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二章院前急救PPT课件

合集下载

院前急救与护理 ppt课件_

院前急救与护理 ppt课件_

院前急救流程 评估
快速评估原因,消除险境 <2min 快速评估危重病情
意识
气道
呼吸
循环
目的是要迅速找出主要矛盾,也就是 能短时间内危急伤病员生命的问题
院前急救流程 评估
可通过与病人对话判断其意识状态、反应程度, 能否正确表达病情和有何医疗护理需求,如病 人感到疼痛难忍、体位不适、口渴等 回答问题准确,说明大脑血液供应良好,颅脑 无严重损伤;烦躁不安提示脑缺氧;精神异常 或神志不清是伤情严重的表现 注:批量伤员抢救中千万别被其他因素所迷惑, 而耽误其他需要立即救治伤员的抢救
复习思考题
简述院前急救的特点 简述现场评估的内容 简述院前救治的原则 简述院前急救的护理要点 简述止血带止血的注意事项
飞机转运吸氧流量计算
空中吸氧流量=地面供氧流量+空中补偿氧流量 补偿氧流量: 高度(km) 0 1 2 3 4 6 8 10 流量(L/min) 0 0.5 0.9 1.3 1.7 2.5 3.2 3.9
急救实践证明:最佳急救期----伤后12小时内;较佳 急救期----24小时内;延期急救期----24小时后。猝 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min,严重创伤病人抢救 的黄金时间是30min
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医疗 社会
及时有效的 院前急救,快速 、安全的转送病 人,可以为挽回 病人生命赢得宝 贵的抢救时机, 为院内进一步救 治打下良好基础
院前急救流程 评价
评价伤员情况:我们所采 取的措施是否有效 我自评价:对全过程进行 总结 不断总结=提高
四大急救技术
包扎 止血 固定 搬运
出诊前的准备
急救四大技术
止血带止血标记的内容: 、
,应定时

放松1次,每次 ,连续使用最长不超

急危重症护理—院外急救

急危重症护理—院外急救

保障有力
措施得力
指挥有序
(1)边抢救边分类 (2)优秀人员承担 (3)遵循先危后重原则 (4)快速、准确、无误
(一)、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
红色:第1急救区。病伤危重、危及生命者。
( 窒息、昏迷、严重出血、严重头颈、 胸腹部创伤或严重烧伤、异物深嵌身 体重要脏器)
黄色:第2急救区。严重、无危及生命者。
• 急救盒 • 急救箱 • 急救包 • 救护车
常用急救箱内器材:
听诊器、表式血压计、电筒。
舌钳、开口器、压舌板、口咽通气管、氧 气管、止血带、剪刀、绷带、口罩、手套。
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留置针、常用液 体、消毒液、胶布。
五、院前急救护理
(一)、现场伤情病情评估与呼救
伤情病情评估包括询问病史、了解症状以及 对伤病员进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评估时尽量不移动伤病员的身体, 尤其是对不能确定的创伤和心梗的患者。
(脑外伤、腹部损伤、骨折、大面 积软组织损伤、严重挤压伤)
黑色:第4急救区。死亡伤病员。
绿色:第3急救区。受伤较轻、可行走者。
(软组织损伤、轻度烧伤、烫伤、 扭伤、关节脱位等)
现场急救区的划分 收容区 急救区
后送区
太平区
(二)现场救护要点
1.安置合理体位 平卧位头偏一侧或屈膝侧卧,注意保暖。 2.维持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3.维持循环功能 4.建立快速有效的静脉通路 均选静脉留置针,用药注意三查七对。 5.充分暴露患者身体 脱上衣、 脱长裤、脱鞋袜、脱头盔。
6.对症治疗 7.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8.心理护理 9.防止差错事故
伤员分流原则

