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外园林的对比分析
中西方园林景观比较

01
西方园林以规则式为主流,人造的几何规则景观超越于一切自然。造园中的建筑、草坪、树木无不讲究完整性和逻辑性,以几何形的组合达到数的和谐和完美,西方园林讲求的是一览无余,追求图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一种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
02
1
采用的是焦点透视,讲究几何对称,规则,一览无余。 以建筑物为主体,园林是建筑的延伸,是一座躺着的建筑,用植物建造的建筑。是一种开放式园林。
山随水转,水因山活
曲径通幽
西方园林
创作主导思想是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 ; 西方园林着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抗衡和对自然地控制; 追求图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 西方园林表现为开朗、活泼、规则、甚至是不顾奢侈地讲究排场; 以规则式为主流 ,讲求的是一览无余。
用规则的几何图形表现人工的自然,以中轴对称形式体现出超越自然的人类征服力量,将水池、喷泉、雕塑、花坛、道路、广场、树木等要素按照建筑的法则来设计安排。
往往都有一条宽大笔直的中轴线,园路都成一定的几何形状,以主体建筑物为中心,向四周发散或者环绕。
西方园林:
1
追求曲径通幽、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移步换景,园路一般都曲折、小巧隐蔽。 非常独特的廊桥的设置,不仅有交通的功能,更重要是有观赏的作用,是中国园林中最富可塑性与灵活性的建筑。
东方园林 :
2
园路的设计
西方园林:
01
主要欣赏石头的自然姿态,中国园林在选石上讲究:瘦、陋、透、丑、皱。以石叠山,还原自然山川的真实面目。很多时候一块石头就能成为一景
东方园林 :
02
石头的运用
02
01
东方园林讲究小桥流水,欣赏水的本质,声音,力求再现真实河流的轨迹。 东方园林中水与石的结合是最为出彩的地方。
5.19.1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二)中西方园林形成过程的异同 1.中西方园林起源的相似性
2.中西方园林形成过程的差异
中国园林
西方园林
师法自然
天人相胜
二、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思想的比较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 1.中国西方古典园林审美思想的比较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 1.哲学认识论的差异
2.实践观念的差异
西方人的实践观:秩序和谐----美
中国人的实践观:尊重自然,模仿自然 高于自然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二)中西方园林形成过程的异同 1.中西方园林起源的相似性
中国园林起源于灵囿和园圃
园林的源头是圣林、园圃和乐园
9 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二、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思想的比较 三、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形式的差异
西方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 1.哲学认识论的差异
中国人的哲学认识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西方人的哲学认识论-----人与自然抗争
三、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形式的差异
(一)园林景观形式的差别
独乐园
众乐园
(二)西方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思想上的差异
西方园林
中国园林
唯理
缘情
(三)西方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 视觉效果上的差异
中国园林
西方园林
赏心
悦目
(四)西方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 艺术风格上的差异
中国园林
西方园林
曲折、多样、精巧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 1.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与自然拟人化 2.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3.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的是含蓄、虚幻、深沉、 虚实共生
中外园林对比

一、园林的发展简史世界三大园林发展地:中国、西亚、希腊东方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
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从而做到“应地制宜、构园得体;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西方园林: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形园林。
特点: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的方方整整。
总之一切都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关系中去,一切都表现一种人工的创造;一句话,就是强调人工美。
二、中西方园林之比较什么是园林?无论你远渡重洋去过法国的凡尔赛宫,伦敦的丘园,还是纽约的中央公园;只要你到过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江南苏州,欣赏过那“甲江南”的苏州园林,就一定会被那清丽的典雅的园景所陶醉;如果你到过曾是九朝国都的北京城,看过故宫、北海、颐和园等辉煌的皇家苑囿,也会被那恢宏的气势,壮丽的屋宇和楼堂所倾倒;如果你曾信步“深山藏古刹”的宗教圣地,那金碧辉煌的殿堂,山明水秀的风景,定使你心旷神怡,超凡脱俗。
这些风格迥异,令你流连忘返的人间仙境,就是园林。
园林的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知识的发展而变化的。
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和适用范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界定也不完全一样。
历史上,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
英美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 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定: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配景和建筑布置,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1东方园林在中国的园林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和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形成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两大派系,它们各具特色。
