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题研究报告0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七年级生物组杨岩岩崔淑华一、选题的指导思想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对课标规定的内容标准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合理整合~突破了多年来传统的植物、动物和人体生理卫生等部分的学科体系~构建了突出人与生物圈及其关系的学科体系:第一册包括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册是生物圈中的人,第三册包括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四册包括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健康地生活以及结语——学习并没有结束。
尽管初中生物新教材尚未编排研究性学习课题,但新教材探究性学习为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行性。
为了与国外基础教育改革趋势及我国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相衔接~有必要在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二、研究课题的设计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教版,的编排体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七年级是人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也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飞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决定了在七年级下学期开展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
学生在学习“生物及生物圈中的生物”基础上开展为期一周的研究性学习~确定研究的主题“健康地生活”~通过一学期的小课题研究~使学生达到独立获得健康保健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
并在研究性学习学期计划实施中~构建以“自我反馈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根据初中生已有的学识水平和已形成的学习方式~采取以教师提供课题~学生自主选题为主~学生也可自主提出课题~但一定要经过师生论证通过。
课题设计如下:1)心脏病种类及其预防的研究,2,关于合理膳食的研究,3,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4,初中生视力情况调查,5,关于肺癌的调查,6,关于糖尿病的调查,7,调查本市某区学龄前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情况,8,酸雨对生物影响的研究,9,现河公园水质污染的调查和处理建议,10,垃圾与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
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阅历和兴趣提出了如下课题:1,涂改液与人身体健康的关系,2,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其预防措施,3,踢足球前应做那些准备活动,4,学生上课精神状态不佳的原因与建议,5,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方法,6,方便筷子的危害,7,马路边树木枯萎的原因初探,8,饮水与健康,9,睡眠与健康,10,汽车尾气的危害与防治等。
初中生物校本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方面。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存在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核心素养培养不足等问题。
为了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本课题旨在通过校本教研,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二、课题目标1. 提升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识,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
2. 探索适合初中生物教学的多样化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校本教研特色。
三、课题内容1. 核心素养内涵研究- 研究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内涵。
- 分析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2.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 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观念更新策略: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 教学方法创新策略:探索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 教学评价改革策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4. 校本教研活动设计- 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活动。
- 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跟踪教师专业发展。
四、课题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
- 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实施阶段- 开展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设计并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 组织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3. 总结阶段- 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形成研究成果。
-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经验教训。
初中生物作业设计方法研究课题阶段性报告

初中生物作业设计方法研究课题阶段性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生物学科在我国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作业设计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方法与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和成绩。
2. 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当前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 收集并整理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优秀实践案例,总结成功经验。
3. 探讨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方法与策略,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4. 通过实践验证所提出的作业设计方法,评估其对提高学生生物学习效果的作用。
3.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2. 实证分析法:收集一定数量的初中生物作业设计案例,分析其优点与不足,总结规律。
3.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了解初中生物教师和学生的作业需求和意见,为作业设计提供依据。
4. 实验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所提出的作业设计方法,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其有效性。
4. 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2个月):进行文献查阅和分析,确定研究框架和方法。
2. 第二阶段(第3-4个月):收集并分析初中生物作业设计案例,总结优秀经验。
3. 第三阶段(第5-6个月):设计问卷,进行调查,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与意见。
4. 第四阶段(第7-8个月):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5. 第五阶段(第9-10个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研究成果,进行实验观察与评估。
6. 第六阶段(第11-12个月):整理研究数据,撰写论文,进行成果总结与推广。
5. 预期成果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揭示当前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形成一套科学的初中生物作业设计方法与策略。
初中生物课程课题研究

初中生物课程课题研究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学好生物的重要性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以及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初中生物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周围的世界,增强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生物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密切相关,与农业、工业、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有着紧密联系。
因此,学好生物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学习内容初中生物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植物和动物:学习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特点。
