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格斯玻色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亮点一:发现起源粒子

不约而同地,两大科学杂志都把“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列为2012年度科学重大成果。也许,即将过去的2012年,真是属于物理学家的幸运年。

希格斯玻色子是一种亚原子粒子,也就是说,理论上认为它应当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组成部件之一。但它极为重要又难以寻觅,常被称作“上帝粒子”。科学家们提出的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了这种粒子的存在,其作用是解释为何其他粒子会拥有质量。根据这一理论,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一种看不见的力,即希格斯场和与之相对应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一同形成。正是这个场赋予其他基本粒子以质量的属性。

在过去的16年中,基本可以用郁闷这个词来形容粒子物理学家的集体状态,因为自从1995年发现了顶夸克,他们已经有16年没有发现任何新粒子了。

在宇宙大爆炸发生137亿年之后,为了捕获希格斯粒子,人类齐集了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尝试还原当时爆炸的一瞬间。在横跨法国和瑞士边境的大地之下,大型强子对撞机占据着一条长27公里的圆形隧道。这个空旷的地下世界相当于4个梵蒂冈,如果你要走完全程,要花上整整4个小时。全世界几十万台计算机组成了巨大的分析网络。如此强大的阵容,只是为了寻找一个小得几乎不占任何空间的粒子。这一切,还得先从40多年前一个名为斯蒂芬·温伯格的物理学家所提出的“标准模型”说起。

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论物理学家杰夫·佛尔莎的话说,标准模型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雄心勃勃,意味着“我们肉眼可见的一切,无论多么复杂而多元,都是由一小撮基本的粒子,根据同样简单的规律相互作用而构建起来的”。“一开始,根本没人相信这个。”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淼说,有关标准模型的论文发表后,3年内皆无任何引用,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其预言的“中

性流”首次被实验证实,模型才为学界重视。随后的20多年里,这个模型经受了各种挑战,终于在1979年斩获诺贝尔奖。直到今天,它所预言的61种基本粒子已有60种被成功发现,剩下最后一个,就是希格斯粒子。但这个漏网之鱼,恰恰是“标准模型”这幢摩天大楼的根基所在。

欧洲核子中心2012年7月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这一重大新闻。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在表达祝贺之余提到:“我曾经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凯恩教授打赌,认为希格斯玻色子不会被找到,看来我刚刚输掉了100美元。”记者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家亦为实验作出贡献。参与实验值班的北京大学高能物理钱思进教授说,这是50年来全球数千名科学家在艰辛努力后得到的结果。钱思进教授说,找到新粒子绝不是实验的终止,而是新的开端,今后的工作也将更多、更艰巨,意义也更深远。

为什么希格斯玻色子如此重要?第一,它是标准模型中唯一还没有被发现的粒子,因为它的质量最大,只有大型强子对撞机可以,它的工作原理是将两束质子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迎头相撞,在此过程中得到其它粒子。第二,它和电子、光子、夸克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基本粒子不同,它是个奉献者,是其他粒子静质量的来源。

如果没有希格斯玻色子,世界会变成什么样?那样的世界里,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以光速在运动。由于基本粒子间传递相互作用的速度就是光速,于是意味着难以存在由夸克形成的稳定原子核。而电子若静质量为零,更意味着不可能形成原子,分子。这样,宇宙中便不会有出现各式各样的星球,更不会出现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