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选线设计习题DOC

合集下载

(整理)《铁路选线》习题.

(整理)《铁路选线》习题.

《铁路设计基础》套题练习适用专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编写:刘淑娟班级:学号:姓名:注:每位同学必须人手一册,自觉动手练习,有问题集体处理。

第一章铁路能力习题一一、填空题1、铁路运送货物的生产量用(吨 公里)衡量。

2、铁路设计使用的规程和规范主要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3、近期通过能力是指运营后的第( 5 )年通过能力。

4、远期运量是指运营后的第(10 )年运量。

5、初期为交付运营后第( 3 )年的客货运量。

6、(机车牵引力)是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并可由司机根据需要调解的外力。

7、根据列车运行阻力的性质可分为(基本)阻力、(附加)阻力和(起动)阻力三类。

8、我国《列车牵引计算规程》中规定:以(轮周牵引力)来衡量和表示机车牵引力的大小。

.9、机车车钩牵引力是指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

10、列车阻力是(机车)阻力和(车辆)阻力之和。

11、单位阻力的单位是(N/t )。

12、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比在直线上运行的阻力大,增大的部分称为(曲线附加阻力)。

13、牵引质量就是机车牵引的车列质量,也称(牵引力吨数)。

14、列车的制动距离是指(制动空走距离)和(有效制动距离)之和。

紧急制动时,对于时速120KM及以下列车,我国目前规定允许的最大制动距离为(800 )米。

15、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称为(通过能力)。

16、铁路输送能力是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

17、设计线的吸引范围按运量性质划分为(直通吸引范围)和(地方吸引范围)两种。

18、铁路能力是指(运输)能力和(通过)能力。

19、正线数目是指连接并贯穿(车站)的线路的数目。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设计线的主要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线路走向的选择,同样的运输任务,采用大功率机车,可采用较大的坡度值,使线路有可能更靠近短直方向。

(√)2、紧坡地段和缓坡地段的定线方法是相同的。

铁路选线设计试题

铁路选线设计试题

铁路选线设计试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交通成为现代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铁路建设中,选线设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和运输效益。

本文将对铁路选线设计进行探讨,介绍选线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一、选线设计的目的和意义铁路选线设计是为了在给定的区域内选择最佳的铁路线路走向,以实现经济性、运行性和安全性的最佳匹配。

选线设计的主要目的是:1. 保证铁路线路的安全性:选线设计要综合考虑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以确保铁路建设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2. 提高铁路线路的运输效益:选线设计要避免地形复杂、地势陡峭的区域,减少线路的总长度和大型工程的投资,从而提高运输效益。

3. 优化铁路线路的区位结构:选线设计应考虑经济发展前景,合理选取经济发达区域和人口密集区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选线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 收集基础资料:进行选线设计前,需要收集相关的基础资料,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象、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2. 确定设计范围:按照预定的铁路线路走向,确定选线设计的范围,包括考虑的地区、线路起始点和终点等。

3. 分析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因素,对选线设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4. 评价选线方案:通过采用多种评价指标,对不同的选线方案进行评价,并确定最佳选线。

5. 细化线路走向:在确定最佳选线后,对线路走向进行细化设计,包括弯线半径、爬坡度等技术指标的确定。

6. 编制选线报告:将选线设计的结果、方案和技术指标等编制成选线报告,供决策者参考。

三、选线设计的影响因素选线设计的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1. 地质地貌因素: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等地质因素对选线起着重要影响,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的稳定性。

2. 水文气象因素:水文气象条件对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充分考虑洪水、泥石流、雨雪等自然灾害。

铁路选线作业答案

铁路选线作业答案

铁路选线设计习题集1-1.简述选线设计的大体任务答:(1)依照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通过地域的自然条件、资源散布、工农业进展等情形,计划线路的大体走向,选定铁路要紧技术标准;(2)依照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村镇、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具体情形,设计线路的空间位置(平面、立面),在保证行车平安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路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营支出。