重度损伤

中度损伤
现场急救 维持生命 应急处理 对症救治 一般处理

院前急救业务学习护理课件

院前急救业务学习护理课件

创伤的院前急救护理
总结词
止血、固定、减少搬运
详细描述
创伤包括骨折、出血等症状,需要立即进行止血和固定处理。在院前急救中,护理人员 应迅速评估患者的伤情,进行必要的止血和固定操作,并尽量减少搬运次数,以减少二
次损伤的风险。
急性中毒的院前急救护理
总结词
识别毒物、清除毒物、对症治疗
VS
详细描述
急性中毒是一种紧急状况,需要立即进行 清除毒物和对症治疗。在院前急救中,护 理人员应迅速识别中毒的症状,如呼吸困 难、意识障碍等,并立即清除毒物,如催 吐、洗胃等操作,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 给予解毒剂、氧气等。
详细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心搏骤停或心力衰竭。在院前急救中,护理人员应 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稳定患者情况,并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护理
总结词
快速转运、降低伤残
详细描述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等症状。在 院前急救中,护理人员应迅速识别脑卒中的症状,如突然出 现的肢体麻木、语言障碍等,并立即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 进行紧急治疗。
特点
快速、准确、专业、高效,以挽救患 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防止病情恶 化为主要目标。
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01
02
03
抢救生命
对于突发的急危重症患者 ,及时的院前急救能够挽 救生命,为后续治疗争取 宝贵时间。
减轻痛苦
院前急救能够提供初步的 疼痛控制和创伤处理,减 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防止病情恶化
在等待专业医生到达之前 ,院前急救能够采取必要 的紧急措施,防止患者病 情进一步恶化。
急救技能与工具
止血技能

《急危重症护理》02第二章 院前急救

《急危重症护理》02第二章  院前急救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案课题:院前急救教学目的:1.识记紧急呼救、现场评估、检伤分类的内容和方法。

2.识记现场和途中救护的措施和要点。

3.理解检伤分类和现场救护的原则和意义。

4.理解途中运转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5.学会应用伤情评估和检伤分类的常用方法。

6.学会应用急救技能现场救护院前常见疾病。

课型:新授课课时:本章6个项目,安排6个课时。

教学重点:认识现场呼救、现场评估、检伤分类、现场救护、伤病员转运以及途中救护的重要性;掌握现场呼救的内容和方法;熟悉有关急救通讯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伤情评估的方法;掌握常用检伤分类的方法;掌握各种院前急救的现场救护的重点;了解我国院外转运的现状及困难;掌握途中救护实施前的物品及伤病员准备。

教学难点:能写出重要概念的外文缩略语及中文意译;掌握伤情评估的流程;能为伤病员佩戴正确的标志;能有效实施各种院前现场救护措施;了解我国院外转运使用的工具及相关法律,常用的设备和药物;掌握途中救护的一般治疗和成批伤救护。

教学过程:1.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2.教学媒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作业处理:完成每章后的思考题。

板书设计:药物,防治感染。

⑨对中毒的伤病员,及时注射解毒药物或给予排毒素药物处理。

2.现场救护的程序①根据现场伤病员情况,应协助医生对伤病员的伤情或病情进行初步评估,要求迅速、准确。

②立即实施最紧急的急救措施,如对气道梗阻的伤病员清理呼吸道,开放气道,对心搏骤停的伤病员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必要时可在现场实施紧急手术,尽可能稳定伤情或病情。

③稳定伤病员的情绪,减轻或消除强烈刺激对其造成的心理反应。

对于创伤而言,急救5项技术是重点,它们分别为有效的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

二、常见的急症症状、体征及处理(一)休克1.判断要点引起休克的病因各有不同,但其病理生理变化大致相同,临床表现相似,主要为:①反应迟钝,意识异常,神志模糊和昏迷。

院前急救业务学习护理课件

院前急救业务学习护理课件

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与培训
具备专业资质和技能
总结词
院前急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和技能,包括急救技能、护理技能、医疗设备操作技能等,以确保能够有效地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过程中的护理工作。
详细描述
明确职责分工
总结词
院前急救护理人员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包括现场急救、转运护理、通讯联络等,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团队协作。
总结词
强化质量意识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定期培训与教育
培训和教育内容应注重实践操作和模拟演练,使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和提高应对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急救任务。
注重实践操作与模拟演练
院前急救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参加培训和教育活动,学习新的急救技能、护理技巧和医疗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应对能力。
院前急救业务学习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院前急救概述院前急救护理核心知识常见急症的院前急救护理特殊情况的院前急救护理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与培训
院前急救概述
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在现场及转运途中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和护理的服务。
定义
快速反应、现场救治、专业护理、及时转运等。
特点
院前急救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紧急情况,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抢救生命
减轻病痛
提高救治成功率
通过现场紧急处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缓解病情。
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能够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03
02
01
院前急救起源于二战时期的战地救护,经过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的院前急救体系。
历史回顾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院前急救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四版02章 PPT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四版02章 PPT

