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制动装置的检修

驻车制动装置的检修
驻车制动装置的检修

汽车中级工实训项目车轮制动器的检修-----驻车制动装置的检修一、主要内容及目的

(1)能熟练分解驻车制动器并能正确装配调整。

(2)熟练主要零件的检修方法。

二、技术标准及要求

(1)制动蹄衬片铆钉头埋入深度不小于 0.50,无裂纹、油污及烧焦等现象。

(2)制动蹄及制动鼓无裂纹,表面无油污。

(3)制动蹄回位弹簧无裂纹及弹力明显下降现象。

(4)手制动操作杆从放松的极限位置往上拉,应具有二响的自由行程,第三响开始有制动,第五响汽车应能在规定的坡道上停车。

三、实训器材

(1)驻车制动器总成1个,变速器二轴凸缘盘螺母专用拆装工具。

(2)弓形内径规、制动蹄回位弹簧试验机个1。

(3)游标卡尺、开口扳手、梅花扳手、套筒扳手、手锤、鲤鱼钳、一字起子各1。

四、操作步骤及工作要点

1.驻车制动装置的检修

(1)手制动器杆的支承销孔、扇形齿磨损严重时可堆焊修复。锁扣弹簧过软或折断应变换。(2)检查制动盘或制动鼓,磨损起槽超过0.50mm,应光磨。

(3)检查制动蹄与摩擦片结合面以及制动蹄衬片,应符合要求。

(4)检查制动蹄销与制动蹄销孔或蹄臂销孔的配合间隙,不大于0.20mm。检查制动蹄臂销衬套与销的配合间隙,不大于 0.20mm。

2.驻车制动器的调整

(1)以桑塔纳为例介绍鼓式车轮驻车制动器的调整步骤:

①松开驻车制动手柄,用力踩一下制动踏板,使后轮制动器具有正确的蹄鼓间隙;

②将驻车制动手柄拉紧2齿;

①旋转如图3-3-22所示的调整螺母23和限位垫圈20,直至用于手不能转动后轮为止;

②松开驻车制动操纵手柄,支起后桥车轮应能自由转动。

(2)以CA1091为例介绍盘式驻车制动器的调整:

①如图3-3-23所示,拧紧调整螺钉13和调整螺钉6,使制动蹄7与制动盘5接触;

②脱开传动杆3与拉杆臂4,用调整螺母13调整间隙值,用调整螺钉6调整蹄两端间隙的

均匀性,使蹄片与制动盘间隙均为0.40mm;

③将手制动杆2推至完全放松制动的位置,调整传动杆3的长度,使其销孔与拉杆臂4的

销孔重合,穿上销子。

(3)手制动调整完后进行制动效能的检查:

①手制动调整后在行驶过程中不允许摩擦片与制动盘(鼓)有摩擦或咬住的现象;

②空车停在20%坡道上,拉起手制动操纵杆,然后放手,可使车辆停住不动。这时手

制动操纵杆行程相当于全行程的2/3,拉动3~5齿时便起制动作用,见技术标准;

③或使车辆停在平坦、干燥路面上,当发动机保持中速运转时拉紧手制动器,换入二

挡,缓慢起步,发动机应被迫熄火(此方法只宜在试验离合片的结合片与分离作用

时一并使用)。

五、注意事项

(1)盘式驻车制动器调整时,不允许用拉动杆臂的方法使传动杆的销孔对齐。

(2)驻车制动调整后应进行制动效能检查。

六、考核要求

(1)拆检驻车制动器。

(2)口述主要零件的修理方法。

(3)驻车制动器装配调整后符合技术标准。

七、考核时间:40min

八、配分、评分标准

序号考核内容配分评分标准

考核记

扣分得分

1

驻车制动器的解体与清洗20

每出现一处错误扣5

2 驻车制动器零部件的检修40 检查方法不正确扣20分

修理方法不正确扣20分

3 驻车制动器的组装、调整及

检查

30

装配方法不正确扣10

检查调整不正确扣20

4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

用工量具、操作现场清洗

10

每一项扣2分,扣完为

安全用电、防火、无人身、

设备事故

因违反操作发生重大

事故者按0分计

5 分数总计100

详解四大驻车制动装置

现代汽车对于电子化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驾校教练口中的“踩刹车、踩离合、脱空档、拉手刹”等等一些列各种组合与连续的动作,在高科技的参与下简化为了踩刹车和踩油门。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由自动变速器负责简化,剩下的就是小编今天要讲的刹车系统中的手刹、P 挡、电子手刹与自动驻车,来看看它们有啥区别? ●传统手刹 其实我们通常说的手刹专业称呼应该叫驻车制动器。与行车制动器(我们常说的脚刹)有所不同,从名字就能分辨出来,行车制动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短时间制动使车辆停稳或者减速的,而驻车制动是在车辆停稳后用于稳定车辆,避免车辆在斜坡路面停车时由于溜车造成事故。 工作原理及结构 手刹属于辅助制动系统,主要借助人力,一般在停车的时候,为了防止车辆自行溜车而设立的。手刹(驻车制动器)主要由制动杆,拉线,制动机构以及回位弹簧组成。是用来锁死传动轴从而使驱动轮锁死的,有些是锁死两只后轮。对于制动杆,其实就利用了杠杆原理,拉到固定位置通过锁止牙进行锁止。 而另一种是在变速器的后方,传动轴的前方,这种又叫做中央驻车制动器。制动原理大体相似,只是安装部位不同。 现在大多数乘用车都是采用四轮盘式制动器,其制动机构就集成在后轮的盘式制动器上。有些超级跑车的后制动盘上有两个卡钳,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了吧。 如何使用手刹? 进行驻车制动时,踩下行车制动踏板,向上全部拉出驻车制动杆。欲松开驻车制动,同样踩下制动器踏板,将驻车制动杆向上稍微提起,用拇指按下手柄端上的按钮,然后将驻车制动杆放低到最低的位置。 优缺点 与手刹配套使用的还有回位弹簧。拉起手刹制动时,弹簧被拉长;手刹松开,弹簧回复原长。长期使用手刹时,弹簧也会产生相应变形。手刹拉线也同样会产生相应变形会变长。任何零件在长期、频繁使用时,都存在效用降低的现象。 不过这种手刹相对于后面要说到的几种驻车制动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低廉。 小结:传统的手刹驻车制动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目前的汽车市场上还有很大一

