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知要

内经知要
内经知要

《内经知要》读后感之上卷

《内经知要》是中医古典著作之一,是《黄帝内经》的简化本。《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每部分各有八十一篇文章,内容十分丰富,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明末江苏华亭人)一生博览群书,尤对《内经》深有研究。《内经知要》撰于崇祯十五年,是《内经》节注本,约五万字,“知要”两字的出处来自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意思是《内经》全书有一个思想体系,明白这个体系,一句话就能说完,如果抓不到中心,那就散漫复杂,难以理解了。本书是李中梓从《素问》和《灵枢》中选择的最重要的部分,取名《内经知要》。其作为一部研究医学的入门书,内容精练,分类简要,结合临证所进行的注释和阐解,颇受后世学者所重。如清·薛生白指出:“以其仅得上下两卷,至简至要,方便时师之,不及用功于鸡声灯影者,亦可以稍有准则于其胸中也。”全书共分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藏象、经络、治则、病能八类,其中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藏象为上卷,经络、治则、病能为下卷。以下是本人对上卷学习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道生

《内经知要》开篇就谈及道生,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及的养生。首先提出养生的大原则,对外环境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人本身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把养生的道理环绕在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有力的掌握了人体的完整性和人体与环境的统一性。那么我们怎样来“避之有时”呢?这就要求当我们看到天气转变,要刮大风或者要下大雨了,或者季节变化,将要发冷了,就得相应的调节衣服,不要想当然忍着挨着;怎样又使“真气从之”呢?那我们就得要求做到“恬淡虚无”,也就是说思想要闲静,使心中无杂念和妄想,因为凡是嗜好、欲望、忧虑和外界诱惑等,都能使思想上存在着一种负担,就会影响到身体各个组织。因此只有既注意避免外邪的侵袭,又要注意调摄精神,才能使真气亢盛,使疾病无从发生。接着以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四个不同程度的养生家作为例子,虽然他们有不同的养生方法,但亦有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掌握身体与环境的统一,特别

是“精神内守”。

另外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提出人类顺从四时阴阳,调身养生。做到春使志生,夏使志无怒,秋令志安守,冬使志藏。人类能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调养精神情志和生活起居,则体健神旺,可以减少疾病发生,如果违背四时阴阳,则内伤相应的五脏,而且可能在下一季节会发生病变,也是强调养生的效果,如果违背四时阴阳的话,不仅限于本一季节,还为下一季节打好基础,也就是说在这个季节里,不能很好的调养的话,会引起下一季节的不健全状态。因此要根据四时做到使阳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原则。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上说,能了解男女七损八益的生理作用,然后会调理男女的一般疾病,所有未老先衰的现象,都由不明白这个道理所引起。《内经》认识到由壮而老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也是自然的发展规律,《内经》从生理的正常现象来说明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可能提前衰老,又指出智者、愚者的认识不同,说明了强壮和衰老是从同一基础出发,然后却出现两个不同的方向,这就取决于能否很好的养生作为决定的。故认为避免内外因素的刺激,减少疾病,可以改善甚至阻止衰老的到来。如果已经发觉衰老,再想恢复强壮,都是非常困难的了。

二、阴阳

中医学术是建立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阴阳学说便是古代哲学。中医引用阴阳来说明人体生理和病理的现象,以及药物性能和诊断,治疗方法等正反两面。《内经知要》借阴阳来说明人体内在和外在之间的矛盾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现象,说明阴阳的本质及其变化,结合到人体生理和病理的一般情况。认为运用阴阳的辩证方法,可以理解人体生理的正常活动和病理的反映。作为治疗的规律,故提出“治病必求本”,而这个“本”又专指阴阳。

药物饮食的气、味与人体的形、精气化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和阴阳转化的辩证关系。指出药物饮食不仅有气味之别,气味还有厚薄之分,气为阳,则气厚为阳中之阳,气薄为阳中

之阴;味为阴,则味厚为阴中之阴,味薄为阴中之阳。因此凡是药物饮食,气厚者有助阳发热的作用,气薄者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味厚者有泄泻的作用,味薄者有通利小便的作用。此外,药物饮食的五味也分阴阳,辛走气而性散,甘走脾而灌溉四旁,所以辛甘为阳而有发散作用;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所以酸苦为阴而有涌泻作用。另外,《素问·金匮真言论》把一天分为四期,相当于一年有四季,意思是日出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因此划分昼为阳,夜为阴,又从内脏分阴阳,在中医理论上也是重要部分之一,这一理论在临床运用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心为阳中之阳,可用大苦大寒以清火,需要说明的是,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是针对事物的不同层次而言的。以人体为划分层次,则体表为阳,体内脏器为阴;以体内脏器为划分层次,则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依其所居部位及功能特点,又可划分为阴阳,依此类推,阴阳之中又有阴阳,其划分是无止境的。

最后本篇提出阳气在阴阳平和协调中的主导作用。强调只有阳气致密,阴气才能固守,从而保持阴阳的协调平和;若“阳强不能密”则“阳气乃绝”;阴阳平和协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内经》对阴阳平和协调关系,以“阴平阳密,精神乃治”来表述。阴静宁静不耗,阳气固密不散,阴阳双方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人精神旺盛,生命活动正常。故李中梓说:“阴血平静于内,阳气秘密于外,阴能养精,阳能养神,精足神全,命之曰治。”若阴阳动态平衡被破坏,任何一方出现偏盛偏衰,即为病态,并以四季变化比喻形象说明,指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若发展到“阴阳离决”的地步,就会导致“精气乃绝”的严重后果,说明阴阳之平和协调与否,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疾病。

总的来说,阴阳在祖国医学上的应用,是一种医学思想方法。

三、色诊

就色诊篇而言,《内经知要》色诊篇开篇说明察色和察目的概要,认为个人的面色并不一致,不论生理原有的自然色素和病理所呈现的各种变化,主要是不要枯晦和异样鲜明。一般面色枯晦的是久病和虚

弱症。异样鲜明的是病邪亢进现象或虚证上的一种特殊亢奋反应,所以举出不同的五色作为对比,特别指出了十分鲜明也不是常态。至于视力方面,颠倒错乱,不是器质有变化,便是神经系统有障碍,或者是瞳孔异常及反射消失,也是严重症状,故《内经》当做精神涣散的先兆。

