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景区旅游研究报告
某景区2016年五一假日工作情况报告
![某景区2016年五一假日工作情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dd7500c3968011ca2009121.png)
某景区2016年五一假日工作情况报告2016年五一小长假与xx景区古庙会重叠,旅游秩序和安全面临较大压力。
在渭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华阴市委、市政府、xx旅游集团、三特索道和太华索道等多方共同支持和配合下,xx五一假日度节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景区共接待购票登山游客84252人次(含西岳庙23311人次),同比增长25%;门票收入实现842.98万元,同比增长-7.5%;5月3日玉泉院古庙会当天香客人数超过了10万人次,景区无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发生,达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
现将xx景区五一假日度节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高度重视,充分准备1.思想重视,提早准备。
一是成立了xx风景名胜区安全生产委员会,统一组织协调景区安全生产工作,形成监管联动工作机制,落实预防和处置各类安全事故工作责任。
二是邀请渭南市委督查室、华阴市政府、华旅集团、太华索道、三特索道、道教协会、华阴市公安局、旅游局、工商局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召开了xx景区第一次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了xx景区节假日旅游安全管理责任范围,绘制了度节责任区域划分图,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
三是成立了景区五一假日度节协调指挥部,下设主峰区(由xx旅游集团公司负责)、xx华麓区(由华阴市政府负责)、北峰索道(由三特索道公司负责)、西峰索道(由太华索道公司负责)、督查工作(由xx管委会负责)、安全保卫(由华阴市公安局、秦华公安分局、华阴市武装部负责)、玉泉院(由xx道协负责)7个指挥部,全面负责景区度节工作。
2.完善方案预案,落实安全责任。
一是根据今年五一、古庙会重叠等新情况,调整完善了xx景区2016年《五一假日度节工作责任管理方案》、《五一突发事件应急协调处置方案》、《督查工作指挥部实施方案》、《关于明确xx景区节假日旅游安全管理责任范围》、《关于五一古庙会期间xx西岳庙景区免费向游客开放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区域界限和岗位职责。
二是组织召开了xx景区五一度节动员会,要求景区各度节指挥机构、各单位根据方案要求,制定本单位、本指挥部2016年五一度节工作责任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度节准备工作。
风景区旅游设施规模的研究——以秦皇岛五佛山国家森林公园15 平方
![风景区旅游设施规模的研究——以秦皇岛五佛山国家森林公园15 平方](https://img.taocdn.com/s3/m/cc62b9f214791711cd791751.png)
风景区旅游设施规模的研究——以秦皇岛五佛山国家森林公园15 平方公里核心区为例作者:崔磊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第3期文/ 崔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9 级工程硕士上海 200092【摘要】旅游景区中,旅游设施规模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景区未来的发展,涉及到游客的旅游体验,景区的环境保护,以及城市的社会效益。
本文通过经验统计法和普适性的公式,进而得出风景区内旅游设施的合理规模。
【关键词】森林公园;旅游设施;规模国内风景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存人民群众持续增长且不断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旅游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
一方面,国内游客旅游意愿不断上涨,旅游需求不断变化,旅游人数不断增多,景区内部经常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另一方面,景区的游客接待能力明显不足,接待条件简陋,餐饮、住宿等旅游设施的规模跟不上游客量的增加。
《国家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按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要求,建设、完善和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立起与现代服务业需求相适应、与旅游强国地位相称、与国际接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旅游基础设施体系,提高旅游业整体竞争力。
风景区内旅游设施规划是风景区内协调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设施建设的头等大事。
鉴于旅游设施规模设置的重要性,笔者就秦皇岛五佛山国家森林公园中15 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的旅游设施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通过经验统计法和普适性的公式,进而得出风景区内旅游设施的合理规模。
1、区域概况与研究技术思路1.1 区域概况秦皇岛市位于环渤海湾经济圈,隶属河北省,东与辽宁省接壤。
北依燕山,南邻渤海,自古就是扼守东北和华北地区的要冲。
五佛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北部,距离海岸线仅10 公里,石河经基地入海。
整个五佛山国家森林公园为48.8 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约为15 平方公里。
核心景区包含有角山、长寿山以及五佛山三个景区。
1.2 技术思路旅游设施规模的设定的总体原则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与环境相协调三个方面,根据游客不同的消费水平和实际需求,服务设施规划需高、中、低档相结合,季节性与永久性相结合,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职业类型、年龄结构和消费水平的需要。
长白山考察实践报告
![长白山考察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dc9eacfe009581b6bd9ebb1.png)
