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建设与工程地质选线

合集下载

川藏铁路艰险山区地质选线原则研究

川藏铁路艰险山区地质选线原则研究

川藏铁路艰险山区地质选线原则研究李巍【摘要】川藏铁路是国家铁路网中重要的战略通道,雅安至林芝段铁路需要穿越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横断山脉.以川藏铁路前期地质研究工作为基础,结合以往铁路在艰险山区建设经验,针对该区域特殊的地质环境,探讨了适应该区域地质选线及工程选线原则,提出了前期研究工作的思路和工作重点.【期刊名称】《铁道经济研究》【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3页(P13-15)【关键词】川藏铁路;艰险山区;选线原则【作者】李巍【作者单位】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我国中长期路网规划有五条进藏铁路通道,分别为青藏、川藏、滇藏、新藏以及西宁经玉树至昌都铁路,目前除青藏铁路、拉日铁路建成通车外,还有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段、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拉萨至林芝段在建。

川藏铁路全线的规划建设,将结束川西以及藏东南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是对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力的支撑,也进一步巩固了四川省作为西藏大后方的历史地位,对解决西部铁路发展不平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川藏铁路规建设稳步推进1.1 川藏铁路规划建设情况川藏铁路起于成都铁路枢纽,向西经雅安、泸定、康定、新都桥、昌都、波密、林芝至拉萨,规划线路全长1 860 km。

线路需要横穿横断山脉,具有地形高差大、地灾规模大、构造活动强等显著特征。

为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营的安全可靠,川藏铁路按照“一次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建设工作。

其中成都至雅安铁路全长146 km,2013年11月成都至朝阳湖段开工建设,2015年5月朝阳湖至雅安段开工建设,全段计划2019年建成通车。

拉萨至林芝铁路全长435 km,2015年3月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计划2021年底建成通车。

工程最为复杂的雅安至林芝段,前期工作已开展,将根据前期勘察研究情况,成熟一段建设一段,并力争尽早全线建成通车。

1.2 在高原复杂山区铁路建设的探索近年来我国在高原复杂山区主要建设了拉萨至日喀则、拉林至林芝、丽江至香格里拉等铁路,在高原高寒以及地质复杂山区铁路的建设方面积累了经验。

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分布及特征

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分布及特征

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分布及特征张启兴;毛建业;李彬【摘要】结合青藏铁路格尔木一昆仑山口段自然地理条件,对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分别总结归纳了山区、平原区的主要地质灾害特点及原因,并阐述了该区域地震灾害的影响,为保障今后青藏铁路安全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Combining with natural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Tibet railway at Golmud-Kunlun mountain section, the essay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respectively outlines the main geological disaster features and causes in mountain and plateau region, and describes the seismic impacts, which has provided certain scientific basis for future safe operation of Tibet railway.【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1(037)029【总页数】3页(P142-144)【关键词】高原;铁路;地质灾害;特征【作者】张启兴;毛建业;李彬【作者单位】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810000;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青海格尔木816000;青海省电力设计院,青海西宁8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6.41青藏铁路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起点在青海省省会西宁市,终点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1 956 km。

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沿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纳曲、当雄、羊八井、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 142 km。

青藏铁路沿线纳赤台——沱沱河段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青藏铁路沿线纳赤台——沱沱河段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青藏铁 路 沿线 纳赤 台_一 沱 沱河段 工程砘. 条停概 述 曹德 云 雷确 一 ~ 质
z 晓一 魏 海峰 王选 民 F 琶
内主 分布着 中低 纬 发 、 海拔 的 片状 多 年冻 土 高 和 岛状 多年 冻 土 。以 昆仑 山 勾界 , 仑 } 融 以北 地 区主 要为 岛状 多 年 冻 土 区 , 在 昆 仑山 以南 主要 而
维 期 )
2 午6 ( 肼
青 藏 铁 路 沿 线 纳赤 台~ ~ 沱 沱河 段 工 程地 质 条 件 概 述
曹德 云 , 雷有德 , 邓晓飞 , 海峰 , 魏 王选 民
( 青海省 环境地 质勘 查局 , 青海 西宁 800 ) 107
青 藏高 原素 有世 界第 三极 之称 。 自晚更新 世
以来 , 高原上 形 成 了连 续 分 布 的 多年 冻 土 。距今 20 0~ 0 a 间 , 0 5 0 期 气温 转 暖 , 土分 布线 上 升 , 冻 内 部 河谷 区冻 土层 从 上 向下融 化 8~1m, 0 形成 河床
作 , 雪交 加 。 冰
铁 路沿线 其 中 的一 段 ( 纳赤 台 一沱沱河 段 ) 的地 质
条 件作 以下 简要 的叙 述 。 1 工作 区 内的气候 特 征和 植被 、 水文情 况
具有 明显 的垂 直 分带 性 , 态 环 境 的严酷 限制 着 生
植 被 区系 的发 生 和发 展 , 东北 向西 南逐 渐 由荒 从 漠 到 草 原 到 高 原 草 旬 到 高 寒 灌 丛 , 中 海 拔 其 5 )m以上 地带 多分 布有苔 藓 、 (0 X 角蒿 等 , 拔 40 海 00
均气 温 一 ℃ , 低 气 温 在 一3 ℃ 以 下 , 5 最 0 冻结 期 由

