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集合》课堂教学中的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集合》课堂教学中的总结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例如,根据《新课标》要求,《集合》这一单元包含了“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和“集合的基本运算”三方面的内容,规定的课时为4课时。我们备课组的两位教师对前三个课时内容的安排基本相同,依次为上面三个内容,但对于第四个课时的安排,却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一位教师在第四节课时选择了评价反馈,巩固提高的教学方式:发给学生一张练习卷,然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其中的四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和一个解答题,剩下的两个选择题,三个填空题和两个解答题则要求学生作为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开始讲解,并特别针对学生易错的问题进行了巩固练习。例如:
而另一位老师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却有所不同。她首先复习了交集、并集、补集的基本概念,引领学生探索了几种集合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一个例题来巩固这些关系:
上述问题3的设置有一定的针对性,较好的巩固了集合的概念,加深了对集合表示法的应用。而且在上述问题3的解决过程中,教师使用了数轴来画示意图,借此机会,她向学生讲述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并在黑板上书写了华罗庚先生撰写的描述“数形结合”方法优点的一首诗,此时学生显得非常活跃。接着,教师又花了将近20分钟的时间讲述了康托的集合论、罗素悖论和第三次数学危机,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教育。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在此,我不禁要反思:两种教学内容的安排,哪一种较好?第一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说非常传统:根据她的多年教学经验,针对学生易错知识点,及时评价反馈,巩固提高,应该无可挑剔。第二位教师在教学中力图体现《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该值得提倡。第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对基础知识的加深和拓广;第二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利用诗词,数学文化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人以为,两者皆有优点,同时又都有不足。前者对基础知识的拓广弄得过深,知识之间的跨度太大。例如上述问题2显然对于高一新生难度过大,其主要的知识已经不属于集合的内容。因此,这样的问题就不宜出现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否则可能导致“内容多,课时紧”的情形出现;而后者在一节课中使用近20分钟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似乎有“浪费时间”之嫌,而且在一节复习课中仅有一道解答题显然不足以使学生打好基础知识。因此,我认为两者应实现有机的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突破,但不宜拓得过广挖得过深,脱离一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新课标》的理念要关注,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而基础知识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