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特点与开发策略
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实施方案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秸秆的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
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是焚烧,但这种做法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实施方案,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背景与目标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巨大。
然而,长期以来,秸秆的利用率一直较低,大部分被焚烧或丢弃,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质资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同时,秸秆焚烧还可能引发火灾、交通事故等安全隐患。
因此,本方案旨在推动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并全面禁止秸秆焚烧,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效益。
二、综合利用策略1. 秸秆还田鼓励农民将秸秆粉碎后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秸秆还田还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 生物质能源利用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如生物质颗粒、生物质压块等,用于家庭取暖、工业锅炉等领域。
这不仅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还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3. 生物质材料开发利用秸秆纤维生产生物质板材、纸张等材料,拓展秸秆的应用领域。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高秸秆的附加值,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4. 生物质肥料生产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这种肥料既可以为作物提供养分,又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三、禁烧措施1. 法律法规制定制定严格的秸秆禁烧法律法规,明确禁烧范围、时间和责任主体。
对于违反禁烧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严厉处罚。
2. 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秸秆禁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3. 技术支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为农民提供秸秆还田、生物质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同时,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更加高效、环保的秸秆处理技术。
4. 经济激励对积极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农户和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激励,如补贴、税收减免等。
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共3篇
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共3篇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1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秸秆资源是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来源,也是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农村地区是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区域,秸秆的数量庞大,远远超过城市地区。
然而,目前我国秸秆资源的利用率还较低,未得到充分利用。
本文将从我国秸秆资源的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秸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一、我国秸秆资源分布秸秆是农作物垄断的茎、叶、壳等部分,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
我国的农作物主要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等,其中秸秆资源的主要来源是粮食作物。
据统计,我国年均秸秆产量达到15亿吨左右,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地区。
我国秸秆资源的分布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北方地区的秸秆产量较高,其中以东北地区最为突出,主要由于该地区种植大量粮食作物和玉米。
南方地区的秸秆产量相对较低,主要由于该地区的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而水稻的秸秆品质较差。
此外,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土地贫瘠,农业发展滞后,秸秆产量也相对较低。
二、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状况目前,我国的秸秆资源主要用于畜牧业饲料、农业废物处理和农业生产等方面。
其中,畜牧业饲料是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占用了秸秆资源的大部分。
农业废物处理主要是指秸秆的堆肥利用,堆肥除了能够减少秸秆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高土地肥力和土壤结构。
另外,秸秆能够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如秸秆能够用于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纸浆和木质板材等,还可以作为蘑菇、食用菌的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然而,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的状况还不够理想。
一方面,我们在利用秸秆时存在某些技术难题,如秸秆的使用效率不高、质量参差不齐、分离难度大等。
另一方面,农民对秸秆资源的利用意识不足、没有秸秆资源利用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给秸秆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带来阻力。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秸秆资源的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加利用率,既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又有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农作物秸秆是指庄稼收割后剩余的根茎、叶子和秸秆等植物遗物。
在农业生产中,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广泛用于土壤覆盖、饲料料、燃料等领域。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作物种植结构的改变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收储运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经济效益低等,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一、问题现状1. 资源浪费严重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较低,大量的秸秆被随意焚烧、堆放或直接丢弃,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根据统计,我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秸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收储运体系,秸秆处理更加困难,这就加剧了资源的浪费。
