豆素等)。只有当患者对本药不耐受时,才选用其他口服抗凝药。在非风湿性心房颤动患者预防脑卒中时,本药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在治疗或预防妊娠患者血栓或栓塞形成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肝素疗效则优于本药(因肝素易通过胎盘)。 2.药动学本药由胃肠道迅速吸收(个体间差异很小),进食对吸收无影响,生物利用度为100%。口服后12-24小时起效,抗凝血的最大效应时间为72-96小时,抗血栓形成最大效应时间为6日。单次给药的持续时间为2-5日,多次给药则为4-5日。蛋白结合率为%,分布容积为。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有醇类(活性最小)、羟基类(无活性)。S-华法林表现出的抗凝血活性约为R-对映异构体的2-5倍。母药消除半衰期为20-60小时,R-华法林对映异构体的半衰期为20-89小时,S-华法林对映异构体的半衰期为18-43小时。急性病毒性肝炎不会影响本药的半衰期。本药可以无活性的形式通过乳汁排泄,对所喂养婴儿的凝血酶原时间(PT)无影响;也可以无活性的代谢产物排泄入胆汁,再被重吸收,随尿排出。 【注意事项】 1.特别警示本药可引起致死性的出血。出血多发生在用药的起始阶段和大剂量用药时[导致较高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引起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高度的抗凝作用(INR>,年龄大于等于65岁,高度变化的INR,有胃肠道出血、高血压、脑血管疾病、严重的心脏疾病、贫血、恶性肿瘤、肾功能不全、药物联用、长期使用华法林治疗的历史。用药时应定期监测患者的INR。

曼月乐使用说明

说明书如下: 【曼月乐药品名称】 商品名:曼月乐 通用名: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曼月乐成份】 曼月乐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 【曼月乐药物分类】 其它避孕药和用品 【曼月乐性状】 曼月乐为白色至类白色筒状物,架在T状体上,外罩不透明的套管。T状体的一端上有一小环,小环上系有取出尾丝,另一端为两臂。曼月乐应无异物。 【曼月乐药理作用】 左炔诺孕酮是一种孕激素,在妇科学上有多种用途:如用作口服避孕药与激素替代治疗中的孕激素成分,或单独用于避孕的仅含有孕激素的避孕药及皮下埋植剂。左炔诺孕酮也可通过宫内释放系统在宫腔内给药。这样,由于激素直接释放进入靶器官,就可以使用很低的日剂量。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宫腔内主要发挥局部孕激素作用。子宫内膜的高左炔诺孕酮浓度抑制了雌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的合成,使子宫内膜对血循环中的雌二醇失去敏感性,从而发挥强力的内膜增生拮抗作用。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期间,可以观察到内膜的形态学变化和微弱的局部异物反应。宫颈粘液变为粘稠阻止了精子通过宫颈管。子宫和输卵管的局部内环境抑制了精子的活动与功能,防止了受精。在某些妇女中,排卵亦受到抑制。 对其避孕效果的研究主要是将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与各种含铜宫内节育器进行比较。迄今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使用达13000妇女1年,总的妊娠率为0.16/100妇女年。 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不影响以后的生育力。约有80%希望妊娠的妇女在取出系统后12个月内受孕。 月经类型是左炔诺孕酮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的结果,而并不反映卵巢的周期。出血类型不同的妇女在卵泡发育、排卵或雌二醇和孕酮产生方面并无明显的不同。在对抗子宫内膜增生的过程中,使用的最初几个月可能出现点滴出血的初始性增加。然后,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使用期间,由于对子宫内膜很强的抑制作用,使月经出血持续时间及出血量减少。月经血量减少常发展为月经过少或闭经。即使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使用者出现闭经,卵巢功能仍是正常的,雌二醇水平也能维持原状。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可以有效地用于特发性月经过多的治疗。月经过多的妇女在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后3个月内,月经失血量减少88%。对于因粘膜下肌瘤引起的月经过多可能疗效欠佳。出血减少增加了血红蛋白的浓度。 【曼月乐药代动力学】 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后,左炔诺孕酮在宫腔内的初始释放量为20 ug/24hr。这使生育年龄妇女放置后最初几周的血浆左炔诺孕酮浓度稳定在0.4-0.6 nmol/L(150-200 pg/mL)水平。年轻妇女长期使用12,24和60个月后,左炔诺孕酮血浆浓度分别为180±66 pg/mL,192±140 pg/mL和159±60 pg/mL。因为药物的血浆浓度很低,所以孕激素的全身影响已降至最小。 对于左炔诺孕酮本身的药代动力学已有广泛的研究和文献报告。口服给予左炔诺孕酮吸收迅速完全,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90%。左炔诺孕酮与血清白蛋白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结合。其相对分布(游离、与白蛋白结合、与SHBG 结合)取决于血清SHBG浓度。除了分别有47.5%及50%与SHBG及白蛋白结合外,仅约2.5%的总血清药物水平呈游离状态。据报告,左炔诺孕酮的平均分布容积约为137 L,血清的代谢清除率约为5.7 L/hr。单次给药后,左炔诺孕酮的终末半衰期约在14-20小时范围内。左炔诺孕酮以代谢物形式从尿与粪便中等量排泄。代谢物只有微弱的或没有药理活性。尿中的主要代谢物为四氢炔诺孕酮,其占给予放射标记的左炔诺孕酮后从尿中回收到的放射性物质的约25%。大约0.1%的母体左炔诺孕酮剂量可以经乳汁转移给哺乳婴儿。 【曼月乐毒理研究】 左炔诺孕酮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具有抗雌激素活性的孕激素。已有大量资料阐明了全身给药后的安全性。一项对猴子子宫腔内给予左炔诺孕酮12个月的研究肯定了它的局部药理作用和良好的局部耐受性,并且无全身毒性征象。兔子子宫