中国铁路建设中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

中国铁路建设中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

铁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五 五 个方面:
Ⅰ.高山峡谷地区的斜坡物质运动 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及深路堑 Ⅱ.特殊岩土的变形和破坏 主要有软土、膨胀岩土、冻土、盐渍土、 湿陷土、岩溶、风沙等。
Ⅲ.越分水岭深埋隧道的山体能量释放和物质运 动 主要有围岩坍塌、软岩塑变、硬岩岩爆、涌水、 突泥、突水、瓦斯及其它有、有害气体溢出爆燃、 高地温热害、放射性危害及洞口部位的山体变形。 Ⅳ.地壳运动及活动性断层 主要有引发的地震灾害、地面变形和位移破坏、 斜坡运动灾害。 Ⅴ.铁路工程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问题 如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弃土弃碴泥石流、工 程滑坡、水库坍岸等。
目前该段青藏铁路施工顺利,在攻克多年冻土区筑路这 一世界性难题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通过精心地质选线,不断 优化线位,在比较准确的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一 系列科学的设计和施工原则,路基、桥涵、隧道工程已基本 完成,建成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已胜 利在望。
20).宜昌至万州铁路
总之,上个世纪后五十年共建成80条新建和57 条改建铁路干、支线,正在建设中的还有近20条 干、支线铁路。上述20个工程实例,是在某些方 面有代表性的工程。20条铁路的地质选线均是成 功的,在查清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上,采取 了合理有效的工程对策,确保了铁路建设。铁路 工程地质的技术进步促进了铁路工程建设的发展, 铁路工程建设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了铁路工程地质 技术的进步。
二、既有铁路建设和地质工作情况
铁路工程地质是线性工程地质,每一条线路、 每一座隧道、每一座桥梁、每一段路基都有不同 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如: 1).兰州至新疆铁路 2).宝鸡至成都铁路 3).鹰潭至厦门铁路 4).包头至兰州铁路
5).成都至昆明铁路

青藏高原区的自然区域特征

青藏高原区的自然区域特征

比较拉萨和武 城市
拉萨
武汉
汉气温年较差 7月均温
并分析原因
1月均温
15.1 -2.3
28.8 3.0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较同纬度低;(2分)冬季 南拉下萨的与寒武冷汉气纬流度影相响差不不到大,,气但温气不温太年低较,差所相以差年却较很差大小。。试(分2分析) 武其汉原地因处。长(江8中分下)游平原,地势低(2分),且受副高影响,夏季 气温高;冬季受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2分),气温下降幅度大, 所以年较差大。
向纬 背 山 南 北思山阳度阴地北坡考地坡越 坡 高: 的与低 植 高 雪 ,山 海背, 被 线 南地 拔阴山 带 垂 哪 坡垂 高坡地 比 直 侧 是直 度植垂 向 带 高 迎自 与被直阳谱?风然垂带自坡越为带直的然高复什,谱带高带度杂么降与谱度越要。?水纬的有复低多度复何杂。有杂区(何性别迎关 有?风系 何为坡? 关什雪系么线??低)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分异和水平分异
地域分异
表现
自然景观随海拔升高
垂直分异
而发生明显变化,从 高原边缘向内部,垂
直变化:繁-简
东南温暖湿润,西北
寒冷干旱,植被由东
水平分异
南向西北表现为:山 地森林-高山草甸-
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的水平变化
成因
地势的强烈抬升,水热 状况随高度变化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为校完整的高原, 东南为南北走向的高山 峡谷,夏半年有印度洋、 太平洋的水汽进入
二、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
(1)地形,高原为主.世界最高。中国最大。 (2)地势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西北高 ,东南低; (3)景观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

青藏铁路建设和冻土问题

青藏铁路建设和冻土问题

青藏铁路建设和冻土问题内容摘要: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全长约1925公里,其中格拉段长约1118公里。

海拔4000米的地段有965公里,最高点唐古拉山口为5072米。

穿越多年冻土…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全长约1925公里,其中格拉段长约1118公里。

海拔4000米的地段有965公里,最高点唐古拉山口为5072米。

穿越多年冻土区长度为632公里,其中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长度约550公里,岛状不连续多年冻土区长度约82公里。

