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工程之色层分离法(完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硅胶是由多聚硅酸经分子间脱水而形成的一种多孔性物质 • (1)化学组成 SiO2.XH20, • (2)属于无定形结构,基本结构质点为Si—O四面体,相互堆 积形成硅胶的骨架。质点间的空间即为硅胶的孔隙。 • (3)硅胶中的水以羟基的形式和硅原子相连而覆盖于硅胶表面。 • 硅胶的分类(常以孔径大小来分), • (1) 特细孔硅胶 (0.8nm以下)。 (2) 细孔硅胶(1.5—2.0nm ) • (3) 中孔硅胶 (4.0一5.0nm) • (4) 粗孔硅胶 (10.nm以上) • 应用:吸附层析剂与分配层析剂 优先吸附极性分子及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 用于天然产物分离, 可用在水溶液中或有机溶剂中
聚丙烯酰胺
性质: (1)丙烯酰胺与交联剂N, N’-甲叉双丙烯酰 胺共聚 (2)烷烃骨架与酰胺侧链 (3)控制交联剂比例可控制网格孔度 (4)亲水好,但不如多糖介质 (5) 机械强度差 应用:(1)凝胶过滤 (2) 电泳介质
亲和层析
亲和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y)是利用 生物体内存在的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分子对而设计的 层析方法。 生物体内相互作用的分子对: (1) 酶—底物或抑制剂 (2) 抗原—抗体 (3) 激素—受体 (4) 糖蛋白与凝集素 (5) 生物素—生物素结合蛋白等
V
能进行分配的有效截面 积
V A m K d As
Am—流动相的平均截面积 As---固定相的平均截面积 Rf =
流动相的移动距离=
V/Am
Am Am K d As
洗脱容积Ve
在柱色层分离中,使溶质从柱中流出时所 通过的流动相的体积
理论塔板fr—第r块塔板上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n! 1 nr E r fr ( ) ( ) r!(n r )! E 1 E 1
层析分离分类(3)
⑴分析色谱(10mg)
⑵半制备色谱(10-50mg)
⑶制备色谱(0.1-1g)
⑷工业生产规模色谱(>20g/d)
年产10g合格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
子(rhGcs-F),其产值高达1亿元。
层析分离分类(3)
根据固定相形状分类 柱层析 纸层析 薄层层析 根据流动相分类 气相层析 液相层析 超临界流体层析 按操作方式分类(展开) 迎头法(frontal analysis) 顶替法 (displacement analysis) 洗脱分析(elution analysis)
1941年 Martin和Synge发展了分配色谱。 1944年 Martin等发展了纸色谱。 1952年 Martin和James发展了气-液分配色谱。 1956年 Van Deemter等发表关于色谱效率的 速率理论,并应用到气相色谱中。 1957年 制作离子交换色谱氨基酸分析仪。 1959年 在Cordon Conference上提出了第一 篇凝胶过滤色谱的报告。 1963年 Giddings的理论工作为现代液相色谱奠 定了理论基础。
对甲苯磺酰氯活化反应式
手臂(spacer)
• 作用 :减少亲和作用空间位阻 • 连接:通过化学反应与活化基团连接 • 手臂化合物: 乙二胺 NH2-CH2-CH2-NH2 • 已二胺 NH2-CH2-CH2-CH2-CH2- CH2-CH2- NH2 • 6-氨基已酸NH2-CH2-CH2-CH2-CH2- CH2COOH • 环氧氯丙烷 • 1、4- 丁二醇缩水甘油醚
琼脂糖(2)
介质商品种类 Sepharose
2B, Sepharose 4B, Sepharose 6B。 经过交联而增加机械强度的琼脂糖 Sepharose CL-2B, Sepharose CL-4B, Sepharose CL-6B 应用 水溶液中分离蛋白质
活化方法(1)
A 溴化氰法 溴化氰在碱性条件下与多糖上的羟基反应导入氰酯键或亚氨碳 酸酯到基质上、进而与配基偶联 优点: (1) 适用于含羟基多糖及含羟基的合成基质 (2)用于含伯氨基小分子配基及伯氨基大分子配基的偶联 (3)操作步骤简单,重现性好。 (4)偶联条件温和,特别适用于偶联敏感性生物大分子。 缺点: (1)形成的异脲键易产生非特异性吸附; (2)共价键不稳定,配基容易脱落; (3)活化操作危险性大,反应后的残余液需经处理再排放 。
葡聚糖
α-1,6
相连的葡萄糖聚合物,由环氧氯丙烷交 联得到珠粒 性质: (1)亲水性比琼脂糖高(羟基数多) (2)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好 (3)孔度与机械强度与交联度有关 (4)用于凝胶过滤分子筛 应用:水溶液中分离蛋白质等
纤维素
β-1,4
相连的D-葡萄糖(偶而有1,6 键合) 线性天然高聚物 (1)亲水 (2)微晶与无定型两部分组成,缺乏孔度 大孔珠状纤维素 (1)高孔度 (2)高机械强度 (3 ) 亲水性强 应用:离子交换分离蛋白质介质
mt-结合溶质分子的有效位子
总浓度
m-空余的有效结合位子 浓度 q-溶质在固相的 浓度 c-溶质在液相的 浓度
解离常数