皇家园林主要分布于北方,规模宏伟,富丽堂皇,不脱严谨庄重的皇家风范;私家园林分为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两个分支,江南园林自由小巧,古朴淡雅,具有尘虑顿消的精神境界;岭南园林布局紧凑,装修壮美,追求赏心悦目的世俗情趣。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分析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分析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分析尹丹峰(湖南文理学院, 土木建造工程学院, 中国常德415000)称的规整式构图,多见于宫室建造,为中国园林建造的特别形式。
中国园林经受了数千年的进展,从粗放的自然风景苑囿、自然山水园林,进展成为人文美与自然美相结合的写意山水园林。
它的特点主要有: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为装饰;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园林建造能够把山水,花木,鸟兽等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的风景画面之中;浓郁的诗情画意,是时光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深邃典雅的意境,作的角度来说是,寓情于景,园林的鉴赏角度来说是,触景生情给大家介绍如何来观赏中国的园林艺术。
中国园林分离叙述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美、建造美和人文美。
从中国的园林建造来看,自然美包括山水、树木、花草等等,几乎全部的园中都有水池,有假山,有花草,有树木,制造一种小桥流水,荷花漂香的这种自然的体面。
由于中国的园林艺术,深深的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因而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的风格和民族的特色,所以我们在观赏园林艺术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要观赏它的人文美,也就是它的文化美,这点是中国园林艺术十分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中国的园林艺术和中国的建造一样,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珍宝,同时又是我们民族的审美追求。
艺术独树一帜,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点和艺术的特点。
3.中西园林的差异分析西方园林追求物质形式的美、人工的美、几何布局的美、一览无余的美。
中国园林追求意韵的美、自然与人和睦的美、浪漫主义的美、抑扬迭宕的美。
假如把西方园林比作油画,那么可把中国园林比作山水画,中国园林比西方园林越发自然化。
中西相比,西方园林以细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他的必定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蜿蜒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弥漫了偶然性中西园林间形成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缘由导致的呢?这只能从文化背景,特殊是哲学、美学思想上来分析。
人化自然与自然拟人化、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
中西园林比较

中西园林比较及案例分析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一、中西园林的差异性比较差异中国园林西方园林历史渊源在发源之初就是将一定的天然地域加以范围,放养动物,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之用。
西方园林之所以作规则式布置,追根穷源其最初大都出于农事耕作的需要。
美学思想中国园林则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是以非规则式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涵蕴讲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布局多采用规则形式以恢宏的气势,开阔的的视线,严谨均衡的构图,丰富的花坛、雕像、喷泉等装饰,体现一种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势,并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
庭廊亭和廊都是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中有独特风格和气韵的小品,它们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又作为点缀,对庭院空间的格局、体量的美化起重要作用,并能造成庄重、活泼、开敞、深沉、闭塞、连通等不同效果。
而西方的廊则更注重于比例尺寸、数理关系等。
宗教因素在中国佛教对园林的影响最大,特别是通过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广泛渗入到园林的各个方面,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寺庙园林。
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只有教会和僧侣掌握着经济命脉和知识宝库,孕育着文化,寺院十分发达,园林便在寺院里得到发展,形成了总体布置好似一个规整小城镇的寺院式园林。
另外,伊斯兰教对园林也有明显的影响,例如波斯庭园把平面布置成方形的“田”字,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水池,以象征天堂。
哲学基础中国的自然式花园大都认为最早可溯源至老庄哲学。
在那个年代里,那些自信心崩溃、理想幻灭的士大夫阶层一意在心中求得平衡,逃避现实,远离社会,追求一种文人所特有的恬静淡雅、朴质无华的情趣,寄情于山水,甚至藏身于山林,在大自然中寻求共鸣。
这种崇尚自然的社会风尚推动了山水诗画的兴起,促进了我国山水园林的诞生。
特别是笛卡儿认为应当制定一些牢靠的、系统的、能够严格地确定的艺术规则和标准,这些规则和标准是理性的,完全不依赖于经验、感觉、习惯和口味。
国内外园林设计差异简析

国内外园林设计差异简析园林设计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国外的园林设计借鉴了不同的文明和历史,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其中有汉密尔顿风格、法国花园风格、意大利花园风格和日本庭院等;而国内的园林设计则更多地受到传统文化、地域特点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在园林形态、设施结构、意境表达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差异。
本文针对国内外园林设计的差异进行简析,旨在探讨其根源和影响因素。
一、园林形态国外园林设计形态上更为讲究开阔、对称和线条美,往往追求一种完美的几何美感。
