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 作 历 程 :
60年代,黑川纪章关注新陈代谢论和开放结构的概念,是 极具影响的新陈代谢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并于1959年率先 提出“从机械的时代到生命的时代”的划时代宣言。他在 这一时期设计的舱体建筑最典型地代表了新陈代谢论的建 筑,主张以过渡空间——中间领域来连结各单元,使之成 为生活的主轴。
名古屋美术馆
墨尔本中心
墨尔本中心
北京中日青年交流中心
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广岛市现代美术馆、 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心、吉隆坡新国际机场、 荷兰梵•高美术馆等等,在日本国内和国 际上都有一定的声誉。他获得过美国、英 国、法国等国家的政府和建筑协会的嘉奖、 授勋。他也是获得日本文化艺术界最高荣 誉——日本艺术院院士称号的为数不多的 建筑师之一。
主要作品赏析:
1、埼玉现代美术馆
该美术馆位于埼玉县浦 和市的北浦和公园内, 邻近北浦和车站。城市 公园法则要求该建筑占 地面积比不超过5%,高 度限制为15m,并应保 留林荫道和一棵古老的 银杏树。为满足这些这 些限制,建筑设地下室 一层,地上三层,展览 空间层层重叠设置。
靠近入口处的 格构墙形成门 廊并朝向外侧, 具有既内又外 的性质,形成 中间领域并起 导向作用。对 着入口的镜面 玻璃设计成曲 面,反射出周 围的绿荫,从 而使建筑与环 境融为一体。 格构墙上有田 中米吉的抽象 雕塑。这是黑 川纪章惯采用 的灰空间手法。
建筑理论和创作思想的主要源泉:
一、日本的文化和美学传统,包括伦理体系、艺术的价值体系和 符号体系,传统建筑,茶道等,同时也包含了从印度传到日本的禅宗和大 乘佛教思想等; 二、现代文明与日本的近现代和西化以及今天的信息社会的影响; 三、生命哲学,包括三浦梅园的自然哲学、凯斯特勒的子整体思 想和德勒泽的生命结构思想以及梅洛-庞蒂的一元论哲学
·共生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异质文化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 艺术与技术的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 理性与感性的共生、历史与未来的共生、宗教与科学的共生、 人与自然地共生。 它是新陈代谢论和变生论的发展,它尊重 不同的文化、对立的因素和不同的要素,在建筑创作中寻求意 味的生成。 ·黑川纪章重视日本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认为建 筑的地方性多种多样,不同的地方性相互渗透,成为现代建筑 不可缺少的内容。他提出了“灰空间”的建筑概念,这一方面 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对于前者他提 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 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对于后者他 大量采用庭院、过廊等过渡空间,并放在重要位置上。 ·在黑川纪章看来,新的生命时代是新与旧的共生,对立否定 的领域相互包容与共存的时代。生命时代的本质就是模糊性、 矛盾性、多义性和共生,它们是通过中间领域实现的。利休灰 和模糊性作为日本文化的象征,所追求的是某种超越物质和形 的环境气氛和意味,这就是日本文化传统的精神所在。
它的新陈代谢的解决方法可分为两个部分:建造永久性的 结构,然后插入居住舱体。后者可以随时更换。黑川纪章 用140个6面舱体悬挂在两个混凝土筒体上,组成不对称的、 中分式楼。在仔细琢磨的小房间里,配有磁带收音机,高 保真音响,计算机和浴厕,没有一寸多余的空间。
在石油危机来临的70年代,面对着建筑界的多元趋向,黑川纪章修正了他 现代与传 统的结合。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新陈代谢时期形成的中间领域理论,并提倡 变生和模糊性的思想。这是他创作生涯的第一个阶段。第二阶段则是在70 年代中期以后阐明他一直为之追求的“共生的思想”的时代。
太平洋大厦在各个方面注入 了日本文化,达到了日本文 化与欧洲文化的共生。
太平洋大厦使用了高技术, 是一座智能办公大楼,传 统文化与高技术很好地协 调在一起,使传统与未来 得到共生。
3、广岛现代美术馆:
美术馆位于广岛的比治山 公园内,因其建造在山脊 上,所以平面形状略呈马 蹄形。
带柱廊的圆形中心广场设在美术馆的中央,由此再延伸出交通流 线。平面的布局犹如遗传因子的重新组合,并抽象地运用了历史 的记号,包括对原子弹的回忆、西方城市和日本传统等。
立面的处理上表现了从古代建筑材料向现代建筑材料的过渡。从 下往上表现了由石块、砖向铝材的转换,向轻巧和人工材料过渡, 这也是一种建筑与自然地共生。
由于建筑的高度不能超过周围 的树木,因此60%的建筑面积都 布置在底下。半室外和过渡空 间用以加强整个艺术公园的整 体性并形成建筑与自然地共生。
其它作品欣赏:
室内空 间布置 装饰与 室外采 用统一 的格构 墙形式, 形成无 论是布 局还是 空间上 的统一。
美术馆分为三个部分:博物馆藏品展、专题展览和常 设展览。为使这三部分在垂直空间上相互联系在一起, 设计了一个20M高贯通地下室至三层的中庭,形成另 一个中间领域。所有的主空间诸如展览馆、报告厅、 餐厅、图书馆、楼梯间等都直接通向这一中庭。
2、巴黎德方斯太平洋大厦:
大厦位于巴黎德方斯大拱门旁。其主要功能是办公,第二十五层 为日本文化中心,布置有一座日本式庭院。
这座大厦表达了用日本式门 的形象作为“城市大门”。
立面上的幕墙表达了日本建 筑中的推拉门的形象,而弧 形的墙面则表达了欧洲砖砌 建筑的传统。
顶层的庭院设计成日本式, 茶室亦如此。从三层架空 连接的天桥也取日本式拱 桥的砌建筑意象。
黑 川 纪 章
简 介 日本建筑师。1934年4月生 : 于名古屋市,1957年毕业于
京都大学建筑学专业,后就 读于东京大学,以研究生身 份在丹下健三研究室工作, 1959年获硕士学位,1960年 参加“新陈代谢”组织,作 为中心成员活动。1962年成 立黑川纪章建筑城市设计研 究所,1964年获东京大学博 士学位。他曾多次获奖并获 得多项国际荣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