华法林药效的影响因素

华法林药效的影响因素 作者:韩凌荣来源:维普更新时间:2009年08月24日 华法林(warfarin)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Wisconsin大学合成的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血药,因其疗效确切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和接受,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抗凝治疗,如瓣膜置换、非瓣膜病性房颤、电复律、冠心病、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维生素K的还原形式KH:通过对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X氨基末端谷氨酸残基的1.羧化作用,使其具有生物活性,促进凝血因子结合于磷脂表面,加速凝血过程。而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阻止维生素K还原形式KH:的形成,从而抑制新的血栓形成,限制血栓的扩大和延展,预防血栓脱落和栓塞的发生,最终有利于血栓的清除。除此之外尚能抑制抗凝蛋白调制素C和S的羧化作用。它的抗凝作用能被低剂量的维生素K。拮抗。维生素K,在肝脏中的蓄积使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通过旁路起作用。应用大剂量的维生素K,治疗(通常>5mg),通过启动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旁路,能在1周内引起华法林抵抗。 华法林作为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临床常以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作为其抗凝监测指标。患者使用华法林疗效个体差异大,临床用药剂量可以相差20倍左右,又易受其他因素影响血药浓度,治疗窗很窄,即使很小的剂量一反应变化也可能导致血栓或出血。因此如何正确使用华法林,合理监测调整剂量,已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 影璃药效的因素-遗传因素 华法林为消旋体化合物,S-华法林的活性是R-华法林的5~8倍,因此研究S.华法林的代谢更有临床意义。S-华法林主要由CYP2C9代谢。肝脏酶遗传多态性与低剂量使用华法林时高出血并发症有关。细胞色素P4502C(CYP2C)不但主导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生成,而且是香豆素类抗凝药物(华法林)的作用靶点。CYP2C9等位基因(CYP2C9幸1,CYP2C9辜2,CYP2C9木3和cYP2C9幸4)的多态性可以影响个体对华法林的敏感性,以及在抗凝治疗的过程中出血的危险性¨。31。此外,与华法林的用药剂量密切相关的两个等位基因分别为CYP2C9木2,CYP2C枣3。致使s-华法林代谢速度存在显著差异。给药量应因人而异。有研究发现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1基因(VKORCl)启动子区.1639G>A的多态性与华法林临床用药剂量有关。载脂蛋白E(ApoE)多态性与华法林剂量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维生素K是从小肠中吸收,然后通过ApoE转运至肝脏中清除,ApoE在吸收脂溶性维生素K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另一份研究也说明了ApoE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的疗效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ApoE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的剂量差异有关。大量的研究证实ApoE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疗效有一定的影响,但同时这些研究之间也存在相互矛盾的结论,其结果有待于进一步的大样本、多种族间的比较研究。此外还发现多药耐药基因(MDRI)、1一谷氨酰羧化酶(GGCX)、内质网伴侣蛋白(CALU)、蛋白C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的临床剂量有关。 华法林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涉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相关基因,如CYP2C9、CYP2A6、MDRl、VKORCl、血浆蛋白等。而此相关性在临床治疗及不同人种中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深入阐明。 因此华法林的剂量应因人而异,最低剂量和最佳剂量需要根据基因类型进行调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目前个体化用药基因芯片的研发,相信不久华法林可以实现治疗学上量体裁衣式的个体化用药的飞跃。 影响药效的因零——药物的相互影响