例如,法国花园风格中广场和几何造型的花坛是其标志性的特征,日本庭院则以涵盖空间和时间维度的线性构造为主;而国内园林则更倾向于表现自然的山水意境,注重景色的延伸、流动和转移,如苏州园林中古松不直,石头不立而倾,池水弯弯曲曲地流动,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意境。
这也印证了中西文化在人类审美观上的差异,西方强调形式美,在设计园林时注重对称、简洁、规则等美学原则;而东方则更注重意境美,追求自然、朴素、含蓄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设施结构设施结构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不同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外园林设施往往以建筑、雕塑为主,这些设施造型设计精美、富有艺术感,可以成为园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而国内园林的设施结构则更为注重实用性和文化内涵,常以假山、廊亭、水井等传统文化元素为主,形成了具有中式特点的园林形态。
例如,苏州园林中的石刻、廊亭、亭台、走廊等,都代表了一种高度发达的中式园林风格,与西方园林的风格格调完全不同。
三、意境表达意境是园林设计的核心元素之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
国外园林的意境表达往往更加抽象,依托于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手法,通过景色的转移和对比来体现场景之美。
而国内园林的意境表达则更注重情感感知和文化内涵,意境表现多以典故、传说和诗词为素材,通过景观的构造和表达手法来展示文化的底蕴和精髓。
例如,杭州西湖的三堂映月,是通过桥影映月、楼影映月、树影映月三个映月场所组成的,既表现出了湖山之美,也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意境情趣;而日本庭院则强调场景的规范化和时间感知,意图创造出幽静、含蓄、自然生成的美感。
中外园林对比案例

中外园林对比案例1. 中国——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精致、迷人的设计而闻名。
苏州园林注重自然与人工的结合,通过精心安排的景观、石雕、假山、水池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注重空间布局和光线的运用,使人感到宁静、放松。
2. 英国——凡特公园凡特公园是英国最著名的园林之一,被誉为“英国园林之母”。
凡特公园以其宏伟的庄园、浪漫的湖泊、多样的花卉和植物而闻名。
凡特公园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通过精心打造的花坛、喷泉和雕塑,营造出一种优雅、浪漫的氛围。
凡特公园的特点是注重花卉的种植和庭园的布局,使人感到愉悦、舒适。
3. 法国——凡尔赛宫花园凡尔赛宫花园是法国最著名的园林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
凡尔赛宫花园以其宏伟的建筑、精美的雕塑和华丽的花卉而闻名。
凡尔赛宫花园注重对对称和比例的追求,通过精心修剪的树木、花坛和喷泉,营造出一种庄重、华丽的氛围。
凡尔赛宫花园的特点是注重建筑和雕塑的配合,使人感到肃穆、庄重。
4. 日本——岚山竹林岚山竹林是日本京都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以其壮观的竹林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而闻名。
岚山竹林注重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通过精心设计的小径、庭院和庭园,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的氛围。
岚山竹林的特点是注重竹林的种植和布局,使人感到神秘、宁静。
5.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纽约中央公园是美国最著名的城市公园之一,以其广阔的草地、湖泊和多样的植物而闻名。
中央公园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通过精心设计的步道、广场和花坛,营造出一种活力、欢乐的氛围。
中央公园的特点是注重公园的开放性和多功能性,使人感到活力、愉悦。
6. 意大利——梵蒂冈花园梵蒂冈花园是意大利最著名的花园之一,位于梵蒂冈城墙内,以其宁静的环境和精美的植物而闻名。
梵蒂冈花园注重对自然和文化的保护,通过精心设计的花坛、喷泉和雕塑,营造出一种宁静、庄重的氛围。
梵蒂冈花园的特点是注重宗教和文化的融合,使人感到庄严、肃穆。
第三章中西方园林对比剖析

Part 1
布局特点
第三章中西方园林对比剖析
中国园林的布局特点
中国园林在布局上强调生态、自由式布局,道路设计 采用迂回曲折,曲尽通幽;
植物的种植多为自然的孤植、散植等方式,花卉喜爱 盆栽、花台形式,并且重姿态;
水景设计多采用溪、地、滴泉等静态水景;空间形态 善用假山叠石,起伏多变;
植物种植主要采用对植、列植等方式,植物造型要通 过整形、修剪的方式,形成各式各样的形状,花卉多采用 图案花坛形式;
水景主要采用喷泉、瀑布、跌水等动态水景;园林空 间形态善用大草坪铺展,
建筑小品主要用雕塑,或各种具人物或动物之像的石 雕;
取景强调视线限定的对景,景观为开敞坦露的旷景, 表现了骑士般罗曼蒂克的风格。
第三章中西方园林对比剖析
Part 3 美学思想的差异
第三章中西方园林对比剖析
•自然山水审美观 •阴阳学说与天地人 合一的思想 •意境美 •朦胧美
美学思想的差异
•“唯理”美学 •人工美 •形式美 •明晰美
VS
第三章中西方园林对比剖析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差异的表现
1.布局特点 2.人工美与自然美 3.形式美与意境美
中西方园林的对比
2021/2/12
第三章中西方园林对比剖析
中国古典园林
自然山水式园林、自然、变 化、 曲折、意境的涵蕴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1
VS
西方古典园林
2 几何式园林、轴线、对称、整齐 强迫自然接受均称的法则
第三章中西方园林对比剖析
中西方古典园林产生差异的原因
1.历史起源不同 2.哲学理念的差异 3.美学思想的差异
建筑小品少用雕塑,多用大型整体太湖巨石或黄石, 堆砌假山;
中西方园林的对比

中西方园林的对比中西方由于文化、思想、历史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所以中西方的园林就有了可对比性了,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园林的对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西方园林的对比一必然性/偶然性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必然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形状,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
尽管组合变化可以多种多样前变万化,仍有规律可循。
西方造园既然刻意追求形式美,就不可能违反形式美的法则,因此园内的各组成要素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必须一某种确定的形状和大小镶嵌在某个确定的部位,于是便显现出一种符合规律的必然性。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远的路子,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