在632公里的冻土带中,年平均地温高于-1.0℃多年冻土区275公里,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区221公里, 高温高含冰量重叠路段约为134公里。

高原、冻土和生态脆弱就成为青藏铁路修筑的三大难题,而冻土问题是青藏铁路成败的最关键问题。

冻土和冻土危害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和土壤。

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季节冻土以及多年冻土。

地球上冻土区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50%,其中多年冻土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5%。

我国多年冻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2%。

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含有丰富的地下冰,所以冻土具有强的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

同时,由于冰存在相变特征,未冻水分具有迁移特性,因此冻土也具有融化下沉性和冻胀性。

冻土工程不同于一般岩土工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冻土工程中温度是一个关键参数。

由此也决定了冻土工程的稳定性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多年冻土区由于反复的冻融作用,产生许多特殊的自然地质现象,如冻胀、融沉、冻拔、冻裂、冰锥、冻融分选、热融湖塘、融冻泥流等,对工程建筑有极大的影响。

多年冻土区常见的道路工程病害是融沉和冻胀问题。

冻胀就是土在冻结过程中,土中水分转化为冰,引起土颗粒间的相对位移,使土体积产生膨胀、土表面升高;当土中冰转变为水时,土便发生融化下沉,称为融沉。

以青藏公路为例,85%的路基病害是融沉造成的,15%为冻胀和翻浆所致。

青藏铁路唐古拉至安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对策

青藏铁路唐古拉至安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对策

维普资讯
42




20 0 7年第 3期
2 2 唐 古拉 山前 漫 流 区 .
( ) 流 区特征 1漫 地 形 宽 阔 , 表径流 发育 , 地 呈漫 流状 , 明显沟槽 , 无 地表草 皮稀 疏 。地 面冰 水 沉 积 层松 软 , 上水 十 分 发 层
线 路宜 避 开活 动断 裂 , 以绕 避 时 , 在断裂 较 窄 难 应 处 以简易工 程 大角度 通过 。不 宜 在断裂 带 内设置 大 中
桥、 高桥 、 隧道 、 高填深挖等难 以修复的大型工程 。青
藏 高原 新构 造运 动 的 特点 是 : 藏 铁 路 沿 线 的 活 动 断 青 裂 带 , 大部 分 与线 路呈 直交 或大 角度 相交 , 绝 线路 无法 绕 避 , 段也 不例 外 。 当必 须设 桥 时 , 尽量 降低 桥 的 此 应 高 度或 采用 小跨 度梁 。
4 84m 年平 均蒸 发量 为 1 8 . m; 大瞬 时风 速 2 . m, 2 9m 最 7
收 稿 日期 :07—0 2 20 4— 4 作者简介: 胡力学( 9 4 ) 男 ,9 5年 毕业于 西安地质学 院地质 矿产 16 一 , 18 调查专业 , 高级工程师。
( ) 程对 策 2工
地质 问题 , 此类地 质 问题 分布 特征 和对 策进 行 了论述 。 对
关键 词 活断 裂 漫流 多年 冻土 不 良冻 土 对策
达 3. / 。 8 0m s
1 概 况
1 1 地 形 地 貌 .
13 地 层 岩 性 .
本段出露且与工程有关的地层有第 四系全新统冲 积、 洪积 、 冰水沉积层 , 上第三系泥岩、 砂岩 、 砾岩 , 侏罗 系 泥岩 、 泥灰 岩 、 砾岩 、 岩 、 岩 、 页 砂 石灰 岩 。

浅谈青藏铁路清水河试验段工程地质选址

浅谈青藏铁路清水河试验段工程地质选址
中图 分 类 号 : 5 U2 文 献标 识 码 : A
1 概 况
清水河试验段 位 于青 藏高 原腹 地 , 属楚玛 尔河 高平原 区 , 地
略有起伏 , 地表植被稀疏 , 覆盖 率 1 0% ~1 5%。发 育开 青 藏铁 路格拉段起点 为青海 省格尔木市 , 终点为西藏 自治 区 形平缓 , 阔型 冲沟 , 分布有半 固定沙丘 。线 路位 于青藏公路东侧约 1k m- 拉萨市 , 全长 112 k , 中海拔 在 40 0 m 以上 的线 路 就 有 4 m2 其 0 2k 交通 比较 便利。 m, 9 5k 2穿越连续多年冻 土地 区约 50k 。青藏铁路 的建设 关 6 m ; 5 m2
用量 。
通 车运营赢 得了时间。
2 在 混凝 土中掺加 适量外 加剂 , ) 提高混凝 土张拉 前 的强 度 ,
S tlm e o r la ay i n r e h o y o e te ntc nto nd a l sso c e p t e r f n
t e c n i u u o e ms f rJ n i i h al y ta st h o tn o sb x b a o i b n l tr i g wa r i n
细孔 中移动 , 同时吸附在凝胶粒子上 的吸 附水 因荷载应 力 向毛细
孔迁移渗透造成混凝 土徐 变。
混凝 土水灰 比较小或混凝 土在水 中养护时 , 同龄期 的水泥石 下时 , 混凝土 的坍落度可控制在 1 m~1 n 之间 ; 4c 5cl 混凝 土最大 中未填满 的孔 隙较 小。水灰 比相 同的混 凝土 , 其水 泥用量 愈 多, 的坍落度为 1 i。 8c n 即水泥石相对含量愈大 , 其徐变 愈大 。混凝土所用 骨料弹性 模量