2. 环境污染严重未经有效处理的农作物秸秆易导致环境污染。
一方面,秸秆焚烧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对空气质量和人民健康造成危害;秸秆的露天堆放容易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给环境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3. 社会经济效益低当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混乱处理不仅带来了环境问题,同时也导致了社会经济效益的降低。
农作物秸秆本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资源,可以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但是由于秸秆的收储运体系不完善,导致了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应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收储运管理,建立健全的农作物秸秆收购、储存、运输等体系。
鼓励发展专业的秸秆收储运企业,引导农民将秸秆卖给专业公司,以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2. 推广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秸秆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农作物秸秆问题的有效途径。
可以采用秸秆还田、临时集散点处理、生物质能源利用等技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意识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农作物秸秆处理的认识和重视,引导他们采取科学合理的秸秆处理方法,如还田、压塑秸秆砖等,减少焚烧、露天堆放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秸秆积累量巨大,给农村带来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农作物秸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
1. 收秸缺乏统一规划。
目前,我国各地对秸秆的收集和利用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导致秸秆收集和利用效率低下。
2. 收秸人力成本高。
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和设备,秸秆收集和埋肥等方式成为主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人力成本高,同时也无法保证秸秆的品质。
3. 储秸能力不足。
我国农村储秸条件差,很多地方缺乏现代化的储秸设施,导致储存不当,秸秆易腐烂变质,损失率高。
4. 运输成本高。
我国农村道路条件相对差,秸秆的运输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同时还存在着诸如秸秆超载等违法行为,导致运输成本高。
2. 鼓励农民使用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还可以减少秸秆污染和消防隐患。
国家可以通过政策补贴和土地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农民使用秸秆还田。
3. 建设现代化的储秸设施。
国家应加大对储秸设施建设的支持,建设现代化的储秸设施,提高秸秆的质量和保存效果。
4. 改善农村道路建设。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扩大交通运输网络,降低秸秆运输成本,同时惩罚秸秆超载等违法行为,确保秸秆运输的安全和规范。
总之,在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中,应加强国家规划,鼓励农民利用秸秆还田,建设现代化的储秸设施和改善农村道路建设,从而提高我国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效率和质量。
稻草秸秆分布情况汇报
稻草秸秆分布情况汇报稻草秸秆是农作物的副产品,是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产物。
稻草秸秆的分布情况对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稻草秸秆的分布情况进行汇报,以期为相关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一、稻草秸秆的产生情况。
稻草秸秆主要产生于稻田种植后的秸秆残留物,其产生量与稻米产量成正比。
一般来说,稻草秸秆的产生量与稻谷产量呈现出一定的比例关系。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稻草秸秆的年产量约为2亿吨左右,其中大部分用于农业生产和能源利用。
二、稻草秸秆的分布情况。
1. 地区分布情况。
稻草秸秆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江南、华南、西南等稻米主产区。
这些地区气候湿润,水稻种植面积较大,因此稻草秸秆的产生量也较高。
此外,一些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也在近年来逐渐增加,因此稻草秸秆的分布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2. 用途分布情况。
稻草秸秆的主要用途包括农业生产、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在农业生产方面,稻草秸秆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土壤改良剂等,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
在能源利用方面,稻草秸秆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用于发电、取暖等。
在环境保护方面,稻草秸秆可以用于土壤保护、水土保持等工作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三、稻草秸秆的管理现状。
稻草秸秆的管理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部分地区存在着对稻草秸秆的随意焚烧现象,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
2. 稻草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较低,大部分稻草秸秆仍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3. 一些地区对于稻草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工作还存在一定的滞后。
四、稻草秸秆的管理对策。
针对稻草秸秆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对稻草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推动其在农业生产、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稻草秸秆的管理与监督力度,严禁随意焚烧行为。
3. 加强对稻草秸秆的科学研究,推动其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五、结语。
稻草秸秆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资源,其管理对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地区水稻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东北地区水稻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分析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水稻是东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每年水稻收割后会产生大量的秸秆资源。
秸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利用潜力,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东北地区水稻秸秆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对于水稻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秸秆资源现状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的主要水稻产区之一,每年水稻丰收后会产生大量秸秆资源。
据统计,东北地区约有2000万亩水稻田,按每亩产量5吨来计算,每年产生约1000万吨的水稻秸秆资源。