如果说它也十分注重于造景的话,那么它的素材、原形、源泉、灵感。
等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
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
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不但布局千变万化,整体和局部之间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结构松散,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
正所谓"造园无成法"。
甚至许多景观却有意识的藏而不露,"曲径通幽处,禅房草木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峰会路转,有亭翼然",这都是极富诗意的境界。
中西相比,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他的必然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充满了偶然性。
中西方园林的对比二从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看,是把美学建立在“维理”的基础上。
古希腊的比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著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由这个学派提出来的,这种数字的或几何的审美思想强调整一、次序、平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等几何图形,企图用一种程式化和规范化的模式来确立美的标准和尺度,深深地影响到园林。
同时,西方自然观的发展,是把人与自然分开来认识自然、探索自然规律的,强调人与自然的抗争,强调人工美高于自然美。
中外园林对比分析

中外园林对比分析目录1. 内容综述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2. 中外园林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5)2.1 中国园林 (6)2.1.1 发展历程 (7)2.1.2 主要特点 (9)2.1.3 代表园林 (10)2.2 外国园林 (11)2.2.1 欧洲园林 (12)2.2.2 伊斯兰园林 (13)2.2.3 日本园林 (15)3. 中外园林的景观构成对比 (16)3.1 山水布局 (17)3.1.1 中国园林 (19)3.1.2 外国园林 (20)3.2 建筑艺术 (21)3.2.1 中国园林 (22)3.2.2 外国园林 (24)3.3 花木配置 (25)3.3.1 中国园林 (26)3.3.2 外国园林 (28)3.4 雕塑与石刻 (29)3.4.1 中国园林 (30)3.4.2 外国园林 (31)4. 中外园林的设计理念与文化内涵对比 (33)4.1 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 (34)4.1.1 “天人合一”思想 (35)4.1.2 “借景”手法 (37)4.1.3 “园林诗画”意境 (38)4.2 外国园林的设计理念 (39)4.2.1 欧洲园林的理性主义 (41)4.2.2 伊斯兰园林的几何图案 (42)4.2.3 日本园林的禅宗思想 (43)4.3 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 (44)5. 中外园林的当代发展趋势 (45)5.1 中国园林的现代化趋势 (47)5.2 外国园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趋势 (48)1. 内容综述本报告旨在对中外园林进行综合性对比分析,以洞悉中西方园林设计理念的异同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强化各自特色的理解。
报告将从设计理念、布局结构、景观元素、文化象征等方面进行阐述。
具体来看,我们将首先概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及代表,接着分析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与典型特征,然后通过对比分析中西园林设计的异同点,深入探讨其文化背景差异对园林风格塑造的影响。
此外,本报告还将探讨现代园林设计中文化融合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展望与建议。
中西园林的分析比较

中西园林的分析比较提纲1.综述2.中国园林:皇家园林——颐和园私家园林——拙政园留园3.欧洲园林:凡尔赛宫4.伊斯兰园林:阿尔汉布拉宫5.总结6.手绘附图综述园林意指,在人工建筑出来的环境中,利用巧妙的手法去模拟自然景物,范围相当广,小至盆栽的植种,大至池水与假山的布景,都是园林的一部份。
园林的重点在于造景的巧妙,如何能模拟自然而不落痕迹,如何能将有心安排的布局与艺术性的意境搭配一起,如何将理水方式,石,亭,盆栽,林,窗,门一一运用,并搭配季节变化和当地建材,民俗风情,和主人的个性特色等,都是相当重要的关键。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包括中国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和伊斯兰园林体系。
中西园林特点比较1.中西园林起源的形似性:前者起源于灵囿和园圃;后者的源头是圣林、园圃和乐园。
园囿是各自私家园林的原型。
灵囿和圣林则用于“通神明”或是“敬上帝”均与早期宗教活动有一定关系,也分别是各自游乐园的先声。
2.中西园林发展过程的相似性:中西园林不仅有着十分相似的起源,而且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园林类型也是相似的。
这突出地表现在园林的实用功能和观赏休闲的演变关系上。
园艺的起源与人类的历史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主要靠食用植物而求生存。
因此,园艺的发生与食用和药用植物的采集、驯化和栽培密切相关。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造园活动都经历了古代的功能园艺——观赏园艺——合宜园艺三个不同的时期。
3.中西园林艺术的物质同一性:中西园林所用材料不外乎石头、山水和花草树木等物质要素。
4.中西园林艺术的社会同一性:这主要表现在园林艺术的服务对象上,它主要服务于特权阶级。
成为一种奢侈品。
但中西园林竟有着这种种的相似性,虽然它们存在于相距甚远的时空中,但存在着深刻的同一性。
中西园林艺术尽管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体系,但他们同属世界园林的一部分,同是我们人类伟大的文化遗产,是智慧和勇气的结晶。
园林艺术是民族的、阶级的、时代的、个体的差异性与园林艺术的同一性是对立同一的关系。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比较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一)中国园林发源于商、周时期,最早的形式是囿,囿是将一定的天然地域加以圈围,并在其中放养动物,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之用的场所,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自然地貌,审美与实用结合在一起。