第二章
二、疑难知识点
二、疑难知识点
院前急救的原则 院前急救的工作流程 心搏骤停患者的病情判断和高质量心肺复苏的要点 气道异物梗阻患者的病情判断和婴幼儿的急救 简明检伤分类的方法 止血带的使用 中暑的分型和急救
第二章
三、常考知识点
三、常考知识点
院前急救的原则 现场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导致心搏骤停的原因分析; 气道异物梗阻海氏手法的操作要点 创伤患者的现场救护要点 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的病理生理机制 重度中暑的分型个各自的急救要点 触电是的现场急救
第二章
院前急救
作者 : 胡爱招
单位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目录
重点内容 疑难知识点 常考知识点 思维导图
第二章
一、重点内容
一、重点内容
院前急救的特点 院前急救的原则 院前急救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心搏骤停患者的院前急救 气道异物梗阻患者的院前急救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 常见理化因素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
第二章
四、思维导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思维导图
院前急救
原则
概述
目的
心搏骤停患者 的院前急救
流程
气道异物梗阻患者的院 前急救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
常见理化因素损伤患者 的院前急救
检伤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淹溺 电击伤
中暑
谢谢观看

急危重症护理学 PPT课件

急危重症护理学 PPT课件
急救中心(站)→医院急诊科(室)→街道卫生院、
红十字卫生站主要任务: 1.在急救专业单位的指导下,学习现场急救 的知识和技术。 2.在专业人员到达前,及时正确地组织现场 自救、互救工作。 3.负责所在地段的战伤救护、防火、防毒等 知识的宣传。
18
EMSS 一体化
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ICU救治
战 争 运输(H) 12~18 6~12 2~4 1~4 死亡率 ( % ) 8.5 5.8 2.4 1.7
41
一战 二战 美军侵朝 美军侵越
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
现场伤员分类的意义:提高急救效率。
现场伤员分类的要求:
边抢救边分类、有经验技术承担 先危后重,再轻后小 快速、准确、无误
42
第三节:院外急救护理
政府重视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 紧急救援中心 医疗救治机构
医疗救治信息系统
医疗救援专业技术
温家宝海啸峰会:同舟 共济建美好家园
25
现代国际救援医学理念
急救社会化 结构网络化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如何学好急危重症护理学
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 医疗角度、社会救
灾角度 院前急救的特点:
社会性强、随机性强;
时间紧急、流动性大;
病种多样复杂、急救环境条件差;
体力强度大、以对症治疗为主。
37
38
院外急救的任务
总任务: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 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疾苦,降低致 残率,减少死亡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 础。具体: 平时对呼救病人的院外急救 灾害或战争时对遇难者的院外急救 特殊任务时救护值班 通讯网络中心的枢纽任务 急救知识的普及

院前急救PPT课件

院前急救PPT课件

院前急救
人民卫生出版社
❖ 6.急救与呼救并重:遇有成批伤员多人在场,分工合作 ❖ 7.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 8.保留离断肢体和器官 ❖ 9.转运与监护急救相结合:运送途中不停止抢救 ❖ 10.紧密衔接、前后一致:防止重复、遗漏、差错
时间就是生命
5-20分钟为白金时间
1h内抢救为黄金时间
6h内为白银时间 6h以上称白布单时间(死亡时间)
院前急救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流动性大
院前急救系统一般都是在急救医疗服务的区域内活 动,而急救地点可以分散在区域内的每个角落。
患者的流向一般也是不固定的,它可以是区域内每 一个综合性医院(有固定接收医院的地区除外)。遇 有特殊需要,可能也会超越行政医疗区域分管范围。
院前急救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先排险后救护:首要任务-脱离危险区,保证救护者和伤病员的安全 ❖ 2.先复苏后固定:心搏呼吸骤停又有骨折 ❖ 3.先重伤后轻伤 ❖ 4.先止血后包扎 ❖ 5.先施救后运送
院前急救
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急救环境条件差
●急救人员、设备仪器均受限制; ●环境恶劣、设备受现场条件限制; ●病人病史不详,缺乏客观资料; ●运送时救护车的震动、马达声和路途颠簸等常
影响检查、治疗工作
院前急救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五)以对症治疗为主
在院前急救现场,通常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良 好的条件来给医护人员进行患者伤(病)情的鉴别 诊断。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症急救,也即能使病人 初步得以救生的各种对症急救工作。
婴儿:触摸肱动脉或判断有无搏动及其强弱
院前急救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进一步评估 看什么?
1.外观;2.是否通畅;
3.损伤程度; 4.流出液的色、量、形。

