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爱新觉罗 玄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中风而死,台湾郑氏王
朝发生政变,年仅12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王,大权实 际上为冯锡范、刘国轩掌握,郑氏官员向心力开始动 摇,负责与清朝谈和的傅为霖甚至愿当内应。[5] 姚启 圣认为是进攻台湾的好时机,向康熙帝推荐施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 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 收复了台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 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即台湾县(今台南)、凤 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隶福建省,并 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 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 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6]
军事
康熙戎装 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为康熙帝决定撤藩,导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抗清朝政府,其 他二藩相继响应,三藩之乱最终在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被完全扑灭,国家也因此遭受 了较大的损失,不过维护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康熙采纳了安溪大学士李光地的意见,授明 郑降将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出兵攻克台湾。在西藏问题上, 康熙除了承继顺治帝尊敬并册封达赖政策外,还派兵于康熙五十七年至康熙五十九年 (1718年至1720年)间入藏,击败了占据西藏北部的准噶尔汗国军队。此后,清朝分兵驻藏, 并任命康济鼐和颇罗鼐二人协助达赖班禅分理前后藏事务





end
擒螯拜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初七,
十四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大赦天下。 但亲政仅十天后,鳌拜即擅杀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 哈,数天后与遏必隆一起进位一等公,实际政局并不 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时常召集少年侍卫在宫 中作扑击之戏,不过在五月十六日(6月14日),突然 下令这些侍卫在鳌拜进见时将其逮捕。大臣商议鳌拜 大罪三十条,请求诛其族,康熙帝念鳌拜功劳,赦死 罪而拘禁,但诛杀了鳌拜的很多弟侄亲随及党羽,不 久鳌拜死于禁所。仅存的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因为长 期勾结鳌拜,被削去太师、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 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御驾亲征 葛尔丹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尔喀蒙 古内部又分为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等三部,漠西厄鲁特蒙古内部又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 伯特、土尔扈特四部。清军入关之前,漠南蒙古就已归附大清,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各部,也 与清政府关系密切。40岁的康熙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底,沙俄参加中俄边界谈判的全权代表戈洛文,在伊尔库茨克专门接见了 噶尔丹的代表,阴谋策动噶尔丹叛乱,支持他进攻喀尔喀蒙古。在沙皇俄国的唆使下,噶尔丹终于 率兵进攻喀尔喀蒙古。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亲率骑兵三万自伊犁东进,越过杭爱山,进攻喀尔喀,占领整个 喀尔喀地区。喀尔喀三部首领仓皇率众数十万分路东奔,逃往漠南乌珠穆沁(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旗) 一带,向清廷告急,请求保护。康熙一面把他们安臵在科尔沁(今内蒙古科尔沁旗)放牧,一面责 令噶尔丹罢兵西归。但噶尔丹气焰嚣张,臵之不理,反而率兵乘势南下,深入乌珠穆沁境内。对于 噶尔丹的猖狂南犯,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征集兵马,严行防堵,一面调兵遣将,准备北上迎击,先后 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破准噶尔。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鉴于噶尔丹拒不投降,再次 下诏亲征。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服毒自杀而死。至此康熙时期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战始告结 束,喀尔喀地区重新统一于清朝。 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便成为准噶尔部的统治者。随着他的统治地位的巩固和地盘的不断扩大, 又滋长了分裂割据的野心,沙皇俄国也积极支持其叛乱。策妄阿拉布坦在沙俄支持下,不断袭击清 军据守的科布多、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哈密等军事重镇,并派兵侵入西藏,进行分裂叛乱活 动。由于康熙及时派兵进藏协同藏军进行围剿,才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势力赶出西藏。[8]
清 圣 祖
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 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 , 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生于北京景仁宫,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 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 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 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他8岁登基, 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 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是清朝唯一有圣字 号庙宇的皇帝。 早期经历: 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顺治帝生前没 有册立太子。顺治十八年,顺治帝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具有 免疫力而把他选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顺治十八年正 月玄烨即位时只有6岁(虚岁八岁),次年正月(1662年2月)改元康熙。遗诏 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玄烨8岁丧父(存疑),10岁丧母。母亲重病时,玄烨“朝夕虔侍,亲尝汤药, 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病故后,玄烨昼夜守灵,水米不进,哀哭不停。 康熙后来回忆说,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1]



