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部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相当程度来自于文学的熏陶。小学生年龄一般为6—12 岁,由于生理和心理年龄特征及所受教育的程度,适合这一年龄段儿童阅读理解的文学多为儿童文学———童话、寓言、故事、科幻、卡通等。优秀的儿童文学因其语言浅近生动、主题单一明朗、富于故事性和趣味性而深受儿童欢迎。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就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还应辅之以课外阅读、故事会、娱乐活动、作文实践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并在教学中融进相关的、优美的文学作品,将图画、音乐、电视等引入语文课堂解读文字符号,形成一个大的语文环境和氛围,都有助于引起儿童对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先导,学生对语文没兴趣,往往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枯燥;教学手段的呆板、教条,教师知识的狭窄,讲话的无趣味。小学生活泼好动,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往往凭借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该是教好语文的关键,儿童文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儿童文学有助于孩子想象力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所面对的是处于儿童期的学生,对儿童的认识问题是我们必须首先要解决的。小学生都是儿童,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情感体验方式。他们的心灵正像一颗有着饱满生命力的种子,等待着适宜的土壤、阳光、雨露和肥料,从而发芽、开花、结果。因此语文教学应以儿童的心灵发展为本位,是对其内部生长力的激活。小学阶段的儿童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来理解事物。儿童这种形象化的思维特点,形成了儿童欣赏文学的特点。
二、儿童文学偏重于直观感受,想象活跃、丰富。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孩子往往更注意作品对形状、声音、色彩等外部特征的描绘,表现出对富于动感的描写和新奇的形象、情节的浓厚兴趣,往往会凭借活跃丰富的想象对文学意象作随心所欲的粘接和组合,从而沉浸在荒诞、新奇的艺术世界里。容易感情投入。正如鲁迅所言“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当一个其中的角色”,儿童在欣赏文学时不会保持审美距离,极易把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或故事情节与现实生活混为一谈,会把自己编织到作品的故事情节中去,扮演一个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乐、共悲苦。
三、儿童善于模糊解决。
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班马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构想》中说:“令人赞叹的是,少年儿童的阅读特具一种跳过不懂之处的巧妙能力,生字、生词、生事、生义从来就难不倒他们作出大体的把握。”儿童识字少,而好奇心又促使他们不得不靠这种模糊的解读方式到文学作品中去探险,虽不求甚解,却也能获得一种朦胧的整体的审美感受。从孩子们的绘本作业中我就看到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他们把事物简单化,有趣化。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紧密的关系。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是小学教师的得力助手,也是小学生的良师益友,因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在教学中有必要结合儿童的心理、智力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和美学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