华法林的临床应用

华法林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7-11-30T15:34:48.94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作者:黄天文 [导读] 华法林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化抑制新的血栓形成,限制血栓的扩大和延展。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宁 530021) 1.作用机制 华法林的化学结构为3-(a-苯基丙酮)-4-羟基香豆素。华法林(coumadin)通过抑制肝脏环氧化还原酶,使无活性的氧化型(环氧化物型)维生素K(VK)无法还原为有活性的还原型(氢醌型)VK,阻止VK的循环应用,干扰VK依赖性凝血因子II、VII、IX、X的羧化,使这些凝血因子无法活化,仅停留在前体阶段(有抗原,无活性),而达到抗凝的目的。华法林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化抑制新的血栓形成,限制血栓的扩大和延展,抑制在血栓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血栓,抑制血栓脱落和栓塞的发生,有利于已经开成血栓的清除[1]。 2.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1] 华法林口服生物利用度好,起效和作用时间可以预测,在健康个体,口服90min后血浓度达到高峰。消旋体的华法林半衰期36~42h,在血浆中主要与白蛋白结合。胎儿血药浓度接近母体值,但人乳汁中未发现有华法林存在。华法林几乎完全通过肝脏代谢清楚,代谢产物具有微弱的抗凝作用。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很少进入胆汁,只有极少量华法林以原形从尿排出,因此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必调整华法林的剂量。华法林的剂量反应关系变异很大,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需要严密监测[1]。 抗凝作用一般发生在给药后的24小时以内,但抗凝作用的峰值可能延长至72~96小时,因此华法令不宜单独用于急性抗栓的情况。 急性抗栓应首先使用肝素或者低分子肝素,两者交叉至少4日后才可停用肝素类(最好维持INR于治疗范围两日以上),以便停肝素后华法令能达到有效抗栓水平。 3.华法林的监测[2] 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启动是损伤释放的组织因子(因子III)与因子VII结合成复合物,然后激活因子X,活化的因子X(因子Xa)激活凝血酶原(因子II)变成凝血酶(因子IIa)。华法林影响外源性凝血因子VII的活性,口服华法林后通过监测其对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影响(凝血酶原时间,PT)来调整剂量。临床使用标准化化了的PT,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调整华法林的用药剂量[3]。INR=PTRISI,其中ISI 为国际敏感指数,代表凝血活酶的促凝活性(敏感性);PTR为受试者PT与正常血浆PT的比值。 华法林的抗栓作用有赖于凝血酶原(因子II)的明显下降,其半衰期约为72h,因此口服华法林真正起作用至少需要3天,此时体内原有的因子II水平才会明显减低。由于因子VII和蛋白C的半衰期短(6~8h),应用华法林后,因子VII和蛋白C水平很快下降,此时测定的PT (INR)主要反映血浆因子VII的水平,此时的INR不能反映体内真实的抗栓水平。增加华法林的初始剂量不能快速达到有效的抗栓水平,因为华法林不能加快原来已经合成因子II的清除,高的初始剂量反而会因为蛋白C和蛋白S的合成减少和迅速清除而导致用药初始阶段呈高凝状态,甚至出现血栓并发症[3]。 4.华法林的用药和剂量调整[3] 中国人华法林的初始剂量建议为3mg;大于75岁的老年人和出血的高危患者,应从2mg开始,每天一次口服,目标INR依病情而定,一般为2.0~3.0。不推荐使用初始冲击量,否则可能使蛋白C活性下降,造成一过性高凝状态,甚至导致血栓合并症。应了解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患病史,治疗和用药史,生活习惯,尤其是否有血液病和出血病史。华法林的应用应该严格掌握适应症,多数情况应停用阿司匹林。华法林应用得当虽然也很安全,但在医生没有掌握用法之前最好不要使用,尤其在不具备监测条件的地方不要用华法林抗凝。变通的办法是固定小剂量不监测使用华法林,试验证明这种方法效果不好,也不是绝对安全。 用药前常规测定INR[3],第3天也必须测定INR,如果此时INR在1.5以下,应该增加0.5mg/d;如果INR在1.5以上,可以暂时不增加剂量,等待7天后INR测定的结果;如果INR与基础水平比较变化不大,可以增加1mg/d。我们的观察证明,起始剂量2mg过小,会增加达标需要的时间和增加测定INR的次数。 根据INR值确定下次服用的华法令剂量,第1周至少查3次INR,1周后改为每周1次,直到第4周。INR达到目标值并稳定后(连续两次在治疗的目标范围),每4周查一次INR。 如遇INR过高或过低,或由于某种原因改变了华法令的剂量,应根据INR值和剂量调整情况确定下次观察INR的时间。剂量调整应依据INR值,每次增减的量为0.5~1mg/d。每次调整剂量之前,应仔细寻找INR发生变化的原因,并且应该参考先前一段时间测定的INR数值。如果以往INR一直很稳定,偶尔出现INR增高的情况,只要INR不超过3.5~4.0,可以暂时不调整剂量,3~7天再查INR。INR测定也不宜过勤[4]。 许多因素[5],包括旅行、膳食、环境、身体状况、患其他疾病和用药,都会使INR发生变化。当有影响用药反应的因素存在时,如感冒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因故停用药物或者服药不规则时,应额外多做几次INR,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维持INR在治疗的目标范围以内。 5.影响INR的部分因素[6] 某些药物可通过抑制V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增加代谢清除和干扰其它止血途径影响华法令的药代动力学。食物中VK的摄入和吸收的波动影响华法令的疗效。肝功能不全使VK依赖的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对华法令的反应增强。高代谢状态,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增加凝血因子的代谢,增强华法令的疗效。 维生素K能够拮抗华法林的抗凝药效,从而降低抗凝作用。为了维持华法林稳定的抗凝强度,病人有必要保持饮食的相对平衡,尤其是富含VK的绿色蔬菜的摄入量保持相对平衡[7]。 6.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适应症 (1)瓣膜病和瓣膜置换:瓣膜病(尤其二尖瓣狭窄)如果合并房颤或者已经发生了脑栓塞,或者超声心动图发现左房直径明显增大(>55mm),应长期口服华法林,维持INR于2.0~3.0,否则口服阿司匹林就可以了。强烈推荐所有机械瓣换瓣病人接受长期(永久)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一般维持INR于2.5~3.5。如果病人同时存在房颤或者口服华法林抗凝过程中仍然发生了血栓栓塞,应考虑加用阿司匹林。 生物瓣置换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明显小于机械瓣,一般术后抗凝3个月即可,维持INR于2.0~3.0。如果生物瓣置换病人同时合并房颤或者手术时发现房内血栓,应长期口服华法林治疗;如果既往有血栓栓塞病史,抗凝治疗的时间应在3~12个月。其他情况长期口服阿司匹