青藏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设计

青藏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设计
控制融化原则(高温不稳定区):某些区域多年冻土生存条件脆弱,气 候波动有可能改变其状态,在施工和运营期间难以保证或没有必要保持多年 冻土完全冻结状态。
挖出高含冰量多年冻土/以桥代路(高温极不稳定区):此区段多年冻土 受各种影响,基本上没有抵抗气温升温的能力,收到气候波动的影响较易从 负温变成正温,或在零度等温线处摆动,使冻土稳定在冻结状态较为困难, 可能形成不衔接的冻土和融区,工程稳定性差。
并贯穿或
3.最小曲线半径:800m,个别困难地段:600m。
直股伸入
4.最大坡度:20‰。 5.牵引种类:内燃,预留电气化条件。
车站的线 路为正线。
6.机车种类:暂定DF8型。
7.牵引质量:2000t。
8.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预留850m。
9.闭塞类型:自动站间闭塞。
闭塞指列车进入区间后,使之
※路堤和路堑
1、路堤指的是比原地面 高出许多的堤岸式路面, 即高于原地面的全部用岩 土填筑而成的路基。 2、路堑是指全部在原地 面开挖而成的路基或低于 原地面的挖方路基。路堑 开挖后破坏了原地层的天 然平衡状态,其稳定性主 要取决于地质与水文条件, 以及边坡深度和边坡坡度。
2.4路堑设计
多填少挖是多年冻土地区选线的主要原则。多年冻 土地区尽可能避免修筑路堑。但因地形地貌的限制,线 路平纵断面的要求,少数穿越多年冻土地段的路堑仍然 难免。根据保护多年冻土的设计原则,对路堑基底和边 坡后高含冰量冻土需挖除换填,设保温层。换填厚度可 根据计算确定,并考虑填料换填系数。堑顶进行保温处 理,采用包角形式,并平铺复合土工膜隔水层。
b.挡土墙采用轻型、拼装化结构,如“L”型、桩板式挡土墙等。挡土墙墙 背设置隔热保温层,换填颗粒土等措施,以保护多年冻土和防止冻胀。隔热 层厚度和换填厚度通过计算确定。

青藏铁路建设故事

青藏铁路建设故事

青藏铁路建设故事1. 引言青藏铁路,是连接中国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一条高原铁路线,全长1956公里。

它被誉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也是中国在高原地区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

本文将介绍青藏铁路的建设故事,从规划、设计到实施,展现了中国人民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的精神。

2. 规划与设计2.1 地理条件和挑战青藏高原地处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候恶劣,地质复杂。

这些因素给青藏铁路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规划和设计团队必须充分考虑高原缺氧、低温、强风等自然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2 技术方案选择为了克服高原地区土壤冻融、塌方等问题,规划和设计团队决定采用特殊的技术方案。

他们选择了隧道和桥梁相结合的方式,以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并确保铁路线的通行能力和稳定性。

2.3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建设青藏铁路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规划和设计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建设隧道、搭建高架桥、限制车速等。

3. 建设与实施3.1 勘察和测量在正式开工前,建设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勘察和测量工作。

他们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对青藏高原地区进行详细的地形、地质、气候等调查,为后续工程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3.2 施工困难与突破由于地理条件恶劣,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施工困难。

在高原缺氧、低温等极端条件下,建设者们不畏艰难,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

他们采用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建设了一系列大型桥梁和隧道,为铁路线的顺利通行奠定了基础。

3.3 人员培训与安全保障青藏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建设团队进行了广泛的人员培训,并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

他们组织了应急演练、安全培训等活动,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能力。

4. 成果与影响4.1 铁路线通车与运营经过多年的努力,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

入藏铁路四个方案,为何首选青藏线?

入藏铁路四个方案,为何首选青藏线?