长白山考察实践报告篇一:长白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长白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地理系98级陈险峰2001年7月15日晚8:30我们一行20人由何老师带领乘坐北京开往长春的T59次列车,开始了为期7天的毕业实习考察。
本次实习考察设有两个地点:长春和长白山。
7月16日早7:00我们到达本次实习的第一站:长春。
长春的实习时间为两天,住在站前的天池宾馆。
东北师范大学的王教授为我们介绍了长春城市地理概况,并利用两个半天的时间驱车带领我们参观了长春市容,介绍了长春市发展的历史。
在短暂的参观过程中使我感到这座坐落在东北平原腹地的城市正以自己独特的优势,持续快速地发展着。
长春是一座新兴的城市,建成历史200多年,现为吉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面积20571平方公里,人口713万人。
长春地处东北地区的中心,自然条件优越,位于中温带,土壤肥沃,属黑土带,年均温4—5摄氏度,地貌类型为长白山到北部平原过渡的山前地带,因此城市街道呈波状起伏。
在市区内的东部自南向北有伊通河流过,是长春地区的一条重要的水运线。
1894-1895年日俄战争以后,长春市区以二道沟为界形成沙俄和日本国的附属地,现都有遗址保留。
1931-1945年侵华战争期间,长春为伪满州皇都,成为殖民地城市。
日本人在此开发,形成以同心圆(单中心)为中心的放射状街道布局形式。
1948年长春市解放以后,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国家在此先后兴建了汽车厂、客车厂、机车厂、东北光学仪器厂等一批重点企业。
成为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
长春市的科教育事业发达,是全国知识密集区。
科研单位众多,力量雄厚,著名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市物理研究所,等成为全国研究中心。
吉林大东北师范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等一批大专院校,均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
发达的科技和教育,使长春蕴涵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长春有森林城的美誉,城市绿化覆盖率近40%,列全国大城市前列。
2016-2022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2016-2022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前景分析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b6f8a1b6c85ec3a87c2c570.png)
2016-2022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前景分析研究报告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2016-2022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出版日期】2016年【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报告编号】R427916【报告链接】/research/201607/427916.html报告目录:旅游地产是指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建的、有别于传统住宅项目的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置业项目,包括休闲度假村、旅游景区主题休闲公园、分时度假酒店、海景住宅、景区住宅等。
我国旅游地产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9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拉动内需的两个热点行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房地产开发重心逐渐偏移,房地产市场进入新一轮整合过渡期,市场投资和消费模式逐渐转变,旅游交换平台逐步形成,使旅游地产业进入了新一轮发展时期。
中国部分著名旅游景点门票、游客接待量及景区收入分析
![中国部分著名旅游景点门票、游客接待量及景区收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5f35f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b.png)
中国部分著名旅游景点门票、游客接待量及景区收入分析一、当地著名旅游景点门票2015年中国当地著名旅游景点门票最贵是71.91元/张,最低是65.86元/张;2016年中国当地著名旅游景点门票最贵是70.43元/张,最低是65.86元/张;2017年中国当地著名旅游景点门票最贵是71.57元/张,最低是66.57元/张;2018年中国当地著名旅游景点门票最贵是72.43元/张,最低是66.03元/张;2019年中国当地著名旅游景点门票最贵是67.65元/张,最低是61.94元/张。
二、景区游客接待量1、国内游客数量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
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至2019年中国国内游客数量6006百万人次,比上年增加467百万人次,同比增加8.43%。
2、黄山景区黄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天下第一奇山。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黄山景区游客接待量逐年增长,2018年黄山景区游客接待量338万人,比上年增加1.13万人,同比增长0.34%;2019年黄山景区游客接待量350.1万人,比上年增加12.1万人,同比增长3.58%。
3、丽江游客接待量丽江市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为玉龙雪山主峰,丽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三大世界遗产。
2018年丽江景区游客接待量369.4万人,比上年减少12.26,同比下降3.43%;2019年丽江景区游客接待量477.72万人,比上年增加108.32万人,同比增长29.32%。