(3)与其它各专业一起研究,布置线路上各类建筑物,如车站、桥梁、隧道、涵洞、路基、挡墙等,并确信其类型或大小,使其整体上相互配合,全局上经济合理,为进一步单项设计提供依据。

24.在单线铁路设计中,采纳的是什么样的运行图,它有什么特点?试画出该种运行图的示用意。

答:在单线铁路设计中采纳的是平行成对运行图,它的特点是:假定线路上运行的都是一般货物列车,来回成对且同一区间同一方向的列车运行速度相同。

25.什么缘故铁路通过能力要有必然的储蓄量,试简述其缘故。

答: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军列的特殊运输需要;保证列车晚点和车站堵塞时及时调整运行图,恢复正常运行秩序;保证线路常常维修与大中修工作不干扰列车正常运行的需要。

铁路通过能力必需具有必然的储蓄量。

2-1.某新线采纳半自动闭塞,操纵区间来回行车时分为24分钟,货运波动系数为,货物列车牵引定数为3300t ,天天旅客列车4对,零担车1对,摘挂列车2对,快运货物列车2对,求本线的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车站作业时分取表1-7中的较小值;扣除系数取表1-8中的较大值。

解:通过能力为:(对/天),(对/天)输送能力为:(Mt/a)2-2运行图假设按以下图编制,试写出计算通过能力N的公式。

并与教材中的通用公式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何种情形的N最大。

解:图(a):图(b):教材中的通用公式(c):因为,因此28.某设计线为单线铁路,韶山1型电力机车牵引,ix=12‰,牵引定数Q=2400t,国家对该线要求完成的输送能力为1200Mt,全线有11个区间,由牵引计算知各区间的来回走行时分如下表:(b)(a)A B C D E F G H I J K29 31 32 31 30 29 31 30 32 31 30各类车辆资料为:=3对/天,=2对/天,=对/天,=1对/天;试检算该线的输送能力是不是知足输送能力的要求。

(完整word版)铁路选线设计 题库

(完整word版)铁路选线设计 题库

铁路选线设计自编习题库2011-4-2第一章铁路能力1、客货运量的重要意义(P12)答:(1)客货运量是设计铁路能力的依据(2)客货运量是评价铁路经济效益的基础(3)客货运量是影响线路方案取舍的重要因素2、铁路选线设计所需要的运量参数(P14)答: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货运密度货流比货物波动系数零担、摘挂、快运货车和旅客列车。

3、根据阻力的性质,将列车阻力分为哪几类?(P20)答:(1)基本阻力(2)附加阻力(3)启动阻力4、分析列车运动状态(P27)答:(1)牵引运行(2)惰力运行(3)制动运行5、牵引质量检算的限制条件(P31)答:(1)启动条件的限制(2)车站到发线有效长的限制(3)车钩强度限制6、列车运行速度(P42)答:(1)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走行速度(3)技术速度(4)旅行(区段)速度7、铁路等级的划分(P46)答:一级铁路二级铁路三级铁路8、各级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P46)答: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闭塞类型9、影响牵引吨数的主要技术标准(P47)答:(1)牵引种类:电力牵引;内燃牵引;蒸汽牵引(2)机车类型(3)限制坡度(4)到发线有效长度10、影响通过能力的主要技术标准(P49)答:(1)正线数目(2)车站分布(3)闭塞方式:电气路签;半自动闭塞;自动闭塞11、影响行车速度的主要技术标准(P50)答:(1)最小曲线半径(2)机车交路(3)其他主要技术标准第二章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1、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必须满足什么要求?(P54)答:(1)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2)应力争节约资金(3)既要满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它们协调配合、总体布置合理2、夹直线长度的的确定(P58)答:(1)线路养护要求(2)行车平稳要求3、曲线半径对工程的影响(P63)4、曲线半径对运营的影响(65)答:(1)增加线路长度答:(1)增加轮轨磨耗(2)降低粘着系数(2)维修工作量增大(3)轨道需要加强(3)行车费用增高(4)增加接触导线的支柱数量5、最小曲线半径的计算(P66)答:(1)旅客舒适条件(2)轮轨磨耗均等条件6、最小曲线半径选定的影响因素(P67)答:(1)路段设计速度(2)货物列车的通过速度(3)地形条件7、曲线半径的选用原则(P68)答:(1)曲线半径取值原则(2)因地制宜由大到小合理选用(3)结合线路纵断面特点合理选用8、缓和曲线长度的设计条件(P70)答:(1)超高顺坡不致使车轮脱轨(2)超高时变率不致使旅客不适(3)欠超高时变率不致影响旅客舒适9、缓和曲线长度的选用(P73)答:(1)各级铁路中地形简易地段、自由坡地段、旅客列车比例较大路段和将来有较大幅度提高客货列车速度要求的路段应优先选用“推荐”栏数值。