汽车制动系统维修复习题(大二下学期)

汽车制动系统维修复习题(大二下学期)

此有部分答案,仅供参考,以选择、判断为重点 《汽车制动系统维修》试题库 一、概念题(25题) 1.气压制动:通过压缩空气的压力来控制气动控制器,达到控制效果。 2.制动稳定性:汽车无论是直线行驶还是弯道行驶,在制动过程中要求汽车仍能维持按预定的方向减速或停车的能力。 3.制动距离:从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开始,直到汽车停止不动时汽车所走过的距离。 4.热衰退现象:制动器升温后,由于制动摩擦片的摩擦系数降,导致制动器的摩擦力矩下降。 5.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指离合器膜片弹簧内端与分离轴承之间的间隙在踏板上的反映。 6.制动器间隙:指制动器中摩擦副之间必须保持的间隙。 7.TRC:指牵引力控制系统。 8.ASR驱动防滑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防止车辆在起步、加速时驱动轮打滑现象,维持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性。 9.ABS制动防抱死系统: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安全刹车控制系统。 10.DOT:一种制动液的型号。 11.双管路制动:具有两套独立管路的制动传动装置。 12.鼓式制动器:靠制动块在制动轮上压紧来实现刹车的制动器。 13.盘式制动器:靠圆盘间的摩擦力实现制动的制动器。 14.制动失效:指丧失制动效能,包括完全失效和部分失效。 15.制动不灵:踩一下制动踏板不能减速或停车,连续踩几下制动踏板,效果不好;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太长。

16.制动拖滞:抬起制动踏板后,全部或个别车轮的制动作用不能独立完全解除,以致影响车辆重新起步、加速行驶或滑行。 17.制动跑偏:汽车行驶制动时,行驶方向发生偏斜;紧急制动时,方向急转或甩尾。 18.故障树:一种特殊的倒立树状逻辑因果关系分析法。 19.故障诊断流程图:以流程形式出现的诊断步骤称为故障诊断流程图。 20.ABS/ASR制动压力调节器:将ABS/ASR制动压力调节器组合为一体的组合式制动压力调节器。 21.三位三通电磁阀:可动铁芯能移动到三个位置、三个通道式的电磁阀。 22.G传感器:发动机加速传感器。 23.控制通道:能进行控制的通道 24.偶发性故障:由于系统因素造成的质量突然恶化现象。 25.液压制动:将踏板力转换成液压能的形式来传递制动力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 黄键李薇辜振宇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福州 350002) 摘要: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驻车制动装置的结构形式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驻车制动设计 1前言 驻车制动装置是使汽车在路面(包括斜坡)上停驻时,为防止车辆滑行,以及汽车在坡道上起步时,用以防止车辆后退的装置。驻车制动装置有别于行车制动装置,它们各自有相互独立的操纵装置,驻车制动装置常采用手操纵机构,所以通常又称为手制动,但驻车制动装置既可以是手操纵也可以是脚操纵。一般小汽车和轻型卡车采用手操纵机构,而大型车辆则采用脚操纵的驻车制动踏板机构。本文主要介绍手操纵的驻车制动装置。 2驻车制动装置的结构 驻车制动装置包括驻车制动器和驻车驱动机构两 部分。驻车制动器按其作用部位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 制动传动轴的中央制动器,另一种是与行车制动器共用 的车轮制动器,目前,多采用作用于后轮的驻车机构。 驻车驱动机构因其对可靠性的要求较高,一般都采用机 械式的驱动机构,但究竟是采用中央制动器驻车还是采 用车轮制动器驻车,其驻车驱动机构有所不同,而不管 是哪一种的驻车类型,制动器都有鼓式和盘式之分,所 以,驻车驱动机构还有所差异。 图1为采用盘式中央制动器的驻车制动装置, 在鼓式制动器中利用行车制动器作手制动器使用时,如 图3,一般是在它的后制动蹄上通过固定销装有一个制 动蹄杠杆,在这个杠杆的中间通过一根制动蹄推杆同前 制动蹄连接。驻车制动时,拉紧或摆动手制动操纵杆, 经一系列杠杆和拉绳传动,将驻车制动杠杆的下端向前 拉,使之绕固定销转动,其中间支点推动制动推杆左移,将前制动蹄推向制动鼓。当前制动蹄压靠到制动鼓上之后,推杆停止移动,此时制动杠杆 绕中间支点继续转动,于是制动杠杆的上 端向右移动,使后制动蹄压靠到制动鼓上, 从而产生驻车制动作用。 对于带有驻车驱动的盘式车轮制动 器,如图4,驻车时是通过驻车拉索的拉 动使位于制动钳体内的指销推动辅助活塞 移动,辅助活塞进而顶住活塞移动,先使 活塞一侧的制动块压靠到制动盘,接着, 此反作用力则推动制动钳体连同另一侧的 制动块压靠到制动盘,从而产生驻车制动 作用。 3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 3.1 结构设计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其实应在行车制动系设计时加以考虑,首先应选择驻车制动装置的类型:轿车上一般