丽江旅游资源丰富,有旅游风景点104处,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虎跳峡、老君山、束河古镇、阿纳果等知名旅游景点。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完美详细版)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完美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1fe5333169a4517723a35c.png)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完美详细版)本文为word模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目录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2)全球游客旅游花费2、我国旅游行业现状(1)人均GDP增长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走向休闲度假游阶段(2)我国城乡居民告别生存型消费二、三游市场,此消彼长1、入境游2、出境游3、国内游三、传统旅游华丽变身,智慧旅游层层深入1、传统旅游华丽变身(1)出行方式转身:自驾游引领旅游交通新业态(2)住宿习惯转身:酒店复苏,个性化民宿争奇斗艳(3)景区营收结构逐渐转身:综合服务提升碎片化管理(4)消费地自我觉醒:力引购物狂潮回国2、智慧旅游层层深入(1)旅游信息获取(2)旅行费用支付日趋成熟(3)旅游导航(4)旅游营销四、“旅游+”催生新旅游综合体1、旅游+金融2、旅游+医疗3、旅游+房产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2014年中国国际游客到访量为5560万人次,同比下滑10%。
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完成旅游投资5502.9亿元,同比增长29%,国内旅游稳步迈入休闲度假游阶段。
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5.7%;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
传统旅游转向自驾游、休闲游、酒店游,各地积极打造智慧旅游大平台。
旅游行业与金融、医疗、房地产等行业融合,创造多元化新旅游综合体。
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其中新兴目的地游客到访量占据45%。
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 干货版
![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 干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a5c1c0b9f3f90f76c61bbf.png)
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 干货版2016-05-24 08:48:14来源:中国旅游报手机阅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到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转变,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大转变展示中国旅游业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到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转变,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未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内旅游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已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与国民收入的增长,国民人均出游从1984年的0.2次增长到2015年的3次,增长了14倍。
国内游客数量从1984年约2亿人次扩大到2015年40亿人次,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10.2%(表5);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国内游客数量呈现持续高位增长,推动中国步入了大众旅游时代,成为世界上拥有国内游客数量最多的国家。
国内旅游收入也从1985年的约8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4200亿元,增长了426.5倍,年均增长22.4%。
2015年,中国旅游总收入超过4万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了85.8%,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旅游消费市场。
(二)国际旅游从单一入境游发展成为出入境旅游并重格局,出境旅游市场更加活跃、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国际旅游仅限于单一的入境游,出境游起步较晚。
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已形成入境与出境两大旅游市场并重活跃的发展格局。
从入境市场看,中国已是世界第四大旅游入境接待国。
入境旅游人数(含入境过夜游客,下同)从1978年的180.92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33亿人次,增长72.5倍,年均增长12.3%;旅游外汇收入从1978年的2.63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136.5亿美元,增长431倍,年均增长17.8%。
(表6、表7)从出境市场看,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客源输出国之一,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2016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2016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670398a0116c175f0e48d7.png)
目录一.旅游行业发展相关概述二.世界旅游业发展概况三.中国旅游行业发展概况四.中国旅游业竞争企业分析五.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六.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第一章旅游行业发展相关概述一.旅游的定义论述1.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具体来说,“旅”是指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产生位移;“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
二者合起来即为旅游。
2.旅游者的定义因为旅游是指一种往复的行程,即指离开后再回到起点的活动,所以完成这个行程的人也就被称为旅游者。