第二章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护理学)PPT课件

第二章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护理学)PPT课件

二、病情评估: 1. 判断伤病员的清醒程度 轻拍、呼唤 2.判断伤员的气道是否通畅: 保障气道通畅是呼吸的必要条件 3.判断伤员是否有呼吸:10秒内完成 一看—胸廓起伏 二听—呼吸音是否存在 三感觉—有无气流感 4)判断伤员是否有脉搏:感觉大动脉搏动 SBp<80mmHg,桡动脉搏动消失; SBp<70mmHg颈动脉搏动消失;
鼻:鼻腔是否通畅、有无呼吸气流、有 无血液、脑脊液流出、外观有无改变
眼:外观、视力、 眼球表面晶状体 有无出血、充血
耳:有无异物、变形、 液体溢出。
面色:苍白、潮 红、大汗
头颅:外形、大 小、完整性
4.分类:*
轻度-绿色:受伤较轻, 生命体征平稳, 可行走,一般做对症处理。
中度-黄色:严重,无危及生命者,及 时处理避免病情恶化 重度-红色:病伤严重,随时有命危险, 随时抢救。 死亡-黑色:意识丧失、大动脉波动消 失、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1)先复苏后固定 (2)先止血后包扎 (3)先重伤后轻伤
3.急救与呼救并重 4.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5.保留断肢和器官 6. 搬运与医护一致性 7.转运与监护急救相结合,记录病情
现状与发展
第一阶1段.急:救改法革律开体放系前尚,未拉定起型来。就跑 第二阶2段.急:救20指世挥纪联末动,体多制种尚运未作形模成式共存 第三阶3段.信:息20联03络年尚非待典进(一SA步RS完)善爆发,院
4.车前载急仪救器迅设猛备发水展平不一
三、院前急救的工作模式
一、国外: 1.英美模式: 22..以欧“洲急模”式字当先 •3以.简“单救仪”器字和当急先救员 •4仪.快器速设反备应齐(全6和分经钟验)非、富紧的急医运生输 •医 •56短专..生统 二时用送一 次间医到急转内疗急救运把急救电“救现话医电场,院 话消”防送警给察患急者救把医最疗好体的系急联救动 •7避.美免国二、次英转国运、澳大利亚

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护理学)幻灯片课件

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护理学)幻灯片课件
7
现状与发展
1.急救法律体系尚未定型。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拉起来就跑 2.急救指挥联动体制尚未形成 第二阶段: 20世纪末,多种运作模式共存 3.信息联络尚待进一步完善 第三阶段: 2003年非典(SARS)爆发,院 4.车载仪器设备水平不一 前急救迅猛发展
8
三、院前急救的工作模式
一、国外: 1.英美模式: •2. 以“急”字当先 欧洲模式 简单仪器和急救员 ••以“救”字当先 ••仪器设备齐全和经验非富的医生 快速反应(6分钟)、紧急运输 ••短时间内把“医院”送给患者把最好的急救 统一急救电话,消防警察急救医疗体系联动 医生送到急救现场 • 二次转运 •专用医疗急救电话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 ••避免二次转运
是对急重危伤病员进行入院以前所 进行的医疗救护,包括对伤员的现场医 疗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 即病人在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 医之前这一段的救护。是急救服务体系 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的基础部分,是衡量 地区急救水平的标志。
3
第一节 概述
院外急救的特点与原则 院外急救的现状与发展
院外急救的工作模式
4
急救场所走出医院到第一现场救护, 急危重症患者在发病初期得到及时有效 的救治,挽救生命、减少再损伤、为院 内救治争取时间和条件,降低伤残率和 死亡率。 10-20分钟 白金时间 1小时 黄金时间 6小时 白银时间 >6小时 白布单时间
1.保障救护人员和现场伤员的安全
2.去除危险因素后再救命
12
二、病情评估: 1. 判断伤病员的清醒程度 轻拍、呼唤 2.判断伤员的气道是否通畅: 保障气道通畅是呼吸的必要条件 3.判断伤员是否有呼吸:10秒内完成 一看—胸廓起伏 二听—呼吸音是否存在 三感觉—有无气流感 4)判断伤员是否有脉搏:感觉大动脉搏动 SBp<80mmHg,桡动脉搏动消失; 13 SBp<70mmHg颈动脉搏动消失;