专栏工程财务实践入藏铁路四个方案,为何首选青藏线?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青藏铁路就要启动,这一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反复论证的高原铁路工程,历经了半个世纪,经过甘藏、川藏、滇藏三条铁路规划方案的反复比较,青藏线首先胜出。

本文将在线路长短、造价、造桥、运能和建设工期等方面来论证其最终胜出的原因。

青藏铁路与其他几条进藏通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势。

同以1995年底物价水平为基础,青藏线投资为139.2亿元,甘藏线为638.4亿元,川藏线为767.9亿元,滇藏线为653.8亿元。

从(新建)线路长度看,青藏线格尔木至拉萨实际建筑长度为1118㎞,甘藏线为2126km,川藏线为1927km,滇藏线为1594km。

从各线桥隧总长度和密度看,青藏线桥隧总长为30.6km,其中最长隧道1210m,桥隧总长占线路总长 2.8%;甘藏线桥隧总长438.69km,其中最长隧道8800m,桥隧总长占线路总长20.6%;川藏线桥隧总长为819.24km,其中最长隧道19500m,桥隧总长占线路总长42.5%;滇藏线桥隧总长为710.65km,其中最长隧道15300m,桥隧总长占线路总长42.97%;从造价(静态)指标看,青藏线为1289万元/km,甘藏线为3003万元/km,川藏线为3985万元/km,滇藏线为3952万元/km。

从工期看,青藏铁路自50年代末期至今,作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基础资料比较可靠可信,是其他三条进藏铁路无法比较的。

总工期青藏线为6年,川藏线为38年,滇藏线为32年。

从施工条件看,青藏线所进过大部分地区地势平缓,无重大约定控制工期的工程,且基本与青藏公路并行,交通条件最为方便,为铁路组织大型施工机械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创造了有利条件。

甘藏、川藏、滇藏均不具备此条件从运输经路看,拉萨至北京、上海,经青藏线为3952千米、4326千米,经甘藏线为4022千米、4396千米,经川藏线为4063千米、4366千米,经滇藏线为5204千米、5089千米。

青藏线多年冻土遥感调查工程地质分区

青藏线多年冻土遥感调查工程地质分区

2006年12月铁道工程学报增刊J O U R N A L O F R A I L W A Y E N G I N E E R I N GSO C I ET Y D ecem ber2006Su ppl e m e n t文章编号:1006—2106(2006)增刊一0184—05青藏线多年冻土遥感调查工程地质分区+甄春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20)提要:青藏铁路北起昆仑山北坡西大滩,南至唐古拉山南坡安多560余千米为多年冻土区。

这里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极其恶劣。

采用遥感技术,通过冻土不良地质现象和冻土工程地质环境因素的综合判释,以冻土不良地质现象和冻融活动性特征为基础,通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表水体、水文地质、植被发育以及地形坡向等要素的专题制图和综合分析进行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分区,将多年冻土区划分为强烈冻融活动区、中等冻融活动区和一般冻融活动区。

可依照不同等级的冻融活动区制定指导性的工程勘察技术原则。

关键词: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分区;遥感技术中图分类号:T P79文献标识码:AEngi neer i ng G e ol ogi ca l Sect i on Z one of Q i nghai-Ti bet R ai l w ay Per m af r os t by R e m ot e Se ns i ng T echnol ogyZ H E N C hun-xi ang(E ngi ne er i ng D e si gn&C onsul t ant G r oup C o.L t d of C hi na R ail w ay,B ei j ing100020,Chi na)A bst r a ct:Q i nghai-T i bet r ai l w ay pas ses t hr ough560km perm af r o s t a r e a f r om t he X i da t an i n t he K unl un M o unt ai n nor t h s l ope t o t he A nd uo i n t he T a nggu l a M ou nt a i n s ou t h s l ope.The nat ur al condi t i ons ar e very abom i nab l e.B y r em ot e s ensi ng i nt e rpr et a t i ons,t he t opi c m aps f or geom or phol ogy,pet r ol ogy,hydr ol ogy,hydr ogeol ogy,veg et at i on and s l ope di r ec t i on w er e m ade.Fur t her m or e,bas ed on w hi ch engi neer i ng geol ogi c zon i ng f or t he per m af r os t a r e a c am e i n t o bei ng,t echni cal pri nc i pl es f or engi neer i ng i nves t i gat i ons m ay be dr aw n up i n t he l i g ht of t he zoni ng.K ey w or ds:p er m af r os t;engi neer i ng geol ogi c s ec t i on zone;r em ot e s ensi ng t echnol ogy青藏铁路起自青海省省会西宁市,终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956km。