二.旅游业相关概述1.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2.旅游业的特征由于旅游业主要通过劳动服务的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无形的效用,即特殊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
其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非生产性的,所以又称无烟工业。
从整体上看,旅游业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多个环节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
所以也称为无形贸易。
(1)依赖性;1)旅游业依赖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的基础建设水平是评价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周全完善才能给旅游者带来更高的视觉和体验感受。
2)旅游业也依赖于社会不同人群所反映出来的互动信息。
比如:现在的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表现出了对国外旅游、游学的需求;更多的中年人开始选择自由行、自驾行;老年人则更倾向于对自然风光的观赏旅游。
(2)综合性旅游酒店、交通、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体现了旅游业的综合性。
201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51757868f242336c1eb95e7d.png)
201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16年,全域旅游推动旅游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平稳增长,出境旅游市场增速进一步放缓。
国内旅游人数44.4亿人次,收入3.94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15.2%;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20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5.6%;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2亿人次,旅游花费109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和5.1%;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
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8.1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1%。
旅游直接就业2813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62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6%。
一、国内旅游——全国国内旅游人数44.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
其中:城镇居民31.95亿人次,农村居民12.40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3.22万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0.71万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88.2元。
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1009.1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76.4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长假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8.9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473亿元。
二、入境旅游——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5%。
其中:外国人2815万人次,增长8.3%;香港同胞8106万人次,增长2.0%;澳门同胞2350万人次,增长2.7%;台湾同胞573万人次,增长4.2%。
——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92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2%。
其中:外国人2165万人次,增长6.7%;香港同胞2772万人次,增长2.3%,澳门同胞481万人次,增长3.1%,台湾同胞509万人次,增长5.0%。
——国际旅游收入120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
三、出境旅游——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2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3%。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网络口碑的营销策略研究——以扬州瘦西湖为例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网络口碑的营销策略研究——以扬州瘦西湖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26759d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5.png)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网络口碑的营销策略研究——以扬州瘦西湖为例高洁;谭丽娟【摘要】在大数据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整理网络口碑发展动态,利用网络爬虫工具收集2014-2016年七大旅游社交网站有关瘦西湖的网络口碑评论,共抓取69689条旅游在线评论,采集到样本的观点数量为76048个.利用扎根理论,通过建立五个维度34个指标进行语义分析,以及设定正面负面观点分类,分析了瘦西湖景区的口碑发展趋势以及对景区、住宿、导游、购物、餐饮中游客的正负评价进行了排序对比.结果显示,景区的游玩体验和环境风光是吸引游客最重要的地方.游客的负面情感最易受到景区价格和游玩体验的影响.入住体验、菜品质量、购物体验、商品质量以及导游的业务水平容易提升游客的满意度,给予游客正面的情绪效应,同时也是游客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的交叉点.提出智慧景区的五大营销策略,以及在旅游与大数据研究方法等方面提供了相关建议.【期刊名称】《江苏商论》【年(卷),期】2018(000)008【总页数】8页(P34-41)【关键词】网络口碑;大数据;营销策略;智慧旅游;瘦西湖【作者】高洁;谭丽娟【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系,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市悠然智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一、引言《“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提出2020年旅游信息化发展目标,这表明信息技术与旅游的结合将成为新的发展热点。