继而,详叙望色的方法,但在诊断上不能机械地运用。第一要善于选择可靠的经验,例如五脏大多排列在面部中央,而肾脏偏偏排在两颧,依据肾经阴亏的病人,虚火上升,往往两颧发赤发热;又如肺痨病人面白如纸,但发现潮热症状需要用滋阴药的时期,颧骨发红,红的像抹了胭脂异样,从这些来看,有的部分是前人总结的,其次要明确其主要还在于辩察明润和枯晦,例如黄疸的目黄和肤黄,必须看其黄如烟熏,或黄如橘皮样,像烟熏的是阴黄,应予以温化,橘皮样的是阳黄,应予以清湿热,治法是大不相同的;又如风温病的面色多清朗,湿温病的面色多晦滞,虽然同样发热,在诊察时先有敏锐的感觉,这些也是常见的。当然应该明确的是,审察泽和夭不仅属于病邪方面而且还与体力极有关系,凡是营养缺乏的,面上不会有华色,疲劳过度的神色也不会焕发,所以泽夭可以观察疾病的类别,也可估计体力的强弱。

《内经》对于望色也并不局限于面部,也可在本篇内看到。如说“黄赤为风”是指风热病的面色;而“青黑为痛”便多见于跌打损伤症;“白为寒”是指阳虚或外感初起的面色,而“黄而膏润为脓”便为肿疡化脓症;还有“赤甚为血”,一种指的是失血症,另一种可能指的局部充血;至于“痈甚为挛”和“寒甚为皮不仁”,根本与面色没有牵连。由此可见,凡是医生目力观察到的地方,都属于望诊的范畴。

最后,《素问·五脏生成篇》提出以后天生气的强弱,作为吉凶的判断,黄为土色是脾胃之色,故不死症都有黄色,认为生气尚存,反之,不见黄色,断为后天已败,多归不治。我认为这是李中梓很重视脾胃为后天之本的体现。

四、脉诊

脉诊也就是切脉的方法,《内经知要》本篇叙述了切脉的时间和部位,脉搏的正常与变化,并指出四诊综合运用的重要性。首先指出诊病的时间以平旦为宜,平旦诊病的原理是病人经过一夜的休息后,尚未劳作和进食,机体内环境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没有受到疾病外其它因素的干扰。望、闻、问、切所诊察出的病理之象均为病气所致,因而能如实的反映脏腑经脉气血的盛衰状况,故此时诊病有利于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其精神实质在于临床诊断要尽可能的排除非疾病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以获得准确的病情资料,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素问·平人气象论》从正常的脉象举出不正常的脉象作为对比,很明确的指出无病健康的人脉律均匀,其速率是一息至四五次,可根据脉之迟数辨别平脉、病脉、死脉。少于此次数者为迟,是气盛阳亢;数之极者,一呼四动以上,阴精衰竭,阳极欲脱也。在速率之外,又有节律变化主病,如脉律极不规整而“乍疏乍者者数”是阴阳俱衰竭而败乱无主,亦主死。此节还举例温病、风病、痹病的脉象。《素问·放盛衰论》从本质来说明脉诊的重要性,其所述切脉必须参证,形体的强弱,但形体是外貌,脉象是内脏强弱的具体表现,比如树木的根本,根本败坏,枝叶不会持久繁荣,只要根本有生气,虽然枝叶枯萎,还有出芽茂盛的希望。故在这里又补充脉重于形。这种看法,很可能是在一般疾病的某种程度上比较而来的,都能在短期内很快的恢复,故以为无形,有些外貌似无病而脉搏不正常,治疗效果减低,便认为难治,所以真的形内消脱,《内经》也当作预后不良症之一,但我们不能以这些为定论。

另外,切脉要平心静气,并且要结合四时气候,当然人们的起居饮食,也会影响脉搏,自然环境的改变,人体受冷热刺激,脉象也会随改变。常见的有饮酒、奔走、剧烈运动则脉数,有些病人穿衣过多,或厚被盖覆,热的流汗,往往脉如发热不静。这些都说明了切脉时要细心地多方面观察,才能真正的了解真相。

《素问·玉机真藏论》引用四时作陪,实际仍以五脏为主,它指出的弦、钩、毛、石为肝、心、肺、肾的平脉,借用事物来作形容,需要细细分辨体会,又从强弱来判断本脏虚实,着重在外邪和内伤的

区分。故说:“太过,病在外,不及病在中”。《素问·三部九侯论》强调切脉诊病的重要关键在于脉症相符,阳病得阳脉,阴病得阴脉叫顺,相反地阳病得阴脉,阴病得阳脉叫做逆。换一句话说有怎样的症就会有怎样的脉,如果不相符合,必有特殊情况,往往预后不良,所以《伤寒论》上有很多地方主张舍脉从症,或是舍症从脉,本节还提出妊娠的脉象“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任子也。(又)阴阳别论曰:阴博阳别,谓之有子。”后人根据这一条文,多以滑脉作为诊断标准,虽能有说洪大的,也有说沉实的,但基本上还是相同的。

最后,《素问·征四时论》强调诊断的目的是求得病因,了解了临床病因才能制定治疗的方针,故诊断必须多方面考察,深入地了解,切脉作为四诊之一,当然有它可靠的一面,但问诊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有些对于问诊无头绪,我认为张景岳的《十诊歌》较全面的介绍了诊病的方法。

五、藏象

所谓藏象,藏指藏于人体内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脏腑组织器官,象是指内脏功能的活动反映于外在现象以及脏腑的实质形象。“藏”是“象”的内在本质,“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象”是对人体生命的本质与现象诸多方面联系的概括。

《内经知要》叙述内脏的生理机能和反映在体表外形态,从内脏的性质上结合到自然界一切事物,说明人体是完整的、有机的联系,并和外界的环境是统一的。《素问·灵兰秘典论》这一节高度概括了十二脏腑的主要功能,这里仅仅指出内脏的主要功能,说明了一脏虽有一脏的联系,但不能机械地把它孤立起来,正如国家的行政机构,必须取得上下密切联系,才能把整个工作做好,并把心作为最高领导者,从它的功能来看,它包括了脑的作用。中医治病的特点,就建立在这整体的原则上。《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五脏是人体之本。即心为“生之本”、肺为“气之本”、肾为“封藏之本”、肝为“罢极之本”、脾为“仓廪之本”。以五脏之本为中心,联系诸腑、经络、体表、五华、五体形式,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的生理活动,与西医的肝、心、脾、肺、肾是不同的。这五个系统不仅与天地四时相应,

同时又互相之间紧密联系,从而形成机体五大系统,并与自然界内外相联系成一个整体,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