3.人体生理:了解人体的各个系统,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以及它们的基本功能和相互关系。
4.生态与环境: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的适应与进化等内容。
5.生物技术: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
学习注意事项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良好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观察是获得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实验是验证生物学理论的有效方法。
要积极参加实验和观察活动,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形成知识体系:生物学知识繁多且复杂,要注重梳理和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便于记忆和运用。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列表法:将学习内容进行分类,列出各个知识点,逐一学习和掌握。
例如,将植物的六大器官列出来,分别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2.图解法:生物学中有很多概念和原理难以理解,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形式,将复杂的内容简化、直观地展示出来。
例如,绘制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思维导图,帮助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原理。
教研课题初中生物(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
实验教学作为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实验设备不足、实验课时有限、实验教学方法单一等。
因此,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与实践,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成为当前生物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教学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科学魅力,提高科学素养。
4. 优化生物教学方式:通过实验教学探究与实践,探索出适合初中生物教学的新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分析(1)实验设备:分析初中生物实验设备的配备情况,了解设备不足的原因。
(2)实验课时:调查分析初中生物实验课时的分配情况,探讨实验课时不足的问题。
(3)实验教学方法:分析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探讨存在的问题。
2.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与实践(1)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新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
(2)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根据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的针对性。
(3)实验评价体系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成果。
3.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成果推广与应用(1)总结实验教学经验,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实验教学案例。
(2)开展实验教学培训,提高教师实验教学水平。
(3)推广实验教学成果,促进生物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相关文献,了解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新课程下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程下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本报告旨在探讨新课程下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研究课题。
背景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不同学段之间进行合理的衔接。
然而,在初中与高中的生物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的断层、知识体系的脱节等。
为了更好地促进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有必要深入研究相关课题。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找出新课程下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并提高研究效果。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1. 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已有的教学衔接研究成果和经验。
2. 调查问卷: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初高中生物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3. 实地访谈:与一些学校的生物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在教学衔接方面的实践经验。
4.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寻找有效的教学衔接策略。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得出以下结果:1. 提出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具体策略,包括教材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进建议。
2. 分析不同学段学生的研究特点,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3. 探讨初高中生物教师在衔接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和协作方式。
计划安排本研究的计划安排如下:1. 2021年7月-8月:进行文献综述,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
2. 2021年9月: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查。
3. 2021年10月:进行实地访谈,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
4. 2021年11月: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
5. 2021年12月:完成研究报告的最终版本。
期望成果本研究的期望成果包括:1. 一份研究报告,详细介绍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2. 推广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策略,帮助更多学校和教师改进教学。
3. 促进初高中生物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结论本研究将着重研究新课程下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问题,通过调查和分析找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希望能够促进初高中生物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
生物课题工作报告

生物课题工作报告标题:生物课题工作报告一、引言生物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生物领域内的生物体结构、生理功能、发育演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鉴于此,本报告旨在总结与分析我所参与的生物课题工作,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二、课题的背景与目标我们的研究课题是探究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了解环境因素对动物生活习性、迁徙行为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影响,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题的方法与实施1. 实地观察和记录我们选择了生物多样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地点,通过对野外动物的实地观察和记录,收集目标动物的行为信息,如觅食方式、栖息地选择、配偶选择等,并记录下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差异。
2.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在实验室中,我们针对特定的生态因素进行实验,如温度、湿度、光照等,通过仔细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和测量动物的行为反应和生理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四、研究结果与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结果和发现:1. 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我们发现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导致动物行为的差异。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部分动物会选择躲避阳光、减少活动,以节省能量消耗。
另外,在潮湿的环境中,某些动物会增加水分摄入、改变活动时间等策略来适应环境。
2. 动物行为的变化与繁殖成功率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还发现,环境因素对动物的繁殖成功率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在栖息地选择方面,某些鸟类更倾向于选择草地等比较开放的环境,以便于寻找食物和建造巢穴,提高繁殖成功率。