急危重症学之院前急救护理课件

急危重症学之院前急救护理课件
院前急救护理技能与培训
提高急救成功率
通过培训,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的步骤、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等,通过理论讲解和模拟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心肺复苏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创伤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技能,以及不同部位和不同类型的创伤处理方法。
详细描述
由于城市交通拥堵、道路状况等多种原因,急救反应时间往往较长,影响了患者的救治效果。因此,需要加强急救服务的组织和调度,优化急救流程和路线,提高急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和培训,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也是缩短急救反应时间的重要措施。
06
CHAPTER
院前急救护理案例分享
信息反馈
确保急救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备不时之需的法律责任认定。法律责任源自03CHAPTER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措施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脏骤停患者的紧急抢救措施,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恢复患者的自主循环和呼吸功能。
总结词
心肺复苏术的护理包括在急救现场迅速识别心脏骤停患者,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并尽快给予人工呼吸,同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通知医院做好准备。在转运过程中,要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并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初步处理
途中监护
在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途中安全。
转运准备
完成现场救治后,将患者安全转运至医院或其他救治场所。
通讯联络
与接收医院保持紧密联系,通报患者病情和预计到达时间。
详细记录急救过程、救治措施、患者病情变化及护理操作等。
记录内容
定期对急救护理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救治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先救命后治病,先救治后运送 ❖ 3.急救与呼救同时进行 ❖ 4.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 5.保留离断肢体和器官 ❖ 6.搬运与医护一致性 ❖ 7.加强途中监护并记录病情
人民卫生出版社
我国院前急救工作模式
类型 广州模式 上海模式 重庆模式
特点
医院进行行政划区,通过调度指挥全市医院急诊室的救 护车开展院前急救
注重将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医师、急诊住院医师 、专科医师推向院前急救,强调将院内急救搬到院前
人民卫生出版社
现场评估
现场观察保证安全 急救人员首先应进行现场环境的评估,观察现场有
无危险因素的存在,同时查询病人受伤的线索,这对 判断伤情是很有必要的。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情的评估
❖ 判断伤病员的清醒程度—Response 若病人对呼唤、轻拍均无反应,婴儿拍打足跟或
单独开展院前急救,主要开展单一的院前急救工作,院 前人员均隶属于急救中心
主要依托于综合医院开展院前急救,目前,医院急救中 心建在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内
北京模式
独立型的院前、院内结合急救模式,多被认为不适合北 京,其未能充分利用其他医院的医疗资源
香港模式及苏 州模式
沈阳模式
急救与消防、公安等相结合的联动型模式,报警电话统 一是“999”
人民卫生出版社
现场救护
❖ 紧急呼救 ❖ 体位
1.体位的安置 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屈膝侧卧位。 2.安全松解或去除患者衣物 ❖ 脱上衣、脱长裤、脱鞋袜、脱头盔。
人民卫生出版社
伤病员分检
伤病员的分检过程需遵循边分检边抢救的原 则,通常由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的技术人员来 统筹安排,保证分检过程的快速、准确及无误, 分检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2min。
一个综合性医院(有固定接收医院的地区除外)。遇 有特殊需要,可能也会超越行政医疗区域分管范围。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特点
(四)急救环境条件差 现场救护的条件大多比较差:急救人员、设备仪
器均受限制;环境恶劣、设备受现场条件限制;病人病 史不详,缺乏客观资料;运送时救护车的震动、马达声 和路途颠簸等常给一些必要的检查、治疗工作带来困难 ,有时甚至因为险情未除造成人员的再度伤亡。