在服务业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企业建设的着力点之一①。
据数据显示,至少有81.5%的游客会经常在微信、微博、旅游OTA、社区论坛等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其中84.8%的用户通过社交工具即时分享,在经常分享出游经历的游客中,有60.4%的游客会经常参考旅游攻略,并根据攻略安排自己的旅游行程②。
“网络改变了我们搜寻信息、与他人互动以及购物的方式,传统口碑在网络情境下已经演变为网络口碑”(Online Word-of-Mouth)③④⑤。
2016年成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2016年成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8fadf1da38376bae1fae28.png)
2016年成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一、2016年成都旅游经济发展情况(一)人次收入双增长,规模效益创新高2016年,成都旅游经济运行平稳,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实现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双增长,规模效益再创新高。
据统计,全市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2亿人次,达2.003亿人次,同比增长 4.68%。
其中,接待国内游客 1.98亿人次,同比增长 4.52%;接待入境游客272.31万人次,同比增长17.78%。
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2500亿元大关,达2502.25亿元,同比增长22.65%。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425.58亿元,同比增长22.10%;旅游外汇收入12.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77%。
近5年成都市旅游业4大核心指标发展均呈稳步上升之态,具体情况详见下图。
图1 近5年成都市接待旅游总人数情况(亿人次)图2 近5年成都市实现旅游总收入情况(亿元)图3 近5年成都市接待入境游客人数情况(万人次)图4 近5年成都市实现旅游外汇收入情况(亿美元)(二)市场主体积极向好,运营能力不断提升成都市旅游市场主体数量进一步增加,创新活力不断增强,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6年末,全市共有A级景区87个(见表1)。
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39个,3A 级景区29个,2A级及以下景区17个,1A级景区1个。
与上年相比,新增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7个、2A级及以下景区1个。
其中,纳入收报统计的77个景区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7.92亿元,同比增长24.38%。
其中,门票收入13.34亿元,同比增长3.36%。
表1 近5年成都市A级景区数量变化表(单位:个)2016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饭店113家。
其中,五星级旅游饭店18家,四星级旅游饭店34家,三星级及以下旅游饭店61家。
全市星级饭店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成效较好。
其中,纳入收报统计的128家住宿设施(含部分非星级饭店)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84亿元,同比增长 2.37%;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4.86亿元,同比增长 3.34%;主营业务利润29.81亿元,同比增长8.72%。
长白山旅游景区管理问题研究
![长白山旅游景区管理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1e5346bf46527d3240ce02d.png)
长白山旅游景区管理问题研究作者:徐俊波李金荣郭勇强丁永波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9期摘要:当前,许多旅游景区的发展并不是那么乐观,这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旅游景区的管理存着许多问题,比如管理制度、运营管理、人事管理、产品开发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对景区管理的研究就变得很迫切,找出景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促进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长白山旅游景区管理的题研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推动长白山旅游景区的持续良好发展。
关键词:管理原则存在问题解决对策长白山是吉林省重要的旅游资源地,也是我国著名的十大名山之一。
资源就要显示出其价值,需要加以利用,而长白山资源的唯一性又需要我们加强保护,实现持续性发展。
长白山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要充分的挖掘资源价值潜力,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景区开发管理找出不足加以改进,并且在开发与保护之间扎到平衡点,做到开发不损害资源持续利用。
一、旅游景区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1.保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不可还原复制的秉性,一旦破坏则无法还原恢复。