中式园林从“原始”状态脱胎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园林,园林从生产生活走向艺术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此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阶级对抗尖锐,政局复杂多变,使得一些文人士大夫阶级的自信心遭到崩溃,理想幻火,并逐渐确立了以自然、适意、淡泊为特征的人生折学与生活情趣,追求的是一种文人所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朴实无华的气质。
他们选择了“隐居”,在山水花鸟的大自然中获得慰籍,但又不肯放弃城市的繁华生活,所以在自己居住的深宅大院内建立自然山水花园,以实现理想的“隐居”,寄情于山水,隐身于山林,复归大自然。
正是此种崇尚自然的社会风尚,使艺术家产生了表现大自然优美的情感动力,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势必在文艺作品上打上深刻的烙印,从而影响到园林艺术的创作。
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可说皆为文人,思想活跃,敏诗善文,擅画能歌,在文学和绘画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
其所造园无不出之同一意识,以雅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诗、画、书法、音律、园林等艺术形式有机融为一体。
园林意境创始时代的代表人物,如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孔稚圭到唐宋时期的王维、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等人,他们既是文学家、艺术家,又是园林创作者或风景开发者。
陶渊明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去体现恬淡的意境。
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经营的辋川别业,充满了诗情画意。
而元、明、清的园林创作大师如倪云林、计成、石涛、张涟、李渔等人都集诗、画、园林诸方面高度文艺修养于一身,发展了园林作的传统,力创新意,做出了很大贡献。
所以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布局、建筑及小品的安排,以及花木栽植,每每借用山水画论。
而风景主题的意境构思,题对楹联等又常常受到风景田园诗文的启发。
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对比分析

2023年第22期现代园艺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对比分析朱森源(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127)摘要:园林艺术是人们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产物,中西方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发展、人文思想的不同,造就了对自然、园林的不同态度。
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精神内涵及园林设计要素等,总结出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性与同一性。
关键词: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1中西方古典园林概述1.1中国古典园林中国造园艺术历经五千年发展,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是思想与技艺结合的直接表现。
中国地域辽阔,文化差异较大,古典园林主要分为以北方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和以南方为代表的私家园林,园林风格不尽相同。
皇家园林因占据统治地位,掌握最大限度的资源,园林建造富丽堂皇、规模宏大,彰显皇家风范,南方私家园林主要是文人士大夫的私宅,规模较小、秀丽精致、颇具情趣。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生成期,狩猎活动属于日常生活范畴,生产技艺水平得到提升,贵族开始兴建宫苑用作狩猎场所。
至唐宋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社会环境趋于稳定,文化经济繁荣发展,此时园林建设将造园、文学、绘画相结合,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
到了明清时期,造园手法趋于成熟,手工技艺愈发精湛,皇家园林规模更加宏大,私家园林全面文人化,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
1.2西方古典园林18世纪之前,西方园林被统称为“西方古典园林”。
以法国园林的规则式和英国园林的自然风景式为代表,造园手法大多体现自然与人工相结合,排斥自然的塑造,力求体现园林的理性与严谨,人工美在造园过程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西方古典园林生成于以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时期,此时园林营造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国家之间由于制度、文化等的差异,园林艺术略有不同。
总的来说,贵族园林私有制的局面被打破,公共园林开始出现。
西方古典园林转折时期受古罗马文明影响,宗教迅速发展,园林也就自然与宗教产生了密切联系,在造园手法中也体现出宗教意识。
中西方园林构景要素对比分析

中西方园林构景要素对比分析园林构景是指通过景观元素的布置和搭配,展现出园林的风格与特色。
中西方园林是世界上两个主要的园林文化体系,它们在园林构景要素上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本文将对中西方园林构景要素进行对比分析,以展现它们的异同点和互补之处。
一、植物元素中式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植物元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式园林常见的植物包括松柏、梅兰竹菊等,它们常通过修剪塑造出独特的造型,并与园林的其他构景要素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景观。
而西式园林注重植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常见的植物有玫瑰、牡丹等花卉以及各种乔木灌木。
西式园林中的植物种类更加丰富,既有花卉的绚丽色彩,也有乔木灌木的繁茂绿意,给人一种活力、自由和舒适的感觉。
二、水景元素水是中西方园林中常见的构景要素之一。
中式园林常见的水景形式有池塘、湖泊和流水等,以及将园林与水体相结合的亭台楼阁。
水在中式园林中起到了连接各个景点的作用,使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静谧、恬淡的氛围。
而西式园林对水景的运用更多样化,常见的有喷泉、小溪以及人工湖等。
喷泉作为一种艺术装饰元素,经常出现在西式园林中,通过水的喷射和音效的配合,为园林增添了一份独特的动感和活力。
三、人工构筑物中式园林中的人工构筑物主要是园林建筑,如亭、塔、廊、桥等。
这些建筑物通常以传统的工艺和建筑风格为特点,以实木结构、飞檐翘角、雕花等细节表现出中式园林独特的韵味。
而西式园林中的人工构筑物则更加注重装饰和艺术性,常见的有雕塑、雕刻、柱廊等。
这些人工构筑物以精细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造型设计,展示出西方园林独有的艺术气息。