任务习题:汽车制动系统检修

任务六制动系统检修习题 一:填空 1.汽车的制动系有产生制动作用的制动器和操纵制动器的传动机构组成。 2.操纵制动器的传动机构有机械式、液压式和气压式三种。 3.挂车的气压制动装置有充气制动和放气制动两种。 4.汽车上采用的车轮制动器是利用摩擦原理来产生制动的,它的结构分为盘式和鼓式两 种。 5.制动总泵的基本工作过程为制动施加和放松制动。 6.制动器按其安装位置分为车轮制动器和中央制动器两种形式。 7.手制动器按其结构不同可以分为盘式和鼓式两种。 8.实验表明,车速越高,附着系数越低。 9.常用的汽车制动效能评价指标是指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10.制动效能的恒定性,也称为制动器的抗热衰退性能。 11.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是指汽车制动过程中保持直线行驶的能力。 12.制动时原期望汽车能按直线方向减速停车,但有时却自动向右或向左偏驶,这一现象 称为制动跑偏。 13.制动全过程的时间中包括空走时间和实际制动时间两部分。 14.侧滑是指汽车上的某一根轴或两根轴上的车轮,在制动时发生的横向侧滑现象。 15.左右轮的制动力矩完全相等是困难的,一般允许差10%左右,太大会引起跑偏。 16.汽车的道路制动性能试验,一般要测定冷制动及高温状态下汽车的制动的各种参数。 17.制动主缸利用液体不可压缩,将驾驶员的踏板运动传送到车轮制动器。 18.真空助力器里面的膜片的动作有一组阀来控制,一个阀叫真空阀,另一个阀叫空气 阀。 19.制动系液压助力器的液压力有助力转向泵和独立的液压独立源两种形式。 20.有些车辆采用前盘式制动器和后鼓式制动器,为达到前、后轮之间平衡制动,在液压 系统内装了比例阀和计量阀。 21.制动系载荷传感比例阀感受车辆后部的高度变化。 22.盘式制动系的基本零件是制动盘、轮鼓和制动卡钳组件。 23.盘式制动器结构有许多变型,但都可归纳为两个主要类型:移动式制动卡钳和固定式 制动卡钳两种。 24.移动制动卡钳有滑动式和浮动式两种。 25.盘式制动器优于鼓式制动器的主要优点是抗制动衰退和停车平稳。 26.防抱死制动系统能以增压、保压和减压方式循环,每秒多达15次。 27.一般的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元件是:控制模块、液压调节器阀总成、轮速传感器和警告 灯。 28.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车轮速度传感器利用电磁原理发出交流频率信号。 29.补液孔在制动器松开时,为液体从高压室流进储液罐提供通道。 30.制动系统的液压管路由钢管和橡胶软管组成。 二:判断题 1.制动时,不旋转的制动蹄对旋转着的制动鼓作用一个摩擦力矩,其方向与车轮旋转 方向相反,所以车辆能减速甚至停止。(√) 2.简单非平衡式制动器的优点是左右蹄片单位压力相等,缺点是制动效能低。(×)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报告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 报告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目录 1 系统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系统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系统结构及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系统设计原理及规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输入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整车基本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制动器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制动踏板及传动装置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驻车手柄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系统计算及验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理想制动力分配与实际制动力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附着系数、制动强度及附着系数利用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管路压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制动效能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制动踏板及传动装置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驻车制动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衬片磨损特性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制动踏板与地毯距离.......................................................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检修方法

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检修方法 一、制动不灵 1)制动管(如接头处)漏或阻塞,制动液不足,制动油压下降而失灵。应定期检查制动管路,排除渗漏、添加制动液、疏通管路。 2)制动管内进入空气使制动迟缓,制动管路受热,管内残余压力太小,致使制动液气化,管路内出现气泡。由于气体可压缩,因而在制动时导致制动力矩下降。维护时,可将制动分泵及管内空气排净并加足制动液。汽车维修者之家 3)制动间隙不当。制动磨擦片工作面与制动鼓内壁工作面的间隙过大,制动时分泵活塞行程过大,以致制动迟缓、制动力矩下降。维修时,按规范全面调校制动间隙,即用平头螺丝刀从高速孔拨动棘轮,将制动蹄完全张开,间隙消除,然后将棘轮退回3~6齿,以得到所规范的间隙。 4)制动鼓与磨擦衬片接触不良,闸瓦变形或制动鼓圆度超过0.5mm以上,导致磨擦衬片与制动鼓接触不良,制动磨擦力矩下降。若发现此现象,必须镗削或校整修复。制动鼓镗削后的直径不得大于220mm,否则应更换新件。 5)制动磨擦片被油垢污染或浸水受潮,磨擦系数急剧降低,引起制动失灵。维护时,拆下磨擦片用汽油清洗,并将喷灯加热烘烤,使渗入片中的油渗出来,渗油严惩时必须更换新片。对于浸水的磨擦片,可用连续制动以产生热能使水蒸发,恢复其磨擦系数即可。

6)制动总泵、分泵皮碗(或其他件)损坏,制动管路不能产生必要的内压,油液漏渗,致使制动不良。应及时拆检制动总泵、分泵皮碗,更换磨蚀损坏部件。 二、制动单边 1)同轴左右两边制动器制动时间不一致,大多是两边制动器制动间隙不均或接触面积差异所引起的,制动时,一边磨擦片先接触制动鼓进行制动,而另一边因间隙大、磨擦片与制动鼓接触滞后,制动不同步。遇此现象,可按规范重新调校左右轮制动间隙。 2)同轴两边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不同,致使车辆转速不同,直线行驶的距离民就不相等,从而造成制动单边。这通常是由于某边制动分泵漏油、制动磨擦片严重油污、摩托系数出现差异或左右轮胎气压不等所造成的。可用汽油清洗磨擦片、高速轮胎气压、修复渗漏处,分别予以排除。 3)汽车不踏制动板就自动滑行到一侧。这多为一侧前悬架变形、前悬架车身底板变形、前悬架螺旋弹簧弹力严重下降、车架等有关部位在汽车制动时相互干涉或不协调所致。遇上述情况,查明原因后予以修复。 4)制动时车轮自动向一边转弯而跑偏。这主要是两边制动鼓与磨擦片工作表面粗糙度不同,或一侧制动管路进空气中接头堵塞等引起的。应分别查找根源,予以修复。 5)左、右轮胎气压不均造成距偏。左右轮胎充气必须一致,否则两边车轮的实际转动半径不同、行驶的直线距离不等而出现侧滑。必须按规定的标准给各轮胎充气。

