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与王阳明心学的关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与王阳明心学的关联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它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西游记》虽以高度幻化的手法描写神魔鬼怪文学。看似荒诞无稽,其实信笔所至,幻中见真,处处流露出现实社会的影子,而书中所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思想意识更是明代中叶社会思想的折光,尤与当时风行于世的王阳明心学有着隐密的内在联系。

王阳明心学是在宁代陆象山“心即千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了的心学体系。它主张内心自省,强调自得自信,承认个性差异,注重世俗生活,提倡独立思考,反对迷信盲从,打破了程朱理学的蒙昧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除思想禁锢和强化自我意识的作用。《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生活的时代,正是王阳明心学诞生并强烈震撼社会的时代,而吴承恩又非墨守成规之人,他自然容易接受反对程朱理学束缚的心学。

本来《西游记》是以佛教故事为题材;免不了要宣扬些佛理,但《西游记》中的佛理是揉合了儒释道三家的,并不是纯粹的佛理,它与王阳明心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学认为“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即知道知天。”而《西游记》强调“修心”正与王学相契合。为了强调修心的重要,作者巧为经营,安排了一系列修心的情节,

孙悟空宣誓的那些“明心见性”的主张,并未超出王学的范围,王阳明认为“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未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这些思想便包含有“明心见性”的万分,而悟空所言的《多心经》颂子与王阳明咏良知诗“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庭迷。……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长颠倒儿,枝枝叶叶外头寻。”更是如同出一辙。

孙悟空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天生地养,一天始就在精神上超越了宗法制社会对人的种种限制和约束,更多地表现出人类自然形成不受羁绊的自由个性。在这一点上,作者突破了儒家英雄观念及小说塑造英雄的传统模式,赋予主人公以一种倔强高傲的鲜明个性,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大闹天宫的故事就是这种个性的最佳表现。及至大闹天宫时他对如来说的一番说:“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认我,英雄只此敢争光”更是对自我的极大的张扬。孙悟空的这种充分的自我意识,强烈的自得自信,与王阳明心学是分不开的。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不得已归依佛门,随唐僧西天取经,但他对自已过去当妖魔的历史,从不忏悔,从不否定,相反,他经常夸耀,引以为豪。过种张扬的个性非但与佛教宣扬的那一套不符,也与传说的儒家思想针锋相对,但我们却可以在阳明心学中找到它的理论基础。王阳明认为“心为天地万物之主”。以吾心至上,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生活在这一时代的吴承恩,在这种独立思考的风气影响下,对他所虔信的佛教产生怀疑,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实,这种非佛思想也并不是简单的对宗教的批判,它体现了一种可贵的怀疑精神,即对最最神圣的不容怀疑的权威的一种怀疑,这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是不可分的。《西游记》的出现决非偶然,它一方面固然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另一方面,明中叶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而作为这股思潮的引发者阳明心学功不可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