同时藏象这一篇里,再一次强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素问·金匮真言论》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两节把人体结合到外界一切做出分类的归纳,企图解释人与自然界的现象和各个方面的联系问题,在医学上有其可取的部分,但绝不能机械地运用。《灵枢·本神》专述五脏的神志及其病变,中医疾病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也就是以六淫和七情作为疾病的主要因素,七情也是外在因素之一,假如没有外界的刺激或以前的刺激起作用,大凡情志致病可以出现各方面的病理变化。①气机紊乱,如《本神》中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②直接损伤脏腑,如“怵惕思虑伤心,愁忧伤脾,悲哀伤肺”等,当然也谈及情志致病的预后,五脏藏精化气生神,情志过及而伤脏,藏伤则精气失守,而神气绝,可能危及生命。最后以《灵枢·决气篇》说明那个精气津液血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成分,如果缺乏,即有虚弱症状发现。由于饮食一气所化,故后来有“血脱益气”和“津血同源”等说,在治疗上往往是相互协助的。

《内经知要》上卷主要谈论了养生的方法,以色诊和脉诊讨论诊断疾病的方法,以阴阳学说和藏象学说,结合四时来讨论人体,以理论知识为主。只有掌握人体的基本知识,了解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才能为诊断疾病,治疗疾病打好良好的基础。

中医入门 秦伯未

中医入门秦伯未 秦伯未(1901~1970)现代中医学家。1901年7月31日生,1970年1月27日卒。原名之济,号谦斋,江苏上海人,出身儒医世家,自幼酷爱文学和医学。1919年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名医丁甘仁门下攻读中医。192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上海同仁辅元堂应诊,以治内科杂病见长,对虚痨痼疾尤精。1927年与王一仁、章次公、王慎轩、严苍山等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务长、院长,教授《内经》及内科。1930年,创办中医指导社,主编《中医指导丛书》、《中医指导录》杂志,开展学术交流和社会咨询,社员遍及国内外。1938年又创办中医疗养院,设内、外、妇、幼等科,有病床百余张,作为学生实习基地。 秦氏凡经史子集、诸家医典、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涉猎。尤其重视《内经》的钻研,潜心撰写评述《内经》的专著,有《读内经纪》等5种,并将《内经》原文整理成生理学、解剖学、诊断学、方剂学等7章,病症则分为伤寒、湿暑、热病等37类,还剖析《内经》与西方医学理论各自的特点和异同,独具见解。 秦氏勤于著述,医文并茂。1921年创办上海中医书局,自编医书医刊,校订古籍,整理出版。生平著作甚丰,达数百万字,较有影响的有《秦氏内经学》、《内经类证》、《内经知要浅解》、《金匮要略浅释》、《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医入门》、《中医临证备要》、《谦斋医学讲稿》等50余种。在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小品、史话等数百篇。秦氏还工诗词,善书画,好金石之学, 40岁时曾刊印《谦斋诗词集》七卷。 1954年,秦氏受聘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1955年调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并执教于北京中医学院,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组长、全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委员,还被推选为全国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 1 编者志 前言 近来学习中医的人很多,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要求:怎样着手学习?并希望在较短时期内学得更好一些。因此,很需要有一本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浅近的参考书,以便由此入门,逐步提高,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中医治病,主要是依据理、法、方、药相结合的一套医疗方法。我个人认为从这四个方面来认识中医的面貌,从而理解中医的特点和掌握中医的治病规律,这事学习中医比较正确的方法。故本书的叙述,即分理论、法则、方剂、药物四部,在四部内在分若干项目,作比较细致的介绍。 我还认为学习中医理论必须与中医的临床经验相结合,这样的学习才是比较踏实的。所以本书在介绍中医基本理论时,多举常见疾病的实例来加以说明,以便一边学一边联系实际。 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下一番功夫,学中医当然不例外。无论全面学或学一科和一种病,都不能离开理法方药,

浅谈中医面色诊及应用

浅谈中医面色诊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2-11-27T10:16:30.4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3期供稿作者:王瑞娟[导读] 考虑为脾血虚,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95g/L。诊断为脾血虚证,轻度贫血。方用四物汤加减。 王瑞娟(浙江省临海市河头镇河头中心卫生院浙江临海 317000)【中图分类号】R2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3-0387-02 中医一直就有“望而知之谓之神”的说法,说明察颜观色对于中医了解病情,判断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体内发生的病变,必然会反映到体表。面部是最快表现脏腑病症的部位,通过观察面部的颜色、形状、五官状况等,可以快捷大致地诊断脏腑疾病。中国人正常的面色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略带光泽,中医称之为“常色”。就是说面色具有红黄之色,隐藏于皮肤之内,光泽明亮润泽。这是精神健旺,气血充足,脏腑功能正常的表现。在临床上根据面部总体色泽以及各个部位色泽的改变,可以分析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轻重,预后以及转归。 1 临床表现 1.1面部病色 (1)面红多为热证。满面通红者,属于实热证,多见于体内实热盛,容易上火的人以及高血压患者。午后两颧骨潮红者,属于阴虚证,是因阴虚阳亢,虚火上炎所致,多见于结核病患者。另外,现代一些疾病也可见面红,如红色见于颐(面颊及腮)上,是心脏有病的征兆。如面色通红,伴有口渴甚至抽搐,则常见于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性疾病患者。 (2)面黄多为脾虚或湿证。面色萎黄者,多属于脾胃气虚,是由于脾胃虚衰,水谷精微生成不足,机体失养,面色淡黄无华而呈萎黄。巩膜及全身都为黄色,多见于黄疸型肝炎、胆道结石、胆囊癌和胰腺癌等病。钩虫病患者由于长期慢性失血,造成面色枯黄,俗称“黄胖病”。 (3)面白多为虚证、寒证、脱血、夺气。面色苍白属于虚证和寒证,如有些人面色较白,体型肥胖,属于气虚或阳虚。这些人尽管体胖,但体质较差,容易感冒。而面色淡白无华多见于贫血及某些肺病患者。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其面部也可能呈现苍白之征象。当铅中毒时,患者以面色灰白为主要特征,医学上称为“铅容”。 (4)面青多为寒证、痛证或气滞血瘀。身体某处疼痛难忍,在引起手脚抽搐的同时,也会令面色转青。体内寒气过重者,或会出现胃寒,脘腹剧痛,以致面色苍白、淡青或青黑。身体过于虚弱的老人,心力不足,令气血运行不畅,心血瘀阻,以致心胸刺痛,可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妇女若面带青色,可能是因肝强脾弱、瘀血阻络、少食多怒或月经不调所致。 (5)面黑多为肾虚、寒证、血瘀。面色发黑以及两眼圈发黑都是肾虚的表现。面色黧黑是体内有瘀血的表现。另外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患者,都可出现面色变黑。病情愈重,其颜色亦愈深。一般额头发黑,特别是印堂处发黑,是病情危重的信号。 1.2各脏腑病变在面部的表现 心病(1)印堂暗红,为心部久病。(2)上下两唇出现赤色为心病初期。(3)舌卷短、两颧出现界限分明的赤色为心病已久。 肺病(1)两眉间发暗,为肺部久病。(2)右侧脸颊特别是颧骨处发红,为肺有热病,但是在未发将发之时。(3)肺初病者,特别是初受风邪,在面部表现为两眉上发白。(4)喘息鼻张者为肺病已久。肝病(1)鼻梁中部发暗、发锈为肝部久病。(2)两目下发青,面色污浊,像总也洗不干净,为肝病初起。(3)左面颊特别是靠近鼻翼处出现暗红色,为肝未病将病之时。 脾病(1)鼻头色暗黄,兼有丘疹,为脾胃病已久。(2)整个鼻梁色黄为脾病初期。(3)唇部色泽暗淡,脸部及四肢肌肉松懈下垂,为脾病渐进。 肾病(1)整个面色黎黑垢浊,下眼睑肿,色黑,为肾久病。(2)下巴暗红色。 2 临床案例 患者陈某,女,28岁,2011年8月2日初诊。患者近诉二月来体倦乏力,心悸气短,纳食减少,头晕健忘。查体:面色萎黄,暗淡无光,口唇色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软。考虑为脾血虚,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95g/L。诊断为脾血虚证,轻度贫血。方用四物汤加减。 3 体会 早在《内经》中就提到“色为气血之所荣,面为气血之所凑,气血变换,色即应之,色之最著,莫显于面,故望诊首查色,查色必重于面也”。中医认为,人体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到面部,相反,通过对面部的诊察,也可以推测内脏的变化,面色诊可以快速大体地了解并推测一个人具体状况,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指明了方向。