四、布局手法中式园林注重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园林中的各个景点往往通过曲径通幽、远近有序的布局方式相连接,使人在其中感受到自然、宁静和祥和。
而西式园林则更加倾向于规整的布局手法,强调几何形状和对称性。
西式园林中的各个景点通常以直线或弧线相连,给人视觉上的整齐、均衡之感。
总结起来,中西方园林的构景要素在植物、水景、人工构筑物和布局手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差异的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差异的分析园林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
中国古典园林有意识的改造、调整、加工、剪裁这些造景元素,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式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
前者按古典园林的建筑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而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
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誉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3、诗画的情趣。
4、意境的含蕴。
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静物。
江南园林;南方人口密集,所以园林地域面积小,又因为河糊、常绿树较多,所以比较细腻精美。
特点就是淡雅朴素、曲折深幽、明媚秀丽,但是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
这类代表多集中在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岭南园林:因为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较好。
其明显特征是具有亚热带风光,建筑物都比较高而宽。
著名的如广东的顺德清晖园、东莞的可园和番禺的余荫山房等。
1、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2、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3、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4、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5、巧于因借的视阈扩展园林6、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7、小中间大的视觉效果8、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其构景手法有主配、层次(障景法、隔景法)、框景、借景(如杭州西湖借三面云山一面城)浅议中西方传统园林差异一、起源的差异:中国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在几千年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孕育出“中国园林”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圃可以说是最早的皇家园林。
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迅速发展的园林已具雏形。
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
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人们尚未建构完全自觉的审美意识。
中外园林艺术比较

中外园林艺术比较
中外园林艺术比较
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社会文
化的特色,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情感的表达。
中外园林艺术
各有其特点,从其中可以看到中外文化的不同,这篇文章将就中外
园林艺术进行比较,以便更进一步了解园林艺术的精髓。
一、中园与西园的基本区别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注重营造自然的山水景观,以山水为背景,
以建筑、假山、水池、步道、树木等构件为点缀。
每一处点缀都要
与整体相融合,形成和谐的画面,以致赏心悦目。
而西方的园林艺
术注重对自然的改造和人工造景,以建筑和雕塑等构件为中心,强
调对园林的主体部位进行设计,打造被视为“理想”的空间体验。
二、中园与西园的元素设施差别
中园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山水元素”,在中园的园林景观中,山水成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西园的元素以建筑、雕塑、水池等构件为中心,强调自然的美感结合人工的美感的建筑规律。
三、中园与西园的艺术特色对比
中园的园林艺术追求“天人合一”的原则,以自然美为基础,
通过优美的园林构造和优美的人文和谐来表达自然和文化的美。
美
轮美奂的山水画卷和传统园林中的亭台楼阁等建筑形式,都形成了
中国园林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而西方园林艺术则更注重人文的表达,
1。
中西方古典园林景观差异

中西方古典园林景观差异中西方古典园林景观差异是一个深入研究且丰富复杂的领域。
它们在许多方面,包括设计理念、空间组织、自然元素利用,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以下是对这些差异的一些基本概述。
一、设计理念中国的古典园林设计强调“天人合一”,即追求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
设计师常试图模仿自然界的景观,将山水、植物和建筑物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宛若画卷的世界。
而西方古典园林则更强调秩序和几何图形,其设计多基于严格的几何网格,特别是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可以看到这种设计风格的典型表现。
二、空间组织中国的古典园林在空间组织上常常是内向的、多层次的,园中景物多以山脉、水流、溪流等自然元素构成,通过精心安排的空间序列,引导观者的视线和情绪。
而西方古典园林则是外向的,一览无余的,常常以大片的草坪、花坛和喷泉等构成开阔的空间,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自然元素的使用中国古典园林大量使用自然元素,如山石、古木、水池等,通过这些元素来创造一种仿自然的氛围。
而西方古典园林则更倾向于使用规则的几何形状和人工材料,如修剪整齐的灌木、草坪和雕像等。
四、文化内涵中国的古典园林深受古代诗词和绘画的影响,常常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氛围,如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诗词中的意境。
而西方古典园林则更多地体现出了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影响,如法国的凡尔赛宫,充满了神话和历史故事的元素。
五、色彩与光线在色彩和光线方面,中西方古典园林也有显著的区别。