3. 意识到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启示通过研究动物行为受环境影响的规律,我们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并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学习动物节约能量的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调节自己的能量消耗,有效管理资源。
五、课题的启示与展望生物课题工作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让我深入了解了生物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初中生物主题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初中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开展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主题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增强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课题目标1. 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探究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生物多样性。
3. 增强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活动。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三、课题内容1.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重要性(1)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及分类(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法(2)实验法(3)文献分析法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1)就地保护(2)迁地保护(3)法制保护4. 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活动(1)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2)社区生物多样性宣传(3)志愿者服务活动四、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1)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理论知识。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明确教研目标、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
(3)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对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认识。
2. 实施阶段(1)开展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主题教研活动,包括课堂讨论、实验操作、课外实践活动等。
(2)组织学生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活动,如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社区生物多样性宣传等。
(3)收集整理学生实践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3. 总结阶段(1)对课题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形成教学案例、教学课件等。
(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经验,为今后开展类似课题提供参考。
五、预期成果1. 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增强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2. 培养学生探究生物多样性的能力,提高其科学素养。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与指导_生物论文《3至9年级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我校通过师生双方选择形成活动小组,利用课外和假期,对学生进行活动指导。
1 选题的基本途径1.1选题的流程示意如下:1.2 阶段目标分析校情,分析学生。
由于师生双方都是第一次接触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
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
例如,为了激发学生参加海岛环保的兴趣,我们首先向学生介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全国青少年参加生物与环境活动情况,本地区地理知识及环境状况,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环保活动中来。
1.2.1 第一阶段:初步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通过各种类型的讲座,让学生积累有关知识,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亲身体验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设计表格、查找资料、调查研究等科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
例如,“有磷洗衣粉与水体污染”,让每位学生调查10户家庭每月用去洗衣粉的总量,由此推算本地区的年洗衣粉总用量。
调查超市出售的洗衣粉是否含磷?查找洗衣粉是否含磷与去污能力关系的资料,了解水体含磷与富营养化污染的关系等。
利用校内评奖进行评价,形成的调查报告与活动过程相结合,来提高学生参与研究的学习兴趣,肯定学生的成果,再接再励。
1.2.2 第二阶段:发现问题。
学生有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经历,初步学会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以适当的动机,发展其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使外来的指导被学生接受,转化为内部动机。
因为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和使用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大致可以有以下3种:(1)自然观察,学生从自己生活环境中发现问题。
初中生物实验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生物实验课题研究报告篇一:课题《初中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的实施方案课题《初中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的实施方案广河一中生物组一、研究背景与任务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都赋予生物教育新的内涵,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
通过实验探究生物的规律,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养成探究性学习习惯的重要载体。
因此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纵观现在的高中生物学实验,多是以学生被动地完成整个实验。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方法,教材都事先做了具体的规定。
这固然对于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上必然会受到限制。
初中教材上的探究性实验很多,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时间和实验费用以及一个班学生人数多的限制也不尽人意。
因此,作为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大有必要。
让学生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生物实验主题,根据多种思路和方案自行设计、组织和展开实验。
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现在的高考中考生物试题中,探究性实验试题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这类试题思维量大,信息和情境新颖,设问角度多样,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并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提高其思维能力,也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探究性实验学习在我校乃至全县是比较薄弱的,而高中新课改已经启动,对于实验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探究性实验,对于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因此作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有必要对实验教学和学生学习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出一条比较好的程序和思路来,让学生在解决探究性实验试题的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鉴于以上背景和认识,确定了“初中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推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推荐word版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七年级生物组杨岩岩崔淑华一、选题的指导思想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对课标规定的内容标准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合理整合,突破了多年来传统的植物、动物和人体生理卫生等部分的学科体系,构建了突出人与生物圈及其关系的学科体系:第一册包括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册是生物圈中的人;第三册包括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四册包括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健康地生活以及结语——学习并没有结束。