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关角隧道越岭区综合地质选线

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关角隧道越岭区综合地质选线

既有关 角 隧道位 于关 角垭 口附 近 , 建于 2 修 0世 纪
6 、0年代 , 道 区 地 质 条 件 复 杂 。勘 察 设 计 时 也 做 07 隧 了长短 隧道方 案 的 比选 , 但受 当时经济 、 技术 条件 的限
制, 最终选 择 了长40 8m的越 岭 隧道 方 案 。隧 道竣 工 0 至 今病 害不断 , 经 多 次 整治 , 效 果 不 佳 。因 此 , 虽 但 修
深度/ m
3~5 4~1 O 8~l 5 >l 5
基本 承 载力 / P ka
l0~2 0 5 0 l0~20 8 5 2 0~30 0 0 3 o~ 5 o 40
4 结束语
根据在 奎北 线对 第 三 系 泥岩 的勘 察 , 识 到 对第 认
[ ] G Jl —8 膨胀土地 区建筑技术规范[ ] 2 B I2 7 s [ ] 张勤 , 3 陈志坚. 岩土工程地 质学 [ . M] 郑州 : 黄河水利出版社 ,0 0 20
关键词 关 角隧道 越岭区 综合 地 质选 线
1 概 述
青藏 铁路 西 宁至格 尔 木 段 是青 藏 铁 路 一期 工 程 , 线 路全 长 80多 公 里 , 建 于 2 0 修 0世 纪 7 0年 代 。受 当 时技 术经 济 条 件 的 限 制 , 有 铁 路 曲线 半 径 小 、 度 既 坡 大 。随着青 藏铁 路二 期 工 程 格 拉段 的开通 运 营 , 段 本
略高 于坚硬 的黏 性土 。 同时考 虑微地 貌 及地 下水 位 年 变化 幅度 的影 响 , 对其深度进 行 10~ . . 15的修正 。
三 系泥 岩风化 程度 的 划 分 是 不容 易 的 , 建 议对 其 不 故
进 行风化 程度 划分 , 但考 虑 到设计 参数 的提供 , 应进 行 物 理力学 分层 。 物理 力学 分层 可考 虑按 当地 的大气 影 响深 度对其 进行 物理 力学 分层 , 考 虑微 地 貌 及 地 下水 位年 变 化 并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段的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问题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段的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问题

刘传正 . 黄河下游 断流问题c ] 中 国区域地质 , 论 . J
青 藏 铁 路 格 拉段 是 西 藏 连接 祖 国 内地 的 交 通大 动 脉, 将是世界上第一条 通过高原 多年冻土 地区的铁 也 路线 。青 藏 铁 路 北 起 青 海 西 部 重 镇 格 尔 木 市 , 本 沿 基 青 藏 公路 南 行 , 经 纳 赤 台 、 道 梁 、 沱 河 、 石 坪 , 途 五 沱 雁 翻 越 唐 古拉 山进 入 西 藏 境 内 , 经 安 多 县 、 曲 地 区 、 再 那 当 雄 县 后 , 达 青 藏 铁 路 的 终 点 — — 西 藏 自治 区首 府 到
Ab t, t T e mi sr c : h l a w ̄ f m ce el1 oL s l CO Stea e fp r a o t t n a r ・rl a awi RS ra o em f s wi ma y b d o l]t l h r h
t w s tm n.afs n o n h h t r gaot ra m n i utB o i hi ie  ̄ la cn  ̄ tn h t et u i a el e e .a s o ,w i a b“ bu g t ay f le t Q n a- bt i y os c o . d cny i e di i g T % w l i K yw rsQr -i ta w y prar t bdg oi cn i n e od : i Tb i a ; e a o ; a erl n fs  ̄lg odi c t o
作 者 简 介 : 永 春 (9 1) 男 , 授 , 期 从 事 高 校 工 程 地 质 教 李 15 ., 教 长 学 、 研工作 。 科
( ) 亡 期 悬 河 5衰

青藏铁路的实施方案

青藏铁路的实施方案

青藏铁路的实施方案
青藏铁路是中国西部地区一条重要的铁路干线,它连接了青海省的西宁市和西
藏自治区的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

青藏铁路的建设对于加强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包括地质、气候、环保等,因此,实施方案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实施青藏铁路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

青藏高原地处喜马拉雅造山带,
地形复杂,地质构造活跃,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

因此,在铁路线路的选择和设计上,需要进行详尽的地质勘测和工程地质勘察,确保铁路线路的安全稳定。

其次,实施青藏铁路需要充分考虑气候条件。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冬季气温极低,降雪量大,冰雪灾害频发。

因此,在铁路的路基、桥梁、隧道等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抗寒保温、排雪防冰等措施,确保铁路设施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正常运行。

再次,实施青藏铁路需要充分考虑环保问题。

青藏高原生态脆弱,植被覆盖稀少,动植物资源丰富。

在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生态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铁路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最后,实施青藏铁路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青藏铁路是连接青海
和西藏两个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方案的制定中,需要综合考虑投资规模、运营成本、运输能力等因素,确保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实施青藏铁路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气候、环保、经济和社会等诸多
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确保铁路建设和运营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环保可持续,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青藏铁路昆仑山越岭地段地质选线