病机十九条解析

解析《内经》“病机十九条” 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5月6日 □洪文旭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病机十九条”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该篇首先提出“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及“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论断,将古人长期与疾病斗争中观察所得的复杂症状,归纳为提纲挈领的十九条病机,作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至今重温起来仍有重要意义。 “病机十九条”的基本内容 五脏病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凡由风邪引起的肢体震颤、头晕目眩之证,都与肝脏有关。因肝为风木,主疏泄、藏血,一旦气机失调,就会导致风病发生。风有虚实之分:虚则肝阴亏虚,头目失养而致头晕目眩,肝血不足,血虚生风而致手足颤动;实则肝郁化火,神魂失藏而致头痛目赤,热极生风,筋脉失养而致手足抽搐。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凡由寒邪引起的形体拘急、关节屈伸不利之证,都与肾脏有关。因肾为水火之宅,寓藏元阴元阳,一旦阴阳失调,多会导致寒病发生。寒有内外之分:外则侵袭人体,营卫凝滞而致形体拘挛;内则命门火衰,筋骨失养而致关节屈伸不利。 “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凡由气机不畅引起的咳嗽喘逆、胸部痞闷之证,都与肺脏有关。因肺主一身之气,一旦气机失调,就会导致气病的发生。气有虚实之分:虚则肺失清肃,宣散无力而致咳嗽喘逆;实则寒邪袭肺,郁久化热而致胸部痞闷。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凡由湿邪引起的水湿停滞、浮肿胀满之证,都与脾脏有关。因脾主运化,一旦水湿停留,就会导致湿病的发生。湿有内外之分:外则寒邪困脾,水湿四溢而致肌肤浮肿;内则脾阳不足,痰饮聚腹而致中焦胀满。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凡由热邪引起的皮肤疮疡、红肿发痒之证,都与心脏有关。因心主火,火亢则血热,热邪与血相搏而致皮肤疮疡。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实热则局部痛重且胀,虚热则局部痒而不痛。 上下病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凡出现肢体枯痿、气喘发呕之证,都与上焦有关。痿分皮、肉、脉、筋、骨五种,分属五脏。此处当指肺热叶焦而致的肺痿,以及阳明脉虚血少、宗筋失养而致的肢体枯痿。喘有虚实之分:虚有肾阳虚衰,肾不纳气,实由邪壅于肺,失于宣肃,皆可致咳喘上气;呕由寒滞中焦,胃气上逆而致呕吐或咳呕并作。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凡出现四肢厥冷、二便失常之证,都与下焦有关。厥指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轻则四肢发凉,重则昏不知人,有寒、热、煎、薄、大厥之别;固指小便不通或大便秘结;泄则小便失禁或大便泄泻。尽管病因有多种,但均与下焦关系密切。 六淫病机“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本篇属火者多达5条。凡出现神志昏蒙、抽搐痉挛,口噤鼓颔、战慄失神,气逆咳喘、呕吐上冲,烦躁狂妄、精神失常,下肢浮肿、疼酸惊惕之证,都与火邪有关。由于邪热亢盛,逆传心包,扰乱神明而致神昏;肝血不足,筋脉失濡而致抽搐;邪热内扰,心神不宁而致口噤战慄;热灼肺金,肺失肃降而致咳喘上逆;肝火横逆,胃气上逆而致呕吐上冲;热扰神明,痰火蒙窍而致烦躁狂妄;热入血分,络脉不通而致肢肿疼酸等。虽表现症状较多,但皆由热邪化火所致,故有“火为热之极”之说。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色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色 古人把颜色分为五种,即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诊。五色诊的部位既有面部,又包括全身,所以有面部五色诊和全身五色诊称望色,但由于五色的变化,在面部表现最明显,因此,常以望面色来阐述五色诊的内容。望面色要注意识别常色与病色。 常色:常色是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的面部色泽。常色又有主色、客色之分:所谓主色,是指人终生不改变的基本肤色、面色。由于民族、禀赋、体质不同,每个人的肤色不完全一致。我国人民属于黄色人种,一般肤色都呈微黄,所以古人微黄为正色。在此基础上,有些人可有略白、较黑、稍红等差异;人与自然环境相应,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人的面色、肤色也相应变化叫做客色。例如,随四时、昼夜、阴晴等天时的变化,面色亦相应改变。再如,由于年龄、饮食、起居、寒暖、情绪等等变化,也可引起面色变化,也属于客色。常色有主色,客色之分,其共同特征是:明亮润泽、隐然含蓄。 病色:可以认为除上述常色之外,其他一切反常的颜色都属病色。病色有青、黄、赤、白、黑五种。现将五色主病分述如下: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惊风证、肝病。青色为经脉经阻滞,气血不通之象。寒主收引主凝滞,寒盛而留于血脉,则气滞血瘀,故面色发青。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痛也可见青色。肝病气机失于疏泄,气滞血瘀,也常见青色。肝病血不养筋,则肝风内动,故惊风(或欲作惊风),其色亦青。如面色青黑或苍白淡青,多属阴寒