尽管初中生物新教材尚未编排研究性学习课题,但新教材探究性学习为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行性。
为了与国外基础教育改革趋势及我国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相衔接,有必要在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二、研究课题的设计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教版)的编排体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七年级是人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也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飞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决定了在七年级下学期开展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
学生在学习“生物及生物圈中的生物”基础上开展为期一周的研究性学习,确定研究的主题“健康地生活”,通过一学期的小课题研究,使学生达到独立获得健康保健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
并在研究性学习学期计划实施中,构建以“自我反馈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根据初中生已有的学识水平和已形成的学习方式,采取以教师提供课题,学生自主选题为主,学生也可自主提出课题,但一定要经过师生论证通过。
课题设计如下:1)心脏病种类及其预防的研究;2)关于合理膳食的研究;3)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4)初中生视力情况调查;5)关于肺癌的调查;6)关于糖尿病的调查;7)调查本市某区学龄前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情况;8)酸雨对生物影响的研究;9)现河公园水质污染的调查和处理建议;10)垃圾与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
初中生物学 课题研究

初中生物学课题研究一、引言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初中生物学作为生物学入门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生物学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
因此,我们开展了初中生物学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我们选取了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课题进行研究:(1)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4)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与防治。
2. 研究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研究:(1)文献综述: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数据分析,探究环境污染等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与防治措施。
三、结果与讨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生物学知识,提高了科学素养;2. 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分析数据、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3. 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加强: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增强了合作精神;4.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了发现问题、提出新思路,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结论通过初中生物学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大力推广课题研究这种教学方式,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初中生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生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初中生物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和学生的关注。
本课题旨在研究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探索其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 探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分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用;- 提出针对初中生物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改进建议。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收集数据。
首先,针对一所中学的初中生物教学班级,发放问卷并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
其次,对教学班级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效果。
最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
4. 研究结果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生物知识;-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5. 结论与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应该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推广和培训,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支持和资源。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和结论,我们建议:- 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在其他学科和教育阶段的应用;- 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上的教学水平;- 鼓励学校和教育部门在教学设计和课程改革中更多地融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生物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生物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课题名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我校《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已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立项(立项编号是*****)。
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作如下汇报: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目前,由于过分追求升学率,造成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
学生通过加班加点,大量的机械练习、背诵等,掌握的是死的知识,至于知识是如何产生的,怎么运用,都不得而知。
“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是这种现象的描述。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是重要原因之一。
生物学科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高,学生及家长在思想上都不够重视,教学受到了一定影响。
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水平,是生物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生活化教学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之一。
生物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巧妙自然地把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变枯燥为生动。
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释放创新潜能。
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拓宽了课堂的空间规模、教材的知识广度,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
力图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题就是针对当前的教育形势提出来的。
研究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式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
我们认为该研究课题是体现社会需求的、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它的研究必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实验的理论基础与依据(一)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程和教学理论、指导和促进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本课题从2014年12月份开始申报,经过市教研室的审查鉴定,于2015年1月正式立项。