铁路选线考试试题(含答案)(2).doc

铁路选线考试试题(含答案)(2).doc

选择题1 •衡最铁路运输效能最重要的指标是:运输密度2铁路运输能力是指:铁路单方向每年运送的货物吨数3在缓坡地段定线时,最好争取将不站设置在纵断而的:凸形地段4曲线地段最人坡度折减范囤应是:未加设缓和曲线前的圆曲线范围5列车旅行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计入小问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和小间车站停车时分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6列车区间往返运行时分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闭塞方式7铁路屮心线是指:(距外轨半个轨距)的沿垂线与路肩水平线的交点在纵向的连线8同一个区段内,可用四种不同速度表示:速度值由小到人的顺序是(旅行速度技术速度走形速度旅客列车行驶速度)9在平纵断面设让屮,一般情况下,(以限制坡度通过道喳桥面)是允许的io在紧坡地段定线中,在同一地图上确定导向线时,限制坡度越大,两条等高线Z间的导向线距离越(短)11越行站的主要业务不包括:办理列车会让12不属于列车运行阻力中的附加阻力的是:机车附加阻力13 (减小道岔有害空间)不是属于道岔之间插入一段短轨的原因填空题1 •单线平行成对运行图的通过能力N」440_7;= 1必°切—Tz几 + 0 f 〃 + t H2.铁路标准轨距为1435mm3.在河谷地区定线时,主要需要解决选择河谷•选择侧岸.和线路选择位置等三个问题4.线路纵断而的坡度差大于一定的值时,应设置(竖曲线)5.在曲线上,为了抵消离心力的影响,需要在外轨设置(外轨超高)6.中间站的布置形式横列式____________ 纵列式__________________7.控制有效长的标志是:出发信号机.(警冲标)道岔尖轨尖端&铁路枢纽分为路网性铁路枢纽区域性铁路枢纽和地方性铁路枢纽名词解释1•货运量:指设计线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2.到发线有效长度:指车站到发线能停放最长到发列车而不影响相邻股道作业的最人长度3.限制坡度:值铁路线路纵断面坡度允许釆用的最大值4•缓和曲线:曲率半径和外轨超高均逐渐变化的曲线5.差额投资偿还期:川投资较多的方案每年节省的运营费來补偿该方案多投入的投资,补偿所需的年数称为差额投资偿还期6.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信号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区段内各项固定设备在单位吋间内(通常为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大列车数(以对/天为单位)。