青藏铁路昆仑山越岭地段地质选线

青藏铁路昆仑山越岭地段地质选线
刘双进
【期刊名称】《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青藏铁路昆仑山越岭地段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地形起伏大,山坡陡峻,坡面破碎,植被稀少,以寒冻风化地貌为主,多年冻土条件复杂,构造发育,不良地质现象多发,对于如何在越岭地段进行工程地质选线的勘察工作,是青藏铁路勘察的重点.该文首先介绍了这段线路的比选方案,然后对昆仑山越岭地段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地层岩性、多年冻土、地质构造、地震、不良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并比较了不同线路的优缺点,进行了地质综合评价,最终提出了合理的地质选线意见.【总页数】3页(P6-8)
【作者】刘双进
【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2.243
【相关文献】
1.西宁至成都铁路拉脊山越岭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地质选线 [J], 季备
2.向莆铁路戴云山越岭隧道群工程地质选线 [J], 尹士清
3.大瑞铁路高黎贡山越岭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地质选线 [J], 李光伟;杜宇本;蒋良文;郭长宝;沈维;刘筱怡
4.兰新高铁祁连山越岭段工程地质选线研究及回顾 [J], 王进华
5.CZ铁路折多山越岭段"空天地"一体化地质选线 [J], 王哲威;冯涛;徐正宣;张广泽;林之恒;罗勋;赵江林;刘志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1)概念: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聚落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类型: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一般而言,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转化而成的。

2.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因素尤为突出。

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3.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形高原山区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分布形态多呈带状条带状呈带状,表现为沿海聚落带和沿河聚落带分布位置分布在深切河谷的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沿海发展和沿河发展举例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山区的山前和河流的两岸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2)我国北方平原地区和南方丘陵山区聚落的差异地区北方平原地区南方丘陵山区地形平坦广阔地形复杂规模一般较大一般较小分布人口多呈团聚型、棋聚居的人口较多盘式格局空间分布相对分聚居的人口较少散二、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和交通线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2.公路、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区位因素主要影响在平原地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平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原地关系形山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地,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自然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因素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地质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气候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区位因素主要影响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关于修建青藏铁路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关于修建青藏铁路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关于修建青藏铁路的几个问题的探讨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

西藏自治区是目前我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级行政区。

交通运输设施的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之成为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运往西藏的物资大幅度增加,西藏原有的以青藏公路为主体的运输通道无论从运能、运量上,还是从运输的快捷、方便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建设青藏铁路,是克服目前的交通“瓶颈”,加快青海、西藏两省区经济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客观需要,修建青藏铁路已是势在必行。

铁路的运输能力是任何一种交通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运营十多年来,已成为开发青海柴达木盆地及推动青、藏两省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交通线路。

它促进了青海钾肥厂、锡铁山铅锌矿、青海铝厂、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茫崖石棉矿和龙羊峡、李家峡两座大型水电站等一大批大中型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为青海460万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和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西藏的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进藏物资的85%以上都要通过格尔木来转运。

续建青藏铁路,将极大地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从根本上改善两省区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

建设青藏铁路,将完善路网布局,并一举实现西藏自治区的立体化交通。

从路网布局看,西藏是一片空白,不仅如此,西藏与青海、青海与新疆均无铁路相连,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是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也是西部腹地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今后建设区内路网的骨干铁路。

同时,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将形成铁路、公路和航空的立体化交通,彻底解决“进藏难”的问题。

建设青藏铁路,将对青、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使其优势资源得以更充分发展。

同时,无论是国家巨额的投资,还是建设铁路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都将直接拉动青海、西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并促进其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青藏 铁 路 布曲至温泉段石青区地质选线