在我国,土地、山河、森林、矿产等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公共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旅游景区的管理者,不管是国家全权委托代管,还是采取部分委托经营管理,都不可破坏旅游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因此,在旅游景区管理者进行任何形式的管理行为,例如,对景区进行规划、开发、经营管理等行为时,都不能破坏景区的可持续性,应当遵守保证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注重经济效益的原则。
旅游景区的管理者对景区进行一系列管理行为的一个目的是寻求经济利益,旅游景区管理机构是一个赢利性机构,所以在旅游景区管理者对景区进行管理创新时就需要用企业的视觉去审视管理行为,该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能否带来经济上的利益。
旅游景区的管理创新应该使得该创新能够提升旅游景区的竞争力和赢利能力,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2016中国徒步旅游分析报告
![2016中国徒步旅游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ec0f7827d3240c8447efb2.png)
2016中国徒步旅游分析报告2017年1月9日北京每日徒步运动中心国际市民体育联盟中国总部(CVA)中国徒步网【报告目录】一、研究主题及研究目的二、徒步旅游定义和意义三、徒步旅游产业四、研究机构CV A/中国徒步网五、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六、徒步旅游市场规模及徒步旅游产品细分1、从体育旅游到徒步旅游2、全国徒步旅游人口3、徒步旅游市场规模4、徒步旅游产品细分七、徒步旅游用户特征1、徒步旅游用户男女比例2、徒步旅游用户分布3、徒步旅游目的地八、徒步旅游现状及需求1、徒步旅游热度2、最受高龄人群青睐的运动方式3、徒步旅游的类型4、周末短线徒步旅游产品热销5、参与者更倾向户外俱乐部组织的徒步旅游6、推荐和自媒体成为获取徒步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7、徒步旅游产品订购中,PC端高于移动端8、消费者最想知道徒步旅游路线信息9、专业产品和领队输出不同体验10、徒步旅游的体育性诱发消费者奖励机制九、徒步旅游用户消费特征及消费趋势1、徒步旅游消费群体年龄构成比例2、徒步旅游消费群体职业分布3、徒步旅游消费群体收入分布4、徒步旅游消费群体参与时间分布5、徒步旅游消费群体年度参与次数分布6、徒步旅游消费群体年度消费额7、徒步旅游中各种开销所占比例8、影响用户参与徒步旅游的因素9、徒步旅游消费意识和价值观现状分析十、徒步旅游发展方向及建议1、徒步旅游是我国体育旅游市场最大一块蛋糕2、给“徒步旅游”从业者以及欲投身“徒步旅游”业的建议3、精准徒步旅游概念,勾画徒步旅游新蓝图十一、结束语【报告正文】一、研究主题及研究目的1、研究主题主题:中国“徒步旅游”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价值洼地设题理由:近年我国“驴友军团”日益壮大,体育旅游炙手可热,但“驴友”和“体育旅游”的概念和定位并没定论,本研究从体育旅游切入准确定义“徒步旅游”及分析其市场价值。
2、研究目的我国体育十三五规划发布后,体育旅游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徒步旅游随之升温。
以驴友为主体的“徒步旅游”市场却一直处于混乱状态,政府部门难于监管,全行业无序经营,消费者权益难有保障,全社会对“徒步旅游”规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我国景区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景区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0de23cf12d2af90342e623.png)
我国景区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文明悠久,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景区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载体,处于旅游产业的上游,景区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极大地影响了国家和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本文中,正略咨询旅游景区研究课题组将结合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现状,全面剖析目前存在问题及症结所在。
一、我国景区旅游发展现状1.景区旅游资源数量众多,景区类型更加丰富按照等级划分,我国旅游景区主要包括5A、4A、3A、2A和A级景区。
正略咨询调研发现,截至2018年11月,我国旅游景区数量已经超过26000多家,全国5A 级旅游景区数量持续增加,总数量已达到259家,较去年增加10家。
按照属性分类,我国旅游景区主要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人造主题类景观三大类型。
自然景观类景区是指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构成的、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比如黄山、九寨沟等。
人文景观类景区是指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伟大建筑、民族风俗等等,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比如少林寺、莫高窟等。
人造主题类景区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的一种形态,比如宋城、欢乐谷、迪士尼等。
整体上来看,正略咨询认为,优质的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由于资源稀缺且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
游客更倾向于亲近自然的湖光山色和海滨岛屿等自然景观,其次是具有强烈文化内涵的民族、古镇风情和历史遗迹等人文景观。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2018年以来,旅游景区加速转型升级,景区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升。
正略咨询发现,在我国景区旅游市场,休闲度假游的比重提升显著。
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出游以观光游为目的者占32.9%,以休闲度假游为目的者占25.0%,2017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22.1%和3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覆盖地区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 ©2016.7 iResearch Inc.