制动系统匹配设计计算(DOC)

制动系统匹配设计计算 根据AA车型整车开发计划,AA车型制动系统在参考BB轿车底盘制造平台的基础上进行逆向开发设计,管路重新设计。本计算是以选配C发动机为基础。 AA车型的行车制动系统采用液压制动系统。前、后制动器分别为前通风盘式制动器和实心盘式制动器,制动踏板为吊挂式踏板,带真空助力器,制动管路为双回路对角线(X型)布置,采用ABS。驻车制动系统为机械式手动后盘式制动,采用远距离棘轮拉索操纵机构。因AA车型与参考样车BB的整车参数接近,制动系统采用了BB样车制动系统,因此,计算的目的在于校核前/后制动力、最大制动距离、制动踏板力、驻车制动手柄力及驻坡极限倾角。 设计要符合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和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其中的踏板力要求≤500N,驻车制动停驻角度为20%(12),驻车制动操纵手柄力≤400N。 制动系统设计的输入条件 整车基本参数见表1,零部件主要参数见表2。 表1 整车基本参数

表2 零部件主要参数制动系统设计计算 1.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如图1所示。 图1 制动工况受力简图由图1,对后轮接地点取力矩得:

式中:FZ1(N):地面对前轮的法向反作用力;G(N):汽车重力;b(m):汽车质心至后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m(kg):汽车质量;hg(m):汽车质心高度;L(m):轴距;(m/s2):汽车减速度。 对前轮接地点取力矩,得: 式中:FZ2(N):地面对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a(m):汽车质心至前轴中心线的距离。 2.理想前后制动力分配 在附着系数为ψ的路面上,前、后车轮同步抱死的条件是: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之和等于汽车的地面附着力;并且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Fm1、Fm2分别等于各自的附着力,即: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教学提纲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

设计技术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 黄键李薇辜振宇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福州 350002) 摘要: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驻车制动装置的结构形式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驻车制动设计 1 前言 驻车制动装置是使汽车在路面(包括斜坡)上停驻时,为防止车辆滑行,以及汽车在坡道上起步时,用以防止车辆后退的装置。驻车制动装置有别于行车制动装置,它们各自有相互独立的操纵装置,驻车制 动装置常采用手操纵机构,所以通常又称为手制动,但驻车制动装置既可以是手操纵也可以是脚操纵。一 般小汽车和轻型卡车采用手操纵机构,而大型车辆则采用脚操纵的驻车制动踏板机构。本文主要介绍手操 纵的驻车制动装置。 2 驻车制动装置的结构 驻车制动装置包括驻车制动器和驻车驱动机构两 部分。驻车制动器按其作用部位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 制动传动轴的中央制动器,另一种是与行车制动器共用 的车轮制动器,目前,多采用作用于后轮的驻车机构。 驻车驱动机构因其对可靠性的要求较高,一般都采用机 械式的驱动机构,但究竟是采用中央制动器驻车还是采 用车轮制动器驻车,其驻车驱动机构有所不同,而不管 是哪一种的驻车类型,制动器都有鼓式和盘式之分,所 以,驻车驱动机构还有所差异。 图 1 为采用盘式中央制动器的驻车制动装置, 在鼓式制动器中利用行车制动器作手制动器使用时,如 图 3,一般是在它的后制动蹄上通过固定销装有一个制 动蹄杠杆,在这个杠杆的中间通过一根制动蹄推杆同前 制动蹄连接。驻车制动时,拉紧或摆动手制动操纵杆, 经一系列杠杆和拉绳传动,将驻车制动杠杆的下端向前 拉,使之绕固定销转动,其中间支点推动制动推杆左移,将前制动蹄推向制动鼓。当前制动蹄压靠到制动 鼓上之后,推杆停止移动,此时制动杠杆 绕中间支点继续转动,于是制动杠杆的上 端向右移动,使后制动蹄压靠到制动鼓上, 从而产生驻车制动作用。 对于带有驻车驱动的盘式车轮制动 器,如图 4,驻车时是通过驻车拉索的拉 动使位于制动钳体内的指销推动辅助活塞 移动,辅助活塞进而顶住活塞移动,先使 活塞一侧的制动块压靠到制动盘,接着, 此反作用力则推动制动钳体连同另一侧的 制动块压靠到制动盘,从而产生驻车制动 作用。 3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 3.1 结构设计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其实应在行车制动系设计时加以考虑,首先应选择驻车制动装置的类型:轿车上一般

微型车制动系统故障与检修(2021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微型车制动系统故障与检修 (2021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微型车制动系统故障与检修(2021版) 制动系统是汽车最重要的安全部位之一,一旦出现故障,后果将不堪设想。微型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检修方法如下: 一、制动不良或失灵 1.制动管(如接头处)漏或阻塞,制动液不足,制动油压下降而失灵。应定期检查制动管路,排除渗漏、添加制动液、疏通管路。 2.制动管内进入空气使制动迟 缓,制动管路受热,管内残余压力太小,致使制动液气化,管路内出现气泡。由于气体可压缩,因而在制动时导致制动力矩下降。维护时,可将制动分泵及管内空气排净并加足制动液。 3.制动间隙不当。制动磨擦片工作面与制动鼓内壁工作面的间隙过大,制动时分泵活塞行程过大,以致制动迟缓、制动力矩下降。维修时,按规范全面调校制动间隙,即用平头螺丝刀从高速孔拨动

