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认证评审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认证标准

1 标准

1.7个一级指标中第2项、第3项、第4项、第5项指标为核心指标。

2.各个指标的评价意见分为A、B、C三个等级,A表示“完全达标”、B表示“基本达标”、C 表示“不达标”。

3.认证结论分为“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和“不通过认证”三个等级。各等级的评价标准如下:

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一级指标中A≥6,C=0,其中核心指标全部为A。

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一级指标中A≥5,其中核心指标为A≥3。

不通过认证:一级指标中C≥3或核心指标C≥2。

2 标准内涵

1. 专业目标

1.1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地区与行业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发展及医药卫生信息管理进步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

专业设置的依据和论证充分,有科学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有相应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布局符合学校的定位。

1.2 培养目标及要求

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符合专业规范要求。

1.2.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和管理学、经济学及医药学知识,主要从事医院和医药企业的信息管理、信息服务、信息研究利用以及卫生情报分析、管理的综合性、实用型专门人才。1.2.2 培养要求

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应达到的培养要求如下:

(1) 知识要求

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②计算机基本原理和结构

③美术基础知识

④网页制作网站建设基本知识

⑤实用数据库知识

⑥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及构建知识

⑦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的基本知识

⑧图形图象处理的基本知识

(2) 素质要求

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公共道德修养。

②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并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③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④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

⑤思维活跃,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精神强,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 岗位基本技能要求

①基本计算机应用能力

②计算机硬件维护维修能力

③计算机网络硬件维护维修能力

④程序设计能力

⑤图形图象设计制作能力

⑥网页制作及网站开发能力

⑦数据库应用能力

(4) 岗位综合技能或技术应用能力要求

①计算机维护综合技能

②图形信息化能力

③信息系统开发维护能力

④网页和网站开发技能

⑤数据库应用能力

2 教学质量

2.1 学生质量

具有较合理的知识结构,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本专业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可参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核心课程及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积极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其它各类有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2.2 社会评价

本专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和学生继续深造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对该专业毕业生评价较高,社会舆论对该专业反映较好,毕业学生对本专业给予正面评价。

3 课程体系

3.1 课程设置

本专业教学计划中主要包括下列五类课程体系: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管理学基础课程体系;经济学基础课程体系;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设置必要的选修课程。本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管理学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可参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核心课程及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各类课程体系分述如下:

3.1.1 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体系

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

3.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与应用、V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

3.1.3 管理学基础课程体系

管理学基础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会计学、管理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医药企业管理、医院管理学课程。3.1.4 经济学基础课程体系

经济学基础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

3.1.5 学科专业课程体系

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

以上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须开设的。各校可参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核心课程及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根据自身办学特色自行设置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名称,还可以根据专业定位及专业培养方向不同设置各自的特色课程体系。

3.2实践教学

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满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需要的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课程、见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本专业必须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要不断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造条件让大学生较早地参加科研和其它各类实践创新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校除在校内开展实践外,还要在医药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等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医药信息管理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验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得到锻炼。3.2.1 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Visual C++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网页设计、文献检索、数据挖掘。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应达到60%以上。

3. 2. 2 实验教材

应选用国家规划的实验教材或自编的有特色的完整的实验教材。

3.2.3 实验学时

应形成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主干课程实验课学时与相应理论课学时之比大于等于0.5或达到180学时以上。

3.2.4 实验教学队伍

承担实验课程教学的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高级职称的人员应大于等于40%。专业主干课程相应的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