图 22-3 恒定缓冲液条件下,色层分离的 拖尾现象
阻滞因数
溶质的移动速度 Rf 流动相在层析系统中的 移动速度 溶质的移动距离 在同一时间内溶剂 (前缘)的移动距离
溶质移动距离
色层分离法是一组相关分离方法的总称,它 的机理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哪种方法都必 须包括两个相。一相是固定相,通常为表面 积很大的或多孔性固体;另一相是流动相, 是液体或气体。当流动相流过固定相时,由 于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情况不同,经过多次 差别分配而达到分离,或者说,易分配于固 定相的物质移动速度慢,易分配于流动相中 的物质移动速度快,因而得到逐步分离。
层析的原理
“层析谱的本质是使一种液体均匀地渗 过一个相当细碎的物质的柱体,这 些物质通过某种过程有选择地阻留 了液体内的某些组分。” ——马丁(A. J. P. Martin)(英)
层析分离法
常用的层析技术有 (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
凝胶排阻层析、凝胶电泳) 特点: (1) 纯化倍数高 (2) 操作规模小,放大困难 (3) 最终产品纯化 (4) 适用于价格昂贵的产品
层析分离分类(1)
按溶质分子与固定相相互作用机理 吸附层析(范德华力,氢键,静电力,共价力) 分配层析(溶质在两液相间分配系数不同) 凝胶过滤(分子大小与形状) 实验技术分类
低压(小于0.5
Mpa) 中压 (0.5-5 Mpa) 高压 (5-40 Mpa) 电泳 (溶质在电场中移动)
色层分离法
色层技术(层析技术)

色层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分离技术, 本世纪初俄国植物学家M.Tswett发现并使用 这一技术证明了植物的叶子中不仅有叶绿素 还含有其它色素。现在色层法已成为生物工 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其它学科领域 有效的分离分析工具之一。
色层分离方法 -Chromatography

基本概念
(1)分配系数 溶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浓度比值 (2)解离常数 有效结合位子浓度与溶质在液相的浓度乘积与 溶质在固相中的浓度比值 (3)分离因素某一瞬间被吸附溶质量占总量的分数 (4) 阻滞因子分配层析溶质移动速度(距离)与流动 相移动速度(距离)比值 (5) 洗脱(容积)溶出体积 在柱色层分离中,使溶质从柱中流 出时所通过的流动相体积 (6) 分辨率 两峰之间的距离与两峰宽的平均值之比 (7) 理论塔板流动相与固定相平均浓度达传质平衡 时的一段柱高 (8)溶量因子固定相中溶质总量与流动相中溶质总量之比
E=
(r nE / E 1) 2 fr e 2 2 2nE /( E 1) 2nE /( E 1) 1
r = n E/(E+1)时
22-16
最大浓度塔板r max = n E/(E+1) r max = n E/(E+1)
N越大,加入的溶剂越多,展开的时间越长色带下移 高峰浓度减少、色带扩大
(2)自动引入手臂,
(3)有更小的非特异性吸附,
(4)活化操作简单易行,危险性相对较小
缺点:在强碱性条件反应,不适用于碱敏感
物质。
环氧氯丙烷活化反应式
环氧基的氨化及偶联配基反应
活化方法(3)