华法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基层版)

华法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基层版) 主编:胡大一

血栓栓塞疾病是人类第一杀手,数十年来华法林是防治深静脉血栓栓塞疾病?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并发症和心脏瓣膜臵换术后血栓预防都有充分临床研究的证据?而在这些领域,抗血栓栓塞的药物基本无疗效?而华法林对冠心病的血栓事件也有一定疗效? 尽管新的针对凝血酶或XA因子的抗凝药物已陆续用于临床,但这些新的药物仍需上市后安全性数据收集?新药价格昂贵,进入医保需一过程,在疾病管理到位的国家和地区,新药优势并不突出,新药一旦导致严重性并发症缺乏特异性拮抗剂,在瓣膜臵换术后的患者服用缺乏证据,在这些患者的初步研究显示,疗效与安全性都差于华法林;

新药的研究证据都局限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而在发展中国家仍常见的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没有临床研究证据? 华法林仍是常用的抗凝药物,我们应进一步用好华法林,而非摒弃华法林,我国华法林的临床应用严重不足,以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为例,华法林使用率2%,即便在大城市三级同等医院住院或急诊患者使用率也只有10%,抗凝强度(INR)监测不到位,危险分层未在临床实践落实;半数以上患者在使用疗效不确切的抗血栓药物,40%的患者无任何血栓栓塞预防措施?这种状况决不能归罪于华法林的不是,它反映的是医疗保健体系的深层问题,广大临床工作者治疗血栓乙方和趋利性医疗模式也是其原因?社区

基层服务能力薄弱,可在诊室?社区和家庭的INR指尖监测的推广举步维艰,使广大需要服用华法林患者监测INR极不方便,医患双方的依从性很差?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使用率低的最常见原因是医生未处方华法林,我最近走访过一些地市级医院,基本上不用华法林? 为了做好我国血栓栓塞疾病防治,尤其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动证据充分?价格低廉的华法林的规范使用,我们组织这一领域的临床专家,写作华法林使用中国专家共识,发表在《中华内科杂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出其基层版,供广大基层医生学习,除发表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外,印发成口袋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