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交流历史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比邻而居,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影响深远,而且源远流长,绵延不断。
有文字记载的中日文化交流史,至少也有两千多年了,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大约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6世纪,在日本历史上是弥生时代与大和时代的前期。
这个时期中日交往的路线大多经过朝鲜半岛,再过朝鲜海峡或沿岸航行到日本。
交流方式主要是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
交流内容偏终于物质文化层面,如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有关这个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我们会着重介绍下面三个部分,即秦始皇时的徐福东渡、东汉光武帝时赐给日本倭奴国王的金印,以及《三国志‧倭人传》中对日本的记述。
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著名方士。
据说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
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
后来,有徐福在日本的平原、广泽为王之说。
•中国史籍上对中日交往的明确记载,最早是从汉代开始的。
公元1世纪时,班固所著《汉书》在《地理志》中提到“乐浪海
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即
指日本南部九州岛上的人民。
据《后汉书》记载,公元57年
(光武帝中元2年),日本和中
国即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
绶。
18世纪,在九州北部福冈
发掘出的金印上刻有“汉委奴
国王”字样(此印收藏在福冈
市博物馆),从实物上证明一
千九百年以前中国和日本已建
立了密切关系。
•日本遣隋使
589年,隋王朝统一中国。
当时,日本正值圣德太子摄
政。
为了加速移植先进的中国文化,圣德太子于公元7世纪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节及留学生、学问僧等,从此两国使节往来络绎不绝,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607年,圣德太子任命小野妹子为使节访问隋朝。
一般
认为,这是日本遣隋使的开始。
隋炀帝也于608年任命林文郎、斐世清为使节陪送日使回国。
据《隋书东夷传》记载,日本天皇为此新建了宾馆,并派出彩船30艘热烈欢迎。
隋使进入日本京城时,日本方面派遣数百人“设仪仗,鸣鼓角来迎”,给予了隆重的接待。
•友谊的桥梁——遣唐使
我国唐代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给周围各国以积极影响。
据日本史书记载,自630年至894年的二百余年间,共任命遣唐使达19次,其中一次是为了迎接日本遣唐使回国,称“迎入唐使”,3次是为了送还唐朝赴日的使臣,称“送唐客使”,另有两次任命后终止,正式派遣而到达唐朝的共有13次。
作为对遣唐使的回聘,唐王朝曾多次向日本派遣使节,密切了相互关系。
中国的书籍、货物等也随两国使节大量输入日本。
621年,唐王朝开始发行货币“开元通宝”,通过中国使节和日本遣唐使,被大量带入日本,在北自北海道,南至九州的日本全国曾被大量发现,有数万枚。
1970年10月,在中国西安南郊何家村,即唐朝长安城兴化坊原址,出土了五枚贺廓方孔“和同开尔”银币,它是日本元明天皇和铜元年(708年)仿唐朝“开元通宝”的形状铸造发行的。
•鉴真东渡
鉴真(公元688-763年),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人。
14岁出家到扬州大云寺当和尚。
由于他勤学苦练,并得到名僧的指点与教诲,年轻时已
成为佛门高徒,并赴洛阳、长安等地深造。
鉴真
从26岁开始在扬州大明寺讲授戒律。
作为南方的
授戒大师,听过他讲经和由他授戒的僧人达4万余人。
他还组织僧人抄经书3万多卷,参与设计建造寺院80多所,并经常扶病济贫,广施救助。
当时日本虽也崇尚佛教,但佛教律戒不兴,纲纪不正,因此希望聘请唐朝高僧赴日本传授戒律。
鉴真接受邀请,先后五次东渡却都失败,经历了
11年千辛万苦,以至双目失明,直到公元753年第六次东渡才到达日本。
他在日本传经授戒,开创日本律宗,并传播中国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医药、书法等。
这部份将介绍鉴真和尚六次东渡的感人事迹和他
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巨大贡献。
•阿倍仲麻吕(晁衡)
阿倍仲麻吕(698年至770年),汉名晁衡,19岁随遣唐使来长安留学,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人好友。
在唐任职,官至秘书监(相当
于国立图书馆长)。
753年,他随日本遣唐使回国,被任命为代表唐朝回访日本的使臣。
临行
时,阿倍写了“望乡诗”:翘首望长天,神驰
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必皎月圆。
许多中国
诗人也赠诗惜别。
晁衡归国途中在海上遇到风
暴,消息传到长安时,他的朋友以为他遇难而
死,李白曾作诗哭他:“日本晁卿辞帝都,征
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
苍梧。
”后来,晁衡随破船漂至越南,又辗转
跋涉回到长安,最后老死于中国。
晁衡在中国
生活了54年,他的活动,在中日关系史上留下
了动人的篇章。
1982年西安建阿倍仲麻吕纪念
碑。
•吉备真备
用汉字偏旁创片假名另一个著名的日本留学生是吉备真备,原名下道真备,开元五年(717年)随“遣唐使”来华。
他在长安就学于四门助教赵玄默,深通五经三史、历算、刑律、漏刻、军制、阵法、韵学、书道等诸艺。
他在唐朝留学17年,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十一月携带中国典籍1700多部归国。
与吉备真备同时回国的留学僧玄防,受到日本圣武天皇的重视,吉备真备也因此受到器重,官至右大臣。
对于日本文化传承,吉备真备最重要的历史功绩之一是根据部分汉字偏旁部首创制了日语片假名。
这些汉字共50个,被称为“母字”。
古代日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利用汉字作音符来书写日本语言,著名的《万叶集》就是用这种方法写成的,因而称为“万叶假名”。
用汉字作音符,书写很不方便。
吉备真备利用汉字偏旁创造了日本表音文字———片假名,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
后来,留学僧空海
(弘法)又利用汉字行书体创造日本行书假名———平假名。
•由公元10世纪直至19世纪初,中国历经五代及宋元明清各朝,而日本则经历了平安时代后期、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
这个时期中日交流的路线主要是横渡东海的航行。
中日交流的方式则更加多样化,除了少数官方使节外,更多表现为民间贸易往来,如宋元时期的中日贸易,明代的勘合贸易、清代的信牌贸易等,还有两国僧侣、文人的往来。
•虽然宋元明清时期的中日交流,方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官方之间的交流相对于隋唐时期在次数和规模上都大大减少,这一方面是因为从元朝军队入侵日本到明朝清扫倭寇再到清末甲午战争,这数百年来,中日之间连续爆发战争,战争和仇恨以及利益的争夺摩擦是两个国家的关系渐渐冰冻,官方交流也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是由于中日两国全部相继锁国,从而阻碍了中日官方交往,从明代开始中国的海外政策慢慢的倾向于闭关锁国,直到清代康熙朝正式谕令闭关锁国,而日本在明清时期处于德川幕府时代,幕府自1633年到1639年连发五道锁国令,关闭了日本国门,两国国门的关闭不仅阻碍了中日官方交往,也使得中日两国落后于世界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