按照微型课题的要求,我刻苦努力,结合实际教学,本着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的精神,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目的意义1、课题提出的背景实验课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
在新课程标准深入实施的今天,生物实验教学虽然有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的要求,但是在思维模式、操作方式上还主要采用的是“明确目的—实验操作—验证结论”的教学模式。
虽然课本中也有了不少探究性实验,可是基于初中生的知识和能力及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大多数是根据书上的提示和教师的指导采用“依葫芦画瓢”的方式来进行操作。
本人在这几年的中考实验考试监考中发现,生物实验教学实际状况是: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缺乏,对实验设计、方法、步骤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更耐人寻味的是,一些重点中学的学生对实验结果对答如流,实验操作却不尽如人意,而后者的培养正是实验课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那么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作为一线教师,我已深刻感受到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严重问题,传统的实验教学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思维能力等都受到约束,很大程度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被束缚着,这不应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应当说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
如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硬件设施的不足,当然更重要的是受常规教学中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及教学模式的影响,实验教学的普遍实施受时间因素、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因素的影响,学校在设置生物教学课时时通常较少,七、八年级每周2课时,但探究性实验往往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这就远远不能保证实验课的有效实施。
同时学生没有良好地学习习惯,也不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同时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及对教材的不适应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和合理的使用教材方面;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创设学习情景方面;在短时间内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方面都存在着困难。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初中生物课程作为学生基础科学教育的一部分,探讨了生物的原理和生态系统的运作。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学的相关概念,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某种生物的特征和行为,探索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开展此项研究,我们将展示学生对于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科学观察、数据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
研究内容和方法我们选取了昆虫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中一种昆虫的特征、生活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通过以下方法开展研究:1. 文献综述:对该昆虫的已有研究文献进行调查和整理,以便了解其基本信息和已知特征;2. 野外观察:到自然环境中观察该昆虫的栖息地,记录其活动性、食物来源和与其他生物的互动;3. 实验设计:开展一系列简单的实验,探究该昆虫对不同环境因素的反应,如温度、湿度等;4. 数据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索该昆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和生态影响。
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提高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促进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预期结果包括:1. 对该昆虫的基本特征和行为性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2. 对该昆虫与其它生物的相互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3. 对环境因素对该昆虫的影响有更具体的数据支持;4.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能力。
研究计划和预期进展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如下:预期进展如下:1. 第一周:完成文献综述,初步了解研究对象;2. 第二周:完成野外观察,收集相关数据;3. 第三周:完成实验设计,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4. 第四周:实施实验并收集数据;5. 第五周:数据分析和整理,准备研究报告所需的数据和图表;6. 第六周: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校对和修改。
参考文献[1] 作者1. 《昆虫学研究进展》. 出版社, 年份.[2] 作者2. 《昆虫生态学导论》. 出版社, 年份.以上是初中生物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的内容,请审阅。
初中教科研课题:《初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课题申报\初中生物课题申报《初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研究》开题报告《初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我的课题成立于202X年2月,202X年3月申报,已通过延安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微型课题立项,实施从202X年3月开始,历时9个月的课题研究,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作如下汇报: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初中生物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的生物实验课必须冲破重重困难,打造有效生物实验课堂,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学工作者逐渐更新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发挥专业学科优势,转变陈旧教育思想,积极投身实验创新教育,虽然我们队伍中的很多人对实验教学进行了积极改进和优化,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仍达不到有效。
我们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与生物科学知识密不可分,要想学好生物科学知识必须要探究生物实验,研究出一些有效实验操作方法,改进当前实验落后的局面,因此初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研究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创造性地设计生物实验,为注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使之以崭新的面貌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中,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物实验中,感受到实验的乐趣、实践的充实、合作的收获、成功的喜悦等。
二、理论依据1.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题的研究,使课程结构合理化,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内容综合化,本课题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素养为总目标,在新课标中指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保持对生物知识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只有提高生物实验操作的有效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生物有效实验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2.在我们的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探究课是非常多的,学生面对众多的实验,也会心生倦意,所以教师应将这些实验按小组的形式分配给学生去进行综合学习和操作,因为,小组合作过程就是探究讨论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获得更多的思考和理解,从而真正地实现实验课的探究意义,为他们今后的长远发展和进步带来极大的好处。
《初中生物学生实验能力的研究》课题的中期报告

《初中生物学生实验能力的研究》课题的中期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生物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学生实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物教学质量。
为此,本课题旨在研究初中生物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优化实验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1. 了解初中生物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状况,分析现有教学条件下学生实验能力的优势与不足。