棘轮,将制动蹄完全张开,间隙消除,然后将棘轮退回3~6齿,以得到所规范的间隙。 4.制动鼓与磨擦衬片接触不良,闸瓦变形或制动鼓圆度超过0.5mm以上,导致磨擦衬片与制动鼓接触不良,制动磨擦力矩下降。若发现此现象,必须镗削或校整修复。制动鼓镗削后的直径不得大于220mm,否则应更换新件。 5.制动磨擦片被油垢污染或浸水受潮,磨擦系数急剧降低,引起制动失灵。维护时,拆下磨擦片用汽油清洗,并将喷灯加热烘烤,使渗入片中的油渗出来,渗油严惩时必须更换新片。对于浸水的磨擦片,可用连续制动以产生热能使水蒸发,恢复其磨擦系数即可。 6.制动总泵、分泵皮碗(或其他件)损坏,制动管路不能产生必要的内压,油液漏渗,致使制动不良。应及时拆检制动总泵、分泵皮碗,更换磨蚀损坏部件。 二、制动单边 1.同轴左右两边制动器制动时间不一致,大多是两边制动器制动间隙不均或接触面积差异所引起的,制动时,一边磨擦片先接触

制动系统匹配计算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制动系统匹配设计计算 作者:杨得新 文章来源:浙江吉奥汽车有限公司 点击数1846 更新时间:2008-9-6 14:43:19 文章录入:waibao 责任编辑:chenyao 只有制动性能良好、制动系统工作可靠的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能。因此,在整车新产品开发设计中制动系统的匹配计算尤为重要。 概述 根据AA车型整车开发计划, AA车型制动系统在参考BB轿车底盘制造平台的基础上进行逆向开发设计,管路重新设计。本计算是以选配C发动机为基础。 AA车型的行车制动系统采用液压制动系统。前、后制动器分别为前通风盘式制动器和实心盘式制动器,制动踏板为吊挂式踏板,带真空助力器,制动管路为双回路对角线(X型)布置,采用ABS。驻车制动系统为机械式手动后盘式制动,采用远距离棘轮拉索操纵机构。因AA车型与参考样车BB的整车参数接近,制动系统采用了BB样车制动系统,因此,计算的目的在于校核前/后制动力、最大制动距离、制动踏板力、驻车制动手柄力及驻坡极限倾角。 设计要符合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和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其中的踏板力要求≤500N,驻车制动停驻角度为20%(12),驻车制动操纵手柄力≤400N。 制动系统设计的输入条件 整车基本参数见表1,零部件主要参数见表2。 表1 整车基本参数

表2 零部件主要参数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 1.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如图1所示。 图1 制动工况受力简图 由图1,对后轮接地点取力矩得:

驻车制动装置的检修

汽车中级工实训项目车轮制动器的检修-----驻车制动装置的检修一、主要内容及目的 (1)能熟练分解驻车制动器并能正确装配调整。 (2)熟练主要零件的检修方法。 二、技术标准及要求 (1)制动蹄衬片铆钉头埋入深度不小于 0.50,无裂纹、油污及烧焦等现象。 (2)制动蹄及制动鼓无裂纹,表面无油污。 (3)制动蹄回位弹簧无裂纹及弹力明显下降现象。 (4)手制动操作杆从放松的极限位置往上拉,应具有二响的自由行程,第三响开始有制动,第五响汽车应能在规定的坡道上停车。 三、实训器材 (1)驻车制动器总成1个,变速器二轴凸缘盘螺母专用拆装工具。 (2)弓形内径规、制动蹄回位弹簧试验机个1。 (3)游标卡尺、开口扳手、梅花扳手、套筒扳手、手锤、鲤鱼钳、一字起子各1。 四、操作步骤及工作要点 1.驻车制动装置的检修 (1)手制动器杆的支承销孔、扇形齿磨损严重时可堆焊修复。锁扣弹簧过软或折断应变换。(2)检查制动盘或制动鼓,磨损起槽超过0.50mm,应光磨。 (3)检查制动蹄与摩擦片结合面以及制动蹄衬片,应符合要求。 (4)检查制动蹄销与制动蹄销孔或蹄臂销孔的配合间隙,不大于0.20mm。检查制动蹄臂销衬套与销的配合间隙,不大于 0.20mm。 2.驻车制动器的调整 (1)以桑塔纳为例介绍鼓式车轮驻车制动器的调整步骤: ①松开驻车制动手柄,用力踩一下制动踏板,使后轮制动器具有正确的蹄鼓间隙; ②将驻车制动手柄拉紧2齿; ①旋转如图3-3-22所示的调整螺母23和限位垫圈20,直至用于手不能转动后轮为止; ②松开驻车制动操纵手柄,支起后桥车轮应能自由转动。 (2)以CA1091为例介绍盘式驻车制动器的调整: ①如图3-3-23所示,拧紧调整螺钉13和调整螺钉6,使制动蹄7与制动盘5接触;

汽车制动系统维修复习题(大二下学期)解读

此有部分答案,仅供参考,以选择、判断为重点 《汽车制动系统维修》试题库 一、概念题(25题) 1.气压制动:通过压缩空气的压力来控制气动控制器,达到控制效果。 2.制动稳定性:汽车无论是直线行驶还是弯道行驶,在制动过程中要求汽车仍能维持按预定的方向减速或停车的能力。 3.制动距离:从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开始,直到汽车停止不动时汽车所走过的距离。 4.热衰退现象:制动器升温后,由于制动摩擦片的摩擦系数降,导致制动器的摩擦力矩下降。 5.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指离合器膜片弹簧内端与分离轴承之间的间隙在踏板上的反映。 6.制动器间隙:指制动器中摩擦副之间必须保持的间隙。 7.TRC:指牵引力控制系统。 8.ASR驱动防滑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防止车辆在起步、加速时驱动轮打滑现象,维持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性。 9.ABS制动防抱死系统: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安全刹车控制系统。 10.DOT:一种制动液的型号。 11.双管路制动:具有两套独立管路的制动传动装置。 12.鼓式制动器:靠制动块在制动轮上压紧来实现刹车的制动器。 13.盘式制动器:靠圆盘间的摩擦力实现制动的制动器。 14.制动失效:指丧失制动效能,包括完全失效和部分失效。 15.制动不灵:踩一下制动踏板不能减速或停车,连续踩几下制动踏板,效果不好;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太长。 16.制动拖滞:抬起制动踏板后,全部或个别车轮的制动作用不能独立完全解除,以致影响车辆重新起步、加速行驶或滑行。 17.制动跑偏:汽车行驶制动时,行驶方向发生偏斜;紧急制动时,方向急转或甩尾。 18.故障树:一种特殊的倒立树状逻辑因果关系分析法。 19.故障诊断流程图:以流程形式出现的诊断步骤称为故障诊断流程图。 20.ABS/ASR制动压力调节器:将ABS/ASR制动压力调节器组合为一体的组合式制动压力调节器。 21.三位三通电磁阀:可动铁芯能移动到三个位置、三个通道式的电磁阀。 22.G传感器:发动机加速传感器。 23.控制通道:能进行控制的通道 24.偶发性故障:由于系统因素造成的质量突然恶化现象。 25.液压制动:将踏板力转换成液压能的形式来传递制动力 二、填空题(100空)