中国古典园林常常以绿色和灰色为主调,模仿自然山水的色彩。
而西方古典园林则更注重丰富多彩的色彩,如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内的颜色变化丰富,与建筑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外,西方古典园林也善于利用镜面反射和灯光照明来增强景物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六、符号与象征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许多元素都富有象征意义,如龙、凤、狮子等动物形象,以及松、竹、梅等植物形象,都代表了特定的文化含义。
而西方古典园林则更注重几何图形的象征意义,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都有其特定的象征含义。
园林区分,中外之间的差异

园林区分,中外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的角度,园林可分为以下类别:以历史来区分有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以地域来区分有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以规模来区分有森林园林;以功能来区分有综合园林、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和城市绿地等。
在古典园林中,中国园林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风景园林;西方古典园林有规则式园林与自然风致园。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还可以细分不同的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公园、综合性公园、纪念性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儿童公园、城区与居住小区公园等。
美国国家公园、综合性公园、运动公园、水滨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城市近临公园、儿童公园、市区公园等。
德国森林公园、国民公园、综合性公园、郊外绿地、植物园、动物园、运动与游戏场、广场与装饰道路、果木与蔬菜园等。
日本区域公园、风景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综合性公园、运动公园、市区公园、儿童公园等。
中国园林特色(1)取材于自然,高于自然。
园林以自然的山、水、地貌为基础,但不是简单的利用,而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加以改造加工,再现一个高度概括、提炼、典型化的自然。
(2)追求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即“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3)高雅的文化意境。
中式造园除了凭借山水、花草、建筑所构成的景致传达意境的信息外,还将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形式,如匾额、楹联、碑刻艺术等融入造园之中,深化园林的意境。
此为中国园林所特有的,非其他园林体系所能比拟的。
欧洲园林特色(1)建筑统帅园林。
在欧洲古典园林中,在园林中公园轴线位置总会矗立一座庞大的建筑物(城堡、宫殿),园林的整体布局必须服从建筑的构图原则,并以此建筑物为基准,确立园林的主轴线。
经主轴再划分出相对应的副轴线,置以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水池、喷泉雕塑等。
(2)园林整体布局呈现严格的几何图形。
园路处理成笔直的通道,在道路交叉处处理成小广场形式,点状分布具有几何造型的水池、喷泉等;园林树木则精心修剪成锥形、球形、圆柱形等,草坪、花圃必须以严格的几何图案栽植、修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园林的对比分析
目录
01 中式园林案例
网师园
西式园林案例 02
埃斯特庄园
03 中西式园林对比分析
1
中式园林案例
网师园
网师园,是苏州典型的府宅园林。全园布局紧凑,建筑精巧,空间尺 度比例协调,以精致的造园布局,深蕴的文化内涵,典雅的园林气息,当之 无愧地成为江南中小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 着浓形并做相应的地形改造,常设在庄园的最高处,作为控制全园的主体,显得
十分雄伟,随主轴而下,在各平台布置各种景观要素。在主轴的控制下,布局细部随地起伏,完
美地体现了台地园林的空间层次美感。
•
设计时充分利用地形,使坡地与水体、植物等相结合,可产生有层次的景观构图。如将
坡地与水体结合,形成流水、喷泉、瀑布等多种形态,使水体更生动。此外,山坡还能起到
植物网师园中部景区中由于水面和建筑面积
比重较大,绿地面积相对较小,所以植物材料使用 量不大,现存的大小乔木共计30棵,超过视线高 度的灌木6组(种植在高于视线的山峰上的灌木 不计算在内),分别以T1?30和B1?6表示。南部 旱庭院种植乔木较多,占30棵中的15棵,且种植 密度明显大于北部水庭院。北部水庭院中的乔 木主要种植于北侧,其中T20与T22两株古树具 有明显的单独成景作用。云同上种植有3株乔 木,其中T17具有明显的单独成景作用,并且成为 南、北两侧庭院都能观察到的视觉焦点。灌木 则相对较为分散,主要作用是形成视觉焦点或对 视线形成不完全的遮挡,或两者兼有。在建筑密 度较大的网师园中部景区中,植物材料对建筑空 间的柔化作用极为明显,同时还起到了丰富景观 色彩和季相变化丰富性的作用。而一些特别高 大的乔木则能够弥补外围建筑普遍较低矮的问 题,对显得过于幵敞的空间进行进一步的限定。
• 与欧洲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 的影响。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 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者绘 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没有什么造园理论专著,但绘画理论著作则十分浩瀚。这 些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多指导作用。画论所遵循的原则莫过于“外师造化,内发心源 “。外师造化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而内发心源则是强调并非科班的抄袭自然山 水,而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粹取其精华。
网师园
网师园现面积约10亩(包括原住宅),其 中园林部分占地约8亩余。内花园占地5亩,其中水 池447平方米。总面积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 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 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 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网师园布局精巧, 结构紧凑,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 全园清新有韵味,因此被认为是中国江南中小型古 典园林的代表作。陈从周誉为“苏州园林小园极则, 在全国园林中亦属上选,是以少胜多的典范”。清 代著名学者钱大昕评价网师园“地只数亩,而有行 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柳子 厚所谓‘奥如旷如’者,殆兼得之矣。