2. 探究影响初中生物学生实验能力的各种因素,包括教师教学方法、实验资源配置、学生个体差异等。
3. 提出针对性的实验教学改进措施,促进初中生物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教育心理学、生物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文献,了解学生实验能力发展的理论基础。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初中生物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调查,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3. 访谈法:访谈初中生物教师和学生,了解他们对实验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4. 实验观察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表现,分析学生的实验能力水平。
四、研究进展1. 完成问卷调查和访谈工作,共收集有效问卷200份,访谈教师和学生共计50人次。
2. 对问卷和访谈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初中生物学生在实验能力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实验操作技能欠佳,如实验仪器使用、数据处理等方面;- 实验探究能力不足,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安全意识薄弱,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认识不足。
3. 针对调查结果,已初步提出以下实验教学改进措施:- 加强实验操作技能的培训,增加实验实践环节;- 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实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五、存在问题及后续工作计划1. 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流程理解不深,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
2. 工作计划:- 针对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加强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实验;-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反思,让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实验能力;- 进一步完善问卷调查和访谈内容,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状况。
初中生物调查报告6篇

初中生物调查报告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自我介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self introdu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初中生物调查报告6篇长期的调查报告可能会包括多个研究周期的数据和结果,调查报告注明参与调查的研究人员的基本信息和背景,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初中生物调查报告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生物研究性报告范文

初中生物研究性报告范文【中英文版】Title: Sample Research Report on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Introduction:This research report aim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topic of biology in junior high school.Through extensive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we aim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matter and its various aspects.The report is structured in a way that allows for a logical flow of information, starting from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to the methodology, results, and conclusion.引言:这份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和分析初中生物学科。
通过广泛的研究和调查,我们旨在全面了解该主题及其各个方面。
报告的结构使得信息流动具有逻辑性,从背景信息到方法论,结果和结论。
Body:1.Background Information: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is a crucial subject that helps students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living organism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environment.The subject matter covers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cells, genetics, evolution, and ecology.By studying biology, students gain valuabl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at can be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medic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biotechnology.1.背景信息:初中生物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它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体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课题研究报告《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柏玉娟2011.10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我校《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已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立项(立项编号是*****)。
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作如下汇报: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目前,由于过分追求升学率,造成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
学生通过加班加点,大量的机械练习、背诵等,掌握的是死的知识,至于知识是如何产生的,怎么运用,都不得而知。
“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是这种现象的描述。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是重要原因之一。
生物学科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高,学生及家长在思想上都不够重视,教学受到了一定影响。
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水平,是生物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生活化教学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之一。
生物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巧妙自然地把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变枯燥为生动。
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释放创新潜能。
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拓宽了课堂的空间规模、教材的知识广度,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
力图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题就是针对当前的教育形势提出来的。
研究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式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
我们认为该研究课题是体现社会需求的、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它的研究必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实验的理论基础与依据(一)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程和教学理论、指导和促进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上一页下一页质疑的需要与可能。
生活化教学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
(二)国外教育理论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有些儿童在小学里是优秀生,而到了中年级却变成了学习差的学生。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不会运用概括性的知识去认识周围现实,而学生之所以不会运用,又是因为他们的概括性的概念、结论和判断不是通过研究事实和现象的途径形成的,而是死记硬背得来的。
”知识的形成要从现实生活中来,学生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灵活地运用。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
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三)国内教育理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新课程提倡“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这些理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方向和应追求的目标。