制动器设计的计算过程

制动器设计的计算过程 钳盘式制动器在液力助力下制动力大且稳定,而且空气直接通过盘式制动盘,故盘式制动器的散热性很好,在各种路面都有良好的制动表现。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轮式装载机的制动系统设计中。 目前,轮式装载机制动系统的设计有两大发展有两大发展趋势。其一是行车制动起向封闭式湿式全盘式发展。这种制动器全封闭防水防尘,制动性能稳定,耐磨损使用寿命长,不需调整。散热效果良好,摩擦副温度显著降低。不增大径向尺寸的前提下改变摩擦盘数量,可调节制动力矩,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其二是制动传动装置由气推油向全液压动力制动发展。这种制动装置的制动踏板直接操纵制动液压阀,可省去气动元件,结构简单紧凑,冬季不会冻结,不需放水保养,阀和管路不会锈蚀,制动可靠性提高。所以在轮式装载机的制动系统中被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本文对此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简单介绍。 1 假设条件和制动性能要求 1.1 假设条件 忽略空气阻力,并假定四轮的制动器制动力矩相等且同时起作用;驻车制动器制动力矩作用于变速器的输出端或驱动桥的输入端。 1.2 制动性能要求 1.2.1 对制动距离的要求

根据GB8532-87(与ISO 3450-85等效),非公路行驶机械的制动距离的(水平路面)要求如表1。 表1 非公路行驶机械的制动距离最高车速 (km/h) 最大质量 (kg) 行车制动系统的制动距离 (m) 辅助制动系统的制动距离 (m) ≥32 / θ≤32000 V2/68+(V2/124).(G/32000) V2/39+(V2/130).(G/32000) ≥32000 V2/44 V2/30 ≤32 / θ≤32000 V2/68+(V2/124).(G/32000)+0.1(32-V) V2/39+(V2/130).(G/32000)+0.1(32-V) ≥32000 V2/44+0.1(32-V) V2/30+0.1(32-V) * V——制动初速度(Km/h) G——整机工作质量(kg) 1.2.2 对行车系统的性能要求 除了满足制动距离要求外,还要求行车制动系统能满足装载机空载在25%(14.0)的坡度上停住。 1.2.3 对辅助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 满载时,应在15%(8.5)的坡道上驻车无滑移;空载时,应在18%(10.2)的坡道上无滑移。行车制动系统失效时,应能作为紧急制动。 2 制动力矩计算

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及维修

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及维修 摘要:制动系统是汽车最重要的安全装置之一,一旦出现故障,若不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制动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以希对读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制动系统;单边制动;制动噪音 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检修方法如下: 1、制动不良或失灵 1)制动管(如接头处)渗漏或阻塞,制动液不足,制动油压下降而失灵。应定期检查制动管路、排除渗漏,添加制动液、疏通管路。 2)制动管内进人空气使制动迟缓。制动管路受热、管内残余压力太小,以致制动液气化,使管路出现气泡,由于气体可压缩,从而在制动时导致制动力下降。维护时将制动分泵及管内空气排尽并按规定添加制动液。 3)制动间隙不当。制动摩擦片工作面与制动鼓内壁工作面在不制动时的间隙过大,制动时,分泵活塞行程过大,以至制动迟缓、制动力下降。维修时按规范全面调整制动间隙,即用平头起子从调整孔拨动棘轮,将制动蹄完全张开,间隙消除,然后将棘轮退回3~6齿,以得到所规定的间隙。 4)制动鼓与摩擦片接触不良,闸瓦变形或制动鼓圆度超过0.5mm以上,

导致片与鼓接触不良,制动摩擦力下降。若发现此现象,必须搪削或调整修复。制动鼓搪削后的直径不得大于220mm,否则应予更换新件。 5)制动摩擦片被油垢污染或浸水潮湿,摩擦系数急剧降低,引起制动失灵。维护时拆下摩擦片用汽油清洗,并用喷灯加热烘烤,使渗入片中的油渗出来;渗油严重时更换新片。对于浸水的摩擦片,可用连续制动以产生热能使水蒸发、恢复其摩擦系数即可。 6)制动总泵、分泵皮碗(或其它件)损坏,制动管路建立不起必要的内压,而且油液漏渗,而制动不良。应及时分解分解拆检制动总泵、分泵皮碗、更换磨蚀损坏部件。 2、单边制动 1)同轴左右两边制动器制动时间不一致,大多是两边制动器制动间隙不均或接触面积差异所引起。遇此现象,可按规定重新调校前后轮制动间隙,必要时修磨摩擦片,使前轮先于后轮制动。 2)同轴两边制动器的制动力各异,致使车轮转速不同,直线行驶的距离也就不相等从而造成制动单边。这通常为某边制动分泵漏油、制动摩擦片严重油污、摩擦系数出现差异或左右轮胎气压不等而引起。可用汽油清洗摩擦片,调整轮胎气压、修复渗漏处,分别予以排除。