青藏 铁 路 布曲至温泉段石青区地质选线
层, , 走向为 N 2 40 E 在侏罗统地层中错动, , 上盘为砾岩( 局部夹石灰 岩) 下盘为石膏岩. , 24 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 石青区内影响线路方案主要的地质问题为地质 构造及石膏岩, 地质构造见上节描述, 另外多年冻 土也是影响线路方案的地质问题.
硬底岩性为角砾土,冻土类型为多冰、少冰冻土, 未见有积水. 244 多年冻土 .. 分布于曲河左岸,19国道右侧 山坡上 具体 0 情况见前章节描述. 245 山坡泉水 . .
轴部岩层近于直立, 石青区卷人歹字型构造体系的 地层为侏罗系地层, 说明地质构造控制了侏罗系地 层的分布, 特别是石膏岩的发育.测区内石膏岩的 分布也正反映了这一现象. 据现场调查及物探资料揭示, 区内分布两条断 层, 两断层呈“ ” V 字形在布曲河右侧相交, 使布曲 河右岸呈一“ 形地块( 1. 楔” 图 )
5 5 . . m
3 线路方案研究情况
图 1 石青区线路方案示意图
断层 F: 断层性质为逆断层,破碎带宽 10 2 m, 产状为N 9 70, 60 9 在侏罗统地层中错动, W/ S 上 盘为灰 白色、 乳白色石膏岩, 下盘为紫红色砂岩、 砾岩. 方案比选区内为厚约 1 ^2 m 的第四系夜 0 -0 盖层覆盖, 布曲河右岸山顶断层出璐明显 , 岩性分
第2卷 5
2 0 0
冰 川 冻 土
J OURNAL F L I O O G AC OL GY AND OC YOL GE R OGY
Vo . l2 5
S p . l1 up
0 3 Au 2 0 g
文章编号: 0-2020 ) 1 004(03增刊 1 04 3 0 - 1- 0 0
日 丫 叹 门} 毖 盆
分布于区内 0 国道右侧靠温泉车站端的山坡 19 上, 具体位于C 16+00 Q 31 0 附近. K 夏季以泉水出 露, 水量不大, 顺山坡冲沟流向青藏公路, 排人布 曲河, 冬季形成冰慢, 形成的冰慢宽约 5 0 ^2 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铁路建设与工程地质选线
进藏铁路一直是国家想方设法要建成的,因为这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团结、和睦、交流和发展。

也关系到西部大开发,青藏地区人民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强大的实力。

但是这条进藏铁路的开通并不是说开就开了的,期间阻力重重。

自然环境相当恶劣,地形条件也相当复杂。

比如不良地质发育,崩塌、滑坡、泥石流、风沙、雪崩、水害、冰害等灾害的发生,就如同家常便饭,时有发生。

铁路从最初的勘探到最终建成,花了50多年。

1956年开始勘探,2006年建成通车。

这五十年里,用来建设铁路的时间又只有6年的时间。

所以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花费在铁路路线的选择与勘探的。

不难看出,地质工作对铁路的选线和建设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地质工作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测量,勘探,可以想象他的幸苦。

想想现在有了青藏铁路,叫你跑到几千米高的海拔的高原区工作,你也未必肯吧!
也正是有了地质工作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才使得青藏铁路在建设时能避开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尽快完成这项举世瞩目的工程
经过仔细勘测,最初有四条路线可供选择。

青藏线、甘藏线、滇藏线、川藏线。

这四条线路其实都不好走,但是就像选修课里的必选课,四选一,必选的。

看到图表中四条线路的工程地质条件的比较。

我们很直观的就能得出一个结论:尽管四条线路都很差,但青藏线算是差学生里的好学生吧!
青藏线由于其他线路的原因主要有:
1地质情况基本清楚,刚刚说过的,青藏地区地质条件是相当复杂的,能对青藏线的地质情况弄个基本清楚,已经算是了不起的了。

其他三条线路就不能说清楚了,勘测困难很大,恐怕没有谁能说的清的。

2地质条件一般,这个评价也是相当高的,对进藏铁路来说。

3新建里程相对短,全长有2000多公里,但新建的路线就只有1085公里。

相对其他来说,较短,这样就减少了工程量
4桥隧比例较少,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只有2。

5%,这有事一个优点,虽然桥隧少了最我们有些专业的同学的工作有些影响,但为了集体的利益,还是要桥隧的比例越少越好
5地震工程处理较容易,也就是说,虽然经常发生地震,但是别怕,这条道上处理地震带来的问题是比较容易的
6交通比较方便因为青藏线主要就是沿着青藏公路建设的,,运输起物资来是比较方便的
同过前面的有点的列出,先而易见的就能想到其他两个有点:
1净投资最少,200亿元左右,比其他路线的预算少了不知道多少,其他线路最少的也要600多亿!
2工期最短最长要6年,其他的最少要12年以上
差路线里的好路线,其实还是差路线!
青藏铁路建设遇到了三大技术难题:1多年冻土,2高寒缺氧,3环境脆弱
高寒缺氧对工程本身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他影响人。

间接地影响工作效率。

环境脆弱,属于环境保护问题,加以管理是可以减少能对环境的破坏的。

但是多年冻土却是个真正的大麻烦。

会直接的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这个多年冻土,具有”冷胀热缩“的特性,手=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如果将这脆弱的敏感地带破坏,长期都得不到复原,多半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做好工程地质勘测工作,选线的时候尽量避免经过冻土区。

无法避免的话,就只好进行工程施工来保护了,比如说在冻土上面修建桥梁,以桥带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