这些秸秆资源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会带来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2. 秸秆综合利用现状目前,东北地区对水稻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的利用方式包括:作为畜禽饲料、生物质能源利用、菌藻资源利用、秸秆堆肥等。
但是受制于技术和市场发展水平,这些利用方式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比如饲料利用存在储藏、保存和添加其他饲料配比的问题;生物质能源利用有技术成本高、运输成本高、市场认可度低等问题。
以上述现状来看,东北地区水稻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力度,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1. 政府政策支持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政府将加大对水稻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对水稻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进行研发和推广,并建立相关的补贴和奖励措施。
2. 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科技进步是推动水稻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动力。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对水稻秸秆的高效利用,如利用生物质能源技术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利用菌藻资源将秸秆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等。
3.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综合利用观念的普及,水稻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未来随着生物质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水稻秸秆资源将会得到更多的利用。
东北地区水稻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东北地区水稻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分析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水稻是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秸秆资源丰富。
水稻秸秆是水稻收割后的副产品,其综合利用对于资源保护、农民增收和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东北地区水稻秸秆资源的现状及其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为水稻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一、东北地区水稻秸秆资源现状1. 水稻秸秆产量较大东北地区以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为主要水稻种植区,水稻秸秆产量较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东北地区水稻秸秆年产量约为3000万吨左右。
2. 秸秆利用渠道单一目前,东北地区对水稻秸秆的利用模式主要集中在灌溉、覆盖和焚烧等传统方式上。
部分农民将秸秆焚烧用于烧烤和取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种情况在一些乡村地区尤为突出。
3. 秸秆资源浪费严重传统利用方式导致水稻秸秆资源的大量浪费,造成不良后果的同时也未能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多的途径。
1. 秸秆资源化利用是大势所趋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水稻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资源化利用水稻秸秆,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为农民增收,提升农田生态环境质量。
2.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逐步成熟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水稻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包括生物质能利用、秸秆还田、制作有机肥料等多种技术逐渐成熟,为水稻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3. 政策支持和投资倾向随着政府对环境保护政策的力度不断增加,对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也将不断加大。
各级政府还将加大对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的投资倾向,推动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
1. 鼓励农民科学利用秸秆资源政府可通过开展农民培训,普及科学利用秸秆资源的方法和技术,并鼓励农民将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田产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加大技术研发和产业投入政府部门可加大对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投入,鼓励农业机械化作业,提高水稻秸秆的综合利用率。
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摘要:该文从资源的角度,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作了全面的估算,分析了作物秸秆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现状。
通过对全国的秸秆资源产量及分布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不同种类的秸秆产量及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②全国各种主要作物秸秆占总量的比例顺序为:稻谷秸秆最高,其次是玉米秸秆和小麦秸。
③全国秸秆产量超过2500万t的省份有山东、河南等8个。
对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认为: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大部分被作为农户生活燃料或当作牲畜饲料或在田间焚烧或被弃置乱堆,不仅造成了秸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导致了环境的污染。
针对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秸秆资源;分布状况;利用现状;利用对策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每年生产6.4亿多t的秸秆,且随着农作物单产的提高,秸秆产量也将随之增加。
在传统农业阶段,秸秆资源主要是不经任何处理直接用于肥料、燃料和饲料。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能源、饲料结构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秸秆利用途径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一方面,科技进步为秸秆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和新方法;另一方面,农业主产区秸秆资源大量过剩问题日趋突出,农民就地焚烧秸秆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1、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1、1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概况秸秆,通常指农作物籽实收获后的植株,是农村最主要的农作物副产品。
由于秸秆产量未列入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范围,其产量通常依据农作物的产量计算而得。