铁路选线习题

铁路选线习题

A点的施工高程472.36+0.08=472.44m
A点的挖方高度476.50-472.44=4.06m
17:50 8
最大坡度折减作业
某客货共线Ⅰ级单线铁路, 最大坡度为12‰, 采用电力牵引 , 货物列车的近、远期长度分别为500m和800m,其中一 段的线路平面如图所示, 已知A点设计高程为320.00m, A~ B段需用足坡度上坡。要求设计其纵断面,图示设计结果 ,并求B点的设计高程(保留两位小数)。 (已知:imax=12‰,R=450m时,i=0.45; Ls=401~1000m时,s=0.95)
17:50 3
(2)计算该设计线的通过能力
N 1440 TT 1440 90 1350 = =45 (对 / d ) TZ tW t F t B t H 30
(3)按照列车在限制坡道上以机车计算速度等速运行 为条件确定牵引质量: 查表2-1得:Vj = 51.5km/h,Fj=431600N, P=2 × 92t ,Li =32.8m 代入Vj = 51.5km/h得到:
1249 1250 10km 3 min
2
17:50
10
5
12
解:
1249 1250 10km 3 min
10
5
12
(1) 1250次列车的运行速度
S 10 V (Km / min)=50 (Km/h ) T 12
对向列车不同时到达的间隔时分: TB 5min 车站会车间隔时分: TH 3min
取整为 4410t 到发线有效长度Lyx允许的牵引质量:
Gyx=(Lyx-La-NJLi )q= ( 850-30-1×32.8 )× 5.677
=4468.93t>4410t所以牵引质量来自受到发线有效长限制,为4410t

铁路及公路选线设计

铁路及公路选线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考试题成绩课程 铁路及公路选线 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专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列车旅行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 [ ]A 按所有中间车站不停车通过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B 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C 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和中间车站停车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D 列车运行的最高速度。

2.已知列车长度L L ,一圆曲线的转角α(°),半径R ,圆曲线长K r 。

若L L <K r ,则列车长度受到的单位曲线附加阻力近似计算式为w r = [ ] A. L L α5.10(N/t) B.L L α105(N/t) C. rK α105(N/t) D. R 600(N/t) 3.某Ⅱ级铁路上一坡度差为14‰的凸型变坡点的设计高程为250.0m ,此处的地面高程为255.0m ,则该变坡点处的挖方高度为 [ ]A. 4.75mB. 5.00mC. 5.25mD. 4.50m4.铁路等级是铁路的 [ ]A. 主要技术标准B. 基本标准C. 一般标准D. 特殊技术标准5.在I 级铁路的变坡点处, [ ]A. 均需设置竖曲线B. 当≥∆i 3‰时才需设竖曲线C. 当>∆i 3‰时才需设竖曲线D. 当>∆i 4‰时才需设竖曲线6.列车运行的均衡速度,是指 [ ]A. 列车牵引运行,合力C>0时的速度B. 列车牵引运行,合力C=0时的速度C. 列车制动运行,合力C>0时的速度D. 列车制动运行,合力C=0时的速度7.道路线型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 ] A.汽车行驶特性 B. 牵引平衡 C. 运行阻力 D. 视距条件8.线路平面上两相邻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是指[ ]A. ZY1到ZY2之间的距离B. HZ1到ZH2之间的距离C. HZ1到ZY2之间的距离D.YZ1到ZH2之间的距离9.道路设计中,汽车行车阻力不包括 [ ]A 坡度阻力 B空气阻力 C惯性阻力 D曲线阻力10.满足地区国民经济的需要的程度大致相同,主要区别在于选择的主要技术标准不同,或线路经行地区的局部走向不同的方案,称为 [ ]A. 网性方案B. 线性方案C. 原则方案D. 局部方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择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铁路选线设计练习册答案要点

铁路选线设计练习册答案要点

铁路选线设计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铁路能力习题一一、填空题1、铁路运送货物的生产量用(吨·公里)衡量。

2、铁路设计使用的规程和规范主要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3、近期通过能力是指运营后的第(五)年通过能力。