1.大门 2.轿厅 3.万卷宗 4撷秀楼 5.小山丛桂轩 6.蹈和馆 7.濯缨水阁 9.看松读画轩 10.集虚斋 11.楼下读画楼, 楼下五峰书屋 12.桥竹外一枝轩 14.殿春簃 15.冷泉亭 16.涵碧泉 17.梯云室 18.网师园后门 19.苗圃
8.月到风来亭 13.射鸭廊
网师园中部景区山石分布图
限制、围合空间的作用。山体的高度越高,坡度越大,视觉上的封闭感就越强。在斜坡的高
处,通常空间开敞,能观察到四周的美丽景观。
3
中西式园林对比分析
中西式园林对比
中式园林的风格是写意的造景手法。讲 究在依山傍水之地,修建亭台楼阁、水榭、 藤架,石凳石桌,红砖碧瓦、小桥人家,或 高山流水、或曲径通幽。园中山石嶙峋,清 流萦绕,古木参天,竹影婆娑,水波粼粼, 林木森森,以小中见大的格调,塑造着富有 “咫尺山林”的意境。
射鸭廊轩亭
2
西式园林案例
埃斯特庄园
埃斯特庄园始建于1560 年,完工于1575年。由利戈 里奥为当时的红衣教主波利 托.埃斯特所设计。
它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文艺 复兴盛期时的代表作,是典 型的台地园。主要以规则式 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 为辅。
埃斯特庄园坐 落在在罗马以东 40公里处地蒂沃 里小镇上朝向西 北的陡峭山坡上, 全园面积4.5公顷, 园地近似方形, 纵长将近200m。
• 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 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 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 式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
二、东西方思维差异带来中西园林的巨大差异
• 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源自大陆封闭安和的优越自然境况,而 欧洲文明发源地的凯里特岛的孤立与贫瘠,造成了西方人传 统观念上向自然索取生存所需的天性,这种人文基因层面上 的根源差异对东西方哲学思想、美学思想乃至造园思想的影 响都是根深蒂固的。
埃斯特花园的高差很大, 分的层数也比较多, 使用了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处理 高差。
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高差
用笔直的楼梯处理高差 用围绕椭圆水池的环形楼梯处理 用植物划分的倾斜坡道处理
• 埃斯特庄园是依山势而开辟的几层方正平坦的台地,各层次间变化生动,又通过恰到好处的比 例掌控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三、理性美与感性美
• 欧洲思维讲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公元前六世纪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著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由 他们提出的。这种美学思想一直顽强的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他强调整一、秩序、均衡、 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想 的影响下形成的。
水体网师园中部景区的水体彩霞池面积约
410 m2,占整个景区总面积的1/4以上,占北部 庭园面积的近一半。由于景区本身面积较小,为 了体现水面的幵阔感,水面除了被小桥分割出的 水头、水尾之外,基本呈规整的四方形。网师园 中部景区中的水体除了能够起到分割空间、控 制建筑及其他景观要素位置布局的作用外,还具 有良好的边界柔化效果和景观效果,同时通过将 天空这一园外自然景观引入园林之内,使得园林 空间的竖向维度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让景区显得 更加开阔。另外集中的水面也造就了舒适的小 气候,使得园子的条件更加宜人。由于水面区分 了空间底面的材质,并限定了人的活动范围,所以 水面所在的区域形成了水体空间,在此用W1、 W2、W3、W4分别标识彩霞池被分割出的4个 水体空间。
谢谢观赏
山石是网师园中部景区中使用较多的空间要素,在外部环
境中对空间的限定作用非常明显。网师园中部景区中的山 石以黄石为主,分为驳岸、花池和假山等三种主要用途,总 面积约为330m2。驳岸和花池的高度一般不超过Im,对视 线不会起明显的遮挡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限定人的活动区 域而保持视野的通畅,同时对建筑基部过于刚性的轮廓线 进行缓和过渡,并最终转化为具有自然特色的空间形态。 而假山除了能限定人的活动区域以外,当高度大于人的视 线时还能划分视域,形成特定的视线,或是将视线完全隔绝。 同时,山石丰富的肌理与光影效果配合植物还能营造出具 有山林特色的景观,形成视觉焦点。在网师园中部景区,由 于建筑基础标高差异较小,且缺少塔、楼这样的多层建筑, 所以云闻假山还有一个显著的作用是丰富游人在园中的竖 向观景体验,其顶部的平台使得游人可以从高处俯瞰彩霞 池及对面的景物的全貌,同时近处的小山丛桂轩和濯缓 水阁也因为观赏点的不同而展现出迥异的风貌,这是网师 园中部景区自然要素对建筑要素的功能提供补充的典型范 例。在图中,浅棕色的区域主要为低于视线高度的黄石驳 岸、花池区域,也包括云同假山中低于视线的部分;深棕色 的区域为高于视线高度的黄石假山,以H作为编号,并且具 有共同功能的几块山石被编为一组。
都有重点处理。
•
虽然采用了规则的几
何图形设计,却因地形阻
隔了视线,使游人无法一
眼望穿。
水剧场
百泉
俯路
瞰
平 台
龙
泉
池
水风琴
为了营造出稳定而均衡的庭院空间,庄园顺山势劈成多个台层。全园分为6 个台层,上下高差近50m。高差使得水景、山景等各种景物产生丰富的变化效果, 而台地往往是欣赏下面花坛和园外自然景色的瞭望台。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建筑 式外观, 属于典型的露台建筑式造园。
小结
• 东方园林基本上是写意的、直 观的,重自然、重情感、重想 象、重联想,重“言有尽而意 无穷”、“言在此而意在彼” 的韵味;而西方园林基本上则 是写实的、理性的、客观的, 重图形、重人工、重秩序、重 规律,以一种天生的对理性思 考的崇尚而把园林也纳入到严 谨、认真、仔细的科学范畴。
LIFE • HOME
主建筑物
修建在高地 的边缘,建 筑是位于支 配全园的制 高点,可以 俯瞰整个园 林,后面的 园林建在陡 坡上,用严 整的轴线统 领全园。
•
中轴线式设计加强了
庄园的统一感;在与中轴
垂直平行线上,每条轴线
的端点与轴线的节点上,
均衡的分布着亭台、游廊、
雕塑、喷泉等各式景观。
并且沿着每-条园路前进或
返回时,在视线的焦点上
欧洲园林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欧洲 园林大多是方方正正,重视几何图案,不太 重视园林的自然性,即没有下功夫去模拟自 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修花坛、造 喷水池,搞露天雕塑,都体现了人工性,具 有理性主义色彩。
一、风格形态的差异性
•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 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 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