内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血瘀阻,血行不畅;小儿高热,面色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明显,是惊风先兆。 黄色:主湿证、虚证。黄色是脾虚湿蕴表现。因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得化生气血,致使肌肤失于充养,则见黄色。如面色淡黄憔悴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于面部所致;面色发黄而且虚浮,称为黄胖,多属脾虚失运,湿邪内停所致;黄而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为湿热熏蒸所致;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为寒湿郁阻所致。 赤色:主热证。气血得热则行,热盛而血脉充盈,血色上荣,故面色赤红。热证有虚实之别。实热证,满面通红;虚热证,仅两颧嫩红。此外,若在病情危重之时,面红如妆者,多为戴阳证,是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上越所致。 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白色为气血虚弱不能荣养机体的表现。阳气不足,气血运行无力,或耗气失血,致使气血不充,血脉空虚,均可呈现白色。如面色晃白而虚浮,多为阳气不足;面色淡白而消瘦,多属营血亏损;面色苍白,多属阳气虚脱,或失血过多。 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寒证、痛证及瘀血证。黑为阴寒水盛之色。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气化不行,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气血不畅,故面色黛黑。面黑而焦干,多为肾精久耗,虚火灼阴,目眶周围色黑,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证;面色青黑,且剧痛者,多为寒凝瘀阻。 望诊之望神

中医个人述职工作汇报

中医个人述职报告 个人中医学习报告 学习中医学已有半载,总觉得这门学科有种朦胧美,博大精深。 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结合生活实际融深奥医理于浅显地生活常识当中。中医基础理论重于思辨、抽象、实践性强,但弱于直观、具体、可操作性差。因此,在学习中,注意结合自己既往的文化知识及生活常识进行理解,常常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联系夏天长期在河水中浸泡的石头或其他物体的表面所生苔藓形状为例,来理解滑腻之性状,说明舌苔滑腻与水湿的关系,并由此理解湿性粘腻的致病特点。结合既往临床实践,融抽象理论于常见病证之中。如人体皮肤受凉之后,可见恶寒、无汗,鼻塞流涕,胸闷咳嗽等感冒症状,中医给以宣肺解表药物治疗后,感冒痊愈。以此说明肺主宣发、开窍于鼻、在体合皮的医学道理。 也发现这门学科跟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也不断吸收外国文化,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一些中草药,大都原产地都不是中国,足以证明这一点。然而,提高中医素质,中医从业人员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要打好基本功应具备以下三个步骤: 中医的临床工作分为识病、辨病、立法、处方、用药五大环节,最终必须落实在方药上。如果没有精确的处方,绝对不会有好的疗

效。故中医历来视汤头、脉诀、药性赋为启蒙“三件宝”。“汤头”即“方歌”。中医素以清代汪昂的《汤头歌诀》为蓝本,并以《医方集解》辅行。要求“汤头”必须熟背至信手拈来的地步,临床方可应用自如。“脉诀”是指脉学方面的歌诀。现以李时珍《濒湖脉学》流行最广,然李中梓《诊家正眼》似乎更切实用,故云脉必“二李”。当然有精力多读几部更好。诸如:《四诊抉微》、《脉诀汇辨》、《脉理求真》等。《药性赋》是民间流传多年且影响极大的入门读物,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确实对初学用药可具初步轮廓。尽管有些内容已不合时代的要求,但仍为广大中医所喜爱。除上述“三件宝”外,不可忽略的就是“针灸歌赋”。众所周知,针灸是国粹,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利器”。要想学好针灸,熟诵歌赋是必备的基本功。诸如:十四经循行、主病、穴位分寸歌、标幽赋、金针赋、通会指要赋、流注指微赋、胜玉歌、玉龙歌以及十二经子母补泻、流注八法等方面的歌诀均应熟背如流。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以上第一步功夫,属中医的“背诵功”。 基础功:学好古文、医史及文献 背诵功之后的第二步功,就是加强古文和医史的学习。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华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中医文化,不愧是伟大的宝库,等待后人去努力发掘。而这些文献均是用古文写成。若不在古文上下工夫,势必很难理

杭州喜月月子中心吴伯平中医馆-一站式中医养生调理

吴伯平中医馆- 一站式中医养生调理 “吴伯平中医馆”喜月旗下中医诊所。是一家会员制中医调理机构,每周开设中医门诊,为喜月会员提供中医月子调理、月子健康管理与产前产后养生咨询等专业服务。 吴伯平国医馆创办于2006年。以中医产后康复为主要研究方向。专注于 中医产后理论研究,临床实践研究。致力于传承优秀中医经验与方法,推动传统中医在产后康复中的优势效用。国医精粹,百年传承、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中医面部色诊的再认识

中医面部色诊的再认识 关键词面部色诊现代研究中医诊断 面部色诊是通过观察病人颜面、五官气色的变化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它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可以为疾病的定性、定位以及预后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具有相当重要的诊断意义,因而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千金翼方》云:“上医察色,次医听声,下医脉候……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可见面部色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 1 色诊之色泽、色位和色调 面部皮肤之色调和色泽可以反映出内脏的功能和气血之盛衰。笔者认为在望面色时,不仅要观察色调之青、红、黄、白、黑,尤须分辨色泽之明晦、泽夭、浮沉、聚散和色位之上下、内外等差异。因为辨别色调只能知六气之偏性,五脏之偏亢,而察色泽与色位乃关乎病机之虚实、病所之浅深、病程之远近以及病势之进退。就一般而论,在色泽方面,分明晦可以辨轻重,分泽夭可以观胜败,分浮沉可以知深浅,分聚散可以测远近;在色位方面,分上下可以知病处,分左右可以别气血,分内外可以辨进退;在色调方面,五色既有五脏之分,又有六气之辨。色为气血之华,患病时必随气血之出入利滞而有浮沉聚散的相关表现。 2 望色而知预后 面部色诊可知疾病的预后,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色夭不泽,谓之难已。”一般来说,只要面色光泽明亮浮浅,预后总是好的。《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乃指血虚见虚阳浮越之症,仲景谓其“死”;又如《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说明观察面色可判断鼻衄止否。又如沈开金[1]曾治1例产后褥劳病达1年之久之妇女,长期不能饮食,脘中痞闷不已,形体消瘦,患者自认治愈无望,但观其面部气色虽黄白而有光泽,用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调治,数十剂后,终至病体康复。临床上还可通过色泽之由显而晦或自浊而清,可知邪由外入内或自里达表。尤其湿邪为病,色泽呈现沉浊晦滞者,可根据其上下内外的移动趋向,