4、远期运量是指运营后的第(十)年运量。

5、初期为交付运营后第( 三)年的客货运量。

6、(机车牵引力)是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并可由司机根据需要调解的外力。

7、根据列车运行阻力的性质可分为(基本)阻力、(附加)阻力和(起动)阻力三类。

8、我国《列车牵引计算规程》中规定:以(轮周牵引力)来衡量和表示机车牵引力的大小。

.9、机车车钩牵引力是指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

10、列车阻力是(机车)阻力和(车辆)阻力之和。

11、单位阻力的单位是(N / t )。

12、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比在直线上运行的阻力大,增大的部分称为(曲线附加阻力)。

13、牵引质量就是机车牵引的车列质量,也称(牵引吨数)。

14、列车的制动距离是指(制动空走距离)和(有效制动距离)之和。

紧急制动时,对于时速120KM及以下列车,我国目前规定允许的最大制动距离为(800 )米。

15、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称为(通过能力)。

16、铁路输送能力是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

17、设计线的吸引范围按运量性质划分为(直通吸引范围)和( 地方吸引范围)两种。

18、铁路能力是指(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19、正线数目是指连接并贯穿(车站)的线路的数目。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设计线的主要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线路走向的选择,同样的运输任务,采用大功率机车,可采用较大的坡度值,使线路有可能更靠近短直方向。

(√)2、紧坡地段和缓坡地段的定线方法是相同的。

(×)3、控制大中项目的设计阶断是初步设计。

(√)4、对于工程简易的建设项目,可按施工设计一阶段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选线设计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铁路能力习题一一、填空题1、铁路运送货物的生产量用(吨·公里)衡量。

2、铁路设计使用的规程和规范主要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3、近期通过能力是指运营后的第(五)年通过能力。

4、远期运量是指运营后的第(十)年运量。

5、初期为交付运营后第(三)年的客货运量。

6、(机车牵引力)是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并可由司机根据需要调解的外力。

7、根据列车运行阻力的性质可分为(基本)阻力、(附加)阻力和(起动)阻力三类。

8、我国《列车牵引计算规程》中规定:以(轮周牵引力)来衡量和表示机车牵引力的大小。

.9、机车车钩牵引力是指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

10、列车阻力是(机车)阻力和(车辆)阻力之和。

11、单位阻力的单位是(N/t)。

12、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比在直线上运行的阻力大,增大的部分称为(曲线附加阻力)。

13、牵引质量就是机车牵引的车列质量,也称(牵引吨数)。

14、列车的制动距离是指(制动空走距离)和(有效制动距离)之和。

紧急制动时,对于时速120KM及以下列车,我国目前规定允许的最大制动距离为(800)米。

15、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称为(通过能力)。

16、铁路输送能力是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

17、设计线的吸引范围按运量性质划分为(直通吸引范围)和(地方吸引范围)两种。

18、铁路能力是指(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19、正线数目是指连接并贯穿(车站)的线路的数目。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设计线的主要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线路走向的选择,同样的运输任务,采用大功率机车,可采用较大的坡度值,使线路有可能更靠近短直方向。

(√)2、紧坡地段和缓坡地段的定线方法是相同的。

(×)3、控制大中项目的设计阶断是初步设计。

(√)4、对于工程简易的建设项目,可按施工设计一阶段设计。

(√)5、铁路等级划分为四级。

(×)6、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近期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20Mt的铁路,在《线规》中规定为Ⅰ级铁路。

(×)7、铁路的等级可以全线一致,也可以按区段确定。

如线路较长,经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及运量差别很大时,就可按区段确定等级。

(√)8、按正线数目可以把铁路分为单线铁路、双线铁路和多线铁路。

(√)9、直通吸引范围是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力的区域范围。

(√)10、划定吸引范围时,直通吸引范围可按等距离的原则划定吸引范围,即在此范围内运量通过的设计线要比其他径路运程短。

(√)11、地方吸引范围按运量由设计线运送货物运价最低的原则来确定,无论直通吸引范围还是地方吸引范围都应该考虑上、下行的情况来确定。

(√)12、计算牵引质量时,只考虑按列车在限制坡度上以机车的计算速度作等速运行为条件来确定牵引质量。

(×)13、在列车运行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每一车站中心划一横线,两站的斜线为列车在区间的运行线,斜率越陡,说明列车走行速度越高,走行时分越短。