表1 1999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单位:106 t 作物种类产量秸秆∶粮食秸秆数量占秸秆总量比例谷物水稻198.480.97191.7329.93小麦113.871.03117.2918.3玉米128.091.37175.4827.3高粱 3.24 1.44 4.670.73谷子 2.31.51 3.500.55其他杂粮7.02 1.6011.23 1.75大豆18.94 1.7132.39 5.06薯类36.410.6122.21 3.47油料花生12.64 1.5219.21 3.00油菜10.14 3.0030.41 4.75芝麻0.740.640.480.07向日葵 1.770.60 1.060.17棉花 3.83 3.0011.49 1.79麻类0.47 1.700.800.12甘蔗74.700.2518.68 2.92总计640.63100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1999年中国农作物秸秆总量约6.4亿t,其中稻草1.9亿t,玉米秸1.7亿t,麦秸1.2亿t。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一个热门话题。
秸秆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还可以提高农田的生产力。
与此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秸秆资源利用率低秸秆是农作物的废弃物,大量的秸秆处理成本高,一方面因为秸秆难以储存,另一方面也因为目前技术条件下对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还不高。
2. 秸秆资源的浪费目前,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还存在极大的浪费现象,很多农民习惯于将秸秆焚烧,这不仅容易引起空气污染,还会造成宝贵的资源浪费。
3. 技术条件落后目前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条件相对滞后,很多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秸秆焚烧方式处理秸秆资源,无法实现资源的真正再利用。
二、对策探讨1.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创新,如利用生物质燃料技术、秸秆青贮技术等,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
2. 完善政策法规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例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完善秸秆资源的收购和利用制度,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秸秆资源的回收利用。
3.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可以联手在农村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普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和方法,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行动。
4. 建立健全的秸秆资源化利用体系政府可以积极参与建立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引导企业和农民发展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实现从收集、加工到利用的全产业链闭环。
5. 加大执法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秸秆焚烧的执法力度,坚决取缔非法焚烧秸秆的行为。
加强秸秆回收等利用环节的督导执法,规范秸秆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6. 推动产业发展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可以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更多企业进入秸秆资源化利用领域,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问题愈发凸显。
农作物秸秆是指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茎秆和叶子等植物残体,是农业生产的常见副产品。
由于农作物秸秆的大量产生和处理问题,其资源化利用一直是一个困扰农业发展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秸秆随意焚烧:农作物秸秆数量庞大,而现阶段仍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存在秸秆随意焚烧现象。
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 秸秆堆放乱丢:部分农民在秸秆处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导致秸秆堆放乱丢,造成土壤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3. 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低:目前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效率较低,主要集中在作为燃料和饲料的利用,而且存在加工工艺简单、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二、对策1. 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政府要加大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秸秆的处理和利用,严厉打击非法焚烧和乱丢秸秆行为,并对合法利用秸秆的农户给予政策支持和补贴。
2. 推广环保技术与设备:引导农民采取科学的秸秆处理方法,如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站、生物质气化发电站等,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质燃料、木质板材等产品,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
3.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农民的环保理念教育,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水平,鼓励农民通过市场化途径处理和利用秸秆。
4. 加强合作社建设:鼓励农户通过合作社模式进行秸秆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户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制定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规划和方案,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益。
5. 加大科研投入:加大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秸秆处理和利用的技术水平,开发新型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
三、结语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农民、科研机构和企业等都应积极参与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支持和投入,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作物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农作物秸秆产量高达10亿吨以上,其中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了农田秸秆的焚烧、堆放等问题。
而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却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找到合适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有效的收集机制。
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收集情况并不理想,很多地区存在着农作物秸秆无人收购或者收购价格低廉的情况。
农民缺乏秸秆的销售渠道,导致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难度。
2. 缺乏成熟的加工技术。
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离不开加工技术的支撑,目前我国的农作物秸秆加工技术还比较不成熟,很多地区的农作物秸秆只能堆积在农田里,无法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利用。
3. 缺乏有效的利用渠道。
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需要有成熟的利用渠道,而目前我国的农作物秸秆利用渠道相对还比较单一,缺乏多样化的利用方式。