C 对甲苯磺酰氯活化 (1)用于活化含羟基基质、将羟基转化为磺酰 基、在配基偶联后容易脱落、不引入电荷。 (2)配基与羟基间形成稳定化学键。 (3)活化操作需在无水丙酮环境中进行,偶联 配基根据情况、既可在有机相中进行、亦可在 水相中进行。
层析介质
要求: (1)不溶于流动相 (2)化学稳定 (3)机械强度
(4)大的表面积
(5)粒度均匀 层析介质种类 无机(氧化铝,硅胶,活性碳)
有机(琼脂糖,纤维素,聚丙烯酰胺等)
常用层析介质
氧化铝:(活性氧化铝)它是一种多孔性、高分散度固体 • (1)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其微孔表面具有吸附性能。 • (2)分子式Al2O3简单,空间形态复杂,8种以上的形态 • (3)同一形态宏观结构性质如密度、孔隙率、孔径 分布、比表 面积等存在差异 (4)吸附量与含水量关系很大 制备:由氢氧化铝加热脱水得到的。 吸附基团:铝离子 种类: • 碱性:由氢氧化铝高温脱水,用于碱性稳定的溶质 • 酸性:碱性氧化铝经盐酸洗涤,用于在酸性稳定的溶质 • 中性:碱性氧化铝经水洗后活化制得 应用:有机溶剂中分离天然成分

NH2 —O—C N —OH —OH CNBr —OH 氰酸酯 —O —O R-NH2 —O—C NH-R —OH 异脲衍生物 R-NH2 —O C N-R —O 取代亚胺碳酸盐
+
C NH
环亚胺碳酸盐
图22-6
溴化氰活化与配基偶联化学反应式
活化方法(2)
B
环氧氯丙烷活化
(1)所形成的共价键稳定,配基不易落脱
琼脂糖
由海洋生物琼脂提取得到的主要成分
①中性不带电 ②水溶性线状多糖 ③高亲水性,含大量羟基 ④能制成多孔性凝胶,分离大分子 制备: ① 去除带电琼胶成分 ②将溶化的琼脂糖采用悬浮,乳化或喷珠的方法制 得珠状介质。 ③采用交联剂增加介质的机械强度
琼脂糖的基本结构单位和亲水性凝胶结构 a 琼脂糖结构 b 亲水性凝胶结构
色层分离法基本原理
色层分离法基本原理
分子筛层析示意图
t0
t0
t1
t0
t1
t2
t0
t1
t2
t3
分子量: >
>
分配系数


在一定的温度下,溶质在两液相之间的平衡关系服 从分配定律: Kd = C1/C2
K d为分配系数 C1,C2为两液相中的溶质浓度。 应用条件:温度一定 低浓度
解离常数和分离 因数
60年代中期
凝胶渗透色谱出现。 60年代后期 亲和色谱出现。 1969年 现代液相色谱开始受到重视。 有两次诺贝尔化学奖是授予色谱学领 域的研究工作:1948年瑞典科学家 Tiselins由于他的关于电泳和吸附分 析的研究获奖,1952年英国的 Martin和Synge因为发展了分配色 谱而获奖。

基质活化方法与配基偶联
活化(activation):
基质(matrix)上的化学基团 是不活泼的,无法与配基直接偶联,通过化学反应 使介质上化学基团处于活化状态。 (1) 大分子配基如蛋白质等可与活化基质直接偶 联。 (2) 小分子配基, 在基质与配基之间插入若干碳 原子手臂(spacer),然后再与配基偶联。 (3) 环氧氯丙烷, 1,4-丁二醇缩水甘油醚本身是 活化剂亦具有手臂作用。
层析法的发展过程
wk.baidu.com903年
Tswett发表了吸附色谱分离植物色素的论文, 三年后他在另外两篇论文中正式提出色谱法。 1931年 色谱法提出后,并未立即受到重视。经过大 约20年,由于Lederer的工作,人们才重视色谱技术。 1938年 Izmailov和Shraiber第一次使用薄层色谱法。 1938年 Taylor和Uray用离子交换分离锂和钾的同位 素。40年代,合成离子交换树脂商品出现后,离子 交换色谱才得到广泛应用。1944年在美国橡树岭国 家实验室和衣阿华州立大学分离和鉴定了稀土元素。 在1944年到50年代中,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完成 了超铀元素的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