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20位读书人的年度阅读报告:我们这一代读书人的书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20位读书人的年度阅读报告|我们这一代读

书人的书评

《应物兄》

《希尼三十年文选》

《北上》

《傻瓜吉姆佩尔》

《国王的两个身体》

欢迎来到2019,在新的一年,想在这个日子跟大家聊一聊读书这件事:

这个时代,学者们都在研究怎样的书籍,思考怎样的问题?

创作者们都在创作怎样的小说与诗歌?

做书的出版人又在筹划着出版怎样的书籍?

我们在新年的初始,采访了二十余位学者、作家与出版人,请他们回顾了自己2018年的阅读收获,也谈及了2019年的阅读期待。

我们的阅读之1

做研究的人

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2018年,威廉斯哲学是一个重点;另一个重点是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这一类,叫读书还不如叫啃书。

此外的阅读我统称闲读。书多半不是闲书,只是我不求甚解,有一二新知心得就好。这一类,我读后受益最大的列几本:

《城邦与灵魂》G.R.F.费拉里;

《庄子内七篇析义》张文江;

《启蒙时代(上)》《启蒙时代(下)》彼得·盖伊;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尤金·罗根;

《金雀花王朝》丹·琼斯;

《战争、枪炮与选票》保罗·科利尔;

《暴力》兰德尔·柯林斯;

《民主的逻辑》包刚升;

《现实不似你所见——量子引力之旅》卡洛·罗韦利;

《现代主义》彼得·盖伊

任剑涛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教授

回顾2018年的阅读经历,除开随兴所至的漫读,在专业方面,因为受编辑朋友的邀请,对三本书做了深读:

一是《国王的两个身体》,这是一本专深的大部头著作,论述的是中世纪晚期神性化国王的问题。没有料到这样的一本书会列入畅销书榜,我还为之撰写了书评和长篇论文,算是奇事一件。

二是《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这本书对现代西方政治理论的介绍并无令人称奇之处,但对日本的二战责任之所以流失的分析精深独到。

三是《亢奋战:纳粹嗑药史》,这是一本揭示纳粹以毒品助战争的著作,让人对激进主义的精神提振极限有一个崭新的认识。

毛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有时候会想,也许2018年的意义会在很多年后才能呈现,而我

们也会在很多年后意识到,原来我们曾经生活在一个历史的大转折

年份。

这样想想,应该再看一遍朱迪丝·施克莱的《平常的恶》,它会让我们为即将大量涌现的“次级文化”做好准备。其中就包括“平

常的恶”。

孙柏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今天的思想问题中,历史仍然是焦点。对于二战的主流叙事就再典型不过,它让我们看到,一部历史剧怎样被演绎成了道德剧。阿

根廷学者皮耶尔保罗·巴维里的《希特勒的影子帝国》却提供了一

个崭新的视角,把纳粹德国对西班牙内战的干预以及英法等国可耻

的绥靖政策放在经济运行的背景里加以讨论。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只谈谈2018年读的几本闲书,主要是小说。

比如看了罗特的《拉德茨基进行曲》,讲述那个延续了六百多年的古老帝国——奥匈帝国的事情,对它其实需要重新认识。还读了

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设计精巧,人情味十足。但也读了他

的《白夜行》、《单恋》等几部作品,却并不都是这么有味。

村上春树的《1Q84》不知何故没有读进去。

林奕含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也一度让我被悲凉之水淹没。

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2018年,好书不少,有两本研究美国建国的书几乎同时出版,

互相对读,相“读”益彰。

一本是《美国秩序的根基》。这本书对美国建国的几大精神源流,条分缕析,娓娓道来。如此千头万绪,都是为了论证最后的结论:

美国秩序是自发生长的,不是外来强加的。

另一本书是《阿尔比恩的种子》。这本书与上本书完全不同,从民俗的角度切入解答美国自由体系的形成因素有哪些。以往有关研

究关注的重点是思想、观念的作用,本书则为人们打开了一个非常

重要的视角。

如果只读《美国秩序的根基》,会以为美国的建国完全是思想、观念的产物,如果只读《阿尔比恩的种子》,丝毫看不到美国形成

中思想、观念的作用。两书对照阅读,会加深对历史中思想与现实

生活互动的理解。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2018年,苏力的《大国宪制》和施展的《枢纽》成为我的阅读

重点。这两本书对于增进我自己对中国历史及其制度的理解,有非

常大的启示。

就在新年来临之际,我又关注了英国学者奥兰多·费吉斯的著作《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其中有关俄罗斯传统农业社会与

欧洲现代文明之间的文化冲突,在我看来也是反映中国当下社会文

化心态的重要借鉴。

雷思温中国人民大学讲师

2018年的新书很多,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先刚于2015年翻译出版

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这次带着学生重读,深感这本译作不但

比此前的汉译本更为准确,而且以全景的上帝视角展现了人类精神

发展历程的浩瀚与博大。

新书里吴功青的《上帝与罗马:奥利金与早期基督教的宗教-政

治革命》颇值一读,是这一领域近年的力作。

董强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翻译家

我属于“职业读者”一类,所以可能反而在阅读范围上有些倾向性。

中国文学方面,我读了贾平凹的《极花》、王安忆的《考工记》、张悦然的《茧》,开年准备读一下李洱的新作《应物兄》。

外国文学方面,让我感到突出的有我的老师昆德拉的《庆祝无意义》,以及法国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的《变革》。这两位文坛老将

都有某些突破之处。

我们的阅读之2

写小说和诗歌的人

王家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诗人

我这一年的深度阅读大都和研究有关:重读了冯至的《杜甫传》、2卷本的《穆旦诗文集》(增订版)、《昌耀诗文总集》包括燎原

的《昌耀评传》。

另外还读过奥登的《染匠之手》(胡桑译)、《希尼三十年文选》(黄灿然译)、米沃什的《冻结时期的诗篇》(林洪亮译)等诗文集,也读了英文版的由伊利亚·卡明斯基编选的一大本《ECCO世界

诗选》,并从中译过一些。

接着准备读一本新出版的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林德尔·戈登著、许小凡译),我自己编选和翻译的《没有英雄的叙事诗:阿赫玛托娃诗选》前不久刚出版和上市,我希望它也能成为给

中国读者带来的新年礼物。

凌越诗人,译者

中国图书市场体量巨大,每年出版的书籍有二三十万种,再勤勉的读者面对如此汪洋大海,也只能算是沧海一粟了。

2014年启动的“巴别塔诗典”2018年又继续推出几种,加上刚

刚出版的希尼访谈集《踏脚石》,希尼作为诗人的形象在中文世界

突然有了一个全方位的透彻的展示。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的《菲利普·拉金诗全集》和《杰克·吉尔伯特诗全集》颇为引人注目。吉尔伯特是美国当代诗人,

他最早为中国读者所知,是因为一篇优秀的广播讲稿——《谈1965

年美国诗坛》,文中对当年美国诗坛种种弊病的分析,也很适合中

国当代诗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