秦伯未中医入门

秦伯未中医入门(一) 秦伯未(1901~1970),现代中医学家,原名之济,号谦斋,江苏上海人,出身儒医世家,自幼酷爱文学和医学。1919年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名医丁甘仁门下攻读中医。192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上海同仁辅元堂应诊,以治内科杂病见长,对虚痨痼疾尤精。1927年与王一仁、章次公、王慎轩、严苍山等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务长、院长,教授《内经》及内科。1930年,创办中医指导社,主编《中医指导丛书》、《中医指导录》杂志,开展学术交流和社会咨询,社员遍及国内外。1938年又创办中医疗养院,设内、外、妇、幼等科,有病床百余张,作为学生实习基地。 秦氏凡经史子集、诸家医典、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涉猎。尤其重视《内经》的钻研,潜心撰写评述《内经》的专著,有《读内经纪》等5种,并将《内经》原文整理成生理学、解剖学、诊断学、方剂学等7章,病症则分为伤寒、湿暑、热病等37类,还剖析《内经》与西方医学理论各自的特点和异同,独具见解。 秦氏勤于著述,医文并茂。1921年创办上海中医书局,自编医书医刊,校订古籍,整理出版。生平著作甚丰,达数百万字,较有影响的有《秦氏内经学》、《内经类证》、《内经知要浅解》、《金匮要略浅释》、《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医入门》、《中医临证备要》、《谦斋医学讲稿》等50余种。在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小品、史话等数百篇。秦氏还工诗词,善书画,好金石之学,40岁时曾刊印《谦斋诗词集》七卷。 1954年,秦氏受聘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1955年调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并执教于北京中医学院,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组长、全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委员,还被推选为全国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 前言

色诊)

王鸿谟:要学会“看脸色”了解气色的秘密2013年07月09日14:26 来源:凤凰讲堂 分享到: 更多7人参与3条评论 脸上的气色能反映人的健康状况,中医对此深有研究。中医创造了“望闻问切”的看病方法,这四种方法里面中医最推崇的是“望”,所以在很早的医书《难经》里面就对四诊作过评价,说“望而知之谓之神”。 王鸿谟 7月6日,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国际生物医学特征辨识学会副主席,被称为“中国色诊第一人”的王鸿谟教授作客2013全球通VIP凤凰大讲堂长沙站,带来《察颜观色,未病先防》专题讲座,王鸿谟教授表示,每个人都可以从脸上的颜色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人的气色如何,10%是天生的,剩下90%属于人为能够改变的。 五脏的疾病体现在脸上 在王鸿谟教授看来,“色诊”是一门既深奥又不那么太难的学问。有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自诊,从脸上不同部位的颜色,初步判断自己的五脏到底出了什么毛病。 肺脏病色看两眉间。这个区域叫印堂,最好是白里透红,最忌讳发黑,代表有不可治愈的重大疾病。如果特别红也不好,说明有肺热;发白是血虚或气虚;发青是血瘀。 心脏病色看两眼间。过度的红就是心火太盛,会引起心烦、失眠,甚至神经失常。如果两眼间出现了青紫的颜色,就表示有血淤,可能是由冠心病所导致的。 肝脏病色看鼻梁。鼻梁骨最高的点如果发红,可能是肝火偏盛,表现为易怒、眼睛发红、月经增多等;出现青黑色,可能是肝硬化或肝癌等。 胆色、胰色看鼻梁两旁。肝色的右边是胆色,这里淡白无华,会气短乏力,容易惊恐;发红通常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颜色晦暗,或呈灰褐色,可能是有蛔虫。肝色左边是胰色,这里气色苍白,是胰腺虚寒,女性易出现腰腹酸沉;颜色青黄,是胰胃不和,多表现为厌食、反酸。 脾脏病色看鼻头。如果发红是脾胃有热证,就是特别能吃,吃完一会就饿,甚至会得糖尿病;发白就是气虚;发青是气滞血瘀,会肚子痛。 胃色看鼻翼。此处及两侧如果淡白无华,是消化功能减退的征兆,多半会厌食、饭后腹胀。颜色淡红干燥是胃部津液不足,通常会口干唇裂、大便干燥;颜色过红是胃火亢盛,出现口臭和牙龈肿痛。

个人中医学习报告篇一

个人中医学习报告 个人中医学习报告 学习中医学已有半载,总觉得这门学科有种朦胧美,博大精深。 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结合生活实际融深奥医理于浅显地生活常识当中。中医基础理论重于思辨、抽象、实践性强,但弱于直观、具体、可操作性差。因此,在学习中,注意结合自己既往的文化知识及生活常识进行理解,常常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联系夏天长期在河水中浸泡的石头或其他物体的表面所生苔藓形状为例,来理解滑腻之性状,说明舌苔滑腻与水湿的关系,并由此理解湿性粘腻的致病特点。结合既往临床实践,融抽象理论于常见病证之中。如人体皮肤受凉之后,可见恶寒、无汗,鼻塞流涕,胸闷咳嗽等感冒症状,中医给以宣肺解表药物治疗后,感冒痊愈。以此说明肺主宣发、开窍于鼻、在体合皮的医学道理。 也发现这门学科跟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也不断吸收外国文化,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一些中草药,大都原产地都不是中国,足以证明这一点。然而,提高中医素质,中医从业人员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要打好基本功应具备以下三个步骤: 中医的临床工作分为识病、辨病、立法、处方、用药五大环节,

