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快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加快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近几年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数量不足、发展不均衡、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等问题,而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建设模式单一、管理人才队伍缺乏正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要想加快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就必须要强化政府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制度,建立多元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标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措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要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指出,这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认识这些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的措施对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上个世纪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仍存在数量不足、发展不均衡、资金投入少、管理不善等问题。
(一)数量不足且使用率低
近些年虽然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再像以前那样匮乏,但面对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在数量上还是明显不足。很多县市没有专门的体育场、图书馆;乡镇大都缺乏大型的集体文化活动场所与设施;许多村庄更是没有自己专门的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和宗教活动场所。以农村有线广播电视为例,虽然我国于1998年就启动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发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只占农村家庭总户数的32.38%。①此外,即使一些县、乡和村庄有一定数量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的,由于设施本身的问题或者供求信息不对等,使用率也较低。
(二)发展不均衡
近些年虽然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但是现有设施无论在种类还是在地区间都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在种类上,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宗教活动场所、公共体育设施等公益性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有线电视、通信网络等个人付费使用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发展速
度较快;在地区间,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较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而在经济发展不是很好的西部省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则十分迟缓。以农村有线广播电视为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发布的数据,2011年东西部省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占农村家庭总户数的比例差异性非常大,占到一半以上的分别是江苏78.03%、上海77.09%、浙江65.64%、福建60.48%、北京57.37%、山东52.93%,其他省份均在50%以下,排在后四位的分别是,青海1.01%、宁夏1.47%、西藏5.38%、甘肃11.30%。①
(三)资金投入少
近几年我国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方面的财政支出较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和农村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都相对较少。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发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在文化体育与传媒方面的国家财政支出为1 893.36亿元,而当年的国家财政总支出为109 247.79亿元,这仅占总财政支出的1.733%,而且这1 893.36亿元中有很大一部分用在了城市文化体育与传媒发展上,用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较少。同时,与我国农村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相比,资金投入也明显较少,例如,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发布的数据,2011年农林水事务方面的国家财政支出为9 937.55亿元,大约是文化体育与传媒方面国家财政支出的5.249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向农林水事务倾斜的力度較大。此外,我国在文化体育与传媒方面的国家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也慢于同年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例如,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发布的数据,2011年农林水事务方面的国家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大约为22.73%,而2011年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为25%。①
(四)管理不善
当前很多地方大都没有对已建成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管理,管理不善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一些县乡村,许多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修建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检查过后就无人过问,更无人管理,有的甚至一锁了之,很多已建成的文化基础设施长期闲置,发挥不了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作用;在有些地方,由于长期没有人管理和修葺,一些本来好好的文化基础设施面临要报废的境地;有些乡村的很多文化站、文化室建设起来了,因为缺乏经费,后期不能进行有效的维护和设施资料更新;有的乡村由于缺乏专门人员管理,很多文化基础设施遭到部分村民挪为他用、占为己有和无端破坏。
二、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之所以存在数量不足、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主要是因为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建设模式单一、管理人员缺乏。
(一)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走了一条“重城市发展轻农村发展、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时间里,中央都把大量的财政经费投入到城市建设
和发展中去,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都较农村发达,特别是近些年,城市以图书馆、电影院、文化广场、体育场等为代表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有的甚至比欧美国家建得还好。相比之下,国家财政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明显不足。此外,在农村为了促进农业发展,政府财政对农村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年年增加,现在绝大多数农村的农田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上个世纪都有了质的飞跃,相比之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则要落后很多。近几年,虽然政府认识到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在农村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中的作用,但由于这方面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慢,导致管理经费不足,很多文化站、文化室建设起来了,因为缺乏经费,设施后期不能进行有效的维护和资料得不到及时更新。(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管理不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具体表现为:一是整体上缺乏系统的、全面的、详细的、成文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管理比较随意,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导致管理效果不好。二是没有建立明确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管理权责制度,相关部门和个人的管理权力界定模糊,导致管理责任不能有效落实,一旦出现问题,责任不能明确追究。三是缺乏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管理的流程控制制度,不能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具体为,在建设前,不能及时获取农民对文化基础设施的需求偏好;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详细掌握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使用情况;在使用后,不能有效获得农民使用文化基础设施后的反馈信息。四是缺乏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考核指标的政府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这导致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单一
受我国原有的文化管理体制影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都由政府这一单一主体负责,并在实践中形成了政府为主的单一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由于财政收入有限,而政府要支出的项目繁多,这种单一型的建设模式直接导致政府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数量和质量远远满足不了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导致个人付费使用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发展较快而公益性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较慢。同时,由于不同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相差悬殊,他们在各自地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也相差甚多,这直接导致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在东西部省份间的分布很不均衡。
(四)缺乏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管理人才
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管理人才匮乏。一是缺乏专门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管理人员,现有的管理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是兼职,因此对设施的管理很不到位;二是现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管理人员的知识陈旧且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较低,使得对设施的维护不善、更新不及时。三是缺乏稳定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管理人才队伍,现有的管理人员队伍流动性很大,由于福利待遇较低、激励机制不健全,很多人都不愿意长期从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管理工作,此外,一些毕业生也不愿意到基层从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