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荷塘月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自清与家 人,自 1903 年定 居扬州后,曾居 住过多处。开始 住天宁门街,后 迁居弥陀巷、南 皮市街、东关街、 仁丰里等。现在 保全下来的为安 乐巷 27 号故居。 图为故居门口。
1948 年 6 月 18 日, 朱自清在拒绝‚美援‛ 和‚美援面粉 ‛的声 明上签名。 6 月 19 日平津各大 报纸刊登朱自清等一 百一十名教师签名的 严正声明。 1948 年 8 月 12 日, 朱自清因病医治无效 不幸逝世。
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 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也有人认为是 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 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 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 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 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 答案。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 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 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 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
文中哪些段落写了荷塘?在此前后 还写了什么?画出所提及或描写的事物 。
• 本文第四、五、六自然段写荷塘。 • 作者依次描写的对象是:(离)家 煤 屑路(荷塘周围) (月下)荷塘 (荷 塘上)月色 荷塘四周 江南采莲 (回)家 本文写的是作者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闻所想。
第4-6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例?
结论
‚泻‛的范围广,与‚流 水‛相照应,而且有动态 美,显得生动活泼。‚照‛ 的范围窄,不能与‚流水‛ 相照应,有点呆板,显得 不灵泛。
轻飘柔美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 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 笼的境界呼之欲出。
四五两段写出了怎样的景色特 点?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 素雅、朦胧、静谧、和谐 • 淡淡的喜悦
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 了一个题目。‛(《那里去》)‚这几天心里似 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 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 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 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 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
• “便觉”只是主观感受,这“自由的人”的片 刻的感觉与“平常的自己”有着差距和矛盾, 本句说明作者想躲开恼人的凡世,求得短暂的 安宁和自由。
拟人句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 …… 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 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小结:拟人灵秀动人
修辞手法:通感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 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 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 举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 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 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 转为听觉)
相关图片
1978年秋,清华大学纪念朱自清逝世三十周年时, 将原清华园内的古亭命名为‚自清亭‛,以示纪念。
清华园中的荷塘
近春园(朱自清《荷塘月色》原址)
荷 花
月下荷塘
采莲图
如何理解题目《荷塘月色》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 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色:月光。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 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荷塘月色
朱自清
关于荷花的诗文: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 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 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 《爱莲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作者返回家中,他的心境如何?“不宁静” 最终得到解脱了吗? • 回到家中,“什么声息也没有”,与开头 的环境相比,此时更加死寂。作者的忧愁 不仅没有缓解,反而陷入更深的寂寞与痛 苦。一方面在结构上与开头形成呼应,另 一方面又强化了内心的“不宁静”。
小结 •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作者因内心的痛苦 烦恼而观赏荷塘月色,当他面对荷塘时也 感到了淡淡的喜悦,但这种喜悦随着他离 开荷塘而很快消失。他想通过观赏美景来 摆脱现实烦恼的企图不仅没有实现,反而 使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本文反映了作 者对当时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 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 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有,抒发 了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 感情。
比喻句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 美人。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 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 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 荷塘的那边去了。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⑤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⑥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 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⑦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⑧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是渴睡人的眼 。 小结:比喻具体形象
叠词叠字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 特征,而且照应了第二段中‚蓊蓊郁郁‛的 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富有音 乐美。
为什么想起了“江南采莲”?
• 离开荷塘后,作者重新回到寂寞 。此时他 想起了“江南采莲”,一方面他生于江苏 ,江南是他的故乡,更重要的是,采莲是 一种“热闹”、“浪漫”、“有趣”的景 象。作者在现实中无法摆脱苦闷,转而借 助想象,沉醉于想象之中,字里行间流露 出对那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愿望无法满足 的遗憾。
• • • • • •
树色 烟雾 远山 灯光 蝉声 蛙声
由 远 及 近
浓 淡 相 间
以 动 衬 静
诗 情 画 意
叠词的使用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 有立体 感,用语言平实自然。
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 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 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
重重 阴阴 隐隐约约
通感的作用 1、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的理 解; 2、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美好形象 3、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 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 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 更加丰富和强烈。
探究第四节对景物的描写
荷塘 荷叶 荷花 曲曲折折 田田 亭亭的舞女的裙 袅娜 羞涩 星星 明珠 美人
出家门
不宁静
圆形 结构
赏 四 周
失 宁 静
淡淡的哀愁
淡淡的喜悦
寻 宁 静
踱 小 路
得宁静
观荷塘
问题探究:人物心情的变化
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 基调。所谓‚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 古人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片首,或在片中,或在片 末。‛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 隐现。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 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 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 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 安在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通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 听 歌 清 嗅 相通 觉 声 觉 香 ) )
时断时续,隐隐约约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 ( 名 听 视 光 相通 觉 觉 曲 影 ) )
和谐
通感
• • • • • 风来花底鸟语香 鸟抛软语丸丸落 ຫໍສະໝຸດ Baidu杏枝头春意闹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她笑得很甜
划分层次:
一、(1——3)观荷缘起“心里颇不宁静”
月下荷塘
二、(4——6) 荷塘月色
荷塘上月色
四周景色
三、(7——10)联想中回到现实
本文的写作线索
本文的写作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
经线: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 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情景交融,写景为抒情服务
明线:游踪(外结构) 暗线:情感(内结构)
第三自然段表达了什么心情?‚这一片天地好像 是我的,……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 怎样的世界?此时‚我‛与平常的‚我‛有什么不 同?如何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 这句话的作用? • 明确:这段月下内心独白抒发了暂离现实的逍遥之乐和获得
短暂的人生的自由和宁静之后的淡淡愉悦。‚另一世界‛是一 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有压制的自由世界。此时的作者超然 物外,没有世俗的烦恼,没有痛苦和不快,心境平和安宁,是 一个摆脱了现实困扰的‚自由的人‛。
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 地的时候。 面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 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 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 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 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 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
(素淡 宁静)
荷香 荷波
流水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闪电 凝碧 脉脉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 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 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 梦。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 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 替代‚泻‛,用‚升‛替代‚浮‛ 呢?
化静态为动态 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 响地幽静幽美
作 品 结 构 分 析
缘起:
(不宁静)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去荷塘:(求宁静)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得宁静)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失宁静)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赏析字词句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 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 ‚热闹‛与‚冷静‛,‚群居‛与‚独处 ‛形成对比,整个句子委婉地表达了作者 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不被理解而产生 的淡淡的哀愁。
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 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 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 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
导入课文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 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 族的英雄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 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 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 色》。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 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 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 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一带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 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 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 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 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等。
这一段独白揭示了作者喜爱荷塘月色的真正原因。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一句,一方 面表现了作者获得暂时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另 一方面又很自然地收束感情,转入对景物的描写, 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 作者从家里出来,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 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 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 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 郁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