最终必须落实在方药上。如果没有精确的处方,绝对不会有好的疗效。故中医历来视汤头、脉诀、药性赋为启蒙“三件宝”。“汤头”即“方歌”。中医素以清代汪昂的《汤头歌诀》为蓝本,并以《医方集解》辅行。要求“汤头”必须熟背至信手拈来的地步,临床方可应用自如。“脉诀”是指脉学方面的歌诀。现以李时珍《濒湖脉学》流行最广,然李中梓《诊家正眼》似乎更切实用,故云脉必“二李”。当然有精力多读几部更好。诸如:《四诊抉微》、《脉诀汇辨》、《脉理求真》等。《药性赋》是民间流传多年且影响极大的入门读物,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确实对初学用药可具初步轮廓。尽管有些内容已不合时代的要求,但仍为广大中医所喜爱。除上述“三件宝”外,不可忽略的就是“针灸歌赋”。众所周知,针灸是国粹,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利器”。要想学好针灸,熟诵歌赋是必备的基本功。诸如:十四经循行、主病、穴位分寸歌、标幽赋、金针赋、通会指要赋、流注指微赋、胜玉歌、玉龙歌以及十二经子母补泻、流注八法等方面的歌诀均应熟背如流。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以上第一步功夫,属中医的“背诵功”。 基础功:学好古文、医史及文献 背诵功之后的第二步功,就是加强古文和医史的学习。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华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中医文化,不愧是伟大的宝库,等待后人去努力发掘。而这些文献均是用古文写成。若不在古文上下工夫,势必很难理解。如文字的构成、词汇的衍变、语法的差异及古代文学常识、古天文学知识

湖州的历史文化名人

湖州的历史文化名人·近现当代(23人) ( 沈家本(1840—1913),近代法学家。吴兴人,字子淳,别号寄簃。主修法律,建议废除凌迟、枭首、戮尸等酷刑,是近代中国法制思想先驱,有《律例偶笺》、《刑事汇总》、《历代刑官考》等16种法学著作。 吴昌硕(1844—1924),近代艺术大师。安吉人,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别号缶庐、苦铁,70岁后字行。工诗、书法、国画,擅石鼓文。 朱孝臧(1875—1931),近代词人。归安埭溪人,原名祖谋,字古微,号沤尹,又号彊村。官礼部侍郎。以词盛名,词风近吴文英,称中国“词家殿军”。 王一亭(1867—1938),早期民主革命家、著名画家。湖州人,名震,号白龙山人。辛亥革命斗士,筹款讨袁被通缉。后学画事佛。 章鸿钊(1877—1951),中国地质雪茄、矿藏家、古生物学家。吴兴荻港人,字演群,号演存、爱存,笔名半票。李四光称他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 俞寰澄(1881—1967),早期民主革命家。德清新市镇人,名风韶,号任庐。中国民主建国会发起人,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常委兼纪检委员。 徐森玉(1881—1972),文史学家、文物鉴定家。湖州菱湖人,名鸿宝,以字行。曾任新中国首任文史馆副馆长、故宫博物院院长、上海博物馆馆长、中国第二图书馆馆长。 沈尹默(1883—1971),著名书法家、诗人。吴兴下昂竹墩人。初名君默,号秋明。 钱玄同(1887—1939),著名教育家、新文化运动猛将。湖州鲍山人,原名复,字德潜,号中季、疑古。生前致力于文字改革。 沈迈士(1891—1986),著名书画家。吴兴下昂竹墩人。谱名祖德,字迈士,号宽斋。 宋春舫(1892—1938),著名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吴兴人,别署春润庐主任。有“世界第三位戏剧藏书家”之称。 史沛棠(1894—1965),著名中医学家。德清上柏人,名维清。杭州中医院创始人。有《内经知要浅解》、《伤寒论浅注》、《金匮要图浅注》等医著。 慎微之(1896—1976),著名考古学家。湖州常潞潞村人,又名圣清。民国16年(1927)文学硕士。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学位。钱山漾考古第一人。 俞平伯(1900——1990),著名红学家、现代文学家,“五四”新诗人。德清人。俞樾曾孙、俞陛云子,谱名铭衡。 诸乐三(1902—1984),著名画家。安吉孝丰鹤鹿溪人,名文萱,以字行,号希斋,别号南屿山人。西泠印社副社张、西泠画院副院长。 费新我(1903—1992),著名书法艺术家。字立千,号立斋,湖州人。1959年,右腕得关节结核恢复无望,专攻“新我左笔”,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能山法师(1903—1997),著名书画家。俗名潘镜秋,吴兴汇溪人。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称赞:“法师书画笔墨浑厚,格调高雅,非一般俗流所望其项背。” 沈西苓(1904—1940),著名戏剧家、电影艺术家。德清人,远名学诚,笔名叶沉。 徐迟(1914—1996),著名作家。原名商寿,笔名龙人、史纲、唐琅等。湖州南浔镇人,报告文学《哥得巴赫猜想》引起轰动。晚年留下名著《江南小镇》。 黎莉莉(1915—2005),原名钱蓁蓁,“龙潭三杰”之一湖州人钱壮飞之女。20世纪30年代中国黑白电影黄金时期“四大明星”之一。 叶小舫(1919—2003),浙派著名画家。字振藩,长兴人。师从潘韵,博采黄宾虹山水、吴昌硕花鸟、郑板桥竹石等众家所长而成自己风格,其“草书芦雁”,为画史一绝。

浅谈学习中医基本功的几点心得

浅谈学习中医基本功的几点心得 浅谈学习中医基本功的几点心得 第一、一个字背:熟背汤头、脉诀、药性赋、针灸歌赋中医的临床工作分为识病、辨病、立法、处方、用药五大环节,最终必须落实在方药上。如果没有精确的处方,绝对不会有好的疗效。故中医历来重视汤头、脉诀、药性赋为启蒙三件宝。汤头即方歌。中医素以清代汪昂的《汤头歌诀》为蓝本,并以《医方集解》辅行。要求汤头必须熟背至信手拈来的地步,临床方可应用自如。脉诀是指脉学方面的歌诀。现以李时珍《濒湖脉学》流行最广,然李中梓《诊家正眼》似乎更切实用,故云脉必二李。当然有精力多读几部更好。诸如:《四诊抉微》、《脉诀汇辨》、《脉理求真》等。《药性赋》是民间流传多年且影响极大的入门读物,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确实对初学用药可具初步轮廓。尽管有些内容已不合时代的要求,但仍为广大中医所喜爱。除上述三件宝外,不可忽略的就是针灸歌赋。众所周知,针灸是国粹,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利器。要想学好针灸,熟诵歌赋是必备的基本功。诸如:十四经循行、主病、穴位分寸歌、标幽赋、金针赋、通会指要赋、流注指微赋、胜玉歌、玉龙歌以及十二经子母补泻、流注八法等方面的歌诀均应熟背如流。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以上第一步功夫,属中医的背诵功。 第二、学好古文、医史及文献背诵功之后的第二步功,就是加强古文