(√)三选择题1、对铁路通过能力叙述正确的是:(B)A、铁路每年可通过的列车对数称为通过能力。

B、铁路每昼夜可通过的列车数称为通过能力。

C、铁路每年单方向运送的货物吨数称为通过能力。

D、铁路每月可通过的列车对数称为通过能力。

2、对铁路输送能力叙述正确的是:(B)A、铁路每年单方向通过的列车数。

B、铁路单方向每年运送的货物吨数。

C、铁路每昼夜单方向运送货物吨数。

D、以上答案均不对。

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牵引质量检算的限制条件(B)A、起动条件B、限制坡度条件C、车站到发线有效长D、车钩强度4、在牵引质量检算中,新线设计中货物列车长度计算公式,qGLLJL+=其中q代表(A)A、货车平均每延米质量B、每辆货车平均净载C、每辆货车平均总质量D、单机牵引质量31、铁路设计使用的最主要规范是:(B)A、技规B、线规C、牵规D、桥规四、名词解释1、旅客周转量运送旅客的生产量,用人·公里来衡量。

2、货物周转量运送货物的生产量,用吨·公里来衡量。

3、货运量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

4、货运密度平均每公里铁路每年运送的货物吨数。

5、货流比指设计线上下行方向货运量不均衡时,轻车方向货运量与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

6、货运波动系数设计线的货运量在一年内各月份不相等时,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和全年月平均货运量的比值。

7、机车牵引性能曲线表示机车轮周牵引力(纵轴)与运行速度(横轴)相互关系的曲线,通常由试验得到。

8、列车运行阻力列车运行时,作用在列车上的阻止列车运行且不能由司机控制的外力。

9、单位阻力单位机车或车辆质量所受的力。

10、制动距离司机施行制动,从移动闸柄到列车完全停车为止,列车所走行的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

11、空走距离指从司机移动闸柄到闸瓦发生作用时为止,列车所走行的距离。

12、有效制动距离指闸瓦发生作用时到列车完全停车时所走行的距离。

13、设计年度设计线交付运营后,客货运量是随着国名经济的发展逐年增长的,设计线能力必须与之适应,上述运量参数也需要设计年度提供,铁路设计年度分为初期、近期、远期,他们分别为铁路交付运营后第三年,第五年和第十年。

14、通过能力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称为通过能力。

15、输送能力铁路输送能力是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

16、直通吸引范围直通吸引范围是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力的区域范围。

17、地方吸引范围在设计线经行地区,客货运量由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按造由设计线运送运价最低(运距最短)的原则来确定。

五、问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铁路设计使用的主要规程规范有哪些?铁路设计使用的规程和规范主要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2、铁路运输生产量有哪些?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

3、铁路设计为什么要引入设计年度?答:铁路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根据设计年度的运量分期加强,使铁路设施的能力与运量增长相适应。

这样,既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又可节约初期投资。

4、牵引质量检算受哪些条件限制?a 起动条件的限制b 车站到发线有效长的限制c 车钩强度的限制5、《线规》中规定哪些内容为各级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闭塞类型。