驻车制动设计计算

219 式中?——该车所能遇到的最大附着系数; q——制动强度 e r ——车轮有效半径。 一个车轮制动器应有的最大制动力矩为按上列公式计算结果的半值。 奥龙、德御系列车采用的是斯太尔前轴、后桥,制动器采用的是斯太尔领从蹄鼓式制动器,如图13.5所示,制动器的规格为前φ420×160/后φ420×185,制动器结构参数及制动力矩见表13.1、表13.2,由于奥龙、德御车制动系统中没有安装气压感载调节阀,所以整车制动力不可调节,对同一系列车,整车制动力分配系数为定值,所以,实际制动力分配曲线与理想的制动力分配曲线相差较大,制动效率较低,前轮可能因抱死而丧失转向能力,后轮也可能抱死使汽车有发生后轴侧滑的危险。 图13.5 领从蹄鼓式制动器结构示意图 因此,对奥龙、德御系列车来说,可以通过调整轴荷分配来调整重心位置,使车辆满载情况下的同步附着系数接近可能遇到的路面附着系数,才能获得稳定的制动工况。 表13.1 斯太尔前、后制动器结构参数 表13.2 斯太尔前、后制动器在各种制动气压下的制动力矩 4.驻车计算 图13.6为汽车在上坡路上停驻时的受力情况,由此可得出汽车上坡停驻时的后轴车轮的附着力为: 结构参数 STEYR (前) STEYR (后) L(mm) 155mm 155mm a(mm) 160mm 160mm M(mm) 38mm 38mm 摩擦片包角0β 95° 110° 摩擦片起始角 29°8′ 21°39′ 制动臂长l(mm) 122 145 摩擦片宽b(mm) 160 185 制动鼓半径(mm) 210 210 ()a MP P 0 0.5 0.6 0.7 0.8 m N M u ??/)(1前 10811 12974 15135 17299 m N M u ??/)(2后 13573 16287 19002 21717

汽车行驶转向制动系统检修电子教案1-1

电电 子子 教教 案案 学习领域:汽车行驶转向制动系统检修 学习情境:汽车行驶跑偏故障检修 工作任务 车架的检查与校正 课时 2 能 力 目 标 专业能力 会检查车架变形 能熟练拆装车桥和检查车桥的技术状况及性能 能熟练使用仪器校正车架 会检查、调整车轮定位 会诊断汽车行驶跑偏的故障 社会能力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规范文明操作,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环保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上台演讲评述,培养与客户的沟通能力 方法能力 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培养个人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 通过情境化的任务单元活动,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填写任务工作单,制订工作计划,培养工作方法能力 能独立使用各种媒体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方法 课堂对话、角色扮演、引导文法、教师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教 学 过 程 资讯 一、引入情境 教师向学生展示车辆故障现象:一辆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驾驶员反映汽车行驶时经常发生跑偏现象 二、体验故障 实驾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保持一定的车速,感觉汽车确实会产生向左跑偏的现象。 三、学习内容 行驶系概述 1、汽车行驶系的组成

行驶系主要由车架、车桥、悬架与车轮组成。 2、行驶系的功能 接受传动系统传来的发动机转矩并产生驱动力; 承受汽车的总重量,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个方向的反力及转矩; 缓冲减振,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与转向系统协调配合工作,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 车架概述 车架是跨接在各车桥之间的桥梁式结构,是整个汽车的安装基础。 2、车架作用 (1)安装汽车的各总成和部件,并使它们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 (2)承受来自车上和地面的各种静、动载荷。 车架类型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边梁式、中梁式和综合式几种类型。 1、边梁式车架 由两根位于两边的纵梁和若干道横梁组成,用铆接和焊接的方法将纵横梁连接成坚固的刚性构架。

电子驻车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摘要 (3) 1 绪论 (5) 1.1 引言 (5) 1.2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综述 (5) 1.3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7) 1.3.1 传统机械式驻车制动系统存在的问题 (7) 1.3.2 研究的意义 (8)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8) 2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原理和设计分析 (9) 2.1传统驻车制动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9) 2.2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概述 (10) 2.2.1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原理 (11) 2.2.2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优点 (11) 2.2.3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需要面对的问题 (13) 2.3 驻车系统的国家标准 (13) 2.4 本章小结 (14) 3 机械结构设计与优化 (15) 3.1 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典型机械结构 (15) 3.2 汽车电子驻车制动执行机构的总体结构设计 (19) 3.3 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执行机构的各部件设计 (20) 3.3.1 驱动电机的设计 (20) 3.3.2 减速器设计 (21) 3.3.3运动转换装置设计 (24) 3.3.4 制动器设计 (24) 3.4 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执行机构方案对比 (25) 3.5 本章小结 (27) 4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相关参数计算 (28) 4.1 参数采集模块设计研究 (28) 4.1.1 车速计算方法 (28) 4.1.2 驻车制动盘压力的计算方法 (30) 4.2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执行机构参数确定 (31) 4.2.1 滑动丝杠的计算与选型 (31) 4.2.2 电机的计算与选型、传动比的设计与计算 (33) 4.2.3 同步带的计算 (34) 4.2.4 减速器设计与计算 (36) 5 电子驻车控制系统设计 (38) 5.1 常规驻车制动控制策略 (38) 5.1.1 实施驻车制动 (38) 5.1.2 解除驻车制动 (39) 5.2 扩展功能的控制策略设计 (40) 6结论 (42) 谢辞 (43)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故障检修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故障检修 一、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使用与维修 1.ABS使用与检修中的一般注意事项。ABS与常规制动系统是不可分割的,常规制动系统一旦出现问题,ABS就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要将二者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维修。当制动系统发生故障,一般应首先判断是常规制动系统故障还是ABS的故障,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到传感器、电子控制器和压力调节器上。由于ABS ECU对过电压、静电压非常敏感,为防止损坏,应注意:在点火开关处于接通位置时,不要拆装系统中的电器元件和线束接头,如要拆装,则应将点火开关断开;用充电机给汽车上的蓄电池充电时,要从车上拆下蓄电池电缆线后再进行充电,切记不可用充电机启动发动机;在车上进行电焊时,要戴好静电器再拔下ECU连接器后再进行电焊。 高温环境容易损坏ECU。一般ECU只能在短时间承受90℃温度,有的要求ECU受温不能超过82℃。在对汽车进行烤漆作业时,应视情况将ECU从车上拆下。在很多ABS或ASR 系统中有蓄能器,在对这类制动液压系统进行维修之前,切记首先泄压,以免高压制动液喷出伤人。释放蓄能器中的高压制动液的方法是,先将点火开关断开,然后反复踩、放制动踏板(至少25次以上),直到制动踏板变的很硬为止;另外,在制动液系统没有完全装好之前,不能接通点火开关,以免电动泵通电运转泵油。要求制动液每年更换一次。对制动液要做到及时检查、补充,一般制动液液面过低时ABS会自动关闭;在存储和更换制动液时,要注意保持器皿清洁。维修轮速传感器要十分细心。拆卸时不要碰撞和敲击传感头,不要用传感器齿环当作撬面;防止上面粘有油污或其他脏物,必要时可涂上一层薄防锈油;传感器间隙有的是不可调的,有的可调,调整时应用非磁性塞尺或纸片。