二、对策建议1. 建立健全的收集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投入资金建设农作物秸秆收购点,设立收购价格保障机制,引导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秸秆收购行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销售秸秆的困难。
2. 发展成熟的加工技术。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大农作物秸秆加工技术的研发力度,培育和引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
3. 拓展多样化的利用渠道。
政府可以通过推出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发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多种利用方式,开展深加工产业,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生物基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4.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财税支持,鼓励企业投入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具体措施2. 资金扶持,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资金扶持农作物秸秆的深加工,鼓励企业进行高效利用,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
华北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华北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华北地区农作物秸秆是一种丰富的生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综合利用措施,导致大量秸秆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环境和经济问题。
一般来说,华北地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生物质能源利用: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生物柴油、生物发电等。
2. 农业“三畜”饲料:将秸秆作为饲料,提高畜禽饲养效益。
3. 有机肥利用:将秸秆通过堆肥或厌氧发酵变成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4. 工农业生产材料:秸秆可以制成纸浆、纸板等工农业生产材料。
5. 土壤保护利用:秸秆覆盖可以起到保护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作用。
针对华北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秸秆综合利用鼓励和扶持,提高农民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2. 科技创新: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推广新技术,有效解决秸秆利用中的技术难题。
3. 加强宣传: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优点,引导农民将秸秆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
4. 加强合作:加强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合作,形成良好的农村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要解决华北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问题,需要全面加强科技、政策、宣传、合作等方面的努力,实现秸秆资源的发展和利用价值最大化。
中国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中国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一、主要废弃物可利用性对比秸秆资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富含热能和碳、氮、磷、钾、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比其他废弃物,例如厨余垃圾、排泄物、废塑料等,秸秆的分布更加集中,涉及商务对象更少,有助于保持供应的稳定性。
秸秆资源化再利用是农业农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实践中仍然存在技术、政策、产业化等层面的各种瓶颈,构建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是解决问题之根本。
二、中国秸秆综合利用政策背景秸秆高值化利用和资源化利用是中国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国家和地方政策陆续出台将加速秸秆产业化进程。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中的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提出: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到2025年,大宗固废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左右;到2030年,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
秸秆作为农村重要的固废资源,行动中提到要加快推进秸秆高值化利用,完善收储运体系,严格禁烧管控。
通过政策鼓励扶持秸秆综合利用、以乡镇、村、企业或经纪人为主体建设秸秆收储站,并对秸秆农机、秸秆三贮一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能源化、收储中心建设等提供补助,也为秸秆的利用的推进提供了动力。
三、中国秸秆资源量我国是全球重要的农业大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其他农副产品产量常年保持全球领先水平。
进入21世纪,党中央对国家粮食安全工作高度重视下,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除2018年由于自然灾害、种植结构调整导致轻微减产外,其余年份均增产,粮食产量实现了历史性的“十六连增”,粮食总产量从2013年的63048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66949万吨,净增3901万吨。
从我国主要粮食产量来看,2020年玉米产量26066.52万吨,同比下降0.04%,稻谷产量21185.96万吨,同比增长1.07%,小麦产量13425.38万吨,同比增长0.49%,薯类产量2987.41万吨,同比增长3.63%,豆类产量2287.46万吨,同比增长7.3%。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我国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们在农田中焚烧或者废弃的一种农业废弃物。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的提倡,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建立健全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现状问题1. 秸秆收储方式单一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收储方式主要集中在直接焚烧或者土地填埋,这种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容易产生环境污染。
尤其是农民们普遍存在焚烧秸秆的现象,这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还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2. 收储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收储能力相对不足,部分地区存在着秸秆无处可放的问题。
由于收储设施不足,导致农作物秸秆往往只能被堆放在农田中,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3. 运输困难农作物秸秆在转运过程中,由于其体积大、质量轻、易燃等特性,使得其运输成本较高,运输难度大。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秸秆转运网络,导致秸秆运输时常需借助外来设备,造成了一定的运输成本负担。
4. 缺乏秸秆利用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途径主要集中在生物能源利用和畜禽饲料利用,而这两种利用方式并不能完全解决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问题。
秸秆的综合利用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完善。
