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准备方式巷道布置方案选择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
方案一 双岩上山
方案二 双煤上山
方案三 一煤一岩上山
1.掘进工程 量
工程量大。因两上山均在 岩层中,故要多掘进石门 和溜煤眼
工程量小
工程量较大比第二方案 多掘石门
2.工程难度
困难。一是岩巷施工,二 是巷道联接复杂
较容易
困难
3.通风距离 每区段要增加的通风距离 短
较长。每区段增加通风 距离
4.管理环节
4
6.1.2.2 采区上山及设计方案 根据采区煤层赋存稳定、采区地质构造简单的条件,采
区上山可以提出三种布置方案。 方案一:采区上山联合布置。在距m2煤层12m的底板岩
层中布置两条上山,上山位于采区走向中央,通过石门 与煤层联系。两条上山相距20m。 方间案距二20:m,采上区山上位山于联采合区布走置向。中在央m2。煤层中布置两条上山 方案三:采区上山联合布置。其中一条布置在采区中央 的层m102m煤。层煤中层;上另山一为条输布送置机在上m山2煤,层岩底层板上岩山层为,轨距道m上2煤山。
m单 m粒21,砂煤煤煤岩层层质,:伪中底平顶硬板均厚,为厚0.节粉1度m理砂2,.发 岩0为m育 ,,泥, 底岩为低 板;的瓦 上直密斯 有度接。0顶为.3mm厚11.煤厚443m层泥t/,m距质为3m页,沙2岩为煤质,稳层泥较定8岩m松煤;。软层老。,顶结为构中简
m6.21煤.1层.4伪采顶区厚储0.量4m,为泥页岩,底板为细砂岩或粉砂岩,无突水危险。
1
乙1
+135.1 83.7
2.21
10
7
8
11
5
4
乙2
+134.0 2.30
12
3
+100 边

甲1
+80
+134.7 2.20 72.2
+60
甲2
+40
+134.6 2.20
+20
±0 Ⅰ
Ⅰ-Ⅰ 9
8 11
12
3
1
10
8'
4,5
9'
63
图6-3 方案二采区巷道布置图
1-运输大巷;2-回风大巷;3-采区下部车场;4-采区轨道上山;5-采区运输上山;6-采区上部车场; 6-采区中部车场;8、8’-m1、m2煤层区段运输平巷;9、9’-m1、m2煤层区段回风平巷; 10-联络巷;11-区段溜煤眼;12-采区煤仓;13-采区绞车房
1-运输大巷;2-回风大巷;3-采区下部车场;4-采区轨道上山;5-采区运输上山;6-采区上部车场; 6-采区中部车场;8、8’-m1、m2煤层区段运输平巷;9、9’-m1、m2煤层区段回风平巷; 10-联络巷;11-区段溜煤眼;12-采区煤仓;13-采区绞车房
9
6.1.3 采区设计方案比较
根据已提出的方案及方案比较的原则,三个方案中相同的部分可不参加比较,故区段巷道布 置方案不参加比较,仅就采区上山及联络巷道进行比较。方案的技术比较见表6-1。 表6-1 采区方案技术比较表
5
6.1.2.3 区段巷道 因售段m1,及根m据2煤本层采均区为煤中层厚的煤条层件,,可决一定次采采用全留高2,m小本煤采柱区的布沿置空区掘段
巷,区段巷道单巷布置方式。 6.1.2.4 联络巷道 由于本采区采用上山联合布置,在联络巷道的布置上,采用区
段石门——溜煤眼结合的联系方式。第一方案中的溜煤眼分煤 层设置,即m1、m2煤层均在本煤层的区段运煤平巷中设溜煤眼 与采区运输上山联系。第二、三方案中输送机上山均布置在煤 层方中案,的故 轨仅 道上m1山煤均层采区用段石运门输与平煤巷层用区溜段煤轨眼道与平运巷输相上联山系联。系。各 各方案采区巷道布置图见图6-2、图6-3、图6-4所示。
➢6.1 采区巷道布置方案选择示例 ➢6.2 盘区巷道布置方案选择示例
1
6.1.1 采区概况
6.1.1.1 采区位置
设计采区位于某矿一水平右翼,东以矿井边界为界,西与七采区相邻,南以 ±0m等高线为界,走向平均长度1230m,采区平均倾斜长560m(北+107m以
上为煤层风化带),采区面积为688800m2,如图6-1所示。
采区地质为413.7万t,可采储量为273.4万t。
6.1.1.5 采煤方法及采区生产能力
根 回据采煤。层采赋区存日条产件量,16在07mt,1及月m产2煤4.8层2万中t要,用服走务向年长限壁为普7.通7a机。械化采煤法
3
6.1.2.1 采区形式 采用普通机械化采煤法的采区,要求有一事
实上的走向长度,采区上部走向长度1200m, 下部走向长度1250m,平均走向长度 1230m,采用双翼采区布置,每翼走向长度 600m,已满足高档普采工作面走向长度的 要求,故采区形式采用双翼采区布置形式。
采界区附内近有的煤m1层、倾m角2两略层有可变采化煤。层,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平均倾角11°,东部边
图6-1 采区境界m1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
6.1.1.2 采区内地质构造
本采区根据勘探和邻近采区揭露的资料看,构造尚属简单。
6.1.1.3 煤层要素及顶底板特征
m0.11煤m层夹:矸平,均煤厚质度中2硬.2,1m节,理为较的为密发度育为,1低.4瓦2t/斯m。3,为稳定煤层,含有
8
2


13
采 区
9
6


9' 8'
1
乙1
+135.1 83.7
2.21
10
7
8
11
5
4
乙2
+134.0 2.30
12
3
+100 边
Baidu Nhomakorabea

甲1
+80
+134.7 2.20
72.2
+60
甲2
+40
+134.6 2.20
+20
±0 Ⅰ
Ⅰ-Ⅰ 9
8 10
9'
63
8' 7
11
12
4,5
1
3
图6-4 方案三采区巷道布置图
1-运输大巷;2-回风大巷;3-采区下部车场;4-采区轨道上山;5-采区运输上山;6-采区上部车场; 6-采区中部车场;8、8’-m1、m2煤层区段运输平巷;9、9’-m1、m2煤层区段回风平巷; 10-联络巷;11-区段溜煤眼;12-采区煤仓;13-采区绞车房
7
2


13
采 区
9
6


9' 8'
6
2


13
采 区
9
6


9' 8'
1
乙1
+135.1 83.7
2.21
10
8
11
5
乙2
+134.0 2.30
12
7
4 3
+100


甲1
+80
+134.7 2.20
72.2
+60
甲2
+40
+134.6 2.20
+20
±0 Ⅰ
1 12 3
Ⅰ-Ⅰ 9
8 10
11 4,5
9' 8' 7
63
图6-2 方案一采区巷道布置图
管理环节多。一是溜煤眼 多;二是漏风地点多

多(同方案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