制动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制动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摘要: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由于汽车本身造成的交通事故中,制动故障引起的事故占事故总量的45%。可见,制动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系统。 关键字:制动系统,故障,诊断,检修 1汽车制动系统的概述 1.1制动系统的概念 制动系统是汽车轮胎针对路面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系统。完整的制动系统应具有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和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1.2制动系统的功用 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对汽车起制动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车上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而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实现上述功能,所以说制动系统对于车辆在道路上能够正常行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随着现在车辆的逐渐增多,技术的逐渐升级,制动系统的功用也在不断的完善中。 1.3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制动系统的组成部件

图1-1制动系统的组成部件 (2)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动系统的一般工作原理是,利用与车身(或车架)相连的非旋转元件和与车轮(或传动轴)相连的旋转元件之间的相互摩擦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势。 ①制动系不工作时 蹄鼓间有间隙,车轮和制动鼓可自由旋转 ②制动时 要汽车减速,脚踏下制动器踏板通过推杆和主缸活塞,使主缸油液在一定压力下流入轮缸,并通过两轮缸活塞推使制动蹄绕支承销转动,上端向两边分开而以其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的内圆面上。不转的制动蹄对旋转制动鼓产生摩擦力矩,从而产生制动力 ③解除制动 当放开制动踏板时回位弹簧即将制动蹄拉回原位,制动力消失。 2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 2.1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 液压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和油管等构成。 2.2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液压制动装置利用液压油,将驾驶肌体的力量通过制动踏板转换为液压力,再通过管路传至车轮制动器,车轮制动器再将液压力转变为制动蹄张开的机械推力,使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产生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而消耗),从而产生阻止车轮转动的力矩。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推杆推动制动主缸活塞使制动液升压,通过管道将液压力传至制动轮缸,轮缸活塞在制动液挤压的作用下将制动蹄片压紧制动鼓形成制动,根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分析

制动系统计算分析 一制动技术条件: 1. 行车制动: 2. 应急制动: 3. 驻车制动: 在空载状态下,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机动车在坡度20%(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的1.2倍以下的机动车为15%),轮胎与地面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上保持不动,其时间不应少于5分钟。

二制动器选型 1.最大制动力矩的确定 根据同步附着系数和整车参数,确定前后轴所需制动力矩的范围,最大制动力是汽车附着质量被完全利用的条件下获得的,设良好路面附着系数φ=0.7。满载情况下,确定前后轴制动器所需要的最大制动力矩。 为:前轴 Mu1=G*φ(b+φ*h g)*r e /L (N.m) 后轴 Mu2=G*φ(a-φ*h g)*r e /L (N.m) 或者 Mu1=β/(1-β)* Mu2 【β=(φ*h g+b)/L】 其中 r e -轮胎有效半径 a-质心到前轴的距离 b-质心到后轴的距离 h g -质心高度 L-轴距φ-良好路面附着系数 G-满载总重量(N;g=9.8m/s2) 同理:空载亦如此。 前轴;Mu11 后轴:Mu21 根据满载和空载的情况,确定最大制动力矩,此力满足最大值。 所以:前轮制动器制动力矩(单个)≥Mu1或Mu11/2 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矩(单个)≥Mu2或Mu21/2 2.行车制动性能计算(满载情况下) 已知参数:前桥最大制动力矩Tu1(N.m) 单个制动器 后桥最大制动力矩Tu2(N.m) 单个制动器 满载整车总质量M(kg)

Mu1= Tu1*φ*2 (N.m) Mu2= Tu2*φ*2 (N.m) Fu= (Mu1+ Mu2)/r e (N) ②制动减速度 a b=Fu/M (m/s2) ③制动距离 S= U a0*(t21+ t211 /2)/3.6+ U a02 /25.92* a b 其中:U a0 (km/h)-制动初速度, t21+ t211 /2 为气压制动系制动系作用时间(一般在0.3-0.9s) 3.驻车制动性能计算 满载下坡停驻时后轴车轮的附着力矩:Mf Mf=M*g*φ(a*cosα/L -h g*sinα/L)*r e (N.m) 其中附着系数φ=0.7 坡度20%(α=11.31o) 在20%坡上的下滑力矩:M滑 M滑=M*g*sinα*r e (N.m)驻车度α=11.31o 则Mf>M滑时,满足驻车要求。 三储气筒容量校核 设储气筒容积为V储,全部制动管路总容积为∑V管,各制动气室压力腔最大容积之和为∑V s , 其中∑V管约为∑Vs的25%-50%,V储/∑V s=20-40(推荐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