第二章线路平面和纵断面习题二一、填空题1、线路平面由(直线)和(曲线)组成。

2、线路曲线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

3、两相邻曲线,转向相同者称为(同向曲线),转向相反者称为(反向曲线)。

4、外矢距是指从(直线交点)到(曲线中点)点的直线距离。

5、圆曲线切线长公式是(2αRtg T y =)6、圆曲线全长公式( 180απR L y =)。

7、某既有曲线半径800M ,通过该曲线的限制速度是(121.6)km/h 。

8、夹直线长是指第一个曲线的(HZ 1)点到第二个曲线的(ZH 2)点间距离。

9、曲线限速公式。

是(R V 3.4m ax =),其中R 的单位是(米)10、目前我国中速铁路采用的缓和曲线线型是(外轨超高顺坡的三次抛物线)。

11、用两台或更多机车牵引的较陡坡度称为(加力牵引坡度)12、某变坡点左坡-2‰,右坡—7‰坡差是(5‰)。

13、《线规》规定:竖曲线半径Ⅰ、Ⅱ级铁路为(10000)M,Ⅲ级铁路为(5000)M。

14、在线路纵断面的变坡点处设置的竖向圆弧称为(竖曲线)。

15、新建铁路的最大坡度,在单机牵引路段称为(限制)坡度,在两台及以上机车牵引路段称为(加力牵引)坡度,其中最常见的为双机牵引,称为双机牵引坡度。

16、铁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

17、设计线的吸引范围按运量性质可划分为(直通)吸引范围和(地方)吸引范围。

18、作用于列车上的力有(机车牵引力)、(列车运行阻力)、(列车制动力)。

19、《线规》规定:竖曲线半径Ⅰ、Ⅱ级铁路为(10000)M,Ⅲ级铁路为(5000)M。

20、在线路纵断面的变坡点处设置的竖向圆弧称为(竖曲线)。

21、新建铁路的最大坡度,在单机牵引路段称为(限制)坡度,在两台及以上机车牵引路段称为(加力)坡度,其中最常见的为双机牵引,称为双机牵引坡度。

22、某既有曲线半径800M,通过该曲线的限制速度是(121.6)km/h。

23、低速列车行驶于超高很大的曲线轨道,存在向(内)侧倾覆的危险。

24、线路的克服高度为线路上坡方向上升的高度,又称(拔起高度)。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线路纵断面是沿线路中心线所作的铅垂剖面展直后线路中心线的立面图,表示线路的起伏情况。

(√)2、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中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主要指不脱钩、不断钩、不脱轨、不途停、不运缓与旅客乘车舒适等。

(√)3、维修实践证明,夹直线最小长度在地形困难时,至少应不少于3节钢轨长度,即75米。

(×)4、我国铁路普遍采用曲线超高的设置方法为外轨提高法,外轨提高法是保持内轨高程不变而只抬高外轨的方法。

(√)5、我国铁路普遍采用曲线超高的设置方法为线路中心高度不变法。

(×)6、曲线半径越小,行车速度越高,则列车通过时离心力越大,所需设置的超高就越小。

(×)7、欠超高和过超高统称为未被平衡的超高,未被平衡的超高对旅客的舒适度没什么影响。

(×)8、铁路等级越高,客货运量越大,更需要有良好的运营条件和较低的运输成本,因此宜采用较大的限制坡度。

(×)9、曲线半径大些对行车和工程均有利。

(×)10、曲线半径越小,轮轨磨耗越严重。

(√)11、新建或改建曲线可以采用任何大小的半径。

(×)12、我国中速铁路采用五次抛物线的缓和曲线线型。

(×)13、我国中速铁路缓和曲线直角坐标公式Y=X3/6Rl0(√)14、缓和曲线越长对行车和工程越有利。

(×)15、缓和曲线越短对行车越有利。

(×)16、缓和曲线长度只要不短于《缓和曲线长度表》,选用任何值都可以。

(×)17、一般情况下,曲线半径小,应采用较长缓和曲线。

(√)18、一般情况下,曲线半径大,可采用较短缓和曲线。

(√)19、某变坡点左坡—2‰,右坡—7‰,则坡差是-—5‰。

(×)20、目前我国大量采用圆形竖曲线。

(√)21、道岔因条件困难时布置在竖曲线范围内时,竖曲线半径在正线及到发线上不小于5000米。

(×)22、竖曲线不应与缓和曲线重叠。

(√)23、明桥可以设在竖曲线上。

(×)24、明桥面桥在困难条件下,允许设在反向曲线上,并应尽量采用较长的夹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