疗救护,包括伤病现场的医疗救护、运送及途中监护 等环节。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公众 参与。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被视为EMSS的首要环节,与院内急救、重症监 护密切相关,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广泛关注。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特点
(一)社会性及随机性较强 社会性强:院前急救涉及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已
急危重症护 理学
1
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规划教材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二章 院前急救
王惠珍
2
学习目标
※ 掌握院前急救的特点及原则。 ※ 掌握院前急救的基本护理工作程序。 ※ 掌握灾难院前救护要点。 ※ 熟悉院前急救的工作模式。 ※ 学会院前急救的常用救护技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节 概述
院前急救: 对急、重、危伤病员在进入医院以前所进行的医
侧向病人胸部。眼睛观察病人胸部有无起伏;面部感觉 病人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耳听病人呼吸道有无气流通 过的声音。前后观察时间控制在5秒钟左右。
❖ 判断伤病员是否有脉搏—Circulation 成人可通过触摸桡动脉或颈动脉来判断有无搏动及
搏动的强弱;婴儿触摸颈动脉或腹股沟动脉判断有无搏 动及其强弱。对没有呼吸脉搏及微循环者需立即进行心 肺复苏。
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 随机性强:病人呼救无时间限制,病情种类多样
化,重大事故或灾害的发生时间及地点往往也是个未 知数。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特点
(二)时间紧急
(1)行动急: 不管是危重患者还是急诊患者,几乎都是急病或慢性
病的急性发作,急救工作必须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 的理念,紧急处理,刻不容缓。 (2)心情急:
人民卫生出版社
伤病员分检
❖ 简单询问病史:主诉,既往史,健康资料册 ❖ 体征观察:在询问病史的同时,注意通过视觉、听觉和
嗅觉观察伤病员的阳性体征。 ❖ 全身检查:采用国内外普遍倡导的“撞击计划(CRASH
PLAN)”检查方法
人民卫生出版社
Freehand : “CRASH PLAN 撞击计划”
C=cardiac(心脏) R=respiration(呼吸) A=abdomen(腹部) S=spine(脊柱脊髓) H=head(头颅) P=pelvis(骨盆) L=limb(四肢) A=arteries(动脉) N=nerves(神经)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特点
(七)体力强度大 道路不平坦等带来的颠簸劳累,院前急救现场的复杂
多样,随身携带急救箱,既要救治病人,又要指导和帮助 搬运病人等,因此在急救的整个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 这就要求救护人员需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人民卫生出版社
原则★
❖ 1.立即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区 (1)先复苏后固定; (2)先止血后包扎 (3)先重伤后轻伤
掐捏其上臂不能哭泣,则可判断其无意识。一旦初步 确定病人神志昏迷,应立即呼救,请求援助。
❖ 判断伤病员病的气道是否通畅—Airway 检查伤病员是否有呼吸苦难症状存在,并查明原
因,必要时清除伤病员口腔等部位的异物,有假牙托 者需取出,保持伤病员气道的通畅。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情的评估
❖ 判断伤病员是否有呼吸—Breathing 维持开放气道的位置,用耳贴近病人的口鼻,头部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特点
(五)病种复杂多样 呼救的患者疾病种类会涉及到临床各科,而且
是未经筛选的急症和危重症患者,因此要求救护人 员需要在较短时间做好患者病种的初步筛选、诊断 和处理等工作。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特点
(六)以对症治疗为主 在院前急救现场,通常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良
好的条件来给医护人员进行患者伤(病)情的鉴别 诊断。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症急救,也即能使病人 初步得以救生的各种对症急救工作。
多数患者及其亲属在伤病现场往往都是倍感焦虑和恐 惧,要求迅速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抢救的心理十分迫切,即 使是无生命危险的急诊患者也不例外。
人民卫生出版社ຫໍສະໝຸດ 点(三)流动性大 院前急救系统一般都是在急救医疗服务的区域内活
动,而急救地点可以分散在区域内的每个角落。 患者的流向一般也是不固定的,它可以是区域内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