九子夺嫡受内迁,泪水横漂洒人间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2岁),日后皇太子变得骄纵与蛮横并结党营 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杀索额图,父子关系趋于紧张。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 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 理由,宣布废除太子。之后众多阿哥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皇寺广场大型的康熙石雕 大阿哥胤褆是庶长子,一向不被康熙喜欢,自知无望,向康熙提议八阿哥胤祀,理由是“术士张明 德尝相允祀必大贵”,又说要替父杀掉胤礽,让康熙极为寒心,严加训斥,同时对胤祀严加提防。 这时三阿哥胤祉揭发大阿哥搞魇镇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将大阿哥囚禁。康熙厌胤祀勾结胤褆,也将 其关押,后又释放。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复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年末被告与刑部尚书齐世武、步军统领 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结党营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废太子一直被 圈禁到死。三阿哥胤祉见此乱局,主动退出竞争。 胤礽再度被废之后,八阿哥胤祀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祯(四阿哥同母弟),九阿哥、十阿哥附庸八 阿哥。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废后,敢于为胤礽说好话,属太子党。胤 礽二度被废之后,胤禛看到胤礽绝无复立之可能,开始结党营私,窥视储位。这时形成了以胤禛为 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祀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1722年【壬寅年】12月20日)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 61年零10月(1661年2月5日-1722年12月20日)。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祯远在西北,四阿哥 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9] 2013年8月29日,辽宁省档案馆新馆首度展出的“康熙遗诏”,上面写着:“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 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 外,咸使闻知。
平三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但请求留其子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为引 线,引发了是否撤藩的激烈争论。最后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决定 下令“撤藩”。 同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提出反清复明,并于次年派将率军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 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声讨清朝。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 等许多地方大员纷纷反清。接着,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数月之内,滇、黔、湘、桂、闽、川六 省丢失,一时间清帝国危在旦夕。随后,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等也相继反叛,叛乱扩大到 广东、江西和陕西、甘肃等省。 康熙帝对策是坚决打击吴三桂,决不给予妥协讲和的机会;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则大开招抚之门,以 此来分化叛军,削弱吴三桂的羽翼,从而孤立吴三桂。在这个方针之下,康熙帝把湖南作为军事进 攻的重点,命勒尔锦等统领大军至荆州、武昌,正面抵住吴三桂,并进击湖南,又命岳乐由江西赴 长沙,以夹攻湖南。此外,康熙帝又放手重用汉将汉兵作战。[3] 康熙十五年(1676年),陕西王辅臣和福建耿精忠在清军进攻下,先后投降。广东的尚之信也于康 熙十六年(1677年)投降。陕、闽、粤以及江西都先后平定。吴三桂局促于湖南一隅之地,外援日 削,而清军已由江西进围长沙,其失败之势已成。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周,大封诸将。未几即忧愤成疾,于八月病 死。吴三桂死后,其部将迎立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居云贵。此后,清军先后收复湖南、广西和四川。 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冬,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4]
千古一帝
--爱新觉罗· 玄烨
中文名:爱新觉罗· 玄烨 外文名:The Kangxi Emperor;Hiowan Yei 别 名:康熙帝;恩赫阿木古朗汗 国 籍:中国(清朝) 民 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景仁宫 出生日期:1654年5月4日(甲午年) 逝世日期:1722年12月20日 职 业:大清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主要成就:蠲免赋税、发展经济、巩固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
圣祖功绩图
政治
康熙亲政不久后,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他还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了 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骗,康熙还亲自出京巡视,了解民情吏治。 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还有三次东巡、一次西巡,以及数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 此举极大的促进了康熙对民情的了解,他还亲自巡视黄河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整修永 定河河道。[11] 康熙晚年倦勤,导致官吏贪污,吏治败坏。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御史参劾户部堂官 希福纳等侵贪户部内仓银六十四万余两,牵连的官吏多达一百一十二人。康熙说“朕反复 思之,终夜不寐,若将伊等审问,获罪之人甚多矣”[12] 。最后只把希福纳革职,其余官吏 则勒限赔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