二、对策建议1. 建立健全的秸秆收储网络针对目前农作物秸秆收储能力不足的问题,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和农民合作,建立健全的秸秆收储网络。
可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秸秆收储设施建设,提高收储能力。
秸秆的资源利用途径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开发新的利用技术,如秸秆再生产生物燃料、生物质颗粒、生物炭等高附加值产品。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产量居世界前列,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秸秆。
秸秆不仅可以直接用于农业生产,还可以用于生物质能源、造纸等行业,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分析现状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现状问题1. 收储渠道不畅,农民秸秆难卖目前我国农村秸秆销售渠道相对较窄,农民销售秸秆多为零散,并且价格不稳定,难以预期收益。
有些地区还存在中间商夹把现象,使农民秸秆有意无意地被低价收购。
2. 秸秆储存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农村地区的秸秆多是以大堆的形式堆放,这样不仅浪费空间,还存在火灾隐患。
而且,由于秸秆不能长期储存,如果储存不当,秸秆会迅速腐烂和发霉,影响其可利用性。
3. 运输条件落后,不利于秸秆转化由于农村交通条件落后,很多地方交通不便,农民扔掉秸秆的情况时常出现。
而且,秸秆运输成本高、效率低,浪费了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秸秆资源。
现如今,农村公路畅通的情况已有所改善,但运输成本与效率问题仍需要得到解决。
二、对策1.建立农村秸秆收储运购销多元化渠道针对农民秸秆难以与市场衔接的现状,建议引导社会资本和企业向秸秆资源收购市场加大投入,扩大秸秆收购范围。
对于贫困地区和缺乏资源整合的地区,可以通过建立政府主导的秸秆资源流通服务商机构,促进秸秆资源多元化流转。
同时,应注重秸秆资源地区差异,鼓励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秸秆资源收储运推进。
为了使农民对秸秆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还需加强产业链配套设计,开发更具吸引力的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模式。
为了处理好农村秸秆的储存问题,建议发掘农村宅基地及其配套的农村废弃土地,将其作为农村秸秆中转、储存场地。
此外,还需加强秸秆技术管理培训,提高农民储存秸秆的知识和技能,降低储存成本同时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
3. 秸秆运输成本与效率问题需改善为了解决秸秆运输成本与效率问题,建议尽快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建立秸秆运输组织体系、把公路运输跟铁路、水运、空运相整合等。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会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当前,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下面是一些问题及应对措施。
问题一:利用渠道不畅通。
在实践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秸秆资源利用渠道,使得秸秆只能在田间就近焚烧、埋放、或者运往城市郊区进行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理,这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
对策一:建立秸秆资源利用渠道体系。
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增设秸秆综合利用站,建立秸秆收储、运输、加工、销售等一系列全流程服务,并加强与产业企业的合作,同时在国家战略层面推动形成秸秆价值转化的市场机制。
问题二:利用技术不完善。
传统的秸秆焚烧、填埋等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资源利用率也很低,对于生物质利用、发电、制氢燃料等高效利用技术不够成熟。
对策二:推进技术创新,加强科技研发。
在政策引导下,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加强对新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积极推广利用生物质能、植物油、生物燃气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使秸秆能够在能源、肥料、饲料等多个领域与其他资源协同循环利用。
问题三:农民缺乏秸秆管理意识。
由于缺乏秸秆管理知识和相关技能,很多农民在收割后没有及时储存和利用秸秆,导致大量秸秆浪费和环境污染。
对策三:加强公众教育和技术培训。
针对农民利用秸秆的意识和技术薄弱状况,政府及社会组织应加强宣传教育、知识普及、技术培训等措施,确保农民能够正确认识秸秆的重要价值,同时在语言与方式上提高可接受度,下沉到边缘群体中。
问题四:政策缺乏激励。
目前,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政策缺乏激励。
尽管一些政策支持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推广,但偏重改变农民习惯和意识方面,且秸秆利用的相关政策并不多。
对策四:加强政策激励和支持。
加强与能源、环保、农业等部门的联动协调,制定有力可行的政策措施,采取多种激励制度,如补贴、减税、鼓励投资等多种方式,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益更加可观,为企业和农民提供更多的奖励。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和对策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和对策摘要: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资源,秸秆中含有农作物30%-50%的养分,可以碾碎后当肥料使用。
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加上各种替代原料的投入利用,山东省农作物秸秆出现了过剩,农民随意焚烧秸秆的现象越来越多,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还浪费了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因为焚烧之后秸秆中的氮和碳几乎消耗殆尽。
因此,加大力度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缓解农村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还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
目前,我们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农民适当的补贴和正确的引导,正视并解决农作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限制问题,正确认识市场需求,改进现有的秸秆循环利用技术,建立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长效运行机制。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山东;中图分类号:N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7-00-02一、引言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是农村重要的农作物副产品,也是一项重要的可再生资源。
我国每年生产的农作物秸秆大约有6.4亿t,约占世界秸秆总量的30%。
近些年来,国家对于秸秆综合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争取到2015年秸秆利用率达到80%,但现在看来与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不仅如此,秸秆焚烧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如:PM2.5。
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农作物收获的季节会出台很多严禁焚烧秸秆的政策,但收效都不大。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农民都不愿意把秸秆搬到市场去卖,也没有碾压设备对秸秆进行处理,因此,焚烧秸秆或者将秸秆丢弃成为了最省事的处理方式。
