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新韵——荆州火车站建筑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城新韵——荆州火车站建筑设计

程一多

【期刊名称】《建筑技艺》

【年(卷),期】2018(000)009

【总页数】6页(P84-89)

【作者】程一多

【作者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1 项目概况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距离省会武汉约200多公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

古都。荆州火车站(以下简称荆州站)位于荆州市郢城镇的城区中心西北角,三条城市主干道——楚源大道、荆楚大道、郢城大道交汇于此,西邻有“南方不可多

得的完璧”美誉之称的荆州古城,东邻现代化的中心商业区沙市区。

随着我国“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络的高速发展,沪汉蓉高速客运专线成为横穿中国东、中、西部快速客运通道中最长的“一横”。荆州站在项目策划阶段,按照最高可接待旅客人数2 500人设计,站房总建筑面积为11 980m2,是沪汉蓉高速

客运专线汉宜段六个高铁站中规模最大的站点。按照建筑面积规模分类,荆州站为中型铁路站房,其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寄托了荆州人民的百年梦想,同时将结束荆州地区不通列车的历史。荆州站也将成为千年古城迈向新时代发展的标志建筑。

2 理念——荆楚之门

自2009年开始启动荆州站的设计工作,我们就把这座千年古都的历史文脉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从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的角度进行积极探索。不同于文化建筑,高铁站作为交通建筑,是现代化发展的时代产物,是“新”的标志,在考虑对地域文化尊重、对“旧”尊重的同时又要从建筑本身特质的角度考虑,也要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充分思考其与城市快速发展的现在与未来。总的来说,设计目标是既要保存历史的记忆与印迹,又要将历史环境风貌融入到当代城市的总体结构和未来发展之中,实现建筑的现代化和地域化,既有历史神韵,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荆州站从荆州古城留存的古代城门、城墙中提取灵感进行建筑创作,“城门”、“城墙”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它们已经失去了“防御”和“阻挡”这种功能性作用,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和精神标志。除了“安居”和“据守”的象征意义,在越来越开放与多元的现代社会,更多的是“纳民”和“迎客”,这与高铁站的设计意图相吻合。荆州站方案创作以“荆楚之门”为立意,寓意新建的荆州站将传承历史,同时以现代的建筑技术描绘远古城墙、城门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体现荆州古城悠久的文化特征。

1 荆州站外观日景

2 荆州站外观夜景

业主:沪汉蓉铁路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建筑设计: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桂学文、程一多

设计团队:桂学文、程一多、鲁巍、余雪薇、李智芳、郑小庆、吴瑜锟、陈军、洪瑛、刘晶、陈柳青、赵方、严阵、张亚男、乐红利

总建筑面积:49 859m2(含站台雨棚),站房建筑面积:11 980m2

设计时间:2009~2010

建成时间:2012

摄影:桂学文、丁烁

3 总平面图

3 规划——轴线

3.1 文化轴线

项目基地地处荆北新区的南面,位于荆州市城市文化历史轴线上,同时也是南北发展主轴线的中部区域。它不仅是城市经济向北发展的起点,也是连接荆州城市文化历史轴线的标志。这条轴线呈西南至东北走向,从西南角至东北角依次为荆州古城、荆州站、郢城遗址。未来荆州市将以高铁站为源动力,推动整个荆北新区发展,以荆州站为中心打造成为整个城市的核心片区。

3.2 空间序列轴线

项目以轴线为基本策略,将城市发展作为基准点,一直延伸至建筑内部,与建筑流线和谐统一。站房总平面布局遵循“以人为本、流线为主”的原则,“一”字形的平面正对城市主干道荆楚大道,使站房、广场及城市主干道的中轴线三线合一,强调建筑造型的方正、对称、庄重,同时又突出舒展、大气的交通建筑特质,实现了与城市空间的融合。

4 功能与流线——序列

车站功能划分的明确性、空间的易读性和步行距离的可预见性,是交通建筑尤其是如今大量涌现的高铁站房应必备的先决条件。“以流为先”的设计使旅客能够快速清晰地识别路线,到达目的地空间而不迷失。作为中型铁路站房的荆州站,流线和功能没有大型铁路站房那么错综复杂,但又不同于小型铁路站房那么简单直接。通过合理的设计将问题简单化,为旅客提供高效、便捷、舒适的空间体验,成为设计的核心要素。

荆州火车站的站前广场、站房、站场以中轴对称的方式,由南向北有序展开。站前

广场以人行南广场为对称轴中心,东侧布置公交车站、长途汽车站和旅游大巴停车场,西侧布置出租车和社会车辆停车场。四大机动车场的有序整合,最大程度地梳理了站前聚集人流、车流的复杂交通,实现了进、出站房的无缝对接。

“一字形”站房方正、稳重,建筑形态采用中间高、两边低的经典布局。平面布局简洁、清晰:中间为通高的高大、舒适的候车区和进站大厅,空间净高20.3m;大厅两边为局部两层空间,布置站房其它功能用房。其它功能用房的首层包括旅客使用的主要功能空间,如站房售票厅、出站厅、行包托取厅、贵宾候车厅等;二层及夹层为站房办公辅助空间和车站管理用房、四电用房。候车大厅两侧二层各设置集中的商业空间。

由于站台面与站房首层有5.1m的高差,且北高南低,原投标方案中的旅客流线曾考虑过采用“上进下出”的候车模式,以回应场地本身存在的高差。因为规模和造价的问题,最终采用线侧候车、“下进下出”的设计模式,将原本连接在一起的站房和基本站台分离,相距10m,设置自动扶梯输送旅客。这样,从机动车停车场到站前广场,进入售票厅或进站大厅、候车厅,再进入进站通道或由自动扶梯到达站台,实现了无缝对接,体现了“以人为本、流线为主”的设计原则。

4 文化轴线分析图

5 空间序列轴线分析图

6 站场交通流线分析图

7 进站、出站交通流线分析图

8 一层平面图

9 二层平面图

10 第一轮方案

11 第二轮方案

12 第三轮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