和医史的学习。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华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中医文化,不愧是伟大的宝库,等待后人去努力发掘。而这些文献均是用古文写成。若不在古文上下工夫,势必很难理解。如文字的构成、词汇的衍变、语法的差异及古代文学常识、古天文学知识等等均需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学习医古文非常困难。文言文学得好,犹如与古人相与对坐应答,能进行跨时代的交流,也乃人生一大快事,而且学好古文是打开中医药宝库大门的钥匙。故第二步功夫首先必须学好古文。任何事情,任何学问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所以不管学什么都必须了解本门的发展史。搞政治要学政史,搞文学要学文学史。当然中医也不例外,也应学好医学史。只有学好医学史,才能了解各朝各代的名医、名著及其学术观点,也就是说要了解这些名医名著是在何等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下形成的。同时也应了解前世名医的奇闻逸事。譬如:朱丹溪三十岁学医,三十五岁就能临证而成大家。叶天士十四岁学医,先后师从十七人等。这对一个中医的学习和成长均有一定的启发。然而今人视学史为多余,似乎与临证无关,实属大谬。学古文具备了读古书的能力,学医史明确了读古书的取舍,在选书读书过程中,自然不会陷入歧途。同时还要博览历代医家的医论、医著、医案,对历代医家的成果有一个框架性得了解,对学术理论的构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故第二步功夫为基础功。 第三、构架、精读古典医籍要想学好中医,则必须精读一些古典医籍,如《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神农本草经》、《医学心悟》等。《内经》、《难经》是中医基础的奠基。阴

最新中医个人述职报告

中医个人述职报告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个人中医学习报告第二篇:中医执业医师述职报告第三篇:中医肛肠科护士长述职报告范文第四篇:中医医院党政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第五篇:个人述职述廉述职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个人中医学习报告个人中医学习报告 学习中医学已有半载,总觉得这门学科有种朦胧美,博大精深。 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结合生活实际融深奥医理于浅显地生活常识当中。中医基础理论重于思辨、抽象、实践性强,但弱于直观、具体、可操作性差。因此,在学习中,注意结合自己既往的文化知识及生活常识进行理解,常常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联系夏天长期在河水中浸泡的石头或其他物体的表面所生苔藓形状为例,来理解滑腻之性状,说明舌苔滑腻与水湿的关系,并由此理解湿性粘腻的致病特点。结合既往临床实践,融抽象理论于常见病证之中。如人体皮肤受凉之后,可见恶寒、无汗,鼻塞流涕,胸闷咳嗽等感冒症状,中医给以宣肺解表药物治疗后,感冒痊愈。以此说明肺主宣发、开窍于鼻、在体合皮的医学道理。 也发现这门学科跟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也不断吸收外国文化,在李时珍的《本草

纲目》中记载的一些中草药,大都原产地都不是中国,足以证明这一点。然而,提高中医素质,中医从业人员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要打好基本功应具备以下三个步骤: 中医的临床工作分为识病、辨病、立法、处方、用药五大环节,最终必须落实在方药上。如果没有精确的处方,绝对不会有好的疗效。故中医历来视汤头、脉诀、药性赋为启蒙“三件宝”。“汤头”即“方歌”。中医素以清代汪昂的《汤头歌诀》为蓝本,并以《医方集解》辅行。要求“汤头”必须熟背至信手拈来的地步,临床方可应用自如。“脉诀”是指脉学方面的歌诀。现以李时珍《濒湖脉学》流行最广,然李中梓《诊家正眼》似乎更切实用,故云脉必“二李”。当然有精力多读几部更好。诸如:《四诊抉微》、《脉诀汇辨》、《脉理求真》等。《药性赋》是民间流传多年且影响极大的入门读物,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确实对初学用药可具初步轮廓。尽管有些内容已不合时代的要求,但仍为广大中医所喜爱。除上述“三件宝”外,不可忽略的就是“针灸歌赋”。众所周知,针灸是国粹,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利器”。要想学好针灸,熟诵歌赋是必备的基本功。诸如:十四经循行、主病、穴位分寸歌、标幽赋、金针赋、通会指要赋、流注指微赋、胜玉歌、玉龙歌以及十二经子母补泻、流注八法等方面的歌诀均应熟背如流。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以上第一步功夫,属中医的“背诵功”。 基础功:学好古文、医史及文献

杭州喜月月子中心吴伯平中医馆一站式中医养生调理

吴伯平中医馆-一站式中医养生调理 “吴伯平中医馆”喜月旗下中医诊所。是一家会员制中医调理机构,每周开设中医门诊,为喜月会员提供中医月子调理、月子健康管理与产前产后养生咨询等专业服务。 吴伯平国医馆创办于2006年。以中医产后康复为主要研究方向。专注于中医产后理论研究,临床实践研究。致力于传承优秀中医经验与方法,推动传统中医在产后康复中的优势效用。 国医精粹,百年传承

一代医家丁甘仁 1900年代,沪上名医汇集,其中以丁甘仁影响尤著。丁甘仁,名泽周,字甘仁,生于1864年,江苏武进孟河人。为清末民国期间著名医家。其早年从业于马仲清、丁松溪和一代宗匠马培之先生,对马氏内外两科之长能兼收并蓄;后开业于姑苏,兼蓄吴门医派温病之长,1890后,业医上海,又从学伤寒大家汪莲石先生,自此医术大进,扬名海上。丁甘仁最早提出伤寒、温病学说一体论,开中医学术伤寒、温病一体之先河,其治疗集伤寒及温病学说之精华,善于治疗复杂难治之症,临证灵活机变,活人无数。为上海医界瞩目,曾被推选任上海市中医学会会长,时值西风东渐,传统中医内忧外患,为挽中医之不绝,中年时,集合各家名医在上海创办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前身)、女子中医专门学校等,培养中医人材。近代名医如秦伯未、章次公、程门雪、黄文东等,皆出其门下。

中医名家秦伯未 秦伯未(1901-1970年)。近现代医家。名之济,号谦斋。上海浦东人。出身儒医世家,上海名医秦乃歌之孙。后受业于沪上名医丁甘仁先生,为丁先生得意门生。1923任教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并在上海同仁辅元堂应诊,以治内科、妇科杂病见长,对虚痨痼疾尤精。1928年与章次公、许丰龙等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并任教于该院。承师志,致力中医教育事业,培养中医人材,创立中医指导社,主编《中医指导丛书》、《中医指导录》杂志,函授中医学。1955年,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并执教于北京中医学院,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组长、全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其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在中医临床界、教育界、理论界均有极高声誉。诊务、执教之余从事著述。著作多达五六十种,重要的有《谦斋医话讲稿》、《内经知要浅解》、《中医临证备要》、《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医入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