9
中国高星景区渠道销售概况
2015年高星景区门票销售市场直销占比近六成
2015年高星景区门票销售市场直销占比为59.6%,分销比例为40.4%;从星级划分来看,5A景区的直销比例高达63.0%。 但随着互联网+概念的不断迭代以及旅游服务平台的深入合作,景区在渠道营销上将会逐步倾向分销模式,尤其是向线上 分销倾斜。 2015年高星景区销售渠道 2015年5A景区销售渠道 2015年4A景区销售渠道
42.7% 57.2% 38.6% 25.9%
4.7%
5.1%
6.2%
8.6%
10.5%
157.7 125.3 90.4 40.3 2013 57.5
2014
2015 增长率(%)
2016e
2017e
在线门票交易额(亿元)
在线渗透率(%)
来源:艾瑞行业积累、行业公开资料、企业访谈、企业财报、企业电话会议资料及参考其他第三方机构公开发布数据等,根据艾瑞统计 模型核算。 ©2016.7 iResearch Inc.
E
S
T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 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 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 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 营销,提升用户体验 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 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 和设施(景区WIFI覆 盖、快速入园、电子导 览等)更加完善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 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 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 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 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 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 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 入大众消费时代 气爆棚 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 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 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 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 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 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 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 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 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 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景区追逐新三板 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 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 10.9%,有力促进了国内 景区旅游
直销
59.6%
分销 37.0% 直销 63.0%
分销 42.0% 直销 58.0%
分销
40.4%
样本:整体-N=145,5A景区-N=46,4A景区-N=99,此研究基于高星景区(5A/4A)抽样调研,不代表全国整体门票市场发展现状。 来源:艾瑞咨询景区调研。 ©2016.7 iResearch Inc.
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周边游交易结构
(按交易规模)
国内游
23.1% 其他 门票 52.6%
出境游 52.6% 周边游 24.3%
47.8%
来源:艾瑞行业积累、行业公开资料、企业访谈、企业财报、企业电话会议资料及参考其他第三方机构公开发布数据等,根据艾瑞统计 模型核算。 ©2016.7 iResearch Inc.
14
中国高星景区渠道销售概况
2015年高星景区整体销售以现付为主
综合来看中国高星景区线下客流量较大,因此现付比例高于预付,占比达到62.8%。从区域来看,华东地区的预付比例最 高,占比为41.4%,华南地区预付比例为40.8%,排在第二位。两个地区的旅游景区智慧化程度较高,在线门票产品丰 富,并且移动支付观念也较为领先其他地区。 2015年高星景区整体现付预付比例(按区域)
62% 33%
华中/西 南
67%
东北/华 北/西北
46% 54%
50% 50%
华东
华南
直销
分销
样本:N=145,此研究基于高星景区(5A/4A)抽样调研,不代表全国整体门票市场发展现状。 来源:艾瑞咨询景区调研。 ©2016.7 iResearch Inc.
10
中国高星景区渠道销售概况
2015年高星景区华南区分销比例最高
旅游分销可以帮助景区进行广告宣传,可以提供“门票+”产品组合,来提高用户流量,尤其是线上网络分销,将景区信 息和服务融为一体,使用户购买产品更加经济便捷。从数据来看华南景区在分销上已经与直销比例持平,各占50%,华南 景区以主题公园类的人造景观为主,通过分销能够提高推广效果,吸引更多客流。 2015年高星景区直销分销比例(按区域)
49.6%
线上 华北/东北 /西北 华东 华南
51.4%
50.4%
线下
48.6%
53.1%
46.9%
35.2%
64.8%
华中/西南
59.0%
41.0%
样本:N=145,此研究基于高星景区(5A/4A)抽样调研,不代表全国整体门票市场发展现状。 来源:艾瑞咨询景区调研。 ©2016.7 iResearch Inc.
13
中国高星景区渠道销售概况
2015年高星景区分销市场中线上销售近50%
在高星景区的分销市场中,线上销售比例为49.6%。以旅行社为中心的分销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在线旅游网站和团购 网站凭借其便捷、优惠、散客化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中/西南地区的线上比例最高,达到 59.0%,当地智慧旅游实践度较高,比如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的四川,在当地旅游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全省已有13个智 慧旅游试点城市、33个智慧旅游试点景区。 2015年高星景区分销渠道中线上线下比例(按区域)
来源:艾瑞咨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而得。 ©2016.7 iResearch Inc.