“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正是想探讨这个问题并付诸于实践。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运用。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所谓生物生活化教学,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生物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中获得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必要的社会生活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学校的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的研究已有了近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进行教育改革。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就是倡导每一个学生都公平地享上一页下一页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五、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一方面拓宽课堂的空间规模,另一方面拓展教材的知识广度。
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本课题研究的侧重点与其他人的研究不同,我们研究的是如何让生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特别是同体育教学之间密切的渗透,有其推广价值。
六、研究目标与内容(一)目标1.探索生物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2.探索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的操作模式3.提高学生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和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二)内容1.教学目标要体现生活化目标是行动的向导,教师要真正落实“生活化”的理念,首先应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从一维转向多维,即从传统的过于偏重认知目标,向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目标转变。
2.教学内容要体现生活化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调查、实验、探究等方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使他们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在生物教学中,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
因此,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获得“案例”本身,而应是掌握“案例”之后的某些有价值的东西。
据此,教学内容不应该拘泥于教材,教学内容要体现生活化。
3.教学方式要体现生活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即由传统的师生授受向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和探究教学转变。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不再是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多向交流的关系。
七、研究对象与范围上一页下一页临沂册山中学七年级和八年级全体在校生八、课题研究的思路与主要方法前期工作:以文献资料法为主,学习有关文献,搜集资料;具体实施阶段: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根据学生实际确定实验班级将收集整理的成功经验分别进行实验,探索最佳途径;辅以个案研究法,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个案研究。
成果总结阶段:以实验观察分析法,案例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广泛收集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各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九、课题研究的措施和步骤(一)研究的措施1.在课堂上让学生说起来(1)“课前5分钟随谈”指在每次课前由老师指定一个学生利用三到五分钟时间,在一种轻松、民主的氛围中,通过即兴演讲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讲述与生物相关的生活小常识、趣闻、名人轶事、科学前沿等,既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演讲后师生互动式的评论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仅仅是在课堂上听还不够,还要求每一个学生将所讲的内容摘抄或剪贴到生物记事本上,供全班同学翻阅浏览。
如果坚持下来,学生知道有关生物的知识会越来越多,会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会激发学生对生物的一些思考。
(2)利用不同课堂“说”。
新授课时,让学生说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知识和生物学信息;探究课时,让学生领悟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性。
学会正确的表达个人与小组的探究原理、思维方法、操作过程、实验现象、探究结论及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以引起全班的关注。
在交流过程中,还养成了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3)小结课时,放手让学生运用各种形式总结单元的知识、能力、情感各方面的所得提供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展示出来。
2、在课余时间(1)营造校园浓郁的生命科学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生动、鲜活的例子、多种教学方式,同时还要利用教室的黑板报、著名的生物学家肖像及名言、学校的学科专栏、学科专题报告、学科竞赛、学习经验交流等形式;营造学习生物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良好的心理暗示,感受生命科学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生命科学意识。
(2)把课堂从教室转移到校园可以从校园里的各种花草树木入手,让学生辨别植物的种类,结合季节更迭,注意培养学生采集标本并进行制作的技能。
同时,利用家养动物和常见的动物进行种类的识别。
结合生物实物、挂图、模型等较直观地提供生物学的知识,把学上一页下一页生带到一个视觉清楚的世界里。
还可以进行课外生物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课本的知识,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设计,并进行科学实验。
(3)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对身边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原因及状况调查,对绿色工厂的参观访问,让学生提出环保设想和对策;通过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环境宣传、环保知识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解和认识,让他们成为环境保护资源的有力宣传者和执行者;生物教学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多选择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生物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交给学生一些扦插、压条、嫁接的常识,并在课外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利用周末和假日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和适应社会,因此要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和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包括观察、实验、调查、发现搜集、选择信息、分析归纳、设计和调整方案等,在探究中不断积累经验,挖掘发展潜能,增强创新和应变能力,利用周末开展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
(二)本研究活动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2月)为资料准备、理论学习和实验设计阶段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内容、对象,学习相关理论,讨论课题实施计划,完成课题实验方案的总体设计及课题组各成员的具体分工,申报与立项。
2.第二阶段(2011年1月—2011年12月)为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阶段主要任务是按课题方案,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实施,运用科学方法、手段进行实施研究,从而为课题研究获得第一手材料。
3.第三阶段(2012年1月—2012年6月)为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全面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实验资料,总结经验与研究成果,全面汇编实验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十、课题成果形式:课件、论文、结题报告十一、研究人员分工柏玉娟:课题第一负责人,主持课题研究工作,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负责指导、调整、协调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过程,案例收集、组织教学研讨、阶段总结会议召集,结题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