据统计,山东、浙江等省每年有50%左右的农作物秸秆被丢弃或焚烧,这种现象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针对山东地区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现状和受到的限制,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本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二、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问题(一)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近年来,山东省通过推广秸秆还田、用竹笋壳养牛、稻草栽培食用菌等方法,提高农作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同时也为秸秆的创新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及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及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分析中国农作物秸秆的产量以及综合利用现状。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副产物,其产量巨大,且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技术、经济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本文将详细阐述中国农作物秸秆的产量情况。
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年统计数据,揭示农作物秸秆产量的变化趋势和地区分布特点。
同时,还将探讨影响农作物秸秆产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农业种植结构、农作物生长状况、气候条件等。
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现状。
这包括秸秆的直接利用、间接利用以及生物质能利用等方面。
通过对各种利用方式的详细梳理和评价,评估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水平和潜力。
还将探讨当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技术瓶颈、市场机制不完善、政策支持不足等。
本文将提出促进中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这包括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等方面。
通过实施这些对策和建议,有望推动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事业的快速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分析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作物的种植历史悠久且种类繁多,因此产生的农作物秸秆数量也相当可观。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提升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中国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门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的农作物秸秆产量已经超过了8亿吨,占全球秸秆产量的近四分之一。
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反映出中国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和丰富性。
其中,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秸秆产量占据了总量的绝大部分,而棉花、油料作物、薯类等其他作物的秸秆产量也不容忽视。
地域分布上,中国农作物秸秆的产量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等农业主产区。
秸秆地理知识点总结
秸秆地理知识点总结一、秸秆的地理分布秸秆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到气候、土壤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气候温暖、降水充沛的地区农作物丰产,秸秆产量也较高。
在中国,秸秆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东北等地区,尤其是陕西、甘肃等地区的秸秆产量较为突出。
二、秸秆的环境影响1. 土壤侵蚀:秸秆在地表覆盖,可以减缓雨水冲刷,降低土壤侵蚀的风险;2. 土壤肥力: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3. 大气污染:秸秆焚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4. 水质污染:秸秆的堆积和露天焚烧会导致水体污染,影响水质。
三、秸秆的社会影响1. 能源利用:秸秆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原料,如生物质颗粒、生物质炭等,为地方提供清洁能源;2. 农民收入:农村地区的农民可以通过出租秸秆或者加工销售秸秆获得一定收入;3. 化纤原料:秸秆经过加工可以得到纤维素等原料,用于生产纸张、纤维板等产品;4. 环境教育:秸秆的处理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
四、秸秆的综合利用1. 土壤改良:秸秆可以用于农田覆盖、堆肥等,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2. 能源利用:秸秆可以用于沼气发酵、生物质颗粒等能源利用方式;3. 工业原料:秸秆可以用于纸张、纤维板、木质素等工业原料的生产;4. 环境保护:秸秆可以作为生态工程、环境修复的原材料,用于治理土壤侵蚀、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秸秆作为一种农业废弃物,在地理层面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秸秆的地理分布、环境影响、社会影响以及综合利用对于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秸秆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国秸秆资源特征及现状
我国秸秆资源特征及现状1我国秸秆资源及其特征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为7亿t左右,列世界之首。
每年收获的秸秆除去用于造纸的2800万吨秸秆和作为饲料或饲料原料的2.13亿t秸秆,造肥还田及收集损失的1.089亿t,可作为能源加以利用的秸秆总量为3.761亿t(见表1)。
尽管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量相对于发达国家较少,还不到0.6t/(人?a)。
我国的农村主要有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其中玉米秸秆占36.7%,稻草秸秆占27.5%,小麦秸秆占15.2%。
其粮食作物秸秆占了总量的90.5%。
50%以上的秸秆资源集中在四川、河南、山东、河北、江苏、湖南、湖北、浙江等9省,西北地区和其它省份秸秆资源分布量较少。
稻草主要在长江以南的诸多省份,而小麦和玉米秸秆分布在黄河与长江流域之间,以及黑龙江和吉林等省份.2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我国秸秆资源化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
如秸秆还田、制有机肥料、秸秆气化及压块燃料、动物饲料、作造纸业和纺织业的原料及秸秆培养食用菌等等。
但与西方某些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相当多的一部分农作物秸秆仍被弃置在田间地头和河沟,或者焚烧。
(1)秸秆还田技术。
这是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中最原始古老的技术,尤其是直接还田技术因其易被掌握,在目前仍被大量应用。
间接还田技术中的沤制还田、过腹还田、过圈还田在农村也普遍使用,而高温造肥及厌氧消化后的高效清洁的现代还田技术还不够成熟,还有许多因素制约它的发展。
(2)秸秆气化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对生物质气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制出三种形式的气化炉:上吸式、下吸式、层式下吸式,然而研究的步伐远迟于某些发达国家。
目前我国在生物质热分解气化研究上有较大发展,从单一固定床气化炉到流化床、循环流化床、双循环流化床和氧化气化流化床;由低热值气化装置到中热值气化装置;由户用燃气炉到工业烘干、集中供气和发电系统等工程应用。
我国已建立了各种类型的试验示范系统,目前我国的低热值秸秆气化效率在70%左右,其自行研究开发的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在国际上已处于领先地位,有的应用设备已开始商业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