6
中国景区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景区旅游产业链分析
景区 自然景观 景区服务商 OTA
垂直OTA 人文景观 B2B 平台 人造景观 (含主题公园) 旅行社 票务/餐饮/住 宿/娱乐/购物/ 小交通/其他
69.6% 30.4%
华北/东北/西北
58.6% 41.4%
62.8%
现付
华东
59.2% 40.8%
27.2%
华南
61.7% 38.3%
预付
华中/西南
样本:N=145,此研究基于高星景区(5A/4A)抽样调研,不代表全国整体门票市场发展现状。 来源:艾瑞咨询景区调研。 ©2016.7 iResearch Inc.
12
中国高星景区渠道销售概况
2015年高星景区直销市场中线下销售占有绝对优势
在高星景区的直销市场中,线下销售占有90.2%的市场份额。景区对外销售仍然以售票处售票为核心,近年来景区开始注 重在线营销,逐渐开发官网、官方微信、App等电子商务端口,但销售体量偏小。
2015年高星景区直销渠道中线上线下比例(按区域)
9.8%
线上 华北/东北 /西北 华东 华南
12.0%
90.2%
线下
88.0%
11.5%
88.5%
4.0%
96.0%
华中/西南
10.5%
89.5%
样本:N=145,此研究基于高星景区(5A/4A)抽样调研,不代表全国整体门票市场发展现状。 来源:艾瑞咨询景区调研。 ©2016.7 iResearch Inc.
4
中国景区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15年在线景区门票市场增速达57.2%
2015年在线景区门票市场规模为90.4亿元,增速高达57.2%,在线渗透率为6.2%。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以及依托“互联网+”的智慧旅游平台的推广,使得互联网在旅游产业中产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预计到2017年在线景区 门票市场的渗透率将达到10.5%,在线景区门票市场规模突破150亿元。 2013-2017年中国在线景区门票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1 2 3 4 5
8
高星景区渠道销售概况调研说明
01研究目的及内容
《2016年中国景区旅游研究报告》是通过随机抽样调研的方法,对全国各区域高星景区(5A/4A)进行面访或电话访谈,获取相关渠 道资源,为关注在线景区门票市场的运营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02调研样本说明
调研概况
样本来源 调研时间
用 户
景区规划公司
景区营销公司
注释:1.各企业排名不分先后;2.本报告产业链只是选取部分典型企业,包括且不限于以上这些企业。 ©2016.7 iResearch Inc.
7
中国景区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高星景区渠道销售概况 中国高星景区案例研究 中国在线景区旅游用户行为研究 中国景区旅游未来发展趋势
27.0% 线上 25.9%
30.6%
19.6%
27.2%
73.0% 线下 74.1%
69.4%
80.4%
72.8%
华北/东北/西北 线上
华东
华南 线下
华中/西南
样本:N=145,此研究基于高星景区(5A/4A)抽样调研,不代表全国整体门票市场发展现状。 来源:艾瑞咨询景区调研。 ©2016.7 iResearch Inc.
自然 景观
自然景观资源为依托的旅游景区,包 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 园和部分旅游度假区。 5A级自然景观104家。
东北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西南
华北
人文 景观
主要指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主要 资源特色的旅游景区,包括文博院、 馆、寺等。 5A级人文景观88家。
西北
华东
人造 景观
主要指主题鲜明的人造景区,包括主 题公园、主题类动植物园和其他主题 类人造景点。 5A级人造景观21家。
华南
华中
来源:国家旅游局及公开资料。 ©2016.7 iResearch Inc.
3
中国景区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景区门票仍为周边游关键产品,市场份额逐渐提升
中国景区旅游研究报告
2016年
中国景区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高星景区渠道销售概况 中国高星景区及关联厂商案例研究 中国在线景区